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舒适的湿度是多少?

  在北方集中供暖的采暖季,有不少人说家里感觉很冷,但温度已经达标了;也有人说家里暖气太热了,感觉干燥。这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的人群对适宜温度感受不同而引起的。“北方冬季取暖的室内最低温度规定不低于18℃,这符合人体适宜温度的标准。”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告诉记者。
  科学研究显示,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相对湿度在40%到7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温度在26℃到30℃,湿度小于6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温度高于30℃,湿度大于70%时,人体感觉闷热。
  “在低于18℃的房间里,人体会感觉冷;而在高于26℃的房间里,人体会感觉热。这也是北方集中供暖规定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8℃的原因,还是夏季空调房间设置温度建议不低于26℃(省电和人体舒适兼顾的选择)的理由。”王式功解释。
  王式功介绍,人体最佳的舒适度与海拔高低、纬度高低都有一定关系。“我们通常认为22℃到23℃是中低纬度平原地区人体的最佳舒适温度,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高纬度的哈尔滨人来说,他们会觉得此环境温度下感觉还略偏热一点;同样,对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拉萨居民而言,他们也会觉得有点偏热。”
  在北方的冬季,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昏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若室内外温差过于悬殊,所居人群也容易患伤风感冒。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每年春季停暖气之后,中老年人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明显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证。”王式功说。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称22℃到23℃为中性温度。在中性温度状况下,人体既不需要释放多余热量,也不需要保暖,人体与外界热量交换很少。此时,人体处于能量消耗的最低点,人体感觉也是最舒适的。中性温度是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几率的最低点。
  供热属于公共事业,尽管冬季取暖的温度不可能满足全部人群的舒适需求,但基本上按照绝大多数人群感觉适宜的温度进行调控。比如,北京市从2010年4月1日起执行室内温度不低于16℃的供热标准。“2011年7月2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采暖计算温度不低于18℃。北京市将采暖季室内最低温度调整为18℃。”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迅说。
  北方各地随着纬度不同,采暖期也长短不一。在供暖季,人体对温度的感知会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略微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时,人体感觉比较舒适,隆冬季节室内最佳温度保持在20℃到21℃为宜。”王式功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12月15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

室内空间的设计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们的使用,舒适是人与空间的核心关系,也是所有室内设计的最高准则。而体感就是最直接影响舒适度体验的,室内湿度是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重要指标,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少,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湿度与温度也是室内环境中直接影响人们体表舒适度的因素。

也许大部分人都会在冬天开地暖的时候使用加湿器,因为太干燥了嗓子和鼻子都不舒服。但是当室内湿度太高,怎么办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室内湿度多少最合适?以及室内湿度怎么控制的解决办法。快点看下去吧!

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保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才能给人带来舒适的体验,湿度甚至会对工作与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医疗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为40%-50%,人体感觉最舒适,而室内温度在18℃-20℃,湿度为40%-60%时,人的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最高。

室内干湿度的调节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考虑到室内人员的习惯、身体状况、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来进行,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宜。比如北方地区环境比较干燥要注意保湿,南方地区要注意除湿,尤其是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情况,干湿调节更为重要,湿度调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室内湿度大对人的危害是会造成人体的闷热不适,室内湿度大对人的危害是会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因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调查研究表明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26℃的室内温度会让人感觉31℃的闷热体感。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对于室内湿度过高的情况,可能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开启空调的除湿功能,可空调毕竟主要功能是调节室温,除湿只是临时应急,最好是配备专用的新风除湿系统,新风模块保证室内外新鲜空气的置换,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和含氧量。除湿模块不改变室内温度的同时,调节室内湿度到健康舒适的范围。

在干燥的环境中,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干燥会导致皮肤水分的流失,容易引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不适等过敏性疾病,降低人体免疫力。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许多对湿度敏感的物质,如油漆、涂料、竹木家具等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层、变形、龟裂。

加湿器是最为常见的加湿措施,尤其是在冬季,暖气使得室内空气干燥,很多人都会选择加湿器。不过一定要注意经常对其进行清洁,对加湿器进行消毒除菌,否则反而可能会增加室内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引发肺炎和呼吸道疾病,加湿器的水最好能用弱碱水,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等经过处理的水。

空间是为人服务的,人的舒适度才是设计的根本目的,室内湿度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室内湿度的调节看完今天的分享,相信你已经知道室内湿度多少最合适了,更多精彩资讯尽在站内等你!

}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1

1、使空气的温度下降达某一程度时,开始有水珠凝结,称此温度为( )?

(A) 绝热冷却温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D) 临界温度。

2、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的比,称为( )?

(A) 绝对湿度(B) 相对湿度(C) 百分湿度(D) 饱和湿度。

3、以每公斤干空气为基准,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 )?

(A) 绝对湿度(B) 相对湿度(C) 饱和湿度(D) 百分湿度。

4、湿度不同的两空气,其干球温度相同,则湿球温度高者,其湿度为( )?

(A) 湿度较高(B) 湿度较低(C) 湿度相同(D) 不一定,须视其它情况而定。

5、以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某一空气的湿度,发现其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相同,则此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A) 0% (B) 50% (C) 100%(D) 不一定,视情形而定。

6、下列( )项空气的性质无法从湿度图上查得?

(A) 绝对湿度(B) 百分湿度(C) 露点(D) 体积膨胀系数。

7、25℃,一大气压下某空气含水蒸气的分压为14mmHg。已知25℃的饱和水蒸气压为21mmHg,则该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8、下列( )种操作可以使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同时增高?

(A) 空气与喷淋的冷水接触(B) 空气与热的水蒸气接触(C) 空气与冷的金属面接触(D) 空气与热的金属面接触。

9、下列( )种操作无法使空气的绝对湿度降低?

(A) 空气与多孔性硅胶接触(B) 将空气恒温加压(C) 空气与无水氯化钙接触(D) 将空气降温至露点以上。

10、路易斯证明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湿球温度等于( )项温度?

(A) 干球温度(B) 绝热冷却温度(C) 露点温度(D) 临界温度。

11、于某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水蒸气压,此混合气体的湿度称为( )?

(A) 相对湿度(B) 饱和湿度(C) 百分湿度(D) 绝对湿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感到舒适的湿度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