甲乙丙三位同学共有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书192本,第一次甲拿出

甲乙丙三位同学共有漫画书192本,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 的本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_百度知道经典还原问题部分应用奥数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经典还原问题部分应用奥数专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
口算除法(例1)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准备题:
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 80÷4&& 90÷3&&& 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 80÷20&&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一练:&&
80÷48=&& 90÷30= &83÷20≈&&& &80÷19≈&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
列式:&&&&&&& 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120÷40&&& 150÷50&&& 160÷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
&学生口答结果
&80里面有4个20,商4
&方法一:想20×4=80,所以80÷20 =2&
方法二:8÷2=4,所以80÷20 =2&
&可以分给几个班?
&&& 120÷30
120里面有4个30,商4
&4个30是120,商4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复习口算,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能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2&& 6÷3&&& 36÷6 &42÷7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
2、书后:(P80&& 1、2、3、4、5)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 自己相应练习一些口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第二课时: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教 学 目 标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图片、小棒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口算:60÷20&&& 120÷30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83&& 60×(&& )&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 &&&&3&&&&&&&&&&&&&&&&&&&&&&
&&& 30 )9 2
&&&&&& &&9 0
&&&&&&&&&& 2
练一练 &&&&&&&&&&&&&&&&&&&&&&&&&&&&&&&&&&&&&&&&&
20 )80&&&&&&& 30) 64&&&&&&&&& 40)85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口答结果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说计算的方法 30×4=120〈140 30×5=150〉140 所以应商4。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 学 过 程
140÷30=4……20
&&&&&&&&&&&& &&&&&4&
&&& 30 ) 140
&&&&&&& 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4个30是120,商4。商写在什么位置?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练习:
1、板演:&&& &&&&&&&&&&&&&&&&&&&&&&&&&&&&&&&&&&&&&&&&&&&
&&&&&&&&& 20)80&&&& 30)160&&& 90)820&&&&& 90)480
2、P82 1、& 2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书后:第82页2
第83页1、2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
&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商写在个位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计算方法。
&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后,自我检查相互检查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笔算的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第三课时: 笔算除法练习
笔算除法练习
教 学 目 标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1、&&&&&&&&&&&& 笔算 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计算后订正结果
讲解计算的方法。
&找出错因并及时改正
&独立计算后全班订正
&独立分析题中给出的信息数据和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复习口算和笔算,为练习作准备。
&在纠正错误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巩固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式。
&体会除法在生活、生产中的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 □×20=○
○÷20=□&&&& □÷20=○
○÷□=20&&&& □÷○=20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课时: 笔算除法(例2及相关练习)
笔算除法(例2及相关练习)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0×(&&& )&75& 40×(&&& )&180
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 91÷20&&&& 84÷40
&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 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学生列式 除数不是整十数
&学生尝试计算,讨论汇报计算方法
&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
&指名板演,讲述计算的全过程
&通过复习与新课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在计算和思路上做好准备。
&使学生体会用“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再调商为5。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 书后2、3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 4、5、6
&观察后汇报计算过程
&&总结试商方法
&读题分析后列式计算
&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
&学生板演,说方法。
找出共同特点
&独立计算后互相检查,讲方法
&展示试商的全过程,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进一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试商方法,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第五课时:笔算除法(例3)
笔算除法(例3)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15×2=&&& 15×3=&&& 25×4=
15×4=&&& 15×5=&&& 25×8=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
1、&&&&&&&&&&&& 出示例4 :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 &&&&5&
&&&&&&&&&&&&&&& 26)140
&&&&&&&&&&&&&&&&& &&13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114÷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讲方法
&读题分析,列式
&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商余36
36里面还有一个26商小了,改商5。需要调一次商
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
&可以把26看作25去试商
&独立完成后,说出试商方法
&复习口算和笔算,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体会在试商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让学生体会利用口算试商的优越性
&教 学 过 程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最大能填几?
&15×(& )& 65&&& 25×(& )&124
&25×(& )& 95&& 15×(& )&124
&26×(& )&150&&& 16×(& )&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86页2、3、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后说出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第六课时:笔算除法(例4)
笔算除法(例4)
教 学 目 标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商的位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 &&&&&&&&&&&&&&&&&&&&&&&&&&
&&&&&&&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576÷18=32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的方法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
&把6落下来后,用18除36商几?“2”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没有余数。说明商2合适。
学生观察后汇报: 每次商后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学生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笔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及其道理,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2、&&&&&&&&&&&&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3、&&&&&&&&&&&&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92&&& 9、10
&学生独立试做: 930÷31
相同点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前三位。
&独立完成后订正
&使学生知道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
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576÷18=32&&&&&&&&&&&&&&&&&&&&&&&&&&&&&&&&&&&&&&&&&&&&&&&&&&&&&&&&&&
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第七课时:笔算除法练习
笔算除法练习
教 学 目 标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商的位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图片、口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
3)(& )÷(& )=20……19,除数最小是(& )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
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4、&&&&&&&&&&&&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学生说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独立完成,同位互相检查计算过程。
&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
&学生填写数字在计算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除法有关知识,为下面练习做准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计算的能力
&提高学生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 学 过 程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4)竞赛题:
&&&&&&&&&&&&&&&&&&&&&&&&&&&&&&&&&&&&&&&&&&&&&&&&&&&&&&&&&&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91页5----8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讨论后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汇报
&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八课时:试商的方法
教 学 目 标
1、巩固除法法则、掌握试商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学会试商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试商的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图片、口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介绍试商方法:同头无除商“9”“8”
&1、出示例题:&
&& &&&&344&
2、介绍方法:被除数的头是4,除数的也是4,商不是9,则是8。
3、练习:4455÷45&&& 2136÷24
二、巩固练习
12÷36&&&&&&&&& 1938÷38&&& 3080÷35
&在掌握基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四、作业:
自己自主练习几题体会试商方法
&学生说试商的方法。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总结试商技巧
&尝试练习 独立完成后,汇报试商过程
&独立完成,说出试商方法
&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技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试商方法。
&第九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教 学 目 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4、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
5、&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
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 学 过 程
一、故事导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个桃子分2天吃完,16个桃子分4天吃完,32个桃子分8天吃完,64个桃子分16天吃完。(将数字板书在黑板上)
&2、提问:老猴子运用了什么知识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方法,教师板书。
&&&&&&&& 8 ÷ 2 = 4
&&&&&&& 16 ÷ 4 = 4
32 ÷ 8 = 4
64 ÷ 16= 4
2、我们分别用第2、3、4式与第1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扩大)
3、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
4、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讨论,并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教师板书)
6、提问:为什么说是“同时”,“相同”?可以举例子来证明
7、我们分别用第1、2、3式与第4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听故事
&学生思考发表见解
发现每天吃的桃子的个数是一样的。
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学生说方法,
&回答:商都是4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举例说明
&回答: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思考后汇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 学 过 程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缩小)
8、通过观察,谁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三、总结:
1、&&&&&&&&&&&& 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有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你觉得这个规律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
2、&&&&&&&&&&&& 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为什么?
&48÷12=(48×0)÷(12×0)
让学生判断。
&四、巩固练习
1、书P94&&& 1 (填空)
2、书P94&&& 2 (填空)
3、书P94&&& 3、4
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时”,“相同”。)
六、作业:第95页5、6、思考题
&讨论后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说出注意的地方
&学生判断。解答疑问。
&弄清表的结构,独立解决问题。
&独立填写各题的商,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商不变的规律,了解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价值。
&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 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汇报发言
&口答结果,说口算的方法
&口答结果,说估算的方法
&学观察,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确定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巩固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使学生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确定商。 巩固商不变的规律。
&教 学 过 程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72÷18= 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 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2、&&&&&&&&&&&& 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 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先独立笔算,然后在全班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和笔算的方法
&说试商方法
&互相说一说题意,独立填写表格,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完成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使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 学 目 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 单的数据分析。 4、&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 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学生观察统计表
&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更高的角度认识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
&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 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 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观察统计表
&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展示统计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在整个社会所有的车辆中,轿车的数量是最多的。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你寄过贺卡吗?
&&& 实践课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 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5、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 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
&贺卡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阅读材料
&小组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根据组里统计的结果计算出全班的结果,扩展到全年级和全校情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 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 节约日常开支,减少邮政压力等。
&汇报交流:做环保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问候,宣传节约用纸,计划自己平日节约用纸的方案等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体会优化的思想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
&学生自由汇报
&观察理解情境图的内容 找出题中的信息 总共要烙3张饼。 学生讨论汇报:可以一张一张的烙; 烙一张饼要6分钟,烙3张饼要18分钟。 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这样只用12分钟,节省6分钟。 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的反面,有9分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 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
&动手实验,并记录。
&讨论交流,说自己的发现
&观察图,讨论设计方案
&用过程图表示出自己的方案。
&学生选出最佳方案。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的理由。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二课时:数学广角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体会优化的思想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学生自由汇报
&观察情境图,找出题中的信息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算出每种方案等候的时间 如果先卸船1的货,那么3艘船都要等候8小时;而如果先卸船3的货,那么每艘船只等候1小时。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船开始卸货,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学生完成设计,小组交流,在班上交流。
&使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应用,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习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结果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
教 学 目 标
1、& 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体会优化的思想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
&学生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思考问题
&学生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对照表找到答案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如乒乓球团体比赛等
&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体会对策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使学生体会对策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结果
&同桌两人一组来玩这个游戏。小组内讨论问题,汇报交流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