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奖励式教育怎么样?能激励孩子吗?

孩子很厌学?可能你是这样教育的,看看吧

孩子很厌学?可能你是这样教育的,看看吧

很多孩子都有厌学的情绪,特别是假期过后,怎么哄他去上学都

不行,很多家长就会把错误归咎于学校,认为老师严肃,课堂枯燥,

学业沉重等,逼得自己的孩子不想去学校,往往就会忽视家庭教育

这一因素,有时候孩子厌学的根源往往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特

别是以下三种教育方式: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孩子的

生活不能仅仅只有学习。很多家长就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就什

么都不用孩子做,凡事都帮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孩子触碰。

孩子起床叠被子,家长就说:你去收拾书包,放着我来,孩子吃

饱饭想去洗碗,你就说:去房间里看书,妈妈来洗,慢慢地孩子就

养成了这样自觉性,除了学习,就什么都不管了。

其实,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知识孩子生

活中的一部分,回到家里的时候,还是想体验一家学习之外的生活,

看看电视,玩一下玩具,甚至帮妈妈洗洗衣服洗洗碗,都是孩子向

如果孩子学习能力表差,问题并不在于浪费时间在日常的生活中。

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位叫别人家的孩子,很多

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就是想让自己的

孩子认识到不足,激励孩子去努力奋斗。总是说:你看看人家小芳,

这次又考了一百分了,什么时候你也能考这个分数啊;你看看人家

小明,才刚放学就把作业做完了,你呢,总是拖到最后。

}

家庭教育中的激励、监督、惩戒机制的应用研究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教育集团   顾蓓   李易茗

 当前,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形成了共识,即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不可缺失,否则就会出现5+2=0的现象。有的家长有了这样的意识,但是具体怎样开展家庭教育确倍感乏力,很多家长容易出现偏激现象。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家庭教育中的激励、监督、惩戒机制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

  一、家庭教育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奖励内容方面上,忽略了培养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秀品质。生活在很多家长没有长期目标,只看重孩子最近发展区。90%以上的家长只是期望孩子能顺利地升入实力强的初中,跨入重点高中,最后考上大学。这种狭隘的家庭教育奖励目标,对实现孩子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环境、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因此,如果单纯的看重学习成绩,而不改进上述诸因素,学生提高成绩是相当困难的。其次,在奖励实施的结果方面,在座谈一部分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时, 80%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家长制定的成绩标准而没有得到奖励,这说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超出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经过开家长会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都是运用物质手段奖励孩子,例如卖高档运动鞋,或是出外旅游奖励,或者考多少分给多少零花钱等,缺乏精神方面的奖励。而这些非物质奖励对于孩子的细微进步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而有效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家长工作繁忙,缺少和孩子的有效沟通,通常情况下也是口头问问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关注过少,如果家长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小步伐的进步目标,期望值不设定那么高,孩子还是很乐于进步的。

二、家庭教育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监督机制是很多家庭缺少的教育环节。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也会督促孩子早点完成家庭作业,但是孩子完不成也不得而知,所以会出现老师叫家长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家做作业就会磨磨唧唧,半天完不成,这种情况家长也表示无可奈何。其实,这就缺少监督机制而已。为什么学生考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很多题目,回家就不行了呢?因为考场上有人监督,家里没有人监督。所以家长要给孩子限定时间,并且做好监督工作,甚至提出条件,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才可以去玩耍,这样“以考代练”的家庭作业模式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仪式感。完成作业家长不要放任自流,要耐心的检查,学生作业质量高还要鼓励学生,口头的夸奖也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就感。一旦让孩子在监督学习中养成好的习惯,孩子成绩提高也就为期不远了。

  三、家庭教育惩罚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访谈中,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没有惩罚措施。他们认为“树大自直”,不用惩罚也没问题。还有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就要“修理”,因为在他们管理概念中,惩罚非打即骂;部分家长收媒体报道的负面新闻影响,怕孩子做出极端行为,不敢管孩子更不敢惩罚。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多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觉得没有必要在孩子的教育上采取惩罚措施;父母双方在惩罚措施的使用上存在分歧,一方的惩罚被另一方所阻止,惩罚无法实施,时间久了,就容易顺其自然。没有惩罚措施,孩子就会更加放纵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其它行为方面的不良表现就会养成习惯,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建立家庭教育中有效奖惩机制的对策

1. 家长及时调整心态。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如果家长不切合实际对孩子要求过高,一旦达不成目标便对孩子批评或训斥,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在访谈中,很多对孩子对家长不满意,因为家长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孩子的缺点,而不反思和调整自己,结果也就是父母对于孩子越来越失望。

家庭教育目标需要多样化。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善于培养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和生活的诸多优秀品质,包括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在实际的生活中,还要善于发现、总结自家孩子的优点,并开展赏识教育,让孩子有认同感,同时给孩子制定小的进步台阶,让孩子逐步跨越一个个目标,那么,通过这些措施便可锻炼和塑造孩子的优秀品质。同时,家长还要细心观察和发现孩子的缺点,及时限制与约束,采取适当的措施,制止乃至杜绝缺点的形成。

3.保持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此相伴的家庭教育也将是点点滴滴的教育,孩子身上优点的培养和缺点的克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事情,需要家长保持长期的教育敏感性,针对孩子细微的进步和不良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同时,家长双方需要事先达成协议,奖惩立场保持一致,而不能相互冲突。家长还可以利用QQ或者微信与孩子班主任老师经常性交流,就孩子的奖惩方法进行交流,也可借鉴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激励、监督、惩戒这三把钥匙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只有彼此配合,才能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励初中孩子努力上进的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