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厌学如何教育家长怎么办案例教学?

一、 什么样的情况下预示着孩子开始厌学?1、回家总是会说“真累”、“真烦”、“烦死了”等等有些以前很喜欢上学、上学很自觉的孩子,现在上学前总是拖拖拉拉,放学后喜欢说:上学没意思,真不想去上学;回家后总是说:真累,真烦,烦死了;这样的现象出现了,父母就要额外注意了,你的孩子就是潜在厌学学生,很容易受心理暗示。2、这不是我的错这样的孩子喜欢推卸一些理由,成绩下降了,自我安慰程度太过了。孩子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一些外部原因,不客观的去看待自己学习成绩,也不去检查自我和吸取失败教训。这样的情况出现“厌学”症状的早前预兆。3、学了不会,我就是学不会有这样想法的孩子,通常很不自信。在一次一次否定自己的情况下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孩子会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之后,极端自卑,感觉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觉得自我智力发育落后,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努力可以改变的。厌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形成。4、失败合理化这类孩子,总是把自己的失败看似有种合理地理由,他们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安慰自己,可是自己很清楚,自己骗自己。自己不认同自己,失败了,让自己的失败变得很合理化,来安抚自己的受挫感,让自己避免强烈的内心冲突。久而久之,孩子有种厌倦感,从厌学开始。二、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厌学?1、受到父母的焦虑影响被教育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原始的爱。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的受父母的影响,被潜移默化的代入一种情感,他们对学习慢慢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厌恶感,焦虑让他们倍感压力和无处释放的压制感,一些孩子就会在这种无声中走上了不学或者厌学的情绪压迫中。2、孩子自己否定自己这个在上面提了好多次,这类孩子首先就是自我的怀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怀疑学习的用处,自己否定自己,而不是被别人否定,这个通常让老师很无奈,问题根源在学生自己本身,言之来讲,父母多少是与这有莫大关联的。3、家庭缺爱的孩子据观察,家庭缺爱的孩子一般都有很大的情绪上问题,他们很难去客观认知目前的问题,而一味的随心而至,家庭缺爱让他们对这个世界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也许意味着另外一种含义,父母不会去关注他们学习的好不好,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需不需要解决,怎么去解决。在他们心理,他们都不去奢望自己的父母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厌学情绪的到来,更多是想获得存在感,获得某些人的关注度,自我的麻痹和自我放弃。三、 怎样去让孩子慢慢放下“厌学”情绪?1、增加孩子关于家庭的爱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家庭的温暖,爱能创造一切,也能温暖一切。家庭冷暴力很可怕,直接让孩子产生一种距离感,觉得读书是为他们而读,在学校遇到学习问题,缺少家庭沟通的孩子就会沉默,把想说的话藏住,慢慢的把学习不好的成绩作为父母去关注去爱护他的机会,想要通过批评获取父母的重视。孩子在这一过程很容易去产生“厌学”情绪,作为父母的,需要尽可能的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增加家庭的爱护,孩子才能够不走向“学习极端”,才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至于由于怄气去刻意的放弃学业。2、增强孩子自信,不去否定自己在周围所认识的人孩子中,不自信的孩子走路起来都是弯腰驼背的,学习只会选择自我放弃,对成绩不加关心,对未来不加考虑,成绩愈加下滑。孩子缺乏自信很可怕的,他会让他自己干啥事都是那么的不积极,对自己怀疑,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掌握程度怀疑,在考试时倍加焦虑,很难发挥原有水平。父母应该在生活中多多增强孩子对学习上的自信,比如多夸奖,让孩子不要妄自菲薄。3、做好父母的表率,不把焦虑情绪带到孩子身上父母的作用很大,这个不仅仅是在学习上,也在生活上起到很大的习惯引导。父母在回家前,应该先把自己情绪放一下,给孩子一个放松积极的环境,不要过度给孩子营造一种很功利化的环境。总而言之,在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我们都非常的重视孩子的成绩,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孩子的压力慢慢增大,在学习之余,孩子也会有很多想法。有些家长是不会跟孩子去沟通交流的,孩子没地方去宣泄去倾诉,只会更加烦恼学习,严重的话,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课,沉溺于网络世界中,将学习视为敌人。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些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意,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只是随便说说,孩子不会真的厌学或者不去上学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静下心和孩子好好沟通了,问问孩子最近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情绪和想法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二孩子厌学如何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