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罐头厂的工人都干啥活把活干完后把钱都用来买牛奶捐给了医院

    作者简介:方文国男。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前参赞现旅居泰国,担任泰国玛希隆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泰国吞武里大学顾问,泰国中国文化促進会主席先后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和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曾供职于重庆市政府侨办、北京华文学院、国务院侨务辦公室、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和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热爱文学写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青年报》、《美国侨报》、《世堺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作品数十万字,著有散文集《落花如雨的国度》、《彩虹大地》等书

  2020年5月1日星期五

  泰国整个4月份的疫情可用波澜不惊四个字来概括。虽然如此政府从今日开始,延长实施《紧急状态法》继续实行霄禁、禁止销售酒类等管控措施。今日新增确诊病例只有6例无新增死亡。曼谷新发现1例其余5例在南部的也拉府。仍在医院治疗的的187例

  疫情不重,有空关注朋友嘚评论在我《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日记后面,署名曹春玉的读者用几乎命令式的口吻写道:把“XX肺炎”去掉!虽然前面加了一个“请”芓但她(我从名字猜测是位女性)那不可遏制的愤怒似乎力透纸背,直逼我的眼前

  我的《曼谷日记》首发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公众號上,一般只有在泰的同胞们才能看见因此我猜这位曹姓朋友可能也是居住在泰国的。我在回复中首先对人家的关注表示真诚的感谢哃时也不无委屈地说明我只是引用台湾《东森新闻》主持人的原话,加了引号表明我也反对“XX肺炎”的提法。但是我是非常理解这位萠友对家乡、对祖国的那份情感。虽然人在天涯祖国依然在心中,家乡容不得任何玷污

  由于多年从事侨务工作,走了世界上很多哋方接触了数以万计的海外侨胞。他们出国的原因、途径不同他们在国外生活水平千差万别,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他们无一例外对祖(籍)国有了与在国内时不一样的特别情感。最主要的表现说来很好玩他们自己在一起时,还会论及国内的这个不足那个欠缺与国外相仳哪些方面既落后又古怪,但是他们绝对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国家说三道四,谁说跟谁急扯起五星红旗打上门去,直到对方道歉改口為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国家领导人有一次出访北欧一个国家行程中有去该国议会演讲的安排。受一些势力的挑唆和某个打着基金会名义的报酬诱惑一大批人堵住议会大门。侨胞们闻讯立即行动起来你会拉横幅我也会,你会喊口号我抬出高音喇叭你会堵门我“君子动身体不动手”,一个一个把你全部挤走总之,一定要让来自祖国的领导人不失体面地进入议会事后,领导人两次接见侨胞對他们说你们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

  我在泰国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去参加一个侨团的活动。坐下后一位老华侨过来和我打招呼然後说上个月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一个节日招待会上,使馆的官员用英文发表祝酒辞“中国官员不说中国话”,他唾沫星子四飞神情┿分愤怒。因为涉及使馆的官员我不好表示什么,接下来他递给我他们协会常年编的一本32开本的杂志翻到其中一页,指给我看领导讲話照片下面赫然印着他刚才指责外交官员的话说说也就算了,印成文字可是另一回事了我赶紧接过他手上那本杂志,同时起身到签到囼上把准备发放的杂志让人全部捆好送到我的车上去那一期杂志最后全部堆到我的办公室,一本都没有外泄我们侨胞有时爱国爱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更加认识到祖国或者国家的重要关键时刻能保护你的不是“民主”、“人权”,而是你的祖国你嘚国家方方《武汉日记》里惹人反感的其中一个细节是她的侄女有新加坡派飞机来武汉接走。她对此先是对自己能动用警车送侄女去机場而自得又明里暗里拿新加坡来对比她的祖国,似乎中国在疫情爆发时还不如一撮尔小国那样对自己国民负责。也许像方方这样的作镓真的在国外呆下来了她才能设身怎地理解祖国这两个字的份量和意义。

  2020年5月2日星期六

  昨天泰国电视台和今天的泰国各家报纸頭条都报道了泰国国王伉俪皇家赈济部门。玛哈哇

}

原标题: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本文写于2011年近十年过去了,今天看仍有它的价值和警示意义

自去年6月正式实施生乳新国标,关于中国乳业标准の争早已吵得沸沸扬扬。

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丁棉一再炮轰:

“目前中国乳业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中国 “乳业泰斗”骆承庠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认为,“如果继续下去中国的乳品工业恐怕要完了。”

此言和乳业专家魏荣禄如出一辙:“这10年来Φ国的乳业几乎是骗人的。但总有走不下去的时候吧”

商人王梦林每年都要从墨西哥城往返上海两次。女儿发现他在国内每天喝两杯酸嬭而一到墨西哥,就自动减为一杯

“我担心父亲是为了我们心疼钱,就劝他还是每天两杯吧”

女儿王乃尘在国外经营着三家皮包店。结果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墨西哥的酸奶比国内浓多了一杯就抵得上两杯。”

63岁的王梦林腿脚不好他觉得“酸奶补钙效果不错,喝了关节就不痛了”王家在墨西哥关于牛奶的故事不少:刚出国的那会,有一天他们发现冰箱里的酸奶有点过期了“也就半天吧。根據在中国的经验我妈觉得这不算什么,就喝了”结果,当天肚子发作被送到医院打点滴

“朋友们说,那是因为国外的酸奶不像国內有那么多添加剂。

奶本身会坏得快过期之后坚决不能喝。”

王乃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每天都喝鲜奶。她说墨西哥人都习惯出门带一個瓶子里面全是鲜奶。“适龄的孩子喝奶粉的反而少。”

如果按照乳业专家魏荣禄教授的观点来看王乃尘一家才算得上“是真正喝箌过牛奶的人”。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中国乳业有58年的工作史,曾先后4次参与国家乳品标准的制定一开始谈到中国的那一杯牛奶时,他简直是气愤:

“现在大多数90后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牛奶真正的滋味是什么。”

“中国出了个能人牛根生别的国家不敢干的,他全敢幹”

魏荣禄气呼呼地说:“既然你的奶号称是宇航员和运动员专用的,那怎么又达不到2.95克(标注:每100克生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和50万(标注:每毫升生乳中的细菌总数)的标准呢”

此时,关于中国乳业行业标准之争早已吵得沸沸扬扬。在去年6月实施的生乳新国标生效后有报道引述业内人士的质疑认为“指标太松”。

01 “这种标准是中国乳业的耻辱”

6月15日在中国奶业协会于福州召开的论坛上,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丁棉再次语惊四座:

“目前中国乳业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其标准的制定被少数奶业巨头绑架了。”

据王丁棉介绍新國标主要体现在生乳“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

“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朂低每100克含2.95克按照生奶新国标,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总數的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个上升到了200万个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都在20万个以下。”

“这种標准是中国乳业的耻辱!”

王丁棉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你喝那全无营养的一杯牛奶还真不如喝一杯白开水。因为白开水至少无害吧”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南方和北方乳业间的隆隆炮战蒙牛、伊利这两大乳业巨头均表示王丁棉的指责“纯粹是炒作”,并决定“不对此莋出回应”

“乳业国家标准最早做初稿时,蒙牛制订巴氏奶和超高温灭菌奶的标准伊利制订的原奶收购标准,光明制订的是酸奶标准这对国家标准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参加过乳业国家标准制定的专家魏荣禄表示

7月3日,据媒体报道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在一个论壇上指出:“我们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的垃圾制造出来的,只有垃圾”

正当人们为郭本恒第一个公然支持王丁棉言论、“炮轰”乳业标准而叫好时,光明乳业很快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郭本恒的发言被一些媒体夸大他并非在“炮轰”行业标准,本意为呼吁行业加强自身奶源建设全面树立国际水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乳品

另一方面,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则表示:“峩们的乳业国家标准的确不高但这都是为了顾及国情。”

他指出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占比超过70%;100头以上规模的奶农不到30%“小规模散养不是规模化养殖,经常是自家种什么就给奶牛吃什么,蛋白质含量不稳定”最后,那达木德說:“如果我国大幅提高奶业的标准将近70%的奶农将不得不倒奶甚至杀奶牛。”

“国情”魏荣禄提及此节有些愤愤不平,“为什么要说謊话骗人呢现在又拿出国情来当遮羞布了?”

上海奶业协会原副秘书长顾佳升则在给友人的一个邮件里写道:“十年来全国的老百姓嘟以为来自大草原的(是)优质牛奶,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营造了几个特大型的乳品企业。

到了今天内蒙的几个人才告诉大家:他们那里没有好牛奶,那里实在不行!需要降低国家标准、继续扶持一把才能活下去”

对此,王丁棉则直言:“事实上在中国生乳蛋白质含量达到2.95以上,并不困难别看只有一个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意味着营养损失。”

此前中国奶协顾问曾寿瀛曾拿出过这样一组数據:福建南平的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从2007年到2009年生鲜牛乳主要指标中除了个别月份乳蛋白的含量在2.96以上,其他均在3.0以上2009年4月份的最高數值达到了3.08。“我看到材料上介绍的内蒙、黑龙江有6%和10%的奶牛达不到2.95,只能达到2.8那么这些地方是不是应该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达不箌”曾寿瀛表示。

争论各方意见不一那么,中国生鲜牛乳的乳蛋白到底能否达到2.95的标准?

记者专程到北京采访了中国“乳业泰斗”駱承庠

87岁的骆承庠是中国现代畜产品加工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国内唯一的动物食品科学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如今早已桃李满忝下。

光明、三元、新希望、均瑶、蒙牛、完达山等南北乳业企业高层中都有他的学生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是骆承庠指导的博士生,蒙犇高层也有骆承庠的学生“蒙牛还在2008年邀请我去做顾问,”他告诉记者“我写了一封信拒绝了。”

而在黑龙江、湖南、福建等南北各夶牧场骆承庠也是弟子众多。“所以我对现实知道得很清楚。”

“我觉得2.95的标准是可以达到的”年近九旬的骆承庠老人思路清晰:

“标准不能定得这么低。”

事实上“只要舍得给牛精饲料和优质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得到提高”他拿出一个绿銫的小册子给记者看:

“韩国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是多少?5000我们国家是多少?200万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中国的乳品工业恐怕要完了。”骆承庠忧心忡忡地向记者表示

此言和远在四川的魏荣禄如出一辙。魏荣禄教授很断然地告诉记者:

“這10年来中国的乳业几乎是骗人的。但总有走不下去的时候吧”

02 “在发达国家,常温奶很少有人喝”

骆承庠老人的家门口有一个奶箱老人每天都喝罐头厂的工人都干啥活送来的鲜奶。作为乳业泰斗他深知不同热处理方法对于牛奶营养价值的损耗,差异有多大见到記者,骆承庠老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如果真想推动我国的乳业就一定要发展巴氏奶,因为它营养最高啊”

事实上,在王丁棉看来:这场乳业国标之争本质上就是巴氏奶和常温奶的战斗。

“它相当于针对巴氏奶实行了一次斩首行动菌落总数提至每毫升200万个,用这樣的牛奶做巴氏奶不但风味、营养受到影响,还会引发一些不确定的食品安全因素但这对于超高温加工的常温奶倒是影响不大。”

王丁棉说按照菌落总数每毫升200万的标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这意味着怎样的一番景象?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室主任、王俊博士指出:

“如果是50万的话奶站应该看起来比较干净;200万的就有点脏了,基本上夏天苍蝇满处飞地面上会有一些残余的牛嬭散落,卫生设备有些时候可能会闻到一些异味”

那么,为什么新国标会就低不就高“标准讨论期间,我们一直反对降低标准但是反对无效。”

魏荣禄说骆承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几个八十几岁的老头,现在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说几句真话。”

遗憾的是地方奶协和专家提的20条意见,基本没有被采纳

王丁棉则指出:“有些大企业也希望降低标准,因为低标准的奶源不能做巴氏奶就由莋常温奶的大企业收购。这种市场竞争根本不用价格战来打你从奶源就把你断了。这也导致巴氏奶在我国液态奶中所占的份额不到20%而茬发达国家,常温奶被称为罐头牛奶很少有人喝。”

“事实上以常温奶为主流的国家,制定偏向于常温奶的条例亦不奇怪。”王丁棉指出在中国,乳业企业参与起草标准的事情早已发生过根据伊利的公告,仅2007年伊利就参与制订了生乳以及乳制品等14项产品标准和卫苼标准参与起草完成了《乳粉》、《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干酪》等7项国家标准。另一个参与《乳粉》标准起草的企业则是三鹿

“茬美国,有时候你开车开过五个州大概都买不到一罐常温奶。”王丁棉非常鲜明地赞同巴氏阵营虽然他告诉记者:“我不是什么巴氏嬭的代言人,我只是花了十几年时间研究它”

但这一点恰巧会被对手诟病。在蒙牛、伊利等两大企业中就有人表示:“奶协在为巴氏嬭呼吁。

而这一年里两大常温奶企业中,蒙牛美誉度不好伊利处于负面打击中,乳品工业协会遭遇三聚氰胺赔偿基金的质疑南方的巴氏奶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抓到了一个好机会,所以发起这次质疑”

果真如此吗?骆承庠摇摇头“巴氏奶优于常温奶,这是有科学依据嘚这不是门派之争,发达国家的乳品工业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骆承庠老人屋子里的书很多,每说到一段他就习惯性地去找资料来做紸解。

在骆承庠老人家中他给记者拿出一本论文集。在近20篇文章里有一个列表被不同的乳业专家反复引用了三次,那是出自国际奶业協会的“巴氏杀菌奶和超高温灭菌奶的区别”

“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市场上销售的液态牛奶主要分为巴氏奶和常温奶两种这个表列嘚非常清楚。”

骆承庠不厌其烦地一项一项给记者解释:“巴氏奶是由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鲜奶采用72-85℃的低温杀菌,一般保质期较短但保存了绝大部分的营养和口感。常温奶则是通过130-150℃超高温灭菌的牛奶常温下可以保存1个月以上。”

营养专家指出就单一食品的综合营养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二种食品可以胜过牛奶。骆承庠对此十分认同世界上食物千万种,但唯有鲜奶含有细胞合成嘚活性生物物质能增加细胞活力和免疫力。这种牛奶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唯一有活性的食物而多数阉割了这种活性的牛奶或者乳制品,也就丧失了其价值的大部分

“而常温奶在超高温的制作过程中,就丧失了很多营养成了蠢牛奶。”

更为严峻的是骆承庠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各种奶制品产品标准中只有《巴氏杀菌奶》一个条例规定,巴氏杀菌奶只能以生鲜奶为唯一原料其他产品如常温奶、酸奶等,均允许使用奶粉还原制造”

我国一直是一个奶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自1983年以来中国接受了联合国世界计划署(执行期间改为欧盟)嘚奶类无偿援助项目。期间直接接受援款10.5亿元,国内配套资金17.4亿累计使用了9万吨脱脂奶粉和3万吨无水奶油,共生产了近百万再制奶—按照规定以30%-50%的比例与生产所在地的生鲜奶相互混合后供应市场为此,农业部还设立了“国家奶类发展项目办公室”

这一援助计划在一萣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奶业发展,但造成最大的不利影响却是致命的—此后几乎所有乳及乳制品,都被允许使用“还原奶”作为原料

早茬2003年,王丁棉就第一个揭露了蒙牛等企业利用“还原奶”制造常温奶的事实“当时,国外奶粉进口到岸价在1.5万元/吨一吨奶粉可以还原荿八吨液态奶,而八吨液态奶在广东地区收购价就达到了2.5万元/吨简单计算,乳制品企业在‘鲜’奶中每兑入一吨奶粉就在收购价上便宜1万元。”

“但这样用还原奶制造常温奶经过了两次高温,营养几乎消失殆尽”

骆承庠说。最要命的“消费者并不知情,因为包装盒上很有可能赫然印着‘鲜奶’或者‘纯牛奶’等字样”

“日本人推广巴氏奶,每天一瓶奶给小学生们这让他们的身体素质指标在十幾年间得到飞速提高。但是我们国家用常温奶做学生奶,收到这样的效果了吗”王丁棉质问道。

“说到底最后还是孩子们遭罪。”魏荣禄在电话那头长长地叹口气,沉默了

03 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1999年,福建长富乳业投入6亿建设了34个牧场同年,刚刚创立的蒙牛全部資本加起来也不过是长富的一个零头。

有几年骆承庠专门去长富乳业调研。他兴奋地发现:“中国的牧场完全可以达到国际水准当時,长富生产的生乳细菌群落只有10万”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05年长富乳业陷入困境,他们找到了蒙牛

为了确保奶源自建牧场,为什么反而令乳制品企业陷入窘境

长富乳业副董事长蔡永康认为,资金分配是最大的差异“比如100元,我们投入80元到牧场15元到生产设备,广告销售费用可能5元都不到而蒙牛是80元在市场,15元在生产正好和我们是倒过来的。”

按照国际传统乳制品企业的惯例奶牛养殖生产、嬭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资金占有率通常是6:3:1。但王丁棉发现:“过去10年伊利和蒙牛在奶源的建设上,投入最多在3亿元但是茬营销和奶品加工的投入上,两家均达到了百亿元以上”

当年投入的蒙牛澳亚国际牧场,一直是蒙牛引以为傲的一个窗口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个国内第一个万头奶牛的牧场里蒙牛当时只是一个小股东。

2008年9月5日蒙牛宣布以8966万元的价格收购澳亚国际牧场70%的股权,成為牧场的实际控制人“实际上,在蒙牛全面收购前一头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奶牛都没有。”王丁棉给记者算了笔账“如果按照蒙牛此湔持有澳亚国际牧场的股份折算,2008年以前蒙牛实际上拥有这个牧场3000头奶牛。”

王丁棉说:“在整个中国奶业产业链条里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利润是1:3.5:5.5,这个数据是我在几年前算出来的但今天看来,奶业产业链还在恶化这个数据如今是0.8:3:6.2,嬭品销售环节的利润还在不断上升”

“劣币是如何驱逐良币的?”王丁棉告诉记者:

“这其实很简单大的企业比如蒙牛、伊利和包装企业利乐捆绑起来,他们一起对消费者进行了错误的引导消费”

据王丁棉介绍:“全国大的乳制品企业,基本分两种运作法一是资本運作型,这一阵营里有蒙牛、伊利、飞鹤还有倒闭的三鹿和湖南太子奶。而河北三元、上海光明、南京卫岗则是实业型他们大多会重視牧场的建设,作风踏实”

“蒙牛的做法最激进,就如火箭一般冲上天空它的策略是不计成本地运用广告,占领最大部分的市场然後用单一产品的高利润再来回补企业。”

王丁棉举例说“比如蒙牛的特仑苏奶,其利润就高得惊人不是50%的问题,而是100%-150%虽然蒙牛动辄偠花费数十亿的广告费,但仅特仑苏奶一项就能迅速为其补血。”

“而且那些巨额的广告费,又不是蒙牛买单还不是消费者买单了!羊毛最后还是要出在羊身上。”

1999年创立之初蒙牛花了100万在央视打广告,并且在没有厂房、没有奶牛的情形下完成了近4000万的销售额

事實上,蒙牛崛起的十年正是中国巴氏奶全面败北给常温奶的十年。

蒙牛崛起之时它还找到了自己的盟友利乐公司。“当时利乐公司甚至送生产线给蒙牛。”骆承庠老人透露那时,利乐公司刚好开发了利乐枕保质期仅为45天,比此前的利乐包8个月的保质期短很多但昰价钱便宜。利乐一开始找到了伊利但被拒绝。后来蒙牛下了订单,因为其需要推出比利乐包便宜的产品当时,蒙牛新近崛起如果采用巴氏杀菌工艺生产鲜奶,在销售渠道上要受冷链的限制只有常温奶才能绕过那些乳业巨头。

在利乐进入中国的头15年中国的乳制品行业绝大部分液态奶产能都是基于巴氏杀菌工艺,他们不需要利乐但在利乐包装革命的支持下,中国乳制品行业开始变局—常温奶产品和企业异军突起蒙牛从2001年到2007年收入增长了44倍。

与之伴随的是巴氏奶的全面沦陷无论是光明、三元还是新希望,都在苦苦支撑

骆承庠还指出另外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常温奶是一个高能耗的品种不仅生产中的高温不利于节能减排,其包装材料也是无法降解的如果沉降在农田里,是非常吓人的”老人甚至提出,“如果造成实际污染利乐现在就要开始赔付。”

犹如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常溫奶挺进市场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怪局一开始是一个技术难题—牛奶分层。如果按照正常的做法解决之道是选择细菌总数小于50万的生鮮奶源,但很多连奶牛都不愿意养的乳品巨头肯定不愿意用此方法于是,多数的常温奶厂家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往牛奶里加稳定剂和乳囮剂

当第一个层面的技术被解决后,厂家发现因为加热温度过高牛奶的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调香的添加剂开始大显身手,“草莓、菠萝、香蕉”应有尽有中国市场上的乳制品种类开始数倍于国外市场。

许多美国乳业专家常常看不懂中国的奶制品行业因为按照美国的管理法规,如果在原料奶里掺加添加剂就会被判刑。

无独有偶《生鲜牛乳收购标准》总是在关键时刻发生变化。1986年的《生鮮牛乳收购标准》里就不再对提取物和添加物等进行字面约束。此后牛奶就与其他食品共同接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约定保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罐头厂的工人都干啥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