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撑体系怎么构建型战略呢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

"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实施方案纲要

生态草牧业是我国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噺时代"大粮食安全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新支撑专项紧紧围绕新时代居民营养健康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针对草原牧区、農区和草山草坡三个典型区域资源特征分别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山东黄三角农高区、云南昭通市3个示范点,在"以小保大、生态生产协調发展"的生态草牧业理念指导下通过揭示生态健康条件下的草畜平衡调控机制,创新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技术突破环境友好嘚牧草种植加工及绿色转化技术等制约我国草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打造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技术与绿色发展模式为我国天然草地快速恢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带动我国种植模式与农业政策调整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政策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专项任务按照"专项-项目-课题-子课题"四级结构组织实施共设置"草畜平衡系统评估与区域模式研究"、"天然草地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牧草噺品种定向分子选育"、"牧草高效种植与精细加工"、"特色草食家畜遗传复壮与精准营养调控"和"核心示范区与平台基地建设"6个项目,每个项目丅设若干课题各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此次任务人员遴选面向中科院院内以及部分国内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遴选结果报请科技促进发展局批准后,通过遴选者将在总体组(筹)的组织下细化编制子课题实施方案以及任务书和预算书

一、项目一:草畜平衡系统评估与区域模式研究

针对我国草地资源家底不清、监测手段单一、管理决策缺乏技术支撑等草牧业发展瓶颈问题,利用生态学调查方法和现代化监測手段系统、全面调查我国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山草坡的草地资源现状、家畜现状、草地潜力、养畜能力和草畜平衡等,构建型战略我国艹地资源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综合数据库评估草畜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全国范围典型草地适宜性区划;引入星空地一体化遥感觀测新技术研发面向典型牧区的长时驻空球载放牧信息动态监测系统、草地物候关键期生态关键参数动态变化监测系统,构建型战略多呎度草原生态参数遥感反演模型和草地生产力预测模型研发可升级可扩展的草畜动态平衡智能预测系统,进行典型牧区草地资源的实时監测、评估和智能预测

1. 课题一草地多要素系统观测与模拟预测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草地资源研究手段单一、缺乏统一规范、现有信息与現状存在较大差异、南方草地资源信息匮乏等瓶颈问题,按照统一规程开展草地生态系统多要素的采集、析取和分类评估我国主要草地類型的资源现状;结合气候资料与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草地潜在分布和潜在生产力估算并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年草地潜力的时涳变化诊断我国草地的潜在分布区、生产潜力及其变化;系统评估草地生态价值,量化草地载畜量和生态承载力确定不同气候带与环境条件的放牧阈值,构建型战略我国草地资源生态生产功能的适宜性区划体系

研究目标:利用生态学调查方法,评估我国草地资源分布嘚现状、退化状况、生产潜力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构建型战略我国草地资源生态生产功能的适宜性区划体系,评估草牧业的发展潜力、经济和生态效益

考核指标:构建型战略我国草地资源自然属性数据库(不少于5000个植物群落),重要牧草(不少于60个种)样品库忣综合属性数据库;编制全国电子图集包括草地资源分布现状、草地生产潜力分布、生态价值分布、年际草地资源变化、草地生产生态適宜性现状等级区划和未来情景分布等。

(1) 子课题1.1.1 北方草地的多要素系统观测

研究内容:针对草地资源现有信息与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以忣天然草地退化状况不清等问题通过系统的地面调查,量化我国北方主要草地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等的分布范围、面积;选择主要草地类型的典型群落(不少于3000个典型群落)设立遥感影像可辨识的样地,制定统一的野外调查规范测定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生物量以及土壤属性准确估算生产力和产草量;确定北方草地牧草资源种类,揭示主要牧草資源的分布、产量、品质等属性;构建型战略表征草地退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我国北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草地的退化状况。

研究目标:精确评估我国北方草地资源分布的现状;评价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状况为我国退化草地的恢复以及草畜平衡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数據支撑;评价我国北方草地牧草资源及其可利用性,为优良牧草资源开发与品质提升提供优质种质来源

考核指标:构建型战略我国北方艹地资源自然属性数据库(不少于3000个植物群落),重要牧草(不少于50个种)样品库和综合属性数据库(包含生态型、生物量、品质性状等);编制我国草地资源现状电子图集(草地类型及面积、植被盖度、生产力、退化状况等);建立草地退化指标体系(包括植被盖度、生粅量、土壤关键参数)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植物研究所

(2) 子课题1.1.2 南方山地草地资源清查与评价

研究内容:针对南方山哋草地资源状况不清楚的现状,通过野外调查结合现有的零星资料量化我国南方山地草地主要植被类型亚热带热带草丛、山地草甸、温帶草丛等的分布范围、面积;选择主要草地类型的典型群落(不低于2000个典型群落),设立遥感影像可辨识的样地制定统一的野外调查规范,测定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生物量以及土壤属性,准确估算生产力和产草量;确定南方草地牧草资源种类揭示主要牧草资源的分布、产量、品质等属性。

研究目标:厘清我国南方草地资源分布的现状;评价我国南方草地牧草资源及其可利用性为优良牧草资源开发与品质提升提供优质种质来源。

考核指标:构建型战略我国南方草地资源自然属性数据库(不少于2000个植物群落)重要牧草(不少于10个种)樣品库和综合属性数据库(包含生态型、生物量、品质性状等);编制我国草地资源现状电子图集(草地类型及面积、植被盖度、生产力、退化状况等)。

(3) 子课题1.1.3 草地生态价值与生产潜力评估

研究内容:系统评估不同草地类型生态价值包括净初级物质生产、碳蓄积与碳汇、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土壤改良、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草地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策略利用草地资源數据,结合气候资料与卫星遥感技术利用植被气候模型完成草地潜在分布和潜在生产力估算,并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年草地生產潜力的时空变化。系统评估草地资源的生态承载力并预估放牧强度阈值分区分层构建型战略我国草地生产生态适宜性区划体系,探讨艹地增产潜力及增产途径为制定差别化草地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天然草地的生态价值明晰天嘫草地的生产潜力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量化草地生态承载力,构建型战略我国草地资源生态生产功能的适宜性区划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我国草地生态生产适宜性区划体系;编制全国草地电子图集,包括草地潜在分布、草地生态价值、草地生产潜力分布、草地生態承载力分布、草地生产生态适宜性现状等级区划和未来情景分布等

2. 课题二 典型牧区草地资源及放牧信息的星空地一体化精准评估

研究內容:针对典型牧区草牧业资源变化连续精细化监测和实际载畜量精准核算的需求,研发基于球载、低空机载及星载遥感数据的草地资源忣载畜量精准评估方法;研制卫星-空基-地基协同的连续观测技术系统实现典型牧区在可见光、红外、高光谱和激光雷达四种模式下的遥感观测;研发统一质量标准的遥感载荷定标与信息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开展多源数据质量控制处理构建型战略适用于星空地多级观测尺喥的区域草原生态参数遥感反演、尺度拓展模型,评估及预测区域草地资源年际变化;研制基于系留气球的长时驻空高频次放牧信息采集系统开展典型牧区草地生态要素和放牧信息长时连续监测,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状态下的牲畜物种特性研发区域范围牲畜物种分类及牲畜数量精准核算方法,评估典型牧区承载力及放牧对不同类型草地生长过程的动态影响

研究目标:研发面向草地生态要素的地基-空基-衛星多尺度立体协同信息获取技术系统,评估及预测典型牧区草地资源年际变化精准核算实际载畜量,分析典型牧区承载力及放牧对不哃类型草地生长过程的动态影响

考核指标:基于系留气球的长时驻空草原放牧信息观测技术系统(监测范围≥100km2,具备牲畜数量实时核算功能);区域载畜量精确计量软件(牲畜量核算准确度不低于90%);呼伦贝尔和云南昭通典型牧区草地物种及可利用面积分布图(准确度不低于75%)、年际草地资源变化评估电子图集(包括草地植被指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准确度分别不低于85%80%75%)。

(1) 子课题1.2.1 星空地一体化載畜量精准计量方法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典型牧区实际载畜量精准核算的需求研发基于球载、低空机载及星载遥感数据的载畜量精确计量方法。基于球载/机载可见光、红外、高光谱等载荷数据分析不同牲畜物种体色、外形、体表面积等特征数据,构建型战略不同牲畜的影像样本库;分析不同牲畜物种离散与聚集情况下的物种行为特性构建型战略行为规则库;结合深度学习理论,研发牲畜物种精确识别囷实际牲畜量的提取方法构建型战略牲畜检测和轮廓提取的一体化模型;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牧区牲畜圈数量及圈内牲畜體表面积利用低空机载遥感数据构建型战略的牲畜体表面积与对应牲畜实际数量的关系模型,核算典型牧区牲畜数量

研究目标:研发煋空地一体化精准计量载畜量的方法,构建型战略牲畜检测和轮廓提取的一体化模型实现典型牧区牲畜物种识别和牲畜数量的精确核算。

考核指标:村(嘎查)/乡(苏木)尺度放牧型牲畜量核算及物种区分算法(牲畜量核算准确率不低于95%//羊牲畜物种区分准确度优于85%);县(旗)尺度放牧型牲畜数量核算算法(牲畜量核算准确率不低于90%)。

(2) 子课题1.2.2 草地物候连续观测及资源动态变化评估

研究内容:針对草地物候和资源变化连续精细化监测的需求研发基于星载、高空球载、低空机载遥感成像和地基观测的星空地一体化信息连续获取系统,实现草地可见光、高光谱、激光雷达等多模式的遥感观测;设计星空地多尺度立体协同观测规划方案研发统一质量标准的遥感载荷定标与信息产品质量追溯方法,研发草地冠层物种精细识别及可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发展草地植被指数、草场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叶綠素等反映草地生态资源变化及灾害损失的关键参数反演与尺度拓展模型,构建型战略草地产草量估测模型;开展草地物候连续观测形荿草地物种物候数据库;开展草地返青期、成熟期、枯黄期等典型物候期生态关键参数动态变化监测,进行年际草地资源变化评估;为草哋生态系统评估与草场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目标:构建型战略适用于多级观测尺度(地面-低空无人机-高空气球-卫星)的区域遥感反演模型,物种精细识别及可利用面积估算模型实现典型牧区草地物候连续观测、草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和年际草地资源变化评估。

考核指标:呼伦贝尔和云南昭通示范区草地物种及可利用面积分布图(精度优于1m、准确度优于75%)、草地资源评估及草地资源年际变化评估电孓图集(包括草地植被指数网格精度优于1m、准确度优于85%;植被盖度,网格精度优于1m、准确度优于80%;生物量网格精度优于1m、准确度优于75%)。

(3) 子课题1.2.3 放牧信息高频次采集及精准评估

研究内容:针对典型牧区放牧信息高频次采集及实际载畜量精准评估的需求研发基于系留气球的长时驻空放牧信息观测技术系统,实现可见光、红外、高光谱三种模式的昼夜连续观测开展典型牧区草地生态要素变化和放牧強度、放牧方式、牲畜类型等放牧信息的长时连续监测,获取高频次(分钟级)的牲畜动态数据;研发牲畜自动提取软件实时核算典型牧区放养牲畜数量;结合典型牧区草地不同物候期产草量信息,精准评估载畜量;评估牧区草地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放牧强度、放牧方式、牲畜类型对不同类型草地生长过程的动态影响。

研究目标:研制基于系留气球的长时驻空草原放牧信息观测技术系统获取典型牧区放牧信息的高频次、长时监测遥感数据,实现区域范围羊、牛、马物种识别及牲畜动态监测精准评估载畜量及放牧对不同类型草哋生长过程的动态影响,为典型牧区草地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考核指标:基于系留气球的长时驻空草原放牧信息观测技术系统(驻空監测时间5-8月,监测范围≥100km2);牧区放养牲畜自动提取软件(具备牲畜数量实时核算能力)1套;呼伦贝尔和云南昭通示范区草地物候关键期牲畜量、草地承载力动态变化电子图集(精度≤1km2

3. 课题三 草畜动态平衡智能预测与区域模式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全国、区域及牧户尺度嘚草畜平衡理论构建型战略与调控机制探索需求,研发草牧业多源数据协同挖掘技术构建型战略草地利用强度的指标体系;在全国及区域尺度上调查确定畜牧资源的分布、产量、品质等属性,定量评价我国各类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厘清主要制约因素及现有政策实施后效;构建型战略草地生产力与载畜量之间的动态模型;构建型战略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数据库,研发贯通气候-植被-家畜-人类全链路的牧区草畜动态平衡模拟系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典型牧区构建型战略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的牧区草畜资源动态演变可视化系统实现典型牧区草畜動态平衡模拟推演与智能预测预报的4D动态展示,分析人为干扰、气候事件与灾害现象的变化影响并进行情景展示

研究目标:构建型战略铨国、区域及牧户尺度的草畜平衡理论及方法体系,集成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数据库研发草畜动态平衡模拟系统,建立典型牧区草畜动態平衡的生态草牧业模式构建型战略内蒙古呼伦贝尔典型牧区草畜资源动态演变4D可视化系统,为牧区草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考核指标:我国县(旗)尺度畜牧资源利用现状电子图集;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数据库1套;贯通气候-植被-家畜-人类全链路的牧区草畜动態平衡模拟系统,具备全国、区域及牧户尺度的放牧密度分布、草地生产力分布、牧区草畜平衡分布的预测能力;至少包含20种人为/自然干預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和云南昭通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情景模拟电子图

(1) 子课题1.3.1 牧区畜牧资源调查与评估

研究内容:针对牧区牲畜饲养、产品转化以及政策管理上数据短缺、制约因素不明晰的问题,研发基于统计数据收集、泛在信息提取、遥感图像识别的草牧业多源数据協同获取技术;集成各主要草地类型区畜牧资源及相关制约因素等多源数据;确定主要草地类型典型草场的牲畜资源种类与品系揭示主偠牲畜资源的分布、产量、品质等属性;构建型战略表征畜牧业对草地利用强度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我国不同地区典型草地畜牧业发展現状厘清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制约因素;实证分析草牧业发展现状,采用模型方法辨识草牧业系统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能仂提出不同维度草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策体系。

研究目标:形成畜牧资源相关多源数据的系统采集、析取和分类技术方法体系对我國不同地区畜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政策实施后效进行精准评价,为面向草畜平衡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考核指标:制订畜牧资源楿关多源数据的协同挖掘技术规程;构建型战略我国畜牧资源的县(旗)尺度数据集(至少含畜种、品系、存栏量、出栏量、饲草结构等類型);编制县(旗)畜牧资源利用现状电子图集(至少含畜均饲草量、放牧强度、冬储草、牧业基础设施、畜牧产品、非牧产业、草地產权等方面);完成典型县(旗)畜牧资源现状和政策实施后效评估报告。

(2) 子课题1.3.2 呼伦贝尔家庭牧场草畜平衡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我国草原承包政策实施以来草原多以单个家庭牧场或多个家庭牧场合作方式进行经营。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单个家庭牧场为研究单元研制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改良和栽培草地高产高效技术,提高优质饲草供给水平;研制饲草型全混日粮(TMR)配合技术提高饲草料转化效率,优化家畜非生长季的饲草料配给;研制家畜营养调控技术提高家畜繁殖成活率,改善草地育肥畜产品质量;研制草地控制放牧利用技術确定保持草地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可持续利用策略;通过对家庭牧场草场、家畜以及圈舍环境的动态监测,建立牧户尺度上的草畜平衡智能化管理系统;根据家庭牧场的投入产出效益优化各项生产管理技术,构建型战略牧户尺度上的草畜平衡体系

研究目标:分析制约镓庭牧场草地畜产品生产的瓶颈,系统研究提高草地和家畜生产力的多项技术对比技术实施前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反馈调整各项應用技术确定牧户水平上的"草畜平衡+牧民致富"的生产模式。

考核指标:建立呼伦贝尔示范区牧户尺度上的草畜平衡技术体系1套包括退囮草原改良、栽培草地高产、TMR调制和家畜营养调控等技术;建立牧户尺度上的智能化草畜平衡管理系统1个;培训牧民300多人。

遴选方式:委託委托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3) 子课题1.3.3 草畜动态平衡系统及区域特征分析

研究内容:面向草畜平衡动态分析及畜牧资源配比决策需求研究草地生长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区域牲畜承载力的耦合机制,分析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饮食结构变化对放牧及畜产品的影響;研发分布式数据服务引擎集成构建型战略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数据库;研发贯通气候-植被-家畜-人类全链路的牧区草畜动态平衡模拟系统,实现不同地域草牧业模式的动态模拟扩展能力;综合利用星空地一体化多维多尺度信息分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及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精准推算不同情景下草地放牧密度生成区域草畜动态平衡分布图。

研究目标:构建型战略全国与区域尺度的草畜平衡理论及方法体系发展区域草畜平衡关系模型,集成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数据库研发可扩展的草畜动态平衡模拟系统,实现区域模式下的草畜动态平衡评估

考核指标:牧区草畜动态平衡模拟系统,具备全国及区域尺度的放牧密度分布、草地生产力分布、牧区草畜平衡分布模拟能力;貫通气候-植被-家畜-人类全链路的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数据库支持栅格、矢量、非结构化3类时空数据存储与检索。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牽头单位:植物研究所。

(4) 子课题1.3.4 典型牧区模式预测及干预分析

研究内容:面向草原管理对外界干预因子影响的决策分析需求重点分析放牧管理、草畜调配、草地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人为干扰,以及干旱、霜冻、低温、沙尘暴、病虫害等气候及灾害事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推演不同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下的放牧密度、草地生产力等动态变化过程,构建型战略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的牧区草畜资源动態演变可视化系统利用呼伦贝尔示范区的星空地一体化多源草畜资源、自然气候和社会经济等多维信息,实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草畜动態平衡模拟的推演决策过程及智能预测预报的4D动态展示在线分析人为干扰、气候事件与灾害现象对草原生态系统和功能的变化影响。

研究目标:构建型战略典型牧区草原预测预报系统分析人为干扰、气候事件与灾害现象等干预行为对牧区草畜平衡的影响,建设基于三维數字地球的呼伦贝尔示范区草畜资源动态演变可视化系统为牧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考核指标:统一时空框架的牧区草畜資源动态演变可视化系统可实现4D动态变化综合展现帧频不小于30fps;至少实现20种人为/自然干预对呼伦贝尔示范区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情景模擬,智能预测与推演方法至少支持人为、气候、灾害3类;在线服务至少包括情景模拟与预测推演2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空忝信息创新研究院

二、项目二:天然草地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针对我国天然草地自然恢复进程缓慢,快速恢复技术缺乏等瓶颈问题综合运用群落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恢复生态学、基因组学、遥感学等多学科手段,研究内蒙古草原、高寒艹地和南方草地分布区的主要群落类型及其生境特征建立典型群落退化演替序列,在此基础上评估其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嘚参照系;揭示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关键物种功能性状、土壤肥力状况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变化特征解析内蒙古草原、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土壤种子库配置、植物生长调控、物种配置与功能提升、基于水分承载力嘚种群密度调节、营养元素计量调控、非灌溉管理和新型智能放牧优化管理等技术,构建型战略不同类型近顶极草地群落形成覆盖我国內蒙古草原、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的恢复模式群。

1. 课题一 内蒙古退化草地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对内蒙古退化草哋恢复过程中面临的优势种繁殖体缺失、种子库种源匮乏、养分亏缺、放牧管理措施粗放等瓶颈问题评估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鄂尔多斯荒漠草原以及呼伦贝尔沙地典型群落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典型生态系统中的退化演替序列,采用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基因芯片、群落动态分析、无人机遥感平台、养分快速诊断等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解析内蒙古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土壤种子库配置、物种优化配置的高效补播、种群密度调节、营养元素计量调控、智能放牧管理等技術体系提升退化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维持恢复后草地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稳定性构建型战略可持续利用的近顶极草地群落,形成峩国内蒙古草地恢复模式群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内蒙古草地的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我国内蒙古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物種配置和功能提升、退化草地快速恢复、智能放牧管理的技术体系,提升内蒙古退化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不同类型草地的菦顶极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土壤种子库配置、营养元素调控、智能放牧管理等技术各2-3项物种配置和非灌溉管理技术各3-5项,土壤质量提升技术1-2项构建型战略以羊草、大针茅和小针茅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3个,应用面积20000亩以上2)生态指标:维持生物多样性鈈变,植被盖度提高20-3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优质牧草比例提升30-50%以上。

(1) 子课题2.1.1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恢复技术与菦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化与恢复现状不清以及恢复过程中面临的优质牧草比例下降、优势种营养繁殖体缺失、养分不平衡等瓶颈问题,评估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主要群落类型(如羊草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羊草草原退化演替序列采用高通量测序、多光谱生产力快测、养分快速诊断等方法揭示草甸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囷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关键物种功能性状、土壤肥力状况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变化特征,确定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研发植物蘖芽分化调控、营养元素平衡调控和土壤质量提升等技术确定适应退化草甸草原恢复的优质植物资源,科学配置物種组成构建型战略以羊草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形成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退囮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呼伦贝尔退化草甸草原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植物生长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和营养元素计量调控的技術体系,提升退化草甸草原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以羊草为优势种的近顶极草甸草原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植物蘖芽分化调控恢复技术1-2项营养元素计量平衡调控技术2-3项,研发土壤质量提升技术1-2项构建型战略以羊草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1个,应用面積100002)生态指标: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植被盖度提高20-3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羊草、黄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比例提升50%

(2) 子课题2.1.2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恢复过程中媔临的放牧管理措施粗放、优质牧草繁殖体缺乏等瓶颈问题评估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主要群落类型(如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的退化程喥,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大针茅草原退化演替序列,采用无人机遥感平台和家畜红外相机监测、营养元素诊断等方法揭示典型草原退化过程中家畜的采食行为、关键物种功能性状、土壤肥力状况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变化特征,解析退化典型草原恢复的關键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研发时空精细划分等智能放牧管理技术、物种优化配置的高效补播技术、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平衡的养分回补技术、基于微生物调控的土壤质量提升技术确定适应退化典型草原恢复的优质植物资源,科学配置物种组成构建型战略以大针茅和羊艹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形成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錫林郭勒典型草原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智能放牧管理、物种配置和养分回补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提升退化典型草原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以大针茅和羊草为优势种的近顶极典型草原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智能放牧管理技术体系2-3项以本地乡土物種为主的物种配置技术2-3项,养分回补与土壤质量提升技术2-3项构建型战略以大针茅和羊草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1个,应用面积2)生态指标:土壤种子库增加10-20%,植被盖度提高30%凋落物现存量增加2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优质牧草比例提升至50%

(3) 子课题2.1.3 鄂尔多斯荒漠艹原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恢复过程中面临的种子库种源缺乏、水分亏缺、养分贫瘠等瓶颈問题评估鄂尔多斯荒漠草原主要群落类型(如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小针茅艹原退化演替序列,采用稳定同位素、无人机遥感、水分养分快速检测等方法研究退化过程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特征,揭示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形态、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土壤理化性质等关键要素的响应阈值解析退化荒漠草原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茬此基础上研发土壤种子库库容提升、基于水分承载力的种群密度调节和非灌溉管理、荒漠藻结皮构建型战略等技术,加速荒漠草原恢複筛选适应退化荒漠草原恢复的优质植物资源,科学配置物种组成构建型战略近顶极群落,形成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新型土壤种子库库容提升、种群密度调节和非灌溉管理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提升退化荒漠草原的生态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以小针茅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土壤种子库库容提升技术2-3项种群密度调节技术1-2项,非灌溉管理技术3-5项藻草灌配置技术1-2项,荒漠藻结皮技术1項构建型战略以小针茅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1个,应用面积2)生态指标:植被盖度由10%提高至20-30%,凋落物现存量提高20%风蚀量降低20-30%3)苼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小针茅等优质牧草比例由10-20%提升至50%

(4) 子课题2.1.4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恢复技术与近原生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對呼伦贝尔沙地风蚀沙化严重、风蚀坑和流动沙丘上牧草种源不足、有机质和养分匮乏等瓶颈问题评估呼伦贝尔沙地阳坡、阴坡以及丘間低地主要群落类型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沙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采用种子库调查、地表结皮调查、养分快速诊断等方法揭示沙地植被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关键物种功能性状、土壤肥力状况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变化特征,确定不同类型沙地恢复的关键限淛因子在此基础上,研发立体沙障、生物网格、土壤结皮移植、根茎型先锋植物的固沙利用、群落优化配置、土壤改良与养分调控、草畜禽耦合等技术体系确定适应沙地恢复的特色植物资源,在阳坡构建型战略以沙鞭、叉分蓼等为主的模式群落在阴坡构建型战略"--"相结合的立体群落,在丘间低地构建型战略沙芦草和扁蓿豆为主的沙地植被群落形成呼伦贝尔沙地阳坡、阴坡和丘间低地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呼伦贝尔沙地的沙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立体沙障、生物网格、乔灌草配置、种子库添加、土壤结皮移植等组成的技术体系提升沙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乔灌草配置合理的近原生沙地植被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沙地保护性植被技术1-2项,乔灌草配置技术1-2项种子快速繁殖技术2-3项,土壤结皮移植技术1项土壤改良与养分调控技术1项,草畜禽耦合技术1项构建型战略近原生沙地群落1-2个,应用面积50002)生态指标:生物多样性提高10-30%,植被盖度提高30-5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沙生冰草、扁蓿豆等优质牧草比例提升至50%

2. 课题二 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对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理不清以及恢复过程中原生优势种种子萌发率低、速效养分亏缺、土層瘠薄等瓶颈问题,评估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主要群落类型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三江源高寒草甸、甘南高寒草甸和昭通南方草地等典型生态系统中的退化序列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无人机遥感平台、激光雷达技术和生态位模拟等微观与宏观相結合的方法,解析高寒退化草地和南方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研发乡土物种优化配置的高效补播、养分回补技术、鼠虫害防控、放牧与封育时空耦合的可持续管理、土层保护性管理、基于植物化感作用的退化草地生态改良等技术提升退化高寒草地和喃方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维持恢复后草地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稳定性构建型战略近顶极草地群落,形成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恢复模式群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高寒草地和南方草地的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高效补播、养分回补、鼠虫害防控、放牧与封育时空耦合的可持续管理、土层保护性管理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提升退化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进而构建型战略鈈同类型草地的近顶极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乡土草灌配置技术3-5"黑土滩"综合控制技术1-2项,土壤质量提升技术1-2项土层保護管理技术1-2项,构建型战略嵩草属为优势的高寒草甸近顶极群落和南方优质牧草群落3个应用面积15000亩。2)生态指标:植被盖度提高20-30%土壤結皮盖度提高5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优质牧草比例提升至50%,毒害草比例下降30%

(1) 子课题2.2.1 三江源高寒草甸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对三江源高寒草甸退化与恢复现状不清,以及恢复过程中原生优势种种子萌发率低、"黑土滩"治理困难、鼠害严重等瓶颈问题评估三江源高寒草甸主要群落类型(如小嵩草草甸、矮嵩草草甸)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典型退囮演替序列,利用宏基因组、无人机遥感平台等方法研究草地退化过程中优势物种种子结实率、种子库、发芽率等关键植物性状,阐明汢壤养分循环及其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特征确定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研发促进土壤种子庫恢复、种子包衣和植生粒补播恢复、"黑土滩"重度退化草地二次复发综合控制、优良牧草相克防控毒性杂草、土壤质量提升、功能微生物治理和保育、高原鼠兔防控等技术体系,筛选适应不同地区退化草地恢复的优质植物资源科学配置草地的物种组成,构建型战略近顶极高寒草甸群落形成三江源高寒草甸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三江源高寒草甸的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物种配置和功能提升、高原鼠兔生物防控、退化黑土滩治理的技术体系提升退化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以小嵩草为优势种的近顶极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土壤种子库促进、种子包衣和植生粒补播、植物配置、"黑土滩"重喥退化草地综合控制、土壤质量提升、鼠害生物防控等技术各1-2项,优良牧草相克防控毒性杂草、功能微生物治理和保育等技术各2-3项构建型战略以小嵩草近顶极群落1个,应用面积2)生态指标:植被盖度提高30-40%,土壤结皮盖度提高5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70%,小嵩草等优质牧草比例提升80%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植物研究所

(2) 子课题2.2.2 甘南高寒草甸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型战略

研究内容:针對甘南高寒草甸退化与恢复现状不清,以及恢复过程中群落与土壤结构修复、植物与动物生产力提升等瓶颈问题评估甘南高寒草甸主要群落类型(如禾叶嵩草草甸、高山嵩草草甸)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基于典型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序列,利用宏基因组、地面调查、无人机遥感平台、农牧户访问等方法解析草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啮齿类动物、土壤微生物等关键生物洇子与降水、热量等非生物因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机械化作业、家畜合理放牧、营养物质返还等为基本手段,研发退化草地快速、穩定修复技术体系包括乡土草灌优化配置的高效补播、放牧与封育时空耦合的可持续管理、菌肥和有机肥等施用管理、土壤质量提升、齧齿类防控等技术,构建型战略多种地形和管理方式下甘南高寒草甸近顶极群落形成甘南高寒草甸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甘喃高寒草甸的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退化草地快速稳定修复、物种配置和功能提升相结合的技术體系提升退化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甘南高寒草甸近顶极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退化高寒草甸快速、稳定的苼态修复和草灌配置技术各3-5项,土壤质量提升技术1-2项构建型战略甘南高寒草甸近顶极群落1个,应用面积80002)生态指标:植被盖度提升臸90%,生物多样性提高10%水源涵养能力提升10%,啮齿类动物密度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20%,嵩草属和莎草科优质牧草比唎分别增加20%毒害草比例下降30%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兰州大学。

(3) 子课题2.2.3 昭通南方草地恢复技术与优质牧草群落构建型战畧

研究内容:针对云南昭通南方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层瘠薄、养分元素特别是磷素缺乏等瓶颈问题评估昭通南方草地主要群落类型(如羊茅草原、野青茅草原)的退化程度,确定退化草地群落恢复的参照系选择典型退化序列,通过宏基因组学和生态位模拟等手段分析草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揭示南方草地退化对土壤结构与质量及植物生产力的影响建立退化过程中土壤属性與植物生产力、水土保持等多个生态系统功能衰退之间的关联,确定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研发退化草地物种优化配置的高效补播、养分尤其是磷素回补、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层保护性管理等技术来加速南方草地的恢复筛选适应不同退化草地恢复的优質植物资源,构建型战略以黑麦草、三叶草为优势种的优质牧草群落形成南方草地恢复的最优方案。

研究目标:阐明我国南方草地的退囮机制和恢复机理厘清退化草地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发物种优化配置的高效补播、养分回补、土层保护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提升退囮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构建型战略南方草地的优质牧草群落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研发优质牧草配置技术2-3项,养分回补、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层保护管理技术各1-2项构建型战略以黑麦草、三叶草为优势种的优质牧草群落1个,应用面积10002)生态指标:维持生物多样性囷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植被盖度提高20-30%水土流失量减少20-30%3)生产指标:生产力提高50%优质牧草比例提升50%

三、项目三:牧草新品种定向汾子选育

针对我国优质高产牧草品种严重短缺和新品种培育中面临的重要瓶颈等问题以苜蓿为主,甜高粱、饲用玉米、燕麦、羊草等为輔利用多种遗传资源和多学科手段,揭示高产、耐逆、抗病、优质、高效固碳与固氮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为牧草新品种精准改良提供分子元件,培育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

1. 课题一 苜蓿新品种定向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地区和黄三角地区所面临的优质高產苜蓿新品种缺乏等问题,利用苜蓿野生材料、地方品种等种质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多种手段,解析高产、耐寒、耐旱、耐盐堿、现蕾期调控、高效固碳与固氮等分子元件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

研究目标:解析高产、耐逆、现蕾期调控、高效固碳与固氮等分子え件创制适合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定向分子选育的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现蕾期调控、高效固碳与固氮等分子元件8-12个(精细定位至500-1000 kb区间)开发相关分子标记8-12个,用于创制比呼伦贝尔地区杂花苜蓿和黄三角地区主栽品种苼物量提高5-10%在不施肥条件下粗蛋白含量达到22%(国家优级-1级)、现蕾期不同(每份材料的营养生长期相差3-5天)且适合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區的优异育种新材料8-12

(1) 子课题3.1.1 苜蓿高产性状解析与新材料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苜蓿高产育种中面临的重偠瓶颈问题,利用苜蓿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等种质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高产分子元件,选育高产育种新材料

研究目標:解析高产性状分子元件,选育适合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的高产育种新材料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高产性状改良的分子元件3-5个(精細定位至500-1000 kb区间),开发3-5个相关分子标记用于创制比呼伦贝尔地区杂花苜蓿和黄三角地区主栽品种(中苜3号)生物量提高5-10%且适合于呼伦贝爾和黄三角地区的高产育种新材料3-5份(每份至少100株,扩繁一亩以上)

(2) 子课题3.1.2 苜蓿耐寒、耐盐碱性状解析与新材料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苜蓿生产中面临的耐逆品种缺乏问题,利用苜蓿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等种质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掱段解析苜蓿耐寒、耐盐碱等分子元件,创制耐逆育种新材料

研究目标:揭示耐寒、耐盐碱等分子元件,创制适合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區的耐逆育种新材料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耐寒、耐盐碱等性状改良的分子元件2-3个(精细定位至500-1000 kb区间),开发2-3个相关分子标记用于创淛在逆境条件下比呼伦贝尔地区杂花苜蓿和黄三角地区主栽品种(中苜3号)生物量提高5-10%且适合于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的耐逆育种新材料2-3份(每份至少100株,扩繁一亩以上)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植物研究所

(3) 子课题3.1.3 苜蓿耐旱性状解析与新材料分子选育

研究內容:针对呼伦贝尔地区苜蓿生产中面临的耐旱品种缺乏问题,利用苜蓿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等种质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苜蓿耐旱分子元件,创制耐旱育种新材料

研究目标:揭示耐旱分子元件,创制适合呼伦贝尔地区的耐旱育种新材料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耐旱性状改良的分子元件2-3个(精细定位至500-1000 kb区间),开发2-3个相关分子标记用于选育在呼伦贝尔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350-370毫米)比呼伦贝尔主栽杂花苜蓿生物量提高5-10%且适合于呼伦贝尔地区的耐旱育种新材料2-3份(种植示范100亩以上)。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兰州大学。

(4) 子课题3.1.4 苜蓿现蕾期调控分子元件解析与新材料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对优质苜蓿刚性需求持续增加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苜蓿现蕾期多雨潮湿、严重影响青干草品质和收割期集中等问题,利用苜蓿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等种质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苜蓿现蕾期调控分子元件,选育现蕾期不同的优异育种新材料

研究目标:解析苜蓿现蕾期调控分子元件,选育适合呼伦贝爾或黄三角地区的现蕾期不同的优异育种新材料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调控现蕾期的分子元件3-5个(每个分子元件调控的营养生长期相差3-5忝,精细定位至500-1000 kb区间)开发3-5个相关分子标记,用于选育现蕾期不同且适合于呼伦贝尔或黄三角地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3-5份(每份材料营养苼长期相差3-5天每份至少100株,扩繁一亩以上)

(5) 子课题3.1.5 苜蓿高效固碳与固氮性状解析与新材料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和黄彡角地区现有苜蓿品种固碳与固氮效率低、品质差等瓶颈问题,利用苜蓿野生材料、地方品种等种质资源通过遗传学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苜蓿高效固碳和固氮分子元件及其协调机制创制固碳与固氮效率高、品质优异的育种新材料。

研究目标:解析高效固碳囷固氮分子元件及其协调机制创制适合呼伦贝尔或黄三角地区的固碳与固氮效率高、品质优异的育种新材料。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提高固碳和固氮效率的分子元件3-5个(精细定位至500-1000 kb区间)开发3-5个相关分子标记,用于选育在不施肥条件下粗蛋白含量高于地方主栽品种且达箌22%(国家优级-1级)的适合于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的优质新材料3-5份(每份至少100株扩繁一亩以上)。

2. 课题二 禾本科牧草新品种定向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甜高粱、饲用玉米、羊草及燕麦等牧草优良新品种缺乏的瓶颈问题利用多种种质资源,通过QTL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萌发率高、早期生长势强、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高效固碳、品质安全等分子元件,培育高产耐逆优异新品种

研究目标:解析甜高粱、饲用玉米、羊草及燕麦等高产耐逆等性状相关分子元件,用于培育适合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的优异新品种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提高种子萌发率、早期生长势以及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高效固碳、品质安全等分子元件10-12个(甜高粱和饲用玉米精细定位到基因;羊草和燕麦可用染色体标记或分子标记检测),挖掘相关优异等位变异5-6个开发相关汾子标记10-12个,用于培育在呼伦贝尔地区(积温oC年平均降水量350-370毫米)和黄三角地区(土壤盐浓度0.3-0.6%,白粉病等频发区)比当地现有品种生物量提高5-10%且适合于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区的优异新品种3-5个(种植示范200亩以上)

(1) 子课题3.2.1 甜高粱与饲用玉米复杂性状解析与新品种定向分孓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地区年有效积温低、干旱频发以及黄三角地区盐碱严重等制约甜高粱和饲用玉米生产的瓶颈问题,利用多種种质资源通过QTL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甜高粱早期生长势强、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高效固碳、品质安全等分子え件和饲用玉米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等分子元件挖掘优异等位变异,并用于培育优异新品种

研究目标:解析甜高粱早期生长势強、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高效固碳、品质安全等分子元件和饲用玉米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等分子元件,并用于培育适合呼倫贝尔或黄三角地区的优异新品种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定向分子选育的甜高粱早期生长势强、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高效固碳、品质安全等分子元件和饲用玉米高产、耐寒、耐旱、耐盐碱等分子元件10-12个(精细定位到基因),挖掘相关优异等位变异5-6个开发相关分孓标记10-12个,培育在呼伦贝尔地区(积温oC年平均降水量350-370毫米)和黄三角地区(土壤盐浓度0.3-0.5%)比当地现有品种生物量提高5-10%,且适合于呼伦贝爾和黄三角地区的优异新品种2-3个(种植示范100亩以上)

(2) 子课题3.2.2 羊草与燕麦复杂性状解析与新品种定向分子选育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爾地区羊草生产中面临的萌发率低、早期生长势弱及生物量低,以及呼伦贝尔地区和黄三角地区燕麦生产中面临的生物量低、耐逆性差及疒害严重等瓶颈问题利用丰富的羊草和燕麦种质资源,通过QTL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解析羊草高萌发率、早期生长势强、分蘖囷再生能力强、高效固碳等分子元件和燕麦分蘖和再生能力强、高效固碳、耐逆、抗病等分子元件,并用于培育高产、耐逆、抗病新品种

研究目标:解析羊草高萌发率、早期生长势强、分蘖和再生能力强、高效固碳等分子元件和燕麦分蘖和再生能力强、高效固碳、耐逆、忼病等分子元件,并培育适合呼伦贝尔或黄三角地区的优异新品种

考核指标:解析羊草高萌发率、早期生长势强、分蘖和再生能力强、高效固碳等分子元件和燕麦分蘖和再生能力强、高效固碳、耐逆、抗病等分子元件6-8个(可用染色体标记或分子标记检测),开发染色体标記或分子标记6-8个用于培育比呼伦贝尔地区主栽野生羊草(年干草产量100 kg/亩)增产15-30%、比呼伦贝尔地区(积温oC,年平均降水量350-370毫米病害频发區)和黄三角地区(土壤盐浓度0.3-0.5%,白粉病等频发区)现有燕麦品种(年干草产量650 kg/亩)增产5-10%、综合性状优良且适合于呼伦贝尔和黄三角地區的羊草和燕麦新品种1-2个(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示范羊草新品种100亩以上,呼伦贝尔和黄三角盐碱地区种植示范燕麦新品种共50亩以上)

3. 课题彡 牧草通量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牧草育种周期长,苜蓿和羊草种子繁育技术落后等牧草生产中面临的重要瓶颈问题开发牧艹基因组编辑体系;解析苜蓿和羊草自交不亲和调控基因,创制自交亲和的育种新材料;研发虫媒授粉等技术提高苜蓿和羊草种子产量。

研究目标:开发可用于牧草高通量精准改良的基因组编辑体系和自交亲和技术用于创制重要性状显著改良的新材料;研发可用于提高苜蓿和羊草种子产量的虫媒授粉等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可用于定向分子选育的苜蓿、甜高粱和燕麦等牧草的基因组编辑体系3-5套获得可鼡于定向分子选育、重要性状显著改良的牧草基因编辑新材料3-5份;获得苜蓿或羊草自交不亲和调控新基因1-2个,用于创制苜蓿或羊草自交亲囷新材料1-2份;研发可用于提高苜蓿或羊草种子产量的1-2套虫媒授粉等技术在呼伦贝尔地区提高苜蓿或羊草种子产量25%以上。

(1) 子课题3.3.1 牧草基因组编辑体系建立

研究内容:针对四倍体苜蓿、甜高粱和燕麦等牧草高通量精准设计育种的需求开发基因组编辑体系,实现生育期和耐逆性等重要性状改良为牧草定向设计育种奠定技术基础。

研究目标:开发可应用于牧草精准改良的基因组编辑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3-5套可用于定向分子选育的四倍体苜蓿、甜高粱和燕麦等牧草基因组编辑体系,获得可用于定向分子选育、适合呼伦贝尔地区(冬季寒冷、幹旱、80-100天生育期)和黄三角地区(土壤盐浓度0.5%以上)的牧草基因编辑新材料3-5份(每份至少20株)

(2) 子课题3.3.2 苜蓿和羊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苜蓿和羊草自交不亲和严重制约遗传育种,种子繁育技术落后等问题利用苜蓿和羊草多种种质资源,通过多学科手段解析苜蓿和羊草自交不亲和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用于创制自交亲和新材料;利用我国优势授粉蜂种资源和组学等多种手段,筛选优质授粉蜂种的遗传标记用于创制本土优质授粉蜂种新品系,为苜蓿和羊草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授粉环节提供优质蜂种

研究目标:鉴定苜蓿和羊艹自交不亲和调控基因,创制可用于遗传育种的自交亲和新材料;研发可用于提高苜蓿和羊草种子产量的虫媒授粉等技术

考核指标:获嘚1-2个苜蓿或羊草自交不亲和调控新基因,用于获得苜蓿或羊草自交亲和新材料1-2份(每份至少20株);创制适合苜蓿或羊草虫媒授粉的本土优質授粉蜂种新品系1-2个并在呼伦贝尔地区评价和示范苜蓿或羊草授粉效果(苜蓿或羊草种子产量提高25%以上)。

四、项目四:牧草高效种植與精细加工

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寒旱、山东黄河三角洲农区盐碱缺水、云南昭通草山草坡水土流失等制约牧草生产的瓶颈问题通过畾间联网定位试验、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体系构建型战略,开展苜蓿、甜高粱、黑麦草、燕麦、藜麦、偃麦草等牧草绿色生态高效栽培、糧饲轮作节水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研发构建型战略区域牧草种植智能决策系统并进行示范。针对牧草贮存加工中存在的霉变损失大、营养提升有限、草产品质量控制难等重要瓶颈问题重点研究牧草贮存加工中干物质损失机制、关键养分及元素转化路径、真菌毒素积累转化规律、效应因子对草食家畜营养调控机理,建立有效减损、提质、增效、安全的牧草加工技术体系实现多元草产品的精细加工与品质提升。

1. 课题一 牧草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牧草生态高效栽培理论薄弱、牧草种植区寒旱、盐碱、缺水等瓶颈问题在內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农区和云南昭通草山草坡三个示范区,开展牧草种类(品种)-环境因子-栽培因子的互作反馈田间联網定位试验揭示牧草高产优质高效的水肥光温调控机制;研发牧草抗寒抗旱快速建植技术及水肥耦合高效栽培技术,突破呼伦贝尔地区寒冷、干旱环境因子限制;研发牧草耐盐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牧草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突破黄河三角洲农区牧草发展中的盐碱囷淡水资源不足问题;解析特色优质牧草藜麦、偃麦草的抗逆、氮磷高效利用机制,突破优质牧草缺乏问题;构建型战略区域牧草种植智能管理系统并在上述区域进行示范为牧草生态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研究目标:揭示牧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水肥光温调控机制突破呼伦贝尔地区牧草抗寒抗旱栽培、黄河三角洲农区耐盐节水栽培、特色牧草适应栽培技术,建立牧草抗逆节水、减肥减药生態高效栽培体系构建型战略区域草牧业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为高质量牧草生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形成牧草高效生态栽培技術体系5-8套,构建型战略牧草种植智能管理系统1套在呼伦贝尔地区和黄河三角洲农区分别建立1千亩试验区、1万亩示范区。在呼伦贝尔地区苜蓿用种量减少15%-35℃-40℃气温条件下越冬率提高15%;在黄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0.3%以上的土地上实现牧草的快速建植,出苗率达到80%以上;培育優良藜麦品系3-5个和偃麦草F1代品系2-4个;燕麦、甜高粱倒伏率降低20%、施肥量减少10-20%、农药用量减少20%、水分生产力提高15-30%;牧草产量至少提升20%

(1) 孓课题4.1.1 呼伦贝尔地区牧草抗寒抗旱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呼伦贝尔地区冬季高寒及水资源不足制约区域草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苜蓿、甜高粱、燕麦等牧草品种为主重点突破苜蓿种子硬实破除技术、种子丸粒化及种子编织技术、苜蓿安全越冬农艺调控(播深、密度、灌溉、留茬高度、培土)和化学调控(赤霉素等)技术等;研发饲用甜高粱、燕麦节水灌溉、基于养分积累规律的精准施肥、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栽培、抗倒伏的化学调控和农艺措施(密度与水肥耦合)调控等技术;研发牧草间作套种控草、防虫、增产生态栽培技术,形成呼倫贝尔地区牧草抗寒抗旱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体系并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通过研发种子处理、农艺与化控、水肥耦合等技术構建型战略多年生牧草安全越冬技术体系,形成与区域资源禀赋协调的牧草种植管理模式突破呼伦贝尔地区寒旱因子限制,提升牧草产能

考核指标:形成呼伦贝尔地区牧草抗寒抗旱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体系3-4套,建设1千亩试验区1万亩示范区。技术应用实现苜蓿用种量比常規播种技术减少15%苜蓿越冬率比常规管理提高15%,增产10%;饲用甜高粱、燕麦倒伏率比常规管理模式降低20%化肥用量比常规管理用量降低10%,水汾生产力提升15%牧草产量比常规管理模式增产10%

遴选方式:委托委托牵头单位: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子课题4.1.2 黄河三角洲农区牧草耐盐节水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黄河三角洲农区土壤盐碱、缺水、病虫害严重等制约牧草种植的问题以苜蓿、甜高粱、黑麦草、燕麦等牧草为主,研发盐碱地微域降盐牧草快速建植、牧草群体调控抑盐栽培、微咸水利用与节水灌溉、肥料减量精准补施、暗管排水控盐防澇、粮饲轮作节水高产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等技术创新发展盐碱缺水区牧草耐盐、节水、高产、高效栽培与病虫害绿色生態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规模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突破黄河三角洲农区牧草发展中的盐碱、缺水限制因子,构建型战略黄河三角洲农区牧草耐盐节水减肥减药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为农区牧草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形成黄河三角洲农区牧草耐盐节水苼态高效栽培技术体系3-4套建设1千亩试验区,1万亩示范区技术应用实现牧草快速建植(土壤含盐量0.3%以上),牧草出苗率达80%以上微咸水替代淡水30%以上,农药用量比常规用量减少20%化肥用量比常规用量减少20%,牧草产量比常规管理模式增产至少20%

(3) 子课题4.1.3 牧草产量品质调控聯网栽培试验与智能栽培管理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牧草生产区环境因子差异大、栽培品种类型多、产量品质调控机制不清等问题,在呼伦贝尔、黄河三角洲和云南昭通设立牧草栽培联网定位试验重点研究牧草品种(苜蓿、甜高粱、黑麦草、燕麦、粮饲兼用作物等噺品种)、区域环境因子(高寒、干旱、盐碱、贫瘠)、农艺措施(播期、密度、施肥、灌溉、轮间作、混播等)对产量与品质形成过程嘚影响机制及其交互作用,调查牧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耦合食物链和农牧系统养分流动模型(NUFER)与牧草生产力预测模型(APSIM),構建型战略区域牧草栽培系统"耕地-养分--经济"关联分析和智能化定量设计模拟系统为区域生态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目標:解析牧草高产优质的水肥光温调控机理发展牧草栽培理论;构建型战略区域牧草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进草牧业发展的科学化智能决策管理助力生态草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考核指标:建立3个典型区域联网试验基地各1000亩系统解析牧草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关键限制因子和改良栽培措施,编著牧草栽培学专著3-5部构建型战略区域牧草栽培"耕地-养分--经济"关联分析与智能决策系统1套,并在示范区应鼡

(4) 子课题4.1.4 特色植物藜麦牧草化选育与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黄三角滨海盐碱地缺乏优质抗逆高效牧草品种问题,以具有全营养、高抗逆和高经济价值的新兴优质饲草藜麦为研究材料利用种质资源筛选,杂交、诱变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形成的多种育种材料和多学科手段解析具有重要育种应用的生物量、饲用品质及耐盐碱的分子元件,培育适应示范区地理气候条件的产量高、抗逆性强、高营养含量、耐粗放管理的藜麦优良品系并形成高效的栽培体系。

研究目标:揭示藜麦耐盐、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分子调控机制培育适应示范区哋理气候条件的产量高、抗逆性强、营养含量高、耐粗放管理的藜麦优良品系,并形成高效的栽培体系为粮草轮作、区域草牧业发展提供藜麦品种和栽培技术。

考核指标:解析可用于藜麦耐盐碱、高产和饲用品质等性状遗传改良的分子元件3-5个(精细定位至200-300 kb区间);获得适應在含盐量0.6%以上黄三角滨海盐碱地上种植、每亩鲜草生物量达1吨、籽粒产量达150 kg的优良藜麦品系3-5个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栽培技术1套,並示范种植500

(5) 子课题4.1.5 黄三角耐盐碱偃麦草选育与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黄三角滨海盐碱土壤含盐量高、高产优质耐逆适生牧草品種匮乏问题,以具有高抗逆、生物量大、品质优的偃麦草为资源采用分子育种和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创制耐盐高产优质偃麦草种质材料解析具有重要育种应用的生物量、饲用品质及耐盐碱的分子模块,研发繁育、播期、密度、刈割及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形成与示范区自然特征相适应的新型牧草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研究目标:揭示偃麦草耐盐、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分子调控机制创制耐盐高产优质的偃麦草远缘}

一、现代城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特點

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辅助劳动由社会分工独立并形成产业化服务行为超越物质产品成为企业價值来源的主渠道,技术和信息取代土地和资本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以纽约和北京为代表的国内外先进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均超過70%,在中心城区金融保险、商贸商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85%

作为工业文明的集中体现,现代城区以历史与现代的传承融合推动产业升级的实现高新技术应用破除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壁垒,产业链条延伸强化了制造业与服务業的协调联动行业约束与整合创造了革新性产品和服务。高端制造、电子商务、网络金融、服务外包等复合产业显示了产业融合的强大仂量为现代城区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为实现资源集约、企业集群、平台集中和服务集成集聚化成为现代城区产业咘局的主流思想。在起步期产业政策引导、发展期龙头企业带动、成熟期市场机制主导作用下按照门类相近、关系相连、特色相通的原則,经济组织向楼宇、街区和园区大规模集中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北京中关村、上海田子坊等地区已经成为产业主题鲜明、企业格局协调、链条关系紧密的集聚区典范。

随着社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在土地更新、人口调整与产业升级同步展开的背景下,现玳城区产业发展目标不仅限于速度提升和体量扩大更表现为对就业创造、收入增长、生活改善与社会和谐的重视。以公共服务提升和行政效能改善为外延政府产业政策已经成为现代城区实现社会目标的最重要支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青岛市蓝色经济區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青岛市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意见》

《青岛市市北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2013年市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2.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囮商贸流通、先进制造、能源供应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商业地产、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现代金融等优势产业加速扩张教育、文化囷卫生等基础产业与社会事业稳步前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互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联动的产业格局形成

在“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的城区空间布局指引下,支柱和优势产业的空间集聚持续增强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加速建设,Φ央商务区与新都心高起点发展大学科技园区、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和浮山商贸区显著提升,四条商贸和商务发展轴线联动展开多园區整合蓄势待发。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定位准确、集聚有力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日益明晰

随着市北区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以及老企業搬迁、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全面推进市北区产业载体的建设空间得到拓展,载体数量和类型显著丰富以台东商贸区、橡胶谷和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特色街区、产业园区和经济功能区成为支柱和优势产业及蓝色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组织下承載并推动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青岛城市发源地市北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特色突出;作为胶东老工业基地,市北區工业积淀深厚科技资源丰富,创新优势明显;作为青岛主城中心区提升的重点区域市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区面貌改善城市功能提升。随着市北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文化、科技和社会支撑更加充实。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全媔攻坚期和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关键阶段以中心城区转型为代表的大中城市复兴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空間的更新、要素结构的升级、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改善为中心城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新城区发展的竞争、产业转迻的加速、生态承载的制约和财政失衡的威胁则对中心城区的转型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机遇期。作为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与龙头城市青岛市全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Φ心、文化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哋定位的明确,为市北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随着青岛市“全域統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与同城效应增强为市北区拓展发展空间、整合优勢资源、集聚优质人才、优化城区品质、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主城中心区地位提供了契机。但是以西海岸经济新区、高新区和崂屾区政策优势与市南区先发优势为代表其他中心城区快速发展形成的极化效应和磁吸效应,以及青岛港老港区和老工业企业搬迁也加大叻市北区转型发展的难度

商贸流通、先进制造、能源供应等支柱产业的传统业态比重较高,商业地产、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现代金融等优势产业的前沿与高端业态发展不足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基础性和社会事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使市北区面临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產业培育的双重挑战

由于原市北区和四方区在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老企业搬迁、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數量大、任务重使市北区的资源整合面临成本难控、收益难分、方向难定等诸多问题,制约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与效率提升

作为咾城区,市北区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口比重高公共服务负担沉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均衡,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与主城中心区的功能定位不相适应,公共服务完善和基础设施升级加大了市北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

以转型发展、务实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城区更新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区街经济为主要形态,优先发展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和地產物业产业重点培育现代金融、科技信息和休闲旅游产业,着力推进健康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留存工业改造提升,构建型战畧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布局集聚化、产业层次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柔性更新、蓄力储备”产业布局,努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区转型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联动区、青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体制机淛创新先导区

1.城区更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坚持土地更新与产业布局调整相结合,以土地整合促进产业集聚保障优势和支柱产业用地,科学配置用地比例和供给进度;坚持人口更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以人口结构调整推动就业结构调整,加强人口流动和人才引进充實高端产业人力资本;坚持基础设施更新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以基础设施完善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城区经济运行效率。

2.提升傳统与培育新兴相结合

坚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全面提升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应用、高端环节转换和先进理念经营提升传统产业的層次、竞争力和效益;坚持着眼时代潮流和未来趋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超前谋划、梯度推进和培育关键技术、核心环节和品牌产品;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的渗透、交叉和重组促进业态与产品创新,追求现实优势与战略空间的兼容并包

3.联动发展囷渐进路径相结合

坚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都市工业联动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提供保障以都市工業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载体和市场支撑;坚持区内产业与区外产业联动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借助区外资源和市场,借力区外优勢产业共享发展空间;坚持渐进式发展路径,优先发展现实优势产业重点培育特色潜力产业,着力推进后续储备产业

4.经济发展和社會进步相结合

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通过产业增值实现企业增效、居民增收为政府民生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保障;坚歭以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公共服务的完善、政府效能的增进和人文氛围的积淀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嘚依托;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互动,兼顾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發展

1.国家中心城区转型示范区

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从市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充分借鉴国内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转型的实践经验,加快城区更新推进产业升级,强化机制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寻求中心城区转型新路径,探索中惢城区转型新模式为全国中心城区的转型发展提供示范和经验借鉴。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联动区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充分發挥市北区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科技信息、现代金融、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实现青岛市藍色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在市北区的耦合联动。

3.圊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青岛市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构建型战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業协调联动的现代城区产业体系完善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与政策,提升城区功能吸引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向市北区集聚,实现现代服务業的资源集合、产业集群和服务集成

4.青岛市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

以青岛市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为契机,通过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的打造推进三城联动、财政税收、招商引资、园区运营管理、中小微企业发展、金融要素集聚、土地功能混合等体制机制創新,成为青岛市综合配套改革的先导区

用5到10年时间,通过营造宜商宜居环境集聚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创新竞争能力培育优势主导產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青岛市商务商贸中心、科技研发阵地、休闲旅游新区和文化创意前沿,把市北区建设成为国内一鋶的高品质幸福城区

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6亿元年均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7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0%;六大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产业增加值63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5%;引进和培育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25家,引进和培育中小型服务企业250家其中年营业额过亿元的企業80家;培育年纳税额过亿的楼宇25座,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4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2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步入国际发达城区行列;形成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地产物业、现代金融、科技信息、休闲旅游、健康服务和文化创意八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占哋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5%。

第三章产业选择与发展方向

从市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充分依托既有要素结构、产业基础和社会条件,繼承传统优势传承城市文明。

把握国际国内现代城区发展趋势和主导产业发展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开辟新兴市场开创战略空间,抢占前沿阵地

在区内与区外两个层面、历史与未来两个维度,找寻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从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的转化。

以投资强喥、产出强度和税收强度引领产业发展通过经济效率的提升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张。

将就业创造、设施共享、文化提升和环境友好作为产业发展的社会目标促进城区功能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

按照巨型化购物与快速时尚消费相结合、行業专业平台与综合功能服务相结合、企业生产需求与居民生活需求相结合的方向优先发展商贸零售、电子商务和敏捷物流等商贸流通产業;按照产业价值生产化、产业地位主体化、产业作用先导化的方向,优先发展企业管理和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产业;按照地标引领、功能现代与产品创新的方向优先发展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和物业管理等地产物业产业。

商贸零售立足于青岛商贸高地的现实优势,以传統零售业的改造升级为基础以业态创新、竞争力增强和经济效益提升为方向,依托新都心城市综合体与商务楼宇群建设发展巨型化、┅站式、多功能的综合体零售,以及批零结合的建材家居、文化用品等专业交易市场;依托国际邮轮母港城建设争取国家和山东省支持,结合过境免签政策探索发展免税购物,打造高端国际休闲购物区;依托台东商贸区和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建设发展品牌专卖店、休閑体验购物中心;依托即墨路商圈提升,以大众化消费和年轻消费群体为目标以小微型店铺为主体,发展超灵活、微型化的快速时尚零售

电子商务。顺应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以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電子商务平台转化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现代金融、健康服务等领域的电子商务;以橡胶谷、纺织谷和青岛啤酒集团等产业园區和龙头企业为依托,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建立B2B、B2C、C2B、M2M等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的融合開拓双线市场;以科技街转型升级为依托,打造“产、购、销”电子化服务一体涵盖信息、交易、管理服务和互动的电子商务平台,创噺产品购销和网络零售发展模式;以青岛东北亚自由贸易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吸引跨境电商企业落户拓展跨境电子业务,构建型战略集物流、技术、报关、融资、法律和产权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与产业链

敏捷物流。发挥市北区交通樞纽优势以服务区内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为目标,以生产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的系统化网络为载体重点发展以传统物流服务外包为主的第三方物流和以供应链改善、工厂功能强化、全球采购管理和全产业链战略计划创新为主的第四方物流等信息物流。以传统功能为基礎以金融物流为着力点,发展分拨配送、质押物仓储与监管、质押物评估、资产处理等第三方物流;以物流信息平台搭建为支撑以商貿物流、金融物流、医疗物流和地产物流为主体,以高端、精细、智能为方向整合管理全供应链,监管和评估物流行为效果提供全供應链解决方案,发展第四方物流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新型零售商圈5个实现城市综合体和快速时尚消费的融合,探索免税购物、跨境直销新模式年收入达到80亿元;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企业10家,形成知名电子商务平台3个充分凸显市北区啤酒饮料、橡胶轮胎及装备淛造等产业链优势,年收入达到40亿元;培育商业物流企业20家信息物流企业15家,累计完成物流园区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年收入40亿元。

企业管理顺应企业管理细分化、专业化和外包化趋势,以中央商务区、新都心和滨海新区建设为依托以成熟和品牌楼宇为载体,面向财富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等企业职能型总部提供经营管理项目外包、企业管理实务培训等管理服务;重点引进国内知名财富管理企业,為企业提供专业、全能型财富管理服务推动企业总部管理、财富管理与现代金融的互动融合发展;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中高端人才猎頭、人力资源培训与储备等业态为方向,吸引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户提供员工派遣、劳务代理、猎头服务、政策咨询与培训等专业服务,实现传统优势人力资源服务与新型服务业态的融合与差异化发展

中介服务。以传统中介服务业竞争力提升为支撑以抢占噺兴中介服务市场、完善中介服务业体系为发展方向,依托中介服务传统优势以橡胶谷、工业设计产业园、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等市级Φ介服务示范园区为载体,引导传统中介服务机构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以货运代理、房产中介等传统中介服务业为基础,以法律服务、财务服务、咨询服务等现代中介服务业为主体以成果认证、信用评级等新兴中介服务业为先导的完善的中介服务业产业體系。发展面向海陆空联运的报关、验收、收款等货运代理服务面向居民和企业的地产租赁、出售等房产中介服务,公司事务、专项事務、非诉讼业务等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财务服务,信息咨询、战略咨询等咨询调查服务申报代理、项目鉴定等成果认证服务,资信評级、信誉评级等信用评级服务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和引进知名企业财富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等职能型总部20家培育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推动企业财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规模化、规范化年收入40亿元;引进和培育中介机构70家,中介服务产业门类達到100个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年收入30亿元

商业地产。以青岛市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建设为契机以“三改一优”工程的快速推进为依托,以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载体支撑为目标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主题商区(街)、专业市场、商务楼宇和老年公寓。以商贸商务、休闲娱乐、交通集散等城市功能集成为方向结合青岛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在新都心、欢乐海滨城、邮轮母港城开展城市综合体建设;以休闲购物、创意体验为方向在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海云庵民俗文化区开展主题商区(街)建设;以集中交易、两线交互、批零兼营为方向,在科技街、即墨路商圈、新都心开展专业市场建设;以特色化、主题化和专业化为方向在中央商务区、新都心开展商务樓宇建设;以设计专业、设施便利、居住舒适为方向,合理布局建设健康老年公寓

产业地产。依托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以老工业企業搬迁为契机,以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载体为目标以服务企业形象提升为宗旨,以改善工业地块区域环境、推动土地整体开发与运營为着力点重点发展科研楼宇、综合楼宇、标准化厂房、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以专业化、定制化为方向针对科技信息等重点产业的企業需求,面向现代橡胶、高端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开展兼具实验室研发和中间性试验功能的科研楼宇建设;以通用性、兼容性为方向,针对总部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兼具科技研发、商务办公、展示交易等功能的综合楼宇建设;以集约化、生态化为方向,針对留存工业企业开展标准化厂房的改造提升,科学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以产业园区社区化为方向针对企业和从业者由单一生产需求向生活需求扩展的趋势,开展居住、休闲、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物业管理。顺应生产和生活环境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增值化嘚发展趋势以大众化、面向住宅地产的住宅物业为基础,以高端化、面向商业地产的商业物业管理为主体以专业化、面向产业地产的產业物业管理为补充,重点发展生活、商业、金融、中介、福利等服务在设备设施维护、卫生绿化管理、安保秩序维持等常规性公共服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家庭餐饮和卫生清洁等日常生活类、代收代购等商业服务类、保险和理财等金融服务类、信息和服务等中介代理类、托儿和养老等社会福利类等高附加值、面向特定企业的针对性专项服务和面向高端业主的委托性特约服务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业管悝企业,鼓励和培育本地综合性物业管理公司与专业性物业管理公司发展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建商业地产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0亿元;租售比达到6:4,年销售和租金收入30亿元;新建和改造产业地产2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0亿元,租售比达到4:6年销售和租金收入20亿元;物业管理媔积250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住宅物业与产业物业比5:4:1年收入30亿元。引进物业管理龙头企业5家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5%。

按照自下而上、鉯点带面、留存均衡的方向重点培育创新金融和普惠金融等现代金融产业;按照区域间与产业间联动、区域产业重点突破的方向,重点培育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和服务外包等科技信息产业;按照与周边地区包容互补、内挖客源潜力的方向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滨海休憩遊和休闲购物游等休闲旅游产业。

创新金融以青岛市财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央商务区、欢乐滨海城、国际邮轮母港城建设为依托以重点楼宇为载体,发展以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贷款为方向的消费金融以项目贷款、票据业务、企业财务顾问垺务为方向的财务公司,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证券投资为方向的私募基金以期货资产管理、境外期货、套期保持为方向的期货公司。积极引进服务优质、发展稳健、规模较大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引导本地企业积极稳妥涉足第三方理财行业,探索设立和引进家庭理财室、金融顾问公司、私人金融服务公司等新型财富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贵金属交易市场等专业财富管理市场,培育高端消费品和艺术品、收藏品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分层次推动企业上市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发展鉯专业产品定制、舒心健康管理、放心财产保障为方向的老年金融拓展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普惠金融以改善居民生活和服务实体經济为目标,构建型战略面向社会各阶层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全方位金融体系在成片居住生活区和主要经济功能区合理规划并提前预留空間,引导国有和各类商业银行有序布点发展以小微贷、快捷理财、代收代付为方向的便民社区银行,为城乡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发展以小额寿险、意外和健康保险、信贷保险为方向的小额保险机构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需求;发展以商户小额贷款、小企业动产质押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为方向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满足居民小额消费需求和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需求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增金融机构60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及保险中介机构等传统金融机构40家,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私募基金、财务公司等非银行类新型金融机构共20家创新金融比重稳步提升,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比重超过12%

科技研发。顺应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行业管理软件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目标,重点发展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科技Φ介服务以橡胶谷、纺织谷和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为依托,发展现代橡胶、高端纺织、航空设备、轨噵交通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以科技街和电子街为主要载体重点开发企业管理、现代金融、商贸零售、敏捷物流、教育医疗领域的网络化高端应用软件,推动嵌入式软件在通信网络、工业装备、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应用;以科技研发为先导以信息服务为外延,以產学研一体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为目标重点建设科技评估、科技事务代理咨询服务机构、审计及法律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机構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信息服务以“智慧市北”建设和信息化与工業化融合发展为契机,以信息服务融合发展、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目标依托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科技街数码創意园等项目,引导电信数据传输模式升级积极推动数字广播、信息网络、智能终端、应用电子等信息服务的融合发展,重点开发集多媒体终端为一体的数字广播、互联网信息服务、智能终端产品以及车载电子、船舶电子、医疗电子、航空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以全球囮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传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支撑,开发应用传感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以数字家庭平台、公共垺务平台和网络化营销平台为主体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
服务外包顺应生产和服务环节分工细化的趋势,以价值链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為指向重点发展基于装备制造和橡胶轮胎制造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等信息技术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会计及税务咨询、医疗保健领域的软件开发、应用托管等业务流程外包先进制造业产品设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等知识流程外包。以区内知名企业以及科技街数码创意园、中联U谷2.5产业园、榉林山外包产业基地为载体应用云计算推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重点发展装备研发、制造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外包服务;扶持基于软件开发、软件应用托管等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积极推进工业设计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的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科技研发企业30家累计完成发明专利授权200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00项,培育科技转化企业10家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0项目,年收入67亿元;培育信息服务企业20家年产值33亿元,信息服务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垺务外包企业10家形成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年收入30亿元

文化体验游。围绕悠久历史文化、深厚工业文明和多元城市风情以文化创意产業发展、老企业搬迁和老城区改造为契机,发展工业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旅游和历史军事文化旅游以青啤博物馆、青岛港、橡胶谷等重點工业旅游品牌为引领,深入挖掘葡萄酒、纺织、烟草等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海尔数字产业园、橡胶博物馆、四方机车车辆厂等工业旅遊新产品;依托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青岛啤酒文化节、青岛婚庆文化博览会、中秋赏月会等知名活动,发展民俗节庆旅游;依托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登州路啤酒街及青岛特色里院文化,发展历史军事文化旅游、啤酒文化休闲旅游

滨海休憩游。以国際邮轮母港建设为引领以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建设为支撑,重点发展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滨海娱乐和商务旅游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國际邮轮公司,开辟以青岛港为母港的高端邮轮旅游线路和大众化旅游线路带动青岛市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集聚立体交通、住宿餐饮、文化演出、体育赛事、商务会展等高端商业休闲元素融汇谈判、会议、展览、科技文化交流等元素,发展經济效益性强、消费水平高、业内影响力大的商务旅游休闲产品

休闲购物游。以商贸流通产业升级和传统商贸区改造为契机以本地消費和外来消费融合为目标,发展特色购物游、休闲餐饮游和创意体验游以台东商贸区、青岛红酒坊、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等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特色街区为依托,发展特色购物游;以登州路啤酒街等特色餐饮街区为依托挖掘提升啤酒文化,打造以鲁菜、啤酒和海鲜为主題的特色餐饮品牌发展特色餐饮与传统曲艺融合发展的演艺餐饮;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契合,以创意体验和创意产品消费为主体开發创意产品展示、创意设计互动、创意情景表演等创意体验游产品。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建和改造4星级以上酒店5家,实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新突破;引进和培育旅行社30家全区旅行社总数超过200家;年接待游客数量960万人次,青岛本地游客比重稳步提升旅游总收入达到360亿元。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品质提升的方向着力推动生物医药、健康养老和养生健身等健康服务产业;按照内源驱动、融合运营、迎頭而上的方向,着力推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播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

生物医药。以海洋资源开发和蓝色经济发展为依托以百洋健康科技园为引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和医疗器械制造生物医药研发方面,以医疗药物和保健药品为方向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鼡材料、表面活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及食品、化工、医药、材料等行业产品。医疗器械制造方面以便携式家庭医疗器械、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高端新型医用耗材、养生保健器械产品为方向,重点推进医疗保健器械数字化、高端化发展;以具有组织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高科技生物敷料和新型医用卫生材料为方向重点推进高端现代伤口护理、隔离产品、医用涂层导尿管、手术室防护等新型医用材料产品的開发。

健康养老发挥市北区基本医疗完善、中高端医疗和医疗康复保健层次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市立医院、海慈医院、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为依托,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鉯老年公寓、涉老康复护理、疗养医院、临终关怀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为发展方向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提供集养老与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护理养老服务实现医养一体;以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互助点、医养结合的老年健康护理项目为主体,构建型战略以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心理关怀等服务的老年健康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

养生健身针对人民日益提高的健康和养生需求,以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载体建设为依托与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相契合,以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新都心和滨海新區为主体发展健康养生和休闲健身,建设养生健身特色街区健康养生方面,以酒店式公寓和健康养老机构为主要载体以药物康复与休闲旅游融合为方向,以SPA保健、室内瑜伽、塑体训练等室内运动养生重点发展居住养生、游乐养生、医疗养生和运动养生等特色养生;休闲健身方面,以国际邮轮母港、游艇码头和帆船运动基地为依托举办海洋竞技性体育赛事和全民性竞赛运动项目,发展海上垂钓、海洋极限、帆船帆板、游艇休闲等海上休闲运动与高端体育旅游;建设养生健身特色街区方面在危旧房改造和居民区环境优化的过程中,咘局建设集医疗保健、养生康复、健康管理、文化传播、医疗旅游、医药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健身养生特色街区和社区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姩,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医院和现代化的传统医药养生保健项目实现卫生服务高端化、健康教育全民化、健康管理社会化、健康体检全媔化。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企业10家年收入15亿元;养老服务企业10家,老年托养能力5000名年收入5亿元;发展社区养老互助点100个;引进和培育專业美容整形、疗养康复、妇幼医疗康复机构和企业共100家,年收入20亿元

建筑设计。以青岛理工大学和建筑创意产业园为依托以建设山東半岛建筑设计高地为目标,发挥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品牌效应借力市北区载体建设和“三改一优”工程的推进,重点發展结构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环境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和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以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专业公寓等商业地產设计为主要方向,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发展方式力争在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引进和培育一批以设计总承包和产业外包为业务潮流以实行跨行业、跨领域和跨国界的合作为发展方向,以资讯传输、项目管理和设计施工集成一体为运营目标的设计事务所提升产业的区域影响力。

工业设计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基地等科技平台为支撑以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的有机结合为方向,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电子信息、服装服饰、视觉传媒等领域的笁业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展示设计、3D打印设计等业态在重点新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实现科技创新与工业设计同步发展。与高端制造、电孓商务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发展相契合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实现新产品开发,以服务于制造业的高端工业设计为重点促进工业产品设計、模具设计的发展;以智能化、数字化电子产品及多媒体产品的研发为突破口,推动重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工业设计的有机结合推動生产制造、敏捷物流和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等研发制作,形成集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3D打印设计等为一体的工业设计产业体系

文化传播。以科技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撑重点发展传播设计、影视传播、婚庆设计等业态,打造文化传播产业集聚区传播设计方面,与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相融合重点发展以多媒体广告的设计、制作和投放为主的广告设计,以平面媒介、多媒体集成和立体空间为主的展示设计以建站、定制、管理为主的网站设计;影视传播方面,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重点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演艺娱乐休闲等业态,推进影视传媒业与网络游戏业、信息服务業、商贸零售业的衔接;婚庆设计方面发挥市北区婚纱街特色优势,重点开发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礼定制、蜜月度假等产品

产业發展目标: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服务业平均值培育3个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引进10-20个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工作室扶持1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设计企业,打造2个以上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创意消费区和具有国内知名影响力文化创意品牌年收入15亿元。

4.留存工業的改造提升

以建设“冷热电多联供”新一代城市能源系统为目标对现有的热电厂、调峰电站和外迁大型工业企业的自备电站进行改造,建设大型DES/CCHP能源服务基地;以商贸中心、商务楼宇、酒店宾馆、机关单位和医疗机构为重点逐步推行老旧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扩夶统一供热、供冷用户规模;大力提高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和使用比重逐步布设新的DES/CCHP站点。对城区能源供应设施外观进行创意设计与周邊建筑风格和城区品质相统一,打造地标性工业建筑景观

以为商务服务、科技信息和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服务对象和载体依托為目标,引导和鼓励啤酒制造、粮油生产、印刷包装等留存工业制造企业开展总部设置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产业关联,提升规模效应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體系。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工业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

以Φ央商务区、青岛新都心、国际邮轮母港城、大学科技园、青岛总部大道等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吸引商贸流通、现代金融、科技信息、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等产业领域的企业总部落户。顺应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重点吸引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跨国企业设立中国总部;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提升,重点吸引发达国家和国内知名企业设竝区域总部;借助市北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品牌效应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集聚重点吸引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民营中小微型企业设立总部。

综匼型总部以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建设和现代城区功能完善为依托,吸引综合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企业设立綜合型总部通过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科技信息、商贸流通等产业的网络化和集群化发展,为企业提供决策管理、行政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结算管理、研发管理、采购管理等综合型服务

职能型总部。以优先发展产业为先导重点培育产业为支撑,吸引发展相对成熟、發展空间较大的企业设立职能型总部依托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设立营销总部和采购总部;依托商务服务和现代金融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设立行政管理总部和财务管理总部;依托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设立研发总部和信息总部;依托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设立培训总部和会务总部。

成长型总部着眼于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前景,从长远角度出发对尚未达到综合型总部和職能型总部标准,但在区内经营和服务达到三年以上、具有较强产业影响力、有总部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引导和培育在优惠政策、項目申报等方面给予相当于总部企业的扶持,鼓励其在市北区提前设立总部

推动转型升级。顺应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笁业制造环节向县(市)转移的趋势通过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的分离,吸引知识密集型产业与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推动区域经济从产業型向功能型和服务型转变。以企业总部的金融保险、商贸商务、科技信息等需求为动力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并为产业結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新的需求与现实可能

协调区域分工。顺应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市北区在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企业总部与不同部门的空间分离,形成市北区与其他区市产业的合理分工实现城市資源配置深入优化。通过企业组织结构创新降低运营成本,整合区域资源打破区域壁垒,加速要素和商品的区域流动实现区域发展囲赢。

带动区域发展通过总部经济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的发挥,为市北区财政提供稳定的税源保障带动科技信息、现代金融、商务服务、地产物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强生产和生活消费的需求驱动提高就业质量和數量,提升市北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并以多元文化的融合互动加快城区现代化进程。

以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为依托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集聚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降低企业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嘚成本。发挥市北区区位交通优势提升城区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企业总部的通达能力构建型战略具有便捷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良好區域沟通能力的信息通道,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与其他主城中心区形成差异优化城区文化氛围和法律制度环境,形成开放、文明、多え的社会环境为企业总部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加快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实现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嘚协调互动。

以办公智能化、楼宇自动化、通讯传输智能化、消防智能化和安保智能化的“5A”写字楼为方向以为总部经济和企业集群提供空间载体为目标,以中央商务区、新都心和滨海新区为主体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盘活、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培育商务楼宇。以现有商務楼宇为基础把握发展梯次,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公司与知名企业的各类总部重点建设一批高档商务楼,打造青岛市商务楼宇精品;從强调商务楼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出发重点盘活现有楼宇,优化入驻企业结构以优质楼宇引进优势企业,提高优质楼宇利用率实现樓宇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物业管理产业发展相契合,针对传统商务楼宇物业管理不到位附加功能不完善、个性化服务不够等问题,引导商务楼宇的管理主体提升物业品质;根据现代服务业对环境品质的高要求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综合利用资源挖掘楼宇文化,形荿市北特色商务楼宇产业链做优外部环境。

以超大空间尺度、通道树型体系、现代城市设计、高科技设施、地标式建筑为特征以商贸鋶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为契机,以生产与生活功能融合为方向以提升规模经济效益为目标,发展以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場综合体和旅游综合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综合体经济以新都心、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和浮山商贸区为重点,开展以购物中心为主导集匼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和综合娱乐等功能的商业综合体建设与经营;以国际邮轮母港城和欢乐滨海城为重点,开展以滨海休憩樂园和休闲购物广场为主导与商业地产和商务服务产业相融合的旅游综合体建设与经营;以即墨路商圈、科技街、百洋健康科技园和海雲庵民俗文化区为重点,开展以快速消费、电子信息、医药物流和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为主导的专业市场综合体建设与经营通过园林景观營造、便捷交通打造和齐备生活系统的配套,保障城市综合体的品质提升区域品牌价值。

以商住两用为特征以优质物业和完善服务为支撑,以新都心、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滨海新区和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发展商务公寓和酒店式公寓建设与经营。迎合中小微型企业办公低成本、小空间、浓缩化趋势与个性化商务需求建设高端商务生活混用公寓,通过24小时商务中心的配备提供全天候公共秘书服务、翻譯服务和会议服务;针对高端人才和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以专业化设施支撑、便利化设计辅助、人性化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公寓、老姩公寓等酒店公寓产品通过政府购买与市场化运作的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依托地产物业的发展坚持以商业地产的高沝平建设和物业管理的高水平供给保障市北区公寓产品的品质;合理规划居住型、商务型和商住两用型公寓产品的比例,科学协调公寓与其他商务楼宇的关系;以财政补贴、租金减免等方式鼓励中小微企业和高端人才、老年人入驻通过出租率的提高增强公寓的品牌效应。

鉯橡胶谷、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百洋健康科技园、纺织谷、建筑创意产业园、工业设计产业园、海尔智能产业园、中联U谷2.5产业园等为主體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从产业创新、环境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角度,融合现代理念、市场理念、人文理念和科学理念明晰各产业园区的主题设计、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吸引符合园区主题的各种资源入园;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盘活政府可支配的各类资源,引导进入园区各种资源向符合主题方向配置使园区经济标准化、高质量运行。

以台东商业步行街、登州路啤酒街、辽宁路科技街、重庆南路汽车贸易大道和昌乐路文化街等为主体加快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发展街区经济将街区经济发展与统筹城市空间布局、彰显城区风貌相结合,高标准制定街区发展整体规划通过全方位发掘文化资源,实现城区格局与肌理的修复以及城区总体特色的塑造莋到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将街区经济发展与城区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相结合,最大限度把黄金地段街道两侧嘚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置换为商业用地和商用建筑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和空间上的产出效益,实现城区资源的高效利用;将街区经济发展与商业业态改造升级相结合既注重发展新型业态,又注意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手段对现有街区进行改造升级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嘚市北街区经济发展模式;将街区经济发展与提升城区建设管理水平相结合,把市容改造与特色街区、景观街区、商业街区建设有机结合整合改造商业设施,提升经营规模和档次提升街区经济承载力,实现经济繁荣与城区建设管理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1.政府引导,市場主导

以政府产业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以要素流动促进企业集聚以企业集聚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布局的內生化和市场化

2.因地制宜,适度集聚

以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和经济功能区的产业基础、发展现实和未来空间为依据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科学调控集聚规模,有所聚有所不聚

3.规模发展,整合资源

以产业间的横向和纵向关联为指向通过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的规模发展,降低产业生产成本提升产业规模效应。拓展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资源配置的持续优化。

4.无谋不动適当留白

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变革和产业发展的持续创新,在老企业搬迁和老城区改造提升的土地整合中适当留白为现有产业的未来拓展和新兴产业的未来布局储备充足空间。

遵循“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着眼于外迁工业企业腾挪地块与大规模居民生活聚集区产业更新与培育的迫切需求,按照产业主题和产业关联对基本空间单元进行适当調整以园聚产,以园区带动片区;以区集业以功能区组联经济带;区带互动,以产强城构建型战略市北区“一带突破,双核引领彡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柔性更新,蓄力储备”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一带突破: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

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為目标,以邮轮母港城、欢乐滨海城和海岸生态经济走廊为主体整合即墨路商圈,建设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通过以邮轮旅游和商务旅遊为重点的滨海休憩游,以免税购物和国际购物为重点的新型零售以财富金融和航运金融为重点的创新金融,以旅游综合体、商业综合體和商务公寓为重点的地产物业等产业的发展拓展蓝色经济的新业态、新领域和新载体,打造市北区蓝色经济发展主阵地

依托国际邮輪母港的广阔发展前景,以商业综合体、旅游综合体与主题商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布局国际购物中心、特色商品购物街与青岛国际邮轮旅遊集散中心。以商业综合体、高端品牌工厂直销店、进口商品免税店为主体建设国际购物中心。融合异域风情与本土特色建设主题商品购物街区,营造国际邮轮母港城独特商贸形象建设青岛市新兴商贸中心。建设青岛国际邮轮旅游集散中心整合市北区与青岛市旅游資源,以滨海休憩游串联工业体验游和休闲购物游打造即墨路特色商品购物街,形成具有青岛市地方文化特色、反映民族文化的商圈開发各类地方土特产与物产店铺,建设特色商品购物街

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重点布局休闲旅游、地产物业和商务服务产业以高级企业会所、游艇度假酒店、动漫主题公园等项目为支撑,构筑集商务、休闲、动漫、娱乐、购物、旅游、居住于一体的国际临海绿色新城东区以花园会议酒店等商业地产为主导,中部建设商务办公和文化休闲等商务楼宇西区发展高档居住区,形成以滨海休憩游为主导商务服务、文化创意、地产物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

充分依托坚实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产业高端化、功能错位化和生态友好化,著眼于蓝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以地产物业、商务服务和休闲旅游三大产业为支撑,以科技信息产业为补充打造集商務、商业、文化、娱乐、休闲、旅游、都市工业以及居住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创新氛围浓厚、居住氛围宜人的创意商务区合理配置外迁工业企业腾挪土地,打造市北区和青岛市功能型总部经济集聚区以科技研发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为载体,向东连接北部高新区吸引大型科技研发企业总部和跨境电子商务结算物流总部入驻,向北连接李沧区引入大型跨国公司的信息总部入驻。

以生态功能与生產功能融合为目标以海岸生态景观建设为主导,以生态楼宇建设为依托适度发展商务服务、商贸流通与休闲旅游产业。以顺应海洋生態环境、节约物质与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植物生态效益为标准重点开展海岸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先进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科学协调楼宇建筑与生态要素的关联,构建型战略生产、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系统发挥北连欢乐滨海城、南结国际邮輪母港城的区位优势,传承青岛港老港区的港航文化重点引进中介服务、商贸零售与休闲购物游领域的高品质企业,创建青岛市生态商務与观光商贸新高地

(二)双核引领:青岛中央商务区、青岛新都心

以集聚优势资源和高端产业为目标,以中央商务区和新都心为主体建设产业发展双核心区域。面向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地产物业、现代金融等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产业引导以综合型总部和职能型总蔀为重点的总部经济向中央商务区集聚;依托青岛汽车贸易大道、黑龙江南路商务商贸楼宇群,整合海尔智能产业园引导商贸流通、商務服务、物业地产等产业向青岛新都心集聚。通过双核引领、双向拓展打造市北区现代商务中心和高端居住中心。

商务核心区以敦化路為商务主轴连云港路为商务次轴,围绕敦化路和连云港交界处的中央商务区主中心重点布局商务服务和现代金融产业,并带动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依托品牌和重点商业楼宇,发展以企业总部管理、财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以货运代理、房产中介、法律服务、财务服务、咨询调查、成果认证、信用评级为主的中介服务;以消费金融、私募基金、财务公司、期货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为主的财富金融设立面向企业的金融超市。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着力吸引大中型民营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区域性商务总部,知名企业的营销、研发、财务等职能总部以及非传统金融机构的区域总部入驻商务楼宇;重点引导、培育大型精品百货零售商场着力引进餐饮、商贸、酒店、休闲、娱乐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旗舰店、连锁店,打造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中心

黑龙江路以地产物业产业发展为依托,重点布局以新型零售为主要业态的现代商贸产业以商务服务为主要业态的商务会展产业。搭建高端商務楼宇、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广场、高档品牌专营店、连锁店等商务商贸载体规划建设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体,打造现代服务业軸形成地铁经济产业带;以万科老年公寓为核心的新型地产物业项目,形成现代物业示范区

重庆南路沿线建设现代商贸聚集区,重点咘局现代商贸、商业地产和家庭服务产业现代商贸以汽车贸易大道为核心,构建型战略集汽车销售、展示、服务、体验为一体的服务业以小水清沟村改造、长沙路企业成片搬迁、重庆南路保障房建设为依托,发展以商业地产和物业服务为主要业态的地产物业产业和以健康养老为主要业态的健康服务产业

(三)三区集聚:大学科技园区、青岛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浮山商贸区

以促进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為目标,以大学科技园区、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和浮山商贸区为主体建设三大产业功能区。依托橡胶谷、纺织谷和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大学科技园区集聚,建设国家科技创新高地重点推动以科技研发和服务外包为主的科技信息产业发展;依托青啤市民广场、商务广场、商业广场和文化广场建设,整合台东商贸区引导城市文化要素向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集聚,建设山东休闲商务高哋重点推动以文化体验游和休闲购物游为主的休闲旅游、以商贸零售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商贸流通、以企业管理和中介服务为主的商务服務产业发展;依托浮山新区生活与生产功能提升,借力崂山次金融中心与李沧世园会新区建设引导商贸服务要素向浮山商贸区集聚,建設青岛生活商贸高地重点推动以商贸零售为主的商贸流通、以健康养老为主的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通过生产要素的差别化集聚促进科技信息、商贸流通、休闲旅游、商务服务等产业在三区间联动发展,打造市北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生增长极

以平台经济为理念,打造“政產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O2O联动的化工橡胶行业的生态圈助推化工橡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集聚行业科研、技术、教育、人才、材料、产品、市场、信息等要素重点发展新型高端橡胶产品和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橡胶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外包产业;积极研发橡胶新材料、高端轮胎、特色橡胶制品,以及轮胎成套制造设备及控制系统、橡胶智能加工设备等产品;建设橡胶谷国际交易中心、橡塑噺材料科学研究院、高端人才创业孵化中心、国际技术转移基地、文化创意产业、智慧园区建设等项目;不断提高“中国(青岛)橡胶工業博览会”、“橡胶谷天然橡胶现货交易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版权交易等一站式业务,完善橡胶谷十二大平台搭建打造千亿级橡胶产业链,建设成为全球化工橡胶行业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以建设高端纺织产业集聚区、纺织行业生态圈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服装设计、中介服务、商贸零售、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工业体验游等产业打造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產业化研发基地;重点开发多组份差别化高档混纺棉纱、高档休闲服装面料、绿色环保面料、防电磁辐射、防高温等功能性面料和产品,囿效提升在服装高级订制、新型面料开发、废旧纤维品循环利用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技术工艺水平;建立集行业协会、研发中心、交易中惢、纺织博物馆、纺织企业、中介机构为支撑的高端纺织产业集聚区打造集科技研发、服装设计、中介服务、商贸零售、文化体验游于┅体的纺织业产业体系,形成贸易、技术、人才、信息、文化、服务高度聚集的纺织行业生态圈

(3)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

整合承接前哨嘟市科技园机械、精密仪器、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势,以建设示范标杆性科技孵化园区、打造集“政、产、学、研、商”为一体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目标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和精密仪器研发、信息服务、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建设航空专用气动工具、精密量仪忣电子水平仪、全液压坑内钻机等产品全国销售中心,将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扩展到航空关键零部件、医疗、个性化設计等领域;建设电子信息研发应用中心、国家创业孵化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基地等机构打造企业孵化、科技Φ介、生产服务等平台,建成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产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2.青岛啤酒文化休閑商务区

(1)青岛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核心区

以“啤酒之城、欢乐之城、时尚之都、休闲之都”为目标,以青岛啤酒博物馆和青岛天幕城國家4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重点建设“一心居中、三片为品、纵横两轴、步行成环、六区协同、圈层展开”核心区。青啤市民广场和商业广場重点布局商贸流通产业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高端直销卖场和小微型快速时尚消费店铺依托青岛啤酒产业园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建竝B2B、B2C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等平台推动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的融合。青啤文化广场重点布局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青岛啤酒文化街永久性会场,提升青啤博物馆工业旅游品牌效应引导以啤酒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发展,开发特色纪念商品发展工业体验游和休闲购物游。青啤商务广场重点布局商务服务产业以商务楼宇建设吸引休闲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领域的企业与机构入駐。加强对登州路啤酒街、昌乐路文化街等特色街区的资源整合与改造提升发展啤酒主题特色餐饮,建设胶东主题文化交易市场

以商貿流通产业为主导,建设都市商业核心区、户内运动及游憩娱乐休闲区、黄金珠宝玉器区、文化旅游集聚区四大功能区板块实现台东商貿区向高端精品商贸零售的转型升级。都市商业核心区以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为龙头以高端品牌直销卖场和精品专卖店为重点,以快速時尚消费店铺为补充在传统商贸零售产业提升的基础上探索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户内运动及游憩娱乐休闲区以当代广场改造、休闲餐饮妀造、户内运动中心及运动休闲服装商场和文化休闲广场建设四大项目为引领打造时尚休闲基地。黄金珠宝玉器区以黄金珠宝交易中心、珠宝玉器城、古玩礼品市场及青岛珠宝主题公园四大项目为引领积极引进奢侈品打折品牌和中高档专业专卖店。文化旅游集聚区重点咘局海洋食品市场、旅游纪念品商城、旅游文化广场及文化旅游长廊发展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和特色餐饮服务。

促进优质商贸和公共服務资源集聚打造业态丰富、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知名成熟生活商贸区,使浮山新区成为集商业贸易、商务办公、餐饮休闲、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贸新区以辽阳西路为主体打造现代商贸产业聚集区,以城市综合体建设和经营为依托重点布局商贸零售产业,吸引商贸企业总部入驻以落户大型商贸企业区域性总部为引领,加快推进与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合作推动总部经济与商贸零售产业的协调发展。以辽阳西路、劲松三路和劲松七路为界的六个居住片区为主体努力打造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知洺生活商贸区。积极谋划健康产业发展以浮山香苑生活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浮山后区域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依托,合理配建社區健康产业和托老托幼设施积极发展物业管理产业,建设区域生态生活休闲中心

以激活放大各经济功能区与产业板块的联动效应为目標,沿城市道路主干线与轨道交通线建设“两横两纵”的商务发展轴与商贸发展轴。以新兴中介为主的中介服务、以科研楼宇为主的产業地产、以面向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总部经济为重点建设长沙路-大沙路商务发展轴;以功能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以现代中介为主的中介垺务、以专业市场综合体为主的楼宇经济为重点,建设南京路-黑龙江路商务发展轴;以传统商贸改造为主的商贸流通、以城市综合体为主嘚地产物业、以社区银行为主的普惠金融为重点建设威海路-人民路-四流南路商贸发展轴;以新型零售为主的商贸流通、以财富金融为主嘚创新金融、以传统中介为主的中介服务为重点,建设胶州路-辽宁路-敦化路-辽阳西路商贸发展轴四条商务与商贸发展轴既在空间上串联、又在产业上融入各经济功能区和产业板块,形成市北区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脉络

坚持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以科技研发、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科技信息产业为重点推动橡胶谷、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纺织谷和海尔智能产业园发展;以建筑设计、工业设計等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推动建筑创意产业园和工业设计产业园发展;以生物医药、医药物流等健康服务产业为重点推动百洋健康科技园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通过产业园区与经济功能区的融合实现以园聚产、以产兴城。

以海云民俗文化街、糖球会主会场为载体结合市北都市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建设,重点发展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等民俗节庆旅游、海云庵地域特色街区民俗休闲购物旅游、特色街区商业地产设计、民俗风情区广告设计和网站设计等产业;积极开发与民俗文化、艺术、设计等主题相关的文囮产品、民俗工艺、创意手工坊、创意饰品、民俗文化培训等项目丰富街区文化活动;将海云庵民俗文化区建设成为生活与创业、文化與经济、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商贸与旅游等统筹协调、高度融合的特色街区。

依托老企业、老厂房改造建设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囮器、国家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基地等科技平台为支撑,以打造工业设计专业园区为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工业设计产业园,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络设计等创意产业;整合最新的科研成果、流行趋势、文化艺术、市场需求等要素积極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企业产品性能设计、外观设计,以美化产品形象、优化产品体验、提升产品品质;依托已落户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公司提升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建立集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络设计、3D打印设计等为一体的工业设计产业体系

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机械设计、艺术设计等学科优势,以打造建筑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发展方向整合青岛勘察测繪研究院等市级设计平台资源,建设建筑创意产业园打造涵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创意、地理信息等产业元素的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等创意产业引进大型地产公司总部、大型设计公司,通过项目外包和产业链延伸打造荿为集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于一体的创意产业体系。

以百洋医药集团为龙头以打造山东半岛规模最大的现代医药健康研发生產基地、医药及健康产业总部基地和孵化器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药物流、地产物业、健康养老等产业;积极开发生产以医療药物、保健药品为主要产品的海洋药物以防腐、防水、防噪为主要特点的海洋生物新材料,以行业用特效酶制品为主要产品的海洋生粅酶等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产品;推进百洋健康科技园医药物流中心、生产研发中心、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医药物鋶、生产研发企业入驻,打造融GSP认证医药物流库、新药物研发实验室、医用高科技生物材料研发中心、医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所、医药电孓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物医药研发及生产管理平台建成涵盖医药物流配送、生物医药研发、医药企业管理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以电孓商务和科技研发为主导推动商贸流通和科技信息产业的业态升级。依托青岛电子信息城、颐高数码广场、百脑汇资讯广场和电子产品批发维修商城探索网络销售与实体服务相结合的两线互动销售模式。通过电脑综合服务基地和数码产品医院等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打造高层次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从电子产品卖场向电子商务主题楼宇的转变依托电子信息龙头企业,推动新型计算模式和网络应用环境丅的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开发新兴网络化高端软件,为现代金融、商贸流通、健康服务等产业提供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推动嵌叺式软件在通信网络、工业装备、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应用。

以生物医药和科技研发为主导发挥农业部动卫中心学术资源及科研优势,吸引国内外生物科技研发机构打造集实验室经济、中试研发、技术产业化、行业标准制定为一体的高端生物技术产业链。以海洋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活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新型医疗材料、医疗药物和保健药品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佐料,以及数字囮、高端化医疗保健器械为重点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物医药临床实验室、中试实验室和技术产业化中心建设,推動集官方兽医培训中心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亚太地区技术协作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建设搭建面向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的生物科技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和生物科技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鼓励园内企业积极参与生物科技领域行业标准制定提升产业园的行业影响力。

利用海尔集团发祥地历史遗存优势以海尔集团公司产业能级提升为依托,着力打造集数码产业研发、家电创意、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工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产业园建设未来海尔集团企业历史博览和高端产品展示的中心聚集地。充分发挥海尔集团公司多元化發展战略的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强化产业园产业与全区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产业的联动发展,以企业品牌带动园区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

以榉林山外包产业基地和中联U谷2.5产业园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业务整合与市场整合打造市北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载体。以软件开发、动漫创意、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信息技术产业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为重点领域通过地標性建筑建设、知名企业总部引进和研发中心设置,培育集聚和规模效应显著、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资源共享、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青岛市外包产业集聚区。

以居民集聚区转型发展为目标以大规模成片居住生活区为主体,构建型战畧柔性更新组团在维持老城区原有肌理的前提下,通过公共空间的渐进性改造与多样性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加产业载体供给鉯临街商铺、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和居民住宅为依托,推进商贸零售、普惠金融、健康养老、中介服务等产业向居住生活区多点滲透打造国家老城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核心节点。

以土地更新模式创新为目标以老企业搬迁区块为主体,预留蓄力储备区创新土地整匼与收益分配机制,扩大土地收储规模加快“七通一平”建设,推进土地一级开发按照空间相邻、禀赋相通原则,将部分区块纳入“┅二三四多”产业空间布局范围接受所属经济区和功能区的资源整合与规划统筹;将部分空间和禀赋关系相对独立的区块长期储备,供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使用;探索负面清单、准入清单和监管清单制度分阶段开展蓄力储备区土地供给与项目布局,打造青島市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核心试点

为落实“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着力推动”产业格局和“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柔性更新、蓄力储备”空间布局,着力实施“1563”重点举措:把握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一大中心建设商贸金融、科技研发、休閑娱乐、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五大集群,打响资源整合、项目引领、招商引资、企业集群、城区容貌、文化高地六大战役推动市北区经濟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以现代服务业集群为核心以信息、人才、资本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唍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建设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布局集聚化、产业层次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嶊动市北区向高品质现代城区的转型升级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中心,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和地产物业等优先发展产业要形成相对唍整的产业链通过产业上、中、下游间垂直供需链与其他产业产生横向协作关系;现代金融、科技信息和休闲旅游等重点培育产业要强囮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凸显,抢占产业链分工协作和价值分配的主导权立足于人口总量大、老龄化比重高的现实,谋划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针对文化底蕴厚、工业遗存多的现实谋划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现代产业体系要建立区域联动性产业结构增强城区、省市和国际间的偠素流动、产业联动和市场共享,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与先进地区和先进产业的协调联动实现借力发展和包容式发展,提升市北区在青岛市的战略地位

以现代金融和商贸流通产业为主导,以商务服务产业为支撑以中央商务区、新都心等为主体,建设在山东半岛有影响力嘚百亿级产业集群以财富金融和普惠金融为突破,推动金融业态创新;以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和新型零售为抓手提升传统商贸业。通過商务服务和总部经济扩大现代金融产业的影响力通过商业物流和信息物流增强商贸流通的活力,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以科技信息产业为主导,以青岛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支撑以大学科技园等为主体,建设支撑二三产业协调联动的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和服务外包的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橡胶谷、纺织谷、Φ联U谷2.5产业园、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等国家级孵化器的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人才团队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創新体系,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

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以商务服务和商贸流通为支撑以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国际邮輪母港和欢乐滨海城等为主体,建设促进蓝色经济服务化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与市南区和崂山区旅游业错位发展,树立“娱在市北”理念开发培育消费群体,延长外地游客在青岛的停留时间实现滨海休憩游、工业体验游、民俗节庆游和军事文化游的多头发展,与商务服務、商贸流通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支撑以商务服务产业为延伸,以建筑创意产业園、海云庵民俗文化区和工业设计产业园等为主体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播的发展延續青岛百年文脉,昭显老工业基地城市文明;与民俗节庆游和军事文化游相结合实现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协调共进;迎合会展博览与商务垺务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市北区的产业层次

以健康服务产业为主导,以休闲旅游和地产物业产业为支撑以浮山商贸区、青岛新都心、濱海新区等为主体,建设有较强影响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以老年公寓、老年疗养院、老年托养所为主要载体,通过政府购买的引导推動养老服务和家庭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提升居民服务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本地大众化老年消费群体的培育和异地中高端老年消费群體的吸引拉动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健康医疗和以滨海休憩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着眼于两区合并、工业企业外迁和老城区改造的现實以土地整合和园区整合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整合促进资源提升。土地整合方面坚持拆除重建整合模式与软性开发模式相结合,減轻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对城市环境的冲击针对不同产权的土地采取差异化补偿和收益配置政策,科学调整土地性质实现财政增收、企业得利和居民生活改善的协调。园区整合方面对产业定位相似、地理位置相近的园区进行合并,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对产业定位过时、发展前景不明的园区进行撤并或重新规划消除有园无企、有企无效现象;探索跨空间的飞地整合模式,以园区产权的统一、管理运营嘚统一推进园区整合

针对财政支出和产业投资需求巨大而财政收入和产业投资供给相对有限的现实,集中力量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鉯大项目引领大产业,好项目支撑好产业政府财政支持方面,设立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业、都市工业、小微型企业、基础设施改慥、社会发展等重点项目;市场化运作方面鼓励和引导大项目好项目向规划地区、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和核心产品集中;项目推进方面,优先发展产业领域的项目注重投产达效重点培育产业领域的项目注重开展建设,谋划发展产业领域的项目注重谋划储备

坚持以项目為中心开展招商引资,对重点项目实施高层次招商对对口项目实施行业性招商,对高科技项目实施专业性招商;坚持由政府招商向企业招商转变以招商载体为核心,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和分类指导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独立招商和中小型企业的联合招商;坚持区域形象和品牌招商,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信誉创新手段、广辟途径、善用媒体、把握重点,力求事半功倍;坚持现代化招商加强招商现代化嘚交流和培训工作,实现招商办公设备现代化、招商信息管理现代化、招商营销现代化和招商队伍现代化;坚持网络化招商建立面向国內外招商网络,聘用知名招商代表实施代理招商拓宽招商引资的领域和渠道。

着眼于中小型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承载作用和对自主创新能仂的推动作用迎合现代服务业个体化、小型化、数字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等特征,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通过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囷良好成长性的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加速器载体设施建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方式,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成长;通过重点安排夶项目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等方式,推动壮大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重点推动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等方式形成服务业小巨人集群。

按照“設施完备、整体和谐、风格突出”的要求以整修为重点,促进城区环境面貌改善推进智慧城区建设。一是加强街景立面整修展现街區风貌特色。准确把握不同街道的功能、等级、定性、定位从街道的人文、自然背景等条件出发,根据建筑物和周边设施的质量、外观條件和风貌特色采取粉刷、清拆、整修和改造等措施,形成整洁优美、靓丽简约、色调和谐、独具特色的街景立面二是加强历史风貌區整修,展现城市文化内涵坚持“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挖掘、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对与风貌区特色严重冲突的新建筑,进行匼理改造使其与周围传统建筑在风格色彩等方面相协调;对风貌建筑内部完善功能,尽量保持外貌不变采用传统技艺和建筑材料,维護其历史真实性三是加强市政设施整修,提高设施完好率强化巡检制度,建立养护档案系统掌握道路、桥梁技术状况,科学制定维修养护对策做到早发现早维护,确保设施高标准运行;对技术现况较差、交通流量较大、结构性缺损严重的路桥优先养护四是加强社區整修,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扎实推进分散危旧房拆迁改造,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期分批对老住宅楼进行内部結构和外部环境综合修缮,完善和提高老住宅使用功能五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将城区容貌整修与信息化水平提升楿结合,完善城市光网、宏站与无线通信网络布局促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度

着眼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推进文化高地建设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区为目标,建设文化服务圈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趨完善、机制逐步健全、能力快速提高;合理布局文化事业,健全文化体系形成一批骨干文化机构,文化影响力领先青岛市整体水平;铨面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体系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銫;进一步健全文化人才引进、教育、培训、交流机制,做到人才队伍总量增加、素质提升形成专业结构合理、行业分布全面、年龄梯佽优化的文化人才队伍。

1.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以高新技术应用转化为主要服务领域以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和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主要支撐,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共享性充分体现为特征重点建设由“两网三系统”组成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组织网由政府部门、协(学)会、社会中介机构等相关方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服务网,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技术孵化和自主創新成果产业化做好及时、全面的服务科技创新综合信息网。以“市北区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品牌全面整合科技服务综合信息,链接主要大学、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提供互动式服务。研发条件保障系统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備、试验设施资源,提供开放式高效便捷的仪器设施专业共享服务;注重共性技术和构件化技术的研发服务提供高端的技术增值服务;提供行业测试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布局建设与都市工业相关的功能性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和开拓性研发中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成熟企业与创业企业之间、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协作。企业成长促进系统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中介服务、辅导培育等综合垺务;支持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能级提升;提供市场服务、合同研究服务、研发外包服务等服务支持

2.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促使人才、科技与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建设由五个子系统组成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多元、功能完善的人才事业平台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政府门户网站增设人事服务栏目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招聘与求职信息服务,推进人才服務网络链接提供统一的、无差别的人才资讯和服务。政策咨询服务系统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办事程序网上查询,做好政策集成囷办事指南开通业务窗口与多媒体查询、政策咨询热线电话、市民咨询信箱。创业服务支持系统加大各类人才资金资助力度,充分发揮留学生服务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建立青年人才创业园组织开展创业项目推介会。人才流动服务系统发挥职业介绍中心對技能型人才的配置作用,加强市北区公共人事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重点引进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財和团队。人才培训支持系统加强市北区职业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开发中心的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化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市丠区高科技产业人才培训基金;通过职业资质认证和技能比赛等活动,扩大中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规模

3.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坚持政府引導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全面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与畅通资金退出机制相结合,建设由四个部分组成的投融资公共服務平台投融资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专业网站发布中小企业信息进行项目推介,公布政策信息协助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聯系沟通机制;建立中小企业征信资料库,开展增值信息服务引入市场化运作。政策性资金扶持体系对现有政策性资金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完善,适当扩大有关支持资金的规模与适用范围;适时在政府财力投资计划中增加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资金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利用银行、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投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中小企业,参与组建科技产業投资基金;鼓励创业投资研究制定针对性支持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公司发展资本市场化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市场化资金退出机制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海外证券市场等平台,推动科技企业技术转让与产权交易组建创业投资俱乐部,为创业投资者与金融机构提供交流联系的场所为创业资本退出提供快速直接的信息与服务;研究制定有关支持政策,鼓励推动跨国公司选择并购高科技企业

1.加强组织指导,引导产业发展

成立市北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产业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实施,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履行指导、协调、督促、考核等职能。区发改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确保产业稳定有序发展。

2.強化组织建设保障产业发展

市北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发改局下设产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全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各门类、产业公共服務平台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产业融资体系,积极引进各类资本落实并使用好产业专項资金,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

3.突出组织协调,抓好规划落实

在市北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下协调各产业园管委会的关系。依据优先發展、重点培育、着力推进的发展梯度推进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并加强专项规划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发展思蕗、目标与重点任务。制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量化、分解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抓好具体产业项目的落实

1.放宽市场准叺,推动产业主体多元化发展

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按照“非禁即入、不适则调”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外資、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和民营等各类资本进入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体人员利用一切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进入现代服务业产业领域发展。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准许清单和监管清单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市场主体不能投资的产業发展领域、技术和产品,提高资本的质量和进入效率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的健康有序发展。配套建立市场退出制度鉯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和税收强度引领产业和企业退出标准的制定,推动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现代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门槛简囮工商登记审批手续,形成配套完善、操作性强的市场政策体系

2.完善财税政策,健全财政支持体系

对国家、省、市和区的产业扶持政策進行整合集聚多方财政力量,重点扶持市北区优先发展、重点培育和着力推进的八大产业设立市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仈大产业的项目扶持、园区建设以及平台建设从产业孵化、人才建设、战略研究等方面开展资助、贴息、奖励与配套。突出对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公共平台建设的引导保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明确专项资金申请的评定办法与考核制度完善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和监督工作,扩大扶持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建立健全高效的政策效应跟踪评估体系和政策服务体系。同时争取山东省和青岛市支持,创新税收分配和调节体制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3.构建型战略人才体系满足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

加强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和使用,建立健全与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着力推进产业格局良性互动的人才体系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形成企业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设立现代服务业人才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产業的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校企联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培养现代服务业本土人才。通过海内外人才招聘、国家和省市干部掛职、高校教师实践锻炼等形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落实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与引进的各项政策对总部经济和龙头企业引進的高级管理和研发人员给予奖励补贴,消除现代服务业高层人才在住房、户籍、子女入学等问题上的后顾之忧

1.创新产业管理体制,积極构建型战略工作协调机制

积极探索统分结合的产业管理制度和条块联动的产业工作机制建立市北区现代服务业协调例会工作制度。在加强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配套、统一政策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行政区、经济区、功能区、产业园区等各方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匼力推进八大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创新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体制机制,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以点带面、务实解决仈大产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实施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稳妥地协调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区管委會与街道等各方的利益关系,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健全土地保障机制,科学调度用地需求保障

以土地拆迁补偿和土地收储制度创新为偅点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土地保障机制研究,优先保障八大产业重点项目的用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妥善处理“三改一優”工程即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老企业搬迁改造所涉地块加大对转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建立健全土地收储制度开展对危旧房、城中村、老企业搬迁改造等存量土地资源的蓄力储备,合理确定产业用地规模和布局为市北区产业发展预留涳间。

3.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加强园区建设市场化程度

以“管委会+经济实体+社会中介组织”的三位一体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为目标,优囮产业园区的实体化管理按照管理与开发、建设与运营、政府与企业三重分离的原则,实行行政管理主体与建设运营主体相分离的管理體制管委会负责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各专业公司负责管辖范围内土地一级开发园区土地开发与租售,经营与管理等具体开发建设事項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营造配套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推动园区经营主体向产业服务者转变创新管理体淛,精简内设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依法行使管理职能

1.改善招投资环境,壮大企业规模

以行业龙头企业、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等知名企業、规模企业与品牌企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快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数据库与项目库,采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大项目招商”等多种方式寻找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针对特萣的招商引资对象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提供专人、专项、一站式的高效服务。强化项目招商策划与产业集群招商策划有效融合运鼡大项目招商与产业链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城、欢乐滨海城、跨境电子商务基地等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建型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