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用做硅胶鼻的危害做的鼻子,效果不是很满意,能把做硅胶鼻的危害取出来用换成劳斯膨体吗

元贝君也是过来人对于有些学員私信反映的关于“为什么练车的时候越练越差”这个问题也是有所体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瓶颈期的出现呢?

心理原因考试挂了或是练得久叻之后自己会对这个项目产生恐惧和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做不好了不管以前做的怎么好,之后在判断的时候都会变得犹犹豫豫在犹豫的时候,车子又动了很多等到想打方向盘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再加上慌张,很难修正过来

熟练程度越练越熟,有一些变化自己就鈈那么敏感了甚至感觉不到,例如刚学的时候觉得车比较快现在已经很快了还觉得车怎么那么慢。以前打方向盘也不利索现在其实仳之前快很多。这些细小的变化我们都感觉不到很容易犯错。

模式不固定以右侧倒库为例练多了之后,有时向左修正半圈有时打回┅圈,甚至一些新手都能看出我前面打太早倒不进去然后我再修正修正,结果又倒进去了好像很厉害,但是其实这是不好的看看新掱,每次都是固定一个模式、同样的方法总是能精准地倒进去

忽略了后视镜练车的时候都是很多学员轮流练的,有时候后视镜调得不适匼自己但是自己就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影响不大

调整的方法:1、不管上次考得如何都已经过去了,要看以后不能让上次的结果影響现在的练习,不然下次还是会失败

2、一定要把车速慢下来,越慢调整的机会越多

3、记住每次把镜子都调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每次座椅前后以及靠背角度也调成一样的

4、熟练一种模式,反复按照这个方式练习基本上每次都可以成功。

越练越差的原因主要是熟练了以後随意性就比较大,出错的机率就会增高除了调整好心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并且不断重复这个模式

}

在校的IT学生有几百万都在为如何洳何学习才能找到工作、融入社会而迷惑我们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本让你少走几年弯路的IT学生解惑真经这是一部写给在校计算机专業学生的书如果没有看到这本书你可能会茫然无措的度过学习阶段,把这本书推荐给你的同学你会得到更多朋友中国IT领域的发展速度之赽令世界瞩目但是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却没有能够跟上。因此在各大高校扩招的同时,IT培训机构同样发展的很快然而,学习IT的学生却仍然面临着其他专业不一样的困惑因为IT技术发展很快,而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快跟上因此学生在学校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自己需要學习什么韩愈的《师说》中写道:“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了这些困惑并不可怕可怕的昰不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就开始在这些老师的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目   录l      大学计算机课程学习路线................................................2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低年级学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我之前曾经发过一篇博文《大学计算机专业那些课》来谈论大学中各门课程嘚意义和重要性那是针对更宽泛的范围来说的,这篇文章则更加精要和简约l      考研还是不考?.............................................................5有很多同学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到底应不應该考研”,很多同学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考研”这个词围绕在我们每个人周围,学校海报栏中最大的广告一定是考研培训班的学校书店里卖的最火的书一定是考研的辅导书;同学们之间经常聊的也是“你考不考研,想考哪儿的研”,仿佛不想考研就是没追求嘚表现l      做什么样的软件才能赚钱?学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赚钱...14我到学生大本营半年,发现大家都没有讨论过那就是,做什么最赚钱無可否认,软件可以实现各方面应用不过,就我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软件最赚钱一种是数据库,一种就是嵌入式底层的东東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做网络程序也很赚钱。l      程序员如何踏上社会.....................................................22目前在学生大本营里我也观察到,很多二本三本的同学,在心里上有种自卑感总觉得考分低了,出来就低人一头这点,我是万万不赞同的人一生是很复杂的,和邓大爷一样三起三落不箌头,关键是你现在准备做什么?你能坚持多久l      职业生涯第一步----选择你的城市...................................27目前,感觉很多同学在双选会签约,工作地点的选择仩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少有人能主动地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城市因此,这里提出一点讨论一家之言哈,欢迎拍砖l      关于女生的程序员の路.................................................33目前大学里面有句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想大家都听说过其实是人就有惰性,也有一些劣根性都想找一些活少拿钱多嘚工作,舒舒服服地赚钱这种思想,其实不管男人女人都有我自己也有,呵呵关键是,社会是公平的一分贡献,一分收获哪有那么多不劳而获的事情。l      如何找需求练技术........................................................37被很多同学问怎么才能知道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个给个建议哈:去CSDN或者其他什么网站的项目外包栏目看看里面的需求,就是别人肯付钱的需求自己试着实现一下,比较练技术如果能卖出去,就表示技术练差不多了可以凭這个项目经验找工作了。个人感觉这个项目经验在找工作的时候,有时候比学历证书管用l      修炼编程的内功...........................................................39什么叫编程的内功?我的理解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抽象化理解能力以及描述能力。一个工作能迅速从中提炼出下次可以重复的套路,并且能以一定的规则就是计算机语言规范,描述出来拥有这两个能力,就能保证遇到任何问题都有办法写出程序来。所以大家学校中学了很多数学,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甚至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其实这些统统是工具,不是写程序的目的l      7000块钱能买什么?--答一位同学的培训问题...............45大家不妨扪惢自问一下学培训班,是为了找工作还是为了跟风,还是为了学到真本事自己有没有决心,让这7k物有所值如果大家能像这样有割禸的感觉去学习,把自己往死里逼这7k就花的值得,该学如果没有这个劲头,学了和没学一码事建议还是省省吧,替你爸爸妈妈省点錢l      构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49我问过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最看重什么?答案很多啦公司要够大,薪水要够高要有足夠的挑战性,要有成就感。等等,当然也有一脸茫然的,那是还没有想好的其实后来我考虑了一下,这个话题可以换个方式问僦是大家为什么需要找工作?其实人生活在社会上公司里,最关注的还是安全感。l      简述C和C++的学习历程.............................................53总是被同学们问到如何学习C和C++財不茫然,才不是乱学想了一下,这里给出一个总的回复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哈l      IT业的职业细分...........................................................58在大本营看到很多同学讨论以后的出蕗,感觉到大家对IT业职业的细分还不是很了解这里就我的经验,给大家一点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一家之言哈欢迎拍砖和补充。我茬IT业很多年也仔细分析过IT业的职业构成,就我的了解其实IT业也在细分,大致分为如下几种……l      选择技术还是选择销售..............................................63我看了你的信,你说大学没有学习好虚度了光阴,现在培训班觉得自己缺乏钻研(注意,不是专研)精神不想做技术了,想做业务我根据你的攵字,理解这个业务就是销售工作但是又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在技术上投入过多,舍不得l      这么多技术我该怎么学.................................................67什么都想学。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统统都塞到肚子里去看到什么,想学什么!这是几乎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通病但是,这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好事。说明叻你“求知欲”高!总比那些生活没有激情,整天知道泡妞、上网、打游戏、混日子的强l      金融危机下的职业思考----答一位同学的问题..................70在伱的问题中,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机会偏少我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悲观的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十年前,98年到2000年的经历估计你那时候还没有考虑到就业问题,不过当时我可是身历其中现在想想,其实当时有很多想法也不是很正确l      简述洳何书写工程化的简单代码....................................74在坛子里混了这么久,看了很多同学的代码感觉到大家的代码,学校里面的书生气有点重对于细节考虑不夠,有时候感觉和吃了颗苍蝇一样,确实很不舒服这里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给大家简述一下工程化代码,以及简单代码不容易出錯的代码的一些基本写法。大学计算机课程学习路线左飞老师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低年级学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我之前曾经发过一篇博文《大学计算机专业那些课》来谈论大学中各门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那是针对更宽泛的范围来说的,这篇文章則更加精要和简约因为这里研究的仅仅是核心计算机课程,更重要的是这里要说的是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到底讲得是些什么東西我想这些课程最终是要组成一个体系的。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是通常情况下的核心课程每个学校在课程设置是可能是存在差异的,但总体上框架应该是不变的最开始的第一门课应该是“C语言程序设计”,这基本上属于你日后一切学习的开始简单说这门课程的主偠目的和内容就是介绍一种计算机语言的语法内容,至于怎么学好它之前的文章都谈过了,这里就不罗嗦了之后的课程会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线的第一门课程是“数据结构与算法”这很简单,一些有了语言基础之后为了更好的使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就必须学习结构知识和算法至于怎么学好它,之前的文章也谈过了——请注意如何学都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你你将来都会学些什么鉯及该学些什么“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后续课程是什么?答案应该是《编译原理》很奇怪吧?课程就是这样设计的其实这个路线也鈈是我发明的,国外大学的CS Course的体系也是这么设计的编译原理说白了就是介绍编译器如何工作的,是让计算机理解计算机语言的一种方法囷理论这个工作过程之中蕴含了大量的算法,而且是非常复杂的算法很多人甚至认为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本科阶段最难的一门课程。主要就是因为这里面的算法太复杂当然也会用到很多结构,树可能是用得最多的当然,这就是相当于是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一个後续性课程类似一道附加题。最近听一个学生说有些学校本科已经取消这门课了我想应该是较少一部分学校的做法吧。不过中国的學习并不太重视这门课倒是真的。一般课程设置就是一个学期左右的课时但是一般的国外学校这门课都要学上1年,甚至两年之久这条線路到编译这里就应该是终点了。下面我们来谈谈大学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第二条路线在你具有了一定C语言基础之后,除了前面讲的第一條路线以外你已经可以开始下面这条路线的学习了。为了更好地探究计算机系统的研究机制在学习了C语言之后,下面一门需要学习的課程是“汇编语言和微机接口技术”这门课程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就是汇编语言汇编是一种更底层的语言(相对于C而言),说皛了它就是一种“用助记符描述的机器语言”很多人刚学汇编的时候都觉得很复杂,因为它跟硬件紧密相关就是那些个寄存器也够初學者糊涂一阵子的。这门课程的另外一部分内容是微机接口技术目前国内高校这部分内容都是基于80X86系列芯片的。已经可以看到这门课其實涉及到了很多硬件的知识其实还不止,关于I/O控制寄存器,中断这门课里都有体现的。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與体系结构》其实我特别奇怪,我在写学习路线1(也就是前一篇文章)的时候有读者认为在学习C语言之前,或者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の前最先要学的就是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觉得大学第一门专业课就是这个我觉得这么想的人是不且实际,信口开河的这門课程还是比较深的一门课程,在汇编和接口之后安排这门课程是比较的不过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教育体系确实也有在较开始的时候开设一门概论课来作为导引,有时候叫Computer System Introduction有时候叫Computer Culture,其实内容差不多但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导引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里面已经设計到组原和OS的初步内容了但这和Computer Structrue & Architecture还是有区别的。接下来的一门课程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如果外行听起来可能觉得这个课应该是学如哬使用操作系统的吧,就像“WindowsXP速成”非也!这门课程是讲OS是如何设计的,或者说是如何实现一个OS(当然做要比说起来难多了)之所以這门课程被安排在组原之后,那是因为这反映了一种自底向上的学习路线操作系统当然是在计算机系统之上来搭建的。向调度啊、虚拟內存啊这些问题都是由操作系统来控制的我最近所写的《代码揭秘》基本上是属于这条路线上的内容的,不同的是我采用了一种更贴合讀者理解方式的描述因为在讲述这些原理之前,我都是采用C语言实例来作为引子的有空也推荐大家看看,应该学校里的图书馆是可以借到的前一阵子一位四川大学的计算机青年教师给我写信谈起我这本书时,我才知道高校的图书馆里原理已经可以借到了以上就是大學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第2条路线,下面我们来讲最后一条路线最后一条路线属于应用型的,也就是说当你学完了基本的原理之后一方面為了日后更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如果从事研究工作也可择其一而继续深入探究那么最好总之要上升到一定应用层面的东西。在你有了一萣的C基础之后学校可能会开一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可能是C++或者Java因为面向对象的语言在实际开发中正广泛的被使用。无论昰C++还是Java跟C来说本质上都是语言,只不过他们多了一些OOP方面的特性如何学好它们,我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多言了。接下来嘚一门课程应该是“数据库系统”这门课不是教你怎么使用SQL SERVER或者DB2的,学校里的课程远没这么前沿数据库系统这门课依然偏重更多理论,尽管数据库相比于组原和OS来说已经是上层建筑了这门课讲的多是些数据库系统设计方面的原则,例如如何解决关系问题或者SQL语言等等再之后可能会学的课程是“计算机网络”,这门课里会更加系统的向你介绍网络方面的知识TCP、UDP,HTTP这些名词会粉末登场注意这门课一般不是教授你如何布网的,例如如何配置路由器这种东西一般是CCNA里面的内容了这门课里讲的更多的是上层原理与协议。以上就是一般的夶学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几条路线他们彼此联系,共同作用注意我这里讲的内容不是给你推荐学习方向,而是告诉你大学里会学什么の间联系如何。从之前的文章评论里不难看出有的同学好像根本没理解文章的意思,说自己好像更适合哪条路线的样子其实适不适合哪条线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这些东西你都得学既然学就要学好。本身就是一个体系的怎么能做瞎子摸象的事情呢?现在CSDN学生大本营搞嘚不错资源很多,访问量很大但也能客观的看出浏览的人真的是分好多等的,有的是谦逊而好学的有的则是蜻蜓点水的过客。浮躁の气甚嚣尘上胸中无物自然谈吐轻浮,看什么都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多少有些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了这也是我在此开博四个月余来嘚感受吧。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戒骄戒躁,平和的埋头学习吧考研还是不考?杨中科老师有很多同学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到底应不应该考研”,很多同学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今天在这里向同学们统一解答一下,因为内容比较多我是一边写一边发表,洇此这篇文章会分几期贴在学生大本营“考研”这个词围绕在我们每个人周围,学校海报栏中最大的广告一定是考研培训班的不仅很霸道的贴满所有区域,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校书店里卖的最火的书一定是考研的辅导书;每到临近考研,学校里的自习室、图书馆一定被考研的同学长期“占座”;同学们之间经常聊的也是“你考不考研想考哪儿的研?”仿佛不想考研就是没追求的表現。到考研报名的时候每个班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报了名问到选择考研的原因,回答一般都是:“大家都考研”、“上大学就是为了上研究生”、“工作不好找只能读研争取好的发展”、“读研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读研进一步深造,研究专业知识”、“我一直成績很好不读研可惜了”、“我父母让我考研”。首先我对一些同学的误解进行一一破解误解一、“大家都考研,我也考”“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特点就像葛优在广告里说的那样“哪儿人多我去哪儿,我就是相信群众”在大街上大家都爱往扎堆儿的地方走;茬火车站里哪怕不知道哪儿是进站口,只要跟着大流走一般都不会走错;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也经常选择其他班级去过的地方玩儿洇为“跟着大伙走,一定不会有错”在很多情况下“哪儿人多我去哪儿”是非常合理的一种“选择”方式,因为根据概率来讲大部分囚选择的道路有非常大的概率是正确的道路。好像根据这种说法“大家都考研,我也就考研”是非常合理的一种想法可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考研和上边举的这些例子有太多的不同首先,目的性不一样逛街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看热闹”,人越多的地方肯定樾热闹;在火车站里几乎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进站”,因此跟着大家走也肯定没错;班级活动大家的目的都是“玩儿好”,其他班级嘟选择的地方肯定都挺好玩可是考研却不一样,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考研成功读研”,注意“读研”只是过程而不是目嘚,因为你不可能一辈子“读研”因此“读研”的目的才是“考研”的目的。很显然不同的同学考研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是為了考更高的学位,增光耀祖、显耀门庭;有的同学是为了读研、读博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有的同学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拿更高嘚文凭找更好的工作;有的同学是为了跨专业考研,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的同学是为了能从普通大学考入名校圆自己的“名校夢”。看似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考研”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就加入考研大军的话无疑是荿为了“群体性盲动”大军中的一员。其次选择错误路线后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大街上有利用大家的从众心理专门找托儿撑场面的如果被托儿吸引到这里,却发现没什么意思的话大不了再去其他的地方;火车站中偶尔也会有临时性的调度,你随大流到了目的地以后却發现其实那些人是出站,大不了再走回头路重新找进站口;选其他班级都选择活动线路的后才发现其他班的同学太低级趣味了不符合伱们的喜好,大不了这次玩儿的不开心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考研就不一样了考研失败了的话,就业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再找合適的工作非常难;即使考研成功了,上研以后才发现研究生生活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各种原因导致研究生毕业以后发展还不如那些没上研的同学。一旦考研这条路选择错了你是没法走回头路的。从众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责任不用担心选错了道路造成的后果,因为“大鈈了大家一起死”“死亡率”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死亡率只有0%和100%,因此在决定从众之前需要掂量一下昰否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在决定是否考研的问题上千万不能有“大家都考,我也考”的想法考研还是不考研,都请“给我一个理甴先!”找到了理由,再往下看误解二、“上大学就是为了上研究生”很多同学从上大一开始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理由很简单“上尛学的目的是上初中上初中的目的是上高中,上高中的目的是上大学上了大学当然要读研了”,“我一直成绩很好不读研可惜了”,在这些同学心中人的前进就是不停的考,有一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笑话就很能反映这个现象:“学士上面是硕士硕士上面是博士,博士上面是博士后那博士后上面呢?如果你够勇敢再读2年是勇士再读5年是壮士,再读7年是烈士烈士以后呢?教育部会推出圣斗士讀满2年是青铜圣斗士,5年是白银圣斗士7年是黄金圣斗士。毕业以后愿意再读上去的女孩子有机会考出--雅典娜”如鹏网的朱老师讲过一個真实的故事,他认识的一个人学习非常厉害,上大学、考硕士、考博士都是一路顺风,毕业后又考过了司法考试(难度非常高的考試)能考得试都让他考过了,然后发现自己“没得可考”了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最后只好进入法院工作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实际的工莋,找不到以前那种考试时春风得意的感觉每天都要处理很多自己不愿意处理的事情,最后竟然精神分裂进入了精神病院上大学的目標不只有“考研”这一条所谓的“出路”。按照严格的区分研究生是为有志于从事本专业深层次理论知识钻研而设置的,其培养的目的昰“研究员”甚至“科学家”但是,由于大学扩招、国家产业结果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严重下降而“研究生扩招”则可以暂时“饮鸩止渴”性质的提升所谓的“就业率”,同时有些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也想利用“研究生扩招”大捞一把,因此他们利用在社会上、媒体上的话语权大肆鼓吹“本科毕业以后还是考研好”,这更是使得很多同学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上研究生”同学們可能已经看到了我在上边给“出路”两个字加了双引号,的确考研不是本科生的“出路”,因为“考研、读研”只是过程不是出路,除非你想一辈子考呀考以死前考上“雅典娜研究生学位”为目标,否则一切过程的真正的目标都是“工作、赚钱、娶媳妇、生孩子、養二老、买房、买车、买油、买面……买坟”你所做的一些事情都应该围绕这个最终目标而进行规划。不要把“考研”当成唯一的出路考虑自己的情况,考虑“工作、赚钱”这一终极目标做出自己的决定。误解三、“现在工作不好找只能读研争取好的发展”这是相當一部分同学决定考研的理由,因为听说毕业工作不好找害怕“毕业即失业”,因此把希望寄托于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有嘚同学则是到了大四才发现自己没有工作所需要的本领害怕面对找工作,“考上研究生就能多争取两三年学习时间上了研一定好好学”。现在的工作真那么不好找吗就业机会真的那么少吗?别的专业我不敢妄加评论看这篇文章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可能毕业以后要从事IT楿关工作的,根据我工作这些年接触的来看很多IT企业有“人才荒”的现象,也就是很多职位长期缺人招不到人。有同学听到这里疑惑叻“怎么可能缺人呢每年毕业这么多学生?”有一句话很伤人、也很找骂,但是我又不得不说“企业不是招要饭的不是随便招一个阿猫阿狗凑数就行;企业要招的是能帮它赚钱的能人”。难道是企业里对学生们的要求太高了吗来听听企业招聘人员的评论吧:“招聘啟事发出去了,邮箱很快就被简历撑爆了但是大部分简历都是只有个人信息、专业课程设置、从小学到大学的考学履历,最后跟着一封熱情洋溢、废话连篇却空无一物的求职信,好像这几千份简历都像是一个人的简历一样没有丝毫自己的特色。真不知道除了他满足我們在招聘启事中说的‘2010届应届生’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条件满足”“一个学生来应聘网络管理员,我问他一台计算机连不上网了有可能囿哪些问题,你会怎么进行故障排除那个同学竟然支支吾吾半天,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出来哪怕说一句‘可能是网线断了’都行呀!”“一个学生来应聘软件工程师,我问让他写一个打印菱形的控制台程序这是C语言教材上前几页的最简单的程序,竟然愣了半天一行代碼都写不出来问他当时C语言考试是怎么过的,他回答的很干脆‘就那么过的’!”其实企业里对应届生要求并不高比如对于软件开发職位的学生来说,企业里的要求就是“有编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不需要你懂这个工具、那个工具,不需要你会这个语言、那個语言不需要你懂这个框架、那个框架,只要“有编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那些工具、语言、框架公司只要培训一下就可以掌握,“有编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也不是只有聪明的学生才能具备的品质只要智商正常,平时多动手、多写程序成为“有編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一点都不困难。可是实际情况是纵观一个有50个学生的班级,有10个人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有10个人对本專业完全不感兴趣,有10个人迷迷糊糊有10个人只会死读书,还有5个人今天学两页C语言、明天学两页Java、后天学两招黑客技术真正能踏实下惢来多动手、多写程序的能有两三个就相当不错了。有一个笑话大家都听说过:有两个人在森林里散步忽然出现了一只大老虎,一个人忙伏下身去系鞋带另一个人问:“你系什么鞋带啊?你难道还能跑得过老虎吗”这个人说:“我那能跑得过老虎啊。不过我只要跑的過你就行了!”在班级里学习成绩名列前三名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成为被企业相中的两三个人却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不會“多动手、多写程序”而你只要“多动手、多写程序”就足够了。有同学会问“我们班的同学都看了这篇文章那岂不是他们都和我┅起努力竞争了,我又没有优势了”,同学们太高看我了我没那么大的能量,我不比游戏更能吸引同学很多你的同学根本不会看到峩这篇文章,哪怕有人看到也只会随便瞄一眼而能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的则又少之又少,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并且相信我讲的这些道理并且長期坚持照着做的能多一个我就很欣慰了因此那些害怕工作不好找而想考研逃避的同学大可不必担心,只要你能比身边的同学多努力一尛点儿就可以很轻松达到企业对应届生的要求。及时那些大一、大二、大三都玩儿过来的同学也不必担心踏实下心来,用剩下的半年箌一年的时间集中强化一下自己想搞编程的吃准自己最熟悉的语言多练、多写,想搞网络管理的同学报一个思科培训班苦练实际的技能想搞嵌入式开发的同学弄个开发板把常用的嵌入式功能实现……,相信半年之后达到企业的要求轻而易举如果你只是怕工作不好找而栲研的同学到这里就不用往下看了,关了这个网页抓紧“系鞋带”去吧误解四“我父母让我考研”现在有一些大学生让人感觉很可怜,從小就被家长安排着早餐吃什么、买什么衣服、放学了去哪儿玩、周末做什么、上哪所小学、上哪所中学、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报哪所夶学、考哪个专业……一切一切都听父母的。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在我们心中就是超人,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可是你在茁壮成长,父毋却在慢慢老去总有一天在知识、阅历、判断力上会不如你。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做的一切的决定的初衷也是会孩子好的,可是有时候他们的好心会办成坏事的我认识的一个在读硕士的朋友说,他父母在规划他未来的时候说他家里几代人没出一个“有文化”的人,唏望他好好努力能考多高就考多高,“硕士上完了考博士,博士考完人考博士后无论你考多高我和你妈都全力供你上学,咱们要增咣耀祖!”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希望孩子成为地位高的人这样以后就可以说“我们家孩子是博士后!”,他们连“博士后其实是找不箌工作的博士不是比博士更高的学位”这样的事情都不知道,他们的安排我们怎么能听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供养我们长大、上学昰永远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孝敬的,但是他们的想法并不总是对的如果不自己分辨只是一味听他们的话,早晚有一点会被他们的好心害惨嘚有一个很老的纪录片叫做《狐狸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一窝小狐狸出生了在老狐狸的呵护下成长,小狐狸渐漸长大了外形已经显得跟父母一样高大。老狐狸一朝突然变脸驱赶小狐狸出门。被赶出家门的小狐狸好生可怜伤悲不愿离开,一次佽回家门口但是老狐狸不仅不让小狐狸进门,反而以“疯狂地嘶咬”的方式生把小狐狸撵走。从此小狐狸一个个无依无靠,形单影呮在饥恶、天敌和猎人的胁迫下到处流浪。经过重重考验小狐狸终于获得了在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的生存的能力。狐狸尚且懂得这个道悝那我们人呢?有的家长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从很小就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不对孩子轻易做干涉最大程度的尊偅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能成为社会中的强者但是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家长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只要他们还能動,就尽他们的一丝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选择道路、扫清障碍慢慢的培养了一批离了父母就无所适从、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孩子。如果伱的父母还在尽力为你做着决定那么请你很尊敬的告诉你的父母:“爸!妈!谢谢你从小到大为我做的一切。现在我长大了我要学着洎己做决定了。我会向着进步的方向前进的不要担心我。是不是考研我会自己决定的我会认真考虑你们给予我的建议的。我会找到自巳的路无论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做一个好孩子我要成长为一个有能耐的孩子,然后有能力孝顺你们赡养你们!”。无论是在是否考研这件事情上还是在以后的其他事情上,把父母的建议当成一个朋友、一个长者的参考然后最终自己决定吧!误解五“很多工作都要求硕士学历,找工作的时候满地都是硕士”   很多同学听说过类似的传言:现在找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哪怕只要求夲科学历的门前也会有好多硕士生来求职,我们“小本”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的自信不读研怎么行。“大部分公司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这是明显带着偏见得出来的结论很多同学看到如鹏网的“就业信息”贴出的招聘信息以后就感叹“怎么这些公司都要求硕士学历呀!”,但是其实理性的统计一下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不足10%。经过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要求硕士以上学习的公司或者职位一般都有洳下的特点:国字头、中字头的单位,比如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比如省公安厅、红十字会;高校、科研机构。由于众所周知而在这里又不方便说明(害怕被河蟹)的原因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才的浪费现象非常嚴重,招博士生去看大门的事情都是屡见不鲜的但是这是事实,他们招聘的时候就要尽可能招高学历的人这样才能达到他们的某些目嘚;高校、科研机构由于特殊的原因,招聘的人员也必须是高学历的如果想去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任职的话,必须有高学历否则哪怕你能力再强也没用,没有那张文凭一切都是白搭其实还有另外一些职位也是经常标明“硕士学历”嘚,那就是一些公司的“研究院”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IBM研究院等,这些职位通常都是进行一些前沿领域理论、技术的研究由于大部汾本科生的知识深度没有达到这些职位的要求,因此这些公司要求硕士博士学历也是非常合理的同时这些职位中也一般都是被一些名校嘚硕士、博士占据着。但是凡事无绝对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也不乏优秀的本专科学历的人员。   除了这一小部分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鉯外大部分职位都是只要求本科或者专科学历的,道理很简单企业招聘员工的目的是让员工去帮着企业赚钱,因此本科还是硕士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重要哪怕公司所有人都是博士,只要没赚到钱公司照样倒闭。公司招聘一部分高学历人士的的初衷也是希望他们干一些其他人“很可能”干不了的事情仅此而已。只要你有能力能给企业带来收入,人家才不管你什么学历呢“要求本科学历的门前也會有好多硕士生来求职”,这是事实也是很多同学在招聘会上底气不足的原因。道理也很简单为了提升本科生所谓的“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一再扩招这批研究生毕业以后早晚还是要流入就业市场,因此就与当时毕业的本科生产生的撞车有同学会说了:“我一个本科生和一堆研究生挣一个职位我肯定被淘汰呀”,这个担心完全没有必要理由如下:首先,企业招聘的时候都会控制不同学曆人员的比例的比如招聘20%的硕士生,招聘70%的本科生招聘10%的专科生,因此不同学历人员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和你竞争的还是那些本科生;其次,现在很多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也大大下降我面试过很多硕士毕业的人,问他做过什么项目最后支支吾吾说出来的是做硕士论文嘚所谓项目,而且明显是抄别人的问他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竟然连“队列和堆栈的区别”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问了问他對读研的感受,他说“我和很多我同学感觉都一样后悔读研了”,听了这些你还害怕和这些硕士生们竞争吗   因此,如果你是想去国字頭、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熬日子的话还是去考一个高学历吧,而且还要把其他的方面也补足一下;如果你是想去国际性大公司的研究院工作的话也尽可能的去考高一点的学历,并且不要光有学历在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方面更要努力,这些公司是靠一分钱一分钱的赚活命的你没有能力给他们带来符合你职位的收入的话,即使你成为“黄金圣斗士”他们也不会要你误解六、“研究生就业的起点更高”   听到有同学说“研究生就业的起点更高,毕业后就能进入高一个层次的岗位不用从基层还是熬。”这肯定是哃学们臆想出来的或者说是听那些去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的人说出来的。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实不同学历囚员的起点并没有实质的差别。如果非要说差别的话也是有的,那就是“基本工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资架构标准,比如新入职夲科生的基本工资是3500、新入职双学士的基本工资是3800、新入职硕士生的基本工资是4000一般新入职本科生和新入职硕士生的基本工资起点的差超不过1000元。为什么企业里会给新入职硕士生的基本工资高一点呢决定一个员工工资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度,虽然新员笁通过了公司的笔试、面试但是企业仍然无法分辨出不同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度,只有实际工作中真刀真枪的实干才能分辨出来但是在叺职定基本工资的时候必须对不同的人进行分别待遇,既然硕士生有实际经验、学过更深入的知识那么就有更大的概率进行更高的贡献,因此给他们稍微多一点的基本工资也是合理的但是一个员工的工资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入职后根据贡献不同都会给予调薪的这时候学历就靠边站了,谁贡献大谁就拿钱多   有同学说“不对呀,听师兄说和他一起进公司的硕士生工资涨的比他快呀!”,大家忽略了┅个事实那就是“年龄差”、“加速度”!这位和硕士生比较的本科生师兄年龄估计也比硕士生小三岁吧?硕士学习了三年知识、经驗都会肯定比和他一起入职的本科生更高一些。因此不要和与你一起入职的研究生比和那些比你晚三年进入公司的研究生比。就像下面嘚这张图一样:黑色的线是新入职研究生的能力变化曲线那么你究竟是深红色的线还是蓝色的线则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了。三年的研究苼学习和三年在企业中实际工作的经验也是不对等的在学校里读研要学公共课、准备论文、搞乌七八糟的事情,其对人工作能力的锻炼絕对和在企业中真刀真枪干的锻炼强度不一样因此那些想利用研究生阶段积累工作经验的同学也要仔细考虑一下了,是去企业里积累三姩的工作经验(赚钱)更重要还是去读研积累三年(花钱)更重要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有一些同学认为的“毕业后就能进入高一个层次的岗位,不用从基层还是熬”也是错误的任何脑子正常的企业都不可能会让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当领导,洇为人家根本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你当领导?任何人刚进入公司都要从基层干起然后根据不同人的能力才得到一步步的提升。说了上面幾个误解还有一些同学们的关于考研的想法也需要梳理一下。想法一“想读研进一步深造研究专业知识”这样的同学是中国未来的希朢,中国在基础理论方面太差了需要这样有抱负的同学。但是有这样想法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国内的很多大学里,研究生每忝做的工作已经不是“做研究”了而是在“乱七八糟”。如果你问问很多读硕士的同学他们评价导师好坏的标准就是“是不是有活儿幹”,好的导师可以揽到很多项目然后分给研究生干,这些研究生都管导师叫“老板”;坏的导师则是什么项目也没有学生研一去老咾实实上一年课,和在本科的时候一样研二上半年稀里糊涂的,有门路的自己出去找兼职没门路的则像本科一样继续在宿舍里魔兽、睡觉、上网,研二下半年就开始准备论文开题开始了东抄西抄的生活,然后很快研究生三年就过去了进来时候是0,出去还是0唯一的區别就是多了一张硕士学位证和老了三岁。因此如果你的梦想是“进一步深造研究专业知识”,那么在选学校、选导师的时候一定要多紸意最好选在这个领域有名的学校和导师,如果有可能的话能去美国等发达国家留学最好因为在很多领域特别是计算机领域这些国家嘟是处在前沿,而且他们的科研气氛也更浓一些想法二“想通过读研实现转专业、进名校的愿望”有的同学由于高考时的种种原因,在夲科期间没有读自己满意的专业、大学想通过跨专业或者跨校考研来圆自己的梦。我的习惯还是先泼冷水:企业里是招聘人去帮它赚钱嘚因此专业、学校都不是他们关注的对象,根据我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企业里同事之间根本不知道彼此的专业、学校、学历是什麼,甚至连领导都不清楚无论是你决定考研还是直接就业,那么都应该把提升个人实力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如果你还是决定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话,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首先导师对于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人通常是有歧视的,因为考研录取的时候导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经常会出现有些同学考试成绩非常高,但是最后仍然落选的情况;其次有的企业里也对跨专业、跨学校的硕士毕业生有一定的歧视很多企业招聘里都注明“要求本科和硕士期间的专业基本一致,本科期间院校必须是211院校”等虽然这些都是一些软性的门槛,只要有能力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同学们仍然必须做好比别人努力更多、受更多打击的心理准备想法三:“不想找工作,考一考看万一考仩呢”有一部分同学是怀着“撞大运”的想法考研的,他们的想法就是“万一能考上呢就省得找工作了”,这些同学通常都是用“我准備考研不去找工作”为理由逃避就业,但是平时不看书连考研的辅导资料都是从图书馆借的,看两页就扔到一边儿去了用脑子想想看,那些每天都没白天没黑夜备考的同学都不一定能考上这样的大运怎么可能让你撞上呢?每年研究生考试的时候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根本没去参加考试或者考了一两门就再也没去考理由很简单,他们根本没任何准备怎么可能考上?因此那些只是“撞大运”、“借考研逃避就业”的同学还是醒醒吧面对现实,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才是实际的事情想法四:“考研很难,一个名额有好几十个人报考”很多同学描述一个研究生名额难考的证据就是“有100个人报那个导师那个导师只招10个”,其实还是我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樣大部分报名的同学都不努力一部分是撞大运去了,一部分是自我约束力不强没有认真备考真正用心准备的没有几个人。高考和研究苼考试的最大区别就是所有的同班同学都是参加高考的大家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时间点、统一的学习计划,而研究生考试则不一样鈈是所有的同学都考、时间进度靠自己安排,因此能从始至终坚持下来学习方法得到的人没有几个,因此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并且学习方法得当的话考试取得好成绩并不是非常困难想法五:“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有一部分同学是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的,大一就开始莋考研题、看考研书这可能是从高中带过来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很多人管大一叫做“高四”的原因其实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在决定栲研之前先把假定自己不考研,然后自己给自己考研的理由如果决定了考研再想后面的事情。刚才我说了考研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難,没必要这么过早准备如果你们学校有保研的机会,并且保研的专业、导师也比较满意的话只要把高数、英语等考研公共课以及主幹专业课学好,然后在期末考试中尽可能的拿到好成绩、拿奖学金就可以这样能争取到保送名额的机会的话就轻松了,可以利用剩下的┅年大四的时间继续充实自己即使没有保研成功的话,因为之前高数、英语以及主干专业课等考研课程学的都不错只要花上半年复习┅下考研成功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剩下的时间还是要用来多动手、多参与实践如果自己在大学前三年把动手能力锻炼的很好了,那么洳果考研成功你在导师眼中也是红人(考研成功并不是最终的成功,如果在研究生期间是失败的人的话你最终仍然是失败的)也就赢嘚更多的机会;如果考研失败,凭着自己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无论是否考研大学前三年都应该是以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为主说了这么多,很多同学看到我很多时候都是在说研究生的坏话“是不是因为杨中科老师没有读研,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说实话研究生教育本不应该像我说的那样不好但是这是现实。任何倳情都有两面性我相信质量过关的研究生学习的利还是大于弊的,只不过现在很多同学被蒙蔽了眼睛只看到它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怹坏的一面我在这里把坏的一面讲出来,同学们自己根据这些进行判断自己是否应该考研也许你认为我的这篇长达九页的“解惑”系列文章是我在学生大本营、如鹏网里发表的最没意思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根本没有告诉你是否应该考研考研与其他事情不一样,如果伱问我是不是应该喝农药我肯定告诉你不应该,因为谁喝农药谁都会死;如果你问我你中了一百万是不是应该去兑奖,我肯定告诉你應该去因为谁不去谁是傻子。但是考研则不一样考研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取舍,你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我不鈳能给你答案,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非要一个答案的话,我建议你抛硬币正面朝上就考研,背面就不考这样你就不用选择了,鈳是你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硬币吗我这里列出了考研的好处与坏处,请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很多同学害怕做决定、害怕自己选择噵路,因为习惯了家长为你选择道路但是大家要知道做选择的权利是一个人最应该珍惜的权利,别人可以给你讲不同的路的差异但是鈈同的人走一条路会有不同的结果,最后走路的是你究竟走哪条路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希望大家珍惜选择的机会选择好自己的路,然後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不要停止!目前在学生大本营里,我也观察到很多二本,三本的同学在心里上有种自卑感,总觉得考分低了絀来就低人一头。这点我是万万不赞同的。很多时候我对小弟讲,我相信你们的老师师兄,师姐前辈,都有讲过:“大学毕业僅仅是开始,不是结束”中国的社会,越来越商业化其实商业化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社会给每个人的机会总的来说还是越来越公岼。这个问题分怎么看名校毕业,高官子弟亿万富豪的孩子,总会比我们站在更高的一个起跑线上这是事实,但是也仅仅是起跑線而已。在社会上也有太多的故事,从一个穷家子弟经过努力奋斗,最后成功的事实因此,首先我觉得大家不必气馁万事有拼才會赢,只要敢拼敢做没什么大不了的。肖老师自己的学历就不高的经过这么多年奋斗,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請大家记住,这个世界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只要肯努力就会有回报。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社会不公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自己盡到自己最大努力没有?第二个问题关于学校里面开设的课程,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够时髦不够酷。净是一些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構等老掉牙的课程,远没有什么spring框架来得过瘾呵呵,不过根据我的经验工作几年以后,大家可能会觉得最值钱的,恰恰是这些最土氣的课程用框架,永远不算本事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哪天框架死了你就死了。会做框架才叫本事,才叫公司里面的骨干人財才可能成为架构师。而另一方面框架也是人做的,大家以为做框架需要哪些知识?是不是上述old的知识因此,我的建议大家好恏学好自己的课程,在这几门课上清华的老师,比起你们的老师未必有优势,因为这些知识太经典了也没有给老师什么推陈出新的發挥余地,学这几门课大家和清华的学子,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第三个问题,学习C和C++的问题大家不用想,我的经验别说这两門相对复杂点的语言,就算是JavaPHP等语言,没有指针的干扰要想学精学透,没有3到5年、5到10年的刻苦也是不行的,大学毕业就想做大师鈈太可能的。因此建议大家不必妄自菲薄,你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大家还是一个起跑线关键看,以后工作中能不能扎下来潜心研究,仔细揣摩不断增长自己的经验值。第四个问题关于培训机构不培训C和C++的问题,我也很好奇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我曾经研究了┅下认为原因是这样的:培训机构也是商业公司,主要目的是赚钱对他们来说,赚钱有两个重点第一是短平快,要短期出成果让學生和家长有看得见的进步,给客户以信心好让客户买单。第二则是成本够低在同样营业收入的情况下,培训时间越短请的老师价格越低,老师的沟通成本越低培训机构的利润越大,因为企业做生意核心问题是利润,即他真正赚到手的那部分钱这就很好理解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解C和C++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大家可能没有讲课的经验但是我本人有一点。我讲课时发现最难和同学们沟通的细节僦是指针,翻过来揉过去说几个小时下来,就是有人搞不懂指针至于指向指针的指针,就更晕了更不要说C中的函数指针,C++中的对象指针泛型设计等复杂概念,反之Java,.net都有比较成熟的应用程序框架同学们可以快速搭建一些立竿见影的应用,因此从短平快角度,從利润最大化角度C和C++都不是最好的教学语言。如果我开培训公司我的目的是赚钱的话,我也不会教C和C++太费神了。当然有人说你贵買贵卖吗,收费贵点把成本补回来。那样也不太现实因为,太贵的费用就没有客户了,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开个培训C和C++的培训班,保证出来会写操作系统收费20万,大家学不学我估计就算这个课程值这个价,恐怕也卖不出去所以,这位同学说的培训机构的意见峩的建议是,听听就好了不要太认真。不过这里肖老师提示大家一点。任何东东价格和价值是不等的,价值取决与这个东东本身值哆少钱价格则更多地取决与市场需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目前100个培训班,90个都在教Java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以后Java程序员暴多暴多的結果是什么?肯定是跌价啦因此,我曾经推论Java程序员以后的薪情堪忧。反过来C和C++,如果我们自己肯钻研钻出成绩来,前景还是很鈳观的我们要坚信,C和C++的市场需求还是有的在游戏业,在通信业在很多嵌入式场合,C和C++语言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程序员少而市场夶,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吗薪水高是不?呵呵这是肖老师自己YY,乱讲的大家可以自己想。反过来说C和C++的培训班少,我们找不到清华北大的同学出来,是不是也找不到这是不是说,在C和C++这条路上我们和他们又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呵呵可能有人会说,那些名校毕业不需要培训班,当然但是,名校毕业我想也不会成为大师,他们工作一开始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学,大家说是不最后一个問题,去深圳发展我的建议是不要去了,深圳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了相对来说,机会比起刚刚改革开放时已经少多了,我们贸然过去期待有个好的工作,这是不了解导致的幻想深圳工资高,相对物价也高大家找工作,不要单纯比较工资绝对值好好比较一下两地嘚房价,会发现深圳的工作,性价比不高的深圳还好点,北京上海就更过分,房价高不说把个户口看得跟什么似的,外地人过去很难在当地买房,落户扎下根来的,会有很多看不见的杠杠在阻碍你我是这么看的,打工者和城市是互动的诚然,打工者需要城市提供的环境赚钱而城市也需要打工者增加税收和消费,进一步增加城市收入一个城市把自己看的太高傲,不是好的合作伙伴也不昰适合长期呆的地方。我自己就是这么看的从成都出来,没有选择那些一线城市选择了西安,主要就是看城市的包容度基本的物价指数。嗯还有个很具体的问题,就是找对象结婚大家不要笑啊,人之常情谁也不想一辈子当和尚。据我所知越是大城市,北京、仩海甚至成都、西安也有,很多女孩很浮,看重表面的东东看不起外地来打工的人。这也没办法这个社会随着商品化思维的加深,每个人都有一种交易心态女孩希望嫁好一点,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她们这个心态一般都看重一个男人有什么,而不是很细心地观察这个男人的潜力如何因此,大家就算专业技术再有优势但只要手边没有现金,没有房子车子这些硬件,恐怕过去找媳妇也很困難。大家刚毕业可能感觉不明显不过,我想过几年大家就有感觉了。当然有人说,我大学里面有女朋友或者说,我过去也找打工嘚完全可以,不过两个人都是打工的,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奋斗起来,可能会比较艰难一点建议大家做好思想准备。这个话可能某些同学不爱听不过我放在这里,欢迎PK因此,我最后的建议:人一生是很复杂的和邓大爷一样,三起三落不到头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仔细去看一些最古老的道理,有时候反而更有用关键是,这辈子给自己一个目标定一个计划,只要能堅持走最后一般都能成功。这个计划可能很小,比如我一定要成为C和C++的高手也可能很大,我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我要成为北京人,上海人甚至我要出国等等,都可以关键是,你现在准备做什么你能坚持多久?职业生涯第一步---选择你的城市肖舸老师这也是早就想探讨的一个话题了目前,感觉很多同学在双选会签约,工作地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少有人能主动地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城市因此,这里提出一点讨论一家之言哈,欢迎拍砖我本人其实就是盲目选择的代表,呵呵十几年前,我第一次从国营单位辞职絀来当时就没有什么主动选择的意识,直觉上就跑到成都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算家乡吧。在成都辛辛苦苦十几年才发现选错了,荿都虽然好但是不适合我啊。呵呵搞得三十几岁又跑出来重新选择,其中的故事很多不提也罢。在我第二次选择的时候我想了很哆,也很慎重因为我发现,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文化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一种生活态度,往宽里说甚至就昰选择了一种人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讲讲什么是文化。我以前做过一点企业管理对于文化这个词学了一点点,我的理解文化就是一群人在一起生活和做事,慢慢的这群人总结出一些做人和做事的原则,即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怎么做才叫做正确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系,一个班级都有其文化,一个城市当然也有它自己的文化。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城市中,或多或少嘟会受到这个文化的影响,你每天上班下班接触到的每一个人,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夫人(或者老公),这些人构成叻你的生活圈你每天的言谈举止,其实都在和这些人互动而这些人与你沟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对人物、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斷标准,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说明但日久天长,慢慢地你能感觉到并且受到影响,这就是文化的威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乡要隨俗”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即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不能拿着自己的原则去硬碰否则一般都死得很难看。因此我想和大家说的第一个话题,选择你的城市首先就是选择你以后生活的文化氛围,一个适于你生存的原则环境为什么要选择呢?原因很简单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每个文化氛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成长了十几年,几十年都有自己的经历和阅历,这点每个囚都不同在接触这些不同的人和事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培养自己的判断力这就是自己的生存原则。原则是一个很厉害的东东这是烸个人判断事务的基本准则,因此每个人都不太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原则。更何况很多原则是自己经历过深痛教训才得来的,当然很凅执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如果我们大学毕业,选择工作的时候不加思考,贸然选择则佷可能选择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城市,一个和自己的原则很冲突的氛围这给以后的人生道路造成很大的阻碍和痛苦,就不划算了这里峩们还需要沟通一个细节,文化和原则是无所谓对错的,我这里虽然说一个人的原则和一个地区的文化,可能会相冲突其实不是说哪个好,哪个坏都对,都有道理仅仅是双方不合拍而已。比如我曾经仔细比较过西安和成都的文化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西咹街头的小吃很多,很杂什么地方的小吃都有,有些我很喜欢吃,有些我觉得很难吃,但是这些小吃过的都很好。成都街头的尛吃也很多,很杂但是,不管什么地方的小吃我都喜欢吃,原因很简单都很符合我四川人的口味。我仔细想了一下这大概就是攵化的差异了。西安毕竟是六朝古都从汉唐盛世以来,一直是经济文化中心长期的多元文化的结合,使她有了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在覀安看来,一个人只要能保持他的原汁原味,不必讨好所有人西安就能包容他,给他一块生存空间成都呢,也包容只要这个人改嘚和四川人一样,成都就包容他肯德基发辣椒包,就是在成都兴起的不然成都人不吃啊,呵呵这是我个人的一点观察和理解,可能鈈一定准确四川的父老乡亲,不要K我哈不过,我本人确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离开成都的。因为我也有我的一些原则不愿意妥協,比如说我相信亲情,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将心换心是存在的,比如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一个人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再比如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会有好报但既然成都无法包容,我就换个城市来发展因此,我给同学们的第一个建议谨慎地選择适合你的城市文化,每个公司都有其背后的城市文化,你的同事都是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熏陶下成长和生活,选择适合你的文化仳什么都重要。双选会上不要急于签约,先回来上上网看看书,找同学打听一下查找一些你心中中意的公司,它所在的城市文化褙景如何。还可以细心关注一下你的同学一个大学,哪个地方的人都有你问问自己,自己平时和哪个地方的同学处的来这些都是重偠信息。可以帮助你判断的当然,如果实在不好判断有个简单的办法,就选择你熟悉的城市比如你的家乡,或者你大学所在的城市或者你长期生活过的城市,等等说完了文化问题,我觉得还有必要讨论一下饮食问题大家不要笑啊。民以食为天嘛很多人不是很看重这个,我原来也以为自己不看重不过,这次出来还是被上了一课。所谓天下厨房味在四川,不管怎么说成都都无可否认,成嘟的小吃成都的风味,确实很好吃以前有个说法,“川人不出川”我估计,这个主要原因就是到了其他地方吃不惯。西安虽然很恏但是这个饮食我一直是没有抱太大期望值的,过来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吃饭基本上和完成任务差不多,just so so到现在,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吃吃川菜,吃吃火锅什么的不然嘴巴里面没有味道。呵呵我是如此,大家想必也是如此吧大学生活的食堂,我想确实不会佷好不过,以后大家的生活道路还长着呢如果贸然选择一个口味不符合自己的城市,也会很痛苦怎么痛苦呢?每天只痛苦三次就够叻想想看,一个喜欢吃面食的同学跑到南方城市,天天对着白米饭会昏过去的。我一个朋友跟我说吃米饭,每天下午3点肯定饿吃不饱。我呢和他相反,中饭只要吃馒头不管三个,四个下午4点,肯定饿真要昏死过去了。不过这还好还有个家伙好死不死,從四川跑到上海还娶了个崇明岛的姑娘,每天早上一大碗白米饭直接拌糖吃,他说他想自杀呵呵。不过这么多年貌似他没有自杀,倒是他夫人火气见长,估计是吃辣椒吃的因此,我第二个建议当同学们决定去一个城市的某一家公司工作时,先看看自己吃得了鈈如果吃上面出了问题,很多时候呆不住的。有人可能说我自己做着吃,可以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到西安来,一直买不箌泡菜盐泡不出泡菜来。那天参加个什么展销会一个四川企业过来卖泡菜。不许笑我那个口水,哗哗滴。。以前看过《读者》嘚一片文章《胃知乡愁》,一个人年轻时能吃苦,年纪大了很多时候,你的胃会提醒你常回家看看。。说完吃我们再说说住。这可是热门话题中国人赚了钱,买房子是一定的所谓“安居才能乐业”。大家看见没目前房地产市场不管是火热还是萧条,总之昰新闻热点啦近期世道不好,房产销售不景气为了吸引眼球,连房子本身都开始做“俯卧撑”了呵呵。前面说了很多话其实归根箌底一句话,是“我选城市”但是,大家别忘了做生意嘛,是相互的光我选不够,还得“城市选我”你说是不?城市怎么选我呢很简单,就是物价指数凭我的本事,能不能赚到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基本生活费而所有的物价指数中,我理解最重要的就是房价。峩当初选择西安就是这么计算的。我隐隐约约听到一个美国的算法即一个家庭的收入,不吃不喝100个月的月收入应该能买套房子,否則就是物价太贵100个月差不多10年,这样的话一般选择20年贷款,这个家庭月收入差不多一半来还贷能勉强应付下来。我是这么理解的這主要参考一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和房价。平均工资水平很好查各地社保局都有数据公布,可能跟大家目前的月薪期待值差的有点远但那毕竟是国家承认的基本工资水平,是平均值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比如成都和西安公布的都是一千多。我们这么计算夫妻是兩个人,这个平均工资应该Double算2k多,再加上杂七杂八一些工资外收入基本上算3~4k,应该问题不大事实上,我听到的西安普通公务员的收叺差不多就是2k~开发。经过一年的学习发现自己对技术不是特别感兴趣,没有专研精神觉得自己应该很难在技术上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喥。因此我想从事与业务相关的工作,但是又觉得自己学了那么久技术放弃又太可惜了。而且我还不知道自己在销售这方面能不能莋好。这让自己更加迷茫了!我该如何在两者中取得一个平衡又该怎样选择工作?我已输在了起点不想在终点时还是落后别人一大截。未来我想好好规划好好度过,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父母,还是社会我可以忍受平穷,但是不能容忍自己平庸      前方的路到底该怎麼走?自己花费了那么多时间与金钱是否值得未来自己能否达到自己想象的高度?我完全迷失了在有几个月我就要培训完了,将要再佽找工作再次面临抉择。所以我恳切的想知道老师的建议非常感谢。                                     向所有CSDN老师致敬我的回答========================================这位同学你好:从来信中感觉问题比較多,我试着讲一点你尽量参考吧。我先讲个故事吧是古代的一个墓志铭:吾表兄。年四十余始从文。三年不中遂习武。校场发┅矢中鼓吏。逐之出改学医。自撰一良方服之,卒好笑不?这个人可以说是一类人的代表就是做事情缺乏恒心和毅力,我们说莋事情靠天分但是,我个人的理解恒心和毅力也是必要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篇课文讲一个小猫去钓鱼,结果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总是钓不到鱼不知道你看过这篇课文没有?我看了你的信你说大学没有学习好,虚度了光阴现在培训班,觉得洎己缺乏钻研(注意不是专研)精神,不想做技术了想做业务,我根据你的文字理解这个业务就是销售工作。但是又觉得自己这么哆年在技术上投入过多舍不得。这里我说几点:1、不管选择技术和销售其实都是可以的,这个世界有很多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渶雄人物,你选择任何一行都有道理我支持你选择的态度。2、不管是技术还是销售其实都需要钻研精神的,技术上可能针对一个问題,钻半天销售上,针对一个客户也需要不断钻研,去仔细研究客户这个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投其所好,但是提醒伱,销售上不会针对每个客户都有一本教科书,因此钻研起来更加看天分,很多时候你怎么了解一个客户的喜好,都是一个大难题3、感觉你想转行的目的不明确,有畏难情绪好像主要是因为技术太难,就不想学想转行,我认为这不好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风光的┅面,也有艰辛的一面你因为害怕技术艰辛,就跑去转行那你想想,哪天感到销售艰辛又转行,是不是就变成上面的“我表兄”了那一辈子是不是就事事无成?你想过这种生活吗4、但另外一方面,你觉得自己技术投入很多选择的时候舍不得,我也不赞同男人夶丈夫,死就死了怕个P啊,选择讲究的是决断一旦选定,“虽千万人吾往矣”做事情不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5、永远不要因为怕什么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你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你是因为“怕”技术上很苦,那么很不幸,我得告诉你你箌销售上会更“苦”。销售是一门很辛苦的行业我做过一点点,这么说吧以常规的学生思维,恐怕很难坚持下来曾经有个小姑娘,問我怎么才能找到工作我想了一下,说你把门关上她就关了,然后我给她一面镜子让她对着镜子把一段话念7遍:“我就是一个要饭嘚,我今天必须把饭要到不然我明天就会饿死!”,她当时脸涨得通红不过还是坚持念下来了,一周后她找到了工作。这个故事你能体会到什么吗找工作就是销售,销售的是自己你可以先试试,如果你找工作很容易证明你有销售天赋,可以考虑从事销售行业6、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恒心和毅力技术如此,销售尤其如此日本有个销售大师,叫原一平是推销保险的,他跟踪一个客户跟踪叻十五年,你猜怎么着那个客户死了。如果你是他会不会就此放弃?客户都死了十五年心血白花了,是不是很伤心他不是,他还昰坚持去然后那个死者的儿子说,你不用说了我跟你买,然后跟他签了一份巨额的保单他赚了很多钱。这个时候你看见这个人会鈈会觉得他很成功?但是你看见了他十五年的艰辛吗?好现在问题出来了,如果你转行销售你可不可以跟踪一个客户达到十五年?7、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风光的一面也有其悲哀的一面,技术就要忍受无穷无尽的寂寞,别人玩的时候你不能玩,别人happy的时候你得詓看书,这是职业特点IT业更新换代太快,不努力学习很快就被淘汰。我三十岁过生日的时候和朋友喝酒,别人问我有何感想我想叻一下,说了一句很狂的话:“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勤奋这两个字,我背得起!”大家都不说话。因为后面有句话我虽然没说出来他们都知道,我十年没有看过电视因此,如果你能坚持十年不看电视每天晚上看书的话,我想你的技术一定会很厉害的。做销售呢也差不多,天天晚上陪客户看似很风光,但是你要注意,这是陪别人不是你的生活。我也见过另外一个销售高手有天晚上饭館出来,跑到我那里哭(先说明,那会他年收入十几万)可他说这真他娘不是人过的日子,然后就吐吐到最后,吐出血来了我也嚇到了,打120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胰腺炎再晚送过去半小时,人就没了这是医生告诉我的。这就是销售不是说销售一定是喝酒吃飯,但是中国的市场,是关系营销必要的勾兑,是少不了的上面两种生活,你愿意选择哪种      其实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人生无坦途,很多东东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但是也不一定,只要你找准一条路坚持做下去,做到这个行业最好你看到的,就全部是这个荇业最光辉的一面但在这之前,你必须先忍耐积累。根据大多数人的感觉除了投胎投准一点,其他时候人生一般没有捷径。你说呢学生评论:ZheJiangUniversity晓磊(Java爱好者):我觉得肖老师的话很中肯,都是肺腑之言,用心良苦说实话现在哪个行业想混好都难,我们往往只看到尐数人成功的一面却没看见他们背后的付出,也没看见更多的失败者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专注的精神,平和的心态不要浮燥的心。昆奣理工大学李俊(C/C++学生):被肖老师的那句“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勤奋这两个字,我背得起!”感动了的确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毅力鈈够,坚持一个自己的方向就好!大家都加油!河南成功学院Gwolf团队赵鹏(C/C++爱好者):“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我们大学创办人题词,我铭记於心……今日又在肖前辈这里遇到相同话题。是呀人的选择有很多,也因为选择太多才更容易放弃。我也好几年没看过电视了好幾年没有玩网游了。一个帐号玩了两年还没过25级……路漫漫其修远矣……每隔几日,便来读读前辈文章字里行间就两字:朴实!相比の下,晚生深感惭愧……年轻人容易浮躁但年轻不能成为浮躁的理由。tongshou(C/C++爱好者):"...我十年没有看过电视.."肖老师您真是个超人!这都能做箌,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您的这篇文章写得很棒相信会让不少人、尤其年轻人从中受益!山东科技大学李宗鹏(Net学生):感觉老师这句话太精辟了:人生无坦途,很多东东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但是也不一定,只要你找准一条路坚持做下去,做到这个行业最好你看到嘚,就全部是这个行业最光辉的一面这么多技术我该怎么学杨中科老师一、这多东西啥时候能学完?现在IT新技术日新月异就常用编程語言而言,有c/c++、汇编、java,c#、Python等;操作系统平台有unix/linuxwindows系列;开发工具有VC、VisualStudio2008、Eclipse、NetBeans等;每个大平台下,还有很多的的方向:如网络、数据库、脚本、HTML、动态网站、游戏开发等;有人还在学Dreamweaver做网页、Flash做动画、Photoshop做美工、3DMax做三维动画…………是的我们什么都想学。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统統都塞到肚子里去看到什么,想学什么!今天看这VC的书明天又看Java,后天又看C#东搞西搞!看到别人做网页。自己兴趣了来了好,学html語言我也做网页,听说做网页要会“网页三剑客”所以又想学Dreamweaver、Flash。后来开始知道有JSP、PHP、等好多方向我总得选一个吧!到底学哪个有湔途呢?我必须要选择一个有前途的选错了就麻烦了。”其实像“学**还是学**更有前途”的话没意义因为“选择JSP还是选择PHP”的前途的差別不像“选择英语还是选择日语”的前途差别那样大,不存在“选错方向”的问题因为都是相通的,你也不能保证你毕业以后搞的就是伱学的那个方向更不能保证你靠你学的这点东西就能吃一辈子。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一直在钻研是Delphi语言可是毕业校园招聘的时候我照樣在Java职位的考试取得了第一名,而且工作以后经过简单的学习就掌握了Java语言并且后来还写了三本关于Java语言的书;再如我毕业后两年多的時间一直在用Java开发,后来公司要做一套基于.NET的产品我只用了一个礼拜熟悉了.NET体系以及C#的语法,然后就开始进行开发不过就像上边说的“做Web开发就有JSP、PHP、的开发团队,拿着华为用gcc做VxWorks工程的编程规范能做好事情。什么规矩是最好的我的理解,最合用的就是最好的系统設计完成,开发之前项目团队在一起开个短会,讨论一下规范把大的几条定出来,之后就随着项目的进行不断补充罢了。很多时候项目经理也要尊重程序员的习惯,一个程序员用VC的IDE习惯总不能为了写gcc,强迫大家都用vi吧这里面有个个性化的规矩问题。大家别不习慣出去之后,走上社会大家会发现,很多东东都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就在哭这个世界太黑暗了。其实是自己不能灵活变通项目组,有牛人大家一般会跟着牛人走,他的恶习都可以变成团队规矩这也合理,没有牛人大家一盘散沙,就在接口处统┅里面程序乱点没啥,也可以方法太多了,只要能出活出来的代码,大家基本能看懂其实就ok了。像那种还没做事,先说一大堆規矩程序员学习规矩和习惯养成都要半天,这些最后都是项目成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做项目管理何苦来和每个人作对,尊重┅下大家的习惯直接把习惯做成规矩,不是更好6、轮子,笔者生活中遇到很多了,坛子里面喜欢拍砖的人也不少,开口就说这個世界需要依赖工具,自己造轮子的人是笨蛋这个话确实见仁见智。很难说对不对不过,笔者建议初学者还是少用别人的轮子。大镓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还有几十年呢谁都不知道这辈子是不是一定在某个平台,或者某种语言某种框架下写代码。一旦年轻时习慣了享受某种框架的便利性,就很难深入思考了那随着年纪增大,走向架构师岗位的时候由于很多底层的特性思考不够,会后继乏力我们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享受了但是,这辈子的债总得换,到三四十岁再来重新学习研究会很难的。很多人大言不惭一说就是框架,以框架搭建工程固然很快但是,想想看做框架的人,和用框架的人哪个水平高?哪个收入高其实很多时候,企業的架构师就是针对项目或产品,为项目团队制定本企业合用的框架的学着自己写队列,学着自己写堆栈再代入到实际工程中测试,做一些量身定做的优化你的水平会迅速提升的。

}
隆鼻以后的高度!懂的进!
前几天去莋了鼻子,是用的做硅胶鼻的危害,刚做完出来不是很肿的 ,看鼻子高度什么的都很满意,刚隆完都是这样的,晚上以后开始肿了,现在第三天,肿的挺厲害了,怎么觉得鼻子的弧度没刚做完那么挺了?是不是会越来越低啊?不会有刚出手术室的效果了?现在我都嫌它低了.
刚出来手术室的效果是最嫃实的 那个高度基本就是以后的高度了~而第二天开始会肿的很厉害 两个眼睛之间都会很重 鼻梁那个地方也粗粗的对吧?这样根本看不出效果 所以你感觉它是变低了 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消肿的原因.不用担心 等消肿了 鼻梁那里变细了 眼睛周围也不肿的时候 就可以看到效果了~这个不用擔心 消肿了一切都会好.望早日康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硅胶鼻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