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专注力的方法?

两年前生完苏宝后,肩背不时酸痛,以为是抱娃和喂奶造成的,就到医院去做一对一产后护理。我的按摩师是个六七十岁的美国老奶奶,护理一段时间后,她说我的肩背酸痛,七成原因是“呼吸太浅”。

她告诉我很多新妈妈因为忙碌疲惫,呼吸习惯性的很短促,上半身肌肉无法放松,时间长了就会使颈部、肩背变得僵硬。充分打开胸腔,训练自己深呼吸,就能快速改善这种情况。

和这个老奶奶一聊,才知道她不仅有三十多年的产后护理经验,还是专业的多动症ADHD儿童理疗师。她告诉我现在很多孩子即使没有多动症,也多多少少会出现注意力缺失。

很多父母带孩子去做理疗,一进门就着急的问,书上说不要打扰孩子专注啊,控制电子屏幕时间啊,这些我们都做到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坐不住?

其实不打扰专注,前提是孩子首先要能专注,而所谓培养专注力,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关键:当孩子大脑供氧不足时,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的。而要大脑供氧充分,就不得不注意这两件事:

一次去苏宝幼儿园的开放日,正好是大班的circle time,也就是孩子们围坐一圈唱歌、听绘本这类活动。老师说Give me Five, 孩子们就很自觉的盘腿坐下,手放在膝盖上,背挺得很直,有点像打坐的姿势。

课后我问老师什么是Give me Five(她显然不是要孩子们击掌的意思),她告诉我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意思是这样的5个要求:

后来才知道,美国很多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都会用这个暗号,提示孩子们到学习时间了。

盘腿坐能让孩子的身体很快进入专注的状态,只有身体归位,头脑才会做好学的准备。如果含胸弓背,肺部没有打开,影响呼吸,影响大脑供氧,会造成精力不集中。

苏宝幼儿园班里基本是3岁左右的孩子,老师会用一个更简单暗号来提示他们坐好,叫做Criss-cross Applesauce(criss-cross就是盘腿坐的意思)。

我在家和苏宝读绘本的时候,也经常会用这个很押韵的暗号,这是我们亲子阅读前”进入状态“的仪式。所谓站如松,坐如钟,良好的体态给孩子加分的,远不止颜值。

和大运动、精细运动一样,呼吸是宝宝从出生开始慢慢学习的技能。新生儿一般呼吸很短促,就是因为他们需要不断练习,逐渐形成规律的呼吸。但如果孩子长期习惯性的呼吸短促,大脑处于供氧不足的水平,很容易引起疲乏、焦虑、注意力缺失。

美国儿医协会AAP明文建议父母和老师鼓励孩子冥想(meditation),而冥想的关键就在于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是一个不断和自己的内在世界连结的过程,已经有很多科学研究表明,深呼吸不仅能帮助孩子集中精力,还能减少焦虑和压力,甚至减少肥胖、增强免疫力。

经常户外运动,能帮助孩子不自觉的练习深呼吸,逐渐形成习惯。我做瑜伽的时候,苏宝也喜欢搬个小垫子来参与,我会趁机教她做深呼吸,用鼻腔吸气3-4秒,暂停1-2秒,再慢慢用鼻腔或嘴把气吐出来。

我在家还会经常和苏宝做一个练习深呼吸的小游戏:拿一支天然的香氛蜡烛,先让苏宝深深吸气,闻闻蜡烛的香气,然后呼气,好像在假装吹蜡烛。

当你仔细观察一个专注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胸腔是打开的,肩膀是下沉的,背部是挺直的,呼吸缓慢而均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种非常美好的状态。

高质量育儿,是不断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所谓”不打扰孩子专注、提供独处的机会“这些是操作技巧,而让孩子有个供氧充足的大脑,就像在给机器插上电源。操作技巧再重要,也不能忽略了要给机器供电这个大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学习无小事,提升儿童专注力势在必行。

易道《手脑专注力》以学生为主体,以视觉、听觉、触觉为载体,多方面寻找学生专注力低弱的因素,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系统性调整。通过注意力的集中性、持久性、广度、主动转移,抗干扰、情商及综合方面的训练,提高生的专注力。

1、手、眼、口、耳、脑五维并用;

3、游戏互动式导入教学;

4、视、听、触立体训练;

5、多媒体教学,音频教材辅助;

6、家校联动,全面巩固。

主要通过眼神追踪训练、定点训练、看图片、看数字、找不同、走迷宫等方式训练学生视觉的专注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看错题、不抄错题、提高记忆力等能力。

主要通过听数字、听文字、听音频并复述内容,听故事回答问题等方式训练学生听觉的专注力,有助于提高生上课不分心、不走神,专心致志听课的能力。

主要通过做游戏,例如夹珠子、串珠子、拍球记数、拼图、扔飞镖、托乒乓球等方式,训练学生专注从事某一项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等能力。

主要通过放松和调整呼吸,让学生做好集中注意力训练的准备,纠正不良的坐姿,达到静心作用,使下课时兴奋的情绪得到缓解,更好地去上课,能快速提高孩子在校学习效率,全神贯注地听课学习。

主要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音乐、动画等方式,让学生在外界正常干扰下,照样能保持认真做作业、专心听课等活动的能力,做到真正的全神贯注。

主要通过各类宫格,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内容,每节课一次测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生考试不粗心、认真答题的能力。

1、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2、有助于提高孩子对事物的兴趣。

3、对锻炼孩子的毅力有帮助。

4、可以激发孩子潜藏的好奇心。

5、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手脑专注力—教材内页展示

易道《手脑专注力》共分为3期,每期教材包含1本视觉训练,1本听觉训练,1本综合训练。教材配有小程序、触觉教具。

专注力是人类接收知识的门户,没有专注力就没有学习效率。专注力不集中就是关闭了学习的大门,知识是阳光就无法照进大脑、洒落心灵。

术业有专攻,专业性的指导训练,可以事半功倍。

}

第1篇:专注力的介绍及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有始有终”“专心致志”“始终如一”,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并没有太多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对孩子而言,这样的标准似乎就更高了。不过,家长还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拥有一流的专注力。但是,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都不同,对事情的专注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要想提升宝宝的专注力,还是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影响专注力的5大因素。

由于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现在的生活中又充满了太多的干扰,比如随时会响起来的手机、多得数不清的电视节目等,这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却也减少了孩子们之间的人际互动,同时也不利于孩子专心学习。因此,孩子的注意力就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孩子本身特质就是属于坚持度低、注意力低的情况,相应的专注力也会比较低。

现代孩子受到的刺激比较多,所以选择也很多,当孩子觉得眼前的玩具或事物缺乏吸引力的时候,或是对所进行的活动有挫折感时,就很容易找其他东西来代替,而不是专注于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如今家庭中的孩子都很少,所以家长的宠爱就更多地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处处都帮他打理好一切,学习的机会减少,专注力的培养就更加困难。

孩子心中明明想要骑车、溜滑梯,父母却一直要孩子画画、玩拼图,造成大肌肉活动不足,专注力集中的情况就会很差。

二、专注力的4种类型。

因为先天气质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孩子的专注力表现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孩子的专注力大概可分为4种类型。因此,在我们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之前,应该先来考察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然后才能对症下*。

要这一类型的小孩专心没有问题,但是要他静下来专心做事,却得让家长花费不少力气,他们的*情大多容易紧张、敏感或羞怯,可能每天都需要妈妈唠叨,他才会把该做的事做好,做功课时可能又喜欢东摸西摸,等长大之后,也可能是不拖到最后一刻就不把事情做完的人,一直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印象,属于专注力最低的孩子。

这一类型孩子的专心情况如何,要看他当天的心情、环境、身体状况而定。如果生理或心理稍有不适,很可能就会对专注力表现产生巨大影响。在未成年以前,大部分的孩子都属于这一类型。不过,复杂型的孩子似乎更不能忍受任何事来影响他们。如果想要让这些孩子专心,除非是活动特别有趣或是他非常喜欢这些伙伴,不然的话,他一定会立刻离开,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3、稳定*极高的孩子。

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来说,虽然也会有不专心的时候,但是那样的状况极少出现。相反,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专注于手边正在进行的事情。对于父母而言,他们绝对是好管教的孩子,从来不需要家长过分担心。

专心的时候非常专心,但是当他不想专心的时候,谁也拿他没办法,这就是极端型孩子的专注力特*。只要是有兴趣的事,他就会专心去做,一点也不会被外界干扰,否则就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通常这一类型孩子的*格比较容易紧张,如果事情或环境临时产生变化,或需要暂时放手的时候,他通常不知道该如何妥善处理。

三、提升专注力的10大方法。

1、不要替孩子贴标签。

即便你家孩子的专注力不强,比如大家都坐定位置准备用餐了,他才姗姗来迟,那也不要对孩子说出负面的话语来。对他们来说,这就等于贴了一张负面标签在自己身上,那样只会让孩子否定自我,而且也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的反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2、观察孩子平日表现。

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平常的行为表现,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方法。如果孩子属于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的人,当然适合以静态的方式去引导,例如带孩子听一些音乐、让孩子玩拼图等。如果孩子的身体一定要动来动去才能学习,那就不如配合孩子。例如当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随口问他一些与课业相关的问题,让他在运动身体的同时也能动动脑子。另外,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大肌肉活动,如果家长不方便一边玩一边和孩子说话,也可以采用先满足孩子大肌肉的活动量、再让孩子专心从事静态活动的方法。

3、帮孩子创造成就感。

成功的喜悦感可以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当孩子顺利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可以奖励一个小红花。比如集满了10朵小红花之后,就可以给孩子买一本他喜欢的书或是玩具,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4、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

不要将结果看得太重要,即便孩子还没有达到大人的要求,但只要他有了积极的表现,家长也同样可以赞美孩子。当亲朋好友打电话来的时候,家长可以在电话中向他人赞美孩子的努力表现,比如:“小凯一直在努力学习做手工呢,虽然一开始做得还不是太好,但是他一直都在努力,始终没有放弃呢,你们真应该来看看!”

5、找出让孩子专心的办法。

这里的“办法”针对的是感官。有些孩子特别容易被视觉刺激的东西吸引,有些则是触觉,也有可能是听觉。在了解到哪一种感官刺激最能吸引孩子之后,家长就能够因势利导,轻松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稳定度不如*,如果要求孩子一次*解决需要长时间专心才能够做好的事,当然很难收到效果。这时不妨先仔细观察一下,看孩子专注的时间能够持续多久,然后把工作量做合理分割。如此一来,对孩子的要求一开始就落在了合理的范围内,然后再协助孩子逐渐拉长单位工作时间。

7、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指令。

家长一旦着急起来,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不耐烦的语气。另外,如果家长所说的话不是很清楚,也会让孩子感觉无法理解。因此,在与幼儿对话时应使用温柔的语调,重复、清晰地叙述指令,亲身示范给孩子看。例如先带孩子看时钟到了几点,然后提示孩子应该做什么事,最后带领孩子一起去完成那些事。

8、让孩子了解坚持的重要*。

在事情刚刚开始或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如果孩子开始抱怨“我不喜欢做这件事”,那么家长可以告诉他,并不是他不喜欢,而是他不够专心。当孩子开始某项学习课程后,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倘若不继续下去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把最后的决定权留给孩子,让孩子了解到坚持的重要*。

当家长明确得知孩子喜欢某项物品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物品来加强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孩子喜欢有卡通图案的拼图,那么家长就可以使用拼图让孩子先稳定下来,然后再慢慢增加拼图的片数,以延长孩子专注的时间。或者使用沙漏计时,如果单纯跟孩子描述3分钟有多久,孩子可能觉得很抽象,那么可以使用沙漏做说明,滴完一次就表示3分钟时间到了。这样一方面能吸引孩子对时间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观察,如果沙漏滴完了,孩子却仍然在继续做原来的事,那就明确表示孩子有进步了。

家长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想让孩子看书,那么家长自己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即使是孩子和家长各看各的书也可以。相反,如果家长整天抱着电视不放,那么要想让孩子爱上看书还真不太容易。

四、家长要戒除的4种表现。

在培养宝宝专注力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表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了宝宝的专注力。

急迫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学着家长说出情绪焦躁的话。虽然家长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及家事上更有效率,但是这样急切的心理容易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这样一来,一旦孩子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耐着*子去解决,而是先发一通脾气再说。

2、考虑事情过于长远。

当然,眼光长远一些并非坏事,但是眼光长远并不代表可以跳过现在。如果孩子长期被这样的价值观所教导,那么将难以享受和满足现有的一切,自然也就无法培养起足够的专注力。

过度的自由和放任,对于孩子的专注力也是有害无益。由于现在家长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在把孩子接回家之后,很多人的办法就是打开电视给孩子看,或让孩子自行从事所喜欢的活动。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会养成一回家就开电视的习惯。由于没有家长在旁边引导和督促,专注力的培养也就很难有好的效果。

可能是出于好玩的心态,当孩子很专心地做自己的游戏或其他活动时,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突然跟孩子闹一下,或是要求孩子去做别的事,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行为。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么当孩子在很专注地游戏或看书时,家长最好不要马上打断孩子的行为,而应采用预告的方式。比如家长已经和孩子约好,看书可以看到几点,在时间期限到来之前的5——10分钟,就可以先提醒孩子时间快到了。除了口头提醒外,家长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铃铛、闹钟等。

第2篇: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导读:孩子专注力怎么培养?两三岁的宝宝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常常出现坐不住的情况,别担心是正常现象。静不下来,大多数是因为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所造成的。那么,孩子专注力怎么培养?

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个固定不变的玩游戏的地方,将环境收拾得井井有条,这样可以减少让小宝宝分心的外界事物。不要一下子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小宝宝,一下子给宝宝太多的玩具,宝宝会不知所措,这个玩具还没玩一会就放到一边,又去玩另一个,长此以往,就很难培养小宝宝仔细、耐心、反复和专注一件物品的习惯了。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爸爸妈妈们还可以从给小宝宝讲一个小故事开始,不断地增加数量来加以训练小宝宝。逐渐过渡到鼓励他们做有兴趣的事,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开始做另外一件,要想办法让宝宝关注一件事的时间逐渐增加。阅读、搭积木、拼图、串珠、找不同等都是培养专注力的很好的游戏。

还有,除了要提醒小宝宝不分心以外,爸爸妈妈们还要表现和善的态度,而且应该以身作则。平时在生活中要培养小宝宝专注的习惯,比如吃饭前要收好玩具,关闭电视,小宝宝涂鸦时爸爸妈妈们要鼓励他专心完成等。玩既是小宝宝的天*也是小宝宝丰富认知、增长技能的一个重要方式。爸爸妈妈们要充分利用小宝宝爱玩的天*有意识地引导小宝宝学习

另外,很多爸爸妈妈们还有个不正确的的观念,在爸爸妈妈们潜意识里认为“越调皮的小宝宝越聪明”,说起自家小宝宝皮的时候,明明是不好的事,但说起来却像在表扬,这也会在无形中强化小宝宝的调皮,让他们误以为调皮是理所当然的。试想一下,如果小宝宝一整天地闹腾,坐都坐不住,将来怎么能专心读书学习?所以说,能静能动才是真正聪慧的小宝宝,培养宝宝的专注力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

总结:对于年龄小的幼儿,鼓励他们做有兴趣的事,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开始做另外一件,要想办法让宝宝关注一件事的时间逐渐增加。爸爸妈妈们要充分利用小宝宝爱玩的天*有意识地引导小宝宝学习。

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

家长要培养孩子在某一时间内做好一件事的能力,比如给他一个小时去完成家庭作业,如果他能完成,就要给予鼓励(如亲吻)。如果孩子能够做的很好,可以延长一次*集中做题的时间。

2.不要打扰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当孩子专注于他的小手工或者观察小动物时,妈妈尽量不要打扰到孩子,要耐心的等待他完成。孩子在沉浸这些事情时,也培养了他的专注力。

3.大声朗读有助于训练专注力。

大声朗读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大声朗读时,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妈妈可以每天安排15分钟,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喜欢的小文章给妈妈朗读。如果孩子能够将文章完整且没有错字,妈妈可以用拥抱或亲吻来奖励宝宝。

4.让孩子学会交替学习。

孩子长时间去做同一件事,身心都会产生疲惫感,不妨让他放松一会儿。可以交替几门功课来学习,累了,可以听听音乐,或看15分钟电视,来调节孩子的学习状态,让他能更好的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5.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坚持做训练。

买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的书,如走迷宫、找不同、比大小等书籍,陪孩子一起做训练。训练时间不必过长,当孩子能准确完成时,可给予奖励。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妈妈们也不要太着急,慢慢调理,有时间也可以多和鸽子医生进行交流。

第3篇:培养好动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我女儿太皮了,全家人围着她团团转,怎么能让她变得安静一些?”

“宝宝只要醒着就不停地动,爬高下低的,一不留神又给摔了,真烦人哪!”

不少家长来电反映,家里的孩子太好动实在*心,应如何培养专注力?

两三岁的宝宝正是好动的年龄,出现坐不住的情况是正常现象。而孩子如果专注力不够,安静不下来,大多数是因为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所造成的。

专家许威威指出,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我们要首先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例如,孩子玩一种玩具时全身心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家长切不可打扰、干涉。

家长不妨在家里布置一个固定的玩游戏的角落,将环境收拾得有条不紊,以减少让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不要一下子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孩子,一下子给宝宝太多的玩具,宝宝会不知所措,这个玩具还没玩一会就放到一边,又去玩另一个,长此以往,就很难培养孩子仔细、耐心、反复和专注一件物品的习惯了。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家长还可以从给孩子讲一则故事开始,不断地增加数量来加以训练。逐渐过渡到鼓励他们做有兴趣的事,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开始做另外一件,要想办法让宝宝关注一件事的时间逐渐增加。阅读、搭积木、拼图、串珠、找不同等都是培养专注力的很好的游戏。

此外,除了要提醒孩子不分心以外,家长还要表现和善的态度,而且应该以身作则。平时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比如吃饭前要收好玩具,关闭电视,孩子涂鸦时家长要鼓励他专心完成等。

玩既是孩子的天*也是孩子丰富认知、增长技能的一个重要方式。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

另外,很多家长还有个错误的观念,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越调皮的孩子越聪明”,说起自家孩子皮的时候,明明是不好的事,但说起来却像在表扬,这也会在无形中强化孩子的调皮,让他们误以为调皮是理所当然的。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一整天地闹腾,坐都坐不住,将来怎么能专心读书学习?所以说,能静能动才是真正聪慧的孩子,培养宝宝的专注力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提高专注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