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有空问下我准备报湘大,有了解这所大学的吗?

随着心理访谈活动的结束,我们部门本学期的工作基本上算是告

一段落。通过部门里边同学的团结协作,共勉共进,总体上保证了本

学期部门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在学校里进一步的扩大了学生会心理导

航部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影响力。

“心予心愿”和心理访谈活动是部门今年的两个大的活动。其中

还有一些素质拓展活动也在今年进行。这次的总结我主要就缺点来谈

“心予心愿”活动的缺点:

在现场做活动介绍时我们没有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说明确我们活

动的目的。导致有许多同学误认为是写祝福。

活动后期时间拖得太长,影响了宣传的效果。

策划不实际:策划时间不准、没有写应急预案、预算不够详细、

活动后期没有策划好,总是走着看着

活动时间:海报的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活动延期试设备的时

间没有把握好,导致活动延时活动时,小游戏的时间没有把握好

策划问题:没有做应急预案

在场游戏时,没有让嘉宾参与互动

活动最后发礼品的顺序没有把握好

心理导航部现在存有的问题:

善于发觉问题和总结经验

}

邓榕给孩子们讲“孝文化”

□ 他是湘潭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组织了省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

□ 他用心做“孝”文章,倡导把“孝心”表达出来付诸实施

12月16日讯(湘潭晚报 谷桔  实习生 黄雅茜)组织志愿者服务老人达130000余人次、感召社会各界人士给弱势群体捐款50万元、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赴湖南省14个县区开展人口老龄化主题调研、建立孝心服务基地8个、创建孝行团队300余个……

如果告诉你,这是一个普通学生所为,你会不会惊讶?

他叫邓榕,25岁,湘潭大学历史系2013级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孝行协会第二届秘书长。至今,他已经从事公益事业5年多。

1.85米的身高、白色衬衫打底、外搭灰色呢子大衣,戴个眼镜,岳阳男孩邓榕在人群中十分打眼。

闲聊之时,他的手没停,总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大家倒茶,“做公益久了,就会不自觉地想去照顾别人,这似乎成了习惯。”他笑着说。

“‘慕容哥’是个热心人,只要知道谁有困难,他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小学妹胡丹介绍,由于名为“榕”,大家都喜欢称呼邓榕为“慕容哥”,在胡丹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邓榕帮助患尿毒症大学生胡志鹏的故事。

胡志鹏是湘潭大学兴湘学院2009级工商管理班学生,2011年3月被确诊为尿毒症,父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母亲患有脊椎病,奶奶双目失明,两个姐姐在近十年内相继离世。

“2011年,我就知道有这么个人,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去帮助他。”

刚开始,邓榕号召孝行协会全体成员捐款,凑了两百多块钱,只是杯水车薪。2012年春天,邓榕策划首届湖南省大学生孝文化节时,为胡志鹏专门“设计”了一个活动。

这个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文明办相关领导得知消息后,联合湖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为志鹏筹集应急资金3万元;青年作词家彭亮与国家二级作曲家江晖得知志鹏的事情后,夜以继日为志鹏倾力打造曲子《我们的梦没有终点》和《爱是一家人》,并请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青年歌唱演员谢佳卿、央视《星光大道》月冠军张映龙在活动现场倾情演唱;89岁的国防大学退休干部张雨亭先生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志鹏捐款5000元;湘大的一位校友立即汇款10万元给志鹏,并承诺承担志鹏所有医疗费用……最终,他们为胡志鹏募得善款40余万元。

直到现在,邓榕都还经常联系胡志鹏,不仅在生活上尽量帮助他,更会当他的知心朋友,引导他积极快乐地生活。

2011年12月,作为湖南省高校师生唯一代表入选“全国优秀志愿者”,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优秀志愿者(全国高校大学生仅有两位入选);2012年5月4日,作为湖南省高校唯一代表入选“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12年10月,入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3年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开通中华孝行网;创办《回眸》杂志;成立孝道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开设孝道文化选修课;创建孝行银行……尽管只有25岁,邓榕的名字之前却有一串金色的荣誉和成绩。

“我不觉得自己做得多好,因为‘孝’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有的美德。”面对光环,邓榕轻描淡写。

和大多数人一样,农村孩子邓榕小时候没什么特别经历。直到18岁那年,母亲患上乳腺癌让他突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此,对于“孝”,邓榕有自己的理解:绝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都藏有一颗孝心,但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忽略父母,不到生死离别时,孝心很难或很少表达出来。所以,“孝行”就是要把孝的内容表达出来、行动起来。

邓榕想把这份感悟告诉给更多人。

加入湘潭大学孝行协会后,邓榕用心做“孝”文章。2012年3月7日,他发起了全国首档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

邓榕带领一群志愿者们服务空巢、困难老人超过5000位,开展孝老服务次数一万余次,湖南省内53所高校全程参与,近300000万青年学子直接参与……

“一股潮潮的霉气扑鼻而来!进入厨房,两只水桶是干的,门口的水缸上铺了厚厚一层灰,屋上的瓦片掉了几块,刺眼的光线从那漏空里经过屋梁上的蜘蛛网射到了地面上来……”多少次,空巢老人的处境触动了邓榕的心;又有多少次,他们温暖了空巢老人的心。

“慕容哥是个彻底的工作狂,工作起来非常投入。”虽然还未正式上班,一起开展活动的志愿者却给邓榕带上了“工作狂”的帽子。

2012年,邓榕与团队一起组织筹备了“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吸引了全省30多万青年学子的参与。为把尽孝的力量扩大到更大的群体,2014年,他又开始筹划“首届全国大学生孝文化节”。志愿者胡丹说,“为了节约时间,慕容哥就在办公室打地铺休息。”

当然,邓榕还只是个学生,“工作狂”也有爱玩的时候。

“我喜欢唱歌,还喜欢打篮球。”说到这,玩心大起的邓榕要投篮给我们看。洒脱地甩掉外套,邓榕站在篮球架下缓缓抬手,“唰”地一声,球进了,他孩子气地朝我们看来,并比了个卖萌的手势。

“总是在某个地方/无助的双眼把人浇灌成冰雕/一纸残梦雾霭朦胧/累得发慌/我是那远方的风子/独自流浪。”邓榕还会经常文艺青年一下,把对生活的感触写成小诗、小文章。他说,“我想出一本书,里面就写我自己的故事。”

记者:你以后的目标是什么?

邓榕:现在的人都过多关注于自己要“去哪”,而不是自己现在“在哪”。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很重要。我没有想过以后要怎样,但现在我会基于我所处的位置,力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份子。

记者:你为什么会策划以“孝”为主题的大学生活动呢?

邓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2008年,我妈罹患乳腺癌,医生说她最多活五年。这件事让我明白,尽孝要趁早。二是被学长杨怀保、学姐文花枝的优秀品质激励。三是伴随着孝行协会的发展壮大,我对孝行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全面与深入。也让我更加坚信孝行协会的志愿者们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做公益会不会耽误学习时间?

邓榕:工作、公益只能让我更加充实,让我的效率更加高,让我学会思考、学会处理、学会协调,并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而不是负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潭大学会升211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