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视网膜屏的吞食天地2rom修改器成非视网膜的ROM

查看: 7810|回复: 15
M6视网膜屏使用QQ等软件字体太小解决方案!
主题帖子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南飞雁 于
10:44 编辑
& & M6由于达到的视网膜高分辨率,部分软件没有考虑高分辨率显示效果的问题,导致实际显示字号偏小,看起来比较吃力。如腾迅QQ,效果如下:
Screenshot_-12-58-25_副本.jpg (241.82 KB, 下载次数: 1)
08:34 上传
& & 文字显示太小,按扭也很小,点击时容易误按其他内容。
& && &在软件开发方没有更新完美支持高分辨率显示之前,可以开启“放大手势”暂时解决:
未命名4_副本.jpg (250.88 KB, 下载次数: 1)
08:24 上传
未命名3.jpg (269.46 KB, 下载次数: 1)
08:24 上传
连续点击屏幕3次,出现如下放大效果。
未命名_副本.jpg (298.04 KB, 下载次数: 1)
08:24 上传
此时可以同时按住两手指在屏幕上手动平移。
也可以开合两手指进行缩放。
未命名1_副本.jpg (298.49 KB, 下载次数: 1)
08:24 上传
可以放到更大。
未命名2_副本.jpg (283.13 KB, 下载次数: 1)
08:24 上传
这样就不怕看不清小字和按错按钮了。
& & 也可以直接使用QQ HD mini版本,这个版本针对7寸以下或低分辨率设计的,用在M6高分辨率下,可放大字体,只是显示的内容少一点。
0_副本.jpg (84.14 KB, 下载次数: 1)
08:32 上传
1_副本.jpg (132.37 KB, 下载次数: 1)
08:32 上传
2_副本.jpg (180.21 KB, 下载次数: 1)
08:32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软件优化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嘿嘿!
主题帖子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憨猪一仔 发表于
软件优化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嘿嘿!
这个不品铂的问题,是应用软件对高分辨率支持不好!
主题帖子积分
这个得支持
主题帖子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用QQ HD mini 可以解决显示字体太小的问题.
主题帖子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4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普通用户, 积分 4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三个版本的qq我都试用了,for pad集成了很多微博之类的应用,HD的使用界面比较接近电脑版,就是字太小,HD MINI字体适中,无无关应用,但和电脑版有些区别,不能转屏,目前我再等待更新的MINI。
主题帖子积分
软件优化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嘿嘿!
嗯,期待QQ等支持高分辨率
主题帖子积分
这个不品铂的问题,是应用软件对高分辨率支持不好!
主题帖子积分
这个得支持
支持也不加金币
主题帖子积分
用QQ HD mini 可以解决显示字体太小的问题.
谢谢提供信息
拥有四个品铂平板电脑
拥有三个品铂平板电脑
拥有两个品铂平板电脑
拥有一个品铂平板电脑
拥有五个品铂平板电脑
Powered by视网膜触摸屏是什么 视网膜触屏的特点详解_知识频道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视网膜屏幕是分辨率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近几年来,视网膜屏幕的手机层出不穷,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名词都已经十分熟悉了。那么视网膜触摸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下面买购网小编就为您一一解答。
视网膜触摸屏是什么 视网膜触屏的特点详解
视网膜屏幕是分辨率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由苹果公司在2010年在iPhone 4发布会上首次推出。
视网膜(Retina)屏幕是苹果公司在部分移动产品使用的一种屏幕。第一次被人们熟知,是苹果将其用在iphone 4手机上,它将960×640的分辨率压缩到一个3.5英寸的显示屏内。也就是说,该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326像素/英寸(ppi),称之为“视网膜屏幕”。通常电脑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ppi,iPhone 4的分辨率为电脑的4倍多。由于其具备超高像素密度的液晶屏,因此屏幕显示异常清晰、锐利。
ppi(pixels per inch)所表示的是每英寸长度所能够排列的像素(pixel)的数目。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更高的密度显示图像。当然,显示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pixels per inch是图像分辨率的单位,图像ppi值越高,单位面积的像素数量就越多,所以画面的细节就越丰富。
视力对分辨能力的影响
要明白乔布斯的说法为什么是错的,我们必须要来了解一下他到底是怎么得出300ppi这个“神奇数字”的。
简而言之,他假设了一个拥有“1.0”视力水平的人作为iPhone 4的使用者,这样的使用者才符合乔布斯的“视网膜屏幕”说法。“1.0”视力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呢?见下图标准对数视力表。[3]而大多数12岁以下的儿童的视力水平都处于“1.2—1.5”之间,眼睛好的,视力水平可达“2.0”。都超过了乔布斯假设的“1.0”前提,分辨能力的极限会有对应的提升,远不止300ppi。
视距对分辨能力的影响
在苹果对视网膜屏幕的定义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距离。比如,如果距离半米外看一块1366×768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屏幕,绝不是视网膜级别的屏幕,人眼却也无法分辨出像素点。
在苹果定义的视网膜屏幕中提到的观看距离为10-12英寸(约25-30厘米)。事实上人们在使用手机时不会有这么长距离,一般人们习惯离眼睛20厘米的距离上使用手机。实际情况比苹果提到的距离缩短的5-10厘米,会让人眼施展更细腻的分辨能力。
综合视力水平实际偏高,观看距离实际偏短这些因素,大多数人们的人眼实际分辨能力应该高达450ppi以上。
“视网膜屏”作为苹果提出的营销概念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认知。但提供屏幕元件的生产厂商并没有在技术上停滞不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多款分辨率达到 Full HD级别、像素密度高达441 ppi或更高(像素/英寸)的超极屏,这块屏幕首次应用在HTC butterfly 手机上。具备超细腻的显示能力,超宽的可视角度,达到等离子技术发光能力的超高亮度。随后三星、HTC、LG、索尼、联想、中兴 诺基亚等等手机厂商相继发布了具备“超级屏”的手机。HTCone的ppi最高(其屏幕大小为4.7英寸,低于三星S4等的5.0英寸),为469ppi。
您可能关心的:
文章来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486625人关注
6253人关注
31266人关注
2528人关注
1365人关注
1870人关注
1682人关注
486625人关注
31266人关注
6253人关注
3511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苹果的视网膜屏真的达到了视网膜水平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苹果的视网膜屏真的达到了视网膜水平吗?
苹果的视网膜屏幕(Retina)是什么意思?
本文作者:小行踪
到目前为止,苹果已经在自家iPhone 4、iPhone 4S、ipod Touch 4、The new iPad和新Macbook Pro五款产品上配备了“视网膜”(Retina)屏幕,Macbook Pro上那块分辨率高达的显示屏更是成为了这款产品的最大亮点。但是人眼真的如苹果所说在常规距离上无法分辨出“视网膜屏幕”的像素点吗?国外的极客们显然没有轻易相信苹果的说法,经过一番考证后发现:苹果推出的视网膜屏幕,其实远未达到真正的“视网膜”水平。
苹果定义的“视网膜技术”
上面的图片正是两年前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iPhone 4发布会上介绍视网膜技术时的场景,乔布斯是这样阐述的:“当你所拿的东西距离你10-12英寸(约25-30厘米)时,它的分辨率只要达到300ppi这个‘神奇数字’(每英寸300个像素点)以上,你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这也就是苹果对“视网膜屏幕”的最初定义,iPhone 4屏幕的像素密度也达到了326ppi。
而The new iPad屏幕的像素密度则是264ppi,这是因为我们使用iPad时一般会让它距离眼睛15英寸(约38厘米)左右,它的屏幕也就不需要那么小的像素点即可达到苹果定义的“视网膜”级,同样,因为使用距离的增加,新Macbook Pro的屏幕像素密度减少到220ppi。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乔布斯所说的“人眼在12英寸外识别出像素点的视觉极限是300ppi”是真的吗?事实上,300ppi这个“神奇数字”其实是错误的,真实数据要远远高于这个值。
为什么苹果的“视网膜”不是真的
要明白乔布斯的说法为什么是错的,我们必须要来了解一下他到底是怎么得出300ppi这个“神奇数字”的:简而言之,他假设了一个拥有“20/20”视力水平的人作为iPhone 4的使用者,这样的使用者才符合乔布斯的“视网膜屏幕”说法。
“20/20”的视力到底是怎样一个水平呢?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直观的了解一下。
这种视力级别是斯奈伦视力表得出的,图中的两张视力表都是斯奈伦视力表,不过美国通用的是右边的这种,“20/20”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站在20英尺(约6米)外可以看清第八排字母,大概相当于我们常说的5.0视力水平,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视力”(非近视人群)。但事实上许多调查都显示,大多数人的视力要高于这个水平,正常人的视力要到60岁之后才会退化到“20/20”(注意近视和视力退化是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苹果定义的那张“视网膜”其实是老年人的……
人眼的分辨率究竟是多少?
那么人的视网膜究竟能分辨出多小的像素点呢?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个名词:视角。大家可以看下面这个E字,它由15个像素组成,包括11个黑色像素和4个白色像素,在与这个E字的距离到达某个特定值时,你的眼睛就无法看出那两条在黑色像素之间的白线,此时E字两端在观察眼内结点形成的夹角就是视角。如果你的视力水平是“20/20”,代表你的视角是1分,也就是1/60度。
而苹果对“视网膜屏幕”的定义就是:一个视力为“20/20”的人在常规距离上看屏幕时,屏幕上的一个像素点的大小要小于1分视角。但我们已经知道“20/20”低于一半人的视力水平,因此其实你是能看到苹果视网膜屏幕上的像素点的。那么真正的“视网膜屏幕”要达到什么水平呢?
关于人眼的极限分辨能力,虽然没有一个确定值,但仍有一些数据可供我们参考:著名显示检测技术公司Displaymate的总裁雷蒙德·索内拉(Raymond Soneira)说,人眼的分辨极限应该是0.6分视角;而索内拉的看法也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许多人认为人眼的分辨能力要更高,早在1946年,美国光学学会的J·布莱克威尔(J·Blackwell)就指出人眼分辨能力能达到0.35分视角,医学界的大多数研究所得出的数据也与此相近。因此,如果iPhone 4S要达到真正的“视网膜显示”,它的每个像素点就要比现在小65%,也就是说苹果需要将其分辨率提高3倍之多!我们也可以从下表中了解一下苹果的各款产品距离真正的“视网膜显示”还有多远。
为什么分辨率很重要
也许很多人认为上面的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苹果的视网膜屏幕已经足以对付大多数人的视觉,在半米外现有的视网膜屏和真正的视网膜屏没什么区别。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追求高分辨率屏幕的原因就是我们不会只与设备维持一个固定距离,而经常需要靠近了看它,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半米外看一块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屏幕也无法分辨出像素点。更重要的是,显示屏的最终目标是纸制印刷品,它们需要拥有更高的分辨率让人们可以通过放大来看到更多的细节,就像我们用放大镜纸上的字一样。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显示屏上的细节。
2010年,日本广播协会的科技研发实验室发现在电视播放时,屏幕上的像素越小,所显示的物体就越真实。所以只要我们能让像素变得足够小,屏幕中的物体就会真的“栩栩如生”。这也是显示技术的未来:完美的显示屏可以让视频通话变得跟面对面谈话一样,让看电影变得跟看窗外风景一样,让玩游戏变得跟真实冒险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真正的“视网膜屏幕”,革命尚未成功,苹果仍需努力。
文章编译自cultofmac: Why Retina Isn’t Enough
作者:John Brownlee
你可能感兴趣
的话:杀这!
的话:杀我为什么要打那个叹号!!
的话:这!呵呵,我还是看完又刷新一遍看没人杀才杀的(你滚
itouch4也是视网膜屏哟来自
为什么不是在乔布斯没过世之前出这篇文章呢……太可惜了
赶快出立体显示吧!
一直觉得“视网膜”这个称呼非常非常坑爹啊··
寸么?28厘米距离么?太狠了啊童鞋……这简直是把鼻尖凑上去看啊……而且作图的童鞋纷纷表示,他们不用放大镜看屏幕,而是用“放大镜”功能……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分辨率真的是……疯子……
我想说,我是近视眼。。。。。。
为什么说苹果仍需努力? 应该是三星或者LG仍需努力吧?
为什么我们实际只需要比文中理论值大三倍的像素就足够了:文中给出的人眼分辨率极限都是指特殊场合下的,在这样的场合下,人眼对分辨率更为敏感,可以看到更细微的差别。人的视力在应付那些没有这么高对比度的内容(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如此高性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苹果敢用“视网膜”这个营销概念
分辨率高归高,但是视网膜本身只是个商业噱头,我对周围人表示屏幕依旧看得到“格子”,居然都没人信。。。现在终于有论证啦PS:在下视力之前5.3,最近加班多了,5.2了。。。。
这个之前我算过。。。结果是:1&距离为30cm,5.0的眼睛最高能分辨291dpi,5.3的眼睛最高能分辨582dpi。
距离为60cm,5.0的眼睛最高能分辨145dpi,5.3的眼睛最高能分辨291dpi。2&对于显示器而言(非手持设备),越大的尺寸适合的观影距离越远,且成正比,所以不同尺寸使用同一分辨率是合适的。本文论述的应是“啥ppi才能挑战人类最强的视网膜”好吧,其实这只是校正视力4.9的苦逼民工的自我安慰罢了。。。
物理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这纯粹是在概念上纠结了。只要相邻两个像素在视网膜成的像距离小于视锥细胞的大小,就是视网膜屏幕没有问题。300dpi足够了。另外,“arc minute”不是什么“视分”,而应叫做“角分”,就是60分之一度,不是一个特意给视觉系统定义的概念。相关的几个链接:原文地址:视锥细胞:角分定义: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好像近视眼的比例很大 超过一半吧。。。
近视眼表示不戴眼镜视分趋向于无穷大
你会随便相信推销员的话吗?反正我是不会随便信的。尤其是这位
“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显示屏上的细节。”放大何在……
的话:这纯粹是在概念上纠结了。只要相邻两个像素在视网膜成的像距离小于视锥细胞的大小,就是视网膜屏幕没有问题。300dpi足够了。另外,“arc minute”不是什么“视分”,而应叫做“角分”,就是60分之一度,不是一个特意给视觉系统定义的概念。相关的几个链接:原文地址:视锥细胞:角分定义:您才是我膜拜的对象!!呵呵
近视表示高分辨率很悲催。。。必须放大115%—125%。。。。我的笔记本是“,16:10的。。。。
2010年,日本广播协会的科技研发实验室发现在电视播放时,屏幕上的像素越小,所显示的物体就越真实。这不是废话么?
的话:这纯粹是在概念上纠结了。只要相邻两个像素在视网膜成的像距离小于视锥细胞的大小,就是视网膜屏幕没有问题。300dpi足够了。另外,“arc minute”不是什么“视分”,而应叫做“角分”,就是60分之一度,不是一个特意给视觉系统定义的概念。相关的几个链接:原文地址:视锥细胞:角分定义:苹果这样的超级巨头既然敢说出这句话 肯定不会给你机会扇他耳光果壳就消停消停吧 科学不是靠嚼舌头来赚噱头的
的话:苹果这样的超级巨头既然敢说出这句话 肯定不会给你机会扇他耳光果壳就消停消停吧 科学不是靠嚼舌头来赚噱头的喝喝喝,好可怕
认真你就输了
如果说苹果的分辨率只是噱头的话,那么现在我手机用的这台14寸显示屏的 windows系统笔记本电脑,分辨率只有苹果最新的笔记本的五分之一。
对我来说爱疯4的屏幕看不到点点??这就够了~它就是我的视网膜屏幕m(_ _)m~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om修改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