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一本率大附中怎么样 校园环境、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等综合评价?

学校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1960年4月,学校创办,时称“北京钢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学校加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校牌。学校建有实验室、信息通用教室、信息技术教室、苹果机房、3D创客科技室、联合北科大的工程科技实验室等专业教室,有气象站、天文台等设施。学校是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单位、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首都文明单位。
师资力量
截止2020年,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9人、兼职教研员15人,硕士以上教师42人,高级教师58人。
科学研究
学校标识
校标
北科大附中校标整体呈现艺术化的“鼎”字,蕴含中华文化中的沉稳厚重与传统大气。主体由课桌椅构成“鼎”力之势,亦暗寓“鼎新力行”的校训;展开的书本化成飞鸟,振翅欲飞,寓意学生放飞梦想。标识展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陪伴与鼎力支撑,甘做学生成长成才背后的无名英雄。色彩上,清新亮丽的科技蓝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徽在校标基础上增加了环形的中英文学校全称,以及建校时间。学校徽标一方面呼应了北京科技大学校标的主体元素“鼎”,另一方面展示了“鼎力相助,放飞梦想”的主题,激励学生勤奋读书、追逐梦想。
吉祥物
学校吉祥物为科科,是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头上的“鼎”字表达了学校校训。“鼎”的厚重沉稳,体现学校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希望与要求。蓝色飘带既有飘带的“柔和”,象征学生们不断涌现出的自由灵动的创新精神;又有蓝色代表的“海纳百川”;飘带尾部两颗“中国红”串珠,表达了学校不忘中国传统文化。头上的一抹彩虹,代表学校的课程与活动,也代表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与特长,寓意着学校提倡多元文化、尊重每个学生不同性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科科双手上举托天表达了学生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与成人成才的坚定信心,也表达出对于多元文化的开放包容与欢迎。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至善,鼎新力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校训:团结,守纪,求实,勇进
校歌
学校校歌为《放飞梦想》,王柏程作词,陈延华作曲。
歌词:我们青春,挥洒阳光时尚,我们拼搏勤奋乐观坚强。笑语在耳畔飘荡,未来在这里启航。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脚下奔向远方。我们畅游知识海洋,我们快乐成长。
历史沿革
1960年4月,学校创办,时称“北京钢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1968年,开始招收初中生,与北京钢铁学院脱离了隶属关系,被移交给海淀区教育局。
1972年,恢复两年制高中,成为五年制完全中学。
1995年,在志新村建立“东校”区。
2003年,外电职高校园并入该校。
2011年,学校成立国际部。
2013年,学校更名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14年,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学校。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一本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