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单位一把手能跟组织部推荐干部吗

【篇一:区委组织部工作】

一、坚持区域化整体性工作思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共青团组织的广泛覆盖和整体活跃,进一步夯实团的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推动团建创新。1、夯实基础,提升活力,抓好传统领域团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指导,推进基层团建规范化。着力推进团组织基础建设,在去年走访全区427家团支部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台帐,对全区各级团组织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分层分类进行建设、扶持和培育;汇总、规范各级各类团组织的考核标准,形成团组织评价体系。开展了关于基层支部的专项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长宁共青团基层团组织活力的研究》的调研。二是资源倾斜,提升基层整体活力。年初开展招标工作,通过招标抓建设,提升整体活力,全区118家基层团组织获得中标项目,覆盖区属团组织约21%。中标项目涉及四大类15种共75项,共计10万元专项经费。三是加强管理,做好争优创先工作。年初,对争优创先进行整体,明确标准,规范程序,激发各单位积极性,目前全区五四红旗、特色团组织和组织奖创建单位共42家,五好团支部创建单位145家,创建比率上升了9%;“一团一品”申报单位140家,上升了4%;其中“一团一品”的创建在教育、卫生、建设、公安等重点大口实现了全覆盖。

2、聚焦重点,加强规范,拓展“两新”组织团建

一是明确目标,年初,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对全年“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提出了建团动态跟进党建全覆盖,团建的“七一个”建设目标,全区各街镇、相关行业团组织共申报建团目标36家,团建重点建设单位60家,示范点建设单位20家。二是走访推进,在“两新”团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走访了三大园区、区级重点团建单位及部分市区“两新”示范点建设单位,并申报了8家市优秀单位和2家市示范单位,同时已完成今年一季度新增的14家党建单位中的5家单位的建团工作。三是规范建设。重点对照年初的“七一个”,完成了重点单位“3个一”的建设:都健全了团组织班子,通过建立500人信息库畅通了一个覆盖青年员工的联系渠道,通过申报示范点、新长征突击手队等争创了一项团内荣誉,同时各团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完成了一个文体团队、一个共建单位等工作。

(二)以实施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工作

围绕长宁人才新高地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整体推进青年人才工作,为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培育和凝聚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1、推荐、评选优秀青年。进一步依托党团组织的传统优势,通过评选表彰优秀青年,发掘、凝聚青年,将一批优秀青年纳入各级党团组织的培养视野。上半年,12名青年经推荐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开展“XX-XX年度长宁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新长征突击手(队)”评选活动,树立和表彰优秀青年典型,经评审,10名优秀青年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90名青年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46支青年队伍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队。“五四”期间,在《长宁时报》上开设专版“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的先进事迹,展示了长宁青年踏实勤奋、默默奉献、不断要求上进的良好形象,在全区团员青年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建设青年干部培养机制。上半年,我们与区委组织部、区人保局、区机关党委联合组建了长宁区青年干部“三成”人才领导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并制定了关于“三成”人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四个部门合力推进机关青年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3、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配合区“人才蓄水池”计划,与区委组织部、人事局联合开展长宁区暑期大学生实习基地工作,同时拓展大学生实践基地在各企事业单位中的覆盖面,并与区域内各高校合作,吸引优秀大学生开展实习锻炼,助推长宁吸引青年人才的源头前移,目前已吸收来自三所高校的近30学生进行实习。

(三)树立“以人为本”培育理念,加强建设团员和团干部队伍

健全“高进、严管、优出”机制,加强团干部培训力度,建设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团干部队伍。

1、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团干部综合能力

一是加强常委会建设,定期召开常委会研究工作,建立常委到基层讲课的制度,上半年共开展了4次专题团课,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加强团干部基础能力建设。通过编辑《长宁区基层团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加强团干部对基本区情、团内资源的了解,对基础团务、基本技能的掌握。

2、加强骨干培训,深入实施“千名团干部素质培训计划”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团校建设,强化培训功能,与区委党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区委党校教师开展党的意识等相关培训,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二是拓展培训方式,注重开展专业培训,增加工作技能;注重开展互动培训,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目前,已开展了覆盖97名上岗一年来的新上岗团干部培训班;开展了覆盖56名团区委委员、重点单位团干部的核心团干部培训班,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团干部的分类教育培训。同时,在地区、青工、学校、少先队等各条线开展了8期团干部论坛,加强了团干部对重点工作项目、工作方法的交流探讨。

【篇二:组织部人才工作总结】

一、加强宏观指导,营造工作氛围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观念,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努力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将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书进行考核。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建立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发挥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职责和各子工程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实。三是营造工作氛围。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务网、人才网、组工网、科技网和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英才”、“创业尖兵”等人才工作经验和人才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区人事局利用**人才网发布人才工作政策、人才供求等各类信息763条,公布105家单位的空缺职位327个,毕业生登记436人,营造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快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完善了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上联系的专家、市管、区管拔尖人才人才队伍信息库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市、区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核调整和补充推荐工作。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XX年度全区干部和社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区委下大力气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区委党校等“六校一基地”全面实现资源整合,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区委成立了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区上四套班子领导到培训中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开展人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扩大规模抓培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XX年计划办班126期,其中社会人才培训86期,计划培训各级干部、各类人才18300人,平均每月开班10期,每周开班2期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办培训班41期,累计培训5177人次,形成了大规模培训、高效率运行的培训工作机制。三是创新新式抓培训。围绕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发展思路,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菜单化”选学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大力推行“一把手”上讲台制度,结合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困惑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局、科技局、黑河水电等部门单位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跟班作业、师徒结对等措施,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四是拓宽渠道抓培训。充分发挥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区劳动力培训中心、区警务培训中心、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分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采取互动交流、实践锻炼模式,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在稳定江苏华西、山东寿光等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今年主要抓了与兰州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的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两年制进修班,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的筹备实施中。充分发挥区金象种业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发中心、信息“洼地”、交流平台、创业“乐土”作用,大力提升我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推动相关产业高端发展。

三、提高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

着眼于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优秀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加大机关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大力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对广电局、财政局、张掖工业园区的29个中层领导岗位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力度,认真做好面向全市公开招考乡镇卫生院院长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聘任制度。会同用人单位赴省城高等院校为我区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挑选人才,通过洽谈、考核等程序,已与4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签订了意向性,同时选拔了12名企业优秀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实行柔性流动机制,城区教师下乡“传经”,农村教师进城“学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有98名城区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84名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区学习锻练。三是加快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为加快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实施意见》精神,配合人事部门,公开招考选派了57名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服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深入66家企事业单位对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实行市内有效职称评聘办法,共评审工程、会计系列高、中、初级职务117人。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先后组织区内企业的38名优秀人才分别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以及河西学院参加为期3个月的工商管理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改变以往通过开专场招聘会为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形式,采取综合笔试、结构化面试方式为新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招考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区委组织部结合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先后对全区244个村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进行了为期5天的业务培训,共培训村干部480余人。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推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人员培训班5期,培训管理人员263人,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以农函大、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重点,区科技局开展各类科技培训200期,参训人数达29353人次。区农业局通过农广校,共培训学员740人次,发放绿色证书740本,劳动局开展技能培训27期、发证5062人。继续开展“三支一扶”、应往届大中专生进村、社区、进企业服务活动,组织190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官报名,有36人参加了全省统一考试,16人进入面试。采取日常推荐和举办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从大中专毕业生信息库中筛选符合要求的人才4000人(次)参加应聘,签订意向性协议1600多份。

四、发挥人才作用,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献“技”出力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金象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先后研发了玉米杂交种子“金象9919551”等四个新品种,“金象”商标被省著名商标评选委员会评为“第三届甘肃省著名商标”;选育的鲜食型的番茄新品种“金象番早”、“金象番宝”,春小麦新品种“金春一号”、冬小麦新品种“甘冬一号”,开创了我省种子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先例;通过技术革新,创建了拥有繁育面积6、5万亩的制种繁育基地,年生产、加工、销售“金象”牌优质良种3000万公斤,促使我区制种业向科技含量更高、竞争实力更强的目标迈进。区科技局选派科技特派员120名,紧紧围绕“产业富民”的总体战略,以带技术、带项目为主要方式,进驻4家企业、3个园区、1个民办研究所、4户专业大户、17个乡镇的49个村,共实施各类科技示范项目15项,引进推广实用新型技术65项,推广普及各类种养新品种148个,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点)105个,着力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2550多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26、6万亩,带动农户8100户、3、25万余人。

虽然我们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按照市委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全区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的科技转化率还不高,高层次人才不足与普通型人才积压的矛盾仍然存在。下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着眼于开发现有人才资源,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二是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开展建言献策和参与政府决策等活动,为优秀人才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搭建平台,促使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贡献力量。

【篇三:2013组织部工作总结】

XX年7月以来,组织部党支部在直属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在部门全体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抓状态、出成绩”加强支部工作,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通过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xx届四中全会精神,并邀请中央党校专家进行专题,特别是结合团建进行深入研讨。及时组织学习中央领导、团中央书记处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重点是持续深入地学习领会书记处关于当前团的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判断,教育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好团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去年以来,共开展专项理论学习5次。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参观李大钊故居,学习先烈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深入开展成长观教育。认真组织学习陆昊同志在机关年终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响应机关党委号召在支部开展“为什么当干部,怎样当好干部”主题讨论,组织年轻干部积极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和征文活动,两位同志参加了演讲比赛,处以下干部全部报送了征文稿。今年“五四”期间,利用开展团内系列评选的机会,组织部门同志与先进典型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汲取精神力量。

三是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年初,支部认真组织、开好组织生活会,全体当党员真诚交流思想,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相互促进提高。认真落实书记处关于建立谈心制度的要求,去年年底以来,局、处级干部集中和干部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达50多人次,有针对性地指出干部的不足之处,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了干部成长。

一是加强原则性教育,强化纪律观念。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党性、原则性和组织纪律性作为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按照中组部的部署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教育活动,一方面严格贯彻书记处的要求,加强干部教育。书记处下发《关于严格管理团的专职干部的几项规定》后,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规定》的八项具体要求,严格抓好落实。认真组织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陆昊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讲话,加强廉政教育。去年以来,在干部人事工作中部门没有出现违规现象;在驻点工作中,加强督导,不讲情面,向书记处提交了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和干部名单,进行全团通报;在“五四”表彰期间,科学制定评选细则,坚持原则,杜绝请托,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二是在工作中敢碰难题,迎难而上。书记处要求党员干部要在面对困难不回避、不退让中增强党性、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书记处要求,组织开展“碰难题、促成长”主题活动,围绕难题加大工作调研、推动力度。在近期的筹备党建带团建会议工作中,加强与中组部的沟通协调,反复研究论证,并到全国4个省进行实地调研。为推动外来务工青年团建,组织部会同城市部、农村部到12个省份进行调研、督导。为提高团情统计的科学化水平,科学论证、开发了全团基本信息统计系统,并深入县、乡基层团组织进行调试完善,坚持在春节前夕开展系统培训,争分夺秒推进新系统的首次应用。一年来,大家深入一线、靠前指导,全部门干部出差调研达60多人次,形成调研成果30多篇,近20万字。由于各种客观情况,一个时期以来部门干部缺编达1/3,大家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推动工作,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有干部在机关加班。

三是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增进与普通青年的感情。在根据工作部署开展调研的同时,支部还引导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加强和普通青年的联系。一年来,部门同志先后到北京地铁直径线工地、天津工业大学、青檬音乐台、新发地务工青年聚集地等和青年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到东华门街道、前门街道了解社区团组织建设情况,对在机关进行会议、后勤服务的员工的情况进行了解,拉近与普通青年的距离。

一是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为落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今年年初,支部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从工作需要出发,拟定了集体学习研讨的12个主题,比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建带团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等,为加强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是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支部确定把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下午作为集体学习时间,并明确了学习的方式,即个人主讲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今年春节以来,无论工作有多忙,支部学习从未间断,先后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与思考》、《团内民主的现状与思考》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帮助干部开阔思路,深化对重点工作的思考。

三是丰富学习形式。今年以来,结合“今日我开讲”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在部门进行主题演讲;4月份,支部在《宣讲家》网站注册账户,为党员干部提供网上学习的平台;开通组织部手机报,及时发送书记处的重要精神,方便大家及时学习,目前已发送5期励志网/;在支部会议、部务会上,请外出调研的同志介绍情况,交流调研体会,这些都帮助大家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四、营造良好的部门氛围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党支部主动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党员干部。去年以来,部门人手紧任务重,有的同志孩子刚出生就去驻点,有的因为工作忙迟迟不能举办婚礼等。针对这些同志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党支部及时掌握情况,积极发挥作用,力所能及地为干部解决困难,先后到4名干部家中进行慰问,表达对家属的谢意。积极发挥团支部和工会的作用,鼓励大家每周二、周六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共同排练文艺节目等,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氛围。

【篇四:2012年县委组织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出实招,在抓创新、求突破上用真功,有力的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强基固本,创新机制,服务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新跨越。一是大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乡镇党政阵地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群众工作站站长到村挂职、纪检监察工作重心前置下移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大力加强乡镇党政阵地建设。全县乡镇党政机关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改善乡镇机关软硬件建设,各乡镇统一设立为民服务大厅,开通“民意直通电话”,整合组织、计生、民政等部门,统一办公。县委先后两次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划拨奖励资金100万元,助推乡镇“外树形象、内建机制”。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各乡镇普遍做到了“五全、五化”,即:危房全拆除、漏房全维护、旧房全装修、地面全硬化、“五小”全升级;办公信息化,服务程序化、办事高效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雅化。市委副书记李剑方等领导实地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县委活化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组织400余名农村新党员开展“党在我心中”主题党日活动,新华通讯社、《河北日报》社等予以宣传报道。积极探索破解个别村党员难发展的新路子。全县农村党员户统一亮牌,叫响“党员之家”,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使命感、荣誉感。第三,推行群工站长到村挂职制度。目前,全县237个村群工站长已分别挂职支部副书记或副主任,参与村内决策,监督规范村务运行。第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结合,着力查处乡村违规违纪案件。二是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目前,全县共有232个村完成了村支部换届,占总数的97、9%,185名村支部书记实现了连选连任,7个村实行了村党组织负责人直接选举。233个村完成了村委会换届,占总数的98、3%,86名村委会主任连选连任,5个村实行了“自荐直选”,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认真开展农村干部培训。目前,已举办新任农村支书、主任任职资格培训班3期,对414名农村支书、主任及15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培训。三是认真落实“一定三有”工作机制。出台了3个专门文件,对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新标准及实行时间作了明确规定,从5月份起,我县农村支书、主任基础职务补贴标准调整为每月400元,“一人兼”的每月600元,其他“两委”干部每月200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无拖欠行为。

二、提高能力,改善结构,强化管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统筹解决领导班子配备中存在的遗留问题。以纪检监察部门机构改革为契机,撤销县直部门纪检组(委)22个,消化县直单位党政分设3个,全部解决县直单位党政分设问题,全县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逐渐走上合理化轨道。二是推进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组织10名科级干部到山东胶州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组织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政正职到山东青岛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开阔工作视野,转变发展思路。继续坚持干部年轻化方针,通过调整,乡镇党政“一把手”“70后”有12人,占总数的60%。三是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在落实“干部监督员”制度、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干部调整征求纪检、政法、计生部门意见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干部推荐考察诚信制度、干部不良行为记录制度,为避免用人失察失误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当好表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扮演好“组织者”角色。作为全县学习实践活动的办公机构,我们举全部之力,认真细致地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共组织活动推进会、调度会等近20余场次。坚持典型带动,共发掘、培养和树立党群部门、政府部门、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典型12个,以典型带动面上的工作。二是扮演好“指导者”角色。活动中,我部共代活动领导小组起草各种文件70余份,编发活动简报46期。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督导组长调度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活动。根据活动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先后12次组织督导组深入参学单位督导检查,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扮演好“参加者”角色。组织部门既是活动组织者又是参加者。活动中,我部力争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层,做到规定动作不缺项,自选动作有特色,使我部的学习实践活动走在了全县各参学单位的前列。

四、从严治部,增强素质,锤炼队伍,组织部门公道正派形象进一步树立。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以造就“六强型”组工干部为目标,充分利用“周五学习日”等形式,加强政治理论、组工业务的学习,提高了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二是深入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助推活动扎实开展。第一,把握下基层的“点”。为每名组工干部都确定了乡、村、企业、学校等联系点,已累计下基层96次,召开座谈会24个,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000余人。第二,延伸下基层的“线”。结合联系点地理特点,安排调研路线4条,划分调研小组8个,分头进行调研。第三,拓展下基层的“面”。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确定活动着眼点,使组织工作政策措施更加贴近于基层工作实际,使各项政策措施惠及广大党员群众。三是创建规范化机关。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行首问接待责任制、创新性课题进展月报告制等制度。投资5万余元优化办公环境、改善办公条件,为每名组工干部统一配发了服装,做到了服装统一、挂牌上岗。励志名人名言/

【篇五:组织部个人工作总结】

一、强化学习意识,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把学习作为一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来切实加强,一是加深对中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x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定决策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党的xx大精神,及时了解掌握新精神、新要求,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二是在掌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业务上狠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工作政策,系统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1”文件等有关组织、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和周围的同志学习,把学习知识和改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组工干部,多年来受组织部门大环境的影响,牢固树立了组织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在部里先后承担过文书收发、干部人事档案、干部统计、干部信息化管理、干部提案的准备等基础性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杂琐碎,我能够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力争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实、做好。

(一)认真做好干部日常工作

根据部里的统一安排,曾多次抽调参与干部的日常考察、年度考核和换届考察工作,考察工作中,能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守保密纪律,维护考察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认真落实考察的每个环节,按照考察组的统一要求及时形成考察材料、提案和相关表格,没有出现任何泄密和跑风漏气现象。在负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期间,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对干部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全x县级干部档案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在干部一科工作期间,曾多次参与干部提案的准备、任免文件的起草、干部化名册的制作、后备干部数据库的维护等日常工作,无论任务多重,都能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完成交办的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等有关法规,进一步规范x直单位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尤其是严把“程序关”、“资格审查关”,制定了《x直单位科级干部任免指导手册》,年内较好地完成了对全x190余名科级干部的任职资格审查,有效地防止了违反《条例》、《公务员法》情况的发生,维护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二)认真做好党群口公务员登记、参照单位申报和建立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工作

《公务员法》出台以后,按照部里的安排,抽调我负责全x党群口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具体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根据自治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党管干部,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平稳推进,层层把关,逐级负责”的指导原则,严格依照政策,精心组织安排,周密部署,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类工作流程、统计表格,在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完成了对党群系统公务员的登记审核审批工作和申报参照单位的审核上报工作。对x直单位人员进行了公务信息系统软件的培训,并顺利完成了全x党群口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的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确保公务员法实施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认真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有关工作

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来信来访工作,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特别是在努力为国有企业退休领导干部解决和落实生活待遇的工作中,按照政策规定,反复调查、认真核实,耐心解释,及时办理了来信来访事项。加深了对一些不同行业有关政策、业务的了解,学到了新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四)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能够积极配合其他科室开展工作,根据部里安排,参与指导了部分x直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有重点地了解了部分x直单位领导班子运作情况、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针对个别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的情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帮助他们协调关系,化解矛盾。配合自治区调研组完成在我x开展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调研任务,撰写了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材料。积极参与自治x组织工作会议,x工会、妇联、科协换届选举,自治x挂职干部座谈会,干部考察大会等会务的筹备工作。参与了公开选拔县级干部的笔试、面试和考察工作;参与了对x党校主体班学员的笔试、面试和综合素质测试等工作。

作为科室负责人,工作中坚持做到勤请示、多汇报。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送一张笑脸、道一声问候、递一把椅子、敬一杯茶水、给一个满意答复”,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篇六:党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2005年上半年,党委组织部以邓小平党建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一中心任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地抓好党建、干部和其他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以实际行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

1、坚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各党委(总支)和党支部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地球科学系党总支、天文系党总支、医学院党总支、环境学院党总支、浦口校区党委、直属业务党委党总支等6个党委(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各个党委(总支)换届前都认真进行换届考察,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反馈。上半年还及时增补各党委(总支)委员,保证各党委(总支)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四个环节:一是把好"入口",严肃认真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和"抓住重点,强化培养,保证质量"的工作思路,研究拟订了《南京大学发展党员公示制暂行办法》,进一步增强群众监督,严格了程序,规范了手续,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今年上半年,我校共发展预备党员509名,预备党员转正396名。

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上半年,组织部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要内容,并结合我校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各项目标,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继续抓好"党员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中任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使广大党员重温党八十年来的光辉历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理想和信念;使我校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上半年集中组织了两次全校性党课,一是邀请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钰同志为全校党员上题目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党课;二是邀请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刘沂忻教授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全校党员作报告。这两次党课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认真组织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活动。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了我校纪念活动的总体安排,重点组织了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党的知识竞赛,组织了新党员宣誓,参加省教育工委组织党高校党建展览,参加了省、市、区组织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各党委(总支)也按照要求积极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认真总结去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础上,认真组织推荐、申报省和全国先进。经过民主推荐、公示等环节,张大良等7名党员、史坚等4名党务工作者、浦口校区党委等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省教育工委的表彰,我校党委被省教育工委、省委、中央组织部分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面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上半年,组织部作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和党校一起创办了党员教育中心,利用党校现有的资源为各党委(总支)和全校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等党内教育活动提供资料、场地等方面帮助;二是开辟互联网上阵地,创办了《南大党建》的网站,设有"工作职责、网上公示、规章制度、工作动态、理论视野"等多个栏目。这两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各方面的一致肯定。

3、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党员管理信息系统。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认真做好中层领导班子的定期换届和干部的调配、任免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物理系的行政换届工作以及社会学系领导班子的调整,电子系、化学化工学院的行政换届工作也初步完成。上半年,共完成中层干部任免69人次。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干部选任的标准、原则、程序和各项纪律,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2、研究制定了《南京大学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制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我校干部工作监督机制,上半年共有32名中层干部任前进行了公示。

3、承担了2000年度中层正职干部考核的各项具体工作,并进行了反馈。

4、承担了2005年度管理类岗位津贴评定的各项具体工作,并进行了反馈。

5、推进公开选拔干部和干部竞争上岗,列出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与副处长、宣传部副部长、保卫处副处长、图书馆副馆长等七个岗位进行公开选聘干部。共有32名同志参加竞聘,经过初审、笔试、面试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确定初步人选,后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并经过公示,选拔出较为优秀同志上岗。

6、积极推进向外推荐干部工作,并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考察工作。

7、配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省委组织部做好我校下届校长人选的考察工作。

1、做好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印发《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对学校以及各党委(总支)的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做到"管好党费,用好党费"。

2、做好扶贫工作。上半年,向定点扶贫单位(泗洪县)提供资金支持,并和校工会一起发动全校教职工捐款近6万元帮助泗洪县贫困学生。

3、做好离休干部的有关工作。

4、做好选派科技副县长和知识分子工作。

5、抓好组织部的自身建设。利用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时间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

01、一篇引发官场大地震的博士论文

2008 年,一位北大社会学博士来到河南省北山市中县(本文地点均为化名)挂职锻炼,他先后担任了副乡长和县长助理一职,但他此行还有一个的目的——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先后以深度访谈的方式,采访了 161 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最终完成了一篇以 " 县城干部升迁 " 为主题的 20 万字的社会学博士论文。

说它有价值,还有一个原因。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派系矛盾,挖出各种潜规则,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作者后来不得不多次向那些访谈对象道歉。

相信以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组织会接受这样的 " 挂职 ",所以它不但空前,也是绝后的。

很多人向我咨询,要不要回家乡考公务员?如果你选择这条道路,这篇论文表现的生活,就是你未来将要追求的目标。

中县有 80 万人口,论文的描写对象——副科级以上的干部有 1073 名。只要你有县城的生活经历,你一定知道,这些人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二线城市,像升学,就业等等,对一般老百姓而言的头等难事,找到这 100 个人,几乎没有办不成的。

还有一些人想把北上广的房子卖了回家创业,有一些人想回家乡工作。如果你的关系网可以触及到这 1000 个人当中的一两个,它也会给你带来相当的便利。

这 1000 个人主宰着我们的生活,可我们对他们却一无所知。

要不要重回那个自己曾经熟悉又逃离的社会?无论你想成为这 1000 个人,还是要跟这 1000 个人打交道,相信这篇论文会给你很多的启发。

02、当公务员的第一个前提是成熟得早

毕业后如果留在大城市,你正常的职业生涯会从助理、主管级、经理级、总监级等等一路向上,但不同公司的职级对应的工作可能大相径庭。向上流动,既可以加薪,也可以升职,一个地方不合适,还能再换一个地方,如果觉得哪儿都看不顺眼,还可以创业自己做山大王。

但如果返回家乡考公务员,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99% 的人,未来的职业目标就是本论文中描述的四级明确的台阶: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

其中最重要的是 " 副科级 ",包括了副乡长、副镇长、县里的副局长、还有县委县政府正科级部门的副职。

之所以说重要,因为 " 副科级 " 是一道分水岭,一边是办事员,科员;另一边是领导干部,有资格参与干部晋升序列的选拔。即使没有升官,也能在退休后享受领导干部的待遇。

官场小说看多了的人,往往看不上这个最小的官,可一个县的公职人员一般在 4000 人左右(不含教师医生),他们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 " 副科级 " ——成为这 1000 个人中的一员,概率是 25%。

升官既是长跑,也是短跑。" 副科级 " 解决的越早,对仕途越有利,中县县委领导中一半都是 5 年内解决 " 副科级 " 的,而县委书记这个短跑冠军,只用了两年半。

28-30 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如果不能在此期间解决 " 副科级 ",就会造成 " 一趟赶不上,趟趟赶不上 "。

所以,想回家乡当公务员的第一个前提是个人成熟得早,根据我的观察,如果没有学生干部的经验,大部分人在 30 岁之前是达不到 " 政治上成熟 " 的标准的。

另一个障碍是 " 乡镇工作经验 " 的要求。

中国官员在提拔时,有没有乡镇工作经验非常重要,作者统计中,县级领导一半以上是从乡镇一把手的位置上升上去的。

大部分考公务员的人,都喜欢进 " 税务、工商、电力 " 等封闭的垂直单位,或者 " 城建、交通、教育 " 等等县直部委局,好处是专业性强、工作环境舒适,但坏处是日后升迁竞争力不足。

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乡镇进入 " 副科级 " 是一条竞争不太激烈的道路,但你愿不愿意从大城市回乡镇工作几年呢?你又有没有能力把握好乡镇非常具体琐碎的工作呢?你又能不能跟抠脚大汉们 " 打成一片 " 呢?这些都是很大的考验。

当然,无论是年龄成熟度还是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其实在大城市的体制外企业同样存在,但下面两个问题——政治家族和拉关系,就是典型的体制内现象了。

03、家族没有政治背景,能当官吗?

最早关注此论文的《南方周末》将关注点放在其中的第七章,触目惊心的 " 政治家族 " 上。

作者并从 1073 名干部名单中,梳理出 21 个 " 政治大家族 "( 产生了 5 个以上副科级干部),140 个 " 小家族 "( 产生了 2-5 个副科级干部)。

按这篇报道的说法,如果你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回家当公务员不是什么好出路。但如果通读整个论文,你会发现《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显然有断章取义之嫌。

其实,作者还统计了 157 名正科级以上干部的家庭出身,其中出身为 " 农民 " 的比例为 62%,出身 " 干部 " 的仅为 24%。所以作者认为,县级精英阶层是以 " 精英循环(新的精英代替旧的精英)" 为主,而非 " 精英再生(新的精英产生于旧精英之中)"。

但为什么又会出现这么多的 " 政治大家族 " 呢?仔细观察作者列出的材料,不难发现,这些 " 家族 " 成员从政的时间大多是 80 年代后期到公务员改革之前,这些干部子女从政之简单、提拔之轻松,确实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 朝中有人好做官 ",这也和我们平时的经验观察相符。

但作者同时认为,这只是短短一代人的现象," 近年来趋于明显的情况是,政治家族在中县呈现衰落的趋势 ",原因很多:

第一个原因是干部计划生育执行得比较严格,导致家族变小。

第二个原因是大部分干部子女凡是能出去的,都不会回来——人家是把 " 回县城当公务员 " 当成一条退路。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从 2005 年开始实行 " 公务员改革 "," 逢进必考 " 是摧毁 " 政治大家族 " 的直接原因。

一位乡人大主席给我讲,如果 10 年前,他的孩子早就上班了,但现在,孩子大专毕业 1 年多了,还在家里待业。

而一位县直局长现在还在为孩子的就业问题多次找县领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所以说," 阶层固化 " 并不是县城官场主流。

不过,血亲的 " 政治家族 " 少了,姻亲的 " 政治家庭 " 却多了,作者举了某个大学生利用姻亲编织关系网的例子:

徐幕声(论文的所有人名均为化名)师范毕业后,到县政府做通讯员,……有几个女话务员,其中一位和当时的县长关系密切。……徐幕声有意识地接近这个女话务员,在日常的交往中,这个女话务员认为徐幕声有能力,靠得住,就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徐幕声,……徐幕声和县长的关系就变成了硬关系,县长也就成为徐幕声的仕途庇护人,几年内,徐幕声就被提拔为某科科长、政府办副主任,然后出任某局局长。

……徐幕声当上局长后,……鼓励同在局里上班的侄儿和副县长的侄女谈恋爱,……徐幕声就和这位常务副县长建立了姻亲关系,…… 30 多岁就出任某乡镇党委书记。

" 政治大家族 " 的本质是因为政治上的血亲和姻亲关系,降低了信任成本,换句话说,即使没有了这层血缘关系,政治仍然需要信任,信任就要结盟,没有血缘关系 " 盟友 ",反而需要更多的维护,这就是官员们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拉关系和关系运作

如果你想回家乡当公务员,这是你绝对绕不过的槛。

04、拉关系与关系运作

拉关系有两个词,首先要有 " 关系 ",然后是常 " 拉 "。

除了血亲和姻亲关系,可以扯得上的 " 关系 " 还包括干亲、同乡、同学、战友、同事。

以其中最需要 " 拉 " 的干亲为例,论文中有一个例子:

鲍华君的爱人曾在文化局工作,……乡医院院长李明仪爱人在文化局旁边的粮店工作,两人很快建立了互惠关系,……随着交往的深入,两家的关系也从工具型关系向感情型关系转变,……两家结了干亲(鲍的女儿认了干妈)。

但是,鲍华君根本没有想到李明仪后来的仕途发展,……(一路晋升后)得以出任省计生委主任。

随着干亲李明仪的仕途升迁,鲍华君的仕途也是一片光明,这最明显地体现在他晋升为中县计生委主任上面,等于突破了副局长很少晋升为局长的惯例。

不过没有血缘关系的 " 关系 " 都是虚的,主要还是靠平时 " 拉 ",中县政坛 " 拉关系 " 的三件套分别为:喝酒、打牌、送礼。

首先是喝酒,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建立关系,想认识谁,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该关系网内部人的酒桌上," 几杯白酒下去,自然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开始称兄道弟 ";

另一个目的是交流信息,谁跟谁是什么关系,谁的子女在哪儿,一到了酒桌上,所有干部都是透明的,作者的很多信息也都是从酒桌上得到的。

" 送礼 " 则体现在节日,以至于 " 一到中秋和春节等重要节日,很多重要的领导干部一般都不在中县。"

" 拉关系 " 是养兵千日,而 " 关系运作 " 则是 " 用兵一时 "。

所谓 " 关系运作 " 就是谋求晋升时,把平时 " 拉的关系 " 再 " 跑 " 一遍,用起来。光有关系而不运作,等于没有关系。

作者也举了个 " 有关系但缺乏‘运作’导致失败 " 的例子:

竞争乡镇长的主角李书平,……认为自己有政绩,推荐票也高,乡党委书记也推荐自己,加上自己的公公当时还是县领导,服务县委书记几年,……就没有到县以上找关系。

竞争对手冯南疆,其岳父曾经是中县交通局长,通过其岳父,找到了某市的政协主席,……就给当时的中县县委书记打了招呼。

……这让县委书记很为难,最后的结果是,两人都没有提拔,……

别看官员们平时见面笑哈哈,可一旦竞争起来,其残酷性远超职场,不但比拼平时谁的 " 关系 " 硬,更要比较谁 " 关系运作 " 能力强。

作者又举了这个李书平的第二次竞争乡镇长的例子。

李书平通过曾任中县组织部长的北山市人事局副局长,找到了当时的北山市委组织部长,给中县县委书记打了招呼。而其竞争对手刘艺美则通过在市委党校的同学,找到了当时主管组织的中县县委副书记。

最后的结果是,李书平竞争乡镇长成功,刘艺美则出任某群团一把手。

事实上,刘艺美也输在了 " 野心 " 上:

刘艺美有个表哥是副省级领导,但是她说层次太高,隔得太远,无法打招呼,有这个关系也用不上。

刘艺美说,她对仕途没有太大野心,有机会也会争取,但不会不顾一切的去争取。她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无论是人脉上、经济上,她都无法和李书平竞争,她说:" 在能力、资历差不多的情况下,最后就是拼关系、拼经济、拼野心。"..

刘艺美说的 " 拼经济 " 就是拉票,这是比 " 拉关系 " 更残酷的竞争,不过这至少是副科级以上的官才要操的心,这里就不多说了。

" 拉关系 "、" 关系运作 "、" 拉票 ",几乎耗尽了官员的大部分精力,还要 " 搞政绩 "。有人说,我不想当官,就图个公务员旱涝保收的稳定,不可以吗?

论文没有涉及一般公职人员的生活,但在我看来,官场有三种角色:棋手、棋子、棋盘,棋手当不成的人,通常还有 " 棋子 " 的价值,但不想当 " 棋手 ",只能成为 " 棋盘 " 了——在权力中心被边缘化,还不如别靠近权力。

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把 " 公务员 " 和 " 政务官 " 变成两个 " 井水不犯河水 " 的体系。此时,你才有资格说一声:谢谢,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当一个小公务员

05、组织部部长:女性不宜从政

一般而言,大家都认为公务员比较适合女性,但这论文给出了很多相反的事实。

首先是官员比例,副科级干部中,女性仅占 13%,正科以上仅 6%,大多是副职,其升迁机会仍然只有男性的几分之一。

就算是这 13% 的比例,可能仍然轮不到你,作者分析了 10 名女正科级一把手和女县领导的家庭关系,无一例外都有父辈和丈夫的政治资源作支持。

最后,就算你具备了政治资源,某些方面仍然有先天缺陷。副县长曹岩说:"女干部在选拔任用方面,在竞争方面,远远不是男同志的对手,比如拉票啊,喝酒啊,平时交往啊,这些方面,女同志根本不行。"

女性官员在拉票中特别容易遭遇 " 荡妇羞辱 " 式的政治攻击。作者认为:" 很多女干部的谣言和绯闻,往往在添枝加叶之后,发酵沉淀,在如流的政治生涯之中,不断泛起,不时侵蚀一些女干部的政治生命,直至女干部退出政治舞台,这些谣言和绯闻才会成为历史陈迹。"  

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在官场上只会加倍呈上。

所以,组织部部长张亚楠很直接地说:" 在家庭和事业方面,没有一个女人能处理好的,女人干事业都患得患失。我最后的观点就是女同志要过女式生活,青春愉快、养尊处优,不宜从政。"   

06、一场没有赢家的战斗

论文里有一个原县委办主任和原副县长竞争县人大主任时的博弈案例,令人感慨。

两人工作经验都很丰富,都有市里的铁关系,但原县委办主任资格更老,所以后者票数更多。

谁知后者正是在选票上栽了跟头。在投票之前,每位投票人都得到了一份他的个人材料,列明了近些年的工作和成绩,这个西方竞选中最常见的材料,被原副县长认为是非正常的拉票活动,告到了市委组织部。

上面调查后认定举报属实。结果,原副县长大翻盘,成功上位,原县委办主任领了县委顾问的虚职,一直想不通。

可事情还没有完,舆论一片非议中,胜利者在一年多之后,被查出晚期肝癌,不久去世。

去世之前,他托人带话给此生最后一个竞争对手,只有八个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切都像这份意义非凡的博士论文的扉页上,作者写的那首名为《蒲公英》小诗:

}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明窗邀华月1,转载请注明:

一个地级市,或者说设区市,市直机关、部委办局、群团组织、县区开发区累计起来有将近一百。这些都是处级单位,单位的中层便是科长,全市科长算起来,总数是上千的。

而同样是科长,有些职位,出了本系统基本就没人听过,而有些职位,不仅本系统内,就连整个体制内都是如雷贯耳,称为实权岗位。

今天,来聊聊十大强势部门的实权科长。

1. 市委办公室(办公厅)秘书一科科长,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一科科长。

这是两个岗位,但同属一类,这两位科长分别对应市委书记、市长的秘书及身边工作人员,也就是民间传说的二号首长

“两办”下设的秘书科有许多,从一秘、二秘到六秘、七秘都有,分别对应不同的市领导和办公厅内部分工。但最引人关注的肯定是一秘,因为一把手的地位和意义毕竟在那。

正常情况下,单从政治前途而言,估计全市上千名科长中,一秘科长自称第二的话,其他科长是没人敢说第一的。

工作上,一秘科长是非常忙的,不是精明强干且精力充沛之人,肯定是无法胜任的。

比如一把手的日常工作安排,相关指示签发传阅,相关急件报送审批,统统当日完成,且不能出错。

比如,这两位科长手机里的通讯录肯定是全市科级干部中最全的一份,基本涵盖了全市所有部委办局主要领导电话。本市领导电话,秘书电话。上级机关领导电话,秘书电话,兄弟市市领导电话,秘书电话,甚至北京相关部委机构联系人电话。若工作需要,可随时拨通联系。

曾有一个段子。话说王局长接电话,语气硬嗓门粗常惹得局长夫人不高兴,但局长说这是工作习惯,改不了。然后局长将电话按成免提,现场给夫人演示一下他平时怎么给别人打电话。

没想到此时市委一秘科长忽然打进电话,直接一句:“王局好,我是一秘的小李”。

结果王局的声音马上就像回到初恋一般温柔起来,这让局长夫人恍然大悟,人哪有什么改不了的习惯,只有改变不了的本性。

话说回来,因为岗位特殊,在所有实权科长中,一秘科长可能是最低调的存在。别看平时饭局邀约不断,基本都是不去,正常情况下别人也只是礼节性的邀请一下,反正知道你来不了的。

工作之外的生活,一秘科长算是彻底因工作牺牲了个人生活的那类人了。什么996,什么周六休息不保证,周日保证不休息,统统都是浮云。一切为了工作,一切为了出色,一切为了确保不出纰漏,就是此类科长们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直到夜里做梦,都在全心思考的问题。

这里我推荐黄晓阳的小说《深谋者》,算是官场文学中对秘书描写得最好的一本书。

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也是好几个,而不是一个。

地级市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在很多年前还是一个科。但在多次机构改革后,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现在基本是5个科甚至6个科,干部一科、干部二科……干部五科。

这侧面印证了关于编制改革的某些道理,即体制内部门之间的话语权相差很大。所以,编制上有些部门就处于压缩状态,有些部门却得以不断扩大。

显然在编制方面,组织部话语权非常大。

当然,从提拔干部的程序来说,干部科长算一个人微言轻的角色,只是认真贯彻好“组织”的意图,至于“组织”怎么考虑,什么时候考虑了张三什么时候又看中了李四,那都是绝对要烂在肚子里的秘密。

可以这么说,单从干部提拔的信息掌握和相关故事来说,估计全市上千名科长中,这些干部科长自称第二的话,其他科长是没人敢说第一的。

这就让组织部干部科长们,在体制内具备一种天然的威严。

也许你要问,提拔谁不是大领导说了算吗,小科长算个屁啊。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毕竟大部分拟提拔对象和大领导的关系还没有密切到足以让大领导不顾一切非用你不可的程度,只要领导有所顾忌,那么干部科长的正常工作就还是不可替代的。

体制内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那就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干部科科长想要提拔谁肯定难办到,但若想让谁不能得到提拔却比较容易。

只要在组织考察中,不经意放大某个干部的瑕疵和缺点,让其考察材料中出现领导不得不慎重考虑的硬伤,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名干部的提拔就有很大可能会泡汤。毕竟冒着“带病提拔”风险,多数领导都不会强推硬顶,万一真出了问题,倒查责任时领导也难辞其咎。这也就是干部科科长得罪不起的奥妙所在,尊重甚至巴结组织部的人于是成了外单位干部的理性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干部科长们必须低调行事的症结所在。邀约的饭局不断,但绝大多数也是不便参加的,有时不参加甚至对双方都有好处。

从政治前途来看,干部科长显然比不了“两办”一秘那样显赫,但比起其它市直部门的科长来说,绝对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今后要实惠得实惠,要实干得实干,总之认真替组织做事的人,组织肯定不会亏待的。

预算科和国库科一直是财政局的两大核心科室笼统的说,预算管支出,国库管收入。

所以,由于某些心知肚明的原因,预算科长成了大家眼中一个很好很好的“肥缺”。

虽然制度上早就规定了,涉及到资金的审批和拨付,都要局长 或分管副局长 签字(根据资金大小,特别小的资金科长可以签),预算科长只是照章办事。

但具体操作上,各单位的开支申请首先要经预算科审核,不合格就打回去重填。审核好后什么时候才能交到副局或局长手中,副局长或局长签字后,什么时候拨付,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那都得看科长工作效率(心情)了。

什么是实权,除了签字权最大外,这种人、财、物的经手办事权,也是实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百度一下,虽然财政局预算科职责很多。但归根结底就一句——管要钱的事,管用钱的事。所以这个岗位好好先生肯定做不来,毕竟这项工作可能经常得罪人,当然你也别怕得罪人,因为始终是别人求你办事,不是你求别人。

正常情况下,单从工作上不怕得罪人的角度而言,估计全市上千名科长中,预算科长自称第二的话,其他科长是没人敢说第一的。

哪怕是两办一秘科长和某单位在工作中互相得罪了,也许人家还顾忌政治影响,主动放低姿态先找你开口道歉。

而工作中某单位一旦和预算科长闹了矛盾,放心,一定是别人先去道歉,还巴望着科长大人不计前嫌才好。

作为财政局的核心科室,预算科长在晋升方面在财政局内部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不过前途方面肯定和前面的科长相比有一定差距。

或许因为这一点,所以请预算科长吃饭不会和上面那些科长那样难请,很多单位都有成功邀请的实例和继续邀请的想法,这里省去200字。


明窗邀华月:体制内资深写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

知乎开有专门咨询,可为公考选岗等体制内问题提供快速解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任用推荐干部是正式推荐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