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老师提问孩子上课提问学生不回答怎么办的情况?


来源:公众号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前两天我的一位好朋友跟我说,她把老公吼了一通。
起因是她无意中看到了老公的手机,点开微信就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只要是关于儿子的微信群,她这个做妈妈的从来都是全部置顶,生怕错过什么消息。
而老公这边,全都设置了免打扰模式。
所以班级群有个什么通知,只要她没看到,那就相当于全家都没看到。
她质问老公为什么屏蔽儿子各种群消息,老公倒是也坦白:
一打开就是各种好的、收到,一上午手机震动几十次,就屏蔽了……
她跟老公吼:不回复好、收到,还回复什么?大家都是这么跟老师沟通的,你怎么就不能?
我特别理解朋友的心情,不过群里回复这个问题,我跟身边几位做老师的朋友聊过。
「好的」「收到」这样的回复,其实并不是老师眼里最有效的沟通。
「好的」「收到」
很容易掩盖有意义的信息
前段时间有篇帖子很火,帖子说家长群是最快乐的地方。
里面贴出了很多不同家长群的截图,无一例外都是复制粘贴「好的」。
老师让家长们报姓名、座位号。顺便提醒父母们先别买练习题。
某位妈妈带头说「好的,谢谢老师」。
之后就是其他家长复制的「好的,谢谢老师」。
老师在手机那头满脸问号,没有家长搭茬报上姓名和座位号的事儿。
还有父母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群名称或者群消息,发了个「收到」。
结果整个群里大家都开始刷屏「收到」:
老师懵了:你们收到啥了,我啥也没发啊。
还有妈妈不看内容,就直接回复收到,结果造成了尴尬:
至于到了各种节日,群里的问候也都是类似的客套话:
老师做自我介绍,也因为带头的家长没搞清楚状况,而成了快乐源泉。
其实「好的」和「收到」,本身都没有问题。
但如果习惯了这种复制粘贴,就容易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
我的一个做老师的朋友还跟我吐槽过,有时候她发作业和通知,明确在群里说了希望大家不要刷屏,免得后面的家长看不到。
结果还是有父母会带头说「好的,收到」,然后群里就刷屏。
晚些时候有些父母翻了翻群里消息,没看到作业或通知,又会在群里问,或者单独给她打电话,她也很无奈。
每个老师,可能都会有自己的工作习惯和方法。
有些老师会明确说:收到请回复。
这种情况当然是主动配合老师,看到了就及时回复。
也有些老师不太喜欢刷屏,我们就正常只回复老师需要的具体信息就可以了。
「好的」「收到」
会容易错失跟老师沟通的良机
我还遇到过一位妈妈,她抱怨又被老师小窗口批评了,老师说孩子上课不专心。
我多问了一句:孩子是哪一个科目不专心啊?
孩子妈妈说,不太清楚。
我说:那孩子不专心的情况有多久了?是持续性的,还是只是老师偶然发现的?
孩子妈妈也说不知道。
老师给孩子妈妈发的消息是:**妈妈,**上课不太专心,跟某某讲话。
妈妈回复的是:好的,*老师,让您费心了,我回去一定好好管他。
这样回复,表面上很得体,但妈妈只是得到了孩子不太专心这一个信息。
而如果妈妈能顺着老师的话题,多深入的询问一些,就会对孩子在校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比如:
孩子近来整体的表现怎么样?
是某一科课程都不专心还是所有课程都不专心?
是偶尔上课开小差这种小问题,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跟不上老师思路这种大问题?
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方法?
需不需要到学校面谈?
老师工作是比较忙的,能够在微信里给父母单独发消息,可能说明老师看出了一些问题。
我们多跟老师聊一聊,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才能更好的来引导孩子。
放弃「好的」「收到」
高效跟老师沟通
省时省力更省心
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
孩子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实际上就是由跟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两部分构成。
经常跟老师回复好的、收到,固然不会出错,但往往也不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曾在他的书《欢迎来到一年级》中写过一些父母与老师顺畅沟通的方法。
▎观察班主任、理解老师的角色,投其所好
多数情况下,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是很难选择的。
所以需要我们父母通过家长群、家长会,观察老师的性格、教学理念、教育方式等等。
有些老师喜欢微信打字沟通、有些老师喜欢发语音、有些老师喜欢打电话、有些老师喜欢面谈……
有些老师会比较喜欢直来直去讲问题,有些老师习惯委婉温和提建议。
但每个老师,都是真心希望孩子更好的,跟我们父母的教育目的也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尽量主动去配合老师的习惯,让老师感觉到被尊重、被体谅。
▎找合适的时间沟通,节约沟通成本
卓立校长提到了几个跟老师沟通的时间点:
1)放学、校门前、还有偶尔晚接的孩子的时候。抓住这个时间,能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
2)老师不上课的时候。一般老师会在家长会上告知。
3)课外的时间。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先预约。
我们见到老师之前,可以先在心里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过一遍。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会用到 5W+1H 思考方法,在跟老师沟通中也很实用:
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比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家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老师,您说我们可以怎么做?
老师一下子就能了解到前因后果重点信息,不用会浪费时间。
▎聊天有话题,适度最好
家长群里还有一种常见的尴尬,就是很多父母是无话找话。
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很多老师也会多少觉得尴尬。
父母跟老师聊天,其实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工作上我们常会对靠谱的人有好感,这种人——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跟老师交流,也可以自然带出这些话题:
某老师,上次您说的……问题,我回去之后是这样处理的……现在……
这样自然就聊起来了,而且老师也会觉得帮助到了孩子。
最后,我想说,「好的」「收到」不是不能发,我也经常会在家长群里有类似的回复,但一般是老师要求的。
关于孩子在学校中的具体问题,还是要跟老师更细致的沟通。
父母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才会成长得越好。
最后:
古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不过现在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把每个孩子都照顾到。
我们在跟老师沟通时,就要更讲效率。
大家觉得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成长树,200万父母关注的教育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只等你的关注。微信号:chengzhangshu9。
END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千库图库、千图图库 )
▍综合整理:七彩语文 ▍编辑:杨力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七彩语文”学习强国号正式上线啦
点击上图即可进入“七彩语文”学习强国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可是有的孩子很怕上课回答问题。老师一提问明明会的问题,回答时也结结巴巴。那么作为家长怎么帮助他(她)呢。下面我介绍几种解决办法来共享。不足之处,请见谅。工具/原料和睦的家庭、及时的沟通、愉快的交际环境、积极的评价和鼓励黑(白)板或者多媒体教具方法/步骤1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斥责孩子,要和孩子好好的沟通,看看是因为什么问题导致孩子紧张:是害怕出错还是怕同学耻笑或者是害怕老师?找到根源才好下手解决。2保持家庭安定和谐。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正能量的源泉。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平等交流会使孩子觉得安全、自信、快乐,从而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3家长多与老师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比如上课回答问题时,只要基本正确,老师就给予正面的评价和暗示,对其积极性加以保护和鼓励。当然,也可以适时奖励和评优。4多多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比如经常带着孩子拜访亲朋好友、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以扩大交际范围,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5在家里设置“教学”情境。准备一个黑板或白板或者多媒体也行,只要能让孩子演示的就可以。孩子当老师家长当学生,模拟课堂上教学的场景。家长可以举手提问题让老师回答。这样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训练了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6家长要告诉孩子:只要会的问题,就积极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放学回家后和孩子沟通时主动询问今天回答问题的情况,适时说一句“你真棒”加以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7不要对孩子的这一问题过度关注,更不要给孩子贴上自卑、胆小的标签,说话时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天长日久,等他足够自信时,他自然知道如何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END注意事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作为家长不要急躁,循序渐进的引导,时间长了效果就出来了。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展开阅读全部相关标签孩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572142',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老师,线上教学,孩子上课不自觉怎么办呀?”“老师,你上课多点点孩子的名字,让他上课紧张点”……线上教学开始后,奉贤区塘外中学教师孙丽华收到了不少来自家长的信息。在她带的班级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线上学习状态很是焦虑,如何让学生自律,家长不焦虑呢?孙丽华老师向第一教育介绍了她使用的几个小妙招——开设爱心晚自习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线上教学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孙丽华老师和她的同事都发现,一些孩子确实在家里不够自觉,作业有些拖拉,完成质量也不高,于是,她们有了一个新的计划。从上周开始,每天晚上6点到8点半这段时间,七年级的爱心晚自习室开始在线上开放,孙丽华等4位老师打开摄像头全程在线,年级的20位学生加入了这个特别的课堂。“我们要求这些孩子也打开摄像头,把当天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并在线提交后,就可以退出直播教室了。”孙丽华老师说。爱心晚自习室开设以来情况如何呢?“学校现在是4点10分下课,这20个孩子中,很多已经能够在7点半左右,就跟老师说作业完成了!”孙丽华老师表示,孩子们都很积极,因为大家一起写作业,也存了较量的心思,这些孩子已经可以从爱心晚自习室“毕业”了。除了完成作业,孩子们还可以在自习室随时随时向老师提问,有不会的题目或者需要订正的题目,4位在线的老师都会积极进行指导,“老师在自习室里可以批改作业,或者备课,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可以换一批孩子来体验一下了!”开放线上课堂,让家长减少焦虑塘外中学一直使用钉钉作为家校联系平台,线上教学开始后,学生们也纷纷用自己的账号,加入了钉钉大家庭。但是,家长担心孩子上课参与度不高,或者上课开着直播去做别的事情去了。为此,孙丽华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一起来听课。孙丽华老师介绍:“现在一个班级群里除了有班主任、各学科任课老师外,还有学校的行政老师,再加上学生和学生的爸爸妈妈,人真的不少。”每次上课时,任课老师就直接在钉钉群里发起视频直播,“群里的所有人,只要点击加入直播后,都可以看到课堂的情况。家长闲暇之余可以参与到课堂中,也可以通过直播统计数据和课堂互动留言了解自己孩子上课的参与情况。这种公开课堂让家长们可以随时参与,减少了家长的焦虑。”孙丽华老师说。她表示,老师都非常希望家长来参加线上课堂,学校排摸下来,有些孩子的家长身处抗疫一线无法回家,在工作间歇打开直播课堂就能看见孩子的情况,他们也会放心。此外,孙丽华老师表示,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焦虑较多,这样的家长需要教师点对点互动,学校老师会向他们推送一些防疫期间心理小妙招,或提供“如何让孩子们自觉写作业”的心理公益直播课,帮助家长利用正确的知识化解焦虑。班会课引导自律小达人“网”前冲班会课是对全班同学引导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周五,孙丽华老师利用班会课时间,开设《自律小达人“网”前冲》的班会课,通过回顾一周的线上学习情况,结合班级实际,提出网课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如网课“超车”订计划、网课作业拍清楚、网课生活小提示等板块内容,让学生明确了网课的要求,引导他们成为自律小达人。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同伴影响较大,“所以我每周评选出班级的乐学之星、礼仪之星、劳动之星、健体之星,并且让这些同学进行经验介绍分享,引领全班同学线上学习期间更自律。”孙丽华老师说。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平时不太自觉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就不是很自律,那么线上学习期间,如何让这些孩子自觉参与课堂呢?孙丽华老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前两天线上学习的汇总表,了解到哪些同学经常在哪些课上不参加或不能及时参加。对于这些同学,她通过钉钉电话联系,提醒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及时参与课堂,班主任电话牵手班级自律小菜鸟们一起进步。这样的学生也需要和家长点对点联系,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合力,增加孩子的自觉性。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课提问学生不回答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