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右边是都江堰边上的山叫什么玉垒山,左边是什么山??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都江堰这句宣传口号可谓是深入人心,无论你是否到访过这里,可能都听说过这句话,进而把这两个景点结合起来,甚至觉得都江堰旁边的山就是青城山。其实不然,两者虽然距离确实不远,但是还是相距了几十公里,而都江堰水利工程旁边的这座山也有自己的名字,叫做“玉垒山”,只不过都江堰之名家喻户晓,而很多人对于玉垒山的存在却毫不知情,其实它也大有来头。洪水之地变森林公园,玉垒山的前世今生为什么说玉垒山大有来头呢?这就得从都江堰修建的原因说起。为什么会在这里修建都江堰呢?就是为了遏制岷江上游洪水泛滥。根据《汉书·地理志》“绵虒县”下原注云:“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历史上岷江上游洪水泛滥就是由此冲向成都平原的,从而造成了这里连年冬旱夏涝,百姓苦不堪言,除了李冰父子之外,前人也为解决这里的水患做出过贡献,比如学术界普遍认同杜宇派鳖灵治水之地也是这里。因此,看了都江堰本体还不算看完了整个都江堰,要到这源头走一走才算是了解了都江堰的全貌,而玉垒山也是和都江堰联票,可以从都江堰进、玉垒山出,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只不过网上购票的朋友最好从都江堰进,因为以前玉垒山这边是不提供网上验票服务,只能检纸质票,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变化。现在前往玉垒山是完全看不到洪水的影子,昔日洪水泛滥之地已经成了一个森林公园,据说还曾在1986年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环境的确是不错的,而且能俯瞰都江堰县城。除了俯瞰县城之外,玉垒山能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貌,特别是作为玉垒山至高点的玉垒阁,确实是一个登高远望的好去处。站在玉垒阁上,可以看到玉垒山绵延向南直趋都江堰西北,而都江堰水利工程里面内江有一个“宝瓶口”,这个“宝瓶口”并不是天然形成,也是李冰治水时期为限制进入内江灌溉的水流量而开山分水,分开的小山就是现在的“离堆”,而大山还是叫做“玉垒山”,足见玉垒山与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可分割的关系。二王庙:李二郎与二郎神的传说顺着山路自玉垒山而下到达山麓,便是二王庙了,二王庙同样也是都江堰核心景区之一,也是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初建于南北朝时期,本是为了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李冰及其子二郎,因此庙内不仅有李冰和李二郎的塑像,石壁上还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后人称为“治水三字经”,还有多个版本,无一不朗朗上口、流芳百世,好玩的是,这个二王庙还有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这便是二郎神的传说。为什么二王庙会与二郎神的传说有关呢?其实,关于二郎神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比如我以前曾经提到过的乐山夹江便是其中之一,而另一个故事则起源于都江堰的“灌口二郎”,特别是在前后蜀的“造神运动”时期,“灌口二郎”可以说是与蜀地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曾经王小波、李顺就打着“灌口二郎”作为旗帜起事。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宋仁宗时期便将“二郎神”改造成了李冰儿子,后来在历史的演变中,二王庙就成了二郎神的主祭之地,而李冰的主祭之所则搬去了离堆之上的伏龙观。因此,现在在二王庙之中可以看到大殿供奉二郎神像,二殿才是供奉李冰夫妇神像。除此之外,二王庙作为一个道教场所,里面还供奉文曲星等神仙,高考前夕也会有家长带着考生前来参拜,图个好兆头。好玩的是我在这里听到一个导游给一个日本人解释“文曲星”是“いい先生”(好老师),觉得很有趣,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这样说也没错吧。当然,作为一个历史遗迹,里面自然也少不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留名,比如山门的“二王庙”三个金字就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所书,后殿右侧则有画家张大千以及徐悲鸿等名师大家的碑刻,二王庙内匾额、对联、诗文更是精品诸多,清果亲王手书“功垂不朽”、光绪帝御笔“功昭蜀道”以及商代古木、明代铁花瓶、铁蜡台等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以歌颂赞美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这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旁边的玉垒山,看了这座山是不是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都江堰了?因此到了都江堰可千万别错过啦!你们还知道哪些著名景点旁边的附属景点也值得一去,但是却容易被游客忽略的?欢迎在评论里告诉我呀!图/文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于作者:目前已经前往过全球500+城市,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以及斯里兰卡当过国际志愿者,欢迎持续关注,与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乐,喜欢记得点赞评论或分享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江堰边上的山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