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复读生会怎样?

每年高考放榜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成绩不佳的考生开始寻求考后出路。对于一些学生和家长而言,无论现实的打击如何,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并未磨灭。然而,如何实现这一梦想,很多家庭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其中有一个选择则是复读。然而,复读的风险大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再拼一次”?面对市面上花样繁多的培训机构和学校应怎样选择?业内人士建议,应从自身能力和家庭财力等方面进行理性考虑。

四类学生复读成功可能性较高

“我有亲戚分数没考上三本线,平时语文120分左右的她,高考才80多分,她拿不准是读高职专科还是复读。”市民曹先生向朋友一说起这个问题,有人赞成复读,也有人反对。

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苏恭华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把复读成功可能性高的学生分为四大类。一是平时成绩优秀,但高考时因为过于紧张或者身体不适导致发挥失常。这类学生考试失利并不是因为知识上的缺陷。只要他们科学调节自我,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复读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二是志愿填报出现问题,没有被自己理想的学校录取,但又不能接受其他志愿。这类学生因填报志愿不够谨慎,未留余地。苏恭华鼓励道,这类学生选择脚踏实地地复读一年,圆理想大学的梦,值得一博。

三是高考之前忽然找到了学习状态,进步神速的学生。他们的高考分数相对平时来说可能已提高了不少,但由于时间太仓促,自己觉得还大有发挥空间。

四是经过高考失败后,觉得自己高中三年学习态度不认真,决心给自己一个“救赎”机会的学生。“这种学生一旦认真起来,很容易成为‘黑马’。”苏恭华说。

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是否复读

复读并不仅仅是对学生一个人的考验,同时也在考验家长。“复读的经济成本从一年几千到上万不等,复读一定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阳江职院附属实验学校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周雪燕老师说。物质上的困难还是比较容易克服的,但心理压力更难排遣。

如果考生心态不好,最好不要复读,因为复读生要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另外,考生若不是因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利,也不要轻易复读,毕竟风险比较大,还不如选择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早一年上大学。最后,如果考生的基础差太多,即使复读一年也难有很大的起色。

“如你毕业的学校相对普通,但能力突出,人家一样会对你另眼相看;但若你从重点院校毕业,工作能力却一般般,人家也会逐渐忘记你头上名校的光环,甚至怀疑你是如何考上这个学校的。”周老师说,文凭虽然是“敲门砖”,但当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后,还是能力最重要。

关于是否复读,老师表示,父母不宜干涉太多,应该让考生选择,如果考生有强烈的复读意愿,父母的鼓励也会带给孩子不少动力。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应慎重选择

目前,各式各样的复读学校以及培训班良莠不齐,如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苏恭华建议,学生和家长应注意机构及学校是否有办学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再看成绩。复读学校及培训班每一年的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家长和考生应该关注的是该校历年来就读的学生总人数,学生整体提升的幅度及比例等,家长和学生应尽可能多渠道地了解该机构的教学质量。

再看口碑。有些培训班打出“包过班”等口号,学生和家长不可被其宣传所误导,可以向教育界行内人士了解其情况。另外,也可以咨询曾就读的学生了解其真实情况。

最后看师资。学生们可通过试课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以及学校,在试课期间,多与老师交流,从而判断机构或者学校是否适合自己。一般要求老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复读生应定制合理的学习目标

“高四”学生往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一边怀着一定要考上理想大学的美好心愿,一边还要担心一年的奋斗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苏恭华介绍,为了让复读效果更好,学生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合理设置自己的复读目标。首先要明确要考哪一个层次的哪些院校和专业,再考虑你的实力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是否能够实现。合适的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如果期望值过高,和自己实力相去甚远,即使复读一年,效果也不会很好,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自己的复读目标。

其次,理性解剖自己的学习方式等。高考失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等。考生都要对自己做认真地解剖和分析,可以向成绩优异者取经等。

再次,培养自己严谨踏实的习惯。一旦选择复读就不能后悔、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并制定好学习计划,且不要因为考试压力封闭自己,遇到问题适时与老师、家长及朋友沟通。

最后,家长也应对学生的选择应表示理解,在复读过程中,除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照料,家长应“多看少言”,一旦发现问题,用适当的方式与孩子及时沟通,不应采取责备的方式。

希望每个学生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不可否认,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考试得意者得到了来自社会或家人的各种奖励。而考场失利的,通常是承受质问、责骂甚至体罚。不少考试失利者背上一个沉重的精神包袱,有些失利者甚至走向极端,酿成悲剧。

复读首先得理性选择,考虑自身实力以及家庭经济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复读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来自同学的,来自家长的,来自老师的,甚至还有来自自己的,这都需要一个较好的心态来对待。

以高考来论英雄着实有些狭隘,其实,这次考试只不过是人生中一次较大的考验罢了。漫漫人生路,前面的挑战数不清。面对未来的路,我们都应该是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去抉择。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战胜自我,挑战自己,这个过程才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的一生其实很长,无论是否选择复读,祝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梦想的归宿,也希望每个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

在高考中,留级一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总是有很多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在高考中犯错误。其中,可能是考试效果不好,或者自愿填写不合理。本文将介绍2022年高考的留级生人数,包括2022年高考的要求。

1、 2022年有多少高考留级生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学院的官方公告,2021年,有608000名考生参加了夏季高考。本校和大专院校共招收学生46.05万人,总入学率超过75%。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147500名候选人没有被录取。即使其中一些考生在春季高考中被录取,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

根据中国各省市2021年高考录取人数和比例可以看出,各地区高考录取比例约为80%-95%,其中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仅为75.74%和78.32%。落选人数分别为147500人和137000人。

仅在表中的15个地区,不及格的人数就接近79万。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考人数越高,高考录取率越低。此外,以上还包括四川、河南和广西,这些省份也是高考人数众多的省份。

特别是在河南省,河南省占2021年全国高考申请人数的十分之一以上,但河南省的大学数量无法排在全国前三位,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大学,拥有极少数重点一流大学,河南省多年来没有规定每批的招生数量。

2、 2022年复读生高考的要求是什么

2022年,对于留级生仍然没有额外的要求,并且在考试和入学方面与新生保持一致(少数学校除外)。

最多不允许提前申请批准。军队院校和公安、司法、武警院校部分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不招收原学员。其他人在考试或录取方面也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天津市户口登记要求从2022年入学考试改为户口登记要求。该要求不仅是3年的户口,而且是3年的身份。

事实上,在中国,你可以随时重复你的学习。参加高考的学生没有年龄限制或婚姻限制。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40岁或50岁时报名参加高考。过去,刚毕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能参加高考。现在他们也可以在毕业那年参加普通高考。

即使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你也可以选择重读。但是,要了解相关程序,您需要致电当地招生办公室,了解相关政策和程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读生还有学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