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ATWE软件适用于哪类工程的计算和绘图?SATWE参数设置主要有哪些?(20分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

免责声明:本文为自用资料,根据各种材料整理,仅适合刚入坑的朋友参考,正确性请自行判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中示例的软件截图为Pkpm.1。根据2021新《通用规范》调整。

主要参考资料:PKPM软件自带的《SATWE使用指南》、朱总(朱炳寅)四大名著、刘孝国老师教学视频()以及其他找不到出处的网络资料。


A: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

C: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主要用来确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振系数。确定原则是强条,见《建筑工程通用规范》4.6.3条。

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强条】

一般按照《荷载规范》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

对于部分风荷载敏感建筑,应考虑地点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修正。

山区建筑应乘“地形修正系数”,按《荷载规范》8.2.2条确定。

海岛地形修正系数按按《荷载规范》8.2.3条确定。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4.6节中“风向影响系数”为新加参数,主要折减用,可不考虑。)

先按估算填入:框架结构T=(0.08-0.10)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计算完成后,按照计算结果返填。

周期合理范围可参考《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020(西南院)》表5.1.13。

4.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强条】

小于60米时按《荷载规范》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大于60米时乘1.1。

《高规》4.2.2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高规》4.2.2条文说明:“一般情况下,对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向载计算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房屋高度不屈过60m的高层建筑,风荷载取值是否提高,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荷载规范》8.4.1规定:“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4.6.5规定的最小1.2的放大系数考虑在此处。【强条】

《荷载规范》8.5.1规定:“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及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
《荷载规范》8.5.1条文说明:“一般而言,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高宽比大于5的高层建筑可出现较为明显的横风向风振效应,并且效应随着建筑高度或建筑高宽比增加而增加。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一般指高度超过30m且高宽比大于4的构筑物。”

规范矩形截面结构“削角”、“凹角”参数见《荷规》附录H.2.5。

之后用程序自带校核工具校核。

《荷载规范》8.5.4规定:“对于扭转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及高耸结构,宜考虑扭转风振的影响。”
《荷载规范》8.5.4条文说明:“建筑高度大于150m时考虑。”

8.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阻尼比

《高规》3.7.6规定:“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

根据各层平面的形状确定,如矩形、圆形。

程序计算风荷载时自动扣除地下室高度,因此分段时只需考虑上部结构,不用将地下室单独分段。

各层平面形状不同时可分段。

10.体型系数【强条】

按《高规》4.2.3取值。

应注意《荷载规范》8.3.2条及《高规》4.2.4条提出的多栋或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

规范没有明确“间距较近”的具体数值,只明确了干扰系数的取值。

(网络资料: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当相邻建筑物的间距小于3.5倍的迎风面宽度且两建筑物中心线的连线与风向成45度角时,群楼效应明显,其增大系数一般为1.25-1.5,最大到1.8。目前多栋高层建筑间距较劲时,如多塔结构,可取群楼效应增大系数1.25执行。)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4.6.4条规定:“体型系数应根据建筑外形、周边干扰情况等因素确定。”

1.旧版软件中规则性选项取消。【强条】

应注意“明确建筑规则性”是强条,需要在计算书或总说明中明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5.1.1条。

一般不规则处理措施可参考《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018(中国建筑设计院)》表E.12.3.2。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强条】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

应尤其注意防灾救灾建筑、基础设施建筑、工业建筑、仓库类建筑、人流大的公共建筑、学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

该参数暂不起作用,仅为设计标识。

3.设防地震分组【强条】

根据《抗规》附录A选取。

根据《地勘报告》选取。

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3.1.3条复核。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2.2条确定。

需注意根据《地勘报告》《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2.2条判断是否需要插值法确定特征周期。

按《抗规》条文说明表格插值法无法操作,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朱炳寅)》表4.1.6条插值。

另外还需注意,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加0.05s,极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加0.1s。

7.周期折减系数【强条】

《高规》4.3.16规定:“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高规》4.3.17规定:“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取0.8~0.9;剪力墙结构可取0.8~1.0。”

根据隔震标准宣贯视频,隔震结构不用周期折减,并且不需要考虑周期比。

8.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强条】

一般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2.2条“多遇地震”取值。

如果需要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值,不应小于《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2.2条规定。

注意,当建筑处于不利地段时,应乘放大系数。《抗规》4.1.8强条。

9.用于12 层以下规则砼框架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强条】

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2.2条“罕遇地震”取值。

如果需要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值,不应小于《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2.2条规定。

适用范围见《抗规》5.5.3条。

10.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底线值

程序根据《高规》4.3.15条自动填写。

仅适用于反应谱方法计算竖向地震。

11.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比值

程序根据《抗规》5.3.1条自动填写。

一般按默认“子空间迭代法”。有效质量系数难以满足90%要求时,可采用“多重里兹向量法”减少振型个数。

单塔多层模型,可取楼层数x3;普通高层一般15个也够了。或者选“程序自动确定振型数”。如果计算结果有效质量系数不到90%,回来继续加。

《抗规》5.2.2条条文说明:“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

为使每阶振型都得到2个平动振型和1个扭转振型,振型数应为3的倍数。

《高规》5.1.13条规定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14.考虑双向地震【强条】

根据《抗规》5.1.1条,考虑双向地震。

根据《抗规》3.4.3条,考虑偶然偏心。

16.抗震等级(抗震措施)【强条】

17.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强条】

抗震等级:是反映结构或构件延性能力的指标。

抗震措施:指除地震作用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抗震措施包括抗震计算时的内力调整(如针对不同抗震等级的强柱弱梁调整、框架柱剪力调整等)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指一般不需计算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如竖向构件的轴压比、构件截面尺寸、最小配筋率、箍筋及加密区要求、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要求、钢筋锚固长度、非结构构件措施等。

抗震措施包含抗震构造措施。

Ⅱ类场地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直接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5.2.1条选择。

甲类、乙类建筑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2.3.2条调整,再查5.2.1条表确定抗震等级(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场地类别为Ⅰ、Ⅲ、Ⅳ类的建筑还应按《高规》3.9.1-3.9.2条调整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总结为下表:

《高规》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如转换层、错层、连体等需要局部指定抗震等级。应到程序前处理中查看,确认是否要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均为常规结构,其他如型钢混凝土结构、异形柱结构、装配式结构等应该根据相应规范确定抗震等级。

18.悬挑梁默认取框梁抗震等级

刘孝国教学视频建议:比较重要的该勾选。

大跨悬挑梁应注意复核地震作用下平面外弯矩,看腰筋是否配够。

19.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20.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强条】

勾选后程序自动完成最不利地震角度计算。如不勾选,则应计算完成后查看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角度,大于15°时应该返填。

21.斜交抗侧力构件地震数和角度【强条】

可填2个角度包络所有情况。

除了两个正交方向外,补充的计算方向角度。有斜梁、斜杆等,且与正交方向转角大于15°时,都应填入角度。

普通混凝土结构取0.05。

此处为小震阻尼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0.05(大震0.07)。型钢混凝土结构0.04(大震0.05)。以上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朱炳寅)》5.1.5条。

}

本节内容小编为大家精选带来的是pdf格式免费版PKPM2010 SATWE使用说明书,本说明书详细介绍了pkpm2010 satwe参数设置等相关详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进行下载查阅!

本文档为pdf格式,因此需确保在阅读之前你已经安装了PDF阅读器,如果尚未安装阅读器,建议下载福昕PDF阅读器或其他PDF阅读器,进行安装后阅读。

PKPM2010 SATWE使用说明书相关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更多产品说明书下载,敬请关注东坡下载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渣水泥适用于什么工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