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公务员报名 乡镇的司法局都是公务员吗和政府应该报名哪一个?

选择一个好的公务员考试职位,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开始,这个职位,就是你努力的动力。试想,在报名时只求一时“痛快”,随便报考了一个职位,记不清楚它是做什么的,也不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只是凭借着一股冲动,“报名成功就好”,这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成为一名公务员并不是这场考试的结果,这场考试的最终意义在于你选择了一份合适的职业,你能够用心的去完成你在这个职位上的责任。否则即使你成功上岸了,那么也可能因为地域、兴趣、工作内容等原因而选择放弃。以上说的这么多,无非就是告诉考生选择一个合适职位的重要性,以及希望考生认真看下面的内容介绍。1、首先当然是招考政策贵州公务员招录对户籍是没有限制的,因此考生可以报考职位表范围内符合报考条件的任何一个地区的职位,那么一般要符合哪些条件呢?其一是年龄,国考报名对年龄的要求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其次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三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其四则是一些其他条件,如身体健康条件等,以上的这些要求考生可待2018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后查看公告确定,也可参考2018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公告。2、其次考生需要明白的是职位的工作内容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不少考生报名时盲目选择,甚至在到岗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报考的职位是做什么的,导致上岗后对工作内容不满,而产生辞职的想法。因此建议考生在报名时至少要解一下所报考职位大致的工作内容,再做选择。不要有“管他做什么,先报上名再说”的想法,那样最后后悔的还是你。3、再次考生需要考虑地域因素贵州公务员不会对户籍有限制,因此在报名之前,考生就需要想清楚,是想到哪个城市工作,是选择乡镇的职位,还是选择在城市工作的职位,综合自己未来的职位规划,考虑好了以后,再在要报考的城市中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位,不要等一切环节都通过了,开始后悔不想去,只是因为工作的地点离家太远或者单纯不喜欢在乡镇工作。道路是自己选的,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4、最后在报考职位时不妨耍点小聪明,选择竞争力稍小的职位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建议考生最好避开热门职位,选择竞争稍微小一点的职位,这样成功的几率就大一些。因此老师建议考生们在报考职位时,可以先注册好报名的账号,但是不要急于第一时间报名,届时中公教育会发布每天的报名人数并分析报名人数最多的岗位和报名竞争最激烈的岗位,考生不妨先观察几天,一般贵州省考报名时间为一个星期,可在报名的中后期进行报考。但是切记不要拖到最后一天报名,那样如果初审不通过的话,就失去了改报的机会。5、即使考虑了所有的因素,也不要忽视自身意愿不少考生在报考时综合考虑了,选择了自己认为最优的一个职位,但是却唯独没有把自己的意愿考虑进去,进入单位后自然没有什么工作的热情,因此建议考生报考之前先要了解报考职位工作地的地理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不要到岗后再后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1.市政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2.市政府委办局:市府办。房管局。科技局。财政局。审计局。 质监局。人事局。发改委。档案局。招商局。信访办。安全办。文化局。食品药监局。信息产业局。城管办。畜牧局。知识产权局。林业局。 体育局。粮食局。劳动保障局。民宗局。卫生局。采购中心。环保局。地震局。公积金中心。人口与计生委。民政局。民航管理局。社保中心。无委办。就业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方志办。国资委。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气象局。交通局。水务局。农业局。外经贸局。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电业局。广电局。检验检疫局。旅游局。市委委办局。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台办。文明办。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市委政研室。共青团委。3.人民团体:总工会。科协人。妇联。残联。工商联。社科联。公务员分为:选调生、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的职位、省市级公务员招考的职位,选调生是培养国家干部的后备军,国家公务员是直接归属于国家管辖,省市级的公务员是归属于省市级单独进行管辖的。}
转一篇我公众号上写的文章,现在报考依然可以参考《报考需谨慎 一考定终身》我在公众号写了不少文章,谈的从来都是具体题目。这次眼光放开一点,谈谈报考问题。毕竟还有十几天就要国考报名了。我谈公务员报考,并不是像北京出租车司机一样靠着道听途说来吹水。我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支撑的,毕竟我报考过很多次,上岸过很多次。我希望大家能够从我这里汲取经验教训,作出最好的选择。不要像我一样,挥霍了天赋和运气,徒留下后悔和不甘。用高考来类比,我就是一个能考清华的人,最后去了武汉理工。(武汉理工不差,理工大的哥们轻喷)其实一考定终身这句话,本来就是用于描述高考的。但是这么多年喊下来后大家渐渐发现,对于高考而言,一考定终身只是个理想化的预测。而对于公务员考试而言,一考定终身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一旦考入某机关,则大概率就在这个机关终老了。有的公务员也许可以跳槽到企业另起炉灶。但说实话,目前这种公务员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公务员最理想的“跳槽”,无非是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当公务员。但眼下的大环境就是,基层公务员的跳槽渠道和上升渠道都极其狭窄。绝大多数通过考试上岸的公务员都无法再凭借考试这一手段跳到其他单位。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制度的障碍。众所周知,现在的国考和大多数省份的省考都不允许在职公务员再报考了。另外有省份还规定有过试用期放弃或公示期满后拒不报到等不诚信行为的人无法通过政审。但这些制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2010年我硕士毕业首次参加公考。从2010年起到2014年止,我依次考过武汉国税——珠海市财政局——武汉国税——武汉地税——财政部——中纪委。逢考必上,上了又走,走了又考,堪称公考界的方唐镜。但我不像方唐镜那么贱,我每次放弃都有苦衷,而且我没害过人。因为那时的递补制度比较松,所以我不管是面试前放弃,公示时放弃,甚至试用期放弃,都有后面的人递补。放弃得最晚的一次是在珠海市财政局,我都办完入职手续正常上班了。结果离职后,成绩排第二的wzl依然递补上岸,现在他在市财政局混得不错。突变以电闪雷鸣的方式发生,没人会想到2015年国考公告突然就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其后,一些省份开始跟进。到今年2018年为止,不限制在职公务员报考的省份已经很少了。在职公务员想通过驾轻就熟的公考来实现跳槽的梦想已经破灭。第二个是人为的障碍。这个障碍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有的领导会给你障碍,有的领导会给你方便。我参加过6次公务员考试,次次高分进面。但最终只参加过4次面试。因为我最后两次考部委进面以后,前局长罗某不肯给我出具同意报考证明。我曾经一怒之下想过辞职后再考。但是罗某放过话,要辞职只能办理被辞退。而被辞退的公务员5年内不能再报考公务员。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2018年罗某因违法乱纪成为了阶下囚。没有了罗某的障碍,我现在辞职还是可以参加国考的,因为辞职并不等于被辞退。很多人都把这两者混淆了。不过我已经34岁,老婆孩子房子都在武汉,这种情况下再去部委基本属于失了智。倒不如参加湖北省考去个厅级单位实在,可是2018年湖北省考公告第七条已经明确说了,有过试用期主动放弃录用等不诚信行为的考生,无法通过政审。像我这种劣迹斑斑的公考娼妓,只能自食其果了。从我以上这段经历中大家应该汲取的教训就是报考前一定要认准了,不要随便考;如果考上了,就不要随便放弃。不然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直到最后进退两难。说说在职公务员的遴选考试在职公务员不能再参加公考,但是可以参加遴选。因此很多想挪地方的基层公务员都对遴选考试寄予厚望。而遴选考试的官方定位也正是为了促进在职公务员合理流动。但是,这个流动渠道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首先,绝大多数省份的遴选都是在省内遴选的。有那么多想要跨省的同志咋整?其次,遴选无法让你避开人为的障碍。不让你考参加公考的领导自然也不会让你参加遴选。再次,目前遴选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远远不如公考。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第一,遴选职位的报考要求太苛刻,惠及面极窄;第二,遴选笔试科目以主观题为主,很多时候只有主观题,也就是写几篇大小文章;第三,遴选面试是各单位自己组织的,考官就是单位的领导,不像公考那样异地双盲抽签。第四,遴选实行差额政审。笔面皆第一,身体壮如牛,最后也不一定就能上。最后,即使硬考,遴选考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遴选王者是那些写材料写得飞起的人。不会写材料的人去参加遴选大概率是送人头。说说在职公务员的借调和调动有部分人一厢情愿地认为,不管啥地方,我先考上再说。只要有了公务员这个身份,以后再借调和调动就容易了。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把体制内当成了学生会。借调分成两种。一种是小姐型借调,一种是未婚妻型借调。小姐型借调针对的是苦孩子,上级某单位某段时间事情太多干不过来,于是从下边临时借调一个小鲜肉过来干活。用你的时候,场面话说两句:好好表现,说不定就能留下来的。用完以后,直接打发走,没有任何留下来的机会,连一分钱也没有。未婚妻型借调针对的是权贵子弟,借调只是走一个过场,离正式调动仅仅差一个手续而已。然后借着借着,关系就转过来了,成为正式人员。上面说的遴选考试,有的时候就是这些子弟的调动典礼。当然了,通过借调换单位至少还要分两步走。另外有些政策范围内的对调或者直接调动,是可以一次性获得新身份的。但这种东西就仿佛爱马仕的限量款皮带。大家听说过、见过、甚至身边就有人用过。但是它和我们普通人的距离依然遥不可及。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公考的一考定终身真不是开玩笑的。即使定不了所有人,定90%的人没跑。所以,奉劝各位准备考公朋友一定谨慎选择报考岗位,最好一步到位,不要总想着曲线救国。走山路虽然累,但它可能是最短最近的路。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呢?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问:到底是财政局好还是审计局好?发改委和教委选哪个?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报考时谨慎选择是没错。但是选择哪个单位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选择城市和单位级别。选择城市现在哪怕是没进社会的单纯大学生找工作,都知道要优先考虑城市因素。更何况公考是一考定终身,那当然更要择一城终老。选择去哪一个城市当公务员的靠谱理由有很多:医疗教育房价交通,另一半在那儿工作、我亲戚在那儿当官、那儿公务员待遇不错等等。另外,公务员选择城市还有一个特有的理由就是家乡所在。古语反复唠叨:月是故乡明,人离乡贱,父母在不远游等等。别的工作不一定,但如果是当公务员,在家乡考个铁饭碗的性价比也是蛮高的。顺便谈一下城市和待遇之间的关联问题。很多人犹豫考哪个单位,很大一部分考虑的就是待遇问题。然而,我负责个税多年,很诚恳地告诉大家,同一个城市不同机关的待遇差距不会太大。我在扬州税校培训时碰到过一个专门负责全员全额的哥们,他有个精妙的23%理论:如果同一个城市,不同机关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了23%以上,那么收入较低的机关就会有人向省里甚至中央告状,接着省里或者中央就会来巡视组,接着巡视组就会砍掉高收入机关的高收入,最后大家一起低,一起哈啤。不得不承认,中国公务员个体之间收入差距比较大。但是这个差距不是不同机关带来的,而是不同城市带来的。比如苏州市财政局和苏州市城管局,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但作为湖北最好的三个城市之一,襄阳市财政局的收入被苏州市财政局爆出翔。几年前我在汉阳学车时认识了一个山东小哥,长相俊秀,体魄健美,笑起来倾倒众生,连教练都很少骂他。当时他刚毕业,考上了仙桃的公务员。我见他考的异地,且仙桃公务员的待遇我也知道,因此并不看好。但他意气风发的样子也不好泼冷水。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他的朋友圈,一盒屎黄色的百忧解赫然在目,应该是已经得了抑郁症。选择单位级别单位级别关乎着普通人考公务员最心心念念的三个问题:政治前途问题、待遇问题、忙碌程度问题。这三个问题下面展开了说。先上个结论,在选定了城市的前提下,能考高级别的机关就尽量考高级别的机关。这里解释一下。很多人认为基层机关就是指乡镇机关,这个理解就狭隘了。比如长沙市岳麓区财政局。听上去还比较高大上,但是在同一个城市里来说,它就是最基层了。因为它上面还有长沙市财政局,再上面还有湖南省财政厅。有人会说:高级机关也要考得上才行啊。其实大家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把各省历年进面分数线看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高级别机关的进面分数并不比基层机关高。政治前途问题,和单位级别息息相关,相关性远远大于单位名称。比如很多人都会说,政府机关里面发改委提拔快,地税局提拔慢。但那只是针对同一单位级别而言的。如果考虑到单位级别的差异,县发改委一把手也才是正科级而已,而省地税局四十岁左右的副处甚至正处都不少。你说哪里的提拔机会更多?待遇问题也是和单位级别挂钩的。有些财政富裕的地方,确实是基层机关收入比高级机关还多一点,俗称“倒挂”。但是听名字就知道,既然称为“倒挂”,那就说明不是常态,不会一直持续的。而且这个有限的“倒挂”也是高级机关施舍的,因为制定政策的人是他们。要是他们哪天觉得这么挂下去太不合理,分分钟过来给基层拨乱反正。从长远来看,高级别机关待遇要高于基层机关。因为以后改革方向是公务员级别之间收入差距要拉大,工资车贴退休金都跟职级挂钩。这就又回到了级别问题,高级机关优势明显。而之前所谓的基层职务和职级并行,现在改成了任何级别的机关都实行职务和职级并行,这样高级机关职数多,优势更大了。至于其他待遇方面。至今有一些省份,都是省厅机关依然有低价购房的福利,而基层机关想都不用想,单是一个低价房就可以抵很多年的收入。另外就是还有些省份是省厅机关依然有公费医疗的福利,而基层机关早就已经进医保了。这个差距其实也不小。有人说,这没关系,我身体倍儿棒。身体棒是好事,但就算你能保证不得大病,你还能保证不得痔疮?痔疮手术整下来也要几万的。忙碌程度也是和单位级别挂钩的。就这么说吧,80%以上的职能部门,都是基层机关比高级机关更忙。这是由公务员工作性质决定的:公务员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基层机关是直接面对人民的。再加上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的背景,现在基层的事情是又多又杂,还不得不走一些既无意义又繁琐的程序,简称无意繁。这样搞下去很容易搞得基层人员发疯,简称你易疯。最近几年开始一直到未来很多年,高级机关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用来到基层检查。试想一下,一个检查工作,是检查的人更累还是被检查的人更累。检查可能3天搞完,下面被检查的准备资料就要1个月。还有就是所谓的报表连连看。高级机关非常喜欢让基层机关填写各种报表。试想一下,是收表的人更累还是填表的人更累。所以,基层机关普遍比高级机关更忙。个别单位除外。综上,再强调一遍,要进体制的话,单位级别大于一切,一切。省侨联都比县委组织部好100倍。另外有人会问,有些单位标注了是参公机关,比如党校、残联等等,这种值得考吗?我告诉大家,值得考。参公管理这四个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像如果你可以娶到高圆圆,你会在意她有点狐臭吗?关于应届生报考应届生身份是上岸的一大助力,因为不少岗位仅限应届生报考,竞争比较小。这导致很多应届生没考上之后捶胸顿足追悔莫及,仿佛错过了新垣结衣。其实应届生身份是双刃剑,虽然容易上岸,但是也只能上岸基层机关,因为几乎所有的高级机关都需要两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如果错过了应届年,但两年后直接考到高级机关,也不失为一件美事。最亏的就是像我这样,应届就上岸了,然后工作了不到一年又重考,结果既不能报考应届生的岗位又不能报考要求两年工作经验的岗位,只能和一些全职备考的考霸去抢三不限。虽然抢到了,单位级别还不高。就好像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上百个生猛的男生为了一个班花抢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哪个抢到了,带出去吃个饭,发现眉眼还不如沙县小吃的服务员。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应届年没能顺利上岸的话,先工作两年吧。因为公考岗位对工作经历的要求就三种,应届生、工作两年及以上、没有要求。应届生的身份可以帮你挡掉一批竞争者,两年工作经验也可以帮你挡掉一批竞争者。而所有那些被挡掉的竞争者,全都去报考没有要求的岗位,竞争之大可想而知。另外就是,两年才基本够你认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在企业干,有的人在企业干个两年就开始散发光芒,也就不用考公了。另外,有人不太理解职位表上要求两年工作经验的意思,我解释一下。截止到2018年年底,国考和省考的职位表,如果职位表上没有任何备注,没有要求大学生村官或者三支一扶的工作经验,只写了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那么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了两年,哪怕是在理发店当了两年tony老师,你也满足条件。(另,对于部分好学校的学生来说,应届年的定向选调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应届生而言,定向选调的职位一般要好于国考省考,且定向选调的竞争人数要少于国考省考,所以这个机会千万不要白白放过。但定向选调惠及面太窄,只有好学校的才有机会。至于普通选调,给出的职位甚至连国考省考都不如,而且有可能陷入选而不调的尴尬,所以考不考都随便。)关于报考的细枝末节有人问,如果城市和单位级别都选定了呢?比如我已经决定了一定要留在西安,而且要进陕西省省厅机关,坚决不考下面的机关。在这个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我选什么单位呢?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一点,这些单位并不是等着接盘的老实人。即使你是经济专业法律专业会计专业,你能选的岗位也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选择下,老生常谈的无非是组织部两办共青团容易提拔,但是这些地方招人极少,而且经常加班。再就是公检法系统工资改革后,收入会比其他单位高一点,但是也高不了太多,而且这些单位晋升通道挺窄的。任何单位都有利有弊。总之,城市和级别都选定的前提下,选择单位只能算细枝末节了。另外诸如“我的专业能不能报这个岗位?”“能不能用第二学历报考?”“我的情况有没有资格报那个岗位?”诸如此类的问题。等职位表出来了,直接打职位表后面备注的招生电话进行询问才是最靠谱的。如何报考能增大上岸概率?一般情况下,限制越多竞争者越少的岗位就越容易上岸。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等职位表出来后,尽量选限制条件多的职位。比如你是财务管理的男性研究生,最好就找个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硕士及以上,仅限男性的职位。不要去报考仅仅要求财务会计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性别不限的职位。再就是报考期间要盯着报名人数。国考以及很多省的省考,每天会实时更新各个岗位的报名人数,大家可以盯梢几天后,选一个人数少的报名。但是不要盯梢盯过头了,最后自己名都没报上。当然了,也有个别省考不公布实时报名人数。那样也好,什么都不用考虑,直接报吧。报考的问题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以后如果想到别的再补充。我的报考建议仅供参考,我不会拿刀逼任何人报任何岗位,大家因人而异、因岗制宜即可。祝大家顺利上岸。}
关于选岗的问题争议比较大,我本身是在一线城市的,经历过司法局、街道、信访办、金融办以及身边玩得好的朋友在经信委、财政局、组织部、统战部,会经常一起交流,所以有一点点理解。衡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会大相径庭。不同地方的相同单位相同科室体验也可能天差地别,请大家自行研判哈。以下是我认为的第一梯队:(如果是一线城市或者直辖市,比较推荐哈)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专业性强,一般以被告出庭,要写法律文书,文字要求高。目前这边的政策是执法权力下沉、法制审核执法监督、逐渐向二级局过渡,一般二级局的领导基本上都是能进步的,而且专业性那么强意味着不可替代,意味着有话语权,意味着帮手下说话就有分量,意味着你进去好提拔,也好提高。金融局(办)(投资促进、产业发展科):我们这边招商有税收补贴,按年税收的百分比提成,500万年税收的企业可能就一次性奖励几十万,另外招商因为跑在外面都有额外的补贴,年底考核单位基本年年优秀,接触的人都是企业高管、项目负责人。产业发展科负责规划行业政策,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招商、服务对象主要是跨国企业、上市企业、金融(如产业基金),要是三四线小城市啥都没有的,自然是边缘部门哈。商务(局)委:主要是商业促进,一般对接楼宇经济,组织楼宇活动,有些地方可能招商的职能在这里,我们这边是负责招商后承接这一块。另一块是贸易发展,主要对接进出口量比较大的企业,另外也在打造品牌IP。比如一些某某特色小镇,商务局也是有参与的。发改局(委):评论有的说越往上权力越大,因为确实有这么个价格管理科,而且由于条线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所以空间就不是很大。但是还有产业发展科、综合改革科,随着深化改革进一步拓展,是方方面面的。在我们这区府部门排第二,第一是区府办。统战部:之前挂职的时候接的那个人就是统战部的,是民盟的,一般而言统战部公务员加入民主党派的比较多,转成副职也相对容易。组织活动比较多、日常工作也是接触两新组织群体,身心愉悦又能学到东西,是比较快乐的。民主党派成员大多都是某一些行业有所建树的大咖,比如什么科学家、院长、教授之类,这部分人脉不要忽视。个人了解下来,这个部门挺轻松,老大排常委第五第六,提拔人也是说得上话,比区府一般部门快多了。今天整理的时候,又让我想到了一个单位绿化局,一个城市快速发展,包括主城区范围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品质提升,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既带动经济发展、又是看得见的变化、也是老百姓普遍喜欢的,在某某官场小说中也有说,搞绿化是最好出政绩的。第二梯队:组织部、两办:就是出了名的忙,提拔当然也快,两办是因为服务领导,领导秘书一般等领导进步了,也会跟着解决。组织部进步快,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机关单位还是看人,人要是行,做的事情就靠谱,突出人的作用了。财政局(财政预算科):组织部的干部人事科是管人的(管本区非领导、领导是上级组织部管的),财政局的财政预算科那是管钱的,虽然工作量大,但也是出成绩的好科室,发不发钱、发多少钱都是第一个知道,预算通不通过决定事情咋做(狗头)。教育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谁家小孩不读书,工作相对独立,我认为的高尚、有趣和轻松。接触的教育局同时的都挺有气质的,看书的蛮多。国资委/住房管理局:一个地方国资企业又强又多国资委就特别好,因为为当地政府经济建设、财政转移都贡献了RMB,所以很强势。但是很多国资都是垄断的,如城投(投什么,大多是拍地造房子),有些地方随着征收、拆迁出现大量信访矛盾,企业是没有受理信访的资格的,一般都是信访办给到国资委,国资委出面找企业善后,传手与扯皮多多,信访也都是负面多多,工作量又多也不讨好。但是以前听说真的特别爽,听了几个农历十二月初吃年夜饭吃到正月初一的故事。许多城市缺少产业、房价涨势猛的或者是发展经济挺依赖房地产的,一般这俩家单位也是有较强话语权的。就一般而言,有伞的好提拔,领导身边的好提拔,专业性强不可替代的好提拔,至于能力强不强可能要先问情商够不够,这些是难以预料的东西,我反正是没有。以上划分的界限,就是干得快不快乐、钱多不多、地位有没有,我以心中的那杆尺做了个加权吧。关注的朋友很多,那我再来说说别的部门,四套班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一般都是内部晋升,但其实人大、政协也是好去处,职数多、相对轻松,能力突出的同志在人大、政协提上去后,再去党委、区府任职的,也算曲线进步。人大财经委、科教文卫工委等都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又和生活息息相关,都是比较有动力和出成绩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党政办、组织科、平安办、服务办、自治办等,平安办对接应急、安防、信访等口子,工作压力大(有职位哈,朋友是科长,他说在办公室听到消防警报就紧张)。服务办对接医疗卫生、民政、科教等口子,相对比较快乐,目前的话防疫主要这块在弄,比较忙了。自治办主要对接居委,群众工作的前线。乡镇街道的一个科室往往对口好几条线,就有所称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别是疫情刚爆发的时候,这边街道公务员、居委干部都是轮流通宵的。如果说行政办公室是一个部门的综合,那街道、委办、府办,就是一个地方的综合,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可能碰上,时间久了办什么事都知道该找谁(学的多)。基层还是锻炼人的!关于检察院、法院,目前我们这边都是要法本(答主不符合)、法硕,专业要求比较高,属于业务型。很多跳槽去律所当两年顾问,再执业的,收入也是很高的。但是这个社会,一行干到极致,从助理干成员额法官,就已经有经验有水平了,出去也是很好的选择。然而大部分,在体制里面混混日子,技能就退化了,就像在评论区怨声载道的。所以有人说体制是围墙,一方面是门槛,另一方面保护,(自信品品)。希望各位同志在今后工作中仍有一技之长,可以以自己的专业性,为人民更好服务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法局都是公务员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