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什么季节生孩子适合啊?

(来源:辽宁省教育厅)

寻找“乡村大先生”走进辽宁——用脚步丈量乡村教育,记录“乡村大先生”的教育故事,展现他们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深情的教师风范。

在辽宁省丹东市附近的鸭绿江,不断漫溢的江水形成了一条支流,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碑沟村就在这条支流的南岸,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通往外界的唯一途径便是这条没有桥的江。

碑沟小学在江北岸,教师王勇每天定时出现在岸边, 他弓着腰,用力将铁皮船推进江里,孩子们上了船,船猛地一沉,挤开水面。王勇撑开长篙,小船晃悠悠前行,荡起一棹棹水波。隆冬季节,江面上结了厚厚的冰,王勇手持木棍,在冰面上不断试探着,孩子们拉着他的衣后襟, 手拉手排成一串,他们的小脸被冻得通红,呵出的热气泛起白雾。枯水期,浅水无法行舟,王勇便赤脚背着孩子们过江。

江水深深浅浅,一年又一年,看着一茬一茬的孩子长大离开山沟,这个憨厚的东北汉子咧嘴笑了“:我说不出啥大道理,但有我在的一天,孩子们上学就有船坐。‘ 穷见穷, 心里疼’,我是穷人家出身,见不得乡亲们犯难。我常常对学生说,定下目标,铆足了劲儿学,能学到啥程度是啥程度, 人生不留遗憾,能走出这穷山沟,就不要再回来!”

“ 把俺的娃也捎带上呗!”

王勇土生土长在碑沟村,1984年高中毕业,成为一名 代课教师,辗转各村校教书,1990年调入碑沟小学,每天 划船从江南岸的家到江北岸的碑沟小学上课。

“ 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碑沟村的人家散落在山沟处,村子里学生少,上学得去江对岸。最开始,孩子们每天上学由家长轮流划船接送,可是农家要种地养蚕、捕鱼捞沙,像只陀螺般在山间河湾打转,经常抽不出时间接送孩子,乡亲们便说“:王老师,您去上课,把俺的娃也捎带上呗!”“ 一个娃也是带,十个娃也是带”,后来,王勇“ 捎带”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似乎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惯例, 这惯例一延续就是20多年。

每天清晨,王勇早早地起床,来到村头的渡口等待学生, 他得比学生先到“。山里温度低,江边风又大,孩子们且等着, 冻感冒了可咋整!”王勇每天带着书本、教案,还有钳子、扳子等修理工具,趁孩子们还没来,先仔仔细细把船检查一遍。他给孩子们定好“ 规矩”:在船上不许乱动乱晃、嬉戏打闹,风浪大时必须趴在船舱里。在孩子们面前,王勇说话比家长都“ 好使”,那份信赖感让他很“

小船每次只能坐四五个孩子,学生多时,要折返几趟。看着接送的孩子越来越多,妻子有些担忧“:江水无情,万一出点啥事儿,咱咋给乡亲们交代啊?”王勇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搭把手的事儿,大家有困难,咱就得帮!

到了汛期,江水漫灌周边的沟沟岔岔,每天放学,王勇便一沟岔一沟岔地把每一个孩子安全送回家。每年初春和初冬是接送学生最难的季节,实在没辙,王勇就陪着孩子们吃住在学校。

“ 孩子跟着王老师,俺们放心!”乡亲们这句暖心的话, 让王勇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有放弃过。

初春季节,早晨温度低,下午江面上的冰开始融化, 王勇拿一个长木棍“ 咚咚咚”地敲击冰面,一步步往前挪, 遇到气眼,棍子就嵌进冰里。有时刚踩着冰过去,江水就漫过来了。一次王勇在冰上走,突然脚下一滑,掉进了冰窟窿,孩子们都吓傻了。他呼喊着,让大家不要靠近,然后用手肘支撑着冰面,在冰窟窿里挣扎了半个多小时,衣服都冻成了冰坨坨,当他像个冰雕似的翻上来时,孩子们放声大哭。

2002年,学校申请到了烧柴油的铁皮船,但船上只配 发了5件救生衣,王勇二话没说就给孩子们买齐了。

冬天,挂机打不着火,王勇便提一壶热水,烫热挂机, 再拼命打火。遇上大雾,江上白茫茫一片,辨不清方向, 船在江里打转。一次,船开到江中央,突然起了大风,他让学生趴在船舱里,自己跪在船上,迎风开船。快到岸时, 突然喷来一股大浪, 刷”地将船篷卷进江里。一次下船时,一个女孩被船绳绊了一跤,跌进江里,王勇一个猛子扎下去, 将她拖了上来。

“ 经常在‘ 水上漂’,风里来浪里去,遇见险情是家常便饭,好在有惊无险,这些年担了太多风险。”至今想起来, 王勇还有些后怕。

“ 谁说坐船上学就是‘ 苦差事’?”

船到了江北岸,王勇搀扶着孩子们下船,再领着他们翻过一片石坡,约莫半个小时后,便到学校了。学校教师少, 王勇是“ 多面手”:上午教语文、数学,下午教体育、音乐、美术等。“ 不光要抓功课,习惯和爱好的培养同样重要。” 王勇教孩子以鼓励为主,很少批评孩子。

“ 娃娃们都和我亲。”王勇颇有些自得。摆渡有辛苦、有风险,更有美好。风平浪静时,大家在渡船上写作业, 有时王勇会教大家唱歌,给大家讲故事,讲人生的道理。同学间有了小矛盾,王勇就出来当“ 和事佬儿”,用自带幽默的东北话,三言两语就把孩子们逗乐了。遇见在船上特别调皮的,王勇也顶多说上一句:“ 赶紧坐好,看给你能耐的!”

“ 江边长大的孩子都是粗线条,心态好,遇到烦心事儿, 在船上说笑间就化解了,根本不用专门谈心。”常年划船送孩子上学,王勇有着别的老师没有的“ 优势”。他会给大家讲“ 船速、水速”的行船问题;开江了,他会脱口而出“:春风又绿江南岸”,住在江南岸的孩子便哄笑起来;看见江面上有鸭子,他会讲“ 春江水暖鸭先知”;夕阳西下,他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 化知识于无形” 的方式,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知识,并觉得坐船上学不再是“ 苦差事”。

学生们得意地将之称为“ 渡船上的课堂”。学生小彤至今仍能忆起王老师在船上讲的内容,“ 别的老师讲不出来!”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小树一样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在船上老开心了,大家都是‘ 过命’的交情,处得跟一家人一样。”小彤说。

“ 在我心里,王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如果没有他,我指定读不完小学。”小学六年,林林一直坐王老师的船上学, 遇到枯水期无法行船时,王老师就会背他过江。

学生小微也记得,有一年王老师背她过江,鞋子滑进了江里,她哭了鼻子,几天后,王老师为她买了双新鞋子。

“ 他家的事儿,就是俺们的!”

“ 孩子们懂事,乡亲们重情!”王勇不止一遍地念叨。东北农村有“杀年猪”的风俗,每到那时,乡亲们都会来请王勇,“王老师不到场,杀猪宴不开席”。农村人朴实,“知好歹”,谁对他们好,心里“门儿清”。有时王勇早上打开院门, 便看见门拉手上挂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他在外面吃饭,遇到毕业的学生或学生家长,临走结账时,发现账已经结了。

“ 王老师人缘贼好。”有一年家里盖新房,乡亲们主动来帮忙,房子起梁那天,光是答谢乡亲们的酒席就摆了十几桌。乡亲们说,谁让他对孩子们好呢,他家的事儿,那就是俺们的!

也有人觉得他“ 傻”:真不知道义务接送孩子那么多年, 究竟图的啥!王勇说,“ 有我在,孩子们就能安安全全地上学,这比啥都强”。多年前王勇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妻子说,以后让咱娃考师范、当教师,等我干不动了,就让他替我继续摆渡。妻子一听就“ 急眼”了,扯着嗓门嚷:“ 你可拉倒吧!趁早打住,自己上了‘ 贼船’也就算了,可别‘ 嚯嚯’咱儿子。”

如今,儿子真的子承父业从师范大学毕业当了教师, 只是,新时代的教师再也不用受父辈那样的苦了。小学“ 撤点并校”后,村里有孩子的人家都想办法搬了出去,王勇船上的学生越来越少:从十个八个,到三四个、一两个,如今,王勇早就是船上的“ 光杆司令”了。

“ 这是好事儿。”把一茬一茬的孩子“ 摆渡”出乡村, 不就是王勇最大的愿望吗?如今,他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有了体面的工作;有的学门技术傍身;有的在外面打工;有的则留在了家乡。

有时候,他站在岸边,心里涌起涛浪:这些年风风雨雨, 有苦有甜。孩子们走了,想起那些热闹的岁月,心里难免有一丝落寞,但幸福犹如涨潮的江水,很快漫上来。“ 再有两年,我就退休了。这辈子没啥成就,但挺乐呵,渡过一茬一茬的孩子,值了!”

(声明:此文章为转载文章,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在什么季节补钙最合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