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 药食同源源的中药材可以怎样开发

药食同源中草药在功能饮料开发中的应用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药食同源中草药在功能饮料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随着功能饮料行业的蓬勃发展,药食同源中草药在功能饮料开发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对几种常见药食同源中草药在功能饮料开发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利用药食同源种草开发功能饮料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S275.4【正文快照】:
京市饮料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100124)功能饮料在国内没有明确的定义,在《饮料通则》(GB10789)[1]只有特殊用途饮料分类,即经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广义上,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照军;蔡超;刘玺;邱宏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靳桂敏;廖文通;;[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2期
王瑞霞;甄红伟;牟建楼;;[J];北方园艺;2013年04期
赵成仕;臧爱香;夏莲;夏春;;[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3期
刘岩;苏新国;余丹萍;钟彩云;黄聪花;胡源媛;龚盛昭;;[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3期
郑清;杨春香;张庆平;;[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6期
向延菊;;[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8期
张兵,谢九皋;[J];湖北农业科学;1996年06期
李斌;高晗;索福才;宋静雅;南海娟;桑红芳;;[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杜江本;张芝凤;;[J];中国乳业;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建华;侯巧芝;李锟;江书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刘影;史姗姗;汪财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李方良;梁潇;张凤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王安全;孙汉巨;张学良;谢慧明;;[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陈艳,姚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年02期
谢兴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江雅;袁启东;;[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金艳梅;高鹤宁;;[J];北方园艺;2012年14期
赵晓佳;董明;曹彬彬;杨瑾;;[J];保鲜与加工;2011年06期
单玲玲;靳光乾;刘善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育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俊;[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王张;[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永华;[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吴志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平;[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于东;[D];浙江大学;2011年
鲁周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金金;[D];江南大学;2011年
李俏;[D];海南大学;2011年
李斌;[D];山东大学;2011年
王慧芳;[D];华北煤炭医学院;2010年
化春光;[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闫忠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吴金环;[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盈峰;王登良;;[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廖春丽;方改霞;王莲哲;王国贞;万亚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郭瑜;冯翠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侯彦喜;邢建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宋琳琳;冉军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宋照军;蔡超;刘玺;邱宏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桑大席;邵颖;魏宗烽;;[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李静静;缪娟;张磊;符德学;;[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王晓琴;王冰芳;张学武;;[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谢敏;张宏力;;[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丽平;[D];江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J];中国供销商情;2004年08期
王艳平,陈亚平;[J];饮料工业;2004年04期
刘洪,黄丽彬,刘静;[J];饮料工业;2004年05期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10期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年04期
张隽;[J];市场研究;2005年04期
赵文慧;;[J];上海标准化;2006年10期
续欣欣;;[J];中外食品;2006年11期
张文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文剑;;[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林启训;傅英;李婧;陈雪珍;陈丽华;;[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郑芝才;;[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曾祥素;[N];中国质量报;2004年
徐珊珊;[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王力;[N];经理日报;2005年
郭莹;[N];吉林日报;2004年
杨芳;[N];人民日报;2004年
李彦;[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零点文;[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赵笑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本报记者 王和岩;[N];中国商报;2004年
王唯真 邬时民;[N];中国特产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菲;[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胡胜;[D];四川大学;2005年
姜兴华;[D];南昌大学;2012年
孟兴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顾鑫荣;[D];东北大学;2006年
徐容;[D];苏州大学;2011年
冯永巍;[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王可佳;[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湖北卫视养生汇:张冰讲药食同源的中药
责编:尤雅丽
发表时间: 16:51
  我们国家的饮食治疗,是具有非常悠久的医学文化的背景的,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那么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哪些食物是药食同源的呢?下面让我们听听看专家的介绍吧。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  本期专家介绍  张冰  张冰,女,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颜正华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皮肤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注意临床中药的安全应用。  药食同源的中药    说到生姜,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应该算是家中常备的药材了。  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  比如家里人淋雨受凉了,喷嚏连连的,此时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给他服什么治感冒的西药。只要切几片生姜,加点红糖煮水给他喝,保管他马上就变得生龙活虎的。  生姜还具有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作用,那就是止呕能力。  大多数的呕吐,尤其是妊娠呕吐,一杯生姜汁(或煮姜水),就能让人“缓过来”,既有效又安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生姜较温,平时阴虚内热体质的人不宜使用。  山药  又叫淮山,它味甘性平,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  小孩子脾胃虚弱,老是没胃口吃饭,而且还时不时腹泻,平时多让他吃点山药就最好不过了。山药对老人家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气促,肾气虚引起的腰酸腿软、夜尿较频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山药的特点是药性平和,可作为食品长期食用(煲汤、煮粥,味道都很不错)。  对于那些病后身体比较虚弱,需要长时间营养调补的人来讲,山药更是“质优价廉”的补品。  即使是平时“虚不受补”的人,进食山药也不会出现“热气”的情况。  薏米  药食同源 家中可常备十大中药  又叫薏仁米、苡米、苡仁,它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的作用。  岭南地区湿气较重,所以大家可以用它来煮汤,帮助祛湿。要注意的是,薏米虽然有健脾作用,但它毕竟偏凉,所以平时有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又叫花旗参,它味苦、微甘,性寒,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滓的作用。  熬夜后,觉得口干目眩、咽痛咳嗽?一杯西洋参茶就可以让你口舌生津啦。不得不说的是,西洋参性寒,脾胃虚弱的人是不宜多吃的,否则它不仅不能补养身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  手术(外伤)大出血后,甚至月经后,吃点阿胶就能马上给你补血了。另外,阿胶对各种出血,尤其是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有良好的止血作用。阿胶性黏腻,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后,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  陈皮  味辛、苦,性温,有理气、调中、祛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等。老是咳嗽,痰液稀白稀白的,用陈皮泡水喝也是很有化痰止咳作用的。    药食同源 家中可常备十大中药  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  热伤风、肝火盛引起了头晕、目赤肿痛,泡杯菊花茶喝喝就好了。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就不细说了。  金银花  药食同源 家中可常备十大中药  味甘,性寒,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  金银花和菊花性味有点相似,但它有更好的解毒作用。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用金银花煎水代茶喝,不消一日,症状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盛夏,孩子一身的热痱很是可怜,用金银花煎成浓浓的药水,在那些长的地方反复擦洗,一天之后,你就可以看到痱子沉了下去。除了痱子,对其他的痈、疮、疖肿等,金银花水一样有效。  丹参  味苦,性微寒,有活血化淤、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作用。  中医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指有活血作用的四物汤)”之说,可见丹参的活血效果非常好。丹参可用于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等疾病的长期调理治疗,对于血淤引起的痛经、腹痛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谷芽和麦芽  两者均味甘性平,都有消食和中的作用,对于食滞、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疗效,所以两者多一齐使用。  儿童消化不良,用谷芽和麦芽煮水代茶饮,一方面能迅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身体没有损伤,何乐而不为  谷芽和麦芽还有回乳的作用。妇女断乳时,用它们煎水服用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劳烦”激素来退乳。
相关阅读推荐:
播放排行榜
脑中风是我们生活中听的比较多的一种疾病,在中老年人...丁香客App是丁香园社区的官方应用,聚合了丁香园论坛和丁香客的精彩内容。医生可通过丁香客App浏览论坛,也可以在这个医生群集的关系网络中分享和互动,建立更广泛的学术圈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今日:16 | 主题:65941 | & 收藏本版
每发1个新帖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中药材市场】不能宣传功效 药食同源中药材处境尴尬
【中药材市场】不能宣传功效 药食同源中药材处境尴尬
分享到哪里?
不能宣传功效 药食同源中药材处境尴尬来源:南方报网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舰提交了一份《关于立法准许87种“药食同源”食品功效宣传的提案》,建议根据当前药食同源食品发展的实际情况,立法准许87种药食同源食品进行功效宣传。业内人士指出,“药食同源”的身份说明了这些产品既具有“药”的功效,同时由于其副作用比较小,可以作为日常食品食用。当上述产品出现在医生的处方中,它就是药;但作为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成分时,国家法律却规定禁止其宣传功效,让不少企业经营者无所适从。药食同源食品不能宣传功效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人类通过试用、口尝,然后相互分享经验,累积数代人的实践和智慧,渐渐认识了自然界的食物和药物。药物与食物的共同点是都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却天天都离不了。国家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规定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有87种,此类药食同源食品分别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记忆、耐缺氧等功效,能够防治疾病。作为药食同源的产品,在中医药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中医药发展。2012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到,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加强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提高,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聚集效应突出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而受益于中国健康产业经济的发展及民众对健康的重视,以健康饮料、天然保健品等为代表的天然保健衍生品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却明确规定:食品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这项条文使得药食同源食品不能以其自身具备的功效进行宣传。药食同源产品步履维艰“药食同源食品不能以其自身具备的功效进行宣传,这对于为民众普及药食同源食品功效知识是非常不利的,从而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业内人士如是指出。据了解,此前部分媒体曝光大漠红100%枸杞汁产品宣传涉嫌违规。一石激起千层浪,此类药食同源产品是否能宣传其功效的问题也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此,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雪梅表示,“枸杞本身就是一种中草药,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目前,只是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允许食品宣传有药品的功效。事实上,我们也只是引用了枸杞多糖的医学研究结果。”在邱雪梅看来,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以87种药食同源食品之一的枸杞为唯一原料进行产品生产加工,事实上拥有枸杞的补肾功效却不能在产品说明中标注,这就对企业的销售和产品宣传造成巨大困扰,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广东比拓律师事务所主任覃刚认为,虽然我国有药食同源的传统,但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作为“食品”的枸杞汁是不能提“具体功效”的。而在2012年后保健品功能项目范围进一步缩减,宣传限制更为严苛,药食同源产品步履维艰。业界呼吁修订相关政策在国家鼓励中医药市场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药食同源产品的种植、加工中,但是大漠红的遭遇却折射出一个问题—作为以药食同源食材为生产原料的厂家,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舰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写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应立法准许87种药食同源食品功效宣传,给出其科学内涵,明确真正用途。同时,国家应该建立合理高效的药食同源食品审查机制,中医药方剂已经经过了几百年、上千年的临床验证,不是西药白老鼠动物实验能比拟的。“现行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随着食品市场的不断深化发展已经表现出很强的不适应性。”王舰认为,一味照搬西药审查机制,这早已成为阻碍我国中医药文化发展的瓶颈。他建议,立法部门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市场上出现的以“药食同源”为幌子的假冒伪劣食品给予坚决查处,严格规范药食同源食品市场。据介绍,近几年青海枸杞已经占全国有机枸杞出口的90%以上,年产值接近50亿元,并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药食同源的枸杞已经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药食同源的枸杞不能宣传功效,长此以往,不仅会沉重打击以枸杞深加工为主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甚至还会影响到青海枸杞的种植及出口,减少当地农民收入,对青海枸杞产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现阶段有关药食同源产品相关法规政策的合理性值得商榷,针对这种既入药又可食用的传统食材的相关法律,明显存在滞后性,应予以修订完善。否则长期如此,将不利于我国传统药食同源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记者 赵兵辉
回复:【中药材市场】不能宣传功效 药食同源中药材处境尴尬
分享到哪里?
青海的枸杞....宁夏的枸杞呢?青海的虫草、宁夏的枸杞、吉林的人参....还有啥话说,若是食材能宣传功效,大米、小麦、玉米....好吧,现在主要在讨论转基因枸杞可以说功效,别做成枸杞汁
关于丁香园政协委员吴以岭:建议改变药食两用中药材管理办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事长吴以岭提案:建议改变药食两用中药材管理办法 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40号)明确指出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自古以来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材既是处方用的药材又是食品,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对人体既有保健功效又能作为食品应用,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防治结合的治疗观念,这对目前在健康服务产业中发挥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许多中药材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与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也都作为食疗资源,一些在中国必须按照中药新药审批的产品,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可以按照膳食补充剂备案注册销售,这对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体现了药食同源的传统中医药特色优势。我国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材资源管控过严,卫计委《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仅有数十个品种,而许多药材在各地传统上就已经作为食品应用,目前却不在名单当中,限制了老百姓保健养生食疗产品的广泛需求,也不利于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从传统中医药文献看,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代陈直的《奉亲书》、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等专著中都有关于食疗的记载,而《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的动植物药材中,很多都是药食两用的日常食品,其中的活血化淤、舒经通络、益气养血、滋阴补阳、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肝明目、补肾壮阳、清热解毒等传统功效作用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养生保健功效,这为功能保健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40号),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与其让患者发病后应用医保费用购买中药使用,不如放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管理,让老百姓通过中药食疗保健养生预防疾病,这样既促进了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又让中药治未病优势在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降低国家医保费用支出。建议:制订《处方中药材目录》,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大、药性较为峻烈、药材资源紧缺、需要医生处方应用的中药材列入《处方中药材目录》,明确哪些中药材必须经医生处方作药物使用,其余放开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既可有效防止中药保健食品出现副作用,又拓宽了开发保健食品的药材资源,对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xcwang]
热门产品推荐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生部 药食同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