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生活费不够用?


近日,一上海大学生向母亲哭诉每月2000块的生活费不够用,想让她多给自己转点零花钱,结果母亲一句话,让男孩脸上挂不住了。

“老妈,我真的没有乱花钱啊,这2000块钱是真的不够用。”

男孩的妈妈在视频里直接嚷嚷了起来,“2000块钱的生活费怎么会不够用呢?你肯定是在外面瞎搞了吧?不然怎么不够?”

男孩哭笑不得,脸红耳赤地解释自己没有瞎搞,怎么可能瞎搞,这些都是正常的开销。

母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母亲提议让他拍个视频,把一天的花销记录下来,否则就是口说无凭。

为了自证清白,为了让母亲相信自己生活费真的不够用,男孩认真地记录起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早餐,学校食堂,买了小米粥,鸡蛋,一个饼,花费10.5元。这配制还是比较合理的,有营养,也吃得饱。

10块钱左右,基本是他每天的早餐开销,浮动不会太大。

上完网课吃午餐,还是在学校食堂,西红柿炒蛋,青菜,鸡腿,花费15元。吃完午餐去水果店,稍微贵点的水果想都不敢想,最后买了3根香蕉,一个苹果,花费12.5元,外加饭后必备的可乐一瓶3.5元。

男孩还特别强调,这平时都不是敢买的,因为是拍视频,所以买了点。平时在学校吃快餐,一荤一素差不多就要11块钱打底。

晚餐,韭菜鸡蛋馅的饺子,花了24元。

不外出,在学校的一日三餐,水果,饮料,加起来合计56元,也就是一个月要1680元。


2000元的生活费,所剩无几,这都还不包括了买日用品,衣服,零食,还有偶尔聚会,游玩的费用。

综合算下来,在学校2000块钱的开销真的不够。

最后男孩对着镜头诚恳地希望妈妈能明白他的难处,钱是真不够用,给他转个红包意思一下,不然他就撑不到月底了。

看完这个视频,真是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学生,生活开销可真是高,还有钱真是不经花。

单单就吃饭,水果,就要花费将近1700元,如果按他这个花费来计算的话,一个月的生活费至少到2500元。

为了了解现在大学生,我还特地询问了下正在读大学的表妹,据她所知,她身边的朋友生活费基本都在1500—2500之间。

在学校,除了一日三餐,还有日用品,电话费,买衣服,鞋子,女生还外加护肤品,化妆品等。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天天混食堂吃饭,一个月总会去外面下下餐馆,搞搞团建之类的活动。

遇到朋友生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要是再谈个恋爱,那花销就真的和流水一样了。

不过她身边也有朋友,每月的生活费才1000元,但人家1000元也有1000元的活法,但前提是没有其他额外开销和活动。

还记得2005年,我上大学那会,每个月的生活费是400块。每次领到钱时都得提前精打细算一番,告诫自己一定不要去外面吃饭,这样的话,400块勉强也能撑过去。

但年轻人嘛,难免总有控制不住的时候,每次去外面吃饭,至少都要50以上打底。还没到月底,就囊中羞涩,不得不厚着脸皮和父母哭穷。

粗略算了下,每个月实际生活费都超过了600元左右。


当时我有一个在别的城市读书的朋友,我们的生活费差不多,但她为了给自己买个照相机,硬是逼自己每个月省下50元,最后还真的靠自己的积蓄买了部数码照相机。

所以说,要是真的能下定决心省点钱,那也不是完全做不到的。

前几年,表弟上大学,据说生活费也是2000块钱,也是每次还没到月底,就找他妈妈要钱。

他妈妈也是质问他钱花哪去了,他倒也是能罗列出一堆要花钱的项目,什么聚餐啊,买衣服,鞋子啊,参加什么活动啊。还说他这个生活费在他们宿舍还是垫底的,其他人都是3,4千的水平。

2000块,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还真不算多,但对那些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都抵得上家里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有的父母没钱,但他们又舍不得让孩子在外面受委屈,就算自己紧衣缩食也要省下钱给孩子。即便2000块已经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但还是咬咬牙,满足孩子的要求。

父母为孩子考虑,怕他们吃不饱,穿不好,怕他们因为没钱融入不到同学中,所以总是尽其所有想给他们最好的。


而作为子女,有没有想过,你今天所得到的,其实已经是父母所能给予你的最好的了。

大部分的父母在给孩子生活费的时候,应该也是打听过的,再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取一个平均值。这样,不至于让孩子难堪,也不至于让自己吃力。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是不够用呢?

第一次支配一笔相对较大的金额,第一次可以做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规划,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话,很容易钱就不知不觉地花完了。

为什么孩子没有经验呢?

也许是一直在父母身边,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父母安排好的,所以他们没有机会得到类似的锻炼。一旦自己掌握了费用,一下可能就刹不住车,这也想买,那也想要。

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让他们锻炼一下对钱的把控和安排,千万不要指望他们长大了,独自生活,就能幡然醒悟。

再者,同一个宿舍,有家庭条件好的,也有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差的。条件差的,看到条件好的舍友吃得好,用得好,心态难免就会失衡,会产生比较的心理。

有的能及时调整过来,有的可能就会变得自卑,然后变相地和父母要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那么究竟该如何调整以及改变呢?

其实父母和孩子都是参与者。


作为父母,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不懂事,也不要一味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和立场,和他们一起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孩子确实需要花费这么多钱,而家里条件有限,那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弥补呢?比如孩子能不能做兼职,或者看看那些地方还可以再省一省的。

而作为子女,要懂得感恩和知足,不能因为别人生活费多,条件好,就责怪自己的父母无能,还总是提出超过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条件。

大学生,也是成年人了,也要学会为自己负责,替父母分担了。在每次花钱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个钱它真的必须得花吗?多问自己几遍,也许答案就不一样了。

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去努力,而不是靠从父母身上索取。

每个月提前规划好生活费,必需品那无可厚非,该买还是得买。

如果是非必需品,又想要,可以规定自己每个月攒点钱,攒够了再去买,不要提前消费。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和别人比较,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生活。

多去找找合适的兼职机会。

好好学习,努力够一够奖学金。

如何合理地分配金钱,这也算是即将踏入社会的重要一课,虽然有些磕磕巴巴,但多想一想,方法总比困难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觉得还是现在部分大学生消费观畸形的问题。以我表妹为例,衣服的话美邦以纯的看不上,起码一件500以上的,而且经常买,护肤品玉兰油之流的看不上,都是兰蔻之累的,手机及时跟着苹果更新,天天泡吧烧烤。

我10年上学,那时候食堂的肉菜3块钱,13年涨到5块了,素菜一直是1块五到两块钱,一餐饭没个6、7块下不来,一天三餐最起码15块到20块,一个月600刚够吃食堂

除了三餐你总要吃点水果吧,偶尔吃点零食吧,喝点牛奶吧,算150

电费每月50,话费每月50,就100了

女生还有每个月的大姨妈巾开支,一包夜用一包日用,起码二三十块,还有其他日化

上面加起来快900了,假如一个月不买衣服不买......

请看好我的回复,我是说部分大学生消费畸形,并以我表妹为例,而不是指800块,好吗?字没看清楚就喷人?你离开校园多久也就那样了

刚才看新闻国家建议大学生月生活费不超过800元,你觉得够用吗?

我觉得还是现在部分大学生消费观畸形的问题。

呵呵,恕我语文能力不好,只能看出你在喷肖飞800以上的大学生

而且我就写了物价和一句:“800不够就是消费观畸形了?我看是你离开校园早不知道现在学校的物价也很夸张吧”

这就是喷了?BLX是病,要治

眼睛就死盯着800块,估计你这辈子就这点出息。我只是指类似我表妹那样经常买衣服,件件500块,护肤品一定是顶级品牌的,经常泡吧的,这样的消费观不畸形?看来你家庭也不错,BLX不敢用在您身上,起码要钻石心吧。再奉劝一次,考试要审题,别人说话别死抠字眼。好走,不送!啊黄,送客!再来就上!

}

  原标题:超七成受访大学生曾陷入“生活费不够用”的窘境

  上个月,一条关于“大学生嫌1200元生活费太少而抱怨母亲”的新闻引起了网友广泛讨论。随着各高校进入开学季,关于大学生日常开销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一览表》下,学生们纷纷留言表示,自己的实际开销远高于表中的标准值,并感叹“生活费不够用却又不知道钱到底花在了哪里”。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2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40.8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每月生活费在元,29.44%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元。每月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的占19.84%,不足1000元的占9.84%。此外,超七成受访大学生都曾经历过“生活费不够用”的窘境。

  生活费都被“吃”掉了?

  陈悦在杭州一所学校读大二,每个月生活费2000元。她坦言,自己每天吃食堂,偶尔买奶茶和蛋糕,如此下来,每月要花1500元在“吃”这一项。“主要是因为校园附近物价高。”陈悦不无委屈地说,“水果更贵,夏天的时候,半个小西瓜也要二十几元,但学校3公里外的水果店价格只是校内商店的三分之一。”

  陈悦觉得自己几乎没有额外的钱用于娱乐。“在周边游玩的话至少花费一两百元,聚餐人均至少六七十元。出去玩就是奢望。”她自己努力控制开销,不向父母请求“支援”。但今年7月,她让朋友帮忙在境外代购防晒霜,所以向父母求助了500元。

  而在北京一所高校读书的孙阳表示,自己很难理解陈悦能“吃”掉这么多钱。孙阳是北京本地人,每到周末他都会回家。父母每月给他1200元生活费,他表示“完全够花,偶有结余”。孙阳告诉笔者,他的一日三餐在学校食堂解决,所以月初时他会给饭卡充值500元作为当月的伙食费。“剩下的钱主要用于朋友聚会、社团聚餐,每次均摊费用,差不多人均七八十到一百元。”孙阳坦言,外出旅行、报名培训班和买衣服的开销都是父母额外“拨款”。

  调查结果显示,“每月主要开支”中,选择“伙食费”的受访大学生占97.25%,选择“服饰及化妆品”的占61.68%,选择“网费通信及交通费”的占60.24%,选择“学习资料费”的占44.24%,选择“外出旅游费”的占21.84%,选择“游戏装备费”的占3.84%。

  同样在浙江读书的吴钰表示自己每个月有1400元生活费,其中1000元来自父母,400元是她在学校参与勤工助学岗位所得。“我的衣服全部是网购,每天点一次外卖,偶尔给游戏充值,但是1400元足够了。”吴钰说。

  安徽一所高校的陈怡认为自己每月开支在1000元以内,这和学校的位置、城市的物价有关。她调侃道,进一次城往返要近3个小时,而自己的课程相对较多,所以一般“宅”在学校。

  为自己的爱好和社交埋单

  南京大学的谢颖表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购剁手党”。她每月的生活费有1100元,其中的40%会用于网购衣物。她提到,自己在网购时,经常会退换商品,所以平均每月花掉的快递费也有几十元。虽然她经常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管住自己下单的手”,但一旦到了打折季、狂欢节,之前的冷静、理智都会被购物车里的降价商品瞬间淹没。即便有冲动消费的懊悔,但她仍认为,“不论花钱多少,逛淘宝、抢上新是我的生活乐趣。”

  今年6月刚刚从江西一所高校毕业的董楠回忆,自己的生活费在2000元左右,但其中一半用于买颜料、画笔,出去写生等专业学习。董楠觉得虽然“烧钱”,但自己乐在其中。

  西安的大四学生武亚坦承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她希望在毕业之前能完成西安100家饭店的“美食打卡”。武亚每月有1200元生活费,其中花在饮食上的费用大约占三分之二。在她看来,自己日常在校内吃饭的花费较低,但每个周末她都会乘车到市区里找同学推荐或者网络上热门的饭店来“改善伙食”。武亚觉得自己不需要每月都购买衣服或化妆品,但是寻找美食对自己来说既是刚需又是癖好。“即使偶尔遇到不太好吃的饭店,也是我‘探店’的一次经历,不能算是乱花钱”。

  在海南读大学的舒婷每月有2500元生活费,相较于周围的同学,她觉得自己“比较宽裕”。看电影是她的一大爱好,她平均每月至少贡献6场以上电影票房。但自从养了猫并且开始谈恋爱,原本生活费绰绰有余的她多了些“吃土”的体验。

  养了宠物以后,舒婷不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它,还要为猫添置一系列“衣食住的生活用品”,频繁的小额支出累计在一起也有500多元。舒婷坦言,谈恋爱后她和男朋友两人一起外出吃饭、休闲娱乐的花费也达到了近1000元。当被问及两人谈恋爱时钱怎么算,她表示两人“不会把钱分的太清楚,如果他付了饭钱,我就会去买两张电影票。但总体来说,男生在恋爱中的经济压力会比女生更大”。

  大学生也有“糊涂账”

  在长春读大二的林婧回忆,上学期,父母尝试在开学初就把自己半年的生活费一次打过来,让她享受更多“自由”。“感觉突然就‘放飞自己了’。”林婧说,没有计划的消费让她“不知不觉”中提前两个半月花完了全部生活费。

  韩璐就读的福建师范大学位于家乡福州,在“家门口”读书的她没有固定的月生活费。“父母通常会一次性打一笔钱,作为在学校时的伙食费,衣服和化妆品则直接在和家人逛街时一同购买。”当被问及每月的平均消费时,她表示“不清楚”。虽然偶尔会被移动支付账单上的数额所震惊,但她承认不会因此尝试记账,“毕竟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固定了。”和韩璐有相同经历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而“无固定月生活费”和“不记账”是他们的两大共性。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当生活费捉襟见肘时,69.8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节流”。

  北京一所高校的学生徐心霖每月仅花费1000元左右,她总结省钱的诀窍在于“少买不急用的东西”。她认为,一些需要耗费时间精力“二次加工”的零食,如蜂蜜柚子茶、麦片等,其实利用率很低,大多“遭遇”被遗忘直至被扔掉的情况,因此不如买东西的时候就多问问自己,“这件物品我真的现在就需要吗?”

  半年前,自主创业的陈清清第一次完全实现了经济独立。在四川传媒学院就读期间,从发传单、家教、婚庆主持到拍视频,她做过的兼职种类有十几样。

  她回忆,自己的第一份兼职是为了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当时缺乏工作经验的她,只能选择在饭店刷盘子这类对技术要求较低的体力活儿,提及当时的经历她直言,“当时手酸的再也不想进任何饭店的大门。但我妈妈收到礼物那一刻的感动,让我觉得,比起花父母钱的爽快,给父母花自己赚的钱给我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然而即便在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之后,陈清清的消费观念依然非常理智,甚至称“自己比以前每月向父母伸手要1000元生活费时过得更加紧巴巴”。二十出头的她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有自己“种草”的包包和喜欢的鞋子,但她坚持不给一切没有拿到手的钱开“空头支票”。“因为当你真正拿到钱时,总是会发现还有其他七零八碎的用途。”陈清清说,每赚到一桶金后,她会将资金投入到更好的设备和人才上,而不是自己用来“潇洒”。

  虽然是一个坚定的“开源派”,但陈清清并不赞同大学生为了赚钱而赚钱的行为,“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我们的大学生活不应该被生活费的多少所支配。”

  在“如何‘开源’”的问题上,46.1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选择“做与专业相关的兼职或实习”,44.56%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做家教”,37.1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29.18%的大学生选择“学校里的勤工助学岗位”,选择创业的占9.28%。

  西南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辅导员任凯利在今年9月迎来了他的第五届学生。在大学生生活费开支问题上,他表示“衣食住行学”应该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类别,除此之外,用于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的花销也很有必要。

  他认为,大学生不仅要学会怎么花钱,更要学会如何管钱。“养成记账等财务管理习惯,不是为了督促大学生省钱,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每一笔开支都‘花得明白’”。任凯利说,“这样的习惯养成后,学生能获得的受益是长期且可持续的。在未来,无论是规划财富还是规划生活,大学生们都能更加得心应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大学生均为化名)

  西南交通大学 白羽 南开大学 伍玉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1日 11 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个月给的生活费都不够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