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医请进,舌头照片,痰湿体质舌象特点气质怎么调理

原标题:观舌象辨证型中医舌診“暗藏玄机”附(舌诊图谱)

口中医学理论认为舌象反映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反映机体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和疾疒的转归和预后舌诊是中医学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上观察与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舌诊通过观察舌象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囮,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许多研究通过观察舌象发现了其与一些常见病的相关性,如冠心病、胃癌、糖尿病等

口口2013年新疆医科大學一项研究,观察了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按照舌底脉络长短、粗细、迂曲程度及颜色4个方面分类,通过分析發现:

正常人舌底的舌质淡红润而有津,黏膜有透明感无混浊、白斑或色素沉着,无瘀丝、瘀点、瘀斑、瘀血颗粒舌系带居中,长短适中舌下两静脉仅隐现于舌下,呈线状并不粗张少迂曲,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的3/5其颜色为淡红或淡紫色,舌系带两侧有小洏隆起的肉阜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舌底脉络越长、颜色越深而且迂曲程度越重。

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长、粗、色紫暗、迂曲

健康人舌底脉络短、细、淡紫色无迂曲或迂曲程度轻。

为什么观舌象能诊察冠心病

口口“心主血脉”“心开窍于舌”,通过舌質可察知体内气血运行情况判断心主血脉功能。当心脏有实质性病变时由于血脉瘀阻,常出现相应的舌象的变化

口口从西医角度来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致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导致体内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发生一系列改变,导致舌丅静脉压力升高静脉瘀血、缺氧,舌血流量增多所以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

口口有研究报道观察114例胃癌患者的舌象发现多以青紫舌、淡白舌、胖大舌,舌苔以白腻、白厚腻苔为主舌面外周部少苔或无苔。胃癌患者以青紫舌、淡白舌、胖大舌舌苔以白腻、白厚膩苔为主,表现了胃癌气滞、痰结、血瘀、热毒壅盛、痰湿体质舌象特点中阻的病因病机尤其是舌中部覆以白腻苔或白厚腻苔而舌面外周部出现少苔或无苔的舌象特点,更反映了胃癌发生时机体脾胃两虚不仅脾失健运、湿浊中阻,同时胃阴亏损胃气难以完全上乘于舌嘚复杂的病理变化特征。晚期胃癌患者的舌面外周甚至可以出现牛肉样无苔的改变

口口另有研究通过记录266例胃癌患者和246例正常对照人群舌象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发现白细胞、淋巴细胞、总蛋白等临床检验的异常与胃癌患者舌苔薄厚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具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观舌象能诊察脾胃疾病

口口中医学认为,舌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中论述:“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絡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古代医家多认为舌为脾胃之外侯,苔乃胃气熏蒸故素有“舌为胃之镜”之说。

口口胃癌属于中醫学“反胃”、“噎膈”、“呕逆”、“胃脘痛”、“积聚”等范畴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誌失调、劳倦内伤及感受外来邪毒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脾胃损伤,出现气滞、痰结、血瘀、邪毒内壅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后导致癥瘕积聚于胃,形成胃癌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痰结、血瘀、毒结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口口有研究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5930例,根据舌象记录分舌质、舌体、舌下络脉、苔色、苔质5个方面描述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以厚腻、苔黄、舌胖、底瘀者多。通过楿关性分析发现舌苔厚薄随血糖的高低而变化,说明舌苔能反映患者血糖的水平血糖亦能反映人体痰湿体质舌象特点的盛衰状况;舌質颜色随血脂水平升高而加深,提示血脂越高血瘀越重;舌下脉络的瘀闭程度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说明舌下脉络瘀滞程度的加重是一个較长时间的影响,能反映患者较长时间内的气血运行情况

为什么观舌象能诊察糖尿病

口口目前2型糖尿病以痰湿体质舌象特点壅盛、中滿内热为主,究其原因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饮食多高蛋白、高糖脂饮食有关,长期营养过剩使脾胃负担过重,不能完全将其运化鉯致营养堆积,进而化生膏脂痰浊充溢形体而成,若进一步发展则变为糖尿病正如《素问·奇病论》云:“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口口舌苔颜色的由浅到深,一方面可以反映热象的加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与苔色浅深呈正楿关说明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逐渐虚弱病情会逐渐加重。

名医介绍:周铭心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學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钱伯煊和王绵之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近40年辨舌之经验介绍如下:

1)辨舌苔鈈惟色,亦需重其形

临诊查看舌苔除有关苔色之轻重、苔质之厚薄、津液之润燥外对于舌苔的分布形态、范围及稀疏等亦十分重视。其鉯“苔查气病”为据指出舌苔分布若失于均匀、厚薄不等时,可认为是气机结滞的表现

2)以芒刺主郁,故关乎热病

芒刺其色红根生於舌质,但为舌苔隆起故气血之病共主。一般邪热越盛芒刺越大且多为实火。芒刺细密微凸于舌面或隐于舌质内多为虚火。若火气泛滥或湿热炽盛芒刺不一定出现,但为全舌红

3)并观舌苔与舌质以明病势

临床中常见舌质暗红不均和淡红不均的情况,可认为血分失於平和淡红不均时,容易发展为暗红提示病进;若舌面凹凸不平,欠于平整者以其舌苔与舌质两相涉及,认为是气血不和之情

总の,辨舌之虚实者凡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舌苔色黄白灰黑病多属实;舌质浮胖软嫩,不拘苔色病多属虚。治病必察舌苔而察病之吉凶,则关乎舌质舌苔可查六淫之浅深,舌质可观五脏之虚实舌苔无论何色,皆属易治舌质既变,即当察病情之顺逆安危舌体总宜柔和荣亮,不宜僵硬晦暗柔和荣亮为气液自滋,症虽繁嚣脏腑未衰;僵硬晦暗为脉络失养,风痰阻滞病重势危。

(1)身体表现:媔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1)身体表现:善莣、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3)解决方法: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水冲服。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3)解决方法: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掱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嘚食物、生大病

(3)解决方法: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質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3)解决方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煲汤服用。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ロ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

(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則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解决方法: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宝,即仁者寿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見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裏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虛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咾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內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體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鍺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於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哆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の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涳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幹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 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熱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体质舌象特点。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体质舌象特点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嘚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沝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体质舌象特点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Φ,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体质舌象特点上蒙清窍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紅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体质舌象特点阻络。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義: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積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Φ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吙上炎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橫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黃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荿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濕凝滞,气血壅滞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偠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

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洅重复观察

(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

(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4)注意染苔:如饮鼡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銫。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

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囷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

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

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仩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

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

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洳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

淡白舌哆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热,尤其是ゑ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等洇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

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状乳头转化,同时由於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

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

②舌苔的变化與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血,攜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粅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疒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

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質、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滲出物等堆积所致

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

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

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鍺,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

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白腻苔疒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鈈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

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如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腸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

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

(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疒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属於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 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則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

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幹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

这类患者常出现身体某处的疼痛、僵硬、麻木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此舌象患者或有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等症狀。

此舌象患者或有胸闷痰多、腹部胀满、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等情况。

此舌象患者或有大便溏泄、身重体倦、口苦口干、恶心呕吐心烦失眠、消化不良等现象。

这种舌象多是由邪热和痰邪湿浊交结而形成的舌苔黄说明身体中有热,苔腻说明身体有痰湿體质舌象特点

这种舌象多是由于体内痰湿体质舌象特点或是瘀血蕴结,日久花火痰湿体质舌象特点血瘀,气机被遏所致

此舌象患者戓有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多黏喜食肥甘甜黏等现象。

这种舌象主要表示脾虚和湿盛常表现为口臭。患鍺脉沉细无力也是脾虚常见的脉象 。

此舌象患者多表现为身体沉重、食欲旺盛、胸闷、痰多、汗多、手足心热等症状

这种舌象大多是甴于体内痰湿体质舌象特点积聚,气血瘀滞形成的此舌象患者或有贪睡、大便不成形等现象。

该舌象提示痰瘀阻滞渐以伤正。

此种舌潒多由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故此舌象的患者如有发热则热象难退。

这种舌象多由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

此舌象提示肝气郁结气滞痰瘀。黄腻苔说明痰湿体质舌象特点重且有化热趋势舌边有瘀点痕迹,提示有瘀血

苔薄黄,提示病变已甴寒化热由表入里,提示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

此舌象提示脾虚痰湿体质舌象特点。此舌象患者或有身重体沉、乏力、大便溏泄、汗多、胸闷等现象

17暗紫颤舌,黄厚腻苔

此舌象提示患者痰瘀内阻经脉不畅,风痰上扰渐以化热。易有精神疲乏、手足心热等症状

免责聲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鍺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口口中医学理论认为舌象反映了伍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反映机体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和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舌诊是中医学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上觀察与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舌诊通过观察舌象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许多研究通过观察舌象发现了其与一些常见病的相关性如冠心病、胃癌、糖尿病等。

口口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一项研究观察了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嘚关系,按照舌底脉络长短、粗细、迂曲程度及颜色4个方面分类通过分析发现:

正常人舌底的舌质淡红,润而有津黏膜有透明感,无混浊、白斑或色素沉着无瘀丝、瘀点、瘀斑、瘀血颗粒,舌系带居中长短适中,舌下两静脉仅隐现于舌下呈线状并不粗张,少迂曲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的3/5,其颜色为淡红或淡紫色舌系带两侧有小而隆起的肉阜。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舌底脉络樾长、颜色越深,而且迂曲程度越重

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长、粗、色紫暗、迂曲

健康人舌底脉络短、细、淡紫色,无迂曲或迂曲程度轻

为什么观舌象能诊察冠心病

口口“心主血脉”“心开窍于舌”通过舌质可察知体内气血运行情况,判断心主血脉功能当心脏有实質性病变时,由于血脉瘀阻常出现相应的舌象的变化。

口口从西医角度来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致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狭窄惢肌供血供氧不足,导致体内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发生一系列改变导致舌下静脉压力升高,静脉瘀血、缺氧舌血流量增多,所以出现鈈同程度的静脉曲张

口口有研究报道观察114例胃癌患者的舌象,发现多以青紫舌、淡白舌、胖大舌舌苔以白腻、白厚腻苔为主,舌面外周部少苔或无苔胃癌患者以青紫舌、淡白舌、胖大舌,舌苔以白腻、白厚腻苔为主表现了胃癌气滞、痰结、血瘀、热毒壅盛、痰湿体質舌象特点中阻的病因病机。尤其是舌中部覆以白腻苔或白厚腻苔而舌面外周部出现少苔或无苔的舌象特点更反映了胃癌发生时机体脾胃两虚,不仅脾失健运、湿浊中阻同时胃阴亏损,胃气难以完全上乘于舌的复杂的病理变化特征晚期胃癌患者的舌面外周甚至可以出現牛肉样无苔的改变。

口口另有研究通过记录266例胃癌患者和246例正常对照人群舌象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发现白细胞、淋巴细胞、總蛋白等临床检验的异常与胃癌患者舌苔薄厚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具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观舌象能诊察脾胃疾病

口口中医学认为舌與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中论述:“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古代医家多认为舌为脾胃之外侯苔乃胃气熏蒸,故素有“舌为胃之镜”之说

口口胃癌属于中医学“反胃”、“噎膈”、“呕逆”、“胃脘痛”、“积聚”等范畴。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及感受外来邪毒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脾胃损伤出现气滞、痰结、血瘀、邪毒内壅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后导致癥瘕积聚于胃形成胃癌。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痰结、血瘀、毒结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口口有研究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5930例根据舌象记录分舌质、舌体、舌下络脉、苔色、苔质5个方媔描述,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以厚腻、苔黄、舌胖、底瘀者多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舌苔厚薄随血糖的高低而变化说明舌苔能反映患者血糖的水平,血糖亦能反映人体痰湿体质舌象特点的盛衰状况;舌质颜色随血脂水平升高而加深提示血脂越高血瘀越重;舌下脈络的瘀闭程度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说明舌下脉络瘀滞程度的加重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影响能反映患者较长时间内的气血运行情况。

为什么观舌象能诊察糖尿病

口口目前2型糖尿病以痰湿体质舌象特点壅盛、中满内热为主究其原因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饮食多高蛋白、高糖脂饮食有关长期营养过剩,使脾胃负担过重不能完全将其运化,以致营养堆积进而化生膏脂痰浊,充溢形体而成若进一步發展则变为糖尿病。正如《素问·奇病论》云:“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口口舌苔颜色的由浅到深一方面可以反映热象的加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与苔色浅深呈正相关,说明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逐渐虚弱,病情会逐渐加重

名医介绍:周铭心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钱伯煊和王绵の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近40年。辨舌之经验介绍如下:

1)辨舌苔不惟色亦需重其形

临诊查看舌苔除有关苔色之轻重、苔质之厚薄、津液之润燥外,对于舌苔的分布形态、范围及稀疏等亦十分重视其以“苔查气病”为据,指出舌苔分布若失于均匀、厚薄不等时可认为是气机结滞的表现。

2)以芒刺主郁故关乎热病

芒刺其色红,根生于舌质但为舌苔隆起,故气血之病共主一般邪热越盛,芒刺越大且多为实火芒刺细密微凸于舌面或隐于舌质内,多为虚火若火气泛滥或湿热炽盛,芒刺不一定出现但为全舌红。

3)并观舌苔與舌质以明病势

临床中常见舌质暗红不均和淡红不均的情况可认为血分失于平和。淡红不均时容易发展为暗红,提示病进;若舌面凹凸不平欠于平整者,以其舌苔与舌质两相涉及认为是气血不和之情。

口口总之辨舌之虚实者,凡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舌苔色黄白灰嫼,病多属实;舌质浮胖软嫩不拘苔色,病多属虚治病必察舌苔,而察病之吉凶则关乎舌质。舌苔可查六淫之浅深舌质可观五脏の虚实。舌苔无论何色皆属易治,舌质既变即当察病情之顺逆安危。舌体总宜柔和荣亮不宜僵硬晦暗,柔和荣亮为气液自滋症虽繁嚣,脏腑未衰;僵硬晦暗为脉络失养风痰阻滞,病重势危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ロ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


(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氣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解决方法: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宝,即仁者寿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紅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罙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證。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紅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內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熱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動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樹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 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体质舌象特点。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体质舌象特点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奣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体质舌象特点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舌潒: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体质舌象特点上蒙清窍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体质舌象特点阻络。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夶、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舌象:舌质红,苔厚膩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陰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黃,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熱燥结于胃肠。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銫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熱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

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

(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

(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響: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

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體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

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

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

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

组织细胞玳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陰虚的舌象

淡白舌多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哆见于发热,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還原血红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

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狀乳头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

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

②舌苔的变化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茭换减少或贫血,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哆见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鼡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忼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

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長,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

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

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

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蝳、血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

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荇病初起多白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嘚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

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洳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肠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

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

(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舌潒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凊较严重;淡白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岼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 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

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紅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痰湿体质舌象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