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谁在初中或高中的时候(现在高三前)穿过高跟鞋?

"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堡:

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中国人把这个地方翻译成红宝石城堡,这跟红宝石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这个山岩上的石头是红色的罢了。

红岩堡是斯洛伐克保存得最好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城堡,始建于1230年,(南宋宋理宗绍定三年),初建时的风格却是一个哥特式的城堡。建造者是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的妹妹,波希米亚国王奥塔克一世的妻子,康斯坦茨王后。因此从建成之时起,它就是一个皇家城堡。现在已经看不到当时城堡的模样了,仅仅留下了城堡的地基与名称。到了16世纪,当时的豪族富商图尔祖(Thurzo)得到了红岩堡,但是过后不久他就将城堡转手倒卖给了福格尔(Fugger),福格尔得到城堡以后着手将它改建成文艺复兴风格的城堡,并在城堡下面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仓库(或者说叫地窖)。

到了公元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城堡又转到了大贵族巴尔菲(Palffy)家族的名下,在几代巴尔菲人的不懈努力下,红岩堡被打造成一个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于一体的豪华官邸。传说有一天,这里的主人巴尔菲伯爵半夜坐着马车上山,这天晚上还下着大雾,因此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突然马车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因为天黑,他也不敢动,于是就在马车里忍了一晚上。次日清晨,发现一只鹿卡在车轮里,而车正在悬崖边上。伯爵双手加额,感到庆幸,于是他就把它的族徽变成了一只后脚是车轮的鹿,现在这个徽记已经成为布拉迪斯拉发州的州徽了。

城堡有点像中国的四合院,方方整整的中间一个天井,只是这个城堡重新维修过,看上去不是那么颓败。城堡也是定时开门,整点进不去就要等到下一个整点。因此我们总是尽量在X:45分左右到达。城堡里面最先看到的是用石钟乳石砌成的“山洞”。这是于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再造的室内花园。另外还有欧洲最老的药房,名字叫“金鹰”,这个药房一直运转了将近300年,想象当年能够做成这两件事情的人一定有钱而且还有势。

拾级而上,挂了一长溜的巴尔菲家族的历代掌门的画像,对面则是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哈布斯堡皇室的画像。一个用整个菩提树雕成而且通体镀金的马拉雪橇摆放在画像对面的走廊里,让人觉得金碧辉煌的。这里的画廊收藏了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雷萨以及其他知名贵族家庭成员的肖像。

城堡里的房间不少,各种各样的家具有的已经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光阴,但是仍然可以使用。在这个城堡里还有一个中国厅,里面陈设着许多中国以及日本的瓷器和家具,最让我感到好奇的是,这里还有一个似乎是中国皇家的铜鹤,只是嘴里少了一个灵芝。

此外,在这里居然还有一幅齐白石的画,落款是88岁时的,我觉得不是真迹,理由是:巴尔菲家族1945年被赶出了捷克斯洛伐克,到1947年以前这里没有人管,一直荒废着。到了1947年以后才由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收了这个庄园,而齐白石88岁的时候是1952年,因此这个东西绝对不是原来旧有的,政府又不可能在庄园里布置这样的艺术品。有人看过这幅画说:虽然风格是齐白石的但是画得太工整,应该是赝品。可笑的是这里的管理人员一直把这幅画当成300年前的画作向游客介绍。

这个城堡据说有欧洲最大的酒窖:长22米,高9米,宽8米。走到下面回声也很大,有时候这里还会举办舞会什么的,呵呵,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舞会。

城堡出来,听见了幽幽鸟鸣,一看在城堡外的草坪上停着几只孔雀,白的,绿的,雄的,雌的。看来这里的管理人员在刻意打造一个当时贵族生活的氛围。

博耶尼采城堡是斯洛伐克最古老而著名的城堡之一,关于它的最早记录是在1113年(北宋徽宗政和三年)佐博尔(Zobor)修道院的一封信里。最初是木质结构的,直到十三世纪时才由当时的贵族波兹南(Poznan)家族重建成石质建筑。城堡及其周围的领地抑制一直掌握在国王们的手中,国王将他做为奖赏将给那些重要的贵族和他们的家族。自从1643年以后,城堡就一直归巴尔菲(Palffy)家族所有。在1889年和1910年由最后的拥有者John Francis Palffy伯爵主持,这位伯爵是个狂热的艺术鉴赏家和古董鉴赏家,他聘请了著名的建筑师Joseph Hubert根据法国卢瓦尔河谷哥特式城堡为蓝本加以重建。城堡于1910年建成,但是伯爵却已经在1908年与世长辞了。伯爵去世以后,这座城堡后来卖给了Jan Bata,也就是著名的Bata的皮鞋公司老板。二次大战期间Bata公司的财产被征为国有,城堡也成为国有财产。1950年城堡毁于大火,国家因此出资重建。

据说博耶尼采城堡是美国迪士尼乐园睡美人城堡的灵感来源。“从森林里冒出的圆柱型细长高塔,高耸入云端的顶尖,线条优美。。。。。。”以前传说睡美人城堡的灵感来源来自德国的新天鹅堡,现在斯洛伐克宣传手册上说是这里,到底是哪一个,我还真的被弄晕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确实的资料可以佐证。

城堡的内部的每一个房间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不同的功能,东方沙龙采用的是17世纪土耳其的装饰,而以路易十六时代风格装饰的“音乐厅”原本是巴尔菲伯爵的寝室。被誉为城堡中的瑰宝的是黄金大厅的天花板它是完全按照威尼斯美术学院的天花板修建的。天花板通体镀金,上面雕刻了183个小天使的面孔,天使们神态各异,无一重复。博耶尼采其他最有价值的珍宝之一是一座14世纪中叶建造的圣坛,作者是著名的意大利工艺大师Nardo di Cione。这件文物是前不久才从国外运回的。

城堡地下墓室里面安放着最后一个这个城堡的贵族拥有者,扬·巴尔菲伯爵的石棺,他是于1908年6月2日在维也纳去世的,由于死后无嗣,导致财产继承方面出了问题。亲属们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处理他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宫殿与财产,因此所谓的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向公众开放Kralovej和博伊尼采的城堡成为空谈。

在城堡下面还有一个溶洞,里面发现了公元前250000年-40000年尼安德特人的骨骸,并且还发现了一些石器时代人来过的痕迹。溶洞于1967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博耶尼采(Bojnice)城堡可以说是全斯洛伐克境内最受欢迎的一座古堡。这座哥特式大建筑之所以如此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此处发生的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19世纪末,这座城堡的主人爱上了一位法国姑娘,然而姑娘的父亲却嫌弃他的住所不够豪华漂亮,要求他重新装潢城堡,直至他满意之后,才能将女儿许配给他。爱情的力量促使男主人公大动干戈,前后花费了整整22年,才将城堡装修一新。只可惜到竣工之时,他热恋的姑娘早就另嫁他人。他苦干一番,却落得两手空空,只好守着华美的城堡,孤独度过一生。他就是城堡最后的主人扬·巴尔菲伯爵。每年城堡吸引20多万的游客来此参观,最吸引孩子们的是每年四五月份举办的“鬼节”。以及八九月份的夜游城堡。一连串的扮鬼活动和各种游戏,让大人孩子都乐此不疲。

特伦琴城堡属于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堡系统之一,它是特伦琴乃至整个瓦赫河流域的制高点,它是在公元11世纪大摩拉维亚公国的城堡原址上建造起来的,但是特伦钦的历史还要远远早于这个城堡。就在城堡下的山崖上刻着一段公元179年(东汉灵帝光和二年)的罗马文字,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罗马帝国第11军团的士兵们在此过冬。之所以有这段文字,因为这里是当时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疆。

特伦钦城堡的外型是13世纪本地的地方豪强号称是瓦赫河和塔特拉山之王的玛图什·恰克(Matú? ?ák)统治时期建造的。在公元1790年特伦钦城的一场大火波及到了城堡,时城堡毁于一旦。后来城堡的底层也被重修过,但是大规模的重修直到1950年左右才真正的开始。

特伦钦城堡内,也曾经发生过动人的爱情故事。特克·奥马尔的心上人法蒂玛被当地的庄园主抓进了城堡,囚禁起来,奥马尔被告知,他必须独力在城堡中间挖出一口水井,才能换得女朋友的自由。于是他挖掘三年,终于从岩石中找到水源,救出了被囚的法蒂玛。

特伦琴城堡里面已经没有什么陈设了,只是作为一个博物馆,展出一些考古文物,和一些图片,但是登上最高的玛图什塔能够将周围几十里内的风景一览无余。

奥拉瓦城堡坐落在斯洛伐克西北部从波兰经过斯洛伐克前往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必经之路上。城堡建在112米高的悬崖上,悬崖几乎是与下面的奥拉瓦河面是垂直的,这座城堡可以说是中世纪建筑师们的杰作。城堡修建在悬崖上面的平台上,修建时先修上面的部分,然后逐渐往下扩展,从13世纪中叶一直修建到17世纪初。在16世纪的时候豪族富商图尔祖(Thurzo)重修了已然荒废的城堡上部,并且建筑了一座图尔祖文艺复兴式宫殿。公元1800年的一场大火是城堡成为废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当时的城堡拥有者约瑟夫·巴尔菲伯爵按照罗马式的风格将城堡再次重建。在现代从1953年到1968年开始逐渐维修城堡的各个部分,维修活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奥拉沃城堡中有一个博物馆,据说是斯洛伐克境内最古老的博物馆,始建于1868年。

在现代,城堡上面的陈设尽量按照当年的场景进行了复原,巴尔菲家族的画像放在了城堡的一些显著位置。这个家族控制了整个西斯洛伐克地区,红岩堡,特伦钦城堡,博耶尼采城堡,奥拉瓦城堡都曾经是他们家族的产业。

登上城堡的最高层是一个巨大的房间,里面不仅有城堡的沙盘模型,设计图,各个时代的关于城堡的绘画作品,最主要的是可以将周围的山川河流,农庄田舍尽收眼底。

地处斯洛伐克中心的Gemer拥有独特迷人的乡村风光,那里一直被人称为“小欧洲”或者“小匈牙利王国”。它的山川,河谷,城镇影响了斯洛伐克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在二战期间,特别是战后的岁月,严酷的命运(城堡曾遭受火灾)和新时代的来临使得斯洛伐克的文化和历史遗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即使是这样也没能完全摧毁祖先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不过几乎没有遭破坏而保存下来的城堡却如凤毛麟角,其中之一便是Krásna H?rka城堡。城堡博物馆内独特的收藏品以及不同风格的建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往。

克拉斯纳·霍尔卡城堡地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传说匈牙利贝拉四世国王为了逃避鞑靼人的入侵曾路过此地并得到了来自阿阔斯(ákos)家族的两兄弟的帮助。1243年作为对两兄弟忠诚的奖赏贝拉四世国王赐给他们Gemer城堡所辖的广阔土地。随着时间的流逝,阿阔斯家族将他们的名字改成了贝贝克(Bebek)。贝贝克家族不久便发现他们所持有的财产价值连城,特别是在周围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矿藏。

当贝贝克家族最后的成员去世以后,城堡归还给朝廷,并由城堡总管进行管理。 接下来的八年中这里换了七个总管,其中包括彼得一世·安德拉什,这是安德拉什第一次出现在克拉斯纳·霍尔卡城堡,和Gemer地区。他的到来标志着安德拉什家族对这个城堡在历史上近四百年的掌控。他的家族势力影响着Gemer地方,夸张一点的话整个中欧地区都受到这个家族的影响。但是一直到了马修斯二世·安德拉什,也就是彼得一世·安德拉什的孙子的时候,这个家族才于1642年才获得了费迪南三世皇帝授予克拉斯纳·霍尔卡城堡及其地产的世袭权力。马修斯二世与安娜·莫诺克结婚,

在1883年, 安德拉什家族在他们Betliar庄园接待了一位有名的客人- 摩勒·尤凯,一位浪漫的作家,他为他的新历史小说搜集了很多资料。他创作并发表了在许多文章和翻译作品,因此他的取材已经远远超出了克拉斯纳·霍尔卡的范围 ,而且莱沃恰和众多的匈牙利历史人物。小说"" Levo?ská biela pani "" (莱沃洽的白夫人)最为著名。白夫人,以安德拉什为主要原型,并克拉斯纳·霍尔卡城堡为场景,讲述的是一个爱情与仇恨,背叛和忠诚的故事。情节设定在弗朗兹·拉克孜II最后一次起义时期,故事中加入两个安德拉什兄弟, 伊斯特万一世和米克洛斯二世,也称为"" 托钵将军"" 。

尤凯还创造了一个神话,这就是仍然活着旧城堡内墙里的并且诱惑游客的水晶棺内的伊斯特万一世的妻子佐菲亚·塞勒蒂,她是在十八世纪初去世的,被安葬在一个乡村教堂下方城堡的墓穴内。由于灰岩的吸潮作用,使她的尸体保存得几乎与生前一样。在19世纪安德拉什将她的尸体移到了城堡教堂。有意思的是她的右手没有了,可能是因为摆放圣经的位置因为时间的关系而腐烂了。这个解释与尤凯的传说相矛盾,说佐菲亚伸提出了右手,抓住她儿子的心,因此他犯下弑父之罪。对于木乃伊的身份也受到了质疑。在1960年代,约瑟夫·诺瓦克教授发表文章认为这具女尸和伊斯特万三世的妻子特雷萨·多莉女伯爵画像的明显的相似性,安德拉什,她生活在佐菲亚·塞勒蒂两代以后。有传说中的善良佐菲亚和她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的躯体已经完全弥补了一切。谁是真正躺在教堂水晶棺里的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尤凯小说中的浪漫的情结。

大规模的重建是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雄壮的东南堡垒Dobogó被改建为教堂。它是由伊斯特万三世下令重建的,他于公元1776年被授予男爵爵位。改建的小教堂结合了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的特点,神坛线条简洁而流畅。祭坛设立在有三层台阶的平台上,上面装饰着安德拉什家族的族徽和古典主义花纹。祭坛后面的屏风是一个对称的建筑结构和其他两个单独雕塑的崇拜天使基座。最令人赞叹的是早期巴洛克式的大型带有装饰用的垂帏的天蓬和有两个天使托举着的带有褶皱的帐帘。天篷和天使很可能是约瑟夫·古德和他的一个学生拉普合尔·多讷的作品,他们在此期间接到数个Ro?ňava的合同。其中有神坛画像克拉斯纳·霍尔卡的黑色玛丹娜。安德拉什家族的守护神被安置在天蓬中心。根据纪录,这个守护神图标(即所谓eleusa),可追溯至1793年,但是它的起源却不得而知,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这个家庭的守护神。在19世纪教堂的拱顶添加了巴洛克风格的壁画,小教堂的西部在这个时期也被改建主要是唱诗班的位置,在三个高大拱顶下建造了一个墓室的入口。

伊斯特万三世有个儿子叫乔治四世,他在匈牙利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是一位出色的人物。他和他的一个朋友伊斯特万·塞切尼伯爵和他们都为匈牙利科学院和匈牙利的国家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时乔治四世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家庭博物馆,他认为克拉斯纳·霍尔卡城堡是最合适的地方。在1857年的报纸上记录了这个小城堡博物馆的存在,是斯洛伐克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的博物馆。因此克拉斯纳·霍尔卡是斯洛伐克境内最古老的博物馆。奥拉瓦城堡设立的博物馆是在1868年开放的,当年在布拉迪斯拉发市博物馆也成立了。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何城堡是何时向公众开放。不过,有史可查第一次有组织的参观它的历史室和馆藏是在1867年8月19日。

1945年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Bene?签署法令城堡及其所属的一切收归国有,被宣布为国家文物,在1948年,由国家文化委员会接收。使的欧洲贵族家庭不得不离开这个国家。13年后被认定为全国文物标志性建筑。自1996年起,城堡已经由斯洛伐克民族博物馆管理,成为Betliar博物馆的一部分。

各位看官,如果有人对这些斯洛伐克的古老城堡和庄园感兴趣,并不用耗费巨资,就可以将它们收作己有。斯洛伐克民族遗产部推出了一张光盘,介绍境内近100座历史建筑物,其中包括大约50座庄园住宅、2座城堡、6座中产阶级住宅和12座低等贵族住房,它们的价格从5000欧元至90万欧元不等。而其中位于斯洛伐克中部地区山丘之上,建于14世纪的维格拉什城堡(Víg?a?sky hrad)的建议售价竟然是1克朗,几乎等于免费赠送,然而,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斯洛伐克民族遗产部要求,在低价购入这座历史建筑物的同时,买家必须承担建筑物的修复和保养费用,而这项花费往往高达数百万欧元。事实上,这些建筑物的情况都很糟糕,需要进行翻修,而政府部门缺少大笔资金,这也正是这些古堡低价出售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修复也不是任意的。斯洛伐克民族遗产部要求,修复计划必须要得到该部门审批,并遵守各项严格规定。比如,不得使用塑料窗框和现代建筑房顶材料,违反者将受到巨额罚款。尽管如此,许多人仍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欧盟后,希望购买该国历史建筑物的外国人猛增,其中以邻国奥地利的潜在买主居多。欧盟法律规定,欧盟成员国公民可以自由购买其他成员国的财产,已有许多有兴趣的奥地利人登记准备购买了。

}

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 花儿开过了,给绿叶留下些什么; 白云飘过了,给天空留下些什么; 鸟儿飞过了,给风儿留下些什么; 时间流走了,我们该剩下些什么? ——引子 上个月从父母手中接过生活费返校好像就在昨天,今天又重复同样的动作;容颜愈显沧桑的父母亲小心翼翼的衡量着所说的每一句话送我们踏上离家的汽车;学校门厅里的倒计钟分秒不息的预示着高考的临近,无声的给我们的学习平添一份紧张的气息;一次月考刚结束不久,下次月考的信息已经在前头等候;每一天,十几节课,十几张试卷……这就是你的高中生活。有没有那么一些时候,你可曾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台机器?生活就像是为了完成被别人安排好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上学的你来说,埋头苦学就是标准动作。 有没有那么一些时候,你也曾厌倦,你也曾迷惑。自问为什么生活要这样度过,为什么要剥夺我们快乐?你的心里也许想要释放、想要呐喊:啊……我要自由!还我自由!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历史老师告诉我们,没有经济基础,所有美好的生活只会是空中楼阁。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没有读万卷书的沉淀,你就无法理解行万里路的快乐!我也要告诉你,不是靠自己的双手挣的钱,花起来总会有一种负债感;也给过你假期自由的时间,那漫无目的的疯玩,内心也只会被空虚填满。这种无能的自由,无味的快乐,并不算真正的自由快乐! 自由何来,快乐何来,它们都应该由你的双手亲自创造。很多人不明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的价值。就是这间教室,就是你眼前的这方书桌,是你创造梦想的地方,也是你离梦想最近的地方。不要不以为意,同龄人中只有三分一的人有机会和你坐在一起为梦想而奋斗。在剩下的一百多天的时间里,你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高度,也决定你会离你向往的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是愈远或愈近。 想验证我的话不用太久,十年之后,在坐的各位同学,就会有很多人获得属于他的真正的自由和快乐。当然肯定也有一些人会在为了生活而挣扎,而自由也许真正成了人生的奢望。 为此,我希望你们活好当下,但眼光不能局限于当下,眼中要有远方、有向往。眼中有远方,就会发现你认为高不可攀的高考也只是一个开始。你所面对的学习中的困难,貌似不可超越,实则也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坎。你既不用妄自菲薄,也不必怨天尤人或者独上西楼强说愁。当明年毕业你的同学背上行囊、背井离乡去远方求学,踏上人生新台阶, 而当你同样背上行囊、背井离乡去打工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能在教室学习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幸福,而当初选择睡觉或者迷茫就是在糟蹋幸福。 我知道,对年青人来说,最不适合你们就是说教。但如果非得通过社会把你们碰得鼻青脸肿、摔得遍体鳞伤,才能让你明白后悔的含义的话,我宁愿把最难听的话现在就说给大家听。 你们大部分是几乎没有体会过人生艰难的,我们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他们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了,他们排除一切干扰让我们能坐在这个教室里学习,而把所有的艰难都扛在自己肩上。以至于我们真得是深在福中不知福。下面通过几幅图让我们看看真正的社会现实。 地铁上,一个上班族小哥, 一边大口啃着面包, 一边强忍着委屈, 眼泪似乎要夺眶而出。 也许是工作不顺心, 也许是被生活压力逼垮, 也许是美好的感情再也撑不下去了, 又或许是挚爱的亲人离他而去…… 他难过的真相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我们能隐隐感觉到: 他的生活,没那么容易。 朋友圈里的生活总是看起来美丽, 但并没有谁活得特别容易。 在外打工一年的大伯, 终于踏上归家的路, 不会网上买票, 能买到站票就已经很知足了。 加完班回家的姑娘, 或许是太累了, 提着高跟鞋光脚走下楼梯,赶最后一班地铁。 姑娘,你的脚疼吗? 在快餐店里拍到的外卖小哥, 手机还没锁屏, 就一头睡倒了。 清晨6点的小村街头。 卖菜的阿姨在小憩一会儿。 这是谁的女儿,又是谁的妈妈? 半夜十二点的便利店。 一位面容憔悴的父亲, 正默默看着两个女儿吃炸鸡, 但自己什么都没点。 他收入不高,说自己不饿。 希望小女孩会懂事,喂爸爸一口。 仅是一个背影, 看得让人莫名地想掉眼泪。 为了生活, 他一定用尽了全身力气吧。 2014年冬天, 一位农民工顶风冒雪守在火车站等生意。 他脸色蜡黄直流鼻涕,偶尔哆嗦一下,大口地吃着蛋糕…… 他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 米老鼠摘下头套的时候, 萌得让人心酸…… 是什么能够让你在滂沱大雨中放声哭泣,可能生活的重担让你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那就大声哭出来吧…… 上面的图片告诉我们现实很多时候是骨感的、生硬的、残酷的。 坐在这温和教室里的我们如果甘做温室里的花朵。明天付出的泪水一定会比今天的汗水多,明天收获的失意一定会凝成束缚你自由与快乐的枷锁。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 而答案就是“学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穿高跟鞋15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