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边界感需要慢慢建立吗?

2018-09-14 15:30
来源:
MoreCare
文/JL
梁晓声先生曾说过:所谓的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但是,总有一些人,能颠覆我们最基础的认知,让人不禁感慨,这个世界,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人。
这两天,网红殴打孕妇,致其先兆流产的恶性事件在网络上热传。一位怀孕32周的孕妇杨某,被一条没有牵绳的狗吓到,与狗的主人发生争执,却不料遭到了对方的殴打,使其高危早产入院。
据目击网友和受害者孕妇称,当日这位网红言语不堪,泼辣骂起人来隔条街都能听到,甚至当看到孕妇倒地,被救护车抬走的时候,她和她的母亲,还在继续辱骂对方,甚至还在警察面前暴力抗法,恶毒指数让许许多多的围观者,也颇感愤怒。
王思聪也发声,怒怼该名网红:“美丽的皮囊碰到丑陋的心灵会变的一文不值。看到她妈那泼妇样我就懂了,从小就没人好好教她做人。”
教养,在汉语的释义中,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当世人评价一个人没礼貌的时候,多数可能会只针对这个人本身,但是若是有人评价一个人没有教养,就有些子不教、父之过的意思了。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父母就如一面镜子,在我们身上折射出他们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整个性格与品格的形成都受到父母的影响。
追本溯源,教育的根来自童年环境。在我看来,这个网红,缺少边界感。从她母亲的表现,我们大概能猜想出,可能是她在幼年时期,没有受到一个正确的指引。
何谓边界感?其实边界感是一个很不明确的概念。边界感更像是一种限制,限制我们不要随意侵犯他人,同时也保护我们不被打扰,每个人都能独立生存。
我们一直受到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因而脑海中产生一些既定的常识,我们知道辱骂、殴打他人是不对的。
就像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那些键盘侠,网络生活放大了人性的恶,他们肆意评判,用极端的语言攻击着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人。其实这也是一种无边界感的体现。
当边界感模糊的时候,可能因为一次欺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会助长内心恶意的滋生,让人觉得即使这样做,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一而再,再而三,最终才会导致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
复旦陈果曾说过一句话:自由,是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多孩子,价值观尚未成形时,大多数都没有一个健全的规则意识,这个时候,就突显出教育的重要性,边界感跟童年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孩子侵犯了别人时,父母对孩子进行教导,什么样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什么样的做法会使人困扰,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有边界的,方能及时止损。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建议各位家长:
一、要尽力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他人的,使用他人物品时,要经过他人同意。不要在不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处置他人的物品。
二、为孩子建立隐私的概念。不要轻易的触碰他人的身体,在别人上厕所、洗澡、换衣服的时候,告诉孩子这些是隐私行为,不可以随意观看。
三、教会孩子遵循社交的规则。不要随意打探别人的隐私,不要随意评判他人的样貌与德行,与人交往注意礼节,不要随意侮辱、打骂他人。
四、父母先行,以身作则。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很多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父母要学会先约束自己的行为,孩子才会有更好的榜样。
其实最好的教育,通常都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养孩子,本身就是父母的一场修行。所谓教养,不过如此。
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
MoreCare茂楷是一家面向0-3岁婴童养育教育的综合服务平台。MoreCare旗下的茂楷婴童学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济南等国内一二线城市提供0-3岁的全日制国际化教育,一站式解决家庭在孩子日托、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早8点至晚6点的超长营业时间,为宝宝提供专业的养育和教育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界感需要慢慢建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