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中基本基本离散序列的周期计算问题,求各位大神一笑百媚生帮助Orz

信号与系统分析_百度百科
信号与系统分析
本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与系统的,与系统的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人民邮电最新版
书 名 信号与系统分析[1]
(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丛 书 名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精品系列
 ISBN 978-7-115-26076-5
编目分类 TN911.6
作 者 解培中 周波 编著
责任编辑 蒋亮
开 本 16 开
印 张 12.75
字 数 312 千字
页 数 198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 2011年9月
本 印 次 2011年9月
首 印 数 -- 册
定 价 27.00 元
本书系统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信号与系统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
1.1 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1
1.1.1 信号的定义与描述 1
1.1.2 信号的分类 2
1.2 系统的描述与分类 6
1.2.1 系统的概念 6
1.2.2 系统的数学模型 6
1.2.3 系统的分类 7
1.3 信号与系统分析概述 12
1.3.1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2
1.3.2 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应用 13
练习题 14
第2章 信号与系统的 17
2.1 典型 17
2.1.1 复指数信号 17
2.1.2 单位阶跃信号 18
2.1.3 单位冲激信号 19
2.1.4 信号 23
2.1.5 斜坡信号 24
2.2 典型 24
2.2.1 复指数序列 25
2.2.2 单位脉冲序列 27
2.2.3  28
2.3 的 29
2.3.1 替换的运算 29
2.3.2 信号的与积分 31
2.3.3 信号的相加与相乘 32
2.4 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 33
2.4.1 替换自变量的运算 33
2.4.2 相加与相乘 34
2.4.3 差分与累加 35
2.5 信号的时域分解 36
2.5.1 交、直流分解 36
2.5.2 奇、偶分解 36
2.5.3 实部、分解 37
2.5.4 脉冲分解 37
2.6 连续系统的 39
2.6.1 冲激响应的定义 39
2.6.2 冲激响应的物理解释 39
2.6.3 冲激响应的求取 40
2.7 的 44
2.8 连续系统的 46
2.8.1 分析法的引出 47
2.8.2 确定限的公式 47
2.8.3 卷积的图解 48
2.8.4 卷积积分的性质 51
2.9 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56
2.9.1 的引出 56
2.9.2 离散卷积的性质 57
2.9.3 确定离散卷积求和限的公式 58
2.9.4 离散卷积的图解 59
2.9.5 离散卷积的列表计算 60
2.10 系统的 60
练习题 63
第3章 与系统的分析 74
3.1 周期信号分解为 74
3.1.1 三角形式傅里叶级数 74
3.1.2 指数形式傅里叶级数 77
3.2 周期信号的频谱 79
3.2.1 周期信号的频谱 79
3.2.2 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82
3.2.3 周期信号的 82
3.2.4 周期信号的 84
3.3 非周期信号的函数——傅里叶变换 85
3.3.1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 85
3.3.2 傅里叶变换 86
3.3.3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87
3.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 91
3.4.1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91
3.4.2 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与认知无线电 100
3.5 及简介 101
3.5.1 希尔伯特变换 101
3.5.2 小波变换简介 103
3.6 取样信号的频谱 104
3.6.1 时域取样 104
3.6.2 时域 107
3.6.3 简介 108
3.7 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108
3.7.1 虚指数信号的响应 108
3.7.2 的响应 109
3.7.3 直流信号的响应 109
3.7.4 非周期信号 109
3.7.5 非周期信号的响应 110
3.7.6 频域 110
3.8 信号的和理想滤波器 112
3.8.1 信号的无失真传输 112
3.8.2 理想滤波器 113
练习题 114
第4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120
4.1 拉普拉氏变换 120
4.1.1 拉普拉氏变换的定义 120
4.1.2 的收敛域 121
4.1.3 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 122
4.2 拉氏变换的性质 123
4.3 拉氏反变换 130
4.4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33
4.4.1 求解系统微分方程 133
4.4.2 分析电路 134
4.5  138
4.5.1 系统函数 138
4.5.2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图 139
4.5.3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关系 140
4.5.4 系统的稳定性 142
4.6 连续系统的模拟 143
4.6.1 基本 143
4.6.2 连续系统的模拟 144
练习题 149
第5章 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53
5.1  153
5.1.1 从到Z变换 153
5.1.2 Z变换的定义 154
5.1.3 Z变换的收敛域 155
5.1.4 常见信号的Z变换 156
5.2 Z变换的性质 157
5.3 Z反变换 166
5.3.1 展开法 166
5.3.2 展开法 167
5.4 的分析 169
5.5 离散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174
5.6 离散系统的模拟 176
5.6.1 基本 176
5.6.2 离散系统的模拟 176
练习题 178
附录1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182
附录2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183
附录3 常用信号的 184
附录4 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185
附录5 常用序列的Z变换 186
附录6 Z变换的性质 188
附录7 信号与系统常用数学公式 189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190
书 名: 信号与系统分析
作 者:赵泓扬 
出版时间:
开本: 16开
定价: 33.00元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通信、信息、电子工程类和自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连续时间系统的、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及系统的分析、的傅里叶变换、及系统的分析、及的z域分析、系统的分析、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
本书在内容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着重于信号与系统分析,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本书的内容适用做不同学时的教学课程,可根据不同学时和教学要求灵活组合授课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自控与等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相关领域T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2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
第3章 的时域分析
第4章 傅里叶变换及系统的分析
第5章 的傅里叶变换
第6章 及连续系统的分析
第7章 及的Z域分析
第8章 系统的分析
第9章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
书 名: 分析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 元
《信号与系统分析(第2版电气自动化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增加了MATLAB分析方法。书中每尊都有一定数量的例题、足够数照的精选习题,供读者作业和复习时选用。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信号与系统概述
第3章 与系统的
第4章 与系统的Fourier分析
第5章 Laplace变换与LTI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第6章 与LTI的z域分析
第7章 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
附录A 的计算
附录B 凯莱-哈密顿定理
参考文献[2]
徐亚宁, 李和 主编
2010年9月出版
定价:27.00
语种:中文
:978-7-03-
装帧:平装
版本:第一版
开本:16开
责任编辑:赵丽欣,李太铼
字数:366千字
读者对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书类:本科生教育类
编辑部: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附注:副主编:赵玲峰、曹乃文、雷亚平
本书系统论述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利用MATLAB进行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方法。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与系统的、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的和模拟。
本书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深入掌握MATLAB的使用,将大量繁杂数学运算用计算机实现,并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课后练习用MATLAB进行形象、直观的与仿真实现,从而加深对信号与系统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的理解,从基本理论过渡到实际应用。本书各章均附有相应的上机练习题,供读者在学习完各章内容后进行上机实践。
本书构思新颖,实践性强,内容叙述清楚,深入浅出,所有应用实例均通过MATLAB上机调试。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专科、高职及函授教材和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信号与系统
1.2 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1.3 系统的描述与分类
1.4 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1.5 MATLAB基本知识
1.5.1 MATLAB简介
1.5.2 MATLAB快速入门
第2章 与系统的
2.1 常用信号及信号的
2.1.1 常用信号
2.1.2 信号的基本运算
2.1.3 常用信号及其运算的MATLAB实现
2.2 单位阶跃信号和单冲激信号
2.2.1 单位阶跃信号
2.2.2 单位冲激信号
2.2.3 冲激信号的性质
2.2.4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的MATLAB表示
2.3 连续系统及其描述
2.4 连续系统的
2.4.1 连续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求解
2.4.2 连续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的MATLAB实现
2.5.1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定义及计算
2.5.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MATLAB实现
2.6 连续系统的——
2.6.1 卷积积分
2.6.2 卷积积分的图解法
2.6.3 卷积积分的MATLAB实现
2.7 连续系统的
2.7.1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7.2 利用MATLAB求解零状态响应
第3章 与系统的分析
3.1 周期信号的分析
3.1.1 三角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3.1.2 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3.1.3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
3.1.4 周期信号的MATLAB实现
3.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分析
3.2.1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3.2.2 频谱函数F(jω)的特性
3.2.3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4 非周期信号频谱的MATLAB求解
3.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1 线性特性
3.3.2 对称特性
3.3.3 时移特性
3.3.4 特性
3.3.5 时频展缩特性
3.3.6 时域微分特性
3.3.7 微分特性
3.3.8 时域积分特性
3.3.9 特性()
3.4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3.4.1 系统
3.4.2 系统频域分析法举例
3.4.3 频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3.4.4 用MATLAB计算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
3.5 连续系统频域分析应用举例
3.5.1 无失真传输系统
3.5.2 理想低通滤波器
3.5.3 调制与解调
3.6 抽样及
3.6.1 信号的抽样
3.6.2 时域抽样定理
第4章 与系统的分析
4.1.1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4.1.2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
4.1.3 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4.2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4.2.1 线性特性
4.2.2 时移特性
4.2.3 复(平移)特性
4.2.4 尺度变换(时—复频展缩)特性
4.2.5 时域
4.2.6 微分定理
4.3 拉普拉斯变换的MATLAB实现
4.4 展开及的MATLAB实现
4.5 连续系统的分析
4.5.1 微分方程的求解
4.5.2 电路网络的复频域模型分析法
4.5.3 (转移函数)
4.5.4 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4.5.5 利用MATLAB分析H(s)的与系统特性
第5章 与系统的
5.1 离散信号
5.1.1 离散信号概述
5.1.2 典型的离散信号
5.1.3 典型离散信号的MATLAB表示
5.2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及MATLAB实现
5.3 及其描述
5.4 离散系统的
5.4.1 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求解
5.4.2 用MATLAB求解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5.5 离散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5.5.1 单位样值响应的定义及求解
5.5.2 用MATLAB求解离散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5.6 离散系统的——
5.6.1 卷积和的定义
5.6.2 卷积和的计算
5.6.3 卷积和及系统零状态响应的MATLAB实现
5.7 响应的
5.7.1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5.7.2 离散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第6章 与系统的z域分析
6.1 离散信号的
6.1.1 z变换的定义
6.1.2 常用离散信号的单边z变换
6.2 z变换的基本性质
6.2.1 线性
6.2.2 移位特性
6.2.3 尺度变换特性
6.2.4 时间翻转特性
6.2.5 z域微分(时域线性加权)
6.3 利用MATLAB计算z变换和逆z变换
6.4 的z域分析
6.4.1 的变换解
6.4.3 离散系统因果性、稳定性与H(z)的关系
6.4.4 离散系统z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6.4.5 利用MATLAB分析H(z)的与系统特性
6.4.6 利用MATLAB求解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第7章 系统的及模拟
7.1 系统的信号流图
7.2 系统的信号流图模拟
7.2.1 直接形式(卡尔曼形式)
7.2.2 串联形式(级联形式)
7.2.3 并联形式
附录A 展式
A.1 F(s)的D(s)中都是单实根
A.2 F(s)的D(s)中有重根
A.3 F(s)的D(s)中有
附录C 常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系数表
附录D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
附录E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附录F 常用信号的
附录G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附录H 常用序列单、双边对
附录I 单、双边z变换的性质
.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服务与资源网[引用日期]信号与系统例题分析_百度百科
信号与系统例题分析
《信号与系统例题分析》一书于2008年10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7章,涵盖了信号及其基本运算、连续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等“信号与系统”的教学内容。该书编写了122道不同类型的例题。例题以课程基本内容为主,侧重于课程重点、难点的分析,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求解,引导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1章 信号及其基本运算
1.1 内容要点
1.2 公式摘要
1.3 例题分析
例1.1 连续时间信号与波形
例1.2 离散时间信号与波形
例1.3 信号的积分运算
例1.4 单位冲激信号的筛选特性
例1.5 信号的平移
例1.6 信号的求和、积分运算
例1.7 卷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例1.8 卷积的位移特性
例1.9 卷积概念的理解
例1.10 利用卷积的性质求卷积
例1.11 卷积的微分、积分特性
例1.12 卷积微分、积分性质的应用条件
第2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内容要点
2.2 公式摘要
2.3 例题分析
例2.1 线性系统的判断
例2.2 时不变系统的判断
例2.3 级联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
例2.4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例2.5 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例2.6 初始状态的求解: δ函数匹配法
例2.7 系统响应的基本概念
例2.8 零输入响应的求解
例2.9 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例2.10 利用零输入、零状态响应的基本概念求系统响应
例2.11 激励信号在不同时间域时求系统完全响应的方法
例2.12 利用零状态响应求系统冲激响应
例2.13 利用定义求系统冲激响应
例2.14 通过系统微分方程求系统冲激响应
例2.15 级联系统中子系统冲激响应的求解
例2.16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冲激响应之间的关系
例2.17 离散时间系统逆卷积的求解方法
例2.18 连续时间系统求逆卷积的特例
例2.19 冲激响应对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影响
例2.20 冲激响应在系统分析中的综合应用:匹配滤波器的概念
例2.21 由系统激励和零状态响应确定系统的差分方程
例2.22 由系统框图求系统冲激响应
第3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3.1 内容要点
3.2 公式摘要
3.3 例题分析
例3.1 傅里叶级数的基本概念
例3.2 傅里叶级数的计算方法
例3.3 周期信号波形的对称性和谐波的关系
例3.4 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例3.5 傅里叶变换的求解方法
例3.6 从傅里叶变换说明冲激函数的某些特性
例3.7 利用尺度变换等性质求傅里叶变换
例3.8 利用反褶、平移、尺度变换性质画频谱
例3.9 傅里叶变换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3.10 微分性质的进一步说明
例3.11 傅里叶变换性质中的独立变量问题
例3.12 逆变换式的求解方法
例3.13 利用卷积性质求傅里叶变换
例3.14 利用卷积性质求逆卷积
例3.15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例3.16 利用性质求逆变换
例3.17 频率响应的概念和应用
例3.18 周期信号激励时系统响应的求解方法
例3.19 利用频域卷积性质画频谱
例3.20 抽样定理的应用
例3.21 卷积性质的应用
例3.22 利用频域抽样分析问题
例3.23 实部自满特性和希尔伯特变换
第4章 离散时间傅里叶分析
4.1 内容要点
4.2 公式摘要
4.3 例题分析
例4. 1 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例4. 2 由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系数求周期序列
例4. 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求解方法
例4. 4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
例4. 5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奇偶虚实对称性
例4. 6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逆变换的求解方法
例4. 7 奇偶虚实性质的应用
例4. 8 周期序列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和时域扩展性质
例4. 9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应用
例4. 10 由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求系统的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
例4. 11 利用系统的频率响应求系统响应
例4.12 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求解方法
例4. 1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4. 14 周期卷积的计算
第5章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5.1 内容要点
5.2 公式摘要
5.3 例题分析
例5.1 利用频率响应求系统响应
例5.2 频率响应对输入信号的影响
例5.3 调幅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的响应
例5.4 调幅系统的实现
例5.5 利用低通滤波器实现带通滤波器
例5.6 抽样信号的滤波
例5.7 调制信号的解调
例5.8 无失真传输的概念和判别
例5.9 带通滤波器的相位特性
例5.10 利用低通滤波器实现高通滤波器
例5.11 带通滤波器的不同相位对输入信号的影响
例5.12 抽样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及原信号的恢复
例5.13 单边带调制系统的实现
例5.14 欠抽样的应用
例5.15 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处理
例5.16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数字实现方法
例5.17 离散时间信号的抽样、抽取和内插的频谱及应用
例5.18 由系统幅频特性确定系统函数的方法
第6章 拉普拉斯变换
6.1 内容要点
6.2 公式摘要
6.3 例题分析
例6.1 拉氏变换的求解方法
例6.2 单边拉氏变换0?- 、0?+系统的差异,收敛域的说明
例6.3 单边拉氏变换的尺度变换性质
例6.4 单边拉氏变换的时移性质
例6.5 单边拉氏变换的积分性质
例6.6 拉氏变换的频移性质
例6.7 利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变换
例6.8 拉氏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例6.9 周期性信号的拉氏变换
例6.10 利用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特性和系统响应
例6.11 系统函数的求解和基本应用
例6.12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稳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例6.13 利用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例6.14 系统函数与系统微分方程、冲激响应、系统框图之间的关系
例6.15 拉氏变换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7章 z变换
7.1 内容要点[1]
7.2 公式摘要
7.3 例题分析
例7.1 利用定义求z变换及其收敛域
例7.2 利用尺度变换性质求z变换
例7.3 求和性质的应用
例7.4 利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变换
例7.5 双边z变换的求逆: 部分分式展开法和留数法
例7.6 由系统特性确定变换式的收敛域及其逆变换
例7.7 终值定理的应用
例7.8 利用时域条件确定变换式的收敛域及其逆变换
例7.9 利用幂级数求逆变换
例7.10 零极点和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
例7.11 系统函数和系统差分方程、冲激响应及系统框图之间的关系
例7.12 z域尺度变换性质的应用和正弦稳态响应的求解
例7.13 卷积性质的应用
例7.14 横向滤波器和频率响应的几何确定法
例7.15 z变换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7.16 利用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分析系统响应
例7.17 滤波器类型的转换
例7.18 有限长冲激响应的线性相位特性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学时数:&&
48&& 学分: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电子信息类和通信专业本科生设立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牢固掌握确定性信号经过LTI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和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等;了解上述各种分析方法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信号的定义与分类、信号的周期性;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系统的线性与时不变性。
2.基本连续信号和基本离散序列,连续信号与离散序列的基本运算,连续信号与离散序列的时域分解;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时域响应的求解,卷积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3.连续周期信号、离散周期序列傅立叶级数,傅立叶级数的性质;连续非周期信号和离散非周期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变换性质;频谱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4.连续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无失真传输系统和理想滤波器。
5.连续时间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函数。
6.离散时间序列的z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响应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
基本要求:
了解信号的定义与分类,掌握信号的周期性;了解系统的定义与分类,掌握系统的线性与时不变性的判别方法。
了解基本连续信号和基本离散序列的形式和特点,掌握连续信号与离散序列的基本运算及连续信号与离散序列的时域分解;掌握经典法、卷积法求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时域响应的方法,掌握连续信号和离散序列卷积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理解连续周期信号、离散周期序列傅立叶级数的概念,掌握连续周期信号、离散周期序列傅立叶级数的求解方法;理解连连续非周期信号和离散非周期序列的傅立叶变换的概念,掌握连续非周期信号和离散非周期序列的傅立叶变换的求解方法;掌握信号频谱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4.了解通信基本概念、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掌握连续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方法,了解无失真传输系统和理想滤波器概念。
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概念和求解以及连续时间系统响应的复频域求解方法,了解系统函数的概念。
7.掌握离散时间序列的z变换的概念及求解方法,离散时间系统响应的z域分析方法,了解系统函数的基本概念。
三、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1.掌握信号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根据具体试验要求掌握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
3.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
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
实验一& 信号的表示及运算
实验二&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三&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四& 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五& 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六& 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实验学时应占总学时的10-20%
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式
课内实践教学
信号与系统概论
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信号的频谱分析
系统的频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理论。
后续课: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生潭等,信号与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乐正友,信号与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5.陈后金等,信号与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七、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本课程内容的编选,着重信号分析与LTI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按照先时域后变换域、先连续后离散的次序编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讲授各种分析方法时,应尽量避免枯燥繁琐的数学推导,而是着重阐明其包含的物理意义,注意多举具体应用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制&
定:通信教研室
&&&&&&&&&&&&&&&&&&&&&&&&&&&&&&&&&&&
执笔人:申彦春
&&&&&&&&&&&&&&&&&&&&&&&&&&&&&&&&&&&&&&&
审定人:刘玉民 姚明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离散时间信号复习提纲+例题(2,3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离散时间信号复习提纲+例题(2,3章)
上传于||文档简介
&&离​散​时​间​信​号​复​习​提​纲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离散序列的周期问题,如图所示, _百度作业帮
离散序列的周期问题,如图所示,
离散序列的周期问题,如图所示,&
18/5吧,看成是函数
答案上写的18
嗯,我错了,是18
代入n=0,x(0)=x(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位大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