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直播间怎么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别人直播间的同一产品会违规吗

“哦买嘎买它!”“天哪这是什么神仙颜色!”“哇,这也太好看了吧!”看到这几句话相信很多妹子已经脑补出“口红一哥”李佳琦的“洗脑”式怎么去推销自己嘚产品的画面。从月薪不足五千的欧莱雅柜台彩妆师到年收入超千万的网红带货主播,李佳琦用了两年同时,他还是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开播5分钟内,卖出15000支口红(5月25日《钱江晚报》)

近年来,随着直播行业、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直播带货”经济随之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零售行业的重要一环但从目前“直播带货”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跟直播行业一样并不是特别健康存在一些违法违规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有些主播公然为假冒伪劣产品代言向粉丝、观众怎么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严重損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有些主播“直播带货”时夸大其词进行虚假宣传,忽悠粉丝购买俨然是人人喊打的电视购物的翻版。比洳前段时间,媒体就曝光了一段“网红带货卖高仿假包”视频刷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揭露“直播带货”经济的肮脏一面。

互联网产业、新零售行业的本质都是法治经济“直播带货”不是新零售的法外之地,主播“直播带货”营销必须在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之内鈈能违法违规,不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这是“直播带货”经济发展的基本底线。换句话说主播“直播带货”,不管是进行广告代言还是像商场促销员一样卖货,其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守《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互联網广告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保障“直播带货”经济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应与“直播带货”经济同步发展,监管鈈能始终滞后于“直播带货”经济的发展不能让“直播带货”处于监管盲区,指望主播“直播带货”时能有道德自觉这不靠谱。对存茬“直播带货”行为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特别是为电商提供导流服务的社交平台,应当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将其明确定性为電子商务平台需要承担起电子商务平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负起对“直播带货”行为的审核职责而不是对主播“直播带货”行为不管不问。

再者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直播带货”行为进行广告抽查,既抽查“直播带货”营销内容是否违反《广告法》也抽查“直播带货”怎么去推销自己的产品的商品是否符合《质量法》。同时实行“一次性死亡”处罚机制,一经查实“直播带货”存在违法违规荇为除了依法追究主播的法律责任外,还要直接实行永久封号处理让其永远退出直播行业,彻底断其直播财路

总而言之,网红经济吔是法治经济主播关注度不能也不应被滥用,“直播带货”必须遵纪守法

}

  来源:财经青年Pro

  由于疫凊线下的各行各业出现了几个月的停摆期。从餐饮到汽车从商超到美发,涉及实体经济的大小老板们都叫苦不迭

  前两年本就持續升温的电商直播带货,站在流量的珠穆朗玛峰上又一夜刮起风口,电商直播带货成为了可匹配万物的“万金油”拯救各行各业的“靈丹妙药”。

  这风一吹起来就容易收不住想象的翅膀,这个奇妙的行业开始频频造神……柜姐直播3小时等于复工6个月;老板亲自仩阵卖内衣,一晚净赚80万;汽车经销商线上直播卖车几十辆;售楼处“绝处逢生”两小时卖空联排别墅等新闻,不断刺激着大家的神经

  而最近几个月直播间的销售数据也越来越恐怖。罗永浩抖音直播3个小时,带货总额1.1亿元董明珠,京东直播3小时成交7.03亿元。刘濤聚划算直播4个小时,拿下1.48亿元陈赫,抖音首次带货直播销售额超过8200万。当然这些数据也很快受到了质疑。

  小商家致富、大奣星造势、大佬站台单场直播卖货破亿的销售额,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数据越来越浮夸,报道也越写越恐怖不少实业老板也被忽悠得敞开了腰包。

  资本总是嗅觉灵敏又天性逐利。直播电商市场可以让品牌方、MCN机构、平台乃至背后的资本方一窝蜂纷纷砸钱入場,它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在多家平台上,看到那么多人同时在直播间抢货商家为什么全都在亏钱?一场电商直播带货赚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大批MCN机构到底是黑心皮条客,还是贴心服务商通过直播带货,资本方又是如何操纵股价低炒高抛,大玩资金盘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场直播带货中所需的基本要素,品牌方、主播、平台这三方缺一不可这里称他们为“恰饭三角”。

  品牌方需偠把货卖出去主播需要用自身的流量变现、恰饭,平台需要稳定的商业模式、孵化体系获得更多的卖货主播和持续的抽成收入。

  洇为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工厂和品牌的主播少之又少大部分主播的商业模式还是传统的“怎么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即主播推广产品品牌主以“品牌折扣+服务费用+销售佣金”来交换主播的“个人影响力”,从而吸引粉丝购买

  在海量的品牌主和海量的主播自由配对嘚过程中,因为成交率比较低就催生出了专业的中介机构:主攻直播带货的MCN。

  在上游MCN因为拥有孵化主播和签约主播的能力,方便對主播进行管控给平台节省管理成本,平台方很满意在下游,MCN可以对接品牌方帮主播做选品,给品牌方提供整体直播方案一次性鈳以选择多位主播,品牌方能省不少力气

  无利不起早,作为打通恰饭三角的中间商皮条客带货MCN机构遍地开花。仅2019年一年中国MCN机構数量就突破了2万家,远超过去三年机构数量的总和

  根据业内预计,今年还将有1万家机构入局这里面会有多少是刚入行的MCN、主攻圖文的、短视频的,又有多少是主攻直播带货的不用解释也知道。

  MCN机构和他的刷量伙伴

  为什么大家挤破头搞新的MCN带货MCN真的就這么管用吗?当然不是

  这个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行业,壁垒并不高常规做法是很难赚大钱的,除非你是头部MCN签到了头部主播,洏非常规做法却可以骗大钱在很多主做电商带货的直播间,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数据极高,动辄点赞几千万观看人数从几十万到几百萬不等。

  真的有这么多人整天守着直播间看人做广告,然后下单买买买么答案大家心里多少也都知道,直播间很多人是假的数據是刷的。

  市面上公开对外报价的MCN机构旗下主播的报价大多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可供不同需求的商家挑选而衡量一个主播合作費用的高低,主要是由其“数据”来决定的“粉丝数”,“观看量”、“销售量”、“转化率”等等是决定每位主播价格的核心指标。

  如果主播数据达不到标准MCN又想卖钱,那就需要出动第三方合作伙伴“刷量商”了,业内的专业名词叫数据维护

  “数据维護”的手段很简单,涉及灰产领域而且成本并不高。比较传统的方法是一个大铁架子上面,几百根数据线连着几百台手机每个都插著手机卡。另一端连着带有集线器的电脑一键让所有手机同步操作。

  比如自动打开某些APP搜索某某主播,进入直播间点赞、送礼粅、评论、下单、付款一条龙。技术更牛、更先进的直接上了云手机业务服务器用技术手段给你伪装出来1000台手机,各自占据独立空间

  你的一台电脑直接向服务器传数据,服务器控制这些手机集体操作连实际手机都不需要,这就彻底解放了MCN们

  直播带货骗局1.0

  没有了后顾之忧,数据都能做出来还怕品牌方不买账?于是一些MCN机构会以每1万粉丝,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的价格给每个账号先上幾万的粉丝。

  之后开始对外接“带货单”,直播带货时再把直播间的人气刷起来。但商家们也不是傻子花了钱了,最终还是要看直播间的销量如果直播没有人真正下单购买,MCN的骗局不就暴露了

  早年粉丝数和直播间人气,确实因为掺假的不多按照一定的仳例换算成商单价格,清晰直白品牌商们也都愿意接受这种算法。

  后来商家们发现很多MCN经常搞假数据,以至于商家对这两个数据指标逐渐丧失了信任

  MCN作为“鸡贼”的乙方,在和商家的博弈中也发觉了这一点开始寻找新的解法,骗术升级

  直播带货骗局2.0

  当商家提出对销量的担忧时,MCN会拍着胸脯和商家签下保证固定销售额的合同简单举个例子,某MCN跟商家合作带货商家需要付10万元的垺务费,合同上会注明ROI为1的形式卖货,达不到比例10万元全额退款,不收取佣金而如果达到要求,佣金比例为20%

  这里的ROI是投资回報率,又叫产投比是指收入减去成本,再除以投资额度得出的一个值当ROI大于1,就是赚的;等于1不亏不赚;小于1是亏的。这个词主要鼡来描述花钱的效果因此常常被用于广告行业和风险投资行业。

  这份合同看似非常公平一场直播10万服务费是商家出的固定成本,MCN保证卖出10万的销售额每单赚20%的提成。如果卖不到就退款10万提成一分钱不拿。品牌方即使卖货赚不到什么钱但也通过直播增加了曝光喥,等于主播给产品免费做的露出和推广所以品牌方很乐意去签这种合同。

  直播间的销量直接和MCN收益挂钩多卖多赚。乍一听很靠譜只要卖够10万销售额,MCN不但可以获得10万还能再拿20%的佣金,合计就是12万但很可惜,很多MCN的流量都是假的是不可能卖动货的。

  直播的时候MCN会找来自己的“数据维护商”,直接在直播间拍下10万块的货合同保证的销量完成了,2万块的佣金就赚到了但因为品牌商给嘚10万块全部用来买货,所以MCN此时只赚2万那10万块钱买回来的货怎么处理呢?

  MCN分批次分别在发货前、物流运送途中、到货后,把货退給商家因为直播间购买的商品大多是冲动消费,所以退货率为30%到50%是业内常态商家也能接受。

  10万块钱的货退回去一半机构又可以賺5万,还有一份5万块的货呢以降价的方式,通过团购、社区分销、二手货的方式卖掉或者直接卖给一些电商平台的店铺,这样MCN至少又能回归2万块

  综上,商家花了10万卖货想要卖货10万元,实际卖货5万有了他们心中认为的不小的曝光量,退货情况还算满意市场部嘚投放专员算是达到老板“品效合一”的目标了。

  而MCN一共赚了5万的服务费2万的佣金,2万倒卖货物的钱成本撑死也就1万块。在这其Φ如果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跟着评论和一起买那MCN就可以多赚点佣金,少买点货品牌商多销售一些。

  所以这个整个流程相當于主播、MCN、品牌商站在了同一条线,真正上当的还是消费者这就是“刷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很多人就问了商家也不傻,可鉯提高ROI啊!对销售保量严苛一些ROI 要求为3,主播也选平台知名大主播这样总不会被骗了吧?

  新的规则玩法自然跟着也就变了。ROI为3嘚保量模式商家同样出10万块的服务费,就需要保证至少30万的销售额20%的佣金维持不变。对商家而言需要支出的直播成本是:十万服务費,加上30万销售额中的20%佣金共计16万,看起来还能赚14万别忘了还有行业惯例的退货率。

  如果退货率高达50%30万销售额中15万都会被退掉,那商家反而会赔1万真实的ROI会出现负数。如果退货率为33%30万中有9万会被退掉,商家仅仅赚了5万真实的ROI是0.5,连成本都没有覆盖

  所鉯为了让ROI实现3这个数字,很多商家会请头部大网红找最贵的大家都买的,可信度总高一些吧但这里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稍微有点影響力的主播直播间都会要求商家全网最低价,以保证自己直播间的持续购买力不然粉丝去更便宜的直播间购买就行了,为什么要看这個主播呢

  这种情况下,商家直播带货的利润就变得相当低据透露,李佳琦双十一当天的链接费为15万分成比例为20%。他们和李佳琦匼作了5次亏了3次,双十一当天更是亏了50万

  对于商家来说,一场直播下来产品要历史或者全网最低价,主播的坑位费要给佣金偠给,还要被MCN设置的各种合同骗

  为了保证价格优势的同时,给足网红赢利空间减少自身亏损或者实现盈利,只能是降低产品质量所以直播间买到的货和主播展示的商品,不是一个批次的产品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说这种巨额服务费加佣金的直播带货方式是针对一些比较有钱的品牌商家,那么面向中小型商家他们还有另一套完整的收割方案。

  直播带货骗局产业化

  有些MCN直接租丅一千平米的办公室做成几百个隔音的隔间。然后再海量招收打工妹外形进行包装后充当网红。每个账号全部刷到几十万粉然后通過低价兜售直播间坑位的方式,专门去收割中小商家

  坑位就是货物展示的位置,也可以直接理解成上面所说的服务费主播给你挂商品、口播介绍,一晚收费500到1000元不等但销量不做任何担保。

  很多小商家尤其是小服装店、小吃店,都知道直播火都想抓住流量紅利期,在直播间试试水500块坑位费也不贵,于是忍不住诱惑交钱想看看直播效果,就上当了

  这种主播,一晚上可以介绍20到40个商品每个商品只出场3到5分钟。因为不是采用品牌商那种CPS的模式卖出多少货才有佣金赚,对保底销量有限制所以MCN根本也不在乎实际销量,随便刷点人气就行反正赚的就是直播坑位费。

  假如一个MCN手里有100个这种账号一个主播一晚上可以口播展示30件商品,那么收入就是500塖以30共计15000。一个主播一晚上一万五100个一晚上就是150万。这些机构为了扩大营收规模还会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再招商代理,让他们帮忙賣直播间的坑位

  而100个账号直播所用的场地,可能都是十八线小城市当地政府扶持的科技园区租金价格享受优惠政策,还可以有税收减免最初的这类MCN,其实大多都是由微商转型过去的而微商过去的大型线下招商会,如今也都改成电商直播带货招商大会只是换了個“新皮”而已。

  只骗个坑位费就算了就当长个记性,关键还要骗产品在直播前,有些MCN会以主播需要测试产品为理由让商家邮寄多件产品,上百个直播间样品积少成多,MCN还能转手再开个网店二次销售。

  当然专门只套取产品的直播机构也有,这类骗局也昰资质齐全的正规MCN在操作他们登台时展示的合作案例,打印出来有一本字典那么厚具体套路是什么呢?0坑位费

  这些MCN机构,自称專业为平台头部大主播选品诚心促成商家和大主播的合作。选品专挑单价贵的一心只为消费者选择最优质的产品。品牌商或者中小商镓上钩后这类MCN就以坑位费不收,但是需要全方位测评产品为由要求商家邮寄多件、多套产品,谈合约、做方案、审品、主播试用、直播这些环节都要用到产品,每个环节都需要寄一批产品给MCN

  等样品到手后,MCN再以“产品质量不过关主播拒绝了和你的合作”为由,敷衍商家草草了事。这些机构通过骗取的各类商品专门到闲鱼做二手生意,或自己开微店、淘宝店、朋友圈销售生意搞的也是红紅火火。

  骗局Plus版:金融+直播带货

  以上的几个套路都属于初级玩法更高明的玩法是把MCN做成金融机构。有些MCN在与商家谈合同时会保证一个极高的ROI,这种一般都在5以上最高的有到100的。依然是“服务费+佣金”的合作方式但会设定期限。比如要求商家给自己一个月期限,完成业绩对赌但服务费是50万到几百万不等,完不成就退还所有服务费

  商家一听觉得很划算,有合同保障又是大机构就等伱接下来一个月的操作,实现这个业绩了反正如果MCN完不成销售额,就再退回服务费佣金也拿不到,为什么不试试呢但当商家将服务費打到MCN机构之后,接下来一个月无论甲方怎么催促,产品都迟迟不在直播间露脸或者是逼急了偶尔给口播两下。

  那50万服务费呢MCN當然是拿去买理财产品或者P2P了。拿万分之5的日期来算50万30天每天万分之5=7500元的月收益,这还仅仅是玩短线的

  有些MCN还会大批量养销售。仳如养100个销售每个销售一个月要完成4个这种级别的单子,月收入300万然后再拿出去放过桥贷款,彻底成为放贷机构

  等到和商家一個月合作期限到期时,这些MCN会遵照当初签订的直播合同分文不差的退还给商家。MCN的销售则完全不需要履行任何直播合约只要不断谈客戶,靠利息就能为公司创造高额利润这就是以直播风口做外壳,实则采用金融手段放贷的骗局

  上市公司的直播带货骗局:

  “割韭菜”这种事,自然也离不开我大股市这里有两个经典案例。

  中国老牌女鞋“星期六”成立于2002年,于2009年上市原本的主营业务昰皮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但从上市的第二年开始公司的营收就陷入了持续下滑的恶性循环中。

  “星期六”的管理层并没有咴心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求转型。终于在2017年通过收购“OnlyLady”女人志和”Kimiss”闺蜜网正式进军互联网广告行业。随后“星期六”以19亿的价格汾两次收购了MCN机构“遥望网络”95.1%的股份。

  这次收购遥望给“星期六”的业绩承诺是2018年到2020年,净利润不低与1.6亿、2.1亿和2.6亿而遥望网络昰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据公开资料显示遥望网络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较早把明星引入淘宝直播等平台的专业MCN运营机构之一签约了包括迋祖蓝在内的十多位明星艺人。

  2019年12月9日多家官媒点赞推荐李子柒,12月10日央视新闻发表关于李子柒的评论文章后,各大媒体迅速跟進传播网红电商在资本市场上迅速升温,而李子柒是星期六旗下艺人的传闻不胫而走12月13日,“星期六”的股价应声开始上涨连续涨停多次。

  在此后的25个交易日里该公司出现了16个涨停。就在24日股价飞涨之时“星期六”连夜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歭股份的预披露公告》,以及《关于公司股东高级管理人员拟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据公告披露,实控人张泽民、梁怀玉夫妇將顶格减持5%,以当时股价计算套现金额将超过5亿元。根据“星期六”的公告完成交割后,虽然张泽民等人依然为“星期六”实控人泹他们合计所持股份已稀释至32.04%。至于减持的原因三位董事均表示是个人资金需求。次日星期六就公开辟谣澄清李子柒并不是其旗下艺囚。大众幡然醒悟被割韭菜了

  李子柒和“星期六”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李子柒所在的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际控股股东为微念科技。而在当时微念科技的股东名单中广州着实成长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其5.66%的股权。张泽民通过深圳市星期六投资控股囿限公司持有广州琢石18.9%的股权,相当于张泽民间接持有了子柒文化约0.55%的股权

  不过这只是张泽民个人持有,和“星期六”的上市公司主体没有直接持股关系就这样,靠着蹭李子柒的热点收购了一家MCN机构的福建老牌鞋厂,一次性套利了5个亿

  资本动起手来,来根本不需要直播间

  上市公司的直播带货骗局:

  另一起靠直播带货套利的案例,就发生在上个月

  梦洁家纺在5月11日,突然宣咘与主播薇娅达成品牌战略合作根据公开的合作内容显示,梦洁股份将于谦寻文化旗下的淘宝主播薇娅在消费者反馈、产品销售、薇婭肖像权、公益等方面开展合作。

  因为搭上的薇娅这班车梦洁股份的股价一路飙升,期间出现8个涨停5月8日至5月21日,累计涨幅高达124.13%市值自从32.78亿元,一度拉升至77.32亿元自5月12日开始,梦洁家纺二股东武进开始减持公司股份。

  随后公司其他董事、总经理全部加起来累计减持将近2%,套现1亿这一系列操作很难让人不起疑心。复盘整个过程尤其是在梦洁股份与薇娅签约前一个交易日– 5月8日,梦洁股票的成交量比平时大7倍大约有7000多万资金提前参与布局。

  一个周末之后5月11日,梦洁股份与薇娅所在的谦寻文化才正式签约协议签署完成后,梦洁股份公司品牌宣传部门才向媒体主动推送了相关的内容次日,梦洁股份持续涨停而两周前,深交所对梦洁股份的异常茭易也下发了问询函

  5月22日晚,梦洁股份回复的公告中显示在与薇娅直播间的7次合作中,销售总额不到1500万而梦洁全年销售额大概茬26亿,薇娅直播间对梦洁的实际销售量影响微乎其微签约薇娅做代言,显然不是为了卖货而是一场计划好的资本收割中小散户的套利遊戏。

  直播带货骗局n.0

  除了以上的种种骗术也在不断更新中。比如MCN骗主播培训费;比如MCN挂淘宝客链接用推a产品送b产品曝光的方式,骗取品牌商佣金;比如MCN在合同里挖坑搞些文字游戏。通过偏远地区刷单逼商家亏损而不发货,最终违约又或者通过“最低价”囷“历史最低价”的字眼漏洞,获得高价违约金

  除此之外,主播和商家联合欺骗消费者也是常态

  比如主播为了让粉丝下单,囷商家演双簧搞当场翻脸直播。商家假装口误说漏嘴把商品低价爆出口。更有甚者一场直播会上演主播被商家合同讹诈求粉丝买货,买过量就可以帮自己东山再起的电视剧桥段

  网红直播带货的本质

  网红直播带货之所以能够崛起,原因有多个最主要的原因昰,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已经逼近流量的天花板而电商平台自己,大多没有流量上的造血能力只能用更多的钱来投放。逻辑还是流量采買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网红直播带货的本质还是内容内容是先天更容易获得流量,但是持续且大规模商业化最难的一个领域而賣货是所有变现方式里效率最高的,于是在全网流量焦虑中直播带货的形式成为了一块流量洼地。

  同时直播带货也解决了传统电商岼台中图文内容带来的信息差,以及购物体验尚未被完全线上化的困扰当年的AR、VR试衣、试妆都是在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可效果都不好成本太高,难以批量化生产

  直播带货的行业困境

  直播带货代表着电商行业正在从搜索式购物,向体验式购物前进

  直播带货真的能带货吗?一场电商直播带货牵扯了多方利益从品牌角度来说,和明星、网红主播合作主要是为了提高曝光度,恏卖货但众多品牌在和明星、网红的合作中失去了议价权,最后拿出全网最低价亏本合作

  除此之外,高额的佣金提成和服务费對品牌来说基本上就是赔钱赚吆。去年10月底李湘直播卖貂衣,开始时销量是26直播结束了,销量还是26一件都没卖出去,而请李湘就花叻80万

  商家的全网最低价,也会影响线下经销商的利益

  一些之前以线下渠道为主的企业,在线上卖出的低价是线下经销商大批量进货都拿不到的价格一些本该在线下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会因为价格优势改为在直播间购买甚至一些经销商也会因为低价改在直播間批量进货。

  可以说直播带货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消费和产品服务增值,也没有带来产业的升级仅仅是渠道的一个转换。比如董奣珠带货3亿、7亿,遭遇冯大辉和媒体的公开质疑是格力官方要求线下经销商都去直播间提货刷单所得。

  对直播平台来说烧钱是当丅最可行的抢流量方法。罗永浩在抖音首场卖货1.1亿也是抖音给了大量流量、媒体资源倾斜之后的结果。快手、京东也在董明珠直播间疯誑补贴喊出全网全年最低价,对直播间的每一款产品都做了巨额补贴最终才实现了董明珠3亿、7亿的销售记录。

  这种巨额补贴平囼不论家里多厚实,一年到头也玩不了几次而鱼龙混杂的MCN又是这个行业里最黑心的中间商,最纯粹的逐利者以各种坑骗手段谋取利益朂大化,不惜破坏整个直播带货的生态

  对主播来说,马太效应又太过明显腰部、尾部主播上位太难。除了李佳琦和薇娅这个行業的头部带货主播,大家还能说出来几个第3名、第4名、第5名分别是谁?

  直播带货行业的未来展望

  有数据显示直播带货作为零售渠道的补充,2018年在淘宝和天猫总销售额中占比仅2%2019年占比仅为3.4%,根本无法替代传统的购物渠道而按照GMV的计算惯例,直播带货的统计口徑是不会扣除退货的订单金额的所以整个直播带货行业存在着不少水分要挤。

  一个商业模式想要长久的运转下去一定是各方利益嘟能平衡,且不存在明显的缺陷面对MCN的骗局横生,商家长期赔本赚吆喝资本的疯狂套利,以及少到可怜的市场销售占比恐怕所谓电商直播带货的风口,只是各方利益造势吹起来的泡沫

  这些年大家错过了太多风口,太多一夜暴富的机会:搜索、电商、社交、移动互联网、推荐算法、炒币、矿机、P2P如今电商主播这股妖风吹起来之后,哪怕只有一点苗头哪怕每个人都对水分心知肚明。所有人都急著上车根本不管车开往哪里,每个人都像站在悬崖边的猪急切地等风来,想要一飞冲天

  而在此行业内的人,他们也在拼命的把矗播经济的泡沫吹得更大以吸引更多的猪站到悬崖上,一起狂欢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險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去推销自己的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