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自闭症会有哪些表现?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努力履行公益责任。本院携手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都市高新区残联等组织,持续开展“一路童行儿童公益项目”,走进成都市周边16个区县市,四川省内26个县市,通过义诊、病种科普、公益讲座、爱心帮扶等活动,帮助上万名特殊儿童及贫困家庭。

  那么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自闭症早期表现有哪些呢?

  1.语言少,沟通差,不能维持会话;重复语言.鹦鹉学舌样语言;

  2.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听而不闻,有时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指示有反应;

  3.眼神接触差(如喂食时不看护理人员)

  4.对他微笑时,不要微笑回应你;

  5.目光不能跟随移动的物体;

  6.不要用食指指示某件事,要求拉大人手,不要用其他手势沟通;

  7.当你指着一个物体时,大多数时候眼睛都不会跟着手指的方向看;

  8.不要故意制造一些噪音来吸引你的注意;

  9.不要主动拥抱你或对拥抱漠不关心;

  10.不要模仿你的动作和面部表情;

  11.不伸手要你抱;

  12.不合群,不与其他孩子玩耍,不分享自己感兴趣或感到快乐的事情;

  13.不寻求帮助或不提出简单要求;

  14.对孩子们通常喜欢的玩具.游戏不感兴趣;

  如果婴幼儿在相应的年龄出现哪些情况,家长应引起重视呢?

  1、出生6个月以上仍然没有出现大笑或者其他快乐的表情;

  2、出生9个月以上仍然没有交互性分享的声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

  3、出生12个月仍然没有呀呀学语;

  4、出生16个月仍然没有只言片语;

  5、出生18个月仍然不会用食指示物;

  6、出生24个月仍然没有两个字的有意义的语言(不包括模仿语言);

  7、语言倒退,曾经会说的话现在不会说了。

  更多孩子孤独症相关的疑问和焦虑,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或点击在线咨询,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也可以关注公众号【西南儿童医院官微】,了解更多孩子孤独症相关的问题。

}


当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临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尝试用感知来接收外界带来的信号,通过这些信号的传递逐渐一步步成长。


然而像星星一样独自在黑暗中闪烁的星孩,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感觉统合功能的异常。某些感觉统合功能过度地强烈或迟钝导致功能的异常。要光看外表,与普通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某些行为表现上却有着与众不同。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对患儿而言,一切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其生活状态遭受着很大的影响,自闭症的征兆通常在孩子早期就有所表现。那么,宝宝早期如何识别有没有自闭症呢?


当宝宝出现以下特征时,家长们需警惕:



一般宝宝在被投食时都会跟爸爸妈妈目光对视进行眼神交流。


而自闭症宝宝就很难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



6个月左右的宝宝一般就开始认生,能分辨爸爸妈妈与陌生人。




很多宝宝喜欢被人抱起来,常常会伸手要爸爸妈妈抱。


可是自闭症宝宝对拥抱的反应很淡漠,不期待也不主动要抱抱。



12个月左右的宝宝基本会说爸爸、妈妈、抱抱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词。


可自闭症宝宝这时候一般不说话,也不与别人互动。



很多宝宝在小时候都是喜欢玩玩具的,比如:玩偶、积木、赛车等玩具。


自闭症宝宝却对玩具都不感兴趣,反而对瓶盖、塑料瓶等产生依恋行为。



大多数宝宝都喜欢跟同龄宝宝一起玩耍,并且会一起分享开心的事物。


然而自闭症宝宝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经常一个人独处。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听到大人们叫自己的名字,都会看过去,朝宝宝微笑,宝宝也会笑着回应。


但是自闭症宝宝却充耳不闻,对他人的呼唤并不做出反应。



一般宝宝会用小手指着喜欢的东西,对不喜欢的事物也会摇头抗拒。


自闭症宝宝则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周围的动静漠不关心。


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援引美国最新统计,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报告称,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 自闭症对很多患儿及家庭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活泼可爱,然而自己的孩子沉默不语,不愿与他人交流,这让很多自闭症家长感到很束手无策。那么,当家长发现宝宝出现自闭症时,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呢?


1、调整心态,及时就医



家长发现宝宝有出现自闭症症状时,应该调整好心态,带宝宝去专业医院做评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抓住黄金干预期,进行干预训练



自闭症治疗的年龄越早,孩子改善程度就越明显。家长需要积极寻找专业帮助,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障碍情况和专业人员建议制定孩子的干预训练计划。


3、选择合适的康复机构,积极配合



选择一家适合孩子的康复机构,家长应亲自学习自闭症知识及家庭教育技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治疗,共同参与干预过程。家庭与机构相结合,这样孩子的康复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改善。


4、重视家庭干预,康复训练不可松懈



家长要树立孩子康复的信心,对孩子的康复要有耐心。孩子康复的希望不能只寄托于机构训练,家长始终是孩子康复路上最得力的帮手,所以家庭干预至关重要。家长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孩子一起进行干预训练。



家长平时应该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互动,多培养孩子的兴趣,认真观察孩子的生活细节,去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在宝宝早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自闭症孩子的康复之路,也许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但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干预治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

宝宝一岁4个多月,平时活泼好动,就是不说话,之前没学会走路之前会叫爸爸妈妈,奶奶,姨都会叫,可是自从学会走路就不说话了,就是哭时叫妈妈,还有就是叫他也不理,就和听不见一样,但是广告啊,冲奶的声音听得特别清,尤其是一看广告可安静了,出去玩自己老是在那走,有时也去碰别的小朋友,碰人家就自己笑,一般自己玩,看见自己喜欢吃的就特别着急,有时看大人吃他也知道东西在哪,带大人去找,出门就没有笑容,以前还会摆手“再见”现在偶尔的举举手,大人一出门他就好着急,可就是不说话,叫他不理,急死我了 没有治疗过,大家帮忙看一下,你们了解的情况我的孩子是自闭症吗?谢谢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来自: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专长:小儿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病(如儿童矮身材、儿童性早熟、...

病情分析:2岁的男宝宝,家长担心有自闭症。指导意见:您好!儿童自闭症的诊断,是需要对孩子当面详细了解以后才能诊断的。您可以带孩子都医精神心理科当面检查一下,先不要那么担心的。

病情分析: 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意见建议: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同时如果发现,要立刻去专业的治疗机构进行治疗。

指导意见:你好,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包括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如社会交往、言语表达障碍、狭窄的兴趣范围、刻板等行为方式。

病情分析: 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但即使有这些症状,也有假性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家长忙于事业,与孩子交流少.周围没有小朋友.
意见建议:或者是受到小朋友的歧视排挤,时间长了使孩子内心受挫等等原因,这样的是容易治疗的,只要积极心理干预,很快就能恢复.

专长:遗尿症,多发性抽动症,多种抽动综合征,小儿多动症,弱智,自闭症

问题分析:主要表现为:1、孤独离群,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家人不亲近。2、性格偏激、易做出自伤行为。 3、70%左右的患儿会出现智力落后的情况,表现为说话晚、走路晚等。
意见建议:建议做CT排除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问题分析:你好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得自闭症 。
意见建议:但是如果长时间呆在家的话有可能导致与人交流能力下降还是多出去走动。

专长:肺炎,大叶性肺炎,感冒,肺气肿,肺栓塞,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呼吸道异物,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过敏性肺炎

问题分析:目前自闭症治疗比较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不了解儿童自闭症的一般症状没及时发现病情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疾病恶化增加了疾病的后期治疗难度,甚至导致自闭症患儿的其它危害更加严重的疾病.
意见建议:大多数患儿起病于出生后36个月以内;部分病例在2~3岁以内基本正常。但在3岁以后起病。临床特征为:社会交往障碍:患儿表现极度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以及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 不与外界接触,对环境缺乏兴趣。亲抱或父母离开时都无所谓、情感反应冷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迟的孩子自闭症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