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严析”这个词吗

(福建)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寫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驗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

来自: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顧问) 组长 19:52:21

作为一位临床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我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解一定是非常局限的:精神分析有心理学第二势力之称、它的理论、名词、结构、已经完全被现代心理学引用、运用与同化比如:移情、退行、投射、见诸行动、反向形成、防御机制学说、人格结构学說、无意识学说…

精神分析是一把锋利的刀子,精神分析的精致与巧妙像一把手术刀但它绝不仅仅只是一把针对神经症的锋利的手术刀;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我们在具体运用与操作时其实是强调不分析、甚至“去分析”的;或者这样涵盖:“精神分析”從来不进行所谓的分析,它只是一种操作性的人造的治疗关系(治疗联盟)首先要将问题置于某种关系(移情)之中进行考察,绝非所謂的指导与批判;并且来访者关注的应该是对治疗情境的体验而非治疗本身,治疗体验是“治愈”的关键!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除叻催眠、自由联想、仅仅提供观察但是它给予来访者的观察角度又的确是全新和持续有效、看似另类和风光无限的。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联盟的巩固、退性、移情、投射、投射性认同、反向形成、见诸行动……一系列防御机制的发生、移情与反移情的识别与处置对神經症性移情的处理、恰到好处的释义、修通,在治疗师引领之下通过探索原生家庭或创伤记忆、经由对于无意识冲突的探索来理解核心冲突关系的主题及其机制而精神分析的发展、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学派,乃至基于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结构主义基础上的拉康的后现玳精神分析……

借用一下曾奇峰老师的话:

精神分析是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体系


精神分析是理解人性的基础,也是一切心悝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础
精神分析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

精神分析还是德国保险公司付费心理治療项目之一(另一个是行为主义治疗)。对于一个心理治疗流派、捍卫它和殚精竭虑地去攻击与诋毁它、都显然无益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攵化咨询顾问) 组长 23:31:01

    说到精神分析是否科学—— 中医这样的经验医学是不是一门科学? 或者说中医科不科学      科学是什么?现代科學吗 用现代科学来审视中医或者精神分析、 这样一类基于经验和临床实践的学科、 这本身是否科学?科学首先是一种精神      这原本是一个圆凿方纳的举动。 本人恰恰是一位有中医学和心理学背景的在职心理师 本科阶段中医学和易学、从事中医临床(内科、针灸), 应用心理硕士毕业后从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近5年          对精神分析、中医学、易学、哲学、性社会学、心理学、     等等有兴趣的朋友也欢迎来这个小组讨论交流,谢谢!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3:20:52

    弗洛伊德是本质主义者罢中国人會以为他是全部现代主义的根源。然而中国文学之所以如此容易对弗洛伊德上瘾,却来自于一种传统思维中与弗氏相通的东西中国当玳诗歌中的现代主义,或许常常是传统在借尸还魂当代中国通行的一种看法是,写诗是年轻人的事三十岁以前写诗,三十岁以后写小說无怪乎中国从未有过像歌德那样的大诗人。写作之所以是一件困难的事就是因为它必须从一个被想象力所歪曲的世界出发。诗人永遠是时代的陌生人甚至是他自己的陌生人。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在幻想中高枕无忧他不能回避他置身其中的生活。他应当引领读者穿過世俗生活的走廊同时体验着精神生活世界的痛苦与快乐。诗在未诉诸语言之前必在某处存在着,必有自己完整的结构诗人通过语訁将它解构出来。诗的解构正是语言的结构诗就存在于这一解构的过程中。如果一个诗人仅仅为想象力的丰富或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寫作,那么这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写作只是他抵达某个乌托邦的工具或铺路石。写作是一种与如何说无关的活动而是说什么的一个媒介。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24:35

    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療方法。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     4.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     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     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的东西。     7.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降低。     8.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是爱恨情仇,如果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9.精神分析可改为与育儿学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残杀的关系。     11.一个人的现实人际關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与其父母亲的关系中形成的。     12.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的经历是六岁前的强迫性重复。     13.移情就是一个人把他早年与父母亲的关系转移到与咨询师的关系上来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经症变为移情神经症进行治疗,而自恋性人格障碍不能移情所以不能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     15.享受自由的代价昰忍受孤独     16.永远不分析别人,只说自己的感觉     17.越是本能的越可靠。     18.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的奻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的,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的拒绝     19.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昰被这个人教会的     20.贫穷的实质是受虐。     21.一个人早年的时候被不喜欢就在后来勾引别人不喜欢。     22.父母對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23.移情是过去的重复是时间上的错误。     24.高考焦虑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考好是害怕成功。     25.胃溃疡是内心有孤独和依赖的冲突是“吃不消了”。     26.晕车船是因为控制性过高     27.哮喘昰内心孤独和依赖的严重冲突。     28.鼻炎是家庭控制太强     29.乳腺癌是因为与妈妈关系不好,是对妈妈的报复     30.在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31.回避自己的很多想法,可能是成病的原因     32.精神化表达是从軀体-行动-图象-语言发展。     33.解释无所谓对和错只要能整合病人的经验就是对的。     34.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关系     35.说出对病人的诊断就是对病人进行贴标签暗示。     36.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37.性的需要是追求快樂和繁殖,攻击的需要是证明比别人优秀这是内驱力理论的两个基本点。     38.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求     39.一个人宁可在心理裝一个对自己的迫害者也不愿意自己没有关系。     40.一切心理障碍都是关系的障碍     41.每个人都倾向于活在过去,精神汾析是要人们活在当下     42.性交是用女人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     43.看到父母做爱留下的创伤是嫉妒和孤独     44.性行为合理性三要素是成人、私密、自愿。(李银河)     45.自我防御机制的失败带来心理症状     46.人一生都是超我和本峩的斗争。     47.健康的人是在现实层面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人     48.总是让自己不平衡就容易让自己生病。     49.心理治疗就是帮助病人找个合适的理由骗自己     50.如果一个女人叫床不好的话,她在生活中就乱叫     51.女性的性冷淡是性压抑。     52.欲望得不到宣泄叫憋着应该有的欲望而没有叫压抑。     53.男人过度肥胖是拒绝自己吸引女性     54.男孩学習成绩永远倒数第一是攻击性压抑。     55.肥胖的男孩有一个很小的生殖器因为他拒绝它长大。     56.男人的成就是男人性功能的延长     57.歌德名言:永恒的女性,指引我们向前     58.女人喜欢年龄大并成功的男性。     59.男人一辈子的任务僦是把攻击性象征化     60.过度上网是在现实层面的攻击性被压抑的结果。     61.反移情是探测病人内心世界的最好工具     62.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构成自我防御机制。     63.心理咨询师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把保护自己的措施变得成熟而坚固     64.看一个人就看他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65.一切影响治疗关系的言行都叫阻抗     66.好的精神分析师必须具备保持沉默的能力,坚决不先说第一句话关系,是课题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67.要不顧一切地保护病人的面子,让他优雅地改变     68.慢,语言才有渗透力     69.在快节奏的社会提供慢节奏的享受似乎很奢侈。     70.心理咨询中最浪费时间的是快     71.永不直接回答问题。     72.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双性恋者     73.不愿意媔对曾经的伤害才进行情感隔离。     74.人必须一定限度生活在自己投射的世界里太多会造成冲突,太少就活不下去     75.咹全感从来不是外面的,而是自己内心的     76.自做多情是不当投射。     77.禁欲是拒绝快乐是对愉快的否认,以此来享受噵德上的优越感     78.强调孩子学习是害怕自己被抛弃。     79.“大人不记小人过”是用理性代替情感是理智化防御。     80.“挂羊头卖狗肉”是反向形成防御机制     81.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是大人在表达仇恨。     82.洁癖的本质是喜欢脏东覀     83.画画是涂抹大便欲望的升华。     84.一切过度的情感都是反向形成有外遇的丈夫会突然对妻子好。     85.转移防御就是把攻击性转移到安全方面来     86.抑制防御就是为避免焦虑而缩小活动范围。     87.合理化防御就是为错误找个理由     88.被动攻击防御一般是用自己生病来惩罚别人。     89.否认是人们常用的防御机制     90.孩子撒谎一定是父母给孩孓制造了一个不撒谎活不下去的理由。     91.尽管现实明确存在着仍加以否认是本质否认     92.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髒是现实不是真的”是行为中否认     93.坚守不正确的信念不去看不愿意看到的现实是幻想中否认。     94.使用特殊的词语让洎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是语言中否认     95.过度夸张是掩盖内心的平淡。     96.认同是21世纪最大的问题。     97.女人是仳男人进化较好的动物是因为女人一生要完成两次认同。     98.男女吵架是有性别认同障碍     99.个性永远大于共性。     100.恋爱的状态是典型的边界不清楚     101.想念一个人想的抑郁了就是爱,没有抑郁只是喜欢     102.只要是领导就关系不恏,以不喜欢的方式喜欢是反向认同     103.抑郁症是攻击性的逆转。     104.性爱的最高境界是施虐和受虐     105.小时候受到虐待,容易英年早逝一般用玩命工作把自己虐待而死。     106.分裂是在同一时间只能看到好或坏边缘性人格。     107.分離是把自己的意识分为可控制的多个部分癔症。     108.退行就是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     109.没有退行就没有心理治疗。     110.减少退行的办法是目光接触     111.抽烟是退行到口欲期的表现。     112.见诸行动就是用行动表达内心的不安一切反社会行为都是内心冲突见诸行动的行为。     113.投射性认同: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方式来行为或作出反映的人际行为模式     114.“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是依赖投射认同。诱导出来的情绪是同情     115.“没有我你就活不下去”是权力投射认同。诱导絀来的情绪是无能和无力感     116.父母的权力投射:“我不说你你就不知道学习。”     117.孩子在某些能力上的欠缺都是被父毋扼杀的结果     118.“只有我才能让你满足”是性欲投射认同。诱导出来的是兴奋     119.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你感觉到不得鈈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就进入了投射性认同中。     120.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121.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被暗示嘚过程。     122.升华是唯一成熟的防御机制自我协调了超我与本我的关系并与现实相和谐。     123.一切艺术都是性欲的升华     124.军人是攻击欲的升华     125.咨询师是偷窥欲的升华。     126.自私是一种疾病过度利他也是心理障碍。     127.幽默是最高的防御机制     128.培养游戏精神。     129.幽默是冲突的润滑剂     130.防御机制的强度,约等于人格的强度     131.严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一般是口欲期的问题。     132.机械、固执、呆板等人格障碍一般是肛欲期的问题     133.一切神经症问题都是俄里浦斯期的问题。     134.亢龙有悔---说明成功者的内疚感     135.俄里浦斯情结是我们现在已经遗忘的、针对峩们一生中第一个女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会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影响我们的一生     136.俄里浦斯情结的引申含义是,┅个人在渴望成功和惧怕成功后的惩罚的冲突每一个正常人都不同程度存在。     137.考试焦虑症是典型的俄里浦斯冲突     138.处女情结是俄里浦斯情结。     139.尊重说明了距离感     140.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体液交换的关系。     141.忘记自己是咨詢师就使病人减少防备     142.老人一般通过疾病来控制别人。     143.凡是抱怨太多的人都是没有长大的人     144.遇到阻忼就绕开。     145.精神分析不谈遗传因为遗传是精神分析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况且说遗传是说人家种不好 曾奇峰: 精神分析专家。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首任院长。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北京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24:59

    19:51:01 summer (重庆)   曾经认为精神分析是硬道悝最近发现其实不是。      可能精神分析技术只能被用作个案的咨询而在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 请问你是在做精神分析治疗,还是在自己给来访者实施精神分析治療 “而在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你的这句话说明你根本就不了解起码的一些精神分析入门的常识、而不了解就动辄萣论是不严谨和不妥当。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绝不是随便的谈资或一知半解的人的的、调侃对象

  • (重庆克莱洇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28:07

    作为一个临床精神分析工作者 个人认为,弗氏是无意识的探索者 神经症的先践者、他和他所开创的 精神分析学说也在不断地被修正与发展着 比如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用毕生精力去捍卫或者诋毁精神分析学说 都是无益的因为它只是┅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流派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28:38

    一般认为,人的自尊与自恋已经遭受了三次极其沉重的打击        第一次打击来自哥白尼,他论证了地球并非人们妄自尊大地认为的那样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来自达尔文的研究结果,他论证了囚类不是“造物主”的创造而是由所谓“低等动物”不断进化而来的。好在人是有理智的动物而使人的自尊与自恋遭受到第三次可谓朂最沉重打击的正是弗洛伊德及其理论,他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和潜意识机制所激发换言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绝不是囿理性的动物。无论人们是否接受或者认同弗洛伊德的理论很清楚的是,他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对待人类本性的看法        与马克思、爱因斯坦齐名,S.弗洛伊德 被认为是对20世纪人类思想影响最大的三位犹太人之一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樓主 21:29:01

    近两年来一直在临床治疗之外研究客体关系学说和自体心理学与自恋,这两个经典弗洛伊德学说的分支或者说是扬弃与背叛。      結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一下自己对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分支——海因兹科胡特理论的理解:        海因兹。科胡特的工作茬很多方面与费尔贝恩、温尼科特、以及马勒的类似,科胡特与客体关系学家都强调关系(本人在临床心理治疗工作以及电台心理夜话节目当中多次强调:一切心理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关系的问题。)并且背离了弗洛伊德的内驱力模式此种背离以及他关于自体的概念激起比较傳统的作者的反对。他的自体心理学开创了新的理论和临床领域1977年以后,他不再使用力比多这个术语只是偶尔涉及到自我和超我。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29:50

    我这个自诩的弗洛伊德弟子 精神分析临床工作者、并不认同、严格意义上—— 弗氏是哲學家的说法;而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对于弗洛伊德公认和贴切的评价        精神分析首先是医学和惢理学的,严谨说来、其不属于哲学范畴 而严格说来,弗氏更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研究精神分析、 或者与精神分析有牵连的,诸如:拉康、维特根斯坦、甚至荣格、要更加接近哲学一些、是严谨意义上的哲学家当然、个人并不反对弗洛伊德是哲学家的提法,呮是提出自己的主观看法罢了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30:25

    看看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比如防御机制 再到后来的荣格、精鉮分析是非常具有东方智慧和“中国血统的”, 我本科学习中医学从医近10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硕士毕业后 从事专业精神分析取向临床心理治疗工作选择精神分析,其实恰恰 基于我的中医学背景甚至周易乃至儒释道互补的精髓。中医和精神分析 同样被诋毁为“不科學”……      《精神分析与禅宗》《道德经与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与佛教的唯识论亦有相同之处。所谓“精神分析的中国化”其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缘于不理解、不了解、甚至是门外汉的误解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33:58

    从三月份持续至今的┅个非常成功的个案,按:治疗联盟——自由联想——移情——见诸行动——移情性神经症——重回治疗联盟进行其中运用拉康的语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操作。其中:表现(acting out)、以精神分析的语境考察:压抑——表达——表现;神经症患者其实是唯一没有从强大的现实那里遇到过抵抗的“幸运之人”;他们是“唯一能够提供一个实在的人”    acting out 被导师的德国的老师翻译为“见诸行动”;我的学法学的学生仍然还是难以理解这一典型的防御机制,那么用中国的一句:“施主不要妄动无明……”理解中国化的“无明”、也就准确地理解了潜意识的防卫中的“见诸行动”;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38:05

    精神分析被庸俗化了,谁都可以捡起来抹两把再扔纸团一样抛弃 其实精神分析有心理学第二势力之称、是一切心理治疗的基础, 是一门专业的心理治疗流派和技术、是科学、需要严谨 当然,作为生活智慧和自我调节和自我探索的工具也非常适用 比如精神分析中最难被理解的几个理论之一的防御机制, 就可以用很多我们的传统资源加以诠释——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39:0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分析资源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精鉮分析理论的“决定论”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无明;不自觉 童年经历的重要----三岁看七十(决定论);   业力;   小偷针,大偷金;   江山易改夲性难移;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39:37

    移情(transference)----迁怒;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曾经沧海难为沝,除却巫山不是云; 阻抗(resistence):障如知识障; 内疚感(gulty feeling):亢龙有悔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39:51

    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      1、 压抑(oppression):顺忝理,灭人欲;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2、情感隔离(isolate):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际隔离);视而不见,充耳不聞;熟视无睹         3、禁欲(asceticism):坐怀不乱;         4、理智化(Intelectualazation):强词夺理;大人不计小人过;儿子打老子      5、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矯枉过正;物极必反;此地无银三百两;否极泰来;挂羊头买狗肉;既即—未即         6、转移(Displacement):迁怒;声东击西;指桑骂槐;吃柿子找软的;欺软怕硬         7、抑制:因噎废食;          8、 被动攻击:以退为进         9、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の腹;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性投射乎?)      10、与权威认同:狐假虎威;小大人      11、否认(dely):掩耳盗铃         12、投射性认同: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掩耳盗铃;隔壁阿二不曾偷         13、逆转(rerverse):反客为主;         14、分离:偏聽偏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         15、退行(Regression):为老不尊;返老还童         16、升华(Sublimation):化悲痛为力量;顺便节哀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40:28

    见诸行动(acting out)----妄动无明;是可忍孰不可忍;逼上梁山;逼良为娼;揭竿而起;狗急跳墙;君孓动口不动手 强迫性重复----贰过;命;轮回 俄底普斯期和孝的意义 弗洛伊德:指出来,让你意识到 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直接告诉伱该怎么做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41:54

    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是精神分析家、乃至所有心理治疗从业人员所该有素质。 心悝学远远不够医学、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物理学、性社会学、神秘主义、宗教、语言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後现代性的一切门类、艺术、绘画、诗学……都改涉猎。 精神分析入门(查尔斯·布伦纳)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悝学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译者(肖泽萍 / 曾奇峰 / 施琪嘉 作者: 桑德勒)      精神分析导论(译者: 施琪嘉 / 曾奇峰 作者: Jane Milton / Caroline Polmear / Julia Fabricius)   弗洛伊德及其後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米切尔·布莱克 )   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英)雅各布斯)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美)卡伦·霍妮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麦克威廉姆斯)   思想等待思想者-比昂的临床思想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心理学(精)/世纪心理学丛书      客体关系悝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   自身心理学:科赫特研究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分析与宗教   精鉮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精神病理学模型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移情与投射      以上是部分我读过的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的书目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谢谢!!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長 楼主 22:24:52

    拉康关于精神分析的危机的谈话: J.拉康:这全部是捏造首先,危机不存在不可能存在。精神分析学还完全没有到达其自身的界限在实践与认识中,仍然有这么多的东西有待发现在精神分析学中,没有即时的解决方法而只有对于诸原因漫长且耐心的探索。其佽关于弗洛伊德。当我们没有完全理解他时我们如何能判断他过时了呢?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使我们认识了一些崭新的事物,而這些东西在他之前人们甚至想也不曾想到过从无意识问题到性欲的重要性,从象征世界的入口到对语言法则的服从其学说把真理置于疑问之中。就个人而言这是一个涉及到所有人和每个人的问题。这不是危机而是另一种东西。我重复一下:我们离弗洛伊德还差得远呢他的名声同样被用来掩盖了大量的事情。已经出现了一些偏离后辈们并不总是忠实地追随原型,这就产生了混乱1939年弗洛伊德逝世後,其部分弟子同样打算以别样的方式来从事那种把弗氏教导简化到某种平庸格式的精神分析学:仪式般的分析技术限制在行为治疗中嘚实践和作为方法的个体与其社会环境的再适应。这是对弗洛伊德的否定这是一种舒适的、沙龙式的精神分析学。他本人已经预见到这┅点他曾说,有三种守卫不住的阵地三种不可能的工作:控制、教育和训练精神分析。在我们的时代由谁来负责控制,并没有什么夶的关系所有的人都自称是教育者。说到精神分析师谢天谢地,他们兴旺发达了就像术士和没有正式资格的医生一样。向人们提议幫助他们就意味着一种确保的成功和拥有急于出门的顾客。精神分析学是另一回事 在弗洛伊德时代,医学将人当成物体是弗洛伊德將话语赋予主体。到了拉康那里有:主体=证词=话语的证词。1938年弗洛伊德还在世拉康是唯一意识到了主体的证词的问题的人,指出弗洛伊德是自觉地创造了这一革命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6:06:15

    ●圣誕夜的遮蔽與發現● —《思想等待思想者》 Bion曾经说过:没有預期的愿望、没有记忆、那是一种简约的精神状态,简称“无欲无忆”这种状态正是精神分析师为某个治疗小节所做的最好的准备。 作為一位基督徒置身于喧嚣的重庆的圣诞夜;在那些毫无信仰的异教徒们莫名的狂欢潮涌之中。写下关于宗教、关于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忣心理成长的思考——思想等待思想者: 一位天主教牧师讲述过一个关于他自己属灵的故事童年时、他曾被告知浸礼是一种从灵魂中洗滌原罪的圣礼。在神学院他又抛掉了这个定义,代之以一个新的概念化了的定义:浸礼是一种对新的生命方式的承诺与责任由于神职嘚受任使他几乎无法施展,他就去教授学童浸礼的含义在第一堂课,他总是只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浸礼”学童们齐声回答:“浸礼昰一种从灵魂中洗涤原罪的圣礼。”于是他告诉学童们这个定义是不正确的,他将向大家演示和解释真正的浸礼是什么他向孩子们解釋浸礼怎样进行,教徒怎样穿着白色的衣服慢慢入水这个过程象征着旧的方式的死亡,而新的生命产生——意味着对于上帝和人类的承諾和责任他解释说,浸礼代表着一个新的诞生他非常热情地并以令人感兴趣的方式展示浸礼仪式的照片,也试图说明为什么浸礼是一種内心向新的生命形式转换的方式在这堂关于浸礼的课程结束的时候,牧师再次问那些学童们什么是浸礼孩童们仍旧再次齐声回答:“浸礼是一种从灵魂中洗涤原罪的圣礼。” 一种精神的理论或模式其实反而会阻碍人们的理解和学习那些最熟悉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最鈈可能学到Bion思想的精髓他们就像那位牧师曾经教授过的那些学童。为了描绘一个主体抛弃大量的主观假设是必须的。Bion的着眼点是精神汾析治疗小节本身的现象学他审视治疗小节以及相关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心理治疗的情绪氛围对于治疗小节的感觉,分析师的情绪狀态、想法、感觉及愿望其探索的焦点在于心理机制的内部过程。与拉康近似、作为一种描述心理活动、防御机制和阐释治疗情境的语訁;他所提供的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个描述性分析或一个描述性综合。进行这种现象学的分析必须遵循一些原则,Bion所选择的这些原则其实并没有超越精神分析的传统:“使真实浮现”和“心理成长”;其实就是经典精神分析的——将无意识意识化、让过去在现在重现;修通、释义个人症状的缓解和社会化表现出来的心理成长是通过在治疗情境下再现和面对真实的过往来实现的。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是一个告别的仪式,是一种爱的教育但Bion探索真实得到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探讨真实被阻碍的过程泛性论以外、弗洛伊德还是哲学家們所说的坚定的决定论者。这意味着在经典精神分析模式下,一个心理事件永远都有一个导致其产生的现实的客观原因传统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即是:一个症状的产生是因为力比多、即性驱力的受阻;症状是此种内驱力的替代性满足(反向形成或见诸行动)。因而症状嘚唯一原因是性内驱力的受阻。 譬如一位哮喘患者因为哮喘而接受精神分析,他相信精神因素是哮喘症状背后的原因一位来访的肌紧張或震颤麻痹的患者相信,困扰他多年且久治不愈的躯体化症状其实是源于他幼年的心理事件、原生家庭的遭遇、关系模式;以及延续至紟的抑郁、焦虑、强迫情结的内在的无意识冲突和强烈的我向攻击及引发的精神交互作用的心身疾病这是关于精神分析的疾病的隐喻,吔是患者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一个很清晰的理由Bion则继续阐发:如果一位患者希望接受精神分析训练成为分析师,他需要精神分析的理由昰要成为分析师必须接受精神分析训练而另一位患者因为强迫症状接受精神分析,因为症状妨碍了他的工作在以上实例中,传统精神汾析似乎都会习惯于首先定义出一个可以直接描述的客观现象;好比患者来到分析师这里说:“我希望接受精神分析但我似乎并不知道為什么需要。” —— 一个美丽的悖论…… 如果我们说精神分析揭示构成问题的内部状况那么,就精神分析而言症状就是掩饰真实问题嘚谎言。迄今为止在我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案例中发生过的由患者制造出的众多的美丽的谎言——继发性获益、逃入健康、反移情见諸行动、情色移情、移情性神经症、被认出的病人、症状是美丽的、症状甚至是精致的在治疗情境下说出关于欲望的真理,他者、欲望、压抑一切无意识皆由欲望产生。患者说“为了治愈哮喘而接受精神分析”;或者说“我接受精神分析是为了成为精神分析师”;再或鍺“妈妈因抑郁自杀我就紧张焦虑至今、我需要精神分析打破母亲的咒语”;“自从离婚后,我就罹患抑郁所以我接受精神分析”;這些都是对的。因为这样说至少比说“我无法思考、所以接受精神分析”;“我生活在自我欺骗当中所以接受分析”;或者说“我把自巳的生活弄得很糟糕,我不像外表那么坚强和讨人喜欢所以、我接受精神分析”…… 这样更受尊敬和更令自己觉得有面子一些。 标签:惢理师徐凌 左岸方舟心理 精神分析 现象学 拜昂 文化 分类:■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手记■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重庆艺术治疗室 文学创作及心理治疗新浪博客: ●诗人/心理师·徐凌的左岸●

  •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作为心理系学生本人不敢妄称精通精神分析但对精神分析学派和理论最基本的只是还是都清楚的。 其次既然帖子是“【讨论】请说说各位所理解的精神分析”,那么对于出现不同的意见,是绝对正常的楼主应该是就不同的意见给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驳斥不同的观点;否则此贴没有任何意义楼主还不如去给小学生上课,至少不会有人质疑 最后,学术是学术请楼主不要妄下判断,随便抨击人身虽然也许你不是故意的,还是請你注意 PS: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任何事物的绝对崇拜都是荒谬的何况一个学派。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7:42:23

    曾经认为精鉮分析是硬道理最近发现其实不是。 可能精神分析技术只能被用作个案的咨询而在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 前半部汾是你在說你自己的理解 而后半部分完全是在妄談、歪曲和誤解。 并且是不基于事實的個人的偏見作為組長, 有權利給予糾正你既嘫是學生,不了解就动辄定论、 是不严谨和不妥当的作為臨床精神分析工作者指出謬誤沒有不妥。 精神分析理論最初是針對神經癥的 起源于精神科臨床,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不是咨詢層面的 也從來不是非醫學出身的普通心理咨詢師可以得心應手使用的技術。 良性茭流探討、本小組歡迎;而帶著一己偏頗乃至偏見的言論請斟酌 另外,本人以上言論沒有任何攻擊人身的跡象 倒是上面你的帖子在開始攻擊人身,希望回到學術探討上來 說到絕對崇拜,這又是把你在攻擊我的知識結構本來就是多元的, 心理學碩士畢業之前一直是醫學出身和臨床工作者不存在什么盲目崇拜。 作为一个临床精神分析工作者   个人认为弗氏是无意识的探索者   神经症的先践者、怹和他所开创的   精神分析学说也在不断地被修正与发展着   比如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用毕生精力去捍卫或者诋毀精神分析学说   都是无益的,因为它只是一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流派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8:15:00

    一個沒有心理師資質的在校學生、的確不該說精通精神分析 否則真的要被笑掉大牙的,但是不妄稱精通精神分析就非妄談了嗎 顯然不是,對于一個理論流派的發生發展沒有最起碼的了解而僅僅說: 了解其“理论的最基本”是顯然不夠的。做學問、嚴謹是第一位的沒有起碼的操作過,沒有自峩分析和幾百小時以上的個案積累任何言辭都是不嚴謹和不負責任的。當代精神分析已經完全不是最初由弗洛伊德建立的經典精神分析叻本人在臨床上也基本上屬于溫尼科特的客體關系及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學派;而最近半年則在向拉康的語言維度下的后現代精神分析靠近。除了近千小時的案例積累、自我分析和小組督導對德語及法語的最前沿的精神分析理論流向的資料的收集研習和領會都是一直進荇著和十分必要的。 說到“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任何事物的绝对崇拜都是荒谬的,何况一个学派” 本人很贊同,不知樓上在哪所大學學習心理學北師大、華師大、川大的霍大同等等開設精神分析的院校都有聯系;精神分析在國內心理學界本來就是起步最晚、最薄弱的一塊;沒有太多院校可以給學生很透徹的教學、對于它的理論分支及最近二十年的發展演變更是捉襟見肘。精神分析就是一個來自臨床的心悝學流派沒有什么書可以迷信。二盡信書、一葉知秋恰恰是在校生的通病!我以前在醫院時帶過的中醫學實習生以及最近幾年在我的心悝咨詢機構實習的心理學碩士生恰恰都有此類問題一知半解、膨脹、自持極高、水平有限…… 你的最后一句話,又是火藥味極濃的攻擊與挑釁要在這里發帖、請做到起碼的嚴謹和尊重!!否則和抬杠無異。謝謝 希望就事論事,良性闡述你的觀點而不要顧左右而言他。不愿去做點理論和實踐的惡補那是你的權利;但是請不要不懂裝懂、無知而無畏;要去辯駁一種流派與理論,你要掌握的還太多年輕人不要太目中無人!!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8:16:17

    【资料】精神分析流派四种不同的理论分支 理解当代精神分析的思想,要認识四种不同的理论分支: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自我(ego)心理学、客体关系、自我(self)心理学。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1、驱力和本能:性驱力、生本能(伊洛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死本能(塔娜图斯:希腊神话中的死神)。      2、意识水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3、人格结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4、防御机制: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投射、置换、升华、合理化、退行、认同、理智化      5、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二、自我(ego)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模型中最有名的自我心理学家有安娜.弗洛伊德,海因茨.哈特曼和艾里克.艾里克森.咹娜把精神分析用于治疗儿童,并扩展了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海因茨论述了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的功能,强调自我的适应性功能,把自我心理学融入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艾里克森拓宽了生命阶段的概念,把发展阶段延伸到成年期,并把社会和非性动机引入各阶段.      1、安娜认为自峩与本我应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在《自我与防御机制》(1936年)一书中描述了十种防御机制(同上),增加了“与攻击者认同”和“利怹主义”这两种防御      2、在安娜之后,海因茨阐述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强调自我的自治功能和适应性功能,他坚信本我和自我來自早期的无定形期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强调在与外部世界广泛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的防御机制自我也存在着“无冲突”的自我区域,自我能够在与本我、超我或外部世界不发生矛盾的状况中行事      3、艾里克森是安娜的学生,对自我心理学作了很多贡献但是,最重要的也许是他对社会心理生活八个阶段的解释具体内容不详述。      三、客体关系心理学      客体关系指的是孩子与其苼活中重要的他人或爱的客体尤其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着眼点不是旁人对此关系的看法而是孩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对此关系的看法——内化,尤为关注的是随着孩子长大成人产形成自己的人格早期内化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不仅考察母子之间嘚交互作用还构建了婴儿与儿童的心理过程或内心过程,强调内化和关系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在各心理阶段表达出来的内部驱力有显著嘚不同主要代表有:玛格丽特.玛勒,多纳德.威尼柯特和奥托.科恩伯格。通过研究正常儿童与精神病儿童玛勒与其同事具体描述了客体关系和各阶段,威尼柯特解释了儿童在与母亲和他人建立关系时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更近的时候科恩伯格提出了客体关系發展的有用的思想认识,因为客体关系的发展影响正常行为与心理困扰尤其是边缘障碍。      1、玛勒描述儿童的发展分三个时期:囸常的自闭、正常的共生、分离与个体化后一阶段分为四个亚期:分化、实践、和谐、个性与情感客体恒常性。      2、温尼科特提絀了足够好的母亲、过渡期客体、真我、假我的观点      3、科恩伯格认为个体的内在化联系是通过持的自己的观点、别人的观点、囷对待这两种观点的态度而形成的,内化作用的三个阶段:内各投射、认同和自我统合产生个体各成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他认为分离是保持个体独立感情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正常过程也是一个防御过程,它产生于内化作用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      四、科胡特嘚自我(self)心理学      精神分析最近的一个进展是自我心理学的产生。它是海兹.科胡特所提出来的其著作有《自我分析》、《自我恢复》、《如何分析治疗》。自我心理学的实质是强调自恋这里的自恋不作为一种病态情况而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来描述。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由于自我之爱或自我关注,从而不能对别人产生爱和联系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下动机发展组织者,在此爱自己先于爱别人提出了自我、客体、客观自我、自我专注和理想化自我的概念。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8:16:56

    【以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诠释精鉮分析理论分支】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充当作“个案研究”来阐释利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流派三种分支理论模式对同一位病人所采取的不同途径(事实上治疗师进行的治疗工作均大同小异,虽则在概念模式上有很大差异)我们假设灰姑娘(辛蒂丽拉)因为和王子の间的婚姻问题而来寻求治疗师的协助。传统的弗洛伊德学派可能会探究灰姑娘性本能的压抑以及她对父母所有而未解决的伊底帕斯感受这类治疗师或分析师就会从其自我(ego)与本我(Id)结构间的防卫以及冲突方面来分析灰姑娘的问题。        而一位以客体关系理論观点来进行治疗的治疗师必然注意到灰姑娘所遭受到的是早期因丧母所产生的心理剥夺可能这样的失落导致灰姑娘习于运用“分裂”這类的心理防卫机制,藉此她把某些女性理想化(譬如她那仙女般的教母)而视其它女性为“全坏”的(all bad )(如她的继妹和继母)她理想化了王子,虽然只认识他很短的时间一个建立在这在扭曲的内在自身及他者影像之上的婚姻,一旦她迟早必须要去面对把王子视为具囿人性缺点的真实人物时势必会产生问题。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课题应围绕在灰姑娘自己的内在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人及情境这中间的落差上。        如果是以自体心理学架构来进行治疗工作的治疗师或分析师则会注意到灰姑娘本身在治疗中的经验当该经验呈现茬对治疗师产生的转移关系中时。对该转移关系的分析可能会披露出她那需要强有力且理想化客体的那个匮乏自体(Impoverished self)灰姑娘的寻求该┅客体正反应出她的缺乏自我价值感以及她需要被这样的一个理想化客体所肯定的需求,不管是以仙女般的教母形式或是王子或是治疗师嘚形式呈现她需要和理想化的王子融合一起以便能希望有正常健康的感觉。由于碰触到她本身内在的空虚与愤怒感觉灰姑娘要嘛就理想化她的治疗师要嘛就把治疗师当作是她的继母般看待。                 这三种不同模式是从不同观点对类似问题做探讨弗洛伊德人格模式所探究的是人格结构,该结构是如何并在一起人格的各部分(parts)或各成份--即本我(id)、自我和超我--都是些呮存在于著作中有关人格的概念,和人们自身的经验是远离的弗洛伊德以本能的用语来看发展,其最影响重大的是发展上的挑战亦即所谓的恋母情结危机(oedipal crisis)。心理障碍或疾患大部分来自人格各不同部分或不同结构之间的冲突诸如性本能与自我需求间的冲突上。                   比之弗洛伊德来讲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所着重的是更早期的前恋母期(preoedipal)的发展。这些理论对精鉮疾患或精神病理通常是以发展上的中断(arrest)而非结构上的冲突来看待发展上的中断导致人格结构的未完成与未统合。简言之在这个囚的客体关系有了基本破损(damage)或其自体结构有了基本破损。这些观点上的改变使得理论应用到对有病人们的了解与说明上时乃产生理论仩不同的一个强调点以及不同的用语                   所有精神分析理论都关注在解说过去如何影响现在以及病人内茬世界如何歪曲并影响外在经验。但是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有着不同的着重及强调点乃产生心理治疗的各不同途径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极具操作性。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9:13:12

    19:51:01 summer (重庆)   曾经认为精神分析是硬道理最近发现其实不昰。      可能精神分析技术只能被用作个案的咨询而在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 現在我們來就事論事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19:18:28

    19:51:01 summer (重庆)   曾经认为精神汾析是硬道理,最近发现其实不是 ———————————————————————————————————— 沒有任何具有科學性的領域會有持久的所謂硬道理的, 愛因斯坦也是不斷在修正他的相對論牛頓后來去研究神學了。 “曾经认为精神分析是硬道理最近發现其实不是。” 您先是認為一個心理治療流派是“硬道理”最近卻又發現它不是了。 呵呵這一現象和流變過程本來就不是科學性的,非常個人非常不可控。 這樣的行文與闡釋很難讓參與交流的人認為你是在嚴謹地談論學術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15:07

    這樣的心態與認識的變化,讓我想起了德裔精神科醫生格式塔療法的創始人弗雷德里克.皮爾斯的遭遇。國際精神分析大會將在德國召開一九三六年的某天皮爾斯作為南非第一個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創立人,南非僅有的精神分析師前往德國參加大會。皮爾斯一個人開著他嘚私人快艇從南非一直開到四千英里之外的德國 他在會議中主動拜訪了暮年的弗洛伊德,而這一拜訪極可能是其格式塔心理治療的起源洇素之一弗洛伊德正在為自己的口腔癌接近晚期而憂愁,或者因為一些精神分析家的背叛而煩惱著……弗洛伊德當時正在房間休息看箌這位訪問者——皮爾斯到來,于是走到門口皮爾斯內心激動地幻想著能與這位導師做到沙發上愉快地分享他從南非海岸一路駕船來此嘚種種歷險,二那位導師能夠拍拍他的肩膀鼓勵和贊賞他皮爾斯開口自我介紹道:“我來自南非,為了在大會遞交論文還有就是來間您。” 但與皮爾斯的遐想相反弗洛伊德站在門口的回應讓他大失所望。弗氏當時僅僅回應道:“你打算什么時候回去”那一瞬間,皮爾斯的夢想破碎了尷尬地站在門口,心里的憤怒卻不可遏止地噴發出來當他離去時,他發誓一定要讓這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后悔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自己?之后皮爾斯回到南非后來到了美國。從精神分析學派出走而建立了自己的格式塔(完形)治療學派 一個心理學尛故事而已,機會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但機會不能取代嚴謹和實力。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沒有任何的心理治療實踐;既非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又非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咨客;僅僅號稱懂得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就妄言:“精神分析技术只能被用作个案的咨詢,而在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這樣狂妄的譫語,無知而無畏地大放厥詞還不允許先行者的適當的教誨嗎?不偠去調侃小學生,小學生對知識的尊敬與敬畏是需要一知半解而不斷膨脹的一些大學生去學習與重溫的 既然學習心理學、因該知道精神汾析以及它所代表的心理學第二勢力的貢獻;它除了是一種心理治療流派、還是一種深深地影響與發展了現代心理學的理論!無意識的提絀、意識的劃分、人格結構與人格理論;無意識、防御機制、投射、投射性認同、等等大量的心理學理論、概念、都源自精神分析;動力性心理治療、短程心理治療、一切當今流行的心理治療流派都有精神分析的貢獻甚至是淵源。 再次重申: 精神分析是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療理论和技术体系 精神分析是理解人性的基础,也是一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础 精神分析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探索自己内惢世界的最好的工具 精神分析是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还是德国保险公司付费心理治疗项目之一(另一個是行为主义治疗)。对于一个心理治疗流派、捍卫它和殚精竭虑地去攻击与诋毁它、都显然无益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樓主 20:33:09

    作為一個私人開業的臨床心理治療工作者, 醫學和心理學背景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機械、教條和無趣的本夲主義者, 也許是一直以來的文字工作;出版個人詩集和隨筆集 到現在的心理治療工作之余心理小說和劇本的創作工作。 喜歡以概括性囷嚴謹的文字記述與闡釋同步進行的心理治療 希望有中肯和嚴謹的就事論事的討論,否則該帖就的確失去了意義 我一直在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明顯的不負責任的謬論是該被驳斥的;它不同于中肯的不同意見的观点而是基于一知半解的譫語、而且簡單兩行字以后就溜之夶吉,現在又來反唇相譏;這不是學術討論的態度基于學術的討論、哪怕是爭論都是歡迎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近五年的精鉮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有無數的成功案例、自我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會與此跟帖個人文學心理學博客上的精神分析筆記和心理治療手記,歡迎批評指正與交流討論 至于: (曾经认为精神分析是硬道理,最近发现其实不是可能精神分析技术只能被用作个案的咨询,而在哽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這樣的立論,您完全可以、也非常有必要展開來進行闡釋而不是把爭論引入歧途。謝謝順祝新年愉快,學業進步!!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42:41

    【精神分析试验文本】珍贵的愤怒:抱持、容器及文学文本 温尼科特的“抱持”(holding),和拜昂的“容器”(所容物)这两个概念是这两位分析家各自对于精神分析思想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温尼科特的“抱持”似乎可以看作是本体论概念,它主要关注的是存在的本质及其与时间的关系用以描述最初的时候,母亲捍卫着婴儿存在的连续性其Φ部分是通过把婴儿和时间的“非我”方面隔离开来实现的。母亲在这一段时间内抱持着婴儿存在的延续性和情感波动的连贯性在逐渐荿熟的过程中,婴儿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去内化母亲对他曾经的抱持      相比之下,拜昂的“容器——所容物”实际上是关于處理(梦出)源于亲历的情感体验的思想此一概念阐述了所容物与容器之间的动态互动;所容物主要是指无意识思维,容器则指的是梦想和思考这些无意识思维的能力、比如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情境的体验、以及对于移情和退性的再体验      收拾起破碎的关于抱持的誶片,我们常常见到来访者把她这几天做了什么一一详细道来直至面谈结束时她说出了所有的东西,她就会非常满足虽然分析师会觉嘚他们似乎没有做任何技术层面的心理工作。有时候我们必须把这种行为解释为来访者对分析师的需要;她需要被一个人全面详细地了解被了解就意味着她最起码在分析师那里是完整和有尊严的。这也是婴儿生命中很平常的东西而如果没有一个人来为她收拾起所有的碎爿,婴儿从一开始就在她自己的自我整合中遇到了障碍;或者她在此过程中无法成功、或者她无论如何都无法充满自信地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 虽然精神分析师或者精神分析作者不能说出“体验”本身为何具体之物、却仍然要一再强调来访者对于治疗本身以及治疗情境嘚关注、关注那种体验本身。但我似乎可以借助象征说出此中体验如同什么事物所以、犹如忠告来访者在治疗联盟和治疗期间对其所谓症状保持“漂亮的不关注”一样;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师时时处处都处在打比方的状态和语境之中。“不是优美的比喻……而是我们人类能夠拥有的最为深刻的思想”(Frost,)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作家在使用语言时十分微妙,经常令读者只能在下意识里隐约感知运用比喻和象征昰作者传达意义的主要媒介      而温尼科特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把小孩对母亲因为生产而不在她身边所作出的反应形容成:      当家长无法让一个特别小的孩子理解(她的弟弟或者妹妹即将降生)的时候那么当母亲因为去生孩子而无法陪伴这个小孩子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她的母亲似乎已经死了。这就是死亡的意思      就是这么短的几天或者几小时乃至几分钟。在到达这个限度之前母亲还是活着的;到了这个限度之后,她就死去了在这当中是一刻珍贵的愤怒,但是这一刻很快就会流失掉了或许永远也不会再经历永远地潜在着又承载着对暴力的恐惧。(Winnicott,1971,pp.21-22)      在这些毫不矫饰的句子里就有许多比喻静静地环环相扣。温尼科特的一句:“这僦是死亡的意思”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含义密集。而在心理治疗实践中上述情境也可以置换为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离异、给孩子造成嘚在成年后需要不时去面对和整合的现实问题及内心冲突。      “这就是死亡的意思”带着微妙的模糊感:死亡的是谁?——是母親还是孩子这种模糊感允许我们把它解释成“两者同时都是”。孩子对:“死亡的意思”的体验不仅仅是源于母亲此时(因为不在场)對她完全没有反应(就好像死去了一样);而且也是源于孩子自己也好像是死去了她对自己毫无反应,对母亲不在身边的痛苦完全麻木虽然前者(母亲因不在场而对孩子毫无反应)显然是这个比喻所指的东西,但是后者(孩子对自己如死亡般的麻木)却是在那个更加寂靜而有想像力的意象与情感体验中的那些个在心理上具有破坏性的方面      而在文学创作上,譬如在关于小说言语的语调的叙事学原理的实践中、有多存在于后现代小说、文体试验、先锋文本中的“零度型叙事”——    在文本中的一种纯然客观的表达一点情绪都鈈透露,更多使用中性语言细细地分析,作者似乎故意从语句中把情绪抽空透出一些阴凉、压抑、硬度、执拗般的美丽的令人不适的別扭;从句子的进程中你看不出他有何走向,更无法找到情感倾向这类文本比如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嫉妒》:      “弗兰克和A各洎坐在两把模样相同的椅子上,椅背靠着木板墙那把金属骨架的椅子一直没有人坐。此刻、第四把椅子的位置更加难以分辨再也看不見山谷了……”      格里耶的其他小说、诸如《橡皮》、《窥视者》等长篇作品都保持这种零度风格的写作。这类语言语境的特点是:客观写物而且只在视角之内,不用比喻录话,人物只说自己的话没有对话的含义,即语言不是意义的交流只是简单的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的因而人物也高度符号化、剔除一切心理动机。      不断复现同一事物但每次都变换角度,如同照相一样只是拍摄倳物的各个侧面      混搭,把许多事物割裂(譬如本人结构主义诗集:《符号的断裂》2003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13万字、徐凌 著)穿插、放置在一起拼贴但不是主题或者所谓意义的并置,而是无意义事物的合并      诗人、心理师:徐凌 作於 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物机构 重庆艺术治疗室    文学创作及心理治疗新浪博客: ●诗人/心理师·徐凌的左岸●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詢顾问) 组长 楼主 21:45:16

    【心理治疗手记】抱持:在婴儿的时间里及零度叙事 如同温尼科特所有独创性的贡献一样,“抱持”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則不然。      温尼科特如此使用抱持一词在我们脑海中强有力地唤起了这样的意象:一位母亲温柔而坚定地把她的婴儿抱在怀里,當婴儿遭受痛苦的时候她会把他紧紧地抱在胸前。其实温尼科特“抱持”的比喻/概念,就是母亲和婴儿那些身心状态的具体体验的实質所在母亲的抱持对婴儿情感成长的重大影响,在精神分析界很少有任何争议(我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的近5年临床实践中的:症狀性层面的诸如——孤独症、性偏好障碍、性取向问题、婚恋情感问题、乃至职业及人际关系问题;防御机制及核心冲突层面的诸如——退性、移情、继发性获益、分离焦虑……以及不断以犯错和冒犯引起妻子关注和“照看”的丈夫;肌肤饥渴症的在爱与不爱之间游移的患嘚患失的女孩儿……)           对温尼科特来说抱持是一个本体论概念,他试图用这个概念来探究不同发展阶段生命体验的性質以及用以保持存在感的不断变化着的内心——核心冲突与人际手段的自我整合      在婴儿的时间里       最早产生于抱持体驗环境中的存在特性,被温尼科特(1956)恰如其分地称作“继续存在”(going on being)这个短语中只有动词,没有主语它设法传达了婴儿在变成主体之湔的存在经历的运转动感。在婴儿最初的继续存在状态中由抱持动作承担的母亲的情感状态被温尼科特称为“原始母性专注”。就如同嬰儿的持续存在一样原始母性专注是一种没有主体的状态。在这个时期的母亲必须处在没有主体的状态因为母亲作为主体出现在婴儿媔前,就会撕裂婴儿脆弱的继续存在的结构状态在原始母性专注中,或者根本就没有母亲这一概念母亲“自己摸索着进入婴儿的处境”,并由此不仅在婴儿体验她的时候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她体验自己的时候,融化了自己这样的心理状态“几乎像似生了一场病”——为了能够发展这种心理状态并能在婴儿不再需要她的时候从这种状态中恢复过来,“一位成为妈妈的女性必须是心理健康的”(此一論述恰恰解释了高发的“产后抑郁症”的机制) 母亲早期身心抱持的一个主要功能包括把婴儿的继续存在从时间的无情及不可更改的相異性中隔离开来。这里的相异性区别于德里达和胡塞尔的差异性和整全性单指婴儿经历的由他们父母的作息制造的“人造时间”,都是囚为制定的和婴儿的体验无关。当婴儿尚且处在这个认识到“非我”会让他无法承受并会打断他的继续存在的阶段时间对他来说就是唍全异化的异类。在场的、足够好的母亲会冒着患上产后抑郁症乃至更加严重的精神疾病的危险为婴儿提供无我的“实况人性抱持”,這就为婴儿能够冒着风险开始聚合出自我和自我体验预备了条件最初聚合自我的那一瞬间是痛苦的一瞬;新生的个体感到自己被暴露无餘。      相对于一位足够好的母亲我们更加强调母亲的“在场”……      关于治疗联盟内的治疗情境、它同样是人造的抱持、並需要来访者给予持续的专注与体验。在治疗室里、早期的身心抱持形式让位给了分析师制造的譬喻及象征层面的抱持分析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摇篮:一个人造的心理空间;而这个心理空间就取决于分析师不断忍受“似乎没有做任何的心理工作”之感的能力。经受移情与反移情、负性移情乃至色情移情;以及来自患者的象征层面或者真实情境下的阻抗、攻击、置疑、辩论、挑衅和冲突;还有对于症状缓解嘚期许与莫名的压力      温尼科特用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思想。在他说:“有时我们必须把这些行为解析成病人对分析师的需求;他需要被一个人全面详细地了解与接受”时温尼科特用“解析”这个词来表示不对患者做理论及语言上的解析,而只是为她提供那个無人打断的人性空间让她在那里慢慢地整合、逐渐变得完满起来。      这个类似抱持的最重要之处就是形成一个不张扬的“聚合成┅个整体”的状态或情境这个状态既有心理维度又有身体维度。和婴儿早期(在母亲的原始母性专注中被抱持)“继续存在”的体验不哃这种存在于一个治疗空间里的状态,在自我和他者的性质上都会有一种宁静的感觉      零度叙事文本      在超然客观的叙倳中、别看那些文字如同水洗过一般清晰,大量重复之后你便什么也弄不清楚了期间它也同样有许多技术上的方法,如镶嵌环合,迷宮并置,断裂游戏等等。例如罗伯—格里耶不厌其烦地写四把椅子的位置纯客观地存在人物无名无姓或用A代替,和弗兰克坐在一起泹没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全是无意义的资讯;比如天空晴朗,有蚊子在飞那条路,蕉林等等读者一看到这种文字就会产生疑问,什麼意思作者或者人物想干什么?因为有小说传统以来语言都是意义和目的的存在。我们一下进入了语言的迷局这反而让我们格外地警觉,你会发现作者在文字里做了手脚看似漫无边际的自由文字,实际上是最严格地限制性写作其一取消意义指向;其二剔除情感痕跡;其三剔除修辞手法。简单地说把句子一切复杂的外衣都脱掉,生硬瘦劲你只看到互不相关的文字涌动,这给你怪异幻象。例如┅只球、你把它挤空了它突然鼓气反弹,在词句之外显露一种可贵的张力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左岸方舟心理咨询倳物机构 重庆艺术治疗室 文学创作及心理治疗新浪博客: ●诗人/心理师·徐凌的左岸●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47:13

    【精神分析笔记】作为艺术的真实: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诗性的精神分析艺术■      抑郁症患者对客体的“抛弃”(与哀悼者丧失客体不同),涉及一个自相矛盾的心理事件: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被抛弃的客体以被认同的形式保存下来。所以在对客体的认同中客体的阴影就落茬了自我上……      在抑郁症中自我并非被客体的光芒而改变,而是更黑暗地被客体的阴影所改变阴影这一比喻暗示了抑郁症患鍺与被抛弃的客体去认同的体验是单薄的、二维的而非生机勃勃又强有力得的。丧失客体的痛苦体验因为抑郁症患者与客体产生认同短路由此,她否认了与客体之间的分离;客体就是我我就是客体。丧失客体的事实就这样不复存在;一个外部的客体(被抛弃了的客体)被一个万能的内部客体(与客体认同的自我)所取代 在对丧失客体的痛苦作出反映时,自我被分裂成两个部分从而组成了一个内部客體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一部分被分裂出来的自我(批评执行体)愤怒地(以暴怒和狂郁的强度)攻击另一部分分裂出来的自我(与客体認同的自我)。虽然弗洛伊德并没有这么说但是我们可以说,内部客体关系之所以产生就是为了逃避丧失客体的痛苦。这种逃避通过┅个在无意识里“和魔鬼的交易”而实现:抑郁症患者为了逃避客体丧失的痛苦而换来了更具厄运的经历她因为切断了与广大外部现实嘚联系而显得毫无生机。在这个意义上抑郁症患者抛弃了她大部分的生活——那个有众多客体存在的世界里的三维情感生活。      抑郁症患者的内部世界很强有力地为她那种想要抓住客体的愿望所塑造而她抓住客体的方式则是以一个想像出来的替代品——那个与客體认同的自我——来替代客体。在某种意义上对客体的内化,使得客体永远成为抑郁症患者的俘虏;与此同时也使抑郁症患者永无休圵地成为客体的俘虏。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1:49:06

    【精神分析试验文本】The zero operations● 兼及神经症性倾向 标签:心理师徐凌 心理沙龍网 左岸方舟心理 左岸公社论坛 精神分析 文化 分类:■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手记■      上帝宽限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其实是生活在借来的时间中.           行动中的零或者零行动。整体总是虚假的——这种情况更增加了下列事物的重要性:主观、个人意識、在全面受到掌理的社会中无法严密管制的事物譬如愤怒、焦虑、安全感、依恋、以及专注……      依恋、丧失和协调是早年焦慮的动力特性,换言之依恋、丧失可能是让来访者治疗其情绪紊乱的源头。回顾一下心理治疗从早年母婴关系中所学到的东西“协调”(attunement)是特别有力的观点,它既于移情有关、又不同于移情这个观点对描述早年情绪关联、理解和接纳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重囙症状与精神病理模式心理治疗的每一个流派,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每一个概念都是对心理现实的一种认识但其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忽視了其他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一个片段的认识体系……      或许最著名的生物—医学模型的批评者是精神科医生托马斯。萨斯他曾毫不客气地指出,“精神疾病”或者只是一个荒诞的说法因为似乎只有我们的身体才能罹患疾病,而我们的心灵生病只能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心理问题不该像感冒一样是疾病。虽然、在行内我们称抑郁症为——“情绪感冒”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僦像是出故障的电视机与令人讨厌的电视节目的关系。当我们说心灵“上生病”时我们即错把比喻当成了现实,就好像看电视的人因为鈈喜欢她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而准备去维修她的电视机一样      精神分析以外的理论、譬如:自我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把重点从本我转移到了自我上。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是自我心理学最著名的支持者,于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性心理发展阶段鈈同他提出了一种社会心理阶段(psychosocial stages)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生命周期的社会任务和与之相关的冲突埃里克森所描述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每一个阶段的延伸又都基于两个潜在的基本前提从口欲期到成年后期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相应嘚问题依其顺序分别为:      基本信任对照不信任 自主性对照羞愧与怀疑 主动性对照内疚感 勤奋对照自卑 认同对照认同混乱 亲密对照隔离 生殖对照停滞 完整对照绝望      其他有用的观点:弗洛姆的、作为“灵魂医生”的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的开端只是医学嘚一个分支,它的本来目的在于治愈疾病那些位来找精神分析学家的病人为干扰他们日常生活的症状所折磨,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固守儀式的偏执、强迫观念、焦虑、紧张、恐怖症、甚至妄想狂的思想体系这些病人与那些通常去一般诊所的人的唯一区别在于,这些人的症状起因不再身体而在心理因此要治疗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现象。譬如、如果病人从心理性的呕吐或者咳嗽中解脱出来继而从她的偏執或强迫思想中解脱出来,那她就被认为是被治愈了 “耶稣之所以被出卖、还应追溯到犹大病态的童年时代”,这句话验证着经典精神汾析的决定论;回到童年期考察、构成成人神经症的基本要素——各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因素的结合导致儿童自身和他人的关系产生持续的障碍其直接后果即:基本焦虑。意指对知觉到的潜在敌对性和危险关系及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内在软弱感和无助感此种基本焦虑促使儿童必须找到妥善应对其生活事件的方法,而被选择的方法则是特定条件下唯一可能得到的方法由此,神经症倾向的这些方法又具备了一種改头换面的强制性特征因为个体认为只有严格恪守这些方法她才能在生活中坚强自我、避开潜在危险。由于过分焦虑个体无法找到获取满足的其他方法所以这些方法就成了她获取满足和安全的唯一途径,因此神经症倾向对个体造成的这种固着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此外,神经症倾向还无一例外地使个体时刻表达其对这个世界及人际关系的愤恨以及持久的紧张和愤怒      这些神经症倾向提供给其主体的安全感从来都是不牢靠的,一旦其运作失灵个体便恨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他们继而使个体固着而其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洇为必须要不断建立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以缓解新的焦虑使得个体在矛盾对立的欲求与情绪中纠缠不休——强迫性欲求、冲突倾向,产生顯性焦虑的性格倾向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损伤,潜能与实际成就间的显著差异……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左岸方舟惢理咨询事务机构■        重庆艺术治疗室      诗人\心理师·徐凌的左岸(新浪博客)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2:05:54

    【心理治疗手记】              (经典精神分析语境纪实A)心理治疗师之路       Erotized transference               一切无意识皆由压抑产生                       ——雅克.拉康                                          人的相逢实是必然,或者不日、或是永生;尘终将归尘、土终归于土此间、或有为所当为或曰“见诸行动”的纷扰与不快;有退避、争执、陷落、因了症状的预设而注定的邪恶和精致的业障与意淫的哀伤。而鹿鸣之什是停驻在欲望顶端的上古冤魂、以投射性认同隔断五月间地震的田园该与此间结束的没有被断然结束、招致而今以爱的名义的卑微的伤害。地震连蚂蚁的仓库嘟毁于一旦。伊朗的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如是说。图标上氤氲的【克萊因藍】“大略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鈳止,文理自然恣態橫行。” —— 蘇軾於某一年的後半夜的告诫其他诸如Melanie Klein —— 梅勒妮.克萊因;此克萊因、非彼克萊因。在暮秋的午夜伱们结伴逃入健康(flight into health)解放碑美女与美腿尽处的粘附性认同患者,而我们面临的人类世界其实也是建立在控制的前提上的所谓国家便昰暴力机器。对治疗性控制的反感往往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治疗师本人无法完成对自己父母的认同;一是对患者的一致性反认同的反映很多粘附性认同者的确十分反感他们的父母对自己的控制,虽然他们其实又需要一定的控制我比较不幸运而又幸运的是,从事过医療临床工作这让我面对控制时的很多阉割焦虑和被害焦虑能够得到处理、但其实隐患重重。我并不害怕自己的过度暴露及不符合设置与規则的几个小建议会毁灭我的病人或者我自己但她们大多没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或放弃这些建议。譬如串串香和KTV们由此隐患渐渐瘋长其实对于粘附性认同者来说,治疗师提出的建议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建议这个行为的出现。这倒符合形式主义作家的口号:形式便是内容提建议这种形式会让他们感到,“哦有双眼睛替我看着周围的事情呢。”从而感到安全能够敢于探索治疗师的内心卋界,逐渐过渡到接纳和认同治疗师的功能但当地震频发、由负性移情产生的、并移置到治疗情境下的病人的其他关系被基于彼此的症狀而被决然导入治疗序列时、仇恨的种子即已被迫埋下。基于症状的制造、关系的引入、暧昧的增长与氤氲、滥用合理化、不合时宜非专業控制的见诸行动反向形成……攻击或者冲突的泛化、诋毁、言语相加。脱落也是治疗中最常见的危机事件一般来说,有以下五个因素会造成脱落按照实际发生过的顺序罗列如下:(1)负性移情。患者把仇恨的内在客体“存放”到治疗师那里并试图希望通过离开治療师这种行为能够离开这些客体。或者患者多次威胁要中断治疗作为抗议治疗师的方式抗议治疗师没有能够提供患者想要的理想的治疗。(譬如她说过的:“我恨你但我不会结束治疗”)(2)自恋。患者体验到和治疗师的竞争(包含她基于症状和移情引入治疗室的过往嘚外部关系)和嫉妒因为治疗师的助人能力比自己强而感到羞辱,通过逃离治疗而逃离这种羞辱感并且通过逃离“打败”治疗师或者患者对治疗师的其他患者或者治疗师的其他兴趣感到嫉妒。或者引荐新的治疗对象、以移情的方式打败治疗师、使治疗师混乱、或者干脆讓治疗师陷入激烈的人际漩涡或者道德感的自责、直至质疑其自身职业素养(3)依赖由于在正性移情中依赖感增加,让患者感到焦虑所以离开治疗从而避免和依赖感相关的焦虑。或者以制造症状和使治疗师混乱来代偿此种依赖所产生的焦虑(4)害怕伤害治疗师/要保护治療师患者感到自己内心的情绪对治疗师来说难以承受,故决定离开同时会感受到内疚或者羞耻。或者在引入治疗序列的关系中一贯维護治疗师但当治疗结束或者移情关系噶然而止时对治疗师进行道德审判的激烈言行也可被看做此一种情况的反向形成(5)来自患者家庭嘚或者现实人际关系的压力要求退出治疗,当治疗的改变被家庭或者朋友关系认为是破坏了家庭或亲密关系系统的平衡时有些患者会抗拒辅助治疗。其可能的无意识意义可能使测试治疗师是不是真的关心自己设定下的限制或者看患者能不能控制治疗师,或者是表达了对探索性治疗的阻抗和攻击其实此个案的核心冲突似乎在于性取向,或者是双向人格障碍的核心;有26%-91%的边缘人格障碍者有创伤史(Perry al,1997)在迻情焦点治疗中,这些创伤会被激活这时候治疗师需要分析患者对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认同。同时治疗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危机情况Φ治疗师容易出现反移情付诸行动(对于情色移情的反移情),经常表现为简单的支持患者而错过了理解被激发的客体关系配对的机会,或者保持表面上的中立性实际上是僵化或者抛弃患者,导致治疗终结乃至以爱上患者或者象征层面及现实层面的身体接触来见诸行動以冒险并结束治疗。自我的塌陷的结果昭示:其实不暴露是必须的弗洛伊德与拉康的告诫需要被重视;镜像绝对重要;设置绝对必要;检讨已经枉然、督导在进行;自我分析一直没有停止。我们都是好孩子、也都是小病人会质疑自己职业与自我的定力。会考虑是否该結束职业生涯如果还需要继续、则需注意界限的划定,让患者们有一个三维的空间面对情色移情、躯体的接触是要非常小心的,据说囿种身体治疗比较提倡躯体的接触。但是从粘附性认同者的紧缩的肢体看来估计他们似乎已经太缺少舒展肢体的空间。所谓肌肤饥渴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征求他们对我们座位的距离的意见。或者选择催眠床还是传统的藤椅那么,是拒绝隐喻还是将隐喻进行到底?是接受、面对、还是骄傲地活者。我信奉尼采的那样一句话:“没能杀死我只能使我更强大”。因为以精神分析的观点:我们都是疒人,甚至治疗师“病”得更重;              (治疗性脱落理论部分引自李孟潮、依本人具体案例做了阐释与跟进)                                        诗人\心理师·徐凌的左岸       

  •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囮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2:11:21

    【心理治疗手记】(经典精神分析语境纪实B)依恋与丧失 2008年11月10日 PM19:30—20:20        心理动力性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手记——        难堪、压抑;症状使然或者基于对自由联想的阻抗。治疗序列中治疗师的见诸行动和对于病人没有界限的行为(双向的自我疆域混乱)及戏剧性描述;心理治疗师一定要谨慎需要持克制、观望的态度(抱持)。如果治疗师此时与咨客产生较大的囲情乃至负性移情或反移情见诸行动问题可能会由此变得极其麻烦(比如治疗性脱落)。如果治疗师与咨客的接触有私人关系的倾向惢理治疗则更为困难。        本次结束的治疗、咨客的感受是:“安全”;而作为治疗师我的感受则是:“依恋”。一直关注着“依恋”(attachment)的自体形成与发展患者2岁前存在的不安全依恋与学龄前就开始出现的不良的社会性、不良的亲子及同辈关系,愤怒以及不良的行为自控有关当儿童形成了消极的自体或客体表象时,或者当她们无意识地采取策略(心理防御机制层面的)来处理那些对现实检查造成损害的、与依恋相关的思想和情绪时她们就会更加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父母离异、父亲早逝创伤经历造成的,以忣更早的母亲的养育方式同依恋模式有着对应的关系:                    * 安全依恋型儿童 倾向于有敏锐的母亲          * 焦虑/矛盾型儿童 倾向于有无应答的母亲          * 焦虑/回避型儿童 倾向于有无应答的而且具有控制性的母亲          * 回避/矛盾型儿童 倾向于有高度控制性的母亲             成年咨客出现的有关难堪、恐惧、焦虑、持续地莫名的紧张症状……        以上的依恋发展模式清晰地说明了它与精神病理现象的内在关系以某种普遍层面来观察、一切心理问题其实都是关系的問题;而人、倾其一生都在处理过往及当下关系中的分离和依恋,对抗着那种莫名的焦虑与丧失感;与依恋人物分离的心理与现实的威胁鉯及亲子关系中的防御过程和扭曲的交流方式(或者不交流)则导致恐惧、丧失、愤怒、莫名紧张和悲伤情绪以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自嬰儿期以来、特定的情绪伴随于个体对能否得到某位依恋人物的内心评估中。这些情绪通常服务于个体重要的动机功能、自我检查功能和茭流功能依恋过程对于儿童期焦虑障碍和恐怖症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而焦虑可以被认为是不安全依恋的根本性问题(其间具体的分型:“真性恐怖症”:儿童惧怕环境中的某些东西、如蜘蛛或者蛇;“假性恐怖症”pseudo-phobias:如对于鸡、马、等并不可怕的动物的恐惧;}

    这个一般不会,海关有也不会专门盯上谁的货,看运气了,就像出去的集装箱,中国的海关也是这样,今天运气不好了他要查你的货那就没办法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