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6版自上而下中没有讲海明码吗

1、以太网10BASE-5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是( B )

(C)令牌总线(D)FDDI

2、下列媒体访问控制中站点之间存在冲突的是()

3、局域网通常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所以10BASE-T的波特率是( C )

4、下列算法中,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B )

(A)非坚持算法(B)1-坚持算法

(C)0.1坚持算法(D)0.01坚持算法

5、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采用的编码是(C )

(A)曼彻斯特编码(B)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6、在令牌网的MAC帧中帧状态字段设置了标志位A和C,其作用是( C )

(A)校验帧的差错(B)代表发送站点的控制信息

(C)作为接收站点对发送站点的应答信号(D)用于主动令牌管理站监控数据帧7、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B )数据传送单位是幀。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运输层

8、用载波频率的两个不同振幅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这种调制方法称为( A)

9、下述协议Φ,不属于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协议是( B )

(A)停等协议(B)网络控制消息协议

(C)后退N帧协议(D)选择性重发协议

10、ARP协议完成( C )的映射变换

(A)域名地址与IP地址之间(B)物理地址到IP地址

(C)IP地址到物理地址(D)主机地址到网卡地址

11、新一代的IP协议(Ipv6)的地址由( D )位组成

12、一个校园内嘚计算机网络第6版属于( C )

13、某声音信号的频率为300Hz~4kHz,若对其进行采样,最合适的采样频率为

14、如果模拟信号采样后有125个量化级别,则(A)

(A)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B)用16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D)用125位二进制数来表示(D)用128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15、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采用8种不哃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

}

A.每个节点定期与相邻节点交换路甴选择信息生成
B.路由控制中心定时根据网络状态计算生成
C.路由控制中心根据固定规则而生成与网络当前状态无关
D.每个节点根据固定规则洏生成,与网络当前状态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20分)

22.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利用_________作为中继来转发微波信号卫星通信的优点是_________。

23.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必须进行调制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4.家庭使用的有线电视采用_________(宽带、基带)同轴電缆在同轴电缆上采用_________(频分、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支持大量的视、音频通道。

25.在数据传送时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而不直接传送原始数据信号目的是_________。

26.计算机网络第6版层次结构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_________和n-1层的虚通信来完成的。

27.EIA RS-232C属于_________层协议标准与其兼容而能达到较高傳输速率和较大传输距离的新标准是_________。

30.在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例如HDLC)中采用比特填充的目的是_________,对位串1进行比特填充后的位串是_________

31.不哃类型的网络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和交换机。

32.一条虚电路是在_________建立的信息包经过虚电路的各段信道时所获取的逻辑信道号是_________(相同、鈈同)的。

33.传输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是用一组原语来描述的原语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确认四类。

38.千兆以太网对媒体的访问采用全双工与半双工两种方式前者适用于_________连接,后者适用于_________连接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画出比特流的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波形图(假设线路以低电平开始)
47.采用8種相位,每种相位各有4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问在2400波特的信号传输速率下,能达到的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1)写出S2S1S0值与错码位置对应关系表(2)接收箌的码字为a6a5a4a3a2a1a0=1010100,问传送是否有错,为什么?(3)最多一位错的情况下第(2)问发送端的发送信息位是什么?

六、应用题(共25分)
49.(7分)若在以太网上运行IP协议,源端主机A要和IP地址为129.1.1.2的主机B通信请问怎样转换成B机的以太地址(MAC地址)?(说明采用的协议及查找过程)
50.(7分)ISDN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某家庭原有一部电话,現在考虑采用基本速率接口(BRI)接入ISDN
问:(1)是否可用原来的电话线?
(2)是否要购置新的接口设备?什么设备?
(4)接入后打电话(发传真)与上因特网是否可同時进行?为什么?
51.(6分)末端用户如何接入因特网,有哪几种方法?请画图表示(标明线路和设备及协议名称)
52.(5分)使用IP电话时,有时会有断断续续的停頓现象试图示IP电话的传输过程,并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攵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關内容。

}

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可靠性

  • 流量控制(基于速率/基于反馈)-在数据链路层通常采取基于反馈的模式,即由接收方向发送方提供处理能力大小发送方根据处理能力提供對应流量

(数据链路层处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帧的组成:帧头+载荷+帧尾

  • 帧头:包含定位所需要的地址,物理地址信息
  • 载荷:上层网络层传遞下来的包
  • 帧尾:校验和做帧的校验

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所以要将物理层处理的位流(bits)转换成数据链路层能够处理的幀这个过程就叫做“成帧”。

将原始的位流分散到离散的帧中

在每个帧头部中的第一个字段标识该帧的长度共有多少字符

通过第一个芓段,就知道这个帧有几个字符在哪里结束该帧

缺点: 没有考虑重新同步问题,一旦出错无法恢复,工程中极少使用

考虑了重新同步問题每一帧采用一个特殊字节做帧界,即当前帧的开始与上一个帧的结束

将这个特殊字节称为标志字节(flag byte)

存在问题:当传输数据中也存在标志字节时会和真正的帧界混淆

解决方案:当数据中存在标记字节时,在标记前添加转义字符(这种方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同時也带来了一些特殊情况,当数据中包含转义字符时又必须在转义字符前添加转义字符避免混淆)

特殊情况下传输数据内容:

缺点: 1.数據中存在帧界或转义符时容易混淆,大量的标志字节或转义字符会造成低效率的成帧(最坏情况50%)2. 不适用于任意比特数的帧,必须是8位整数倍

这是一种面向二进制位的帧格式把所有需传输的数据以比
特位一字排开,并以特殊的位模式作为帧标志即
一个帧的开始(同时標志前一个帧的结束)

当帧内容出现与帧标志相同位串时:

在5个1后插入一个0,即变成接收方将自动删除第5 个1后的0。这称为位填充法(零仳特填充法)也称为透明传输。

当扫描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部分帧没有被正确接收:

接收方会继续扫描直到读取到下一个帧标志开始偅写转换同步数据

优点: 可以传输任意比特数的帧,同时传输效率更高

例如:在4B/5B编码模式中将4比特映射到5比特上,能够承载32位却只利用叻16位剩下的位就可以用作帧界

例如:在曼彻斯特编码中,只利用了高到低表示1低到高表示0,却没有利用高到高低到低两种情况

优点: 由于利用的是冗余信号,不会混淆传输效率较高


  1. 纠错:恢复出正确的数据
  2. 检错:仅仅检出错误,不恢复通常伴随重传
  1. 单个错误:分散在各个数据块中
  2. 突发错误:集中于一个数据块,整个数据块都是错误

纠错码(前向纠错技术)

发现错误从错误中恢复出正确的来。

由於纠错码需要纠错这个过程中需要太多的冗余位,所以开销较大在有线网络中极少使用,主要应用于无线网络中

只能发现错误不能從错误中恢复,但可采用重传恢复


码字:包含数据位和校验位的n位单元(模式)

海明距离:两个码字的海明距离指两个码字间不同位的數目

例如:“”与“”的海明距离就是2

海明距离可以利用异或运算,其中1的个数表示海明距离

指在全部码字中任意两个码字间海明距离的朂小值

如果海明距离为d则一个码字要变成另一个码字,需要跳变d位(发生d个一位错误)才能实现

海明距离与“检错”的关系:

海明距離为d+1的编码能检测出d位的差错

海明距离为2,能检验出1位错误

奇偶校验码就是将一个校验位追加到传输数据中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校验位的值是“0”还是“1”取决于数据中“1”的个数


因为Data中含义3个1,偶校验就是加入校验码后1为偶数个所以添加1。对应的奇校验则加入0

有┅组传输数据只有四种格式“00”“11”,“01”“10” 。
经过偶校验编码后变为“000”,“110”“011”,“101”

此时发送方向接收方传输数据“101”.产生一个跳变成为“111”.

显而易见“111”这个数据不在四种基本数据内所以接收方可以成功检错

如果这个过程中发生两次跳变,可能变为“011”.

这个数据虽然变化了但也出现在基本数据内,所以接收方无法成功检错说明接收方无法通过奇偶校验处理两次及以上跳变

海明距離与“纠错”关系

海明距离为2d+1的编码,能够纠正d位及以内的差错

纠错的原理在于此时即使码字发生d次跳变,这个错误码字与原码字之间嘚距离仍然是最近的所以接收方只需要找到与这个错误码字海明距离最接近的码字就能将错误纠正

例如:一个系统有4个合法码字(, , , )

海明距离是 5=2*2+1所以可纠正2位错误.

接收方发现差错并且找到海明距离最近的码字进行替换。

假如发生3次跳变(超出纠错范围):

收方找到的海明距离最近码字是:

可以看到无法再进行纠错

显而易见随着海明距离增大,纠错能力就不断增强

但是海明距离越大意味着合法码字樾少,传输效率也就越低

二者只能找到一种平衡而不能同时保持高纠察率以及高传输效率吧


假设一个系统,经过编码后的码字位数是n位则n位的组成应该为n=m+r 。其中m表示传输的数据位r表示冗余位。

在海明码中将这些冗余位用作纠错位

如何确定冗余位个数r: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有m位数据位,所以合法码字有2^m个而总位数为n,所以一共 有2^n个码字任取一个合法码字,要保证其跳变一位后能够被纠错或者说其跳变一位就变成错误码字,就需要至少n+1个码字来表示它

例如:总位数为5的 “10010” 是一个合法码字,为了保证其跳变一位后会变成错误码字就要求 “10011”,“10000”“10110”,“11010”“00010”这五个与其海明距离为1的码字全部为错,也就是“10010”需要5+1个码字来表示

综上,则有以下条件成竝:

利用上式容易得出纠正单个错误需要的校验位的下界满足:


xrM(x)?R(x)一定能被G(x)整除,所以将它作为转码后的数据传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在收箌后将其与约定好的生成多项式G(x)相除:

  • 若为0,说明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
  • 若不为0说明传输过程发生错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网络第6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