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沙甸禁酒大清真寺的作文

《中国清真寺楹联》第一部分关于伊斯兰
《中国清真寺楹联》第一部分关于伊斯兰
  
  清真根底原清,无伴侣,无庞杂,不惇惇以后世②吓愚,作出善旌恶罚相;
  古教源头本古,有来历,有归落,岂单单为中天③说法,了成生顺死安人。
  (四川成都皇城清真寺,四川彭县清真西寺)
  注释:
  ①伊斯兰: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拍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它自创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穆斯林有9.21027亿人(1985年)占同期世界人口总数48.82042亿人的18.54%。在亚非40多个国家中,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30多个国家中,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在当代,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②后世:伊斯兰教教义学概念。阿拉拍语“阿黑赖提”的意译。指人死后要回归的彼岸世界。伊斯兰教认为,人生包括今世与后世两个部分。人的寿限有定,灵魂不灭,死后要经受复生日真主的审判。若在今世崇奉“正教”,“行道而且行善”,就会进入天园,享受无尽的幸福,否则,即将堕入火狱永受痛苦。故信仰后世为伊斯兰的六大信条之一。并认为,今世短暂,如同客栈,后世永远,乃归宿之所。教人既重今生,更重后世。中国穆斯林根据《古兰经》“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强调重后世,也不轻今世,主张今世后世双修的两世吉庆观。
  ③中天:今世。
  与地同流、与天合化,悠也久也,运千百年之清真①;
  所传有圣,所述唯贤,教之诲之,育亿万人之灵秀。
  (四川都江堰市清真南寺,河南开封朱仙镇清真寺)
  注释:
  ①清真:“清真”一词在古汉语中有自然质朴之意。曾被社会广泛使用。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后,至宋代还没有定称。元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渐用“清”“净”“真”等词来表征伊斯兰教。如元至元18年(1281)杭州重建的礼拜寺,名为“清真教”;至正9年(1349)泉州重建的礼拜寺名为“清净寺”,此后西安有“清教寺”“清净寺”,南京有“净觉寺”等、“清真”一词遂和伊斯兰相联系,明末清初王岱舆撰《正教真诠》谓:“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又云:“吾教自生民以来,不拜像、灭诸邪,故谓之清;尊独一,无二主,故谓之真”。此后“清真”一词便逐渐成为伊斯兰教的专称。
  
  道①本尽人合天,愿时时索解无穷,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功在承先启后,俾②代代维持不敝③,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注释:①道:此指伊斯兰教义。
  ②俾:使。
  ③敝:衰败,凋敝。
  帝德①清静无为,遵主道之荡荡平平,亿万人胥②归化育;
  圣教真诚不二,阐教义之原原委委,千百世共沐裁成。
  注释:①帝德:安拉的德性,本质。
  ②胥:齐,皆。〖ZK)〗
  先真衍脉接薪传①,奥旨微言、发蒙有本;
  后世来身承榘训,正心诚意,受益天方。
  (天津清真大寺)②
  (黑耀曾书)
  注释:①薪传:即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燃着,火永远不熄。此喻师生传授,学生一代代地流传。
  ②天津清真大寺: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位于天津市旧城西北角回民聚居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为一组中国古典试建筑群,宏伟壮观,古色古香。礼拜殿可容千人同时礼拜。建筑采用“勾连搭”式,由四组单体建筑结成一个整体。殿内梁柱悬挂18块阿文匾额,4幅阿文楹联,寺内共悬挂清代汉字匾额31块,楹联8幅。该寺在近300年时间内,保存这样多的墨宝,在全国是少有的。被文化界人士誉为“清代书法展览。该寺还藏有100多部伊斯兰经书典籍。
  妄诞无一言,三十册①明降天经,何虑歧途迷向往;
  真诚不二念,数千年远垂圣教,须知正道懔②遵从。
  (天津清真大寺)
  黑耀曾书
  注释:①三十册;指安拉颁降《古兰经》共三十部(册)
  ②懔:严肃地遵照。
  
  上①赐真经,明先觉后,今世后世通解;
  圣②传正教,顺主利人,天道人道并行。
  (天津清真大寺,新疆哈密陕西寺,肃州寺)
  注释:①上:指安拉
  圣:指穆罕默德圣人。
  
  清净明心,义通释旨;
  真实进德,理合儒宗。
  (青海西宁东关大寺合肥张广健撰书)
  
  灵光岿然,戒生定,定生慧,慧显伊麻尼①;与天地三而参者;
  明德达矣,精化气,气化神,神归讨核德②,合儒道一以贯之。
  (灵明堂③新疆哈密拱北④)
  注释:①伊麻尼:伊斯兰教教义学概念。
  亦译“伊曼”。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信仰”。伊斯兰教凯拉姆学家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规定,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教理分成三部分:伊玛尼(即宗教信仰),伊巴达特(即宗教义务),伊赫桑(即宗教善行)三者统称为宗教,即“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伊玛尼在三者之中最为重要,它是伊斯兰教义的总纲。。中国穆斯林学者把它概括为“内心诚信,口舌招认,身体力行”的统一形式,伊斯兰教的信仰大纲包括:“信真主、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末日、信前定”即“六大信条”。
  ②讨核德: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认主学”,或译“教义学”,伊斯兰教各种学科中最重要的一种学科,其任务是讨论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尤其以研究真主的本质及其德性(属性),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关系,《古兰经》是否被造等问题为主。以经典明文为依据来论证其他信条。伊斯兰教教义学家认为“讨核德”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础,为伊斯兰教的学科之首。
  ③灵明堂: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戛迪林耶学派支系之一。创建人马一龙()字灵明,尊号古土布,哈尼夫拉。回族。甘肃兰州市人,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该堂以创建人之字取名。马一龙自幼学习宗教知识,后读诗书,通晓阿拉伯文和汉文,淡泊名利,事母至孝。光绪四年(1878)他25岁时,先后在兰州、广河等地接受过新疆静杜孜巴巴所传喀什道堂大香道祖传入的纳格什班迪耶学理以及哈比布拉所传的戛迪林耶、赛利姆所传的虎非耶等派思想,但从其一生言行看,主要偏重于戛迪林耶修持。他受教后专心静修,清贫自守,超尘脱俗。平日以乞讨为生。后来信众为他在兰州上西园置地修建了西园道堂,他在此同一些同道者讲经传道信者增多。逝世后,信众为他修建了墓庐,以表怀念。
  ④拱北: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在中国内地主要指苏菲学派的传教师,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
  
  承圣训于西华,五十世①心源远照;
  奉天经于东土,千百年道统长流。
  (新疆哈密陕西寺)
  注释:①五十世:此指自阿丹圣人至穆罕默德圣人,经历了五十代的传承。
  
  教本清真传自麦加①圣境,天经圣训为纲领;
  道自西传始于阿丹②人祖,坚守五功是宗旨。
  (云南个旧沙甸清真寺)
  注释:①麦加:阿拉伯语音译,又译为“墨克”“满克”。全世界穆斯林朝向的中心。又作天方。位于沙特阿拉伯希贾兹境内,赛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固河的峡谷中。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人。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源地,为古代传统商道会合地之一,城内有“渗渗泉”和“克尔白”等古代建筑名胜。原为阿拉伯半岛多神崇拜和朝觐中心。630年穆圣光复该地,清除该地的全部偶像后,成为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1925年归属沙特阿拉伯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麦加朝觐的穆斯林人数迅速增加,每年来自各国的约250万人。沙特政府十分重视麦加的建设,为给每年来朝觐的穆斯林在食宿、交通、医药卫生安全履行各种宗教仪式上提供便利。拨出数以亿计的美元,使现今的麦加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②阿丹:《古兰经》中记载的人类始祖。是安拉用泥土造化的第一个男人,并赋予他智慧,使他熟悉各种事物的名称,并号召众天使向他致敬,只有易卜劣斯拒绝这个召唤。安拉让阿丹和他的妻子哈娃居住在乐园中,可以随意采食园中的果实。但告诫他俩千万不可接近园中的一棵树。不久,由于魔鬼的教唆诱惑,他俩违背了安拉的禁令,采食了那棵禁树的果食,致使他俩全身裸露,羞体无可掩蔽,终于被驱逐出乐园。阿丹后悔莫及表示真诚求恕,安拉便命令阿丹夫妇和教唆他俩的魔鬼一起进入大地凡尘,从此,阿丹便成为人类的始祖,安拉在人间的代理者,并使一起下地的魔鬼和人类结为仇敌。只有意志坚定的人头脑清醒,不受魔鬼诱惑;而意志薄弱者却经不住魔鬼的教唆,阿丹为《古兰经》提到名字的20多位先知中品级很高的先知之一。《古兰经》中呼告全人类时,都称之为“阿丹的子孙啊!”如第7章26、27、31节的起始句,都使用这样的称呼。
  
  主教有恩,差圣降经,普渡世人出红尘苦海;
  圣道无私,奉劝世民,统归一道进真境乐园。
  (云南沙甸清真寺)
  
  自唐以降三十皇册,清真清净;
  正教遵行五时朝拜①,裕国裕民。
  (北京牛街礼拜寺)
  注释:①五时朝拜:即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
  
  真经传自天方①,三十册包括无遗,往先圣先贤延大道;
  古教行于中国,千余年率由罔替,黜邪崇正□□□□。
  (河北保定清真东寺)
  注释:①天方:即麦加。
  
  真主降天经,护国佑民恩波远;
  穆圣传古教,正己化人德泽长。
  (云南巍山清真寺)
  
  一部经①,三天②在内;
  五番拜,六圣根源③。
  (云南沙甸清真寺)
  注释:①一部经:指《古兰经》
  ②三天:指先天、中天、后天。
  ③六圣根源:指五番拜是由六位圣人创立。晨礼来自阿丹圣人,晌礼来自易卜拉欣圣人,晡礼来自郁奴思圣人,昏礼来自尔撒圣人,宵礼来自母撒圣人,宵礼中的三拜“威特尔”来自穆圣。
  
  道贯古今包宇宙;
  法尊圣贤驭人神。
  (云南沙甸清真寺)
  唯一唯精道本人,中罗万象;
  无声无嗅理原二,气贯三才①。
  (云南沙甸大清真寺②)
  注释:①三才:天、地、人。
  ②沙甸大清真寺:位于云南个旧市穆斯林著名村庄沙甸。明弘治()年间始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集资重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扩建,规模宏大,翼形结构。脊高7米,宽5间30米,深20米,可容上千人礼拜,前边屏门12扇,为三层浮雕,刻有山水花卉等图案。宣礼塔名“醒梦楼”,为六角形尖塔,3层高15米。讲经堂,沐浴水房,藏经厢房,满拉和海里凡宿舍,厨房等一应俱全。是云南省著名古清真寺。
  “沙甸事件”中被毁。1981年,由政府资助和群众募捐重建,大殿2020平方米,可容4000人同时礼拜,大殿由3个半球形圆顶组成,具有熔中阿风格古今建筑为一炉的特色。
  
  教正经真,皇言超越万古;
  理明道显,圣德洋溢全球。
  (云南巍山清真寺)
  
  清光大来,弥纶宇宙;
  真理没遏,贯通古今。
  (四川彭县清真西寺)
  
  古兰①载正道,教传东土;
  圣伦传佳行,法自天方。
  (新疆哈密陕西寺)
  注释:①古兰:即《古兰经》,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据载:610年(伊斯兰教历9月),安拉在“盖德尔”的吉祥夜晚,命天使吉比利勒向穆罕默德开始陆续启降《古兰经》文。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启示”中止。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神圣的语言”,是一部“永久法典”。它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伊斯兰教法的渊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据,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的准绳,也是伊斯兰教各学科和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
  西域奥妙传真经;
  东土大道尊圣行。
  (四川郫县太和场张家寺)
  
  真常留宇宙;
  清静著巴渝。
  (四川阆中巴巴寺)
  何为吾道东行,遵明命,诵真经,便是东土遗泽;
  不必乃眷西顾,荐馨香,崇祀事,如见西方美人。
  (四川成都清真八寺)
  
  贵圣贤;在西域①,传经典,创古教,认主独一;
  众穆民,来东土,遵圣行,守清真,归信无二。
  (河北保定清真西寺)
  注释:①西域:汉以后对于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州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此指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
  惟道无名,看怀德畏威,西域久垂声教;
  以诚立愿,喜父慈子孝,中华递衍薪传。
  (河北蓟县上仓镇清真寺道光十七年四月谷旦知蓟州部江苏金匮县扬生书)
  
  读书得妙意,理合天经三十部;
  养气通神明,道统古圣百千年。
  (甘肃西道堂①,灵明堂,新疆哈密拱北甘肃临潭马启西撰联)
  注释:①西道堂:中国伊斯兰教派别之一。初名金星堂,后改为西道堂,因以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刘智等人的汉文译著为依据。“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故又称汉学派。20世纪初,由马启西()创建于甘肃省临潭县旧城镇。
  
  薪传文盆武练,遇道合真,把托绿还归大化;
  继承古今道极,精气通神,浑化灵有真机显。
  (灵明堂新疆哈密拱北)
  
  口不含半粒,体未挂寸丝,来时如此,莫从来踪上忘去分命;
  心即粘万恩,身当拜独一,归日在兹,须向归路中抓住长缰。
  (四川彭县清真西寺)
  真派衍西方,发微阐幽,但愿谨遵天命;
  大道传东土,开来继往,皆应恪守圣行。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首显初传①,肇灵光于圣祖②,
  命先生后,封宝印兮神孙。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③)
  注释:①首显初传:穆圣的性命是真主的首造,在圣祖阿丹之前,所以叫首显初传。
  ②肇灵光于圣祖:阿丹曾问有谁早于我被造:真主把穆圣的灵光在他额头显现了,所以叫首肇灵光于圣祖——阿丹。
  ③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内北侧,与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遥遥相对。该寺建筑规模较大,仅次于东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故又称西大寺。该寺创建于唐中宗乙已年(公元705年),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
  仰体天心,一元默运;
  永延道脉,万派同归。
  (河北定州礼拜寺)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无水一月真①。
  (甘肃河州某清真寺)
  注释:①: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喻真主),但在后天每人就像一个水塘,可显万千月亮于水塘,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但是,我们如果归向真主,忘却自身,那么只有天上的一个月亮而已。
  
  怀圣自南州,寺塔轮顶矗牛斗;
  立言垂永世,天经传述遍羊垣。
  (广州怀圣寺①,徐凤歧等献题)
  注释:①广州怀圣寺:位于广州市光塔路56号,俗称光塔寺,是我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以来,广州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富商最多,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即今日的怀圣寺,寺的命名表达了中外教民对圣人穆罕默德的遵从和怀念,怀圣寺的光塔(宣礼塔)驰名中外,是极具价值的建筑古迹。
  
  咸仰尊崇,始自南邦首领;
  同沾教化,由来西域先贤。
  (云南马如龙撰联)
  传经首揭源微,却妄归真,括前古—百零四部①之奥旨;
  阐化新承陶淑,丰功峻德,继往圣十二万四千②之后尘。
  (张成撰联)
  注释:①一百四十部:安拉在颁降《古兰经》以前,安拉启示各位钦圣的经典共计一百四十部册。
  ②十二万四千:中国伊斯兰学者将圣人分4个品级。1.列圣、2.钦圣、3.大圣、4.至圣。列圣的职能是真主没有对他们下达命令,他们也无自己的经典和教律,但他们能深切领悟并遵循前代钦圣的准则,并在言行修养方面以此律己教人,是为“显扬知能”的圣人,列圣数量很多,据传约12万4千人。为人所知名者,有呼德,撒立哈,伊斯玛仪,伊斯哈格,叶尔孤白,达乌德,苏莱曼,宰凯里雅,叶哈雅等。
  颁经西域而来,赤呢①穆民②咸仰止;
  奉使东方以后,清真正教沐高风。
  (广西抚提镇协营官兵)
  注释:①赤呢:阿拉伯语音译,意即中国。
  ②穆民:笃信伊斯兰教者的称谓。旧译为“慕民”“慕门”等,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信仰者”并当众朗诵“清真言”“作证词”者,即为穆斯林,其中信仰坚定,坚持宗教功修并恪守伊斯兰教道德行为规范者,即称“穆民”。
  
  道之本源出于天,范围而不过,由诚而不遗,真一至诚,可谓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德迈生民斯为圣,默克立其教,欧亚服其化,开来继往,允宜自南北,自西自东。
  (河北河间市瀛州镇南大寺大殿门两侧,(清)马应图作)
  
  接东鲁之真传惟精惟一;
  阐天方之正教无二无三。
  (河北沧州南大寺大殿柱,九门提督唐传佑)
  
  教源清真,凡事必须清白;
  道本仁爱,一切不外仁慈。
  (云南鲁甸拖姑清真寺)
  
  层图重辉;华增树益。
  (云南鲁甸拖姑清真寺)
  
  达天俊路;来世慈航。
  (宁夏永宁望远寺大殿联)
  
  万教归清真,清远欲,真无邪,远欲无邪,天下太平;
  一心奉安主,安体下,主尊上,体下尊上,世界大同。
  (河南固始蒋集寺门楼)
  一部真经,使仁人得归真道;
  五时朝拜,喻我众莫放颠狂。
  (云南洱源大营寺)
  道传一世,亿万年授受常新;
  教立五功,千百代渊源不绝。
  (宁夏永宁县李俊清真大寺)
  
  清宫说法,遍布可兰穆罕道;
  真圣传经,同沾西域慈惠恩。
  (辽宁庄河青堆集寺)
  
  道抱天地人抱道;
  真显本原德显真。
  (云南鲁甸拖姑清真寺)
  
  理本一原道宗一派;
  教崇五典①敬服五功②。
  (北京牛街礼拜寺③,滇南马维骐④作)
  注释:①五典:中国伊斯兰教伦理学概念。系清代伊斯兰学者刘智在其著作中论述人际关系规范时提出。亦称“五伦”。《古兰经》对孝敬父母,敦睦家庭,事上爱国,广惠乐群等问题都分别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穆罕默德在这些方面的言行,也广见于六大《圣训集》之中,因而构成了伊斯兰教伦理观的基础。刘智以经、训为依据,在其《天方典礼择要解》中融汇了中国儒家的“五常”说,分别以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为序列,建构成中国伊斯兰教伦理学的“五典”论。
  ②五功: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的总称。伊斯兰教法规定“五功”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神圣义务和功修制度,它是基本信仰付之实践的基石,旨在维系、坚定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表达对安拉的虔信和敬畏,通过功修达到认主归一。
  故中国穆斯林谓五功为“修持之道”,是“天命总纲,教道根本”。
  伊斯兰教学者根据《古兰经》内容,将五功基本功课概括为:念、礼、斋、课、朝。穆罕默德谓:“伊斯兰建筑于五功基础之上:诚信除安拉外,别无他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履行拜功;出纳天课;朝觐;封莱迈丹月之斋”。中国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译著的《正教真诠,五常章》谓:“正教之五常,乃真主之明命,即念、施、戒、拜、聚之五事也。”
  ③北京牛街礼拜寺:是北京市一座著名的古寺。因它坐落在宣武区回民集中区牛街,所以称为牛街礼拜寺。该寺初建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当时这一带有许多果园,至今仍有以果物命名的街道,如枣林街,樱桃园,牛街是榴街的谐音,是石榴园的所在地。又因这里地势较高,故也称岗上。据《岗上志》载:在公元960年前,有一位阿拉伯“筛海”,名革瓦默定,携子来京传教,其子纳苏鲁丁,对皇帝赐于官爵坚辞不受,一心为清真掌教。遂请颁赐于此建寺,即今日之牛街礼拜寺。
  ④马维骐:清末将领,生于1846年,字介堂,云南开远人。自幼习武,从军后曾在云南镇压起义,因功升任都司职务,受任后,恪尽职守,且骁勇善战。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马维骐败法军获战功,大长中国人志气,成为抗法名将,誉满云南。并在凉山与冯子才助战获胜,升任广东军门提督,授予建威将军衔,奉调四川陆路提督,继任巡防军翼长,政绩卓著,并擅长赋诗,书法,爱国爱教。1911年辞世归真。
  清真不二本中庸;
  古教无双超宇宙。
  (西安大皮院寺大门内)
  
  高阁一声,点破春台幻梦;
  真经几句,叫回苦海迷人。
  (兰州西关清真寺唤礼楼,刘一明题,隐士)
  
  认真主守天道举目望达天俊路;
  信后世礼五时健步迈天堂归途。
  (河南周口市陈州街清真寺)
  
  古兰经经纬天地;
  伊斯兰教贯古今。
  (河南周口河西清真寺)
  
  玉壶境内无俗气;
  金经篇中有太和。
  (河南禹县山货街清真寺)
  
  清风拂玄石①光照天下;
  真心朝安拉福满人间。
  (河南洛阳市东站清真寺)
  注释:①玄石:即黑石。麦加禁寺内的圣迹之一。为克而白东南角墙上镶嵌的一块微红泛褐色的陨石,亦称玄石。直径约30厘米,呈光滑不规则的椭圆形,上面有一些红色斑点和黄色波纹,并有一道因被击打而形成的接缝裂痕。用一道宽0.1米的银箍箍着。相传此石系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父子修建天房时,在附近的艾布古拜斯山所采。另一传说是,易卜拉欣率其子伊斯玛仪在阿丹原建造的天房克尔白被洪水冲毁后的遗址上重建时,因缺少一块石头曾令伊斯玛仪去找,天使吉卜利勒递过一块黑石,证明这座房子是献给真主的,是人们的祈祷之所,成为巡游者、修行者、跪拜者、鞠躬者的礼拜之地。
  
  涤尽尘情幻境及真境①;
  揭开欲障先天与后天。
  (云南华宁县盘溪北门清真寺)
  注释:①真境:后天的世界。
  
  清声传远近五番呼唤齐奔近主坦途;
  真理发聋聩五内清明共向穆圣真光①。
  (四川松潘县佑所清真寺)
  注释:①真光:“真光论”既是苏菲神秘主义的宇宙观,又是它的认识论,也是苏菲功修和“人主合一论”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1.以“真主之光”为本源的宇宙观,认为真主最重要的本质属性是“光”,称之为“绝对之光”、“至上之光”、“圣光”、“真光”,等。2.先知穆罕默德为先在之光。认为穆罕默德为特殊的造化物,他在现世取肉身形式,被尊为先知和封印使者;他在生前的精神世界则是一种先在的无形之光,为真主的“余光”在先天照射的结果。因此,他具有先天造化的一切先知,天使的美德。3.以神秘内心体验为特征的认识论。
  
  真经①三十卷认主独一乃信教之基;
  圣训②千万言忠诚不二为立法之本。
  (四川松潘县佑所清真寺)
  注释:①真经,指《古兰经》”
  ②圣训: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立教的言行记录。
  
  漆室灯溺海航三十部真经拨转普天长夜;
  降邪剑醒世铎六百年坠绪揭开大地愁云。
  (四川江油市中坝清真寺)
  
  其间讲格致①功夫,悟得真机登道岸;
  此地非荒渺门径,完却性分识彼苍。
  (四川江油市中坝清真寺)
  注释:①格致:旧谓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
  千古理象出大笔①;
  万物义理聚墨池。
  (新疆乌鲁木齐坑坑寺)
  注释:①大笔:据伊斯兰教经注家的解释,大笔是指记录众生命运的一支笔,而且众生的命运在真主创造天地以前五万年就被注定了,伊本·艾卜;哈忒目传自伊本,撒密特的父亲说:“我听穆圣说过、真主最先创造的就是笔。真主说:你记录吧,笔说:主啊,记录什么?真主说:记录前定(命运)和永远存在的万物”。又据伊本。阿巴斯传说,穆圣说,“真主所创造的万物中第一件就是笔,于是真主就命令它记录万物。”笔既是这样的原始,又负有如此重大使命,所以真主才郑重其事地说“以笔和他们所写的盟誓”。(《古兰经》六八章一节)
  
  法备三乘①,理原一本;
  敬服五功,天道尽矣。
  (甘肃广河县城清真寺)
  注释:①三乘:伊斯兰教苏菲派宗教功修的途径和阶梯。苏菲派称宗教功修为“道路”。指精神修炼必经的途经和方式,苏菲教团一般将精神修炼的道路分为三阶段。即寻道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在遵奉教法,履行法定的五功宗教功课的基础上,再经历若干特殊的精神修炼阶段和状态,循级而进,使精神升华,最后达到对“真理”,“真知”的认识,与真主合一。中国汉文伊斯兰译著中,将苏菲精神修炼的道路称为“三乘”、“三程”、或“三道”。三乘的内容是:1.教乘,亦称礼乘,教程或常道。即坚持六大基本信仰。遵从教法,履行五功,以达“勤德敬业,修身养性,虔信真主;2.道乘,亦称道程或中道,即在教乘基础上,转入内心的精神修炼,以达“穷理明心显性”;3.真乘,亦称理乘,真程或至道。即寻道者完满完成道乘修持阶段,通过明心见性等步骤,达到欲尽理纯、功到大定、道合自然、浑然无我、心不纳物、唯独一主,“克己完真见性”,实现与真主合一。
  
  德泽育众生;
  万理有真源。
  (甘肃临夏南关大寺)
  
  古兰载正道护国佑民恩波远;
  圣谕劝佳行正己化人德泽长。
  (甘肃兰州桥门清真寺)
  
  天经圣谕光照日月;
  五功真信惠及乾坤。
  (甘肃临夏老华寺)
  
  真光照万物天地同生;
  圣教传千秋与世共存。
  (甘肃临夏家庄清真寺)
  
  性命①合一灵光普照万古;
  天人无二妙理包罗千秋。
  (甘肃临夏大拱北金顶)
  注释:①性命:中国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概念。首见于王岱舆《正教真诠,性命》,王岱舆从研究历史上“性善”性恶等善恶观出发,批驳了宋儒的“理气”说,主要是“理同气异”之说后,提出了自己的“性命”论”。在概念上他认为“先天为命后天为性”。两者的关系是命非性不离于性,性非命不离于命。其表现为“生长”,“知觉”,“推理”,“更能辨鬼神不测之机”。具备了这些,“方为人之性命”。关于性命的来源,王岱舆认为“性命之本体与情用,皆出真主之造化”。从人的生命来源到智慧,情感与行为,一切都源于真主。至于善恶来源,他认为,人“本善无恶”,“凡人之性,能行善恶,非性本有恶也”。行善作恶在于自己“性之所发”,“听命于己,无不善也。”“执己之偏,无非恶也”。他的性命论是“性善论”,他以伊斯兰教传统的“前定论”为依据,结合中国儒家的“性本善”说,认为善来自真主,恶出于人的偏私,并作了全面论述,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
  中道教原理万象皆有;
  道包罗乾坤德育众生。
  (甘肃临夏河沿头拱北)
  
  性海清涵千江月;
  命浪光照万里天。
  (甘肃古家拱北)
  
  乾坤广大唯一主;
  教道虽多无二真。
  (甘肃临夏尕丁家清真寺)
  
  清真映日月净化乾坤;
  古兰传九洲万众归心。
  (甘肃敦煌市清真寺,武威市东关大寺)
  
  天堂有路更向何方寻大道;
  造化无穷须从此地认真诠。
  (山东曹县侯集清真寺)
  
  教道原本无奇异;
  天理亘古有大同。
  (山东曹县侯集清真寺)
  
  传播伊斯兰教开创阿拉伯文明历史新纪元;
  奉行古兰经典指引穆斯林认主利人趋正道。
  (《使命》杂志1994年第1期)
  
  经声扬八万里外;
  教法传亿万国中。
  天经如皓月岂独照我;
  圣教若大道不禁行人。
  宗教各有偏,诱愚儆顽,不妨各自一说;
  人群须进化,厚生正德,方能并立五洲。
  天心不比人心远;
  世味哪有道味长。
  教道传群圣;
  性命本一真。
  (山东曹县侯集清真寺)
  
  道自西来历唐宋元明清永重教典;
  泽流东土本认礼斋课朝世守良规。
  (云南洱源县鸡鸣村清真寺,刘智①撰联)
  注释:①刘智:(约)中国清代著名伊斯兰学者,字介廉,号一斋,江苏南京人。回族。其父刘三杰系著名伊斯兰教经师。幻承家学,诵习《古兰经》,15岁起研读儒家经籍,后又研习阿拉伯文,波斯文,阅读佛教,道教经书及西方文化书刊,并深研伊斯兰教义理,后北上京师,南游苏杭及鲁豫等伊斯兰教传播地区,寻师访友,切磋学术,搜求经书资料。晚年回到南京埋头译著,致力于阐扬伊斯兰教学术文化。刘智是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术的集大成者。著述主要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其中《天方典礼》在清代曾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中,还有《五功释义》,《真境照微》,《天方三字经》等通行读物行世。
  
  道括西天辉圣祖;
  教传东土振迷途。
  (云南大理鸡鸣村王汉杰选自《清真指南》)
  
  清乃有源本主圣;
  真而无伪合天人。
  (云南洱源县鸡鸣村清真寺)
  
  修主道三乘全性;
  参物象万有源宗。
  (云南洱源县鸡鸣村王汉杰撰联)
  激浊扬清偕之大道;
  存真去伪代有传人。
  (湖南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清真古寺,清末回族教育家马振五题)
  
  讲道务寻源,耶佛希犹何足问;
  合天斯入圣,古今中外本同揆。
  (湖南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清真南寺,清末回族教育家马振五题)
  
  猝来五国雄兵,叹浩劫逼人,孰克拯难水火;
  幸托一方福地,乐善怀无我,同钦谊薄云天。
  (河北省易州清真寺)
  
  清真古教千年有;
  御雅英风万古传。
  (辽宁省辽阳刘仁堡清真寺,左宝贵①敬献)
  注释:①左宝贵:清朝名将()字冠廷,山东平邑人,幼时聪慧忠实,及长多谋果断,1856年投入清军,转战湘鄂江浙,镇压义军,历任把总,千总,都司等职,1865年,前往直隶固关营,担任守备官衔,随从僧林沁军镇压捻军,后赴热河朝阳任总兵。1875年,奉命出山海关,随刑部尚书崇实,在奉吉两省办案,驻防奉天达20年,曾深得李鸿章器重,在奉治军严明,执政有方,济民治水,重教办学,深得民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于7月20日授总兵衔,奉命率军赴朝鲜,8月初抵平壤,驻守城北玄武门,修筑防御工事,9月15日,日军发起总攻,左宝贵坐阵指挥,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饮弹牺牲,壮烈殉国。
  
  清洁不朽,吾教独高世界;
  真诚无伪,此端久著环球。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清真寺)
  大道本于天,先圣后圣,律开教化传千古;
  至理通佛儒,东方西方,传教源流注两间。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清真寺)
  
  道高三教,法备三乘,务道处极古今至理;
  遵守五功,全尊五典,做得来达天地完人。
  (四川者武胜县沿口清真寺)
  清不染浊贵在有源;
  真可驱邪崇其以心。
  (云南大理市南五里桥清真寺)
  
  圣教降而学者贵;
  师道立则善人多。
  (云南南涧县公郎清真寺)
  
  道传一世亿万年授受常新;
  教立五功千百代渊源不绝。
  (宁夏永宁县李俊清真寺)
  
  道来自西天晓谕主命;
  教传入东土理证清真。
  (云南大理王汉杰撰)
  
  清真中孚恒系同人而集福;
  真诚无妄咸歌大有以延庥。
  (贵州省贵阳市清真寺)
  
  涵清虚之体视无见听无闻保泰长宁总是一元默运;
  广真实之用遂其生复其性位育多证无非万象昭宣。
  (河南武陟县小麻村清真寺)
  
  开天立真教大道行万物总归;
  至圣奉古兰育众生诚从主命。
  (青海省昂思多清真大寺)
  
  遵主命活泼中显真性;
  顺圣行精微处在无言。
  (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寺)
  
  清真寺北大寺寺寺照映;
  古兰经圣训经经经相通。
  (甘肃平凉市清真北大寺)
  
  道统千秋,江河永注为真理;
  堂承百世,日月长辉传圣灵。
  (甘肃西道堂)
  命如春风,仁如春理,感物如春信,一生都在春光里;
  学是天成,品是天纵,启口是天言,万事不出天定中。
  (甘肃西道堂马启西①题)
  注释:①马启西:甘肃临潭人,生于1857年,西道堂的创始人。他童年入寺学习阿文,后入私塾读书,数年后应考中秀才榜,因家贫辍学,在家自修苦读,博览诸子百家之书,精研伊斯兰教义,崇尚回族学者刘智所著之书,特别推崇刘智的宗教观,1891年他自办私塾,讲授《四书》《五经》和伊斯兰教义。1901年,创办金星堂,继续授徒讲经。1904年,在家乡西凤山下建清真寺。翌年离家朝觐,取道新疆行至马尔罕受阻,遂返新疆讲学,宣传伊斯兰教。1909年回到临潭,正式建立西道堂。以《古兰经》《圣训》为本,履行五功,倡导办学,重视农商经济,1914年甘肃军阀马安良,派爪牙张顺元,以西道堂通白朗(河南起义军首领)为借口,包围西道堂,马启西不幸遇难,被枪杀于旧城西河滩,株连亲属16人,后人为纪念他,在西凤山下建陵墓园。马启西一生传教并擅长撰写楹联宣传伊斯兰教义劝导广大穆民群众。
  
  万古清风传道统;
  一轮新月照人环。
  (甘肃临夏大拱北客厅联)
  
  感应应玄黄,询乎性天之广厚;
  神通通道妙,信乎心地之圆明。
  (甘肃临夏大拱北南厅)
  
  守中观妙,一元资发育;
  明德日新,万国荷生成。
  (甘肃临夏大拱北北厅)
  
  天之天地之地维命于穆不已;
  始其始终其终至诚悠久无疆。
  (云南通海纳家营清真寺大殿联,清进士纳之溶撰并书)。
  
  真经三十卷为立教基础;
  圣训万千言乃行动指针。
  (云南峨山县甸百亩清真寺)
  
  伊斯兰截私欲止恶端讲现实鉴察世理;
  穆斯林读天经增道德辨是非明德清心。
  揭蒙蔽露真实古兰经由黑暗引向光明;
  明是非讲真理伊斯兰从现实导致归真。
  主赐古兰本是法;
  圣传正教皆为道。
  教门振兴期教育;
  人才陶冶仰良师。
  两件法宝透宇宙;
  五道清光满太空。
  (甘肃岷县南关清真大寺)
  
  古兰尊贵统天彻地铁锁链;
  遗训遐宣普西腾华乾坤传。
  (甘肃岷县南关清真大寺)
  
  此道无他要在本躬循正果;
  是诚在我莫因外诱背初心。
  (云南巍山县大围埂清真寺)
  
  念在兹即是道在兹记主原非高远;
  册上认不如心上认要人自觅根源。
  (云南巍山县大围埂清真寺)
  
  清教久尊崇由义路勉廉隅何事非关圣训;
  真言须静听启善心消恶念此间即是天堂。
  (广西百色清真寺)
  教恩无穷发诗礼专传秘旨;
  门户虽别与孔周共振伦常。
  (湖南省邵阳市苏家冲清真寺
  马邻翼于1936年题。)
  清真乃吾教所崇畏天命畏圣言应共守先圣训诲;
  孝悌是人伦之本爱国家爱团体当更具民族精神。
  (福建省泉州清净寺明善堂,山东济南道尹前任厦门关监督唐柯三敬书)
  
  何为清何为真千潭月映;
  如是礼如是拜万古风同。
  (四川松潘清真北寺)
  宗古兰晓天机教里百通昭日月;
  遵圣训行五功爱诚两世效完人。
  (四川绵阳涪城清真寺)
  古兰恩泽如雨水浇润万物;
  穆圣德懿似春风吹遍九洲。
  (云南巍山县小围埂清真寺大殿门联杜文秀书)
  撞钟声,宣拜声,声声唤起龙腾虎跃;
  击鼓时,教练时,时时掀动地复天翻。
  (云南巍山县小围埂清真寺叫拜楼内柱杜文秀①书)
  注释:①杜文秀:()中国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字云焕,云南永昌府治(今保山市)金鸡村人,生于杨姓商贩家庭,后过继给姨母为嗣,改姓杜。道光十五年(1839)考中秀才。通晓伊斯兰经典。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昌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残杀回民,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代表回民赴北京控告,无结果。咸丰六年(1856)临安(今建水县)汉绅侵占回民银矿,焚劫回民村寨,云南巡抚密令各地“聚团杀回”,激起各地回民的反抗。杜在蒙化(今巍山)联合汉、彝、白等各族人民起义,攻占大理,建立政权,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号召,革命满清”,救民伐暴,提出联合各族人民共同反清的正确主张和民族政策。杜文秀提出了“重用汉人”和团结其他各民族参加政权。大理政权十八大司中,回族大司7人,而汉、白、彝族就有11人之多。他还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管理军权条例》中规定:“族分之教,各有根本,各行其是。均宜一视同仁,不准互相欺虐,违者,不拘官兵,从重治罪”。又明令保护寺庙。”军官所过地方有毁拆庙宇,扰害民房者,斩。”大理政权以回族将领为核心,以宗教上层组成起义中坚,以伊斯兰教作为团结群众的思想旗帜。在文职官员中,设有维持清真掌教,都掌教,副都掌教,都掌教典籍等宗教领袖官衔。杜本人“通回教经典”,常劝导回民”当遵守教义,能照圣经所行”。大力资助和发展经堂教育。并设回文学校于帅府,时常亲自授课,出题使各生作文”。同治元年(1862)颁刊大元帅杜新镌的《宝命真经》阿拉伯文版30卷,为中国最早的《古兰经》木刻本。还下令修复和新建清真寺,仅大理城内便有清真寺五六座。为防止回族将领在起义胜利后搞民族报复和居功骄傲,不利民族团结,故严格规定其将领和回族群众犯法从严处理,大理政权用甲子纪年,通令民间一律蓄发,饰明朝衣冠;减轻税赋,鼓励农耕,促进商业贸易,建立廉洁的吏治和严格的军事纪律,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夜不闭户”。大理政权全盛时,辖有云南53州县,6次粉碎清军的大规模进攻。同治六年(1867)组织20余万人东征,围攻昆明。后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清军调集优势兵力并分化瓦解义军,致使东征失败。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又集重兵围攻大理,起义军坚持斗争,直至弹尽粮绝。12月,杜文秀为免清军屠城,自服毒药后赴清营被清军将领岑毓英、扬玉科所杀。葬在大理城郊下兑村。其墓近年修复一新。云南穆斯林将杜文秀罹难日作为“亡人节”予以纪念。
  
  西方传古教;东土守清规。
  (张春田阿訇撰联)
  
  开天古教无神秘;
  举世模型有圣言。
  (马邻翼撰联)
  紫气东来,缭此处有一派英雄豪杰,刷天衬地降龙伏虎治水移山经纶出物阜民安又添紫气;
  青云西蔼,拂围埂数十代儒宗名师,呕心沥血研墨攻书设馆教学诲育成文才武将直上青云。
  (云南巍山县小围埂清真寺,杜文秀书)
  宗教被摧残似香草之被压榨愈压榨而芬芳愈烈;
  穆民经折磨如柏松之经严霜越寒冷而精神越强。
  (甘肃临潭县马景山撰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甸禁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