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整顿培训行业对培训机构的整顿怎么还不管,光说不干?

当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在奥运会的时候啊,教育行业出大事儿了,前天盘中教育行业的龙头新东方,股价瞬间腰斩。直接打了所有投资人一个措手不及,那么对于教育这条赛道,现在是按照价值投资人弃我取舍的时候。国家叫停了校外培训机构,叫停是因为培训机构不规范吗?当然不是不规范整顿就行了,为什么要叫停呢?那么是为了避免资本的无序扩张吗?也不是,那电商为什么不叫停呀?而且教育机构多如牛毛,竞争激烈,根本目前还没有形成垄断。那么是为了防止民生领域不受资本控制吗?那也不对呀,私营医院不也是民生领域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教育的根本目的说起。基础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筛选,谁去当科学家,想去做工程师,谁又去当工厂的工人,希望孩子学习相同的知识之后,通过高考,将有能力的筛选出来,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最有力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培训机构不可能自己去培养老师,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最高效的办法就是从公立学校去挖优质的教师,两倍工资不来,十倍还不来吗?你想象一下,当好老师都到了培训机构,那么家长就要花好几倍的学费才有可能遇到好老师。当教育资源变成了根据家境来分配,那么这样有钱人就垄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培训行业远比我们想想象的复杂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看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是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不能通过上市来融资了,当然切合和海外上市也是不被允许的。二是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必须转向非营利机构,并且由备案制改为审批制。这不仅很难盈利了,监管也是前所未有的严过。三是上课时间被大大削减,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都不能安排相关的课程。四是不允许校外培训机构打广告,政策中明确提及了,不正当竞争,说的通俗点儿,新东方,好未来高途这些公司,除非放弃学科类的业务,否则将被强制退市。政策红线不允许触碰。在美国已经成为了现实,豪门往往三代都是名校,而普通学校基本只教维持生存的技能,目前在中国也有这样的趋势,985的大学生当中,农村学生越来越少。而大中城市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因为大城市的教育水平本来就高,再叠加各类的教育培训机构,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下层上升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窄了。教育培训这条道是彻底凉凉了吗?花钱用来给孩子补习,那用在其他地方消费的空间就大大减少了,再说了,学科的教育,除了提高成绩,其他的价值几乎为零,此外,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是,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的开销和负担选择不生育了,这明显与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相违背。综合来看啊,这条赛道暂时不碰为妙,尤其是原本置身事外的朋友呢,更是完全没有必要去趟这次洪水。叫停校外培训就能够实现完全的公平吗?这个也许很难,最后呢,依旧会有人不惜血本请一对一的家教,这在韩国已经发生了事实,持续向顶层集中,追求公平的本质就是对抗这种趋势。过程一定会非常艰辛,也会充满着波折,国家尽量保证公平,这个初心一直都没有改变。政策的出发点也是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我们的高考和教育制度,依旧是蓝色星球上少数教育公平的晋升通道。像这条赛道很多都看好,但是此次的监管政策绝对是超出大多数人预期的,是不是行业洗牌,未来还不好说,但是就从眼下来说,几乎看不到。所以你认为该不该叫停校外培训呢?留下你的观点。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阿禄老师阿禄老师33万获赞 2.9万粉丝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名师,教育领域爱好者}
距离2019年结束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回顾这一年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我们看到和听到最多的就是:XX机构因为资金链断裂倒闭、XX机构拖欠员工工资、XX机构业绩下滑、XX机构关门跑路......为什么曾经行业里知名的机构最终以关门歇业收场?为什么这么多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但无法达成年初制定的业绩目标,反而出现整体业绩下滑?教育培训行业已经进入”寒冬期“教育培训行业越来越难做了!教育培训行业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从2018年下半年一直到现在,这些观点和论断在一直萦绕在很多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投资人)的耳边。让很多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对未来的发展一直都胆战心惊。难道教育培训行业真的迎来了“寒冬”,真的如上所述,红利期过了,行业越来越难做了?非也!在龙哥看来,这是教育培训行业在经历前期野草式的疯狂发展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行业自身洗牌的时期。 同时随着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各项政策的收紧,一些发展不成熟、不合法、不合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会逐步退出市场。教育培训行业的准入门槛会逐渐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秩序会得到净化、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办学行为会进一步的规范。从而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的管理就没有问题。 如果单从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来分析,抛开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外,导致机构最终关门歇业的更多原因则是和机构的运营和校长(投资人)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是分不开的。所以如果一个机构有以下一些行为或者状况,那么恭喜机构的校长或者投资人,距离你机构垮掉又进了一步:搞垮机构方式1:用开会代替日常管理有些机构的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真的是太喜欢开会了。不论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说:“我们开会讨论一下,然后看看如何解决”。一周7天,校长不是正在开会中就是在准备开会,各种没主题的会,不停开会扯皮,实际解决不了大部分的问题。如果你有幸进入到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里,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员工都显得很忙,感觉从上班到下班,好像大家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实际上却是该解决的事情一件都没有解决。更恐怖的是这些无效会议还将占据你日程表中为数不多的一个空档,这个会议将与你其他的工作安排相冲突。无效的会议、俗气的幻灯片和痛苦的沉默,正在浪费培训机构的资源和时间... ...一旦机构里这样的会议长时间开下去,那培训机构的状况肯定只会越来越糟糕。所以有人总结说:一个没能力的人坐在会议上,就有在做事的错觉。搞垮机构方式2:用考勤代替团队管理我曾经见过一些机构的校长,每天上班后就做三件事: 盯考勤、填报销单、开会;他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翻看员工的考勤记录,员工稍微休息一下,就立刻跳出来喊道:我找你来,是过来干活的,不是让你休息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盯着员工的考勤,我就知道我下面的员工有没有努力工作,是否只出工不出力。面对这样的校长,想想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这真的就是我们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校长的管理方式。当其他的教育培训机构把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业务的发展和成长上的时候,这些校长却在盯着员工的一言一行,生怕员工怠工,生怕员工背叛。这就是差距,当其他机构发展越来越好,你的机构却因为这样的管理方式浪费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会,最终无法应对市场的竞争,只能关门了事!对员工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是团队管理的大忌,也是机构发展的最大障碍!搞垮机构方式3: 踩点上班,到点走人机构要求9点上班,大部分人都是踩着点到培训机构,有些人还经常出现迟到。安排给员工的工作,总是在最后期限的到来的最后一刻才提交。每天上班后,员工不是去上洗手间,就是三三两两的溜出去吃早餐,买奶茶,好不容易不买早餐了,却聚在一起聊八卦,整个团队丝毫没有上班的紧张感,大家都把工作当做是个人的消遣之一。请问校长在吗? 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不知道,我已经两天没见到他了!这些情景,在一些机构里是不是很常见?借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形容: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人浮于事,对工作没有基本的敬畏之心,这就是这些机构所呈现的真实写照。在这些机构里,大家都把应付当做在正常不过的行为,没有人会出面制止,更不用说去思考业务的改善,去思考如何完善工作了?当然,他们也会有认真的工作的时候,当公司或者总部领导过来视察的时候,他们就会呈现出和现在截然不同的状态。这样的培训机构,就是快死了的样子。搞垮机构方式4:不裁废物,光裁能干的员工裁员,基本上每一个教育培训机构都有过的经历。坦率说,有些时候裁员是一件好事。解雇几个人,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件事对培训机构来说很有必要。但问题是,培训机构里总有些不干活的废物呆着不走,他们似乎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每次裁员似乎都轮不到他们。那些平时说话心直口快、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人,却往往会成为机构裁员的牺牲品。所以很多人说,既然做的越多,就错的越多;那我还不如什么都不做,那就什么错误就不会犯了!有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裁员,完全是根据校长或者投资人的个人喜好来进行的。比如:作为中层管理者的你,跟团队伙伴的关系很好,大家都愿意在你的带领下开展工作。但是就是因为这份凝聚力,让你的领导感受到了威胁,为了满足他对团队的完全掌控欲,所以即使你再有能力,你的领导也一定要想办法把你裁掉,然后还要告诉其他人,你是因为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而被裁掉的?这样的机构,你敢呆吗? 这样的领导,值得你追随吗?我们常说一位优秀的上司或者同事,是你职场成长的催化剂,可以让你快速进步。但一个糟糕的上司或者同事,则是职场生涯的黑暗杀手,足以抹杀你对工作的大部分热情。搞垮机构方式5:只画大饼,不愿给饼我们有些教育培训机构,他们的高层或者老板,都是“画饼大师”,有时候他们画的饼波澜壮阔足以令阿里华为腾讯黯然失色。用情怀来感动你,用画饼来满足你,其他的等我再想想!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这样的机构校长、这样的机构领导,你除了对他们的口才表示佩服之外,好像真的也没有其他可以表示的了。他们都擅长画饼,可惜的是,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负责画,却不负责给。越是在公司效益不佳的情况下,画的饼越大越香,等真的快不行的时候,你才发现那些饼压根不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职场人都已经有一定分辨能力,面对不现实的饼,会说一句:“不好意思,我肠胃不好,消化不了这个大饼。”}
今天从最近重点的几个政策出发,来聊聊教育行业监管产生的影响。这10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1. 监管司的成立,实际上明确了教育行业整顿的主基调不会是一刀切的做法,而是通过政策来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结合过往教育部门发言来看“不允许校外教育机构再造一套教育评价体系”。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现有校外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到了必须要整顿的时候。所以,个人建议,无论是企业主和从业者都不能有侥幸心理。2. 对于已经在局内的人,政策落地之前也没必要焦虑。因为焦虑也没有意义,一切都等政策清晰后,根据政策所述内容去做调整;而对于未入局者,今年建议观望到年底,目前入局不是明智的选择。3. 从《通知》来看,有几点需要注意:A. 监管司主要职责是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管理,既包括中小学生,也包括幼儿园儿童,也就意味凡涉及3岁到18岁业务的机构,都在管辖范围之内。B. 从目前教育行业业态分布来看:素质教育、学科培训、出国语培、出国留学基本都囊括在内。个人看法是在这些大业态中,又会区别对待。C.少儿英语、思维数学、幼小衔接、学科培训、大语文等直接刚需或间接刚需类项目,可能会规范的方向是:证照合规办学、教学内容不超纲、收费周期不得高于3个月、不得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同时,与之配套的细则会有关于各年龄段和学科教学内容超纲的定义。以上业务板块的机构,建议关注政策落地后的具体细则,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D.素质教育规范的方向:收费周期不得高于3个月、不得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会是两个主要方向;在证照方面,不排除不用办理办学许可证的可能。个人看法:未来这些领域的机构,尤其是以学科为主,或许会回归到补差市场;培优和拔高,会逐步演化为名师工作室状态,打游击战为主;少儿英语和思维数学类型机构,会演变为专项科目补差;一旦政策落地,机构最大的风险点是:收费不能超过3个月。教育行业一直以来的状态是寅吃卯粮,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以后,大部分中小型机构已经追加几轮投资。落地后,不排除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的修正,相对而言不会是难点,毕竟大部分机构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只是在限定时间内调整教学内容,对机构来讲不会是致命伤。目前之所以焦虑,在于政策未落地,一切都是未知。同样的,对于美术、舞蹈、国学、棋类、体适能等机构,或许会构成间接利好,学生时间可以重新分配。但在教学内容上,一定不能去触碰底线。4. “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这些事情实际上部分已经在实施了,尤其是对于已经拿到了办学许可证的机构来讲,内部装饰、师资和价目公布等内容,包括一些大型机构内部建立党支部,都是属于基本明确的内容。个人认为,出现问题的概率不会太大。5. 监管司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这个行业建立规范标准和进行督办的部门,于大部分中小机构企业主与从业者来讲,是好事。这样的洗牌会利于行业规模重新打散分配。也能够让所有机构找到直接上司,而不是任何事情和证照的办理都陷入踢皮球状态。6. 当然,从内容描述上来看,监管司主要还是停留在标准制定和监管执行的状态,具体执法还是由其他部门负责,只是能够为执法部门提供依据。所以,未来各地的整顿,依然可能是城管、公安、工商等多部门分工合作。7.关于“钉钉子”精神,详细解释见上图。教育行业的整顿属于长期持久战,而且会在整顿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所以,企业主需要有相应的心理预期。8.核心工作还是围绕“双减”开展,所以建议企业主仔细研读一下“双减”内容。9.特别注意一个时间节点:党的百年华诞。政策落地的时间,预计会在七一之前,也就是两周以内。政策落地以后,对于刚需和间接刚需类项目就是利空出尽,而对于素质教育类项目,应该就是利好。10.另外,分享一段内容,见下图:教育行业的整顿和规范,不能简单的从“提高出生率”的角度来理解。应该上升到财富公平、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公平和财富公平,与教育公平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是否有破坏教育公平?思考清楚这个问题,或许也就知道如何做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政策未落地,该干什么干什么;政策落地了,该干什么干什么。近日,全国各地出台暑期托管班的政策,并将其纳入政府实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武汉、苏州、桂林以及河南漯河、驻马店,泰安、合肥、南京等10地开展暑期托管班服务工作。对于家长而言,参加由学校、社区开展的暑假托管服务,能够解决暑假期间无暇看管孩子的烦恼。相较于在机构报班,将是一件更划算、更安全的选择。而对于机构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今年的机构,可以说是在火焰中反复炙烤,面临着政策严管、关停整治、疫情反复一系列的难题,现在还要承担假期无法开班的风险……而这种暑假托管服务如果试行顺利,极大可能将在全国广泛推行。对机构的招生能力、资金统筹能力、运营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毕竟大部分家长都倾向选择暑托班,只有少部分家长可能认为托管班服务不够全面、质量不够过硬,而选择让孩子在机构上课。这些更少的生源,将迎来机构开展更激烈的争夺。所以,个人建议,此时此刻,无论是企业主和从业者都不能有侥幸心理。而对于已经在局内的人,政策落地之前也没必要焦虑。因为焦虑也没有意义,一切都等政策清晰后,根据政策所述内容去做调整;而对于未入局者,今年建议观望到年底,目前入局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从另外一方面去看,监管司的成立对于行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监管司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这个行业建立规范标准和进行督办的部门。于大部分中小机构企业主与从业者来讲,是好事。这样的洗牌会利于行业规模重新打散分配。也能够让所有机构找到直接上司,而不是任何事情和证照的办理都陷入踢皮球状态。对于未来政策落地后的教育行业看法:1.政策合规是大趋势,但不是机构生存的致命因素,大部分有证的机构,也会难逃倒闭的厄运。2.教学内容合规,无论是哪个类型的机构,实际上都是可以做到的,且能完成转型的。毕竟,这是机构的看家本领,换汤不换药的事,还是能做好;3.虚假宣传,那是可以规范的。尤其是那些一直标榜是以转介绍和续费为主的机构来讲,不管整顿不整顿,就一直没宣传过;4.致命伤是一次收费3个月,且要监管流水!请注意!这才是大招!一旦落地,大部分机构会长期面临追加投资,长期要死不活!当然,素质教育机构也难逃此劫。5.资金监管是行业七寸,入行门槛大大加高,投资总额增大,周转资金变多,追加投资周期起码以一年计,机构扩张速度减缓,盈利能力变弱。6.如果你还只是在焦虑是否能办到证,教学内容怎么整改,基本上就没看懂这个行业。你需要关注的是账户上还有多少余额,还剩下多少未耗课?投资款是否有收回?账户余额和未耗课是否对得上?如果有缺口,怎么来回补?7.当下,招生越多风险越大,尤其是找招生团队来做这事,无异于挖坑埋自己。毕竟,资金一旦监管,进退两难喽。8.最后,个人不建议这次低估整顿的决心。未入行者要谨慎,哪怕你想做的是素质教育,也一样等政策落地后再动;已在局内,有照无证,无证无照,都听天由命;已在局内,有照有证,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所有内容明确后,依规整顿就好。转发请署名【深学邦 刘一一】关注我的知乎,分享更多教培干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整顿培训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