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案例与精神病学得区别是什么?

16江苏自考变态心理学各类精神病诊断标准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6江苏自考变态心理学各类精神病诊断标准
各类精神病诊断标准(CMCC-3);精神障碍:(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成瘾物质所致精神;(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各类精神病诊断标准(CMCC-3)精神障碍:(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神经症:(1)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2)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想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3)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4)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5)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恐惧症: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四项:(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4)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1)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3)常伴有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强迫症: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1)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2)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质检或询问等(3)上述的混合形式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4、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疑病症: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1)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但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2)对健康状况作出疑病性的解释,但不是妄想(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4、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癔症:(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有一项综合征,如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等(2)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3)社会功能受损(4)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1)符合癔症诊断标准
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 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2)对周围环境缺乏察觉
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
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并与病人改变了身份相联系(3上述症状必须是非己所欲
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
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4)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5)排除分离症是由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 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3)持续的回避(4)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5)对未来失去信心(6)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罕见延迟半年以上
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且社会功能受损人格障碍:1、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一项:(1)认知的偏离;(2)情感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2、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3、开始于同年或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反社会性人格障碍:(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
性多于女性(3)往往在同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4)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
甚至违法乱纪抑郁症:(1)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这种低落与所处环境不符,表现为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2)病情严重者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症标准至少2周躁狂症:(1)躁狂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符,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2)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在分裂症缓解后,满足躁狂症标准至少1周精神分裂症:(1)净胜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2)病情严重者有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3)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4)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神经性厌食症:(1)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控 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2)常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
也无效(3)部分病人可以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4)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
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
食(5)症状至少已持续3个月(6)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
状神经性贪食症:(1)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 望以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导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2)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心理病理机制、性别和年龄
分布(3)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5)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 障碍继发的暴食失眠症:(1)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醒后不易再睡、醒时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2)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3)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睡眠―觉醒节律障碍:(1)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的持续不满 意状况,使病人产生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2)病人明显感到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3)症状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持续1个月(4)本症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性别认同障碍:女性:1、持久和强烈地因自己是女性而感到痛苦,渴望自己是男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男性),或坚持自己是男性,并至少有下列1项:(1)固执地表明厌恶女装,并坚持穿男装(2)固执地否定女性解剖结构,至少可由下列1项证实:明确表示已经有,或将长出阴茎;不愿取蹲位排尿;明确表示不愿意乳房发育或月经来潮2、上述障碍至少已持续6个月男性:1、持久和强烈地为自己是男性而感到痛苦,渴望自己是女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女性),或坚持自己是女性,并至少有下列1项:(1)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表现为偏爱女性着装或强烈渴望参加女性的游戏或娱乐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2)固执地否定男性解剖结构,至少可由下列1项证实:断言将长成女人(不仅是角色方面);明确表示阴茎或睾丸令人厌恶;认为阴茎或睾丸即将消失,或最好没有2、上述障碍至少已持续6个月性指向障碍:(1)起源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2)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并为此感到焦虑、抑郁以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精神发育迟滞:(1)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或社会适应困难,
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2)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3)病人智力水平(按标准化的智力测评方法得出)低于正常孤独症:(1)起病年龄通常在3岁以内,病人人际交往困难,极度孤独,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2)言语发育迟滞或不发育,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言语表达异常,言语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兴趣狭窄,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存在强迫性的仪式行为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16江苏自考变态心理学各类精神病诊断标准等内容。
 2014年10月江苏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及往年真题资料_教育...34.简述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35.简述反社会...20.常见的精神症状中,妄想总是___的,即妄想内容对...  江苏自考变态心理学各类... 4页 1下载券 05626 变态心理学 课本简... 8页...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 10 种分类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试卷及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__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又称“___” 四.名词解释...描述和诊断 标准都尽量与___保持一致,并参照___...  自学考试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_教育...梅耶被认为是 美国精神病学之父。 5、几种变态...与诊断标准》 (CCMD) 、 《美国心理障碍诊断和统 ...  更多自考请访问:/zikao/ 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 31 自考变态心理学第四节诊断标准与临床分型 一、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CCMD-3 对...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36.简述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1-163 答:(1)起病...[导读]《变态心理学(一) 》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  2009 年 4 月份江苏自考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20*10) 1.第一次提出关于精神病的科学分类方法以及疾病单位的概念并且对变态心理学最大的贡献 是在实验...  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2012_教育学_高等教育_...目前国际上所用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属于认知障碍的如阿尔采末氏病或血管性痴呆等都具有...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考查课试题满分答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医科大学 2015 年 7 月考试《精神病学(变态心理...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医学)
12:23:15&&&来源:[]&&&评论:&&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医学)]《医学心理学》 > 第二十二章 概论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 精神病 医学 心理学 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不适应]…
《医学心理学》 > 第二十二章 概论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它不仅要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变态心理学是医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很久以来,心理变态的人常是被人们所排斥或遗弃。人们不把心理障碍看成是疾病,却把心理变态的人看成是邪恶或魔鬼附体。中世纪的欧洲,教士们使用了所谓驱魔术来驱赶魔鬼,大多数病人受鞭笞、火烧和其他人身凌辱与虐待,因为人们相信躯体痛苦难受时魔鬼就会飞离。除了有些“癔症”或抑郁病人被劝服外,这种处理常会导致病人的死亡。当时的社会骚动和对于灾祸的恐惧导致了一种信念,认为情欲是邪恶,女人激起男人产生情欲,因此女人是邪恶。妇女在无情拷打之下被迫忏悔,然后,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后来,不管女子、男子、儿童,只要是与众不同或稍有不正常行为都会受到指控。心理异常或离奇行为被看成撒旦淫威的表现,结果葬送了百十万人的生命。象这种对心理变态的患者所进行的凌辱和折磨持续了约300年。但同时也有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疾病,同情精神病人,主张给予帮助和有效的治疗。如Paracelsus()认为心理变态的人只不过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而已。他相信这些病人是有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交谈、说服和疏导可以治好。此后,精神病人被送进疯人院,病人常常被带上铁链或锁于笼中。法国大革命(1789)以后,Philipe Pinel医生倡导解除对精神病人的禁锢,主张以关心态度倾听他们诉说,让他们从事有益的劳动。虽然该学说的论点是错误的,它却提出了大脑病变对精神病的病因作用。但大脑病变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心理障碍,所以其他研究者又提出了精神病的心理原因学说。其中,F.A.Mesmer主张“动物磁性”是心理障碍的根源。这一学说也无科学根据,但却导致了催眠术的成功应用,并被后人称为梅斯梅尔现象。还有一派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由于不愉快的心理体验、隐蔽的冲突和情绪创伤引起,称为分析学派。虽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癫狂篇描述精神病人,但是把精神病视为神鬼作崇的见解也早已存在,少数精神病人被当成有神秘力量的异人加以崇拜,而大多数则受到鞭笞、锁绑、嘲弄和遗弃,“请神送鬼”至今仍时有所闻。现在认为,心理病理或心理变态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至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其所以“没有能力”,可能有器质性缺陷(如脑损害)的原因,或是由机能性缺陷(缺乏知识、缺乏能力或动机)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心理是否变态,常常要由社会文化来决定。我国封建社会里女人要缠足,清朝男人要留长发辫。时至今日,如果再有人表现这些行为,就要被人认为精神不正常。再如喜着异性服装,在西方称为“异装癖”,是一种病态。而我国古代发生的女扮男装抵御外敌的女性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再如,某些西方国家中,同性恋被认作合法。可见,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行为常模,人们对心理变态有着不同的判断。加之,历史上对心理变态原因的不同解释,以及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心理障碍诊断的很大差异,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医院或医师中间也常有意见分歧,并不为奇。这里还有一点应注意,虽然心理变态的人常有明显偏离社会常模的行为,但不能认为行为违反社会常模的人都是“有病”。例如那些强奸犯、凶杀犯的行为也是违反社会常模,但他们不是病人。心理病理(或心理变态)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罪犯则并非是因为“没有能力”这样做,故应与心理障碍的病人严加区别。诚然,有些犯法者也是心理障碍、智力迟滞和精神病病人,但如果把违法行为或道德败坏的行为都看做是精神病,就将引起伦理判断的混乱,不能有效地惩治罪犯和改造他们。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虽然研究对象都是心理变态,但它们仍有不同之处。精神病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方法。变态心理学则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异常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的原因和发生机制。除精神病外,还要研究非精神病人和正常人在患躯体疾病、用药或其他特殊情境下出现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因此,虽然两者叙述的内容十分相似,但着眼点不同,两者各有侧重,论述的范围也有差异。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医学)]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查看: 64|回复: 0
积分984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报读院校其他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
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患者感到他的思想或行为将被某种神秘力量或仪器所
控制,这种表现是
A. 关系妄想
B. 夸大妄想
C. 钟情妄想
D. 物理影响妄想
E. 被害妄想
正确答案:
2.&&治疗躁狂症通常首选
B. 氟哌啶醇
E. 阿米替林
正确答案:
3.&&病人一年来下岗,心情不好。表现为少言懒语,爱哭
,没有兴趣,悲观绝望,曾三次想到自杀,该病人最可能
A. 精神分裂症
B. 反应性精神障碍
正确答案:
4.&&病人表现为心情上愉快,乐观,情感夸张,富有感染
A. 情感倒错
B. 情感高涨
正确答案:
5.&&暗示疗法最常用于
A. 神经衰弱
B. 急性焦虑发作
E. 精神分裂症
正确答案:
6.&&有一位患者入院后每日持久重复解系扣子的动作,并
总是重复讲上车、下车,此症状为
B. 冲动行为
C. 刻板言动
D. 模仿言动
E. 强迫行为
正确答案:
7.&&精神科使用安坦,主要是针对
A. 口干、便秘
B. 震颤麻痹症状群
C. 增强精神药物效应
D. 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8.&&精神分裂症病人最常见的幻觉是
A. 恐怖性幻觉
正确答案:
9.&&躁狂三联症是指
A. 情感高涨、思维加速、话多、动作多
B. 冲动打人、兴奋毁物、喜怒无常
C. 失眠冲动、性欲亢进
D. 好打扮、好表现、好幻想
E. 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行动减少
正确答案:
10.&&某人在锁门后再三检查门是否已锁上,自己明知已锁
上不必再看,但仍然要反复核对,这种表现是
A. 牵连观念
B. 刻板言行
C. 模仿言行
D. 强迫行为
E. 强制思维
正确答案:
二、论述题(共 12 道试题,共 50 分。)
1.&&心身疾病
4.&&创伤后应激障碍
5.&&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8.&&刚赛综合征
10.&&危机干预
11.&&试述PTSD诊断的症状标准。
12.&&试述临床常见精神药物的分类并举例。
三、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类型?(列出至少5种)
2.&&首发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哪些?
3.&&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4.&&简述心境障碍的药物维持治疗原则。
5.&&神经症的共性有哪些?
四、主观填空题(共 3 道试题,共 10 分。)
1.&&抑郁发作三主症是、、
2.&&感觉障碍包括、、三种
3.&&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和
15:2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3.3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20 金币 &[]变态心理学绪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变态心理学绪论
如​题
大小:939.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变态心理学-俗称精神病.doc2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变态心理学
一、概述 ?变态心理学:又称为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1)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 2)正常和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征 4)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 ?
二、发展历史 ?中国:偏重症状描述和治疗经验的总结,理论发展较为缓慢 ?西方
克雷丕林(德)――变态心理学医学模式的创始人
麦斯默――催眠术
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说,第一次真正对心理 障碍病人的内心进行了 系统的探索
华生――小阿尔伯特恐惧模型
贝克――抑郁症的认知疗法
埃利斯――理情情绪疗法
罗杰斯――人本主义来访者中心
第二章 理论模型 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对心理异常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释的理论体系。包括:生物医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认知行为模型、人本主义模型
生物医学模型
?定义:又称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是把心理异常归于躯体因素的理论。
?发展: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理――来源 克雷佩林(Kraepelin)――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最早用医学模型对心理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的医生。《精神病学教程》(1883),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著作
主要观点:以医学中的症候群观点,把心理异常分为三类:1)伴有精神症状的躯体疾病;2)内衣性精神病;3)人格偏离和反应状态。确信精神异常具有器质性原因,重视遗传、代谢因素重要作用。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1)大脑机能状态与脑损伤 ?脑机能定位研究是理论基础。 ?脑结构损伤造成相应心理功能障碍。
?巴甫洛夫用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解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态心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