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方框处加上标点符号大全,并说说,第二处和第七处的标点分别是什么作用,什么和什么

说说下面加方框的标点符号的作用。_百度知道
说说下面加方框的标点符号的作用。
1)、我也知道补过的发放的[、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我的母亲!”(3)。我和他一同放:“不要紧、我们在田野散步[:]送他风筝,劝他放;他只说:]我,他们去不好,早已有了胡子了,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2),跑着。我们嚷着,赞成他放,我的妻子和儿子
提问者采纳
1)、是总括的作用,我的妻子和儿子”(2),说明“我们”是“我的母亲,叹号是强调作用(3)、分号是表明层次的作用、冒号是提示作用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1)解释说明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7 专题七 标点符号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上&&&&&&传:第二教育网
E&&&&&&&币:0
大&&&&&&小:1114.94KB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7 专题七 标点符号1.(2010?湖北省武汉市,13,8分)填空。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4)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答案】(1)留取丹心照汗青。(2)只有香如故。(3)先天下之忧而忧。(4)直挂云帆济沧海日期: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 s&ng sāng )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和字词。
2、在选文中找出反义词。  善良-----(  )  伤害------(  )
3、给第二自然段的句子中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4、作&~~~&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再照样子写句话。
5、从什么地方看出&世界并不太平&?在文中用&  &划出相关语句。你知道当今...给第二自然段的句子中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的相关内容日期:[语文常识] 标点符号的来历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日期: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 【说明】 这是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作文基本功训练教程,对把文章句子写具体这个学生作文中最不易把握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平实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文章要具体,是小学语文大纲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怎样指日期:牛奶中加入钙粉补钙效果更好吗? 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由酪蛋白、乳蛋白和乳球蛋白组成,其中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中的83%。如果喝牛奶时加入钙粉,过多的钙离子就会使牛奶中出现凝固现象。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它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就会更日期:小学毕业语文知识训练(句子) 句子 一、按要求写句子。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小学六年级毕业复习综合练习《句子》(一)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小学六年级毕业复习综合练习《句子》(二) 17、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18、爸爸经常反复地告诉我,上课要注意听讲。 19、寒冷的冷风吹得我直打哆嗦。 20、妈妈拿的一个西瓜走进了屋。 21、我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22、妈妈经常奖励我要好好学习。 2日期:六年级试卷:六年级按要求改写句子 按要求改写句子 姓名 1. 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 2. 汽车在奔驰...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2011《标点符号用法》
&&&&&&&&&&&&&
&&&&&&&&&&
标点符号用法-国标
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文中简称《新用法》)代替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文中简称“旧用法”),于2012年6月1日实施。《新用法》对《旧用法》做了全面修改,现将主要变化摘要如下:
问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
一、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像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销费者???
二、问号也有标号用法,即表示存疑或不详。
例1:马致远(1250?—1321)
例2:钟嵘(?—518)
叹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
一、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二、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例1: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
例2:他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顿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
一、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二、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1:“日”“月”构成“明”字。
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长”(《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引号(“&”和‘&’)“基本用法”增加了一条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有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括号(()&〔〕&【】&﹝﹞)&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
一、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一)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717人。
例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
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
(二)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例3:信封上写着:“阿夷(姨),你好!”
例4: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三)标示序次语
例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例6: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四)标示引语的出处。
例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五)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例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二、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可用方括号或内角括号
例1:[英]赫胥黎《进货论与理学》
例2:〔唐〕杜甫著
三、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四、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例:国发〔2011〕3号文件
五、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例1::〔奇观〕奇伟的景象。
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连接号(&—&)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波纹线“~”三种,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
一、标示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编号;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分合等均用短横线(占半个字的位置)。
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
例2:参见下页表2-8、表2-9
例3:安宁里东路23号院3-2-11室
例4:联系电话:010-
例6:吐鲁番-哈密盆地
例7:WZ-10武装直升机
例8:shuōshuō-xi&oxi&o(说说笑笑)
例9:盎格鲁-撒克逊人
例10: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
例11: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
二、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有时也可用波纹线(占一个字的位置)
(一)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例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例2:2011年2月3日—10日
例3:北京—上海特别快车
(二)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例4:25~30g
例5:第五~八课
书名号(&《》&&
&&)&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
一、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例1:《红楼梦》(书名)
例2:《史记&项羽本纪》(卷名)
例3:《论雷锋塔的倒掉》(篇名)
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
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
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二、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表现的作品名称及简称。
例1:《渔光曲》(电影名)
例2:《追梦录》(电视剧名)
例3:《勿忘我》(歌曲名)
例4:《沁园春&雪》(诗词名)
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
例6:《光与电影》(电视节目名)
例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例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例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例10: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
三、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例:科技人员研制《电脑卫视》杀毒软件。
四、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课题立项会。(&)
3.本市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颁发《敬老证》。(&)
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六个奖杯。(&)
5.《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
6.《文史杂志社》编辑力量比较雄厚。(&)
7.北京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
8.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分隔号(&/&)《新用法》增加了“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提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
形式:分隔号的形式是“/”。
基本用法:
一、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以用逗号和分号)。
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
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四、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例1:T13/14特别快车
例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五、分隔层级或类别。
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县(县级市、区)/乡(镇)。
GB/T 《标点符号用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与GB/T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则(GB/T1.1—2009),对本标准的编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
———更换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简短、通俗、规范;
———增加了对术语“标点符号”和“语段”的定义(2.1/2.5);
———对术语“复句”和“分句”的定义做了修改(2.3/2.4);
———对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做了修改,更强调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之间的关系(4.1.1/4.2.1/4.3.1);
———对逗号的基本用法做了补充(4.4.3);
———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4.9.3);
———省略号的形式统一为六连点“……”,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连用(4.11);
———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4.13);
———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4.15/A.13);
———增加了分隔号的用法说明(4.17);
———“标点符号的位置”一章的标题改为“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并增加了使用中文输入软件处理标点符号时的相关规范(第5章);
———增加了“附录”: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说明标点符号不能怎样使用和对标点符号用法加以补充说明,以解决目前使用混乱或争议较大的问题。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对功能有交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区分,并对标点符号误用高发环境下的规范用法做了说明。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阳、刘妍、于泳波、翁姗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
简谈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修订后的GB/T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标点符号用法》,仍为推荐性标准,自日起实行。其中的许多问题值得讨论。这两项标准的修订版发布后,已有专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海峡对岸有人批评道:《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有什麽用處和必要?我看這和出臺《製作饅頭規定》,規定饅頭只能蒸成圓的,不能蒸成方的,規定饅頭應該有多大尺寸的性質差不多。
不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2011修订版比最早的1987版(“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有進步,這個應該承認。進步何在?看1987版的條文:   
X1 总的原则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重排古籍、出版文学书刊等,仍依照传统体例。X
從此以後,大陸出版物,阿拉伯數字氾濫。當然不是說阿拉伯數字不好,不能用,而是一般的漢文出版物,如果不是特殊的數理方面的內容的話,幾乎是用不著阿拉伯數字的。中國出版物數字方面的“总的原则”,無疑應該首先是儘量使用自己的民族形式表達數字,而非相反。這個“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卻正相反,其用意幾乎是要儘量消滅出版物上用漢字來表達數字,真是唯恐中國斯文不喪。
這回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2011修订版總算取消了1987版的“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無理規定,和1987版比起來,相對算比較尊重漢字的數字表達,進步就在這裏。當然,這種文件,本身是多餘的。这两项标准的修订版发布后,已有专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转引的是蔡维藩先生的一篇文章,供学习、讨论时参考。
《标点符号用法》新标示例问疑蔡维藩
千呼万唤始出来,正式文本上明确标明早已在日发布的新的国家标准GB/T
《标点符号用法》,在6月1日实施前一个多月始露真容,相对于正式实施,虽说给人们留下研读、理解、消化等准备的时间不多,可能会给标准的实施带来一些实际操作的麻烦,但这总算是社会语文生活中的一大幸事,可喜可庆。
新标宣称“对本标准的编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其中包括“更换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简短、通俗、规范”。新标大量选配示例,并且别出心裁地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其中有的同一条下示例达八九个。足可见唯恐使用者不能理解,不厌其烦,用心良苦。
  举例说明,用示例说话,可以说是新标一大特色。综观示例,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政治、法律、民族、哲学、历史、地理、考古、文学、艺术、新闻、出版、语法、修辞、逻辑、国民经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环境保护、园林景观、文化教育、体育运动、医疗卫生、军事国防、历史人物,以及行政制度、社会管理、人民生活、公关交际等等面面俱到,几乎无所不包,汇集起来堪称一部微型百科全书。只是为了说明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问题,不惜动员如此丰实厚重的知识储备,可谓尽心竭力,劳苦功高。
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金无足赤,言多语失。何况术业有专攻,万宝全书也难免会缺只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恐怕也正由于示例如此面广量大,其实难以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当下广大读者和出版界所面对的一个严酷现实就是,差错难免,所谓“无错不成书”几成规律,就连庄重的国家标准的文本,似乎也难逃厄运。
  本文不揣浅陋和粗疏,提出些许疑问,试图供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参阅。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说错之处,还望各界有识之士不吝指教。
  一、一处示例不符宪法和法律规定
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4.1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示例”中的表述忽略了以下问题:一、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中除省、自治区、直辖市外,还有特别行政区。二、下一个层级不能称“省辖市”,同时也不能用“地级市”来括注“省辖市”。“省辖市”不是具体的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所谓“省辖市”,是“我国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市。有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分”(《辞海》)。注意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等等。四、用“自治州”括注“县”,显然是混淆了两种不同行政级别。自治州是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五、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区公所、镇、乡、苏木、民族乡、民族苏木、街道。六、依据《宪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特别要指出的是,村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不能列入这个“行政区”序列。同时也不能用“居委会”括注“村”。
  二、一处示例中误用了非推荐词形
  2. 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材?!(4.3.3.4)
  语言文字规范GF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在“人才--人材”一组异形词中,“人才”为推荐词形。该规范于日试行,至今已有十年。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材”有475条结果,而“人才”有31
967条结果。在语用实践中,“人才”是高频词。
  在关于语文的专门国家标准中竟出现如此误用,匪夷所思。
  三、一处示例中误用了别字
  3. 示例2:《史记&项羽本记》(卷名)(4.15.3.1)
  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纪,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列在全书的前面,对全书起总纲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后称“《现汉》”)从古至今,用的都是“本纪”,习以为常,尽人皆知。
  在关于语文的专门国家标准中竟出异样,令人惊诧。
  同时应注意到,据《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讫,百三十篇。”《辞海》亦称《史记》“一百三十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表全书第七篇(卷),亦为该书本纪类第七篇。作为标示卷名的示例,选用“《史记&项羽本纪》(卷名)”,不具有典型意义和唯一性,即既可以认作“卷名”,也可以认作“篇名”,应属不当。
  四、若干示例的内容不合事理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4.6.3.3)
  特聘教授讲课只能“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的规定,令人生疑。难道深有造诣擅长讲授专业课的教授必得重新打鼓另开张不可?
  看到一个规定与此相仿的文件《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第五条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一)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二)主持国家、省部或本市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三)领导本学科学术团队建设;/(四)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核心课程”的提法恐怕是恰当的。
  5.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4.15.3.5)
  查国务院国发〔1981〕8号文件《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附件中有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事情很简单:教育部向国务院报告,要求批转这个报告;国务院同意并批转了报告。其间不涉“提请审议”一事。
  这是对使用双重书名号的示例,在文山会海中选用典型的用例,轻而易举,却生发出难寻依据的"示例"。顺便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早已于1988年废止,不便以此再做文章。
  6. 示例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4.5.3.5)
  7. 示例5:《人民日报》(海外版)(A.13.4)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头中,"人民日报"四字仍采用传统的手书,而"海外版"三字是印刷字形,而且采用竖排。在需要加用书名号时究竟该怎么标示,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用实践中五花八门。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采用一个可以两全的原则:名从主人。该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中,反复使用《人民日报海外版》提法。人民网的相关信息来源,都标注"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时应注意到,该报报头中标注的英文是PEOPLE&S
DAILY DVERSEAS EDITION,以此再返回中文,恐怕是加不上括号的。
  接下来就说到,《时代周刊》(TIME)尚无中文版,在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并列时,应冠以"美国"字样。
  8. 示例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4.13.3.2)
  现实生活中没有"特别旅客快车"说法。《现汉》中收有"特别快车"词条,《辞海》中有"特别快车"说法。说成"特别旅客快车",还容易产生令人反感的"特别旅客/快车"的歧义。
  "旅客列车"是铁道部命名的规范名词,在《辞海》中是出条的。如果说成"特快旅客列车",还是可以接受的。
  9. 示例1:13/14次特别快车(4.17.3.4)
  按照铁道部的有关规定,作为完整的车次编号,这里的"13/14次"前面还应冠以字母"T",读为"特"。
  顺便说,选用示例,除了必要的历史经典以外,也应该与时俱进,尽力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这就要注意到,北京-上海间T13/14次列车,随着更换使用CRH2E型和谐号动车组,已于日起改为D313/314次。
  10. 示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A.13.4)
  这是对"书名有时带有括注"的示例,可供选择的用例很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可以表示同名书籍,也可以表示一种法律文本。而且早已于1991年废止。旧事重提,应避免在无意中引起现行法还是《民诉法(试行)》的误解。
  11. 示例4:科技协作合同(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B.2.2)
  科技体制改革进行多年,应该可以觉察到,示例中的规定早已经是历史了。
  此话来源于1982年《经济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科技协作合同(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没有计划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签订。"该条已经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决定》删去。即使是修订后的《经济合同法》也已由日起施行的《合同法》宣布废止。
  选用示例竟然到了如此泥古不化的程度,令人不解。
  12.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4.8.3.3)
  作为人类学名词,古人"亦称'早期智人''化石智人'。介于约猿人(晚期猿人)与新人(晚期智人)之间的人类"(《辞海》)。原学名智人尼安德特亚种已被取消,改称"尼安德特人"。
  症结在于,无论怎么说,"古人化石"都只能是一种化石,不能把化石称为"尼人"。
  13. 示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4.9.3.5)
  以一位对科学作出卓越贡献的诺奖得主的名字,作为方头括号使用的示例,为简短而又点到为止,说到"物理学家"或后加省略号,也就可以了。这里却又说了些不得要领的话。而且,既说到"生于德国",就不能不说年轻时入瑞典籍;既说到移居美国,也就不便不说1940年入美国籍。
  14. 示例7:本市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A.13.1)
  这是一个误用书名号的示例,姑且不论。要说的是,全国性的研讨会,一般由全国性组织召开,有时也可能是由一个地区发起,邀请全国同道与会。所以示例的表述,有可能是不准确的。如果改成"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将在我市召开",似可两全。
  15.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4.2.3.4)
  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似未见"戏曲家"记载。
  今无大都,如"大都人"置"元代散曲家"后,似无虞。
  生卒年份,新版《辞海》注"约以后",已与旧版有异,应该是反映了最新研究成果。这应该是目前权威的说法。
  16.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4.2.3.4)
  今无颍川长社之地,当如《辞海》括注"今河南长葛东"。
  17.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4.8.3.3)
  所谓"第九艺术",其实尚无定论。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包含"第九艺术"的语句,结果为零。
  网传:"电子游戏被称为继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影视)之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
&&& 有人说,《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这里"可以"的提法,可能表示不带有强制性,但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含有提倡之义。上述示例中"6
000米"" 2 000字"的写法,显然没有这样做。
  《标点符号用法》新标全文近五万字,内容详尽,规定具体,一条条消化掌握绝非一日之功。对此,笔者眼下还只能是"看图识字"的水平,先设法熟悉示例,照葫芦画瓢,回过头再去领会各项规定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而在研读示例过程中,同些许阅读障碍不期而遇,为加深理解,遂成此文。
编辑常用的几个国家标准
&&& (1)GB/T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代替GB/T 《文后参考
文献著录规则》,从日起实施);
(2)GB/T 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代替GB/T 1《出版物上数
字用法的规定》,从日起实施);
(3)GB/T 1《标点符号用法》(代替GB/T 1《标点符号用法》
),从日起实施);
(4)GB/T 1《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代替GB/T 1《汉语
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从日起实施)。
&排版知识问答  
一、排版中字体、字号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排版是指将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它使版面布局科学化、条理化,以供印刷。掌握排版知识是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文章从有关字体与字号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和数字的运用等方面对排版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解答。
1.?各种排版软件中有许多种字体,为什么书、报、刊的正文大多数用宋体字?
  答:目前排版软件字库有许多版本,字体比较全,最常用的有方正字库、汉仪字库和文鼎字库。根据字的笔画粗细变化,每种基本字体又演变出多种字体。如计算机排版系统宋体字又分为小标宋、大标宋、书宋和报宋,等等,如再加上简体字和繁体字,这些字库的汉文字体可达百余种,外文字母字体也有近百种。
  在日常排版中,无论是图书、期刊,还是报纸,正文大多数用宋体字。这是因为在众多的印刷字体中,宋体字最适于阅读。宋体字之所以具有良好的阅读性,与它的字体特点有关。宋体字笔画横平竖直,竖粗横细,点为上尖下圆的瓜子形,撇为上粗下细呈一定弧度的刀形,捺为上细下粗带有落笔刀锋,在笔画的右上弯处有装饰字肩。结构严谨端庄,存刚寓柔,通用性强,充分表现了汉字字形的质朴端方,给人以爽朗清新、畅快舒适之感。用宋体字排成的版面,字行版面对比鲜明,清新悦目,字形间架粗细匀称,整齐醒目,久读而不易疲劳。人们曾经用不同的字体进行阅读试验,结果发现,在同样条件下阅读同一字号不同字体的出版物,宋体字比其他字体要省力。因此,很多出版物都选用宋体字作正文。
  2.?黑体字最醒目,它主要用在何处?标题都用黑体行吗?
  答:黑体字的特点是笔画粗重醒目,横竖一致,颇具刚毅坚实之势,所以经常用作报纸或书刊的标题和重要内容提示,还用于工具书中作词头字,同号字正文中用作行首标题等。其黑白反差强烈效果极佳。但黑体字粗犷的笔画,占据了字间有限的空隙,若排印长篇文章,阅读时眼睛易疲劳,因此只能用于短文或夹排警句引文。
  图书标题分级多,有时某级标题下并无正文文字,而是两级标题上下行连排,如均用黑体,即使用不同大小的字号,其客观效果必然是墨黑一块,同样给人以层次不分、级别不清的感觉。
  计算机排版系统中还有大黑、细黑、粗黑、宋黑、美黑、黑变等字体,可灵活运用。
  3.?楷体字和行楷体字有什么区别?楷体字主要用在何处?
  答:楷体亦称“正楷”,行楷体则称“草楷”。楷体由楷书加以规范而成。字形方正,笔画运转自如,浑圆端庄,柔中有刚,字体柔媚挺拔,流动自然。楷体接近手写体,在笔形上缩短了印刷体和手写体之间的差距,易写易认,字形活泼。因此主要用作通俗读物、小学课本、少儿读物、报刊中的短文正文;图书中的辅文,如前言、习题、后记以及图片说明文字;中、小号标题及报刊中的引题、副题以及各种落款等。但楷体字只适宜独自单看,排成行时从整个版面看去,就不免气势涣散,不如宋体字整齐醒目,不便于人们长久阅读。
  4.?仿宋体字主要用在何处?
  答:仿宋体的特点是笔画横竖粗细均匀,笔致挺拔有力,间架优美,横笔略向上方倾斜,顿笔藏锋比较接近手写笔法,字形秀丽、典雅,刚柔相称,并有正方和狭长两种,常用于短小精悍文章,如诗词、散文、古籍等图书。大号仿宋体字亦可用作标题或副题,也常用于表题、图注、提要、编后记。但目前并不是一般出版物正文常用的字体,这是因为它的阅读效果还比不上宋体。仿宋体除了用作标题字、较短的文章之外,还用来排公务文件。一些古典文献和仿古版面,也多用仿宋体排版。
  5.?排版软件中显示的文字大小可用字号或磅来表示,用哪种表示方便?
  答:字号是区分活字大小的称谓;磅数是计量印刷字尺寸的制式,计算机软件中1磅(p)为0.35mm。
  现在常用的计算机排版软件都是以磅数作为印刷字大小的计量单位,并以0.25磅为一个级别增减。考虑到铅活字五百多年的历史,出版印制单位都习惯用字号来表示印刷字的大小,所以无论是方正书版、方正飞腾,还是办公用的WORD文档,尺寸较小的字主要用字号来表示,从小七号到特大号(有的软件从八号到初号)。所以书刊版面设计和排版时,常用字号来区别字的大小。但实际上计算机程序都将字号转换成磅数显示印刷字的大小。所以,用磅数来表示印刷字的大小范围更广。
  6.?相同字号不同字体的字大小是否一样?
总之,标题字号字体的采用,必须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的原则,在大小中见层次,在变化中显区别,切忌大小失序、轻重倒置。
  另外,标题序号的大小及字体应与标题相同,当标题用五号黑体或五号小标宋体字时,数字序号也应用数体五号黑正体。
  8.?书、报、刊中标题与正文字体的搭配是否有规律?
  答:32开本的图书正文一般用五号字排。16开本的图书通栏排时,一般用五号字排;分栏排时,一般用小五号字排。不同风格的图书,选用标题字体字号的标准也不同。有的图书为使版面素洁、清爽,标题的字号力求小一些,使标题与正文主体文字间反差不过分明显;而有的图书则力求突出标题,使标题与正文主体文字间产生强烈的对比。
  期刊版面上,标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有时同一页面上会出现两个以上一级标题。因此,期刊的标题可根据文章的内容、篇幅长短和题字的多少而采取相应变化。如两篇文章的两个标题虽然都是同级的,但两者的字体不一定相同,可用各种不同的印刷体、手写体与美术体等。一般期刊标题字比正文主体文字大几级。
  报纸正文多数用小五号字排,其标题字号较大,且常用变形体,一个版面上有多种字体和字号,字体和字号的组合可以使标题字多种多样。一张报纸使用的标题字体通常有三四十种。但重要文章和新闻多用黑体字或大号标宋体排标题,以显示其重要性。
  二、排版中标点符号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常用标点符号对占的空间和位置有何要求?
  答:国家标准GB/T
1《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标点符号有17种。其中: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下。问号“?”、叹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引号““
’”、括号“()”、书名号“《》〈〉”中的两部分标在相应项目的两端,各占一个字位置,其中引号偏上,括号、书名号上下居中。破折号“——”标在相应项目之间,占两个字位置,上下居中。省略号“……”占两个字位置,上下居中。连接号中的短横线“-”比汉字“一”略短,占半个字(或三分之一个字)位置;一字线“—”比汉字“一”略长,占一个字位置;浪纹线“~”占一个字位置。连接号上下居中。间隔号“·”标在需要隔开的项目之间,占半个字位置,上下居中。着重号“.”和专名号“___”标在相应文字的下边。分隔号“/”占半个字位置(GB/T
  1《标点符号用法》中增加了分隔号“/”的用法)。在实际编辑出版工作中,为排版美观、方便阅读等需要,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空间。
  2.?竖排的标点符号与横排的标点符号位置有何不同?
  答:竖排时,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偏右。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分隔号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居中上下方向排列。着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
  3.?哪些标点符号竖排与横排是不一样的?
  答:竖排文稿中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括号改用“︵”“︶”,标在相应项目的上下。竖排文稿中使用浪线式书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
  4.?排版中排标点符号应遵循哪些排版规则?
  答:应遵循以下规则:
  (1)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连接号、间隔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分隔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或一行之末。
  (3)成对标点(引号、括号、书名号)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4)破折号、省略号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以上四点目前用于文字处理的计算机软件都有自动处理的功能。
  (5)两个省略号连用时,占四个字位置并必须单独占一行。
  (6)引语被当作完整独立的话语来用时,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引语被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外面。
  (7)引文连续几段,则每段的末尾不加后引号,直到引文全部完毕,在最后一段的末尾加后引号。
  (8)尽量避免“标点走廊”的出现(上下几行标点在同一位置,特别是全身标点)。
  5.?什么情况下可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空间?
  答:计算机软件中标点符号分全角符号和半角符号。有的计算机排版软件标点符号自动用“开明制”排法,即只有句号、问号、叹号三个句末符号用全身,其他均用半身。
  标点符号排在一行末尾时,若为全角字符则占半角字符的宽度(即半个字位置),以使视觉效果更美观。
  多个标点在一起使用时,前面的几个宜用半身标点。
  为了解决“单字成行”问题,可在字间加空格调整,也可都用半身标点排版。
  标题中的标点,宜用半身标点。目录页上亦同。
  计算机排版文字处理软件有自动调整标点符号所占空间,使行尾对齐的功能。但图像、图形处理软件中如插入文字,其标点符号均占一个字位置,即使是从文字处理软件中拷贝粘贴的文字段其标点符号也占一个字位置。因此,有可能标点符号会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行首行尾。
  6.?标点符号哪些特殊的用法排版时应加注意?
  答:标点符号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用法比较特殊,在排版时应注意。
  (1)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以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2)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及)”之前应用逗号。
  (3)省略号前面的话用了句末点号应予保留,如果前面是句内点号不保留。省略号与“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在需要读出的地方用“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用省略号。
  (4)浪纹线连接号用于标示数值范围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
 (5)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文艺晚会、展览会不应用书名号。
  (6)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7)分隔号“/”须与反斜线号“\”相区别(后者是主要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符号)。使用分隔号时,紧贴着分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
  (8)“第”、“其”字头序次语,或“首先”、“其次”、“最后”等作序次语时,后用逗号。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作序次语时,后用顿号。
  (9)遇有引号内又用引号,甚至用第三对引号时,应当最外一对用双引号,第二对用单引号,第三对再用双引号(书名号的用法也一样)。
  7.?连接号有哪几种不同形式?应如何正确使用?
  答:连接号分为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字线“—”、半字线(对开线)“-”、三分线(连字符)“-”(该连字符在国家标准GB/T
  1中未提及,但在方正、WORD等排版系统中有此符号)、浪纹线“~”,其用法有所
  区别。
  (1)长横
  ①表示后面的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有括号作用,如:MoC与WC具有同样点阵——六方点阵。
  ②表示同义词。
  ③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④公式中物理量符号的解释,如:式中A——&&&&。
  ⑤ 说明注释者,如:&&&&。——译者注。
  (2)一字线
  ①连接相关的地点、时间表示走向或起止,如:北京—上海特快列车,鲁迅()。前者也可以用长横,后者也可以用浪纹,但不要用半字线。
  ②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如:中国—芬兰协会。也可以用半字线。
  ③连接相关的汉字或外文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型号及各种代号,如:J—2108型胶印机,东方红—75型拖拉机。也可以用半字线。
  ④标准代号,如:《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GB/T 1。
  ⑤书刊插图的图注中用“—”代替破折号,如:1—离合器,5—螺杆。
  ⑥表格的表身中用“—”表示“未发现”。
  ⑦化学键中的单键号,如:CH3—CH2—CH3。
  (3)半字线
  ①序号中的短横线,如:表2-1、图3-4。
  ②组合术语中的短横线,如:焦耳-楞次定律、物理-化学作用。
  ③表示日期中的年、月、日间隔,如:。
  ④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的的短横线,如:ISBN 978-7-,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02/I。
  (4)三分线
  主要用于联结一个词的各部分,如转行的外文、拼音字母,复合词中各个单词的联结;也可用于序列号各部分的联结,如:black-board、1-1-2。
  (5)浪纹线
  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的范围,如:-8℃~-5℃、73%~75%。
  除上述一般特点外,各类科技读物尚有其各自的特点,排版时要加以注意。
  三、排版中数字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出版物上哪些数字应选用阿拉伯数字?
  答:国家标准GB/T 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了出版物中下列情况应该选用阿拉伯数字:
  (1)用于计量的数字。在使用数字进行计量的场合,当数字伴随有计量单位时,如长度、容积、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经纬度、音量、频率,等等,特别是当计量单位以字母表达时。例如:&125.03、
  34.05%、63%~68%、1&#3.56km(523.56千米)、
  346.87L(346.87升)、5.34m2 (5.34平方米)、567mm3
  (567立方毫米)、605g(605克)、34~39℃(34~
  39摄氏度)、北纬40°(40度)、120db(120分贝),等等。
  (2)用于编号的数字。在使用数字进行编号的场合,如电话编号(98888)、邮政编码(100871)、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1号)、电子邮件地址()、网页地址(http://127.0.0.1)、汽车牌号(京A00001)、公交车号(302路公交车)、道路编号(101国道)、公文编号(国办发〔1987〕9号)、图书编号(ISBN
978-7-)、刊物编号(CN11-1399)、章节编号(4.1.2)、产品型号(PH-3000型计算机)、产品序列号(C84XB-JYVFD-P7HC4-6XKRJ)、单位注册号()、行政许可登记编号(-828),等等。
  (3)已定型的含阿拉伯数字的词语。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物、现象、事件,其名称的书写形式中包含阿拉伯数字,已经广泛定下来的。例如:3G手机、MP3播放器、G8峰会、维生素B12、94号汽油、“5·27”事件,等等。
  2.?出版物上哪些数字应选用汉字数字?
  答:出版物中下列情况应该选用汉字数字:
  (1)非公历纪年。包括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等。例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秦文公四十四年、日本庆应三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等等。
  (2)概数。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以及含“几”的概数。例如:三四个月、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五六万套、五六十年前、几千、二十几、一百几十、几万分之一,等等。
  (3)已定型的含汉字数字的词语。汉语中长期使用已经稳定下来的包含汉字数字形式的词语。例如:万一、一律、一旦、三叶虫、四书五经、星期五、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七上八下、一心一意、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方面、二百五、半斤八两、五讲四美、相差十万八千里、八九不离十、白发三千丈、二八年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等。&
  答:计算机软件字库中的相同字号不同字体,其字面大小不相同,隶书、楷体显得小一些,仿宋、标宋、大黑、综艺显得大一些。
  7.?图书标题分级清晰,对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有何要求?
  答:根据正文不同结构层次和标题序级的多少,标题字按“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的原则择定。
  “由大到小”是指标题字号的选用原则。正文中的标题可分为大、中、小三类。编、卷、篇、章为大标题;节、目为中标题;子目、分目、小目为小标题。字号的选用,应按标题类别确定其大小。在通常情况下,如大标题用二号、三号字;中标题则用四号、小四号字,小标题用正文主体文字同号的其他字体。标题字号的大小顺序,不能颠倒。
  字体的选用,应按“由重到轻”的原则择定。字体的重轻,实际上是字体笔画的粗细。字体由重到轻的顺序是:黑、标宋、宋、楷或仿宋,一般多为:大标题用黑体、标宋体;中标题用黑体、标宋体、宋体、仿宋体;小标题用黑体、仿宋体、楷体。正文中标题级数较多,字号不够用时,可采用同字号换字体的方法来解决。如三级标题用四黑;四级标题用四宋;五级标题用四楷。
  最小一级的标题字号不能小于正文主体文字,字体也应区别于正文。如果正文主体文字为五宋时,最小一级标题可用五黑。因序级过多而只得使用宋体的,尽量在大、中标题中使用,不宜用于小标题。如正文主体文字用宋体,最小一级接排标题也用同号宋体时,标题与正文主体文字之间要空一个字。正文中的标题轻重是与标题字号和序级相联系的,如:正文为“五宋”,一级标题使用“三宋”,二级标题使用“四黑”,三级标题使用“小四仿”,四级标题使用“五黑”,标题轻重适宜。反之,则纲轻目重,轻重失当。&
  3.?出版物上哪些数字选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都可以?
  答:出版物中有时选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有时可优选其中一种;有时为了统一或者为了区别,选用同一种形式、不同种形式或两种形式并用:
  (1)如果表达计量或者编号所需要用到的数字个数不多,选择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数字在书写的简洁性和辨识的清晰性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时,两种形式均可使用。例如:17号楼(十七号楼)、3倍(三倍)、第5个工作日(第五个工作日)、100多件(一百多件)、20余次(二十余次)、约300人(约三百人)、40左右(四十左右)、50上下(五十上下)、60多人(六十多人)、第25页(第二十五页)、第4季度(第四季度)、76岁(七十六岁)、共235位同学(共二百三十五位同学)、120周年(一百二十周年)、0.5(零点五)、1/3(三分之一)、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八世纪)、20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下午4点40分(下午四点四十分)、4个月(四个月)、12天(十二天),
  等等。
  (2)如果要突出简洁醒目的表达效果,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果要突出庄重典雅的表达效果,应使用汉字数字。例如:北京时间日14时28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能写成“11届全国人大1次会议”)、六方会谈(不能写成“6方会谈”),等等。
  (3)在同一场合出现的数字,应遵循“同类别同形式”原则来选择数字的书写形式。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类别相同(比如都是年月日时间的数字),或者两数字上下文中所处的层级相同(比如文章目录中同级标题的编号),应选用相同的形式。反之,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类别不同,或所处的层级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例如:日或二○○八年八月八日(不能写成二○○八年8月8日)、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二章(不能写成第一章?第二章……第12章)、第二章下一级标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编号2.1,2.2,……,
  等等。
  (4)应避免相邻的两个阿拉伯数字造成歧义的情况。例如:“高三3个班”或“高三三个班”,不能写成“高33个班”。“高三2班”或“高三(2)班”,不能写成“高32班”。
  (5)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公告文件或财务文件中可同时采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例如:2008年4月保险账户结算日利率为万分之一点五七五零(0.015750%)、35.5元(35元5角、三十五元五角、叁拾伍元伍角)。
  4.?出版物上使用阿拉伯数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出版物上使用阿拉伯数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例如:。
  四位数以上的整数或小数用千分撇分节时,整数部分每三位数字一组以“,”分节,小数部分不分节。例如:92,300,000、
  19,351,225.2357674。
  四位数以上的整数或小数用千分空分节时,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即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例如:19
351 225.235 767 4。
  (2)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阿拉伯数字底线实心点,占半个汉字位置。例如:0.46不能排成.46或0。46。
  (3)在表示数值范围时,可采用浪纹式连接号“~”或一字线连接号“—”。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省略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例如:-36~-8℃、400—429页、100—150kg、12
000元、9亿~16亿(不能写成9~16亿)、13万元—17万元(不能写成13—17万元)、15%~30%(不能写成15~30%)、4.3&104~5.7&104(不能写成4.3~5.7&104)。
  (4)年月日的顺序应该按照口语中年月日的自然顺序排版。例如:日、日、日。
  “年”、“月”可以用“-”替代,但年月日不完整时不能替代。四位数字表示的年份不应该简写为两位数字。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例如:
或、或、8月8日(不能写成8-8)、2008年8月(不能写成2008-8)、1997年(不能写成97年)。
  (5)计时方式既可以采用12小时制,也可以采用24小时制。时分秒顺序应按照口语中时分秒的自然顺序排版。“时”、“分”也可用“:”替代。例如:13时40分或下午1时40分或13:40、21时12分36秒或晚上9时12分36秒或21:12:36。
  (6)含有月日的专名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应采用间隔号“·”将月日分开,并在数字前后加引号。例如:“3·15”消费者权益日。
  (7)出版物中的阿拉伯数字一般应使用正体二分字身,即占半个汉字的位置。一个阿拉伯数字应排同一行中,避免被断开。
  竖排文字中的阿拉伯数字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旋转后要保证同一个词语单位的文字方向相同。例如:
  5.?出版物上使用汉字数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出版物上使用汉字数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两数之间不用顿号“、”隔开。例如:二三米、一两个小时、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
  (2)年份简写后的数字可以理解为概数时,一般不简写。例如:“一九七八年”不能写成“七八年”。
  (3)含有月日的专名采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例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
  (4)大写汉字适用于法律文书和财务票据上,形式为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例如:3,504元(叁仟伍佰零肆圆)。
  (5)阿拉伯数字的“0”有“零”和“○”两种汉字书写形式,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形式为“○”。例如:“3052(个)”的汉字数字形式为“三千零五十二”(不能写成“三千○五十二”)、“公元2012(年)”
的汉字数字形式为“二○一二” (不能写成“二零一二”)。
  6.?出版物上同时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出版物上同时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时,如果一个数值很大,数值中的“万”、“亿”单位可采用汉字数字,其余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例如:1
008 175 288人(10亿零817万5 288人)、108(一百零八)不能写成“1百零8”或“一百08”、
  4000(四千)不能写成“4千”。
  (作者单位: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吕叔湘小传和年表
吕叔湘(1904——1998)
  吕叔湘,日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县城内新桥西街柴家弄,在兄弟中排行第三。父亲吕东如经商,家境较富裕。吕叔湘幼年时在县城的一所私塾读书,1915年,考人丹阳县高等小学。这是该县最早的一所高等小学,校址坐落在县城白云街中段,现在是丹阳实验小学。这个学校虽然没有多少先进设备,但教师水平较高,教学认真,管理极严。吕叔湘入学的这年,学校增开了英语课。
  校长杨鸿范是位忠厚的长者,教全校三个年级的算术,抓习题作业十分认真。作业本上绝对不准添除涂改。如果写错,全部重写。这样就养成学生不写错字的好习惯。国文教师张海宗讲批改作文,随改随讲。一起叫去五六个学生,因此可以听到五六篇作业的评改。
  当时丹阳没有中学,高小毕业升学,有的去镇江六中,有的去常州五中。1918年暑假,吕叔湘和同学夏翔考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常州五中的校训是“存诚,能贱”,入学的新生看了,不解其意。校长特地给他们讲了这两句话的含意:“存诚”是做人要老实;“能贱”是不要轻视卑微的工作。
   吕叔湘在各种功课中,对国文和英语最感兴趣,有空喜欢在图书馆广泛阅读。
1922年,吕叔湘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国立东南大学外国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系)。根据当时学校的制度,除本专业课程外,还必须在文科和理科的几组课程中选修若干学分,如中文、历史、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所有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吕叔湘学生时代的兴趣在文学方面,对语言方面如语音、会话等并不十分重视。后来到中学教英文,需要语音、语法方面的知识,就边教边补。吕叔湘于1926年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到家乡刚刚创办了一年的丹阳县立中学教一个班英文。当时只有两个班;校长陈湘圃自己教了一个班英文。吕叔湘教学任务不足,陈湘圃让他兼教国文文法。吕叔湘以《马氏文通》为教材,开始钻研中国文法。
  吕叔湘除在丹阳县中任教外,还在堂兄吕凤子创办的丹阳正则学校兼课,后来是该校校董之一。吕风子长吕叔湘十八岁,在吕叔湘懂事的时候,吕凤子已到外地工作,两人很少见面。在丹阳的这段时间里,吕叔湘上课前后,有时候去凤子大哥的房子里随便谈谈,两人很快熟识起来。
1927年暑假后,校长陈湘圃改任省立徐州中学校长,继任的校长是何金元。半年后,何金元被地方势力逼得辞职,吕叔湘也跟着辞职到苏州去教书。1928年,丹阳县中情况很不好,吕凤子等共商对策,把一向在杭州教书、跟丹阳教育界无关系的何其宽找回来担任县中校长,希望能缓和矛盾。何其宽又把吕叔湘请回来担任教务主任。另外又从外地请来几位有学问有经验的教师,一时间,教师阵容整齐,学校气象为之一新。
  可这是不符合某些地方势力愿望的,他们不断给何其宽制造困难。何其宽感到棘手,只干了一学期,又不得不辞职回到杭州去教书,吕叔湘也辞职去安徽省第五中学教书,暑假后仍到苏州中学任教。
1929年起,吕叔湘一直在外地工作,难得回丹阳,可每逢回丹阳,他总要到正则学校去看望风子大哥和别的熟人,忘不了自己是正则大家庭中的一员。苏州中学图书较多,吕叔湘在这里阅读了丹麦学者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等语言学名著,为以后走上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吕叔湘在苏州中学,除教学外,还参加《高中英文选》(中华书局出版)的编注工作。有空还译书,前后译出《人类学》、《初民社会》、《文明与野蛮》三种,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生活书店出版。1935年,吕叔湘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英国,第二年年初成行。在起程前,吕凤子欣然为他绘一幅画送行。吕叔湘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他出于教育救国的思想,决定选学图书馆学专业,是因为觉得图书馆工作对发展祖国的文化事业作用很大,自己要为改进我国的图书馆工作而努力。
1937年,抗日战争已开始,吕叔湘没有等三年期满.提前于1938年初回国。当时江苏已沦陷,吕叔湘家人流亡到湖南,吕叔湘与家人会合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他和施蛰存住同屋。施蛰存拉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叔湘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这是吕叔湘先生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并由此结识了朱自清先生。也正是这篇文章发表后,1939年暑假后开学,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经印出来了,吕叔湘借来一份参考。他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王力先生休假,住在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无法商讨,只好自己琢磨钻研。
1940年暑假后,吕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这是针对胡适和王静如的文章写的,他们说“们”是从“俺、您、喒”的韵尾-m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许多材料证明先有“们”字。“俺”是“我们”的合音,“您”是“你们”的合音,“喒”是“咱们”的合音。此后他接着发表《说汉语第三身代词》(英文)、《论“毋”与“勿”》等论文,其中有好几篇是研究近代汉语(即早期白话)的,开辟了汉语语法研究的一块处女地,代表作有《释&景德灯录&中“在、著”二助词》等。
1942年,吕叔湘离开华西大学,改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中国文法要略》上卷(中、下卷出版于1944年)。这是我国语法学史上的开创性著作之一。我国在《马氏文通》以前,没有系统的语法著作。古人讲章句,讲虚字,目的是读懂古书,还没有想过语言的形式可分析综合,总结出一些规律。语法学是19世纪末从西方引进来的,因此不免有一段时间以模仿为主,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毛病。吕叔湘历来重视语言实际的研究,他的语法著作总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努力探索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中国文法要略》这本书以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因为此书是四川教育科学馆约稿,供中学教师参考,所以引用的材料大多数取于当时的语文课本,文言白话兼收。作者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语法,建立了一个新的语法体系,对后来的语言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吕叔湘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他于1942年至1948年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上发表了《“相”字偏指释例》、《“见”字之指代作用)
、《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与动词后“得”“与”“不”有关之词序问题》、《“个”字的应用范围,附论单位词前“一”字的脱落)》、《把字用法的研究)等一系列语法论文。又在《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发表了《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一篇长文,对解放后的主宾语讨论有一定影响。
  吕叔湘也很重视语言学的普及工作,写出大量的深入浅出、取材精当的文章。在《国文杂志》(桂林)上发表过《文言和白话》、《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笔记文选读》(连载),在《中学生》上发表过《中国人学英文》(连载)。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文言虚字》,选取最常用的二十多个文言虚字,条分缕析,详细举例,说明它们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并尽可能和现代汉语比较。解放后,此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印了十三次,新知识出版社印了四次,上海教育出版社印了十三次。
1946年,吕叔湘随金陵大学由四川返回南京,仍旧任该校中国文化研究员,同时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又和朱自清、叶圣陶合作编写《开明文言读本》(计划编六册,只出了三册)。
  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不参加社会上种种应酬,而是一门心思研究学问。吕叔湘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总是理论联系实际,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
  他在读书的时候,遇到有用的材料,从来不放过,一定抄录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有用”。他在《这、那考原》这篇札记里,为了证明“这”字的前身“者”字在宋朝时已经跟现在的“这”字一样念去声,引用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杨万里的诗“只者天时过湖得,长年报道不须愁”,作者在“者”字底下自己注上“去声”。一个是《朝野遗记》里有一条,记刘攽请客,苏轼要先走。刘说:“幸早里,且从容。”苏轼说:“奈者事,须当归。”各以三果一药为对(杏、枣、李,苁蓉;柰、蔗、柿,当归)。有人问吕叔湘:“这么巧的例子是怎么找来的?”吕叔湘坦率地说:“说实话,找,未必找得来。这是还没有写这篇札记的时候就摘录下来的。”
  吕叔湘对中国学生学英语也很关心,在开明书店出版了《中国入学英文》、《中级英文法》、《英译唐诗百首》等书,在正中书局出版了《英华集》,吕叔湘原来将此书题作《中诗英译比录》,出版社硬把它改了;到1980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重印时才恢复原名。
   1948年12月,吕叔湘由南京迁居上海,任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他随开明书店迁往北京。
1950年2月,吕叔湘应聘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改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1954年改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委员。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领导上考虑到机关干部以及报刊来稿上都存在着语言混乱现象,约请吕叔湘和朱德熙合写了《语法修辞讲话》在《人民日报》上连载。这个讲话不作理论上的阐发,尽量少用术语,主要通过举例来说明。全书六讲中除第一讲简单介绍语法体系外,其他各讲都是举出报刊杂志、课本、文件、文稿等时常出现的病句,分别从语法、修辞、逻辑等不同的角度一一加以解释说明。《人民日报》于日起开始连载,并发表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社论明确指出:“我们的学校无论小学、中学或大学都没有正式的内容完备的语法课程。”“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现思想,在今天,在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一段时间内,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学习语法、教学语法、研究语法的高潮。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语文》、《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等刊物相继创刊,有力地推动了语法知识的普及。不仅学校普遍地加强了语法教学,就是机关干部、工人、解放军战士等也开始以《语法修辞讲话》和其他语法著作为教材,纷纷学习语法,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1953年3月至5月,吕叔湘参加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6月兼任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担任行政职务以后,吕叔湘写作的时间少了,但还是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几篇论文,其中《汉语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1961)比较重要,它围绕现代汉语讲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语音、语汇、语法、修辞、方言、汉语史、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编辑等十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并对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重点、应当达到的目标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这个时期,他还参加了两项与语文教育有关的工作。一项是参与拟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工作,另一项是指导和校订初中《汉语)课本。后者是应当时将语文课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的需要而编的,试用两年之后,这两门课又合并为《语文》一门,但六册《汉语》课本仍然继续在学校内外发挥相当作用。至于《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影响就更大了。
  在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讨论会上,决定要编一本《现代汉语词典》,1956年开始筹备,1958年开始编写,吕叔湘负责主编,到1960年印出“试印本”,向各方征求意见。这项工作后来就由丁声树负责。
  十年动乱初期,吕叔湘也参加劳动学习,后来也下干校。1971年回北京,住在家里,很少外出。一度从事丹阳方言的研究,也阅读了好些英国文学作品。“文革”后期,他和几位同志代中华书局校勘标点本《资治通鉴》的标点,后来把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百三十多条分三十类,写成《资治通鉴标点琐议》,许多标点古书的人为之震动。同时,他又反复考虑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问题,这是他从60年代初就一直放在心上的。后来他把自己的种种想法写成《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于1979年出版。
  经过几乎完全沉默的十年之后,语言学界逐渐活跃起来了。1978年以后,有些省市组织了语言学会,1980年在武汉开会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国语言学会,吕叔湘被推举为会长。在成立大会上,吕叔湘发表了题为《把我国的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长篇讲话,提出要处理好中和外、虚和实、动和静、通和专四个关系,这既包括治学态度、又包括研究方向、方法和人才培养,可以说是他数十年来从事语文工作的经验总结。
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引起极大震动。1979年12月教育学会邀请各省市代表到上海开会讨论成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吕叔湘被推举为理事长,并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
1980年,由吕叔湘主编、有十几位学者参加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用法词典,全书五十多万字,适合非汉族人学汉语时使用,也可供方言区的人学普通话时参考。选词以虚词为主,也收部分实词;每个词按意义和用法分项说明。这部词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创举,过去虽然有过《经传释词》和《词诠》等书,但都以文言为对象。
1980年出版的《语文常谈》和1984年出版的《语文杂记》都是篇幅不大的“小书”,但很能表现吕叔湘讲学问能够深入浅出的特色,这一时期吕叔湘还把以前发表过的文章结集为《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和《吕叔湘语文论集》。更重要的是1985年出版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在40年代就有写一部近代汉语历史语法的计划,年他把搜集的材料里面关于指代词的部分分类排比,略加贯串,写成初稿,作为近代汉语历史语法的一部分。后来因为工作有了改变,就把稿子搁了下来。1983年取出旧稿,经过整理和补充,写成《近代汉语指代词》一书,1985年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国内国外都获得好评。
1985年是吕叔湘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第六十年,《中国语文》杂志社第一、二期出版特辑,以表庆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他应邀访问香港。4月27日他在香港中国语言学会演讲《汉语句子结构的灵活性),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日至18日,在北京西山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吕叔湘讲了话,主要是推荐一篇《光明日报》上报道杨振宁教授谈要研究活的物理学的文章。他抑扬顿挫地朗读了报道的全文。与会的四十多名中年同志和三十多名列席旁听的青年同志领悟了吕叔湘先生这番话的深刻含意:搞语言学也应该追求新的、活的、与现实直接发生关系的东西。吕叔湘引杨振宁的话:“一个青年人应该将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偶尔做一些难的问题,而不应该专一处理深奥的根本问题。”
  吕叔湘追求进步,热爱祖国,先后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他非常关心中青年语文工作者的进步,对他们寄予极大的期望。通过开会、作报告、个别谈话、给他们修改文章、为他们的著作写序等多种形式,他跟中青年语文工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他的优良学风、高尚品德,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扬,为了推进祖国语言研究的发展,鼓励对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的现状和历史进行调查研究有成绩的中国青年学者,吕叔湘先生于1983年5月捐献多年积蓄的六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奖金的基金。从1984年开始每年进行评奖(最近改为每两年进行一次)。
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举行了吴玉章奖金首次发奖仪式。吴玉章奖金这次评选出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五项,优秀奖四项。获奖作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著作。吕叔湘的《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荣获语言文字学特别奖。发奖以后,吕叔湘先生代表获奖者讲了话。他希望吴玉章奖金基金将日益增多,获奖作品也越来越多,并表示,他要把这次所得的奖金五千元转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吕叔湘先生这种高瞻远瞩、寄希望于未来、奖掖后学的崇高精神,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吕叔湘先生在耄耋之年,还参加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的审稿工作,还有语言学界的其他集会,仍十分关心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动态和发展。1987年3月他去香港,接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他是当代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他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七十余年,学贯中西,博大精深,撰述宏富,专著和编译近二十种,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现已有《吕叔湘文集》六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十八卷本《吕叔湘全集》。内容广泛,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词典编纂,文字改革、语文教学等领域,为中国语言学作出卓越贡献。
   日,吕叔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吕 叔 湘重要年表
   12月24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城内新桥西街柴家弄吕东如家,排行第三。
   3月入丹阳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习。
   8月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常州)学习,在古文和外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入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前身)外国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系)。
   毕业于东南大学。到丹阳县立中学教英文和国文文法,在吕风子先生创办的丹阳正则学校兼课。
   到苏州中学任教。参加《高中英文选》(中华书局出版)的编注工作。阅读了丹麦学者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等语言学名著。
   翻译《人类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翻译《初民社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翻译《文明与野蛮》, 由生活书店出版。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英国。
   年初,赴英国。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同时对汉语语法发生兴趣,开始研究。
   年初离英回国。到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
   《今日评论》第1卷第2期发表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由此结识朱自清先生。
   暑假后,在云南大学文史系增开中国文法课。
  暑假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在该所集刊第2期上发表《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和《说汉语第三身代词》(英文)。
  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3期发表《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第4期发表《论“毋”与“勿”》。
   离开华西大学,改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部语法著作《中国文法要略》上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齐鲁、金陵、华西三校《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2期发表《“相”字偏指释例》。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3期发表《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和《“见”字之指代作用》。
   翻译《石榴树》,由开明书店出版(解放后改名《我叫阿拉木》,由新文艺出版社重印)。
   《中国文法要略》中卷、下卷出版。
   《文言虚宇》由开明书店出版。编辑《笔记文选读》,由开明书店出版。翻译《沙漠革命记》,由成都建国书店出版。
   桂林《国文杂志》第1卷发表《文言和白话》。《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4期发表《与动词后“得”与“不”有关之词序问题》。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5期发表《“个”字的应用范围,附论单位词前“一”字的脱落》。
   由成都回南京,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桂林《国文杂志》第5—6卷发表《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6期发表《诸家英译中国诗杂论》。翻译中短篇小说集《飞行人》,由文光书店出版。《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收入《开明书店20周年纪念文集》。
  《中国人学英文》由开明书店出版(1961年修订,1980年重订时改名《中国人学英语》,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级英文法》由开明书店出版(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中级英语语法》)。《英译唐诗百首》由开明书店出版。翻译《伊坦·弗洛美》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期发表《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和评介赵元任、杨联升合编《国语字典》。
  《英华集》由正中书局出版(1980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中诗英译比录》)。《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期发表《“把”字用法的研究》。
  与朱自清、叶圣陶合编《开明文言读书》(三册),由开明书店出版(改编一册本《文言读书》1980年12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2月由南京迁居上海,任开明书店编辑。
   《国文月刊》第79—80期发表《说“们”》,第82期发表《说代词词尾“家”》。
   解放后随开明书店迁往北京。
   2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东欧交换生语文专修班副主任。
   6月6日起《人民日报》连载与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次年由开明书店出版。
   高校院系调整,改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任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1954年改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3月至5月参加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6月兼任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语文》9—10期发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汉语语法论文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增订本由商务印务馆出版)。
   《语言研究》第1期发表与罗常培合著《现代汉语规范问题》。《中国文法要略》(一卷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语文》第4期发表《试说表概数的“来” 》,第9期发表《再说“来”以及“多”和“半”》。
   北京《语文学习》第2~3期发表《语言和语言学》。
   苏联《语言学问题》第5期发衷《汉语里“词”的问题概述》。
   《文字改革》第8期发表《发挥汉语拼音方案的巨大力量》。
   《中国语文》第4期发表《汉语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
  《中国语文》第1期发表《说“自由”和“粘着”》,第11~12期发表《关于“语文单位的同一性”等等》。《文字改革》第12期发表《淡语言的学习、教学和研究》。
   《中国语文》第1期发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文字改革》第4期发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
   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语文》第3期发表《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第4期发表《被字句、把字句动词带宾语》,第5期发表《“多、少”以及“许多、不少”等等》和《“很不……”》,笫6期发表《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
   深为教育质量低下而忧虑,9月慷慨向丹阳县中赠款1万元,建议为学校造图书馆,并亲自设计图纸。
   当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丹阳县中赠送二十四史等一批图书,价值1千余元。
   《语言教学与研究》(试刊)第2集发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中国语文》第1期发表《漫谈语法研究》。3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引起极大震动。
   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语文》1~2期发表《&通鉴&标点琐议》。《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印书馆出版。翻译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
  《文字改革》连载的《语文常谈》由三联书店出版。《方言》第2期发表《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第4期发表《丹阳方言的指代词》。《读书》第4期发表《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读后)。上海《语文学习》第1期发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语文》第1期发表去年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辞书研究》第2期发表《辞书工作的艰苦和愉悦》(《汉语大词典》的回顾与前瞻》)。
   《读书》第2期发表《错字小议》。
   当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捐献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
   《吕叔湘语文论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吕叔湘译文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出版工作》第4期发表《整理古籍第一关》。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语文杂记》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语文》1—2期发表与王海棻合著的《&马氏文通&评述》。《辞书研究》第1期发表《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中学语文教学》第10期发表《中学教师的语法修养》。《中国语文》第5期发表《歧义类例》。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应邀访问香港,4月27日在香港中国语言学会演讲《汉语句子结构的灵活性》。
  《中国语文》第1、2期出版庆祝吕叔湘先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60年论文特辑。《近代汉语指代词》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马氏文通读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青年报》1月发表《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发表《疑问·否定·肯定》。《读书》第8期发表《笑话里的语言学》。
   为丹阳师范题词“师之范”。
   9月,丹阳县中学图书馆落成,为该图书馆题写馆名并对联“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
   《中国语文天地》创刊号发表《漫谈语言研究》。
   5月3日王力教授在北京逝世,写《悼念王力教授》以表在《人民日报》上。
   3月去香港,接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6月1日,丹阳县实验小学向5位小学生颁发“吕叔湘奖学金”。10月,偕同夫人重游故乡,为丹阳县中学7名学生颁发“吕叔湘奖学金”。为丹阳县实验小学题词:“饮水思源”。
   10月23日,荣获吴玉章奖金语言文字学特别奖,将所得5千元奖金转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
   3月12日当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本文经吕叔湘先生亲自审阅并修改,收入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教育家传》丛书第8卷,陈云题写书名,
1988年7月第1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键盘上的标点符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