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前特别喜欢对于不愿意写作业的孩子怎么办,最近孩子说看到作业不想写,一直想拖到最后时刻去写,请问怎么引导孩子?

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欢迎转载今天,对于7岁的小江江来说,又是灰色的一天。看完动画片《哆啦A梦》后,小江江恋恋不舍地离开客厅,回到自己卧室的书桌旁,开始写作业。“赶快做,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会要赶去外婆家呢。”听到妈妈冷淡的话语,小江江没有回应,虽然他的内心里依旧对“蓝胖子”的神秘口袋充满兴趣,但是他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拖沓一周的补习班作业,这种难度相当大。【要是世界上真的有记忆面包就好了……】不知不觉中,一小时就过去了,妈妈穿好便服推门问道:“写完作业了吗?”听到这话,小江江十分惊讶,他不解地问道:“这么快就过去一小时了吗?我才写完一半呢。”妈妈闻言,突然变了脸色,质问道:“给你一个小时还做不完作业?是不是又贪玩了?你这熊孩子,告诉你我们要去外婆家,还故意磨蹭,看我怎么收拾你!”“啊……”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孩子,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玩游戏,都总会磨蹭、超时!小林家的儿子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每次玩游戏都跟爸爸约好只玩半小时,但是一玩,孩子就不顾东南西北了,小林不喊停,孩子就绝对不会停下来。小林曾经问过孩子:“你为什么不遵守约定呢?”孩子只会委屈地回答:“你告诉我只玩半小时,可是半小时是多长啊?”孩子写作业、玩游戏不遵守约定?家长别总用贪玩背锅孩子写作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玩游戏不遵守约定超时,大部分家长只会用“贪玩”污蔑孩子,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原因可能是这些:1.孩子进入“心流”状态心流,在心理学中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种行为时表现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一般而言,钢琴家在弹奏过程中、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在构思情节中,都会进入到“心流”状态,他们不喜欢被外人打扰。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忘记吃早饭,他的助手提醒道:“先生,您还没吃早饭呢,这里有几个鸡蛋,您把它煮了吃吧。”牛顿点头示意,过了一会,他觉得肚子饿了,就顺手拿了一个小锅把鸡蛋煮了,然后又做起实验来,没过一会助手再次来到实验室,他却发现鸡蛋原封不动地躺在桌上,反而是锅里煮着一枚怀表!牛顿沉迷于做实验,而忽略了自己煮的是鸡蛋还是怀表,这说明他就进入“心流”状态。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写作业,孩子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而忽略了时间。玩游戏,我们很好理解,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写作业,孩子也可能在一道题上纠结很久,从而忽略了约定的时间。这时候,孩子被家长打断、批评,心情就会特别糟糕,一场亲子大战在所难免。2.孩子写作业专注力不集中荷兰教育家艾琳斯奈儿的著作《正念教育》中写过:“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或即便是五年后将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因为到那时,他们身处的世界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将与现在大不相同。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需要掌握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倾听、如何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何与他人相处。”根据美国某机构研究得出结论,大部分孩子智商相差无几,之所以成绩会有区别,就在于专注力。譬如小江江,他刚刚看完《哆啦A梦》,这时候写作业效率就不会高,他没有静下心来去消化刚才的动画片,这也导致他在写作业时,脑海里会回想着动画片段。所以,孩子在写作业前,家长要给予孩子10~2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孩子放松大脑、养精蓄锐,这样他们才会更容易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作业。3.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幼儿园老师石艳,她就跟兜妈说过一件事:班级里一共有30个孩子,其中至少有10个孩子没有时间顾念,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下课不去上厕所时,他们都只会回答:“下课玩去了,没来得及。”生活中,许多孩子都没有时间观念,起床晚、没时间吃早饭、上学迟到……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如果他们依旧没有受到关于时间观念的教育,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美国女歌手、流行天后麦当娜就有一个外号,叫“迟到天后”。在英国曼彻斯特演唱会上,麦当娜迟到了50分钟才登场,刚一上台就被观众狂嘘;台北小巨蛋演唱会上,麦当娜迟到了两个多小时,导致演唱会到晚上10点以后才正式开始,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她不尊重粉丝和观众,没有职业精神。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只是表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时间知觉太差!灵魂拷问——什么是时间知觉?心理学中,时间知觉就是指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外部和内部。外部的代表就是计时工具(时钟、手表)、太阳升落等等;内部的代表就是人体内部中有节奏的心理活动,生物钟就是典型例子。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然而时间知觉并非天生存在,而是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发展。通常情况下,孩子在3岁左右才开始萌发时间知觉的萌芽。为什么孩子时间知觉发展会落后其他知觉?心理学上,知觉分三大类(暂排除错觉),分别是:①空间知觉: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反应,譬如电视的形状、大小、方位;②运动知觉:指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譬如一个人位移产生的距离;③时间知觉:指人体对某种现象的变化感知。孩子时间知觉会落后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摸不着、看不到,孩子无法用眼睛去感受时间,它没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那样清晰。心理学家曾把6~14岁的儿童分组进行时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①6~7岁的孩子对短时间的估计不够准确,多变且不稳定;②8~14岁的孩子对短时间的估计比较明确,时间观念渐趋稳定。这说明8岁以前的孩子,对时间的认识和成年人有明显不同,他们无法用心灵去感受时间的长短变化。所以,大部分家长会觉得孩子玩游戏不守约定、做作业不守时,这并不是他们贪玩造成的,而是他们缺乏时间知觉,不能更好的感受时间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时间知觉?按这“三步走”,搞定磨蹭娃前文我们提过了,时间知觉的信息分为内、外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和内部建立神经感觉经验,两方面同时训练,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1.第一步:通过外部工具,引导孩子认识时间、管理时间时间是什么?流速有多快?大部分孩子都想过这个问题,可惜时间不是水,不能具体地显现出来!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这样回答:“钟表的秒针走动一下,时间就过去一秒钟,秒钟转一圈,时间就过去一分钟,时针从一个数字指向另一个数字,就是过了一小时。”由此可见,时针是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好方法。那么,如何做到管理时间呢?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习音乐、舞蹈!每一首歌的时长约3~5分钟,舞蹈亦是如此,孩子在接触这些有节奏性的活动中,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更强。2.第二步:记录生活,建立内部认知孩子时间知觉差,对时间概念不清,可以通过记录生活琐事来强化时间观念。譬如,我们可以给孩子列一张清单,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学等等,让孩子自己记录和观察,他们就会发现时间的次序感,同时也会在机体内部形成生物钟。通过清单方式记录时间,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便于自己进行时间管理。所以,家长这种记录生活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也是培养时间知觉的“核心”。3.第三步:家长通过“时间管理”方法帮助孩子掌握时间知觉①结果导向阿尔伯特班杜拉博士说过,“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不能教给孩子正确行为。”《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给过代替惩罚方法:让孩子体验行为的后果。当孩子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做完作业后,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娃,你作业没写完,所以你要挤掉一些玩游戏的时间,补作业。”当孩子玩游戏超过5分钟时,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娃,你今天多玩了5分钟,相对应的,你明天就要少玩5分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故意吼吓孩子,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观念,让孩子明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间接地提升自己对时间知觉的感悟。②具体明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必须给孩子提出具体明确的指令。”譬如,孩子在玩游戏时,家长可能会说:“只能玩半小时哦。”半小时是多久?孩子时间观念淡薄,他们无法理解,这时家长换一种说法:“现在是7点,你只能玩到7点30分,半小时哦。”同一种涵义,换一种表达方法,孩子就会得到不同的讯息,大概这也是语言的魅力?③提问引导10分钟有多久?半小时又有多长?如果孩子弄不清楚,就可能经常出现下课玩耍忽略了时间,上课尿尿的尴尬情景!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向孩子提问:“10分钟,你可以做哪些事情?”“半小时,你又可以做哪些事情?”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通过行动来感受时间的变化。譬如,孩子吃饭需要15分钟、写作业需要1小时、画画需要40分钟,当孩子知道自己做某件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时,这就表示他们有了清晰的“时间知觉”。兜妈寄语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孩子缺乏时间知觉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只会主观的看待孩子,总让贪玩背锅!各位家长,你们一定要教会孩子管理时间哦,时间就是生命,不能浪费时间,否则就是浪费生命!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朋友家的孩子得抑郁症了,孩子今年上初二,之前一直是班上的学霸,性格开朗活泼,可是最近一年来,孩子变化特别大,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孩子妈妈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也没有多想。但是这学期开学后,孩子的状态就不太对劲了,不爱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死活不肯上学,天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没办法,朋友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结果竟然是“中度抑郁”,朋友哭着对我说“一点儿征兆也没有,怎么就突然抑郁了呢?”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也就是说差不多每4个孩子中就有1 个抑郁!在家长眼里,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突然出现的,实际上心理问题全部都是慢慢积累而成的,在爆发之前,已经在孩子的种种行为中释放了信号。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这12种迹象,说明他正处在崩溃的边缘,家长要多加关注。信号一:出现厌学情绪孩子突然不爱上学了,家长通常会认为原因在于孩子本身,是孩子不争气,想逃避学习。实际上,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一定是诸多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的爆发。也许是繁重的学业让他透不过气;也许是因为对任课老师的不认同导致的厌烦;也许是经历了校园霸凌,导致孩子害怕恐惧......千万不要将厌学简单归因为孩子自己的问题,而是要多帮助孩子查找身后的原因,帮助孩子解决心结。信号二:网瘾有一部分孩子沉迷网络,是因为他们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认同感和自信。虚拟的自己在游戏里飞檐走壁,斩妖除魔,技能飞升,虚拟的自己在网络中可以得到粉丝的赞同和簇拥,这些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赞扬和认同,在网络里统统得到了满足,于是他们的专注力从现实转向了网络,也是心理出现问题的一种表现。信号三:做事情拖延孩子喜欢拖延,不一定是因为懒,也可能是恐惧和不自信!他们害怕被批评,被指责,他们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那唯一可以逃避的方法就是拖延不做!信号四:开始不爱出门没有孩子不喜欢到外面奔跑,和同伴们聚在一起。如果一个孩子突然开始不爱出门,在家里宅着,甚至连房门都不愿意出,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了。信号五:不交朋友再内向的孩子,也会向往有自己的朋友,因为人一定是需要交流,倾诉和沟通的。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拒绝交朋友,这就是内心封闭,切断情感交流的表现,家长务必重视。信号六:厌恶老师讨厌同学如果孩子对身边的人,产生了极强的厌恶感,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根本原因,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开始厌恶世界。信号七:早恋孩子处于情感冲动期,会认为“爱情”就是世界的全部,一旦在恋爱中出现矛盾或者失恋,就很容易冲动行事,家长要警惕。信号八:喜欢砸东西一发脾气,就乱砸,乱摔,这不仅仅是情绪控制力差的问题,更有可能是孩子内心积攒了太多的东西需要发泄,家长要多关注。信号九:出现暴力行为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心理一定是有问题的,他们情绪暴躁,冲动,火气上来就容易不管不顾,这样的孩子必须要多引导。信号十:害怕考试有的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冒冷汗,手脚冰凉,心跳加速,甚至学过的内容全都忘记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开心结,才能避免“考试综合症"。信号十一:睡眠有问题失眠,觉少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重视。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和心理稳定,甚至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信号十二:贪食、厌食暴饮暴食和厌食都是很明显的心理问题的外在映射。千万不要单纯地将孩子的“厌食”视为“挑食”,把孩子的“贪吃”视为“爱吃”,而是要关注到心理健康上。家长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表现都可以直接归因到青春期上的,特别是孩子身上如果出现了大于5个的迹象,家长就一定要警惕了,及时带孩子看专业的心理医生。疫情的反复,在家上网课,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的数量在急速增加。天天被关在屋子里;被父母催着学习、斥责;特别是初中高中的孩子对学习的焦虑,让很多孩子的心理防线都崩塌了。越是这个时候,父母越要意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学会防患于未然:1、运动、运动、多运动运动会令大脑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决定快乐情绪的脑内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改善抑郁,舒缓压力。爱运动的孩子大都性格阳光,开朗乐观。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发布过一篇文章,叫《学生自杀频发,体育生却是个例外》。文中提到:体育运动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锻炼。在运动中,孩子会经历摔倒,失败,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毅力,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特别是上网课的孩子,千万不要将他天天关在屋子里学习,而是要保证2小时左右的室外运动。即使不能出门,也要设计一些室内运动,带孩子动起来!2、交流、交流、多交流特别是孩子上网课后,他们的交流对象其实只有父母,但是中国的父母大部分都不善于和孩子交流!中国父母每天经常和孩子说的话无非是“吃饭了”“写作业去”“赶快睡觉”等各种充满命令式的句子,而这样的句子会让人感到很有压迫感,非常压抑。孩子是非常需要交流沟通的,如果父母切断了交流的渠道,孩子只能将所有的事情和情绪憋在心里面,迟早会出事。所以家长,没事儿就和孩子聊聊天,电影,书籍,工作学习,生活趣事,八卦新闻都和孩子聊聊,为孩子提供倾诉的渠道。3、放松、放松、放轻松中国的父母,太焦虑了。看见孩子在发呆,就生气;看见孩子在沙发上躺一会儿,就嫌弃孩子不抓紧时间学习;孩子刚上完一节课,家长就要求他马上写作业......家长恨不得孩子是24小时不停转的陀螺,要一直转不停歇,而且要转得比其他陀螺都要快才行!最终孩子筋疲力尽,崩溃了。家长要学会放下交流,放轻松,理智地面对孩子的学习,你会发现,孩子反而会比想的要优秀很多。作为父母,我们的眼里不能只盯着成绩,而听不见孩子想要说的话,看不见孩子对你伸出的求救的手。孩子的成长中,不仅仅只有分数,他们还有内心的成长,心理的健康需要父母给予关注。多关注孩子,多关心孩子,多看见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由内而外真正健康,真正优秀的人。}
今天有个妈妈来咨询:最近她发现原来管孩子的方法不大好用,不知道到底哪儿出了问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为了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的能力,她让孩子的事孩子自己说了算。尤其是孩子的作业,每天她只是提醒一下该做的作业;晚上再问一下,作业写完了吗?每次孩子都告诉她写完了。她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检查过孩子的作业了。看到班级群里其他妈妈为孩子的作业费尽心思,她自己心里暗暗得意。不料一月之前被老师通知,孩子作业有好几次没写好。她非常生气,认为写不写作业暂且不说,但撒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人品问题,所以揍了孩子一顿。并说,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相信孩子了。孩子打过之后好了一周,老师又反应孩子作业完成不好,部分题目没有做。但是孩子告诉她作业全部做完了。她认为孩子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加严厉地惩罚了孩子。不仅打她,还罚她不许吃晚饭。此后,老师反馈,孩子作业完成得比以前好多了。然后,她发现,以前每次接女儿,女儿都叽叽喳喳像只小麻雀,告诉她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谁谁的作业没做完,被老师留校了;谁谁喜欢谁谁了,还写了个纸条;谁谁和同位分吃一根棒棒糖……大事小情,无不汇报。现在孩子上车回家,问一句说一句。还有,以前孩子很乖的,基本上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说一句,她有八句等着,你觉得她讲的都是歪理,还没办法说服她。不能说这位妈妈做错了,多数父母遇到孩子撒谎,基本都是这样本能的反应。不过这种处理方式,大概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孩子真的听话不敢了,标示着你教育成功了,要么就是孩子叛逆反抗,越来越让家长感到无力。无论哪一个结果,我们都可以看到,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目前,这个孩子已经开始和妈妈对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样的处理方式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危害呢?这种做法,有可能让孩子确实记住了,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这是人品问题。但我想她也有可能从妈妈的行为中学到了,遇到任何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暴力。我问妈妈,孩子为什么不写作业?妈妈说,还能是为什么,就是懒,就是不想做。我说,真的吗?你确定吗?你找孩子核实过吗?为什么不写作业还说作业写完了?妈妈说不知道。有没有发现,我们大部分父母是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又创造问题。妈妈自始至终,不去关注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她不写作业是不会、是贪玩、还是需要什么帮助,妈妈都没有问过,都不知道。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信任了你,你就应该做得好。事实并不会像她想象得一样,当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没有解决的时候,类似的情况依然会发生。很多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让他懂得更多的道理,每个家长恨不得把心里无数的正确的道理都要灌输给孩子,比如做人要诚实,撒谎是道德品质问题,写作业是学生的天职,作业不写如何学习好,或者说脏话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可是却没想过,当我们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而不去关注这个孩子内心的感受,行为的动机,跟孩子互动的时候缺少爱的链接时,这些正确的道理可能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匕首,孩子的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更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杀死孩子。因此,我给妈妈的建议是,下一次你遇到孩子问题的时候,建议这样处理。第一.先关心孩子,问问具体情况,比如她为什么没写作业,是遇到什么困难吗?还是需要什么协助?第二.向她表达你的感受,妈妈特别信任你,但是你这样做,让妈妈感受到了被欺骗,非常伤心和失望。第三.对孩子提出希望和规则,也可以和他一起去制定规则,协助孩子慢慢的养成自律自控。并且能用你的爱,改变他对学习的态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于不愿意写作业的孩子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