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感动中国》,里面讲述了十二位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每看完一个故事,我的心就像被揪住了一样……他们有的是运动员,有的是农民工,也有的是警察,他在他们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了不普通的贡献,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9岁的林浩,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地震发生的几分中后,他被埋在了废墟里。在黑暗中的林浩,首先想到的是安慰其他同学。他镇定地告诉周围的同学们不要慌,要坚持下去,然后鼓励同学们,带领他们唱国歌,再接着,他开始自救。当他爬出来后,又钻进废墟,救出了两名同学,而自己却被砸伤了脑袋和手臂,并且又被掩埋在了楼板之下,最后终于获救。林浩现在已成了“小名人”、“小英雄”,家喻户晓,可他却认为他只是尽了一个班长应尽的责任。我第一次听到林浩的故事时,我就被打动了。在自救成功后,许多成人都是瘫倒在地上,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呢!可他虽然已筋疲力尽,还是大声安慰同学,并且不顾生命危险,再次钻进废墟。要是每一个班长,每一个同学,每一个人都像他那样的话,会有多少人获得重生的机会呀!在这本书上记录着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在一家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想引导小林浩说出自己的事迹,并表示说出救的一个同学的名字就给一颗糖时,小林浩瞬间泪流满面,他朝主持人也朝现场的所有观众质问:“难道救人就是为了吃粮吗?”是呀,一颗粮怎能与一条鲜活的生命相提并论!之所以林浩在地震时能救出两个同学,不仅是因为自己身为班长,有义务救同学,还因为他知道生命的可贵。

  除了少年英雄——林浩,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让我感动的人与事:们可能是身为儿女,孝敬父母;也可能是老师,爱护学生。你可能在电视上,报纸上听说过他们,也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他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吧!将感动继续传播下去。

}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2002年到2016年,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欢迎参考~

  篇一: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动力。近几年来,江西就通过“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发掘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在这些来自于身边的典型引导下,民众自觉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道德,好人效应如同“滚雪球”般在我们的身边轮番滚动,推动了另一批好人群体的出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篇二: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篇三: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2002年到2016年,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

  15年了,当年那个颁奖的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经大学毕业了,至今颁奖的一直是八九岁的小孩,没有领导、没有时尚,没有名流。15年了,每年颁奖晚会台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岩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组合,他们也就这么一直主持着。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说:“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事实上退休后我做主持不会比原来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给白岩松找一个新搭档。但是白岩松打趣说,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可能一时还没选到更合适的搭档吧。”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十五年来白岩松服装的样式都基本没有改变。两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坚持着什么。

  “用感动去衡量,真正的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15年来,《感动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样东西:一是一定要讲一个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闪光的标准去衡量。

  对敬一丹、白岩松这两位主持人而言,与15年间的150多位获奖人物对话交流,在台上近距离看他们领奖时,几乎都泪目了。回忆这些曾感动中国的人物,让白岩松挑几个最感动他的人和事,他却说:“这一点儿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感动中国的人物代表着生活的不同层面,都在从不同的层面感动着我们。”当然,最感动白岩松的,还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人。白岩松对笔者说:“用感动这个标准去衡量人物的时候,官职、财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评价标准突然变得平等。这种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东西。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层面还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觉得每年这种感动是持续的,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敬一丹谈起这15年来感动中国带给她的感动,总结了两类:一类感动是瞬间壮举,一类感动是经年累月。她拿今年来举例:“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秦

}

《感动中国》自2002年播出后,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简介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简介1

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北京8月3日电随着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发令枪响起,七个人影飞速冲向终点。这其中,只有一位有着黄色皮肤。

北京时间1日晚,年近32周岁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半决赛他跑出了9秒83——新的亚洲纪录。

作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这一夜,他“苏神”的绰号被更多人知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炳添的人生,远比比赛还要精彩。

北京时间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图为苏炳添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9秒98”、“9秒83”,东京奥运会像一场梦——“飞人”苏炳添终于圆梦东京。

半决赛起跑前,他摆出了“拿捏”的手势,几秒后,他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赛后,他说自己只是想进步一点点。看似“凡尔赛”,但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速0.08秒的背后,是多年的漫长磨炼。

常年的训练比赛,带给他一身伤病,苏炳添原本计划在2017年退役,却因心中不熄的短跑之火重返赛场。

2018年两次跑出9秒91的苏炳添,在次年多哈世锦赛后,便遭遇了18个月的伤病困扰,腰伤新愈,又添肩伤。这个永远追求速度的身体,跑得过对手,却跑不过伤病。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图为苏炳添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奥运会因疫情延期一年,他曾因此长达13个月没有比赛。种种困难之下,身为“超龄”老将,他仍笑着说“我真的还可以再跑。”

强大的意志力支撑他一步步靠近奥运梦想,最终,苏炳添站上了奥运决赛的起跑线。

赛场下的苏炳添,本科与硕士均就读于暨南大学,还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学生们叫他“苏教授”。

个人的实践是他宝贵的教学素材。2018年4月,苏炳添被正式聘任为暨大副教授,他还曾利用国家队休整时间回校,教学生们热身与短跑的技术。或许下一次“苏教授”回到学校,可以给学生们讲讲站在奥运男子百米决赛赛场的心得体会。

当地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创下亚洲纪录,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他也是首个进入奥运会决赛的中国飞人。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今年,他带的第一拨硕士研究生已毕业,而“苏教授”自己仍未停下求学步伐。他还有一个身份——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

苏炳添在深圳大运中心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甚至还在写自己的博士论文。这件事登上过微博热搜,引得无数网友讨论。

苏炳添曾说,完全退役之后,他将会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练,我更喜欢当一名老师。”

很多次采访中,苏炳添都会提到“青梅竹马”的妻子林艳芳,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羡煞旁人。

当地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创下亚洲纪录,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他也是首个进入奥运会决赛的中国飞人。

谈及2002年初中军训时的初见,林艳芳曾回忆说,笑容灿烂的苏炳添是最引人注意的那个。在那个纯真的年代,苏炳添也像其他男孩一样,会用玩闹、传小纸条等招数来吸引“女神学霸”的注意。

2017年10月10日,他们走进婚礼殿堂,结束了15年的爱情长跑。而后,他们迎来儿子小天天的降生。婚后的生活就像结婚纪念日一样,十全十美。

苏炳添平时称妻子为“芳姐”,对方则叫他“添添”,作为外人,很难把这个称呼和奥运赛场上那个追风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林艳芳曾说:“他无论去哪儿都会跟我汇报,十几年一直都这样。”

苏炳添自认是一个不懂浪漫的人,但他会记得两人的每一个纪念日,几乎每一条微博都会和妻子互动。如果这不是浪漫,那什么才是浪漫?

苏炳添曾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道:“不要活在纪录里,要为破纪录而活。”这句话就像他的人生写照。被称为“神”的他,迷人的不只是他在赛道奔跑的身影,还有,永远追求更好的自己的样子。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2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但还是热不过苏炳添,亚洲飞人、中国短跑男神……这些称号让苏炳添成为微博、微信上的热词,成为频频刷爆朋友圈的当下红人。这位仅仅有着1米72身高的大男孩,让国人刮目相看的同时,更让世界侧目———黄种人的“极限速度”是怎么突破的?全球短跑专家纷纷惊叹小个子跑出的“中国速度”。

当苏炳添正被世界瞩目时,他回到了家乡———中山,见到久别的父母,他说,很想念家里人,想好好陪一下父母,安安静静休息一下。没有荣归故里的张扬,没有载誉归来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家人的牵挂,对未来体育事业的思索。这就是中山人,敢想敢思敢为天下先,这是中山先贤留下来的精神特质,它被中山人很好地继承,而苏炳添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百米赛场上将这一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苏炳添一次次创造奇迹。苏炳添说,一开始,他的短跑事业并不顺利,而自己的进步源于起跑技术和前半程跑法的改变,即从以前先出右脚改为先出左脚,并且重点训练了30米至50米,以及50米至70米两段途中跑技术,两项技术的改变让他进步飞速……看起来,这里面似乎没有太多秘密,更多的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尝试改变,甚至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是9秒99,而我们看不到的是9秒99背后的汗水与泪水、煎熬与奋斗,苏炳添用成绩证明亚洲人同样能站在百米决赛的跑道上,用成绩展示出“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苏炳添精神”。

“添仔回来了!”家乡人在朋友圈里欢呼、祝福,平静下来,作为苏炳添的家乡——中山需要这种“苏炳添精神”,它带给家乡人骄傲的同时,带来希望,激励着中山各行各业砥砺前行。

中山,曾创造出可喜的成绩,但成绩代表着过去,如今的中山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有机遇同时面临挑战和压力。如何破局,是否能从苏炳添的身上看到些什么,是否能像全球短跑专家研究苏炳添一样来研究学习些什么,“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像苏炳添那样发现问题的同时敢于改变,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从而推动中山新一轮大发展。

我们相信,香山先贤们留下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不仅仅在苏炳添身上传承,同时会在每一个中山人的身上传承,成功没有秘密,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在苏炳添身上完美呈现的“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精神。我们希望这种精神不仅是带来9秒99的快感,朋友圈里的雀跃,而是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凝心聚智,将中山推向最美的巅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一天都感受到9秒99被不断刷新的愉悦.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简介3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打破全国纪录。

作为黄种人,他是第一个突破10秒的运动员,为黄种人争了口气。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和当年刘翔跑出12秒87的世界纪录的含金量是差不多的。———苏炳添读大学时的教练邓民威

苏炳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他的父母早前务农,他也并非出身于体育科班。

———苏炳添的中学体育老师杨永强

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的男子百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打破了原本由张培萌在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上创造的10秒整的全国纪录,超越了张培萌和日本选手伊东浩司,在正常风速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本土选手,创造了历史。在苏炳添微信朋友圈的更新中,他没有晒奖杯,而是配了一张自己站在路边的图片,似乎准备再启程。“谢谢大家对我的祝福,你们的祝福我收到了,成功打开10秒大关我真的很高兴,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需要你们为我加油助威,希望大家可以多关注中国田径!谢谢大家!”“训练缺席的课程,他总会及时补上”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2009年入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现在是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现役运动员与学生的双重身份,无疑使他在繁重的训练比赛任务之上,又增加了修读学业的压力。但接触过他的老师和同班同学都反映,他在竞技赛场是冠军,同时也不忘学生本职,坚持上课、训练两不误,平时做好笔记。

“他本科论文还是‘优’!”他的研究生导师傅京燕也是他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他不仅在论文开题之前就和我反复沟通多次,而且当天还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现场,与我详谈。”傅京燕说,因为训练缺席的课程,他也总是会及时补上,“他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会尽力做到最好。”

苏炳添在校园曾获得过“2011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13年被评为学校卓越引领计划首届“体育之星”,并曾多次参加校运会和代表学校参加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他平时低调,尊重师长,非常珍惜每次代表学校、学院的机会,”暨南大学体育部主任李淑芬说。在暨南大学第38届校运会上,他积极代表学院报名参赛,并作为运动员代表进行宣誓。尽管当时脚上有伤,但他仍坚持认真地完成了100米的比赛,并打破了学校纪录。十分自律的“添哥”晚上手机基本关机

苏炳添读大学时的教练邓民威对苏炳添的最大感受是“执着”。“对学习和训练都很执着,而且十分自律,”邓民威说,苏炳添不抽烟不喝酒,晚上手机基本都是关机。

“从身材来讲,他能跑到这个成绩确实需要很大的天赋。”邓民威说,苏炳添身材并不高,但步频比较快,还有他的步长达到1.77米左右,相对于同类型运动员来说算比较大的。“今年冬训时,他成绩就相对稳定,起跑从左脚换成了右脚,这就提高了他的起跑速度。”“大家平时里都喜欢叫他添哥,”邓民威说,2013年,苏炳添在日本参加比赛时跑出了10秒04的好成绩,回国时,他还不忘从日本带了许多礼物送给老师,让自己十分感动。“作为黄种人,他是第一个突破10秒的运动员,为黄种人争了口气。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和当年刘翔跑出12秒87的世界纪录的含金量是差不多的,”邓民威说。苏炳添父亲:顺其自然就好

苏炳添每次比赛前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或将年底才回中山

昨天,记者分别联系上了苏炳添在中山的启蒙老师,以及苏炳添的父亲。苏父说很紧张高兴,而他对儿子没有什么过高要求,顺其自然就好。初中体育教练杨永强则表示,希望他能再破纪录,跑入世界前八。

昨天,苏炳添的父亲很忙,亲戚朋友打电话祝贺,媒体联系他采访。“我是今天早上亲戚告诉我说苏炳添跑了9秒99,我才看了视频,得知了这个消息。”苏父说,“心情当然是紧张高兴了,全家都很高兴。”

苏父介绍,苏炳添常年都在外训练比赛,一年大概回家两次,每次都是匆忙住了一两晚又离开。不过儿子在外时,每个星期都会打几次电话回家,有比赛或者要外出前一天,都会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问候父母的身体,谈谈家常,也会和父母说下他最近的训练与比赛。“当然会挂住个仔啊,不过也没有办法,他要训练比赛,我们肯定全力支持的。”苏父说,“除非是他打电话回家,不然我不会打电话给他的,不敢打扰他!”

对于自己的儿子,苏父的评价是:听话、勤奋、孝顺、不让父母担心,“是个好仔!”对于儿子的比赛,苏父表示,“他尽自己的力去跑就行了,我也没有给压力他,不要有过高的要求,跑好自己顺其自然就好。”“他的教练也说过,能拿到金牌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苏父说。

初中体育老师:希望他能跑入世界前八

称苏炳添观察能力很强,做人虚心,还待人有礼

对于苏炳添百米跑了9秒99的成绩,他的中学体育老师杨永强同样表示非常开心,他说此前有预料苏炳添今年应该能跑入10秒大关,但没有想到这么快,“真的非常恭喜他。”杨永强介绍说,苏炳添上初一的时候个头很小,也就1.5米多点,很不起眼,但是在村里组织的比赛中,他拿了第一名。“而且他在体育课上向来都是活跃分子,弹跳力和瞬间爆发力很强,我一眼就相中了,”杨永强还表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时候很小的苏炳添就能骑摩托车,而且经常飙车,“他跟我说他喜欢速度,骑摩托车能增强‘快感’。”杨永强说,苏炳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他的父母早前务农,他也并非出身于体育科班。

杨永强说,虽然后来苏炳添去了市体校、省队等训练,但近十年来,他们之间一直都有联系,苏炳添回了古镇,师徒会约出来吃饭聊天,而苏炳添平时也会给他打电话。

在杨永强眼里,苏炳添不仅观察能力很强,做人虚心,还待人有礼。“他观看他人的比赛,总能观察出一些问题,而比赛后,也能对自己做出分析,促进进步,”杨永强说。这次苏炳添去美国前,也给杨永强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他的状况,“这次他的状态挺好的,还有比赛时可能也是因为有刘翔在现场,有个鼓励,所以他发挥了很高的水平,”杨永强说。

杨永强表示,接下来苏炳添的目标应该就是8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或者明年的奥运会上能够跑入决赛,跑入世界前八,“这算是终极目标,得努力。”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简介4

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__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的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双翼。

永不放弃,更是一种高宝贵的品质。在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许许多多困难,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点。他生来就没有四肢,独特的外表让人铭记。他就是享誉全球的演说家尼克.胡哲。少年时饱受嘲讽,让他闪过轻生念头。但跳进浴缸前他改变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于是,他苦练演说技巧,到世界各地寻找机会。在被拒绝上百次之后,终于感动了世人。凭着出色的励志演讲,他赢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头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说:“没手、没脚、没烦恼。”因此,他的乐观与坚忍终于带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简介5

和很多调皮的男生一样,我小时候也很爱表现自己。初中时,我的座位是在靠墙的位置,如果从外面回到座位上,我常常不会让旁边的人站起来,而是自己从过道跳到两个凳子间的缝隙处,然后坐到座位上。我的弹跳力和灵活性从小就不错。那时我的身高虽然只有一米五几,但是立定跳能摸到3.2米的篮球架上比较高的位置,我记得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同学很少。那时我也没有专门练习过,更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天赋,只是知道如果跑步,我可以跑得很快,但是跑得远不远我就不知道了。

我是广东人,和北方人相比起来,身材可能偏矮小一点,但是在运动的灵活性方面可能会强很多。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身高固然重要,灵活性也一定要有。短跑需要很强的爆发力,如果不够灵活,听到发令枪声后跑出去的步伐就很难有特别快的节奏。

进广东省队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刚到专业队时,我的成绩还不错,练了近一年,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一直下降,我心里很不好受。为什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训练,比赛成绩却退步了?当时我想了很多,甚至不想再练了。袁国强教练让我再坚持一下。他说:“你之前不是跟我练习,所以这段时间成绩肯定会有起伏,再过一段时间,你的成绩才会慢慢体现出来。”我听了他的这句话,又坚持了两三个月,后来经历了一场比赛,我才真正确定自己要继续走下去。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训练方法会影响跑步的技术水平。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不会有后来的成绩。

在后来的几年里,我取得了一些还算可以的成绩。我发现,如果在一个项目中你一直领先,你可能会过得很安逸,很难想到再去做出改变。只有当更强大的对手出现的时候,你才会把神经绷紧,才会想:已经有人超越我了,我要不要追上去?

如果没有对手,我可能不会改变。我当时遇到的对手是张培萌。那几年里,我和他在相互竞争中,把100米的成绩缩到了10秒。

我出道时,张培萌已经是国内第一。我们同场比赛,我第一次破了全国纪录。我记得张培萌跟我说过他对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那一次我在日本比赛,他在现场看我跑100米,我跑了10.04秒。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震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简介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动中国》的人物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