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大学生退学重考?

对于2018届的考研学子来说,决战日的硝烟与泪水刚刚过去一天,殊不知幺蛾子又来了。

这不,12月26日上午,多名网友爆料称:

2018考研数学出现「神押题」,怀疑发生泄题。

据网友爆料,一位名为「李林」的考研讲师在本次考研前的一段2个多小时的授课视频里,举的例题与实际考研数学三试卷中十分相似,而这一段视频的收费为2000元。

其实经历过的考研党都知道,押题本是考研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这位讲师的押题之准,简直神到不正常。

比如,今年考卷中有一道超纲的题目,难住了不少考生。据不少专业人士考试后分析,该题的难度已经明显违背了正常逻辑,普通的押题者想押也押不中。

就在考生哀嚎一片之时,讲师李林却不仅诡异地押到了这道题 ↓↓↓

而且视频中他还特别「暗示」这是今年的考点 ↓↓↓

不仅如此,网友们还总结发现,这位教师在这堂课上所讲解的题目,几乎都是今年考研数学的考点――除了数字不一样而已。就像专业微博@考研圈的分析:押中几个题就已经很厉害了,这位老师押中线代大题能猜中原题,证明题原题也就罢了,连超纲的二阶微分都能猜中。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怀疑:如果说这是巧合,怕是难以服众吧。

这位老师「押题神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据知乎匿名用户透露,此前早就有学长向自己传授经验——李林每年都能押中好几十分,看了他的视频平常数学很差的人也能分分钟考高分。

就连这位老师所在的培训机构,也堂而皇之地把【神押题】当做了卖点。而据@中青报报道:该网站的「名师团队」栏目显示,李林系「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被曝光后,工作人员火速表示这是他们的失误)。

事发之后,舆论迅速发酵引发了重视。最新消息是——

教育部考试中心介入此事进行调查,并在半天内飞速给出了调查结果称:所有怀疑都是假的 ↓↓↓

但这并没有完全平息考生的怀疑,不少网友依旧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致取证。

实际上,这种考研「神押题」引怀疑的情况,早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很多考研机构都会宣传自己多厉害,押中了题第一时间各种铺天盖地宣传,以此作为噱头招生。

虽然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没有文科容易押中,不会因为开了十九大就要考什么内容。但无奈押题与泄题的界限傻傻分不清,究竟神押题背后有没有罪恶的产业链,本就是个很难核实的问题

而就算核实了又能怎样呢?回首考研这些年,已经核实的泄题案屡屡出现。

早在两年前,2016年就曾发生过考研英语、政治大规模泄题。当时,也是网友发微博爆料某培训机构押题太准,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是一名在考研试卷印刷厂劳改的服刑人员,窃取试卷拍照后,把考题流传给了培训机构,答案流传在考研QQ群、微信群中。

结果,犯罪分子落网,可由此造成的考试不公平后果却无法弥补。每每有类似事件发生,「要求重考」的声音再多,也架不住历史上大型考试从来没有重考的经历,遭遇的不公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

久而久之,看押题才能考高分,已经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常态。

甚至有人放言:管他背后有没有黑暗的勾当,考研本就是一场信息战,「聪明人」才能胜出。看不惯的,莫非是有些人嫉妒心太强?

问题是,所谓的「聪明人」得意了,受委屈的永远是老实而努力的考生。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2018考研数学的难度创了史上新高。不少考生都吐槽,这套题目可以说是十分简单,其余的140分特难。

考试散场后,学子之间就是一片叫苦不迭。毕竟数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一项最为折磨人的学科,几乎是所有考研考生最努力的科目。

如果说,之前考生们还能安慰自己——要难大家一起难,考不好是自己知识不扎实,怨不得别人。

而一次次频发的黑暗事件,对于那些整天学十二个小时、蓬头垢面的考研学子来说,无疑是比考零分更大的打击。让大家不仅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不成辛辛苦苦学一年,不如人家一节课?

或许有些时候,真的是考生脑补太多了。但面对外界「有能耐自己考好点儿啊」的嘲笑和质疑,还真甭怪考生心思太敏感。

要知道,只有在被准备考研的生活折磨过无数次之后,你才能感受到这份绝望从何而来。

考研,在大学生字典里的解释是——出题老师以强迫他人读书为目的,以书面形式摧残他人身心的行为。

人们都知道高考累,可那是一种集体累,因为有群体动力,所以大家互相扶持,加上考试前其实都很清楚每道题考什么,可以说有理性预期;

相比之下,考研更像是一场没有大纲、没有范围、时间短任务重的孤军奋战,堪称是一场赌博。

考研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算你没有经历过,也一定在新闻里见过、或听(头发都快掉光了的)学长学姐们描述过。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处处都是暗流的斗争,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大家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比如,整整一年来,手机上的各种社交APP都在——卸载、装回来、卸载——的无限循环中苟延残喘着。虽然那位考研的同学微信上签名写着「考研失联中,联系方式:xxxxxxxxxx」,但实际上每个暗夜里,他或许都在被窝中 打着农药 (划掉)梳理着新考点。

再比如,哪天你看到他突然眼眶发紫做肾虚状,也不要惊讶。虽然考研狗不是科比,没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也算是整个大学期间平均起床时间最早的一年了。

你见过凌晨五点的图书馆吗?

凌晨五点的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

你见过宿舍楼没开门,跳窗去抢座位吗?

你见过肉身挤破玻璃门吗?

河南驻马店,黄淮学院学生冲向图书馆

你见过老学姐以身相许威胁抢座者吗?别担心,踏上考研路,什么惊喜都能见到。

广大考研狗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

就算北方刚刚遭遇了一场大规模寒潮,苦逼的他们依然一个个裹着毛毯,打着台灯在寒夜中背书做题 ↓↓↓

毕竟,谁让考研报名人数年年开创新高,能考上的比率只有三分之一,想考上好大学的难度更是翻了好几番呢?

谁让那一套套变态的真题卷,可能就是他们在应试教育之路最后一次挣扎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呢?

就算99%的考生都是——翻开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翻书:马冬梅;合书:马冬梅我记住了;考试:马冬梅楼下的大爷的出生年月日——但沉溺于题海中无法自拔之后,他们随手发的表情包也都从PDD变成了线性代数 ↓↓↓

如果你看到曾经刚入大学时一个个光鲜亮丽的小哥哥、小姐姐,在考研后变的像丐帮弟子,千万不要诧异。谁让有句老话说得好呢:决定风雨兼程的人,必是蓬头垢面的。

考研 = 没时间注意形象,是个死命题。连昊然弟弟在见过学长学姐的考研之路后,都不禁感叹——考研的还有小姑娘?然后发出一段杠铃般的笑声。

如果你看到像这位山西医科大学的妹子一样,一边认真看着卷子,一边在自习室里买醉的姑娘,也不要好心上前劝阻。

你只需要一边默默喊麦:一人我饮酒醉,肖四肖八成双背,两眼是独相随,只求她政治80归……一边上前鼓励一句,祝这位好汉考研成功

毕竟,每个人都拥有酒壮考研胆的权利。一瓶提神醒脑,两瓶永不疲劳,三瓶长生不老——这句玩笑道尽了多少考研的心酸和无奈啊。

这么辛苦的生活,难免也会让人萌生放弃的念头,无数个时刻心态都要崩。

大家纷纷开始羡慕起那些「考上就是缘、挂了也是命」的佛系考生 ↓↓↓殊不知,人家心里真正有底气的都是扫地僧,而不是打酱油僧。

想要用——其实有些成功故事是从退学讲起的(xjb乱说)——来麻痹自己紧张的情绪 ↓↓↓

却往往都是在经历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大哭一场后继续安慰自己:考研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你们失去的是一部分时间,得到的是整个未来。

可就算这样,你以为笔试难就是考研的全部了?too young。

一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往往是——

冬天冷死一部分,夏天热死一部分;

情感挫死一部分,被找上工作的拉走一部分,被保研影响死一部分;

考试报名死一部分,考完笔试死一部分,面试完再死一部分;

——的过程,要问考研苦不苦?还得问问长征两万五!

说了这么多,考研又苦又难,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把它奉为圭臬呢?

每年奔赴考场的学生一批又一批,甚至还有准妈妈带球上考场,临考试肚子痛,整个过程中姑娘一直在哭,说自己不想放弃这最后的机会,毕竟生了孩子后要想继续深造可能就不是三五年能拾起来的事儿了。

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含泪去医院生娃。

对于考研,不同的考生其实有着不同的追求。

有人是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有人是想弥补高考失误,有人想钻研学术,有人想提升学历,有人只是想换一座城市生活

但总而言之,都是想在最大的努力范围内,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

偶尔考研党也会面临周边人的质疑:傻不傻啊,考研就能改变人生?有人劝他们「读研不如赶紧找份工作」,他们便努力向大家证明学而有用;

有人问他们「要是没考上会后悔吗」,也只有他们知道,这段日子的努力织进回忆有多么宝贵而无悔。

或许正因为付出了所有努力,当看到频发的疑似泄题和各种作弊事件时,才会那么愤懑。

大家不是不能接受意外,只不过不希望这些意外里掺杂太多人为因素。

换句话说,人人都知道:竞技类考试本来就不能一直体现我们的最高水平,它是自身努力外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结合体。有些事儿比如运动员比赛时的生理期很难规避,但是可以选择更加努力去让自己不那么难过。

因此,大家也都期许着——

我们曾抱着最大的诚意去参与的一场自以为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考试,它应该给我们的是一种「努力可以带来改变」的希望,而不是「无论你怎样努力都改变不了命运」的绝望

最后,就算处处都是黑暗,我们依然预祝所有为之付出过青春和汗水的2018届考研生一切顺利。

}

挂科是指补考后吗 大一上挂科多久补考 我现在在nudt

每个学校的制度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是考试——挂科——补考——补考不过重修,你可以先问问你的辅导员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们,看看学校的制度是怎样的,再问问会不会留级。
考公务员,可以是大学或者专科毕业,但被退学的肯定是不可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挂科退学,就意味着拿不到毕业证书。没有毕业证书是无法报考公务员的,不是什么影响不影响问题。会不会被留级,要看自己的努力了,留级还是好事,被退学了,就白读了。

如果你靠进了军校,最好不要轻易退学吧,即使不是军校,什么学校退学对以后都是有影响的

军校不是那么好考的 你如果能考上军校 那么你现在就不会挂科 你现在连挂科都解决不了 军校也就没指望了追问

会挂科的 只是不知道这挂科是按补考后算还是什么

你难道不知道考公务员起码得大学毕业嘛?!

}
  • 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秭归一名女生在北京大学读了两年后,退学参加今年高考,结果分数并不理想;仙桃一名男生也在某重点大学读了一年半后退学,今年终于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为了能上自己理想的专业,选择退学重考,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对于少数学生的这一极端之举,有关专家均表示:不赞成。

    秭归女生作别北大  复读一年收获失望

    付芬(化名)来自秭归农村,从小学习优异,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在同学和老师眼里是一个“传奇”。

    2009年高考,她取得文科600分的佳绩,是宜昌市第6名、全省第24名,被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录取。

    对这个让很多人羡慕的成绩,付芬却不满意。她的一名高中老师回忆,付芬得知高考分数后,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更让她难受的是,她不喜欢哲学专业。

    大一期间,付芬开始考虑转专业,她的父亲还曾为此与校方交涉,最终未果。眼看转专业无望,付芬想到退学。她的高中老师得知后,多次劝她慎重考虑,但都被她拒绝。

    2011年秋,付芬毅然退学,回到秭归复读,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今年高考,她预估成绩不错,但最终结果与她的期望相去甚远——文科不到600分,不但无缘北大、清华,就连进入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把握也不大。

    记者曾多次与付芬联系,希望了解她退学前后的心路历程,但仍处在高考失利打击中的她表示,“我没什么好说的。”

    付芬的高中班主任郑中老师说,付芬的转专业之路这么坎坷,自己很为她心痛,希望她未来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

    仙桃男生退学重考  如愿进入心仪高校

    与付芬相比,仙桃男生肖驰豪还算幸运。他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上了一年半后,选择退学重考,今年如愿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录取。

    昨日,记者联系上肖驰豪的妈妈。肖妈妈介绍,2年前,儿子以高分考上大学,“他当时的专业其实是非常好的,在国内上两年,再到国外上两年,毕业后也不愁找工作。”

    但真正到了大学,肖驰豪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是工科。大一时,他就对金融类书籍产生浓厚兴趣,经常手不释卷,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决定退学重考并选择金融专业,这个决定把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吓了一跳。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标准的好学生,大一时就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各科成绩也很不错;在家人眼里,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怎么一上大学就变了?

    但他还是勉强做通了家人的工作,于去年11月办理了退学手续,在武汉一家复读学校复习备考。尽管他只复习了半年时间,但由于基础好,今年高考考了620分,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科最高分如愿进入金融学专业。

    为转专业不惜自残 心愿难了接受现实

    去年914日,本报曾独家报道了武汉纺织大学学生王林(化名)转专业未果,用刀自残的事例。

    王林是武汉纺大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他试图转入心仪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最终未果。感觉“走投无路”的他,趁父母出门,用菜刀向自己的右臂划了22刀。他还将自残画面贴在自己的QQ空间,并写下心中的苦闷。

    王林说,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发泄郁闷情绪,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向社会求助,实现转专业的愿望。

    武汉纺大教务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林如果一定要转专业,只能通过留级或转校实现。这意味着,他要么荒废一年青春,要么转往武汉市外设有此专业的二本高校。

    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王林表示,他已经恢复平静。经过反复权衡,他选择接受现实,既然转不成专业,就继续学习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追求兴趣值得肯定 极端之举不宜效仿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解飞厚教授说,学生们追求个人兴趣爱好的执着精神值得肯定,但对于退学重考甚至自残这种极端做法,他并不认同。

    他表示,我国的大学教育是一种“宽口径,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当专业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兴趣需求时,学生可以采取其他多种方式学习,如自学感兴趣的课程、选修相关专业课、读双学位、考研等。而且高考风险很大,退学重考成功的例子固然有,但不成功的也很多,而且退学给自身以及家庭带来的影响很大。

    另外,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所学专业无关,因此不要将专业看得过重,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希望同学们慎转专业。”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陶梅生教授也认为,追求自身兴趣爱好,是当代大学生个性思考的一种表达,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退学重考是学生的自由,但希望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个人选择、未来发展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这样才不至于造成遗憾。

    同时,他希望学校能够以学生为本,尽量支持学生转专业的要求,因为只有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生们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但从现今国内大学的状况看,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转专业的办法。学校也有苦衷,如果任由学生们自由转专业,可能导致大量学生集中在某些专业,而其他专业生源不足,结果是教学秩序受到影响,教学质量难有保证,因此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退学意味着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