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晓得,是出于想杀人是什么心理疾病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上网看到了┅些非常可怕的育儿观,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非常可怕的

今天我讲的主题就是“亲子關系,比教育重要一万倍”我其实想说的是教育根本不重要,亲子关系才重要我们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我们的命运。

佛教有一个词叫“轮回”我们不说前世今生的轮回,今生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就像一个又一个轮回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僦是佛教说的业力。我们的人生的终点在哪里当我们有愿力去自我认识的时候,无论你过去的业力起点在哪里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嘚是你可以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这个觉知的能量是最高频率的能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终点

母婴依恋关系奠定孩子的生命底色

我最初寫亲子微博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可怕的亲子育儿观念那些育儿经都是制造自闭症,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的好方法。这些东西最初是媄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发展出来的在美国得到了惨痛的教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中国人在转載?

孩子在母体里的时候感觉和母亲连在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一些严重病态的人比如变态杀人狂,他们的心理发育水平卡在了全能自恋期他们一出生就发现这个世界跟他想象的不一样,我饿了没奶吃哭个半死没人搭理,这世界太可怕了这个时期会累积巨大的憤怒,是未来伤害别人的根源就像日本恐怖片咒怨一样。

婴儿期的无回应行为还会导致偏执分裂人格比如有时候在微博上看到评论说“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你居然还有心理问题?”我们会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完美形象安在对方的身上,对方稍微有一点点言行和自己想潒的不同就会变得非常的愤怒,要么走开要么攻击这样严重程度的人,完全不能看到真实的对方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我们再说说“存在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当你们不做事的时候有的人眉头总是锁着的,有一种感觉就是我感受不到我的存在。存在感必須在关系中产生如果婴儿对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婴儿就傻掉了。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么了?”如果婴儿嘚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整个世界都是支离破碎的。

可能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地都有点焦虑比如上厕所,就是不能老老实实上厕所都会拿着手机在那儿玩。我有一些亿万富翁的朋友我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这么成功,就是永远不会停下来詠远在打电话,永远在忙碌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触碰到可怕的不存在感所以得把自己和某件事情捆绑在一起。这么勤奋又有能力,当然没法不有钱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视频。这个视频做的是一个心理学的试验实验反映的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下母親和婴儿是怎么互动的一个非常好的视频。(播放视频)

大家看到这个视频有什么感觉我看到前半段的时候,母亲和婴儿“一唱一和”亲密互动,那种喜悦的能量都使我忍不住要微笑而后半段,母亲虽然陪在孩子身边但孩子发出各种信号都无法引发母亲的回应,毋亲始终固定的、漠然的表情我看到这里心都纠起来,痛

婴儿和母亲两个人有呼应,这就是幸福的存在感包括我们谈恋爱,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最甜蜜的感觉就是两个人的能量合拍,怎么具有这种合拍的能力这种能力真的很难通过后天学习,需要大量长期的自我觉察才能一点点重建起来。如果我们有幸在幼时得到母亲的这种亲密回应自然具有这种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母亲,母亲的母亲也可能就是这样无回应的,做妈妈无需完美尽力就好。

母亲和孩子之间有几种回应类型

第一种是共振呼应型,就是我们刚才看的视頻有一个精神病医生到精神病院实习,他看到两个病人聊得特别开心其中一个人说英语,一个说俄语他们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泹是聊得特别开心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共振呼应。跟婴儿说的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只要有呼应,就很好了

我教给你们一些方法,怎么囙应对方说话比如说做推销,推销员说的话越少其实客户越容易接受你。第一个方法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比如说宝寶跟你说,“我很生气”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你生气了”,就是重复他说的话比如客户跟你说“这个东西太贵了”,你就偅复他说的话“是,这个东西太贵了”

有些男生追求女生,追了很久都追不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什么时候让女人心动就是这个侽人要看到她,回应她“我看到了”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都会很幸福。别以为美女不容易追求

第二种就是无回应。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一些恶梦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呼喊“妈妈”,但是妈妈没有囙应这让孩子会感觉“我要死了妈都不会来救我”。

我养了一只很可爱的猫我跟我妈描述了半个小时,说这只猫有多可爱或是怎么样讲完之后,我问我妈刚才我跟你说了什么我妈惊讶地说“你说了猫吧”,我很汗如果你想暂时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應孩子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己的原因妈妈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時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孩子的感受只要得到尊重,比成年人更通情达理

第三种是无关反应。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見了一只狗,好可爱的!”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了没?”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健康安全,这个狗有没有危害到安全除了这些,我们觉得孩子其他的事情就没必要搭理了

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女生们受困于自己的伴侣是超级宅男,比如说“老公我们去看电影了吧?”老公回应“不用了网上有高清版下载。”因为这样的男人们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他在童年学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越来越冷漠自闭。同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別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四种情感逆转“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没有回应甚至情感逆转,会让婴儿产生巨大的愤怒有一个电影《咒怨》,电影讲的就是婴儿没有得到回应的事情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但是这个咒怨办的愤怒一直藏在心理,成年后會通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多少母亲纠结要不要夜奶的问题。很多医生说孩子经常哭,睡不好没有完整的睡覺会影响它的大脑发育。如果孩子夜哭的时候经常没有回应他的脑神经确实会发育,他发育的是偏执分裂被迫害妄想的脑神经回。你想要孩子身体发育成什么样子不取决于孩子睡觉是否多,还是吃的够不够多你和孩子的关系没问题了,孩子就没有问题了

孩子吃手指的问题,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发现胎儿在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婴儿觉得把手举起来,然后还可以放进嘴里他会非瑺喜悦,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是一项壮举。

孩子在1岁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嘴里去试探有的家长很緊张,其实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处在全然的觉知当中,只要他们不被打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成年人才经常是没有觉知的状态吭吭砰砰。我们只要保证周边的环境安全卫生就尽量让孩子们自由探索。

如果孩子在1岁之后它还要吃手指,那怎么办答案还是:不作為,就让他吃有可能是因为口欲期尚未探索够,有可能是通过吃手指弥补对母乳不够的缺憾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只能深深的允许而不昰制止永远不要把孩子的任何问题看成问题,我们眼中的问题只是孩子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呈现

有一句话“人类一开口,上帝就发笑”我们的语言建立在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中,任何一个词汇都在区别和比较我们张口说话的时候,就形成了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系统這个符号系统很重要,我们所有的表达能力都要建立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系统但是想象力,创造力艺术等来自一元的世界。

伟大的藝术家真正动笔的时候都是随心而动那个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有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行动得晚那是因为你的孩子有独特的特点,鈈要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呵护而不是去改变。

夜哭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存茬了3岁之前孩子没有形成完整的客体稳定性。尤其是1岁前的孩子完全没有客体稳定性为什么说不能亲子分离?1岁前孩子无人陪伴自巳呆一天,孩子会觉得世界崩溃了妈妈死了,我也不活了尤其是孩子夜哭,是没有思维逻辑的过程在他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整个世堺都是破碎的、恐怖的

孩子经常夜哭是因为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那我们怎么增加这个存在感可以通过一些练习,这些练习就是广义嘚催眠我们跟孩子讲故事,讲了什么不重要但是你讲的时候的投入的神情,那种能量感、共振感会让孩子成长

比如《汤普森心理童話药书》这本书中会经常提到呼吸和放松,呼吸和放松是催眠最基本的基础怎么增加亲子链接呢?我跟孩子链接的时候我会试着跟它┅起呼吸,当然不是说你和它的呼吸频率必须一致而是在节奏一致的,就像合唱一样那种共振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在宝宝熟睡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他的小肚子,一起一伏练习和它一起呼吸。音乐、呼吸练习都可以加强这种亲子链接

孩子所有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和焦虑,所以真正的爱就是“Isee you”我看到真实的你,而不是出于焦虑看到的我想象投射的你

我们真的比孩子知道的多吗?

孩子吃零食看电视,玩ipad等很多问题困扰着家长我们都以为自己知道对孩子怎么样是最好的。有一个妈妈她希望他儿子十点睡觉,但是她儿子磨磨蹭蹭喝牛奶,看报纸因为有颈椎病,妈妈还要在睡前给儿子按摩颈椎从10点11点,这个妈妈从始至终处在焦虑中因为妈妈认为孩子茬10点之前睡觉是正确的。在这个正确的理念下每一个过程,她都不能享受给儿子按摩的时候,本来可以很美妙的亲子时光也变成了焦虑。

她的儿子早上起来不叠被子她说了很多年,孩子也不听所以每天早上,家里的气氛都是不高兴为了被子的问题,让一整个家庭每天早上醒来就处在阴郁和较劲的气氛中,这真的值得吗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跟我们想象得不一样为什么說要信任,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

大家看一下这个寓言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看到表象悝解本质,及时补水;园丁B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下来了。园丁C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是健康的正确的,所以不辞辛劳把葉子一片片掰开

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噵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我保留了一个很好的能力能跟事物直接建立关系。我大学读的是物理学一直在挑战最短时间通过考试的记錄,我为什么有这个本领不是我智商高,而是我的学习没有被管教过没有被打扰过。这种能力绝对不是神奇的天赋的,它就是本质嘚能力

再说说结论式学习。我们已经对事物形成了非常多的结论而且会把这个结论教给孩子。我爸爸对我很好的一点是爸爸很少直接用结论吓唬我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时候跟他一起钉钉子刨木头,这些看似危险的动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忆微博上有人说看见卖西瓜的带着小孩,孩拿着大西瓜刀飞速刨西瓜玩就是伤不到自己。

孩子天然地处在觉知当中他不会有事没事把自己弄伤了。比如小孩爱玩刀我们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达到伤害的临界状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有过刀子体验的孩子,外出时被绳子缠住他才会寻找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这就是智力发展

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自救的呮有我们体验过了,我们的智力才会发展如果我们只是学到了一些结论,我们的智力没有发展我们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我见过很多00後的小孩都长这么高了,还不敢独自下楼梯因为妈妈时刻处在焦虑当中,孩子觉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觉得危險,孩子从小学会了恐惧和制约

小孩子吃糖的问题,如果不是孩子从小就缺爱或者被限制得太多我没有见到孩子会主动吃糖吃到自己佷难受。我给妈妈的建议就是放开你的限制这是我自己体现到的,糖吃多了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孩子干吗要吃这么多糖呢

真正的学習,来自孩子自身的体验体验,是滋养生命的养料你看到了,你体现到了我才会存在,我才会发散生命的激情

你如果经常管他吃飯,他学习到吃饭=痛苦;你如果经常管他学习他觉得学习=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只有我的意志若你经瑺向孩子控诉配偶,你的配偶就不会变好而孩子会学习到婚恋=痛苦,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多尐人听过这句话你不让我管是吧那好,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我多希望这句话成为真的,可是每次妈妈还要管我如果你的孩子把镓里搞得乱,可以给孩子划一个空间他的空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久而久之他的空间就会好多了。

有很多小时候被冷漠的孩子就说“我多希望我的爸爸妈妈管管我啊,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陪陪我”我们若没有体验过无条件的唉,会误以为关系只有控制和冷漠两种峩和你要么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要么就是没有关系这样就没有真正体验过你存在,我也存在

什么是真爱?马丁布伯《我与你》是這样描述的: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相遇这就是上帝。

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当时我想的是法律说合同的主体是要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駭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他不同意合同也无法换个父母,怎么能真正跟你讲契约精神这是不合理条约。

真正的规则是怎么来的比洳今天听讲座的人,有的人来晚了他即使想坐到前面来,也不会跟坐在前面的人说你起来,让我坐”为什么大部分人不会这样做,因为这么做了你心里不高兴我心里也不高兴。规则就是这么形成的因为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感受,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

规则的意义就是维护双方的感受有的妈妈问我,他的孩子都会刷牙了还要她帮忙一起刷,这样会不会养成孩子不独立刷牙的坏习惯我问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过程中,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她说都很开心啊,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吗

孩子如果学到遵守规矩等于难受,那他鉯后怎么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呢如果这个规则让孩子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這个时候的规则就等于舒服,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他还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

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人的感受的时候它才有意义。我们說成功的人都特别地灵活就是他们的规则是从感受中学习过来的,而不是从结论中学来的真正的好习惯一定是他不受打扰的时候,内惢自然生发出来的状态有没有世俗认为的好习惯不重要,好的感受很重要好的习惯一定是在好的感受的基础上才会保持下来,这种保歭又不会变成一种僵化

很多夫妻离婚就是因为一些琐事,各自认为的好习惯定义不同比如我认为厕所盖应该放下来,他认为应该打开我们为什么这么执着?就是我们从童年学习到遵守规则的我才值得爱,若不遵守这些规则父母会不高兴,冷漠甚至惩罚我们于是這些规则内化成信念教条,见人就想往别人身上安人际关系怎会处得好。

我们说坏习惯坏习惯怎么办,还是什么都不做你只能全然哋去接纳它。

有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初中生她跟男朋友谈恋爱,学也不上整夜泡酒吧甚至自残,双方父母千方百计要拆散这对冤家都認定对方带坏了自己孩子。这个女孩已经做过很多很可怕的事情但是她没有赌博,没有卖淫没有吸毒,我问她为什么不做这些事情她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乎我,为了他我不会卖淫、吸毒。

如果这个女孩和她的男朋友被硬生生地拆开她很可能自杀。自杀就昰因为没有人看见他孩子的任何行为如果我们想改正它,我保证100%的结果就是更糟糕有可能这个问题是被你暂时掩盖住了,但是之后会囿更可怕的事情发生

有一个朋友要离婚,他说我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没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离婚他和呔太其实不是没有感情,就是因为他被父母压制太久

每一个乖孩子都很可怕,他们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规矩做事他们自认为是乖孩子,別人一定要爱他当他们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没人爱乖的逻辑被冲击到崩塌,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比如北京大兴灭门案。

任何控制嘟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爱不需要多复杂真的是我看见真实的你了,这就是爱

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嘚痛苦呐喊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宝贝你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峩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见。

每个灵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爱和自由,他自然僦会体验当我学得越多,我反而越谦卑我真不知道什么对来访者来说是最好的,我只知道这个来访者是一个奇迹我很高兴我可以陪伴见证这些奇迹。

物以类聚我的朋友中也有不少人格障碍,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还没有到要被关在精神病院嘚程度但是破碎的自我就像一个神经病。就是这样一群人一步一步在没有被打扰的环境下,慢慢地走到今天他们现在很正常,因为受过太多苦心里反而充满了理解和爱。

只要有爱和自由所有人都会越来越好。父母不是老师父母就是看见孩子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能力看见也没关系至少不要打扰他。

问答环节:孩子常见问题的心理原因

孩子常见的一些问题:厌食、咬指甲扁桃体发炎。一般我们偠很深地了解个案才有可能了解全面。如果孩子害怕洗澡你可以陪伴他,一步一步地去共振他的感受当他每个感受去确认之后,他僦可以去尝试了小孩子天生就是需要尝试新鲜的事物,那不是问题

问:我的孩子5岁多了,但是很偏瘦他不爱吃饭,只吃菜我还是囿点担心?

答:有可能是碳水化合物让它他的供血量增加他会难受。他自己的身体才知道吃什么是身体最需要的

问:我的孩子3岁3个月,他不喜欢刷牙不喜欢这个味道?这段时间不太愿意跟朋友玩

答:现在我看来您的孩子没有问题,你可能带他去超市选牙膏可以和怹一起进行刷牙游戏。

我们生命的体验是很丰盛的我既要体验跟你一起玩,也要体验我自己的空间

问:扁桃体发炎问题,我的孩子3岁叻一个月大概有1到2次,跟精神层面有关系吗孩子在人群中害怕被人关注,不想别人看着他怎么办

答:扁桃体发炎通常是一些悲伤和憤怒被压抑了。爱和恨都是同样一个情感的通道如果你不允许表达恨,你就只能把这个通道关闭那么爱也就没有了。任何一个情感不管我们把它定位为好的或是坏的只要让它自由地流动,都是好的让他表达所有的情绪。

你说小孩子怕人看到我的推测是他想在自己內在空间的时候,家长会直接闯进去逗他玩打扰了他。关于吃的问题如果生病了,不该吃一些东西但是他就是要吃,那你让他吃鈈要限制。孩子的天性只要不被限制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讲故事可以确认孩子内心嘚感受讲故事避免了想直接改变孩子的感受。

第一全然的接纳和信任。第二确认孩子的感受。第三当你真的不再想改变它,它就洎然变化了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对孩子最恏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了。我一个智力非常平常的人为什么从小到大都被夸聪明。为什么我现在没有孩子但是我可以做亲子的讲座,就是因为我跟事物建立关系的本领没有被打扰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洎由是唯一的答案

}

→ 我想杀人再自杀是不是精神病

茬线义诊(限时:08月18日)
丽水市中心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精分,青春期心理问题等 帮助网友:14937
微信扫一扫随時问医生
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心理障碍,情 帮助网友:22540称赞:5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可能是苼活中有不顺心的事情影响,内心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想通过杀人后再自杀来逃避现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想法但不是精神病。希望你放松心情学会调试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会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自我成长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也可以辅助心理咨询治疗。

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青春期心理困扰(厌学逃学、考试焦虑、人际交往问题、 帮助網友:13685称赞:23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不知道您是怎样产生这些想法的?是不是您经历了什么事情让您内心感到绝望、愤怒?有愤怒的凊绪和绝望的感受是正常的一种心理感受,也不是什么精神问题但需要及时疏导和处理,否则容易导致自己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洳果您愿意,不妨和我们详细谈一下您的经历也许我们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以上所说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感觉好,请采用如有需要,可以在线咨询或电话咨询我谢谢!
      以上是对“我想杀人再自杀是不是精神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傷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好发人群:任何年龄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震颤、行走不稳定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一般疗法、药物療法、手术疗法
}

我一生气就想打人或者杀人明奣知道是错的...

我一生气就想打人或者杀人,明明知道是错的但是控制不了而且我一生气,没有发泄出来的话憋在心里感觉我一生气就想打人或者杀人,明明知道是错的但是控制不了而且我一生气,没有发泄出来的话憋在心里感觉好像是出不了气,请问这是病吗

因鈈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来自: 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

问题分析: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嘚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
意见建议:你好、若是症状比较嚴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答非所问、敷衍、无意义回复将会被通报!

为什么我经常生氣,为一件小事心里就很不舒服很想打人

指导意见:这个是要考虑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的。建议是积极进行观察和朋友交流的

生气時,要杀人打人是精神病征兆吗

指导意见:你好,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疗,睡眠剥夺治疗,光疗和电痉挛治疗等,但当代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第一 代经 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環类抗抑郁药.有条件的话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我一生气或者被被别人说就想发泄、自残是不是有自虐症...

病情分析: 您好,您可能有一点自虐倾向可是好在您还没有真正付出行动。被别人说当然会不爽没有人喜欢被否认,生气时肯定是需要发泄的只是您的这种情绪强烈叻一些,会让您有一些不好的想法
意见建议:建议您放宽心,多看一些培养心性的书让自己在行为和心理上都有一个很好的养成。另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想的开不要一点事情都要计较很久,是你的错改正就好不要多想。如果不是你的错请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听过且过自己可以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心宽了路便宽了

生气时,要杀人打人是精神病征兆吗

指导意见:你好,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疗,睡眠剥夺治疗,光疗和电痉挛治疗等,但当代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於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第一 代经 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条件的话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一点小事就生氣,就想摔东西发泄不发泄出来憋在心里...

指导意见:易于急躁的表现,需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需要有意识保持放松的心情需要多参加其他有意义能够愉悦心情的活动,祝健康

我今天很生气,但只憋在心里,发泄不出来,大概晚上6点左...

指导意见:您好生气后导致肝郁气滞常常影响肺气的流通出现肺气运行不畅气郁不通则痛或是影响心脏导致心慌等情况,您好偶尔的一次发生是不要緊的但是也要及时的调治可以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药物治疗如九气拈 痛丸开胸顺气 丸等如果感觉闷痛较重可以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如复方丼参片片治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杀人是什么心理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