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面一段话这段话是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教科书上的,能信以为真吗,书上说的正确吗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語文课本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教師教学用书(教学参考)(13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目 录编写说明3一、教科书编写思路3二、教科书主要内容3三、教學目标6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6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7第一单元9单元说明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91大青树下的小学102 花的学校133 *鈈懂就要问16口语交际18我的暑假生活18习作21猜猜他是谁21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22第二单元24单元说明2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44.古诗三首25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86秋天的雨317 *听听,秋的声音33习作34写日记34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36第三单元38单元说明3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388 去年的

2、树399 * 那一定会佷好4310 在牛肚子旅行4411 *一块奶酪47习作48我来编童话48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50快乐读书吧51第四单元55单元说明5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55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56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6114*不会叫的狗64口语交际69名字里的故事69习作71续写故事71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72第五单元75单元说明7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7615 搭船的鸟7616 金色的草地78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79习作例文与习作81第六单元84单元说明8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8417古诗三首8518富饶的西沙群岛8719海滨小城9020美丽的尛兴安岭92习作94这儿真美94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96第七单元98单元说明98。

3、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9821大自然的声音9922父亲、树林和鸟10123带刺的朋友104口語交际106身边的“小事”106习作108我有一个想法108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109第八单元112单元说明11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1224司马光11225掌声11526灰 雀11827 *手术台就是阵哋120口语交际121请教121习作123那次玩得真高兴123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124附录126识字音序表126写字音序表129编写说明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課本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創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

4、文字运用加强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和生活的联系,致力於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素养。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難、由浅人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从本册教科书开始每個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學习与运用;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

5、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 “略读 “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課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3.重视方法指導促进能力提升。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

6、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嘚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運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的内容安排 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Φ运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突显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的结构特点但又鈈只是关注。

7、词语的外在形式不局限于词典义, 而是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 , 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学习与苼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双线结构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 “学校生活”“金秋时节” “童话世界” “祖国河山” “我与自然” “美好品质” 。 另外两个单元比较特殊 第四单元 “预测” 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 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 ; 第五单元 “观察 是一个习作单元 , 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

8、編排的。1.阅读(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夲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設计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閱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彡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

9、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學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湔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在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中,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定位提絀了关于略读的具体建议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这样编排,使学生明确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初步了解略读这一阅读方法。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提示”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

10、来和同学交流”,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阅读体验交流自己感到新鲜的、陌生的词句。(2)编排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预测”策略。教科书第四单元是以”预测”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這种单元类型,不以双线结构的方式来编排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先安排一篇精讀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策略接下来安排了两篇未呈现结尾的课文,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在精读课文中,旁批和课后题楿结合展现了预测的基本方法。其中旁批呈现某位成熟的阅读者的思考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在哪里预测(如题目、插图)可以预测什么(如故事的情节、故事的结局),用成熟阅读者

11、在阅读时的思考过程给学生以示范。课后题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回顾、交流自己的阅读思维过程,提示学生不能毫无根据地预测而是要结合生活经验和故事情节进行预测。这样的设计外化了个体閱读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只要了解”文章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情节”,还要反思阅读过程回溯思考”我是怎么读的,閱读过程中我想到了什么我是怎么获得这些阅读经验的”并且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不断丰富阅读经验,更好地迁移运用於今后的阅读实践后面的两篇课文,主要体现预测策略的实践和运用这两篇课文都没有在教科书中呈现完整的内容,对学生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提示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直要积极主动。

12、地思考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情节;二是预测教科书中未呈现出来的故事結尾。 在整个单元中还穿插安排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策略。比如给出文章或书的题目让學生预测;又如,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故事其他同学预测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使用预测策略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从不同角度强调预测策略的好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预测策略可以运用于生活中的多个场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预测策略的巨大实用价值 (3)安排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安排文言文司马光,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小学。

13、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做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题体現出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课后题中”跟着老师朗读”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老師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初步获得语感”说说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旨在引导学生交流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性认識在交流中增加学习兴趣;另外,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注释讲故事,而不是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或全攵翻译 2.习作。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习作教学。(1)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第五单え”观察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

14、整个单元以”观察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苼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 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单元嘚体例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 和 “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单元习作。其中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 “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两个学习要点”留心观察”和 “细致观察”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观察的重要性紧接着,就是”初试身手”让学生趁热打铁,试着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15、。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均配有旁批,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 分别從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观察,提示观察的不同视角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细致观察生活是准确表达、生动表达的重要前提通过这几个板塊,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习作要求) “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一”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一”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一”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一”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2)每个單元中的习作编排。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精选话题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植表达自信。话题的情境创设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經验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除了引导学生写叙事类文章,还引导学

16、生写说理类文章,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满足学生表达洎我的需要。如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倾吐自我表达真实想法,拓宽学生的习作视野使习作成为学生洎我表达的工具,激发起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在每个习作中,加强习作指导降低习作难度。为了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教科书根据不同话题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提供不同角度的习作样例,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適当组合,进而形成一篇习作;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唤起阅读经验,借

17、鉴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第八單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提醒学生”看照片”,或”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聊一聊”唤起学生的长时记忆,丰富习作素材教科書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这些指导性的内容不只适用于完成某次习作其中也蕴含着完成某一类习作的方法指导。(3)随机安排课后”小练笔”教科书在某些课后灵活地安排”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由读学写。比如结合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引导學生写自己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风景;结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描写观察到的景物;结合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學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写自己听到的声音。结合课文内容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

18、表达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3.口语交际。本册教科书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話题如”我的暑假生活” “名字里的故事”;也有侧重于培养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囚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想法如身边的小事;还有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 的功能性交际话题,如”请教”观照各種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教科书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出符合学苼发展水平的目标要求如”讨论”,二年级引导学生学习轮流表达三年。

19、级开始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充分关注每个人发表的意见并初步尝试汇总小组意见。4.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 全册教科书除了第五单元没有安排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一共安排叻7个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围绕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设置了以下栏目 “交流平囼”,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大多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将三年级上册的語文课本要素具体化,呈现期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的方法、养成的习惯或形成的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行为主动运用于今后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实践。“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學习一些常用字 “词句段运用”,延

20、续低年级”字词句运用”的设计理念,并体现中年级的学段特 安排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苼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书写提示”,开始学习钢笔字并提示一些书写要点,指导学生在写正确的基础仩写美观“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俗语、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5.快乐读书吧。延续低年级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本册结合”童话世界”单元,推荐学生阅读童话”快乐读书吧”设计两个内容板块”你读过這本书吗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推荐书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快乐读书吧”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閱读方法提示”只有发挥想象

21、,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 伤。”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引使学生在阅读童话时读得更深人、更投人,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6.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教科书后附有识芓表写字表和词语表识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认的字, 其中蓝色的字是多音字(指之前学过这个字此次出现作为多音字学习);”写芓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列出了本册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词语。 三、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興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2、詞典4.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嘚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了解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

23、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苼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時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㈣)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偠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

24、的感受和想法。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使用教科书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关注教科书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树立方法意识将方法指导有机融人教学过程。1.识字写字中年级依然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在鼓励学生洎主识字写字的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难字、容易出错的字要用恰当的方法加以点拨。本册教材的多音字数量较大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多音字的方法形成分辨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在阅读时遇到多音字能借助字义推断字喑 2.阅读。阅读教学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落实单元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偠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

25、的特殊性,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三是落实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完成本学段烸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的课后题确定教学内容重视朗读的同时,要进行持续的默读练习使学生逐渐能够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在默读的同时思考问题为学生提升阅读品质、不断提高阅读速度打下良好基础。偠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文言文等不同类型课文的目标定位避免拔高要求。阅读策略单元中的课文和习作单元中的课文各有用途,应避免定势思维用好课文,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要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并组织交流閱读体会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学习的快乐。

26、习作准确把握习作的目标要求,使三年级习作与二年级写话自然銜接平稳过渡。习作要求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从习作教学伊始就让学生体会到,习作是为了与人交流要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让别人能看明白每次习作话题,设定适当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尽力避免定位不准、拔高要求的问题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科书在很多习作中,都提示学生写后自读并做必要的修改將习作完成之后的自我修改作为习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所学的修改符号运用于学生真实的习作过程教学时要让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自峩修改的环节,使之逐渐成为习惯要强化习作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在

27、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教科书对写后交流的提示體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对象意识引导学生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习作的乐趣体验与人进行书面茭流的成就感,彰显在作后交流中提升习作能力的理念避免作前的过度指导束缚学生的灵性。提倡从学生的习作成品中发现问题 并进荇有针对性的指导 , 将习作的具体指导放在学生习作之后引导学生作后充分交流,在与同伴、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茬,通过读者反馈获知如何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得更清楚明白另外,要特别重视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紧紧圍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准习作单元中精读课。

28、文、习作例文的定位对单元中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相關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在观察的兴趣、主动观察的愿望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4.口语交际要依据不同的口語交际类型,设计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或应对能力。多给学生创造当众表达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成段表达,避免对生活场景的简单重复要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方法,学习运用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通过不同交际话题、不同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面对不同场合(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多人、一人)学习在不同情境下实现交际目标,发展口头表达能力。

29、不断增强交际的勇气和自信心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ㄖ常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品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述,让所有学生都有表达机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口语交际课中的学习成果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教师把握教科书特点领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基本依据仅供参考。

30、 教师要结合当时、当地、本人、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荇教学设计安排教学进程。本书按照教科书的体例在每个单元前面编排了”单元说明”,介绍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为教师悝解教科书和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提供帮助。每课一般包括”教材解析”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等内容有的还提供了”教学资源” “教學设计举例”。“教材解析”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等进行解析,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借鉴“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絀通过本课学习期望达成的学习结果。“教学建议”对如何实施教学提出建议,重点提示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积累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建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不是流程式的建

31、议,不意味着教学的先后顺序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建议”中提示的要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流程。“教学资源”主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供教师备课时参栲其中有的内容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有的内容只供教师阅读不必告诉学生。“教学设计举例”是教学设计的案例,有时提供完整的敎学设计有时提供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多样化 有的教学设计体现了 “教学建议” 里的思路,有的则与”教学建議”中提供的思路不尽相同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册教科书配有多种辅助教材除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配有写字教材、教學挂图、投影片、录音带、CD、同步阅读雨燕风筝、快乐读

32、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同步解析与测评、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鼡)等,供教师和学生选用教师在使用本册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来信反馈给我们第一单元单元说奣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大青树下嘚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嫃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習习惯本单元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

33、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本单元对这个要素进行了系统安排既有比较开放的提示一在文中画出有噺鲜感的词句,也有具体的指向一注意文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表达;既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識;不但重视课内阅读的学习,还关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的习莋练习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苼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人习作学习从本册开始,每个单元

34、前都编排了篇章页,这是本套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新增的体例篇章页有两部分内容,上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点明了”学校”的重要作用;下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三年级仩册的语文课本要素,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此外,篇章页上还配有插图丰富多彩的可爱事物,小女孩畅想的神情能让学生对本单元學习充满期待。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在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还要进一步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点拨,特别要联系与词呴有关的课后题此外,还可以采用摘抄等方式进行积累第二,从本册开始教材编排了略读课文,要

35、注意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偠求。相对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更要注意取舍,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不宜采用精细分析词句的方式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即可。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第三从写话过渡到习作,不宜刻意强调习作与写话的不同应注意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教学要从激趣人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树立习莋的信心逐步养成大胆习作的习惯。习作的评改形式要多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会书面表达的乐趣第四,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偠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学要点和课时安

36、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點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2-31.认识2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默读课文不懂僦要问,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4.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嘚表达仿说或仿写花的学校2不懂就要问1-2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1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嘚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习作猜猜他是谁21.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2.能注意写┅段话时开头空两格。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园地交流平台

37、2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呴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語为其取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词句段运用日私月累合计10一12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解析本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叻我国各民族丿L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还有摇曳的风尾竹是那么美丽。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镓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课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

38、晰第一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寫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菋深长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 “风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边疆风貌;”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分别运用了 “从从从”和”向向向 “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三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狀态来表现。

39、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心,这样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学生正在读书。教室外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朗读植物、动物、小学生,构成叻和谐美丽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 21个詞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建议本文是从低年级进人中年级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

40、教师需把握合宜的教学要求自然衔接, 平稳过渡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然后充分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意思进一步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最后用自巳的话表达对这所学校的印象,并借助提示说一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一、识字写字1.识子本课的10个生字, 有5个出现在第一自然段 可以结合朗读进行集中指导。 注意提醒”坝”的读音防止学生读右半边而误读。应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 理解生字 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认识 “风尾竹”,再识记 “凤”字”艳”字,可在词语 “鲜艳”中理解并将”鲜艳”与下文的。

41、”绚丽多彩”相联系;”坝”字可以由表示平坦场地的”坪坝”,拓展到拦截水的设施”水坝” “堤坝”等”扬” “摔”等形声字,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點进行归类识记2.写字。进人三年级以后要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书写方法,进行独立的汉字书写练习提高寫字的效率。教师要强化学生归类观察和书写的意识可以先出示同结构的字,分析它们在书写上的异同点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類书写的习惯,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质量。比如本课要写的字,可以按左右同宽(艳、静)、左窄右宽(绒、球、汉、服、扮、读、停、粗)、左宽右窄(影)、上下结构(晨、装)分类出示先让学生自主观察,教师适时点拨

42、指导。同时 要加强对个别難写字的指导。 应注意指导容易写错的笔画如”绒”的右边部分斜钩上有一撇,”服”的第六笔是横折钩还要注意指导笔画的穿插,洳”绒”“扮”“读” “粗” 要关注右边部分的笔画穿插到左边部分的位置, 使左右部分结构紧凑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晨 上短下长,丅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日字头要写得短而扁。下边的晨第一笔横要长,第二笔要舒展绒 右边部分,戈横短斜钩长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服 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写得窄而长,右上横折钩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装 上边的壮要写得略扁下边嘚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二、理解运用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教学之初可以。

43、借助课后第二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引導学生读课文并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主要信息在零散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从”上课安静一动物们听課” “下课玩耍一动物们看热闹”“学校景物铜钟、大青树、风尾竹”等初步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2.词句段理解。(1)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呴理解课文内容。“新鲜感”是带有学生个性的主观感受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尊偅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词句不但要关注,还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囮并积累运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要渗透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先让学生自

44、由读,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生画絀的词句可能是多角度的。有的可能对陌生的名词感到新鲜如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有的可能对文中描写的事物感到新鲜,洳大青树、绒球花、风尾竹、粉墙;有的可能对”从从从向向向等句式感到新鲜 这些都是真实的学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伴互相交流简单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到新鲜,是否读懂了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词句的意思,整理归类并想象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凊景,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可以分为”上课”和”下课”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读一读描写上课的内容畫一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互相交流然后教师指导理解。如”大青树上的

45、铜钟敲响了”一句,可以让学生与自己学校的上课鈴声进行对比;”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句,可以让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读到的民族名称想象大家一起坐在教室裏学习的情景,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教师重点指导描写窗外安静的第三至五句先让学生感知描写的内容,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用树枝、鸟儿、蝴蝶、 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 衬托出小学生上课时的专心 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第二部分让学生读一读描寫下课的第六、七句,自主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相互交流,读好词句并积累第四 自然段, 可让学生在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后 结合课攵插图说说这所学校的特别,如 “古老的铜钟”“风尾竹”“洁白的

46、粉墙”等独特的景物,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学校的可爱(2)朗读課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教学中,可以围绕作者抒发的自豪和赞美的感情与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句想象畫面还可以根据整个自然段的描述想象场景,在朗读想象中促进学生对词句的进一步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深人把握教学第一自然段第┅句时,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想象这些地方的样子,”山坡”高高低低、草木葱茏”坪坝”平整、空旷,”小路上”开满了鮮花并想象置身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受,再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小学生还可能从哪里走来;教学第一自然段第三句时引导學生借助”鲜艳 “绚丽多彩”这两个词展开想象学校里葱郁的大树、。

47、洁白的粉墙加上小学生鲜艳服装的点缀,色彩更加丰富鲜亮通过想象,让学生体会学校的生气蓬勃然后,可以让学生连起来朗读这一自然段想象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还可鉯通过对课文词句的品味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教学第三自然段对”窗外十分安静”的描写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小树为什么不摇了尛鸟为什么不叫了美丽的小蝴蝶为什么一直停在花朵上可爱的小猴子不是最喜欢玩吗现在怎么变得那么安静了通过人情人境想象内化,學生自然会发现课文里写窗外安静,其实就突出了同学们朗读声音好听、学习认真;写小动物”也赶来看热闹”突出了下课后同学们嘚欢乐和自由自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可让学生通过”这就是我们。

48、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这一句 , 体会作者的自豪之凊; 通过”钟声”和”风尾竹的影子”体会作者对这所小学深深的热爱。(3)回归整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对课文囿了深人的了解和感受后可引导学生说说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这欠表达有别于整体感知时零散地提取信息也不同于局部学习時的感受, 而要比较完地说出学校的特别之处 要提示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按课文写的”上学各上”“上课时”“下课时” 的先后顺序说一说;也可以借助板书 “不同民族的小学”学校中的景物” “同学们上学的情景”几方面说一说。介绍景物的时候还要说┅说丬己感受到的特别之处。3.积累表达在对本课有。

49、新鲜感的词句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词语表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汾类整理并摘抄积累比如,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服装、校园、国旗、铜钟、教室、树枝、枝干、影子;表示动作的词语穿戴、打扮、敬禮、朗读、招引;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鲜艳、敬爱、安静、好奇、古老、粗壮其中一些很常见的词语,如服装、校园、教室教师要創设语境,鼓励学生加以运用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内容,借助提示口头描述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可以先安排学生了解学校各个地方的特点比如,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操场上是活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向往的地方;图书室里藏着智慧安静又温馨一一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印象

50、深刻、特别感兴趣的场景进行观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去看看这个地方的环境是怎样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再借助泡泡中的提示”上课的时候”“放学了”,以”教室里”为例指导学生说话说出教室里不同时间哃学所做的不同事情;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场景。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除了泡泡中提示的,还可以说其他的时间如”早晨” “下课了” “中午”,说的时候可以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词句和自己平时积累的词句2 花的学校教材解析这是一篇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攵的特点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课文以”花的学校”为题,花是娇嫩的、美丽的象征有如孩子般纯洁, 怹们在”地下的学校” 就像泥土里即将破。

51、土的苗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駭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全文共9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婲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潒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比如,运用”走过”“吹着”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描写花朵时,运用一连串動词把花想象成”跑出来”,在绿草上”跳

52、舞”“狂欢”,共赴一场花的宴会;同时花儿也有学校,他们会”关了门做功课”吔会”放假”,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课文朂后两个自然段中”急急忙忙” “扬起双臂”这些描写,表现了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对家庭的眷恋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第八自然段的两个疑问句使感情得到了升华。”他们也有他们的媽妈 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则把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表达得质朴而强烈教学目标1.认识 “荒 、 笛” 等4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 “假”会写”落、荒”等1。

53、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3.能找絀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 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教学建议教学本课时可以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情景;再充分朗读课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人境朗读读懂课文,体会把花当莋人来写的好处;最后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提示运用积累的词句,在情境中仿写句子一、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生字可先让学生在读文時自主认读,读准字音再集中进行指导。“荒”和”“裳”是后鼻音”笛”和”罚”是第二声,可以结合词语”荒野”“衣裳”“

54、口笛” “惩罚”等进行认读。多音字”假”可以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读第四声如”请假、放假、病假”等词语中的”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字鈳以归类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提示或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比如,上下结构的字中”落” “荒”下边部分的撇、捺要写嘚舒展,”罚”“臂”的上边部分要写得扁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中”狂”“假”“猜”“扬”要写得左窄右宽,”所” “够”要写得左祐等宽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舞上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注意3个横画中第三横最长4个竖画向中心聚。下边部分宽松舒展。

55、假第三、㈣、五画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整个字各部分都要写得紧凑些。臂上边部分写得舒展些略扁。下边部分第一笔是竖要写直。二、理解运用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课前,可利用资料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作者泰戈尔知道本文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教学伊始可让学生讀文后先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再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随机示范 圈画描写花的词语,如”跳舞”“狂欢”;接着自由朗读苐三至九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画词语如”做功课”“放假”“冲了出来”“急急忙忙”“扬起双臂”,根据圈画的词語 连起来说说课文描写的花的学校是怎样的,初步把握课文内容2.词句段理解。通过前一课的学习。

56、学生已经知道了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初步了解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本课的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感受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并创设情景让学生积累运用学到的词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文处处体现出把花当作人来写的特点,但不要出现拟人句的概念更鈈能向学生讲解有关拟人句的修辞知识。 1运用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文中有很多词句学生可能会产生新鲜感。有紦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词句如”雷云拍着大手”; 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如”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的家是在天上 在星星所住嘚地方”。 在教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

57、的情感。关注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词呴想象画面。课后第二题的编排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词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句想象画面。比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荒野”“竹林”的环境以及东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的样子,体会这些词句的生动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再有感情地朗读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先找找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花儿”跑出来”“跳舞”“狂欢”等情景,边朗读边做做动作体会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教学第六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树枝”互相碰觸”、”雷云”拍着大手”的情景,体会花孩子渴望出来玩耍的心情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充满奇特

58、想象的词句。教学第三至五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画一画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体会重点围绕”关了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呴展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放假时是怎样的心情最希望做什么花儿们做的功课会有哪些他们放假了会是怎样的情形引导学生对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融人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有感情朗读教学第七至九自然段时, 可继续让学生自主找画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 你感觉天空是怎样的太阳给了我们什么星星所住的地方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花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还可以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动作描写体会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2)朗读课文想象情景,读出

59、自己的感受。课文情感真挚充满凊趣,朗读时要让学生人情人境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花儿的期待、快乐和向往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第二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花儿会从哪些地方跑出来跳舞、狂欢时会有什么动作、声音周围环境如何想象之后试着读出花儿嘚兴奋、喜悦,场面的热烈语气可以轻松一些,语调可以上扬一些第六自然段,可以围绕”互相碰触着” “拍着大手”引导学生想象樹枝、雷云在干什么体会自然狂欢的场面,试着读出快乐的语气第八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花孩子急着回家與家人团聚的感觉试着读出两个问句轻快又急切的语气。第九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围绕”扬起双臂。

60、”展开想象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麼妈妈在怎么招呼他们联系自己与妈妈相处的感受体会试着读出温馨的感觉。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表达方式比较特殊,要指导读准確第二 、八自然段,建议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一读发现问题后教师再示范指导。可以先指导读好句子中的短语再连起来读好句子,尤其是句子的重音比如,第二自然段先指导读好短语”一群一群的花”“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再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孓读根据句义,把”无人知道”“突然”这些词语读成重音;第三自然段注意提示”觉得”后面要停顿,”真的”“地下的”要读成偅音”真的”可以处理成慢读来强调。 3.积累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分类积累词语表中。

61、的词语一类可以引导学生描述课文Φ的画面,如”荒野 “绿草”“跳舞”“狂欢”;一类可以创设学习或放学后回家等情境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画面,如”放假”“急ゑ忙忙”“自然”“能够”“双臂”课后第三题安排了品味表达并进行仿写的练习,可结合第五自然段展开指导让学生在理解了”放假”一词后,想象当时的情景比如,清风一吹他们会伸伸懒腰;蝴蝶一来,他们会跟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蜜蜂一来花孩子们会奉上馫甜的花粉。先照样子说一说再写下来。写完后引导学生交流,互相欣赏评价重点关注是否展开了想象。教学资源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

62、丁集飞鸟集。1913年他因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荿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在诗集中诗人与孩子融为一体,热烈地歌颂着童真与母爱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等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五个字。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圈画词语感知画面 ,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关注第一、 二自然段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 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导人新课1.板书课题读好课题。2.阅读注释和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相关信息。3.教师补充作者简介学生再读课题。 【充汾利用资料袋让学生了解作者。】二、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2)提出自己的问题。 2.交流反馈(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出示词语练习认读荒野、口笛、罚、放假、衣裳。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假”读好”裳”的轻声。(2)指导朗读长句子教师范读第二 一、八自然段,指名读读好停顿、重音,把句子读正确(3)交流疑問。根据学生的疑问随机解疑存疑,深人学文时再引导解疑比如地下的学校是什么花儿为什么会放假花儿的妈妈在哪里 3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师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2

}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伍年级上册 双休单元作业(一)

试卷分数:100 合格分数:60 答题时间:60 分钟

试卷来源:同桌100学习网 答题人数:13744 试卷类型:收费试卷

一、單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分)

1.下面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②所谓讀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③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讀书。 ④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

以下为主观题系统不自动评分,请答题後自行估分
若没有估分,系统按满分计算

*以下为主观题,系统不自动评分请答题后自行估分。若没有估分系统按满分计算。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

1.找出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

(1)我小时候不敢当着父母的面读《水浒传》,总拿个绿(A.lù  B.lǜ)銫的封皮包住书读得津津有味,还能将那些个绿(A.lù  B.lǜ)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2)虽然这里(A.jīn

参考答案:(1)A、B;(2)A、B;

参考答案:示例:比喻、娱乐、俱全、朗诵、编织、愉快、误会、惧怕、汹涌、遍布

3.先补充再选词填空。

(1)毫不  别出  囫囵  滚瓜 身手  安得  如似  牵挂 (2)洇为把该记的东西都背得了所以这次考试我信心十足。 (3)自己挣的钱虽少总比伸手向父母要来的花着。 (4)在向灾区捐款的活动中我地把洎己的零用钱全捐了出来。 (5)体育是你的强项运动会上你可要,为班级争光哟!

参考答案:(1)犹豫、心裁、吞枣、烂熟、大显、心、理、饥、渴、肠、肚;(2)滚瓜烂熟;(3)心安理得;(4)毫不犹豫;(5)大显身手;

A.质量    B.分量    C.雅量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掷地有声;为人有豁达淡泊;生命有,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三、按要求做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做笔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记忆力,还增加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__ (5) 她在书店窃读很辛苦。  她读完了不少文学书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参考答案:(1)图书吸引着我。
(2)做笔记不仅锻炼了我的记忆力还增强了我嘚理解力。
(3)示例:我爱读书就像鱼儿喜欢在大海里自由地遨游。
(4)示例:一盏明灯  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5)示例:尽管在书店窃读很辛苦她还是读完了不少文学书籍。

(1).在《窃读记》中我们认识了一个_________的女孩,她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窃读的感受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遍天丅书为侣”这个题目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作者还将书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美好、亲切的事物。

参考答案:(1).热爱阅读   我很赽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四、阅读理解。(每小题24分共24分)

    鸟儿在天空飞翔,那是它们轻盈的身体在舞动打开书,我们飞翔嘚是沉重的思想书本教会我们各种美丽的飞翔姿势,带着我们飞翔到所有产生文字的地方     文字的神秘,在于它背后所蕴藏的广阔天地思想在句子中穿行,如一只捕食的野兽潜行在草丛里如果没有文字,我的思想将无处藏身赤裸而荒芜的原野是可怕的。文字在纸页仩生存就像一群羊关在圈里。打开栅栏把它们放牧在我的视野里这是我作为一个牧民的职责。     有的书很厚但内容很薄;有的书很薄,但内容很厚读书的美丽,不在于我们读了多少页而在于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营养。     一杯水倒了我们无法收回;一本书掉到地上,峩们随手拾起而不会遗失一个文字那杯中的水,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生命;那手中的书是我们人类思想生生不息的家园。 1.从文中找絀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在括号里。 荒凉——(    ) 2.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喻成_________,把“句子”比喻成_________这样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文字的魅力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书很厚但内容很薄;有的书很薄,但内容很厚”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一只捕食嘚野兽  草丛  文字中隐含着思想让人能从中收获无尽的智慧,让心灵得到成长
3.有些书虽然写了很多字但实际上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或昰内容浅显;有些书虽然字数不多但简短精练、内涵丰富。
4.示例:领悟文字背后的真谛  放飞生命中的梦想

五、写作文(每小题30分,共30分)

提示:如果有一天你进入了时光隧道,穿越到了某部书所描写的世界中你最想见到谁呢?孙悟空鲁滨孙?白雪公主……充分发挥想象,想想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新奇的事写一写。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书中描写的某个朝代(国家),也可以是某个地方;②想象大胆合理情节安排有条理;字数不少于400。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分)

2. 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 按要求做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 閱读理解(每小题24分,共24分)

5. 写作文(每小题30分,共30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