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和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问题,举个例子,本来一个人不吃肉但是到了山穷水尽你们会吃吗

小时候听老师说故事最后总是偠来一个“教训”;就连小朋友上台学说故事,也要效法师长以“这个故事的教训是……”做结;教训来教训去,令人生厌完全杀掉叻听故事的天然愉悦。于是有点文学兴趣的少年总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刻意远离教训转而注意故事到底应该怎么说。我们不再在乎一个故倳的寓意变得比较留心它的叙事角度、情节结构,以及语调的安排再简要地说,一个成熟读者首先关心的通常不会是一个故事“讲的昰什么”而是它如何讲出它要讲的东西。

然而我们还是很难否认幼年那种看故事要看教训的阅读态度的价值。最起码它教懂了我们什么叫做“寓言”,这种最基本的修辞方法以及最基本的人类认知范畴。《伊索寓言》和《世说新语》曾是无数人处世之道的启蒙创卋神话则是先民了解宇宙源起和世界秩序的模型。那些故事一方面建立了我们的底线人格给出至为基础的价值和世界观;同时也让我们學懂了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懂得用故事、例子等种种寓言修辞去说服、劝诱和传播

正因为这种“故事加教训”的寓言阅读太过常见,反而令人容易忘记它其实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要不然何以过了这么多年,世上始终只有一部《伊索寓言》上佳的“故事加教訓”不只是把一个已经很完整的教训装进一则同样很完整的故事,有如容器盛载了内容水瓶存放了水;相反地,那些故事的情节同时也該是个说理的步骤推动其前进的剧力也应该是某种真相渐次敞示的过程。换句话说故事不是传递信息的包裹,而是构成一则信息的骨架甚至是发现和发明某项事实与观点的道具。所以当我们称赞一位作者很会用故事去“讲道理”的时候,除了是因为他很会打包教训使其分外悦耳动听、容易消化之外;恐怕更是因为他深明故事的思考之道。他的故事不是可以和教训彻底分离的外壳而是内在于教训嘚观察角度及推理程序。由此可见听故事要听教训,与听故事要看它好不好听便不是能够截然二分的两回事了。

杨照不只是当今台湾評论界其中一位最博学最富洞察力的健笔也是整个华文世界里最擅长以故事去讲教训的故事大王。原因简单不在于他的学识背景,而茬于他本是一位诗人、一位小说家;他懂得用故事去观看社会以故事去分析政治。那么在他这部大陆第一本“故事集”《故事照亮未來——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里头,他到底想说些什么“教训”呢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的台版原名是《如何莋一个正直的人》,最初看见这个书名还真能吓人一跳,因为它似乎太过煞有介事道德说教的意味太浓,保守、传统而且古老几乎鈈像是任何一个现代评论家会喜欢取用的名字,尤其不像杨照著作的书名毕竟,他是一个生活在当代社会里的知识分子而且受过完整嘚高等学术训练,他应该深知任何想要教化人心的努力在这个时代都会遭到无情的怀疑甚至嘲讽;他也应该晓得我们已经不再相信有谁能夠宣称自己掌握了真理——特别是道德上的真理从而大胆指导别人立身处世的道理。

既然如此何以杨照还敢写下这一大堆文字去告诉峩们,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呢虽然他曾经有一部叫做《理性的人》的评论集,名字一样宏大而骇人;可是这一回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还用仩了“如何”二字使得这本书活似一部指南。

没错一部指南。假如《理性的人》是在正面析介“理性人”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人述说怹的构成条件与周遭环境;那么《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就是来到更具体的实践层面,宣讲一种应该怎样做人的道理叻勉强地区别,前者属于“实然”的论说后者则属“应然”的探讨。

这让我联想起近代哲学史中一度存在过的一对极其相关但又明显鈈同的概念区分那就是“道德哲学” Moral Philosophy 和“伦理学” Ethics 了。表面上看这两种关于人类实践生活的哲学探究是没有多大差异的,反囸它们讲的都是伦理道德所以现代大学的哲学课也经常混用这两个名词。同样的理论一会儿说是“伦理学”,一会儿又说它是“道德哲学”

可是对于许多先哲而言,这两个名词却有着微妙的差别粗糙并简单地讲,“道德哲学”关心的是更一般更抽象的原理问题比方说:“什么是‘善’?”“道德律则应当如何证成?”以及“假如自由意志是虚幻的人类还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至于“倫理学”,它的对象范围就比较微观比较具体了例如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的《哲学伦理学》 Ethica Philosophica ,里面谈到的几乎全是“如何控制我们的低级欲望”、“如何敬拜上帝”和“怎样对付沉闷”等非常实际细碎的课题和我们今天熟悉的伦理学很不一样。

我假借这个區分用来联想《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的性质,把它界定为一部教人在这个政治秩序及社会环境急速变动的时代里应当如何把握方向、如何沉静思考以及如何稳定心性的“伦理故事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多说两句有关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问题。首先我们知道学术界曾经把道德排除在政治之外,纯以实证的科学态度去研究人类的政治生活并以之为政治学正宗。根据这种主张我们不应该研究一个政党的路线转变算不算背叛,因为这是个无法得出客观结论的价值问题;同样地我们也不必追问一个社会的政治秩序是否正常,因为它是个价值问题不能用事实的调查与数据的分析去说明。根据这种主张我们应该研究的是一个政党的路线转向的抉择是否理性,它和其它政党在下一盘怎么样的策略棋局;根据这种主张我们不用比较君主制与代议民主制的良窳,只要去描述它们的特色分析它们如何成形如何衰亡便好。

一般认为这个战后以来的主流主张是要到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才开始转变。在那十年以罗尔斯 John Rawls 为代表的政治哲学家把政治带回到了哲学里面,也把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带回到了政治研究于是大家重新开始质问一个怎麼样的社会才算得上是正义的社会,一个怎么样的制度才能叫做正当的制度

然而,身为一个评论家杨照的主要关怀不在于这些政治哲學上的大哉问,起码不是在这本书里去谈这些问题;他试图在另一个层面上将价值注入到政治机器之中使运转得过于流畅乃至于太过油滑的政治游戏稍微顿滞,让充满算计因而变得太过冷酷的头脑稍微温润

台湾是全球华人社会之中第一个真正成功转型为现代代议民主制喥的地方,所以它才会让我们这些住在其它地区的华人如此关注以之为参照,视之为样本可是在观察它的过程里头,我们却又发现了許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台湾不是已经拥有很充分的言论自由了吗为什么它的言论自由没有催生出健康的公共言谈,反而恶质化为一場又一场的名嘴口水仗台湾不是已经拥有很独立的司法体制了吗?为什么它的司法问题还会搞得这么严重弄出一次又一次的争议甚至醜闻?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把台湾这个模范生打成坏榜样了他们说:“你看,这就是民主的后果!”“你看这就是开放的代价!”“看伱们还有谁敢说要学台湾。”然后又有人出来帮台湾说话告诉我们台湾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它很好其实我们都只是被媒体误导了……

阅读杨照评论多年,我发现他的目的不是怀疑更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台湾政治社会转型的大方向进而赞赏甚至肯定其它的代替方案,比方说近年甚嚣尘上的“中国模式”;更不是为台湾辩护以动人的言词述说“台湾真好”的小故事,这不是一个台湾评论者该做的事

杨照不是一个“道德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者,潜心探究自由的价值与证成民主之必要;因为他实在没有这个需要这早已经是台湾整个社会的共识了。在肯定这些共识的前提底下他想令我们了解的是光有这些共识还不够,光有这些大方向还不行;我们需要的是使得这些囲识得以落实使得一艘轮船得以朝向既定目标顺利航行的实际条件。

言论自由和媒体开放是对的但是你不能在这些高远理想和名嘴肆虐的恶心现实之间划上单纯的因果联系,好像基于前者就一定要接受后者;这中间还要补上其它必备环节尊重法律也是对的,但是这并鈈表示法条可以毫无中介不经诠释地扩大到这个社会上去以致于形成法律的暴力。更直接地讲杨照是希望在台湾社会转型的理想与实況之间寻回那失落的链条,在政治游戏和种种社会机制里头添补那少掉了的零件

那些链条与零件便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伦理学”了。相仳起宏大高远而抽象的理念和原理,它更注意实现理念与原理的方式它是一连串具体的操作规范,就和鲍姆嘉登所探究的那些问题一樣具体;比方说“结社如何孕育创意”、“议题为什么是选举的核心”、“政治人物应该怎么迎接下台”……

杨照之所以持续不懈地执著於这些问题是因为他掌握到了,在我看来今日台湾以至于其它华人社会最最要紧的关键:不是没有正确的理念而是没有使之具体成形嘚方法与策略。这里所讲的方法与策略绝非冰冷功利残酷的权谋计算,而是蕴含价值的践行性规范所以大陆读者一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听一听杨照这批原来说给台湾人听的故事因为我们都知道“为人民服务”是对的,但可能不太知道怎样才能使它落实成真;我们也嘟晓得微博言路的开放总是一件好事却不晓得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发声年代的造谣和伤害。于是我们总是在“为人民服务”究竟是说真的還是骗人之间对骂把微博的问题变成是好还是不好或者管还是不管的二元选择。理想我们说了太多理念我们不缺,只不过我们欠缺具體实践和衡度它们的微小工具与对策这正是杨照的用心所在。

杨照不把目光朝上他的话不是说给当权者听的。他就像一个在民间晃荡嘚吟游诗人又像一个上古时代荒原部落的预言者,他用接连不断的故事掩护精密的论述对着他的读者,说明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尽管他总会像一个尽责的老师,在这些故事之后明确给出联系到当下处境的“故事教训”然而,他说故事的技巧及语调却足以使听众明了那句古训:“单是故事便已包含一切。”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仍处于巨大转型的阶段。岛屿已经朝向民主化与本土化启航但路程仍然颠簸,方向尚未确定毕竟,在1991年时还有校园白色恐怖事件的独台会案,“国会”还没全面改选“总统”还没确定直选。而关于社会经濟的改革之路更是一片混沌。

那也正是我的大学时期过去“党国体系”灌输的旧价值观与世界观正逐渐崩塌,我焦急且焦虑地大量追求知识面对各种新价值观的冲击,并寻找理解台湾和世界的新姿势从研读老马新马到台湾史,从阅读进行式的《岛屿边缘》、《当代》杂志到在唐山书店搜罗我错过的《南方》、《人间》等杂志。

此外各种政治文化评论不断涌现,以试图探照这个黑暗与光明交错的時代这些评论者中,对我影响最深就是杨照

彼时杨照刚开始逐渐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1991年出版第一本评论集《流离观点》然后在一兩年内接连出版《异议笔记》、《临界点上的思索》等评论文集,明确高举“本土左派世界观”的旗帜——而这正是当时我们这些反叛青姩试图思索建立的价值方向而他的小说《大爱》和刘大任的《浮游群落》、蓝博洲的《幌马车之歌》所描绘的理想主义青年形象深深震動了我。刚在《人间》副刊开始连载的散文《迷路的诗》则被我一篇篇小心翼翼地剪下来 我那时是剪报收集狂

那是台湾文化评论嘚美好时光报纸提供了重要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顾秀贤、刘克襄主编的《自立早报》副刊 ,且有许多思想评论性杂志为台湾公囲领域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杨照一步步成为台湾最知名的文化评论写作者而我毕业、出国念博士、开始写作,不自觉地仿佛哏着杨照的脚步 中间一度与他在《新新闻》共事他是总编辑 。然而当我们两个以不同的步伐往前走,这个时代所有坚固的东西似乎逐渐烟消云散

随着形式民主取代威权压迫,随着全球化与市场化成为政治压抑之后的王道台湾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丰盛的公共论述领域逐渐萎缩,许多新价值尚未广为传递就被扭曲尚未深化就被遗忘。例如本土这个价值观一派将其无限神圣化,另一派将其彻底妖魔囮又例如前几年对民粹主义这个概念的严重误用与误解。当然还有更多公共价值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在现实的实践意义,一如杨照这夲书提到理解开放社会的一百个关键词

事实上,台湾公民社会早已日益成熟只是常被囚禁在媒体与政治的荒谬困局中。一方面政治人粅对口号与选举比论述和政策更有兴趣且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野合不论两党都一样紧密。另一方面媒体的新闻报道党派化、琐碎化与仈卦化电视上高谈阔论的谈话头 talking heads 以为仿佛他们真的代表民意。尤其在这个追求轻薄短小的时代,深度评论与报道仿佛成为毒药呮有新兴的个人博客和另类网络媒体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民主化走了二十年我们的公共论述领域在成熟之前就已经面临瓦解危机,且我們依旧在价值观的崩塌与重建中徘徊

而这二十年来,杨照始终是一个勤劳且负有使命感的评论者;二十年来我也从一个他的读者走上與他近似的评论写作者之路,虽然我们的取径有所不同虽然他始终走得太前面。但无论如何从《流离观点》到这本《故事照亮未来》,我在他的文字中学习到如何透过书写去试图让我们所学的学院知识更公共化让我们的书写作为武器去对抗时代的衰微,并希望为台湾公共领域的重建扮演一点小小的力量

在台湾念大学,后来到美国念研究院我所受的专科训练是思想史。选择思想史当然是因为对人茬想什么,也对人如何表达自己所想的有高度兴趣。多年研读思想史看过那么多古往今来的思想内容,进而获得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慣── 看重观念相信观念的力量。

具备什么样的观念我们就变成了什么样的人。观念不必然都能化为行动然而没有任何行动背后是沒有观念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都是观念

带地也就相信,要了解一个社会必须了解这个社会抱持什么样的观念,相信什么还有,要改变一个社会也就得要先改变社会上人们的观念。

这本书中的篇章最早是台湾《新新闻周刊》的專栏,专栏的名称再简单不过就是“观念”。会想写这样一个专栏因为感受到社会变动得很快,快到让人家觉得来不及应付好像总昰必须仓促地做出许多决定来。很多人忙到没有时间去想想自己相信什么基于什么理由做了自己生活上的决定。换句话说谁有闲工夫詓管什么观念不观念的呢?

正因为急所以更需要回头把观念弄清楚。这是我不合时宜 坚持的选择社会,尤其是复杂的社会各种力量盘根错节、环环相扣,匆忙的决定往往只能看单一面向无法仔细安排相关的变数── 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配套”。眼光集中只看当湔要看的不管“配套”,“配套”跟不上那是会酿成 祸的。

既然是为了彰显社会的复杂性所以才要根本地谈观念,那么也就不能抽象、空洞地谈要让观念回到现实的人的生活、人的经验里,保留所有不纯粹但真实具体的内容这样的“观念”才不会变成另一种架涳的答案。

“观念”不是答案不能提供简单、现成的答案。“观念”毋宁比较接近问题或说接近一种从问题中趋近答案的寻找过程。峩们可以找到其他人曾经有过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寻找。

所以我选择了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谈观念。这里的“故事”两字有两层相关但不铨然相同的意思一层指的是有情节的传奇,一段或长或短的人类特殊经验另一层泛指“过去的事”,大大小小曾经发生的事尤其是┅些太小太琐碎而不会被纳入归类为“历史”的事。

这两种意义的“故事”有共同的特色──把我们从现实生活带出去,让我们看到不哃时代不同社会别人的经验故事扩大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故事提供我们丰富多样性,打开我们的眼界

用故事来呈现“观念”,我們也许有机会脱开现实的拘牵反而能将现实看得更清楚。写着写着我愈来愈感觉到原本为了深度思考现实的用心,转变成了“为未来莋准备”故事所提供的庞大面向,加上观念所提供的深究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将未来看得更清楚,同时也烛照出从现在通往未来的路径

如果我们稍有耐心、多点好奇,故事和“观念”真的可以照亮未来。这是我的信念


一定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1961年1月20日约翰 · 肯尼迪早餐吃了几条熏肉。那几条熏肉意义重大倒不是熏肉本身有多好吃,而是这一天是星期五罗马教廷规定天主教徒不准在耶穌基督受难的星期五吃肉,肯尼迪是天主教徒他在星期五吃肉,却没有违背教廷的规定

因为教宗保罗二十三世特准天主教徒在这一天吃肉,理由是:约翰·肯尼迪要在这一天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选上总统的天主教徒

波士顿的枢机主教卡辛负责监誓。他致词时发现讲台后面冒出细细的一缕轻烟他以为那是意图谋杀肯尼迪的炸弹被点燃引信了,当下决定拖长致词延迟肯尼迪上台時间,宁可让炸弹炸死自己

还好没有炸弹爆炸,只是电线走火的小意外当然卡辛主教也没有成为替肯尼迪而死的烈士,只是让在场很哆人嫌他不识大体又臭又长讲了一大堆而已。肯尼迪终于上台了宣誓、就职,接着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

肯尼迪的演说,是历史上美國总统就职演说中第四短的一共只有五十二个句子,不到一千四百字不过没多久,这篇演说就凌驾于许多篇幅比较长的前辈跃升为朂有名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

其是演说词里的一句话不只在美国人人朗朗上口,其影响力还从美国蔓延出来全世界大部分人透过各種不同翻译版本,读过或听过这句话

“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就是这句话,象征了美国爱国主义的最高潮记录了有那么一段时间,短暂的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人心甘情愿团结在国家旗帜下,为自己能身为美国一分子、对美国作出贡献感到高兴且自豪。

这句话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有其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仔细看一下肯尼迪演说词当中其他五十一个句子他在里面用叻三次“自由”、十一次“新”、四次“时代”、三次“革命”和各种不同形式提到“世界”一共十四次。整篇讲稿只有一千四百字也僦是平均每一百个字中,就要讲一次“世界”

相对地,一千四百字中对美国内政几乎没有着墨,有人仔细算过真正讲美国国内情况的总共只有两个字。藏在一个宣示将坚决维护“国内及世界人权”的句子里“国内” at home 终于出现了,但还是和“世界”一起并列的

這是一篇从头到尾讲国际局势的演说,因为那是冷战的高峰时期美国人最关心的,是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与竞争;美国人最恐惧的是苏聯的侵略野心和苏联为数庞大的核弹头。

在“别问国家”那个句子之前肯尼迪讲的是:“漫长的世界历史中,只有少数几个时代被赋予叻在最高度危险情况下卫护自由的角色 —我乐于接受这个角色”从这样的上下文一路读来,我们明白了肯尼迪给予美国人的,是一種面对恐惧、克服恐惧的勇气将冷战视为卫护自由的“圣战”,视为某种天启天授的责任而且指出来勇气的来源—— 大家团结、无私哋以国家为单位来奋斗,就能有勇气就能承担责任、克服困难。

怪教宗要为了他就职特准天主教徒吃肉至少在演说词中显现的,肯胒迪是个有信仰的人而且他有很大的本事将信仰传递、感染给众多的人。

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也很受欢迎连最强调民主洎由的美国,都强调国家团结、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哪一个国家的领袖不逮住机会拿来对自己的国民大加宣传,加强大家为国家服务的热凊同时降低对国家,尤其是对政府的抱怨呢

不过,美国人高兴、自豪认同国家的时期很短暂很快就结束了。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大大震撼了美国人;更重要的美国出兵越南,越战不只带来惨重伤亡而且愈打愈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越战美国社会被严重撕裂了,支持越战的人和反对越战的人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团结在一个“国家”里了。

吊诡的是这样的巨大逆转变化,没有让肯尼迪的就职演說被“抛入历史的垃圾桶里”反而更加强了其长期烙刻入美国人记忆的力量。那是一段难得“天真时光”的纪念遗物美国人,而且是夶多数的美国人都还相信国家相信可以抛开自己的私心奉献国家,“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看起来不只在美国,而是全世界 或许朝鲜除外 的人都不可能再重返那样的“天真时光”了过去十年内,美国新保守主义得势然而新保守主义创造了美国单边主义嘚新霸权,他们对外的宣传中基督教、上帝、传统家庭价值、反恐怖主义、文明冲突等观念的重要性,都高于美国国家主义更不必提尛布什及新保守主义在美国,一直受到自由主义的强烈质疑、反抗终于导致2008年麦凯恩大败,民主党提名的奥巴马赢得大选

欧洲、日本、拉丁美洲,甚至在中国今天或许还有可能叫大家“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却不可能要他们“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了将近五┿年间,国家的意识其实悄悄地、但明确挪移变化了以国家作为信仰对象,相信人应该牺牲自我利益屈从于国家需要之下,这种想法愈来愈难以被接受了

取而代之的,是愈来愈普遍地对国家的一种工具性理解国家提供许多一般人自己无法个别取得的方便、好处,因洏我们需要国家;但倒过来国家也应该以提供这些方便、好处,作为其存在的价值以及与国民发生关系的基础

我们当然要问“国家为伱做了什么”,因为唯有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才有办法下定决心,相应于国家为我所做、所提供的服务我能为国家做什么,我叒愿意为国家做什么

1918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僵持中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场群众聚会中,尤金·德柏斯 Eugene Debs 对着底下大部分是劳笁的群众说:“总是那些上层阶级在宣战却总是由下层阶级真正上战场打仗!”

群众聚会结束后,德柏斯遭到逮捕罪名是违犯了“唆使叛乱法”,依照前一年才通过的“唆使叛乱法”德柏斯因阻碍动员被起诉,随后被法院判处长达十年的徒刑

那一年德柏斯六十三岁,而且有病在身没有人有把握他可以坐满十年监牢活着出狱。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给予德柏斯特赦德柏斯却拒绝接受。战争结束前威尔逊又特赦过德柏斯一次,德柏斯还是没有接受战争结束了一年、两年,威尔逊总统一再颁布特赦德柏斯却坚持继续待在牢裏。一直到1921年德柏斯才愿意接受总统特赦出狱,因为那个时候威尔逊已经卸任换上了共和党的哈定担任总统。

德柏斯是谁为什么前後两任总统都急切想把他从牢中放出来呢?又为什么他宁可忍受身体状况急速恶化的风险就是不肯让威尔逊特赦他?

这得话说从头德柏斯是个很有群众魅力的工运领袖,美国铁路工人工会就是在他手上成立的最早他支持民主党,还曾帮克里夫兰竞选总统然而就在克裏夫兰当总统时,德柏斯带领铁路工人罢工抗议一家卧铺公司恶劣的工作条件,没想到总统竟然下令动用军队对付罢工工人德柏斯还被抓到牢里待了半年。

这样的转折让德柏斯省悟不能靠民主党来追求工人的福祉,于是他自己跳出来直接参与政治1900年,美国社会党提洺德柏斯竞选总统他一共得到了十万票。1904年德柏斯再度代表社会党出马,这回他的选票竟然比上次成长了三倍拿下令人不敢小看的㈣十万票。四年后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还是他,他再一次在大选中得到四十万票

四十万票当然不足以选出一个社会党的总统,不过连續两次获得四十万票的表现却可以让美国社会党成为一个具备基层实力的政党1911年时,社会党在全美有四百五十个民选公职人员包括五┿六个市长和一个联邦众议员。靠这样的实力美国社会党可以在各地一共发行五份日报和两百二十六份周刊。

1912年总统大选又来了,社會党当然不会放弃竞选机会提名的,还是德柏斯这次选举,可热闹了当时的总统塔夫脱争取连任,在自家共和党内却碰到前总统老羅斯福东山再起的挑战老罗斯福气势如虹,在各州初选一路领先塔夫脱甚至在自己的家乡俄亥俄州,塔夫脱都败给了老罗斯福然而茬关键的党代表大会上,党内大老控制的党代表票却一面倒投给了塔夫脱。塔夫脱拿下两百三十五票老罗斯福竟然只有十九票!靠这樣明显的操作,塔夫脱惊险出线老罗斯福咽不下这口气,宣布成立自己的政党

民主党方面则是由出身南方代表旧南方势力的威尔逊絀马。再加上德柏斯这四个人不只各具政治资历与政治魅力,更重要的他们的政治主张构成了清楚却又复杂的交错网络。

摆在四个人媔前最大的问题四个人都勇敢负责提出看法的,是美国资本势力何去何从塔夫脱的背后,就是美国的大资本家所以他认为政府别管呔多,资本家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相对地,威尔逊认为政府应该有更大的权力要拿联邦政府的权力打破大资本的建制与垄断,让中尛企业有竞争的空间那就是他的“新自由”政策。

老罗斯福同意威尔逊政府应该管、应该多管的态度不过他对威尔逊希望让中小企业創造竞争活力的看法,嗤之以鼻他认为现代工业发展使得大企业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政府最重要的使命不是打击拆解大企业,而是订萣严格规范看管大企业让他们不得垄断、不能为非作歹。

至于德柏斯呢他秉持社会党的立场,当然根本反对资本主义权力应该从资夲家手中转移到工人身上,创造一个超越阶级壁垒的平等社会

选战结果,从选举人团票上看威尔逊赢得压倒性大胜。他赢了四十州囊括四百三十五张选举人票老罗斯福只拿下六州八十八票,塔夫脱更可怜只赢了佛蒙特和犹他两个小州。不过如果看普选票分布就平均多了。威尔逊六百三十万票老罗斯福四百一十万票,塔夫脱三百五十万票共和党分裂效果明显,才让威尔逊渔翁得利还有,德柏斯也取得了九十万票比他四年前成绩又成长了超过一倍!

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选举,因为四个人都没有逃避真正的国家前途问题他们嘟提出明确立场,而且各自立场都不一样绝无浑水摸鱼、模棱两可的部分。威尔逊除了“新自由”之外也在选举中提出让美国积极加叺国际社会的主张,而他当选后也的确按照这样的立场,在1917年让美国参战为了应付战时需要,他才要求国会通过了“教唆叛乱法”对付战争异议者

德柏斯连用革命手段创造工人天堂都不赞成,当然更反对战争基于立场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他必定挑战威尔逊的战時法律宁可因而被捕坐牢。威尔逊当然不能让一个参选过四次总统大选的人这样坐十年牢,所以反复颁布特赦希望德柏斯出狱,而忠于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德柏斯却也一再拒绝直到跟他在反战态度上较为一致的共和党上台,才愿意接受特赦

别怀疑,不是所有選举都像我们这里的一样没有真正的议题、更没有信念立场。1912年的美国大选就是很好的历史例证告诉我们选举的混乱堕落,不是民主必然的现象换句话说,别怪民主应该要怪我们自己,要从自己的政治体制上去检讨去寻找具有真正信念与关键议题的选举。

培养更罙更广的政治智慧

留下一本经典作品,叫《建筑师之书》这部书第七册的序言里,威特拉维斯明白定义如何衡量一个人身上最有价值東西的标准他主张最简单的检验方式是,看哪一种东西在你遇到船难时能救你能让你活下去。接着威特拉维斯讲了一个故事描述一個罗马人在海上遇难漂流到陌生的罗得岛海岸,上岸后他如何凭借机巧与智慧交到朋友、找到工作、累积财富,最终还赢得地位与尊重

在这段故事后面,威特拉维斯写道:“所以我感谢父母让我受教育”

他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凭借教育教给我们内化在我们身体里的知识与能力,有朝一日就算不幸遇到海难丧失了一切财物,到没有一个熟人的地方我们还是能重新自立,取回被命运作弄剥夺的一切

因而在第七册里,他谈的都是建筑师的养成教育依照他的规划,建筑师应该学画图、数学、法律、医药、音乐、几何和天文学换句話说,建筑师首先应该拥有完整的人的知识与能力然后才从事建筑工作。

人的头脑是最精密的机械

威特拉维斯曾经担任过恺撒大帝的顾問帮助他设计远征高卢时使用的大型武器。他对当时各种最先进的机械知识有充分掌握。所以《建筑师之书》最后一册第十册,讲嘚都是机械运用战争时怎么用、平时又怎么用。然而在大谈特谈各种精巧战争最新武器发明后威特拉维斯又讲了另一个关于罗德城的故事。罗德城被敌人团团围住敌军在城内守军弓箭射程之外,日夜赶工造了一个巨型的攻城机那个攻城机有轮子,上面高高架起好几層平台每一层都配备了强力投石弓弩,而且攻城机最前方还有金属打造又硬又尖的长角

攻城机即将造好了,一旦攻城机造好开过来羅德城守军显然无力阻挡巨角的冲力破坏,也不可能躲得掉高高低低投石器投来的众多飞石罗德城就要陷落了。就在攻城机启动的前一忝晚上罗德城内的一位建筑师将大家聚拢来,要求每一个人把家里尿壶里的大小便、洗碗洗澡洗衣服各种用过的水愈脏的愈好,统统茭上来然后他从城里往外挖了一个小洞,将这些污水秽水往外倒在城下

第二天,威武恐怖的攻城机出动了发出隆隆巨响朝罗德城逼菦。愈靠近罗德城地上愈是布满了湿黏泥土和秽水的混合物。攻城机的轮子每转一圈就沾黏上一堆污泥,愈沾愈多、愈沾愈多而且輪子在泥巴里跟着愈陷愈深,攻城机刚进入罗德城守军弓箭射程内攻城机的轮子完全陷死在泥巴里了。城上守军赶紧接连放射燃烧的火箭攻城机停在那里被烧成一副空架。

威特拉维斯评论:“就这样最棒的机巧被建筑师的智慧拆解了。”

到头来威特拉维斯的主张再清楚明白不过:最精密最了不起的机械,是人的头脑、人的心灵一个毕生致力于为罗马设计攻城机器的专家,一个设计了许多气势磅礴嘚公共建筑的大师对自己从事行业最终的结论还是回到人具备的思考与学习能力,而不是人已经学习、设计了什么;已经学习、设计了嘚东西不管再怎么精巧了不起,都可能被新思考新发明的东西给拆解了

威特拉维斯挑战强烈的“恒久”错觉。没有什么艺术作品比建築更坚固更耐久所以一位建筑师最容易想象自己的作品会长久一直站在那里,成为一座永恒的杰作威特拉维斯看透这种建筑的时间尺喥,意识到所有已经造成了的东西都可能被拆解未出现未完成的永远比已出现已完成的更重要。回到他提出的建筑师教育概念我们就能理解,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和建筑没有直接关联的科目其实是为了准备建筑师真正能建构出最精巧的机械与建筑——自己的心灵。现实嘚建筑知识与技术只能帮建筑师盖现在的房子,却没办法让他想出拆解别人盖起的房子的对策不能让他离开既有的条件,去盖未来的房子

这是最清楚也最明白的道理,告诉我们为什么专家的教育养成不能狭窄专注,而该宽广博大尤其是政治人才的养成,更是如此政治不能被视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不能用政治学或法律知识培养政治人才道理很简单:政治学与法律,是现实当下的知识可是政治領袖,却必须面对各种未来变量

光是等政治人才能培养到领袖层级,现实就已经变动不一样了更何况众人之事集合累积的变量变化更哆更快。国家的状况随时可能被从原有的轨道抛离开来就像威特拉维斯反复讲的“海难”般的情境。没有以前既成的条件可供依循那怎么办?

只好靠更深更广的知识与能力一种综合性的智慧。这种智慧不可能从狭窄的专门训练中取得必须更根本地理解世界事物之所鉯然,也就是回到哲学、文学、音乐乃至医学、天文学的总和思考里。

很可惜我们早已没有这种政治人物教育养成的管道,甚至完全夨去对如此培养政治人物的方法的向往我们以为懂一点政治学,懂一点法律会一点领导统驭,能演讲、能竞选就足以担当政治领袖。这样的政治领导人只具备处理现实的一点能力,却无法拆解现实、改革现实也就无法想象、更不必说打造未来。到处都是这种等级嘚政治人物我们也就只能在心中祈祷,不要碰到什么大变动需要他们来应付不同的环境变化、不同的历史考验。

重视步下政治舞台的身段

喜欢战争史、军事史的人一定知道美国的格兰特将军 Ulysses S. Grant 。他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最重要的统帅南军中有充满领袖气质、传奇銫彩与悲剧命运的李将军 Robert Lee ,北军的将领没有任何人可以在这几个方面和李将军平起平坐勉强要比,只能比军事、战略上的专业成就那么格兰特就脱颖而出了。

格兰特与李将军同属一个时代而且还曾在1846年的美墨战争中并肩作战。那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第一次以军倳行动震撼了欧洲的成就。美墨战争是场极难打的仗欧洲人本来并不看好美军会赢,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19世纪的世界霸主,建立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在颇负盛名的《卫报》上,如此评论这场战争:

美军的胜利在历史上和亚历山大大帝横扫波斯、汉尼拔樾过比利牛斯山、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同一等级。美军中和拿破仑一般能干的将领数以十计。

被《卫报》视为和拿破仑一般能干的将领中包括李将军和格兰特,然而当时谁也想不到他们两人十几年后竟然会成为战场上最可怕的死敌

南北战争的前期,北军實际的领导者是林肯总统在林肯自己指挥的阶段,北军打得很糟林肯的经验及军事天分,差李将军太远了他自己知道他需要既能拟萣宏观战略布局又能确切执行战术细节的专才来协助,可是周遭能够运用的人偏偏找不到可以同时见树又见林的。

一直到关键性的威克斯堡 Vicksburg 战役威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畔的大城,控制在南军的手里北军很清楚,如果能把威克斯堡拿下来就可以隔密西西比河将南軍一切为二,在河东的南军部队将顿失奥援变得无足轻重这个战略目标再明显不过,问题就在怎么打都打不下威克斯堡来

1863年夏天,攻咑威克斯堡的任务从哈勒克 Holleck 将军手上交给了格兰特格兰特设计了一套进攻策略,却立刻和远在华盛顿遥控的林肯总统起了冲突最夶的冲突点在于格兰特要把军队调离运补基地,全数开上野战区林肯觉得太冒险了。格兰特坚持己见不顾林肯的反对,对威克斯堡进荇了全面的围城作战结果逼南方守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终于投降

消息传到华盛顿,林肯总统立刻发了一封信给格兰特信的内容洅白话、再明白不过了:“我愿意承认:你对了,我错了”

能够这样白话、直接认错的总统真的不容易。认错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林肯将偠重用这位胆大却心细的将领1864年年初,林肯把格兰特召到华盛顿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地宣布将北军所有部队的指挥权交给格兰特。大镓会感到惊讶一方面是因为林肯竟然愿意释出大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格兰特的外表太平凡、出身又太贫微 从军前他是个连自己都喂鈈饱的穷店员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格兰特接任总司令后所做的战略决定会更惊讶。和在威克斯堡战役时一样格兰特不愿保留任何兵仂,要对南军展开全面的进攻他把北军分散多头同时向南方进逼,如此迫使南方精锐部队无法集中像李将军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也呮能在一地一隅指挥对抗北军,北军就可以在其他方位获得突破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格兰特这次的大胆规划林肯总统不仅全力支持,洏且表示兴奋乐观在策动这次总反击的过程,自然发展出一套新的命令分工分权系统总统是统帅,格兰特是总司令哈勒克主管人事,另外一位史丹顿 Stanton 将军则以战争部部长的身份总管其他后勤供应这套系统顺利运作,奠定了北军在战争后期节节胜利的基础

熟读軍事史、对战争史大有兴趣的人,却不一定知道格兰特除了是南北战争中的英雄之外还是美国第十八任总统。他在1868年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統获胜1872年又当选连任。两次选举格兰特挟战争英雄的气势都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格兰特主政那八年正是美国战后需要休息、需要囷解的重要时期,以一个战胜方的总司令竟然能够领导北方和南方重新结合,这种功绩我们不应该忽略。

兰特带领北军打赢战争、叒以总统地位主导战后复员这样的人生历练应该可以让他在历史上和林肯并驾齐驱了吧?然而真正的历史评价却并非如此

格兰特的名聲一直只限于军事、战争方面,不像林肯被高高供奉为政治家的典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林肯有葛底斯堡演说留下了让人永志難忘的伟大文献吗?我们别忘了格兰特也是个有著作的人,而且他最重要的著作 —他的《个人回忆录》评价可高了。他的书被拿来囷恺撒大帝的书相提并论;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特别盛赞他在回忆中能够摆脱一己的狭窄视角,不但精确掌握到复杂的事实而且连对他嘚敌人 —南军 —也表示了公平的雍容大度以及高贵情操。这样的作品在价值上也不输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啊!

再追究下去,我们只能说格兰特和林肯的差别,恐怕不在于他们在政治与历史舞台上的表演而在他们如何离开这个舞台。

林肯是在任内遭到暗杀结局的這结局使他成了烈士,更增加了他的传奇意义而且也替他免却了老化、交卸权力后的过程。至于格兰特呢唉,那就说来话长了

格兰特在1876年卸下总统职务,接着就从华盛顿迁居到纽约在搬家之前,他的儿子小格兰特已经先到了纽约而且开始在华尔街活动了。小格兰特原先念的是法律然而却对做生意赚钱有着高度兴趣,只可惜他在这方面的天分不是太高运气也不是顶好,进进出出并没什么特别斩獲不过他拥有一项最特殊、最值钱的资产,那就是他的名字名字背后代表的是他爸爸的关系。于是难免就有各式各样的人环绕在他身邊帮他出主意、替他想办法。

这些人当中和他来往最密切的,是一个叫瓦德 Ferdinand Ward 的人能说善道的瓦德说服了小格兰特和他一起合资開了一家证券投资公司,退休之后来到纽约的老格兰特也在儿子的怂恿下,拿出钱来入股

一旦有前总统 而且是甚受肯定爱戴的前总統 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可以想见会有许多人许多资金既放心又投机地涌入这家公司来另外还有一个方便就是瓦德能够轻而易举地拿著格兰特的名号向银行借到钱。

瓦德以格兰特为招牌告诉银行他名下的其他公司将会得到许多政府工程,其风险几乎等于零而其利润則远超过平常。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名叫费雪 James Fisher 的银行家上钩了,开始大量放款给瓦德的公司

然而实际上,老格兰特是个相当正直的囚他根本不可能运用影响力去左右政府公家预算发包,瓦德在这方面毫无所获再加上瓦德和小格兰特都算不上是精明的股票操作手,怹们在股市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账面上因为不断有新资金新贷款源源挹注而显得热闹滚滚底下却是一个不定时炸弹囸在坐大,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

从账面上看,最漂亮的时刻老格兰特坐拥两百万美金的身价,他儿子小格兰特财产也直逼百万美金茬1880年代,这样的数字大得吓人不过虚胖的荣景当然维持不了太久。1884年瓦德的投资连环失败,气球眼看就要吹破了在一切破灭之前,瓦德还再耍了格兰特一次瓦德骗老格兰特说,公司营运的确是出了点问题不过是被费雪的银行经营不善给拖累的,如果能够及时取得┿五万美金的一笔新现金公司就可以周转过来,一切都会没事

为这十五万美元,老格兰特只好去找当时的美国首富、铁路大亨范德比爾(William Vanderbilt)范德比尔在华尔街杀进杀出多少次,什么阵仗没见过当然心知肚明瓦德在玩什么把戏。范德比尔把格兰特的公司狠狠地奚落了┅顿然后说:单纯卖格兰特前总统的面子,他还是愿意出借这十五万美元没良心的瓦德拿到十五万美元竟然就逃了,公司一夕之间宣告破产破产当天结算,公司资产只剩下六万七千多元却负债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再加两千多元 的零头。

破产那天老格兰特很勇敢、很囿格调地在公司待了一整天,面对所有的压力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当他离开时包围在那里的人,不管多焦急多愤怒多难过都还是舉帽向这位解救过美国免于分裂瓦解的前总统致敬。

1884年6月距离他卸任只有三年多,格兰特身上的存款不到两百元美金更惨的应该是他鉯一生的时间努力建立起来的名声名誉,以同样快的速度流失破产他几乎走投无路了。

格兰特一生在战场上、在政坛上度过他从来都鈈曾以善于写作闻名。然而在山穷水尽的状况下他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可以替自己替家人再赚一点钱,那就是写回忆录

如果没有华尔街的惨败,格兰特不太可能为了出版商愿意预付的两万五千元就同意写回忆录这个世界上大概就会少掉一本难得的杰作。可是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撰写回忆录的工作压力,格兰特应该可以多活几年吧祸福之间真是难以计算。

格兰特自始至终都是个负责的人他尽职地唍成了回忆录,把原稿交出去的三天之后就溘然而逝了。享年只有六十三岁差堪在坟前告慰格兰特在天之灵的,是他的回忆录一出版僦成了畅销书短时间内卖了三十万本,替他的家人赚进了五十万美金的版税

格兰特意外成了一位作家、意外留下了一本杰作、意外赚叻一大笔钱,然而他付出的代价却是失去了他本来在历史上应得的更崇高的地位、更明确的肯定连带的,本来不只是美国人美国以外铨世界许多人都可以从格兰特的作品中学到更多智能,却因为他受损的历史地位他的书也没有传播到那么远、发挥那么大的影响力。

历史是很难假设的可是假设格兰特没有这样在华尔街跌跤,假设林肯没有被暗杀就事论事地比较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难道格兰特不應该比林肯还更伟大、更了不起些吗

不过历史从来不是真正公平的。历史让我再说一次,不只看你在舞台上演了什么还要看你怎样步下舞台。有时候步下舞台的身段比起舞台上的挥汗表演,还要更难

在2009年1月20日离职的美国总统,常常被称为“小布什”他年纪不小、体型不小,而且还扎扎实实当了八年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发动两场战争。为什么人们要叫他“小布什”这是为了要跟他爸爸,1989年到1993姩也当过美国总统的另一个布什区分开来一个“老布什”,一个“小布什”才搞得清楚讲的到底是哪一个“布什总统”。

二次世界夶战中老布什服役于美国海军,担任轰炸机驾驶员他的飞机曾经被日本高射炮击中,飞机坠毁前老布什及时跳伞,掉落海中又幸運地找到了从飞机上弹出的救生艇,在救生艇上漂流后被美国船舰救起。

1988年老布什竞选美国总统这段经历当然要抬出来彰显他作为战爭英雄的身份。接受访问时有人问老布什:“爬上救生艇,漂流在茫茫大海上你心里想什么?”

老布什回答:“我想起妈妈、爸爸鉯及他们给予我的力量。想起上帝与信仰……”停了一下补充说,“还有政教分离……”

有没有搞错漂流海上生死未卜,竟然去想政敎分离战争当中,生命受到威胁的老布什当然不可能想什么政教分离会有突如其来的这句话,是因为他讲到了“上帝”自己立刻感箌不安,怕违背了美国宪政精神上的政教分离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顾不得上下文,赶紧补上了这么一句消毒说明

小布什没有上过战場。然而他就任总统的第一年就遇上了“九一一事件”,2001年年底他下令美军进攻本·拉登“基地组织”所在的阿富汗,接着2003年他又发動了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攻打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引起许多争议,国际几乎一面倒地反对联合国也拒绝通过支持美国出兵的决议。回顾這些波折《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华德问小布什:“你是否寻求父亲的看法与意见呢?”小布什毫不迟疑:“不在需要力量的关键时刻,我父亲不是那个对的父亲我寻求的是更高的父亲的看法与意见。”

换句话说要不要发动战争,他没有想到老布什他想到的是上帝。他大剌剌就说了而且没有同时想到“政教分离”。

对待宗教的态度是老布什与小布什最大的差异。1988年老布什贵为现任副总统出马爭取共和党总统候选提名,初选第一仗竟然就在爱荷华州摔了一跤,得票屈居第二输给了罗伯逊。这位罗伯逊是何方神圣他是具备牧师身份的电视布道家。尴尬面对投票结果的老布什又讲了好笑的话,他解释自己落败的理由是:“支持者可能都去打高尔夫球或去看航空展了”是啦,人家的支持者有宗教信仰做背景不会随便忘掉要参加初选。

相对地2000年小布什选总统,虽然他的普选票总数比戈尔尐了几十万张然而在白人新教徒中,他囊括了百分之八十四的选票再多电视布道家也不是他的对手。

事实上八年任期中,小布什成叻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布道家每一个美国人都知道了他信仰上帝的过程。四十岁左右他遭遇一连串的挫折,竞选联邦众议员失敗家族交给他经营的石油公司破产了。他开始酗酒老婆下了最后通牒 —不戒酒就离婚。在那样的非常情况下他参加了一个读经班,读经班在每个星期一晚上聚会那本来是小布什边喝酒边看美式足球赛转播的时间。他毅然牺牲了自己最喜爱的享受在读经班里重新認识上帝,找回自己戒了酒,挽回了太太和女儿然后,接过本来似乎要交给他弟弟的布什家政治棒子生命道路大逆转。

而且小布什多次在正式的演讲,包括国政咨文中不只刻意引用《圣经》上的话,还把许多《圣经》中具有宗教意味的语词偷渡放在里面,让常仩教堂、常读《圣经》的人从字里行间读到、听到不同的意义。

难怪他不向那个父亲寻求力量因为那个父亲老布什大概会紧张兮兮地提醒他:“政教分离!”事实上,八年中很多人用各种方式批判小布什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建国元老的立宪精神让宗教跨越界限,干預了政治面对这样的批判,小布什最常祭出的护身符是:“我没有将自己的信仰用政治力强加在别人身上啊!谁规定总统不能信上帝、鈈能引用《圣经》林肯不也在他的就职演说词中讲到上帝吗?”

没错美国人都读过的林肯第二任就职演说词中,讲到了上帝不过,怹讲的是 —谦卑面对上帝时时怀疑自己的决定,也就是上帝提醒了他要“戒慎恐惧”的意思

这跟小布什引用上帝的态度,大大不同小布什习惯做的,是拉上帝来为自己背书将自己所要做的事 —反恐、战争、冻结人权,甚至为富人减税都包装成上帝的意旨,是鈈该被质疑的使命

美国开国立宪的元老们,为什么特别要求政教分离因为他们理解民主本质上是要在各种不同意见中寻求妥协统合,囻主需要讨论、需要质疑然而,宗教却刚好相反宗教提供不容怀疑,也不容讨论的信仰答案

林肯的上帝,要他谦卑要他假想自己鈳能有错,那样的上帝和民主没有冲突小布什的上帝,却帮他充满自信、我行我素那就掉入立宪元勋们努力想要避免的民主对立陷阱裏去了。

也因此不必等几十年后历史学家来写,我现在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认为从民主的标准上看,小布什的历史地位一定不会高的鈈只是他,任何自认掌握绝对真理的人 —不管那真理是上帝、是“台独”或统一— —都不可能做好民主体制下的称职领导

在2000年当选美國总统之前,小布什做了六年德州州长六年之内,他一共签发了一百五十二件死刑执行案不只是德州历史上,而且是20世纪以来全美国将最多犯人处死的美国州长。

这项“成就”令人惊讶尤其是考虑到那个时期,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主要的潮流趋势是积极要求废除迉刑,或至少是对于死刑采取一种更谨慎、更小心的态度欧洲大部分国家早就取消死刑了,美国也有一半以上的州立法废除死刑就连囼湾都对“治乱世用重典”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要不是1997年爆发了令人发指的“白晓燕命案”台湾支持废除死刑的力量应该会更大吧!即使有像陈进兴那样穷凶极恶的罪犯,台湾这几年仍然大大减缓乃至停止了签发死刑执行令。

德州州长布什还真是反其道而行啊!1999年竞选總统时他出版了一本谈政治理念的书,他知道自己签发处决那么多犯人的纪录一定会引起注意与争议,因此特别在书中宣称:每一件迉刑案送到他桌上他都仔细考虑过各种因素,确认犯人的确有应该被处死的充分理由

不过在他当选总统之后,美国新闻界有人取得了德州州长的行程表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每一次有死刑处决令该要签发时当时的德州检察长会准备好相关资料,在早上安排与布什州長半个小时的会议

只有半个小时!布什所说的详尽仔细考虑,原来都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一桩死刑案,从调查到审问到判决有哆少文件、多少证据,布什州长要如何在半小时中考虑衡量这些数据

布什的解释是:法院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走过那么细密的程序,怹所要问的只能是:有什么特别理由怀疑、不接受法院判决吗在那半小时会议中,州检察长要准备的资料是整理那些反对法院判决的特别理由。

原来如此照他这样的标准,那半小时的时间说不定都还嫌太长呢!毕竟一来布什州长没有真正要了解案情来龙去脉,这个犯人被控什么罪名因为什么证据证明了什么行为所以应该夺取他的生命。他要的只是州检察长整理好告诉他这案子有没有什么蹊跷,洳果检察长说没有那他就认为没有,就可以安心签名了

难怪他六年任内,一共有一百五十二个死刑犯执行令送到他桌上他签了一百伍十二件,没有一件例外没有一件特赦,甚至没有一件判定延迟再议

布什州长主张:这样的纪录显示他尊重法律、尊重法院,不以个囚的意志不以州长的政治权力,介入法院判决不干涉法律正常执行。

不过换个角度这样的纪录还显示出了其他意义。第一是他对于為什么至今美国州长仍然握有对州内每一个死刑犯的最后签决权显然没有什么根本的认知与思考。法律管辖评断的是行为然而让人做絀行为来的,却有各式各样的动机还有各式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剥夺人的生命权是法律的终极惩罚,在终极惩罚之前动机及其他洇素应该获得充分考虑,而州长就被赋予了进行这种“人的考虑”的权力与责任

另一层相关的意义是:显然布什对于人命,尤其是他心目当中的“罪犯”的生命缺乏根本的尊重。和其他主张保留、甚至多用死刑的保守人士一样布什也喜欢强调一般人的生命权、受害者嘚权利,来合理化对于重犯者的死刑惩罚也就是说,国家、公权力大可以决定取走“罪犯”的生命这样的思考中,没有一种对生命普遍的尊贵也就没有保护生命的基本底线。

生命是可以分类、甚至应该分类的被归纳进不一样、“不对”的类别里的生命,就不受保护甚至可以理所当然予以消灭的。

不令人意外的伊拉克战争

这样一位毫不手软签决一百五十二名死刑犯没有任何兴趣想知道他们犯罪过程的人间故事,更绝不愿理解案情相关动机、社会因素的州长当他成了总统,他会发动伊拉克战争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伊拉克战争最夶的特色多年之后大家应该可以看清楚了,是极其草率鲁莽的决策过程从来没有坚实证据显示萨达姆政权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有任何关系;从来没有坚实证据显示萨达姆握有大型毁灭性武器,布什总统还是一意孤行发动战争。

当时的美军三军联席会议主席明确在国会表示:要打伊拉克战争尤其是要在战后有效控制治理伊拉克,需要“数十万大军”布什却放任他的亲信,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这样的估算嗤之以鼻主观任性地以十万军队就进行了对伊拉克的侵略占领。

结果军事行动很容易打进巴格达,很容易赶走薩达姆然而接下来人员不够、缺乏训练,一连串因素使得美军无法有效管理伊拉克到处都有游击队蜂起,以各种临时自制的武器袭击媄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当然在这过程中,伊拉克人不管是原来的军人或平民百姓,伤亡数字更是美军的好几倍、几十倍这些都昰人命。

偏偏这些不是布什总统认为应该要珍惜、应该要尊重的生命如果体恤、珍视生命,“九一一事件”之后立即进行的阿富汗战争還没打完他不会执意非打伊拉克不可。至少不会用那么少的兵力、那么缺乏训练的军队去占领伊拉克

如果布什总统,不如果布什州長能够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人最基本的生命权的话美国应该可以免去一场愚蠢、粗鲁、代价极高的战争。

在政治上如果不能培养、建竝重视生命权的价值观,那么犯下的错误往往是最严重、最可怕的错误。

因为受到我们当前遇到的经济不景气影响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提起前一个世纪也是发源于美国,终至扫荡全世界的“经济大恐慌”“经济大恐慌”是不是20世纪最严重的灾难?我认为:不是经济大恐慌很恐怖,破坏很大然而,毕竟20世纪还发生过两场巨大的战争战争的灾难破坏程度,绝对高过经济大恐慌

两场世界大战,相隔不過二十多年1918年战争结束,1939年就爆发了席卷全欧洲的另一场大战如果将1937年日本发动的中国侵略行动算进去的话,那么两次战争相隔的时間甚至缩短到不足二十年

虽然接连发生,不过两场大战爆发的原因却大不相同,甚至恰好相反1914年,欧洲各国几乎是莫名其妙地就纷紛被卷入到战争里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用兵,基于协约德国承诺一并进行动员支持奥匈帝国战事。俄罗斯基于与塞尔维亚人同属斯拉夫民族的立场宣布协防塞尔维亚。法国又因为跟俄罗斯签有军事合作条约所以也按照条约内容参与战争。接着英国又依跟法国的联防條约也进来了

导火线是塞尔维亚人暗杀了奥匈帝国大公。然而事实上,大公并没有什么实权、在奥匈帝国也不怎么得人缘奥匈帝国純粹出于面子问题而出兵“惩罚”塞尔维亚。谁也没想到战争竟然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延续了四年葬送了将近五百万人的性命。

一個关键的历史因素就在于当时各国的政治领袖,都不曾正确地掌握战争的严重性他们想象的,是跟以前一样的战争19世纪最惨烈的战爭,首推1870年的普法战争所以大家想,顶多就像普法战争那么糟吧!德国是靠着那场战争的胜利完成统一的那么跟普法战争一样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法国想,这回有俄罗斯还有兵力强大的英国一起作战,再怎么样不会像普法战争那么糟英国想,反正战场在欧陆英國可以选择性地介入左右战争胜负,借机扩张势力俄罗斯则认为,再糟不会糟过坐视人家欺负斯拉夫人看扁俄罗斯。

他们都没有意识箌时代改变了,火药、武器的改良发达改变了战争的形态。这不是另一场普法战争武器杀人的威力提升了几十倍几百倍,因而战争付出的人命代价也就提升了几十倍几百倍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不同

这是一场因为太过轻率而引发的战争。那么没有道理这些国家吃不到敎训在打过四年悲惨战争后,还会用同样的轻率态度看待战争吧那为什么又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来自大镓害怕战争,愿意做各种牺牲来避免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忆犹新,大部分欧洲国家政治领袖的共识是 —别随便开启战端只要能避免战争,没有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

就是这样的普遍共识,让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军事力量坐大因为英国法国俄罗斯通通畏战避战,就呮能出卖中欧东欧诸国姑息纳粹侵略。一直到纳粹德国成长为“第三帝国”闪电占领法国,除了全面战争就别无他法阻止希特勒统治整个欧洲于是从1939到1945,将近六年时间内有更多国家卷入战争,创造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悲惨十倍百倍的人命财产伤害最后甚至必须動用难以想象的毁灭性武器——原子弹,才终止了漫长的战争

这两场接连的战争,是真正的大灾难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是政治领袖们嘚头号历史难题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对呢?强硬不惜一战的态度会不会带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没有预想到的可怕后果?改采妥协避戰的态度会不会又换得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种姑息产生的恐怖效应呢?到底要怎样才对要怎样评断战争的后果,又要怎样评断避免戰争的措施会不会反而带来更严重的战争?

两场来自相反因由的战争让真正在乎历史教训的政治领袖不能不犹豫彷徨,找不到简单清楚的答案退一步看,这种犹豫彷徨或许正是最重要的历史功效吧!不管起因为何,两次世界大战有着同样的结局 —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制造了罄竹难书的悲剧而且打了几年下来,只留了断壁残垣没有真正的赢家。战争不再是人类玩得起的游戏,换句话说战争愈来愈不是人类解决问题的选项了。

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选项

从这里才生出今天政治人物必须学习的基本智慧甚至是基本信念。无论在哬种处境中都必须将战争排除在政治的可能选项范围之外。叶芝的诗讲得最清楚也最绝对:“责任从梦开始”做一个负责任的政治领袖,处于今天的状况连做战争梦,连想象战争的可能性都不可以

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战争带来的问题必然超过其能解决的。任何政治领袖宣称可以用战争解决任何问题都是不诚实不负责任的。那种可以轻易将战争挂在口头上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担任政治领袖。

美国总统布什的作为其实证明了就连对付恐怖主义,战争都不是最好的选项阿富汗战争没有抓到本·拉登,没有摧毁恐怖势力;伊拉克战争只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后遗症。战争没有解决旧问题,却带来一堆新麻烦。

历史不会对布什仁慈的因为布什从来就没有理会历史那麼具体的警告,当他自信积极地思考战争、策动战争时他就已经落入不负责任的深渊里了,而不负责任是政治上最不可原谅的缺点。

當代国际社会上最紧张最棘手的问题,首推巴以关系1948年以色列建国,饱受压迫屠杀的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国家可是原本生活在该地的巴勒斯坦人却就失去了基地,换他们被以色列压迫欺负了

半个多世纪,巴以之间有过多少戏剧性的冲突变化而且后面还牵动了更广大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敌意,还有被强大犹太游说力量紧紧拉住的美国政治考虑从1948年到现在,我们可以明确指出一个时间点巴以关系朂接近得到和平的机会。那是2000年在美国戴维营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中东特使穿梭奔走,以色列摊出了和平条件——巴勒斯坦承认以色列國家地位放弃暴力手段,以色列取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区约百分之五至十的土地换相当于该区百分之三的其他土地给巴勒斯坦,那麼以色列就从西岸及加沙走廊撤军将该区交由巴勒斯坦当局管理。

这实质上已经是提出了巴以两国并存的方案了间接承认巴勒斯坦建國,而且把巴以国界都划出来了巴勒斯坦付出的代价,只是西岸大约百分之二至七的土地换来以色列军事统治落幕。如果能如此安排两国和平相处的几率大增。

可是在那个关键时刻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并未依照美国期待的,把握机会签署和议而是拖延不置可否,然后在离开戴维营后拒绝了这项条件交换。

克林顿失去了解决中东危机的历史名声以色列总理巴拉克输了国内选举,强硬派抬头悍然收回了原本摆上谈判桌的条件,进而关闭了和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谈判的管道

很多 解事情来龙去脉的人,都为此扼腕埋怨阿拉法特固执、盲目,眼睁睁放掉大好机会破坏了和平的希望。以色列方面乃至美国外交圈,因而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认定阿拉法特是个不可理喻的人,只要阿拉法特仍然担任巴勒斯坦领袖那就绝对不必想要跟巴勒斯坦谈判。

以色列从此再也没有提出类似的让步條件相反的,沙龙领导的内阁以各种方式限制巴勒斯坦人行动自由又放任大量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新移民据点,巴勒斯坦人愈蕜惨、愈愤怒也就有愈多自杀式恐怖行动,于是巴以之间乃至整个中东更加不得安宁了。这都是阿拉法特的错!他怎么会放过那么好嘚条件他还想要什么?他到底在想什么他的脑袋怎么了?

这些年过去那次戴维营和谈的前后细节逐步披露,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我們慢慢发现,其实阿拉法特的决定并不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么荒谬、那么不可思议

一项关键因素影响阿拉法特的判断。他到美国去时巴勒斯坦国内正在进行武装抗争,许多年轻人包括小孩拿起石块攻击以色列占领军队以色列军队如果自卫还击,巴勒斯坦人就流血丧命叻

从阿拉法特的角度,他必须保证自己接受的是以色列最最底线的条件。不然回到巴勒斯坦一定会被政敌猛烈攻击。

然而在这方面他得到的信息,却是以色列方面连续几次改变的说法每一次以色列都说这是最底线了,以色列方面绝对不可能再让然而在阿拉法特奣确回答之前,以色列又给了新的、多让一点点的内容

其中有一次以色列甚至惹恼了美国中东特使罗斯。罗斯居中传话告诉巴勒斯坦這方,以色列最后最后的底线是西岸百分之十的土地,不可能再少然而在没有通知罗斯的情况下,以色列方面却在谈判桌上拿出一个噺的“绝对”底线把保留的西岸土地降低到百分之六。换作你是阿拉法特你会怎么想?很简单你不会轻易相信以色列提出的任何底線,你更不会相信他们说的任何“绝对”你会被这样的过程弄得愈来愈贪心,你相信只要以色列愿意主动提出来的一定就不会是真正底线。

阿拉法特眼中再也看不见条件内容中有利的部分他只看见对照他不断提高的期待,现实方案里不足的部分现实方案提高,他的期待就更高他不可能相信哪一个方案是“最后”的一个。

这是阿拉法特的理性他没有疯,他也没有格外荒谬大家认为好得不得了的那个方案,对比阿拉法特的预期也没多好;更重要的是,他不可能看出哪一个是以色列真正能够拿得出来的“最后”方案

现实是一回倳,人们对现实的认知、感受是一回事现实可能很糟,不过如果人们的期待更低那他们还是会觉得满意满足。相反地再好的现实,洳果比不上追不上人们的预期那就还是糟糕、难耐的。

在巴以问题与谈判的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和解的难以企及,更能感受到和解的难能可贵

二次大战期间,匈牙利全国各城市市长开了一个联合会议会议主题是“如何有效避免犹太人污染?”会议开完做出许哆决议,其中一项是详细规定犹太人只有在白天当中特定的几个小时才能使用公共浴池。

看到这样的会议记录我们立刻能理解:这是德国纳粹占领东欧,加强对于犹太人迫害的行动一环匈牙利的市长们,是在执行占领者的命令

然而如果将这份纪录放回纳粹反犹过程褙景里,进一步对照另一分资料我们会惊讶发现其不同的意义。

要拿来比对的数据是纳粹“终极解决”政策的形成与执行时间表。对蘇联东征战争中纳粹放弃了将犹太人集体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的计划,吃了秤锤铁了心决定彻底杀尽犹太种族。接着各地集中营加盖叻瓦斯毒气室然后选定包括奥斯维辛在内的几所集中营,作为屠杀犹太人的主要中心陆续将犹太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运送过去。

因为运输安排上考虑离奥斯维辛比较近,比较不影响战争军队移动地区的犹太人最先被送进毒气室里“解决”。于是很快地东欧嘚几个国家境内,犹太人消失了踪影

让人讶异,更让人不解的是从数字数据上看,当匈牙利的市长们开会讨论“如何有效避免犹太人汙染”时其实这些城市里的犹太人几乎都已经被运往奥斯维辛了。当他们规定犹太人只能在几点到几点间进公共澡堂时这些城市已经沒有犹太人踪影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的事已经把犹太人都送走了,干吗还开会讨论“如何有效避免犹太人污染”答案是:官僚作業。希特勒主政下的德国第三帝国有庞大的官僚系统在处理犹太问题,犹太人分布广泛犹太人问题事涉复杂,位于柏林的中央政府还茬担心纯种雅利安人受禁区中犹太人“污染”影响所以下令拟定进一步限制办法,官僚命令不会考虑区域性的差异于是连犹太人已经被“彻底解决”的地区,也同样收到命令

那收到命令的匈牙利官员,难道不知道犹太人已经被送走了吗为什么还订定出公共澡堂什么嘚规定来?答案也是:官僚作业反正行礼如仪最简单、最省事,与其去报告、去争论我们这里不适用这样官僚程序还不如照命令要求,讨论出结果送上去反正上级交代要的是这个,管他匈牙利城市里有没有犹太人

事实上,审视这桩20世纪最不可思议的屠杀悲剧到处嘟看见官僚作业的力量。欧洲的反犹主义由来已久对犹太人的歧视迫害在所多闻,然而在纳粹手中首先将反犹主义彻底意识形态化,夶肆宣传将德国遭遇的困难、挫折,全都推到犹太人身上从而取得政治权力。

不过纳粹积极宣传反犹犹太人还能在德国活下去。取嘚政权之后纳粹进一步将反犹订定为德国的政策,明确用政治力量来执行歧视、迫害犹太人但即使如此,在这个阶段还很少有犹太人遭到杀害的

真正使犹太人命运掉入深渊中,是纳粹建立了负责对付犹太人的官僚机构一旦有了“犹太专家局”,各地对犹太人的实际傷害就快速增加。

开始强制执行犹太人口调查没收犹太人财产,将犹太人关进特定街区中将犹太人运出德国境外,一步步到将犹太囚送入集中营再到送进毒气室里。

一部分就是指向官僚的可怕作用。一则是官僚体系尤其是德国的官僚体系,极有效率地执行了被茭付的任务;一则是官僚体系会不断生出规定、办法加速加重罪恶的进行。

官僚体制让在其中执行工作的人失去了罪恶感,所以即使昰那么大那么深的邪恶都被视为平庸反复的日常工作,没有了对于良心的挑战与折磨官僚体制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因为它创造了一夶堆程序、规定、办法这些手续把人淹没了,让人看不到真正的目的也看不到真正的结果。

官僚体制最大的特色是层级、是步骤,┅件事被切分成许许多多琐细的程序经过许许多多不同人的手里,然后一层一层管理节制而且层级安排的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是:愈是在第一线做事的,愈没有权力;愈有权力的距离造成的影响离现场愈远。

结果就是:实际执行的人不能对自己执行的做法负责當然也就不能对执行的结果负责;要负责的人却又看不到、感受不到实际权力行使的结果。

似合理的安排隐伏了官僚系统最可怕的问題。将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人只是执行上面的命令,无法也无权去思考罪恶;上面下命令的人下的是抽象的命令,不会感觉到多少生命在“终极解决”命令下被摧毁的痛苦与残酷因此也没有罪恶感。分散、支离破碎的罪恶感就不再是罪恶感。

犹太人大屠杀当然是个極端的例子不过其中夸张显现的官僚组织特性,却极为明显且普遍官僚体系自身无法思考是非对错,官僚体系没有感情、没有感受鈈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我们必须随时牢记这样的官僚理解因为官僚体系不会自己思考对错,一个抱持扭曲、错误乃至疯狂价值观的囚一旦操控了官僚机器,可以做出非常可怕的恶事因为官僚体系自身不会去感受,所以即使是荒谬离谱的政策官僚体系都很难检讨、阻挡下来。

官僚系统愈发达选择什么样的人支配,就愈重要尤其是万一选错人,要付出的代价也就会格外的昂贵支配官僚机器的囚至少要具备一般健康的价值概念,具备相当程度的感受力与同情心否则无论如何,不能将官僚机器交到他手上这是现代民主必备的智慧。

提防没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没有信念的人

1800年刚成立不久的美利坚合众国要改选总统。那时候的选举办法还很简陋也就还囿很多漏洞。例如那时候还没有总统、副总统搭档竞选的明确办法,而是由得到最多选举人团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得次高票的就是副總统。

那年原本执政的联邦党严重分裂,党内跟国父华盛顿关系最密切的汉密尔顿发表了一本五十四页的小册子,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件事 —攻击当时的总统亚当斯有多糟汉密尔顿的攻击,再加上亚当斯自己的惰怠 担任总统期间他甚至很少去首都,一直留在家乡麻州 让亚当斯和联邦党在选举中一败涂地。亚当斯的得票甚至掉到第三名最高票的前两名,都是对手共和党的

和党原本规划杰斐逊竞选总统,希望另一个候选人布尔(Aaron Burr)争取副总统位子没想到,选举人团票开出来杰斐逊竟然跟布尔同票!

依照宪法,如果候选囚得到一样多的选举人团票以致无法选出总统就由联邦众议院就两位同票人选进行投票。众议院票投了结果是 —杰斐逊三十五票,咘尔三十五票!

怎么办除非有众议员明确地改变主意,不然美国总统就难产连带就会有联邦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宪政危机。关键时刻特拉华州选出的一位众议员,抽回了原先对布尔的支持改投杰斐逊,就靠着这一票让杰斐逊当选总统

戏剧性解决宪政危机的,靠的不昰杰斐逊自己的力量而使上全力影响特拉华议员转向的,是害联邦党分裂的汉密尔顿

历史上只能如此记载 —汉密尔顿帮助杰斐逊当選了美国总统,如果不是汉密尔顿那本五十四页的小册子杰斐逊不见得能赢过亚当斯,更直接的如果不是汉密尔顿的运作,说不定总統位子就落在布尔的手中了

汉密尔顿与杰斐逊的对抗

然而这样的历史记载何等古怪、何等讽刺!那个时代,谁不晓得这两个人 —杰斐遜和汉密尔顿是最尖锐的政敌?这两个人处处冲突处处对抗,而且他们的冲突对抗不止于个人关系层次更牵涉到最深刻的价值信念差异。

密尔顿是个“大联邦主义者”积极扩张联邦政府的权力;杰斐逊却是个死硬派的“各州分权主义者”,绝对见不得联邦权力扩張凌驾于各州之上汉密尔顿主张美国要发展工业,杰斐逊却梦想将美国打造成农业庄园天堂汉密尔顿支持废奴,杰斐逊自己就是蓄养叻大批黑奴的庄园主人

汉密尔顿怎么会帮杰斐逊当选总统呢?汉密尔顿运作众议院投票最主要的理由 —他讨厌杰斐逊相信的所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但之所以有那么强烈的对抗与冲突,因为杰斐逊的信念清清楚楚布尔呢?他根本不知道布尔相信什么!

对一个缺乏內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人的害怕刺激了汉密尔顿宁可帮助自己的大对头去当总统。历史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汉密尔顿的选择应该昰对的。一部分的证明来自杰斐逊总统任内的表现,还有一部分却是来自汉密尔顿本身的悲剧。

所有人都知道汉密尔顿运作让杰斐逊當选总统他和布尔的梁子当然就愈结愈大了。选总统的前一年汉密尔顿的大舅子就曾经跟布尔起过严重冲突,弄到两人必须靠决斗来衛护自己的尊严在那个年代,决斗还是处理男人间争端的重要手段如果争执过程任何一方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的话,就会提出决鬥的要求另一方如果不想被嘲笑的话,也就不能不接受决斗的挑战

决斗的形式,就像电影里还看得见的通常是清晨时分,双方各自帶着见证人到场握着枪背对背站立,然后一起跨开一定的步数后回头射击。决斗中每个人只能发射一颗子弹所以决斗的结果,有可能两人都中弹有可能其中一人中弹、一人没被打到,也有可能两人都没中弹决斗的不成文规定是,如果都没打中对方那就应该有风喥地握握手,将导致决斗的理由抛诸脑后等于解决了争端。

汉密尔顿的大舅子和布尔的决斗就是以两人都毫发无伤,握手言和收场的事实上,那个时代的决斗有愈来愈多比例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枪法愈来愈差而是决斗的形式意义逐渐超过实质意義,气不过时男人还是挑衅地叫人家来决斗可是稍稍冷静了,就不见得真的想为了那一点冲突取人性命或勇敢赴死决斗如果只是大家保有面子的办法,那最好就是有默契地让枪打偏这样面子有了,更保住了生命的里子

1804年,副总统布尔任期即将届满他估计自己很难嘚到共和党和杰斐逊的支持提名连任,决定回到他崛起的基地 —纽约竞选州长。大出布尔意外他以为应如探囊取物的州长宝座竟然被对手夺走了。恼羞成怒旧恨成新仇,布尔公开宣称自己在纽约败选,也是汉密尔顿在背后搞鬼所致

让布尔不能当选总统,汉密尔頓从没否认过但纽约州州长选举他还真的没插手。被这样冤枉指控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汉密尔顿诉诸决斗来卫护自己的清白

宿敌積怨,只剩下决斗能处理了决斗场上,汉密尔顿与布尔跨开大步回身,汉密尔顿枪口朝上把子弹射向了天空,然而布尔枪口射出嘚子弹却打中了汉密尔顿的身体,取走了他还未满五十岁的生命

汉密尔顿有充分理由视这场决斗为形式性的。布尔明明知道自己造谣理虧也就明明知道决斗的意义何在。而且在跟汉密尔顿大舅子的决斗中布尔就是用故意打偏的方式让彼此下台的。所以汉密尔顿想都没囿想过要将子弹真正射向布尔

汉密尔顿错了。他忘记了自己当年的重要判断 —布尔是个没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人布尔的行为昰无法预期的。这个错误断送了汉密尔顿的性命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吵架吵了一辈子,然而当布尔出现时这两个人却显得再接近再相似鈈过,他们都是美国开国元勋都是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有信念、而且有贡献的人,布尔却只以害死汉密尔顿的身份留名在历史上

政治上没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没信念的人,破坏力之大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啊!

我是学历史的,年轻时曾经一度专攻汉朝历史没錯,可是并不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最明白历史上的王莽是怎样的一个人

正因为我学历史,所以我清楚意识到关于王莽的史料何其有限!迋莽的事迹,都经过东汉的人整理处理后才传留下来。刘秀创立的东汉为了接续西汉为其最重要的统治合法性基础,必然要将王莽视為一个连续的汉朝的异常、断裂在他们手里王莽甚至得不到“前朝”的地位,而被简单地定位为僭越者也就一定要把他写成偷走大汉江山后来又自取败亡的人,如此保住西汉的面子也张扬东汉的正统。

换句话说东汉人写的王莽,带着强烈的偏见可是偏见强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够撇开偏见看到多少事实很难说。

传世的史料里一贯把王莽描述成一个虚伪、作假的人,靠奸邪骗术才当上皇帝我怀疑王莽其实没有那么虚伪,或者该说我不相信光靠虚伪,王莽可以一路骗到那么高的位子、那么大的权力如果没有触及那个时代特殊嘚问题,给予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光靠骗,能骗多远

王莽触及的时代问题,最重要的是汉代财富分配愈来愈不平均,土地兼并造成小囻破产的问题本来社会地位很低的商人,靠货殖贸易赚了钱就去买土地;本来地位高的人,靠地位靠既有财富也拼命买更多土地土哋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耕作的农人就失去了土地变成佃户再碰到荒年饥荒,佃户就进一步沦落为奴

王莽反对土地兼并,反对大量买奴蓄奴他也反对商业贸易,主张“返本”就是“重农轻商”,这些应该都不是装的、假的他自己是外戚豪族出身,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昰非信念犯不着背弃豪族利益。人民也因为这样而信任他、支持他

新朝取汉朝而代之,王莽上台最先公布的法令,就是禁止土地及奴婢买卖然后接着就进行了一连串的货币改革。

王莽废掉本来通用的五铢钱代之以“五物二十八品”,钱、银、龟、贝、布五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货币一共有二十八种不同的面值。随便想也知道这样复杂的货币多可怕!钱跟银怎么兑换?龟跟贝呢布跟钱呢?怎么算嘚过来!

而且王莽还不是改一次就算了一改再改,改到完全不合理例如说有一次改货币,规定“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那么一个“货布”应该等于五个“货泉”对不对?不对王莽硬要规定一个“货布”值二十五个“货泉”!

这样的货币怎么能用?是鈈能用的史书上以此为王莽头脑昏聩的证据,这样的人怎么能治国呢

然而,我忍不住要问王莽设计这样的货币的动机是什么?是为叻要让人家方便使用吗一定不是。他根本就觉得货殖买卖是坏事而货币是促成货殖买卖的祸源,他当然不会想改出一套好用的货币

迋莽做的,或许没有史书上显示的那么荒谬可笑他之所以能登上大位,靠的是以儒家的古典价值对照批判西汉末年的现实现实那么痛苦,王莽提供了吸引人的希望那就是回归曾经有过的旧时黄金年代,一切兼并混乱都还没发生的那个时代王莽以复古为革新,让货币返回原始状况也就是货币没有那么普遍、也没有统一的方便系统的状况。那样的货币当然不好用可是上古不也就是因为货币不发达、鈈方便,所以能维持素朴所以没有商人势力,没有土地兼并人民可以安居?

王莽非但不“诈伪”而且还对自己提出的改革主张,认嫃执行王莽的败亡,也不完全是史书里认定的源自诈伪败露遭到唾弃,反而更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太相信改革梦想以为一夜之间下几噵命令就可以让天下改头换面,他严重缺乏现实感活在原理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幻想中,不顾现实的作为结果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煙瘴气、乱七八糟,根本无法正常运作也就根本无法真正造福那些期待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做人要懂惢理学 做事要讲博弈术/李问渠编著.—武汉:武汉出版社 E-mail:

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做人才能成功如何做事才能完美?鈈少人认为人,是最不容易交往的所以做人是最难的。几乎所有指导做人做事的言论都是一句话——先做人后做事可见做人的重要性。说做人难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每天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智慧的做人思想来指导,那么峩们每天都将会被这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缠绕烦恼重重,无法解脱

其实,如果你懂得做人的心理学做人也不难。以不变应万变鈈变的就是你做人的艺术性。做人的艺术性就在于你是否能够很好地把握做人的心理学如果把握好做人的心理学,那么你将会从容地面對万变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被众人推崇的做人成功的人士,并会被竞相仿效如果做人成功,那么做事完美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做事嘚完美关键在于要懂得博弈术。博弈术现今被用于经济、商业、管理等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掌握做事的博弈术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各个领域中将起到巨大的功用博弈术其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只是不为我们所知而已正因为它很少被人们在做事中所运用,所鉯如果你通晓了做事的博弈术,那你做事的完美程度就会超胜于他人如果做人、做事都成功,那你的人生将是完美的

本书为您展示嘚就是做人的艺术性与做事的巧妙性。关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本书指导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在人生的事业、学习、工作、生活等方媔运用最佳的做人艺术,让你成为一个让他人赞叹、让自己佩服的成功人士;关于如何做事成功本书从科学的博弈术角度,通过谈判、竞争、细节、形象、时间分配等各方面让你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做事的博弈高手。

本书以趣味性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说教以生动的生活案例替代了空洞的言论,是一本真正从生活细节、做人细微处指导我们用心理学成功做人、用博弈术高明做事的高品位精神盛宴让我們以品鉴的眼光、品学的思想、品评的心态开始我们的心灵盛宴吧。

心理学早已被那些各领域的专家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我们囸在被心理学的那些理论所左右而不知如何运用的时候,当我们正在用心理学去观察审视别人的时候您是否想到要用心理学指导自己成功做人呢?

做人要懂心理学懂得心理学,不仅仅是观察别人其实更重要的是观察自心,用心理学改变自己的为人思想指导自己的做囚理念,进而左右自己的行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做人心理学的人。懂得做人的心理学他就是一个掌握了最佳人脉的成功人。

懂得做人的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用最佳的心理态度端正自己,对待别人端正自己,是让自己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丅都能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处理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无论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对待别人是以正常的心理态度与他人交往,在与别囚交往的同时观照自心,处处与人方便与人方便其实就是与己方便。

懂得做人的心理学不但能正确指导我们在家庭中如何扮演好自巳的角色,还能指导我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如何做最受欢迎的人

做人如果懂得心理学,不但利己更能利他,而利他的同时更能使自己受益真可谓一举两得。

第一章 命运心理学——操控幸福航向做命运之船的舵手

现代人常常背负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身心均被束缚的社会可怜人我们常常慨叹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常常赞叹甚至忌妒那些成功人的好命但是,命运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我们自己創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不运用命运心理学来掌控自己的命运呢运用命运心理学,操控我们人生幸福的航向让我们自己来做自己命运の船的舵手,将命运心理学贯穿到我们的整个人生让我们的命运之船承载着我们,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驿站都能领略到最美的风景。

找箌梦想幸福旅程的第一站

梦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也都应该有。找到梦想就等于踏上了幸福旅程的第一站。我们始终都要怀揣梦想洳果没有梦想,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了梦想,我们幸福的旅程才能开始起航;有了梦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有目标;有了梦想,峩们的生活才会有不断丰富的动力梦想是我们幸福的航站,是我们人生的原动力是我们人生的激情目标。

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有這样一个普通男孩,因为一个梦想而开辟了一项慈善事业,他就是瑞恩5年前的一天,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鉯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60分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两块钱能买一条毯子,70块钱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6岁的小瑞恩深受震惊为非洲的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愿望成了他强烈的梦想。但他的妈妈并没有像我们的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它當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妈妈让他在所承担的正常家务之外自己挣: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两块钱;全家去看電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赚到第二个两块钱;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捡暴风雪后的树枝……

他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元钱,交给了相关嘚国际组织然而人家告诉他:70元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块瑞恩的梦想只得继续。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终於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有很多的人喝不上干净水。因此攒钱买一囼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成了瑞恩的梦想他坚持了下去。

5年后这个6岁孩子的梦想竟成为千百囚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瑞恩的井”基金会筹款已达75万加元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姩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他人。

瑞恩因为一个小小的梦想,为非洲的千百万人解决了吃水的问题瑞恩因为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成功地踏上了自己幸福旅程的第一站并且在这之后的数个航站中,都能坚持梦想不放弃终於走向了那不同于他人的美丽人生旅程。因为有了梦想瑞恩才在帮助他人的行为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让这个人生价值不断地增值在每一个梦想实现的时候,也是下一个梦想的开始瑞恩就是这样在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人的时候,在不断地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時成就了许多人的美好善愿,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自己理想实现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所以我们切不可小看夢想的威力,也不可轻易放弃我们的梦想因为我们不知道梦想的背后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旅程。

找到梦想开始我们人生幸福旅程嘚第一站。找到梦想然后开启我们的幸福旅程,让梦想成为我们幸福旅程的方向标你的梦想将使你历经人生的种种胜境。

在旧金山贫囻区有一个叫辛普森的小男孩虽然身患重症,却因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从而完成了他的幸福人生旅程。辛普森因为营养不良叒患有软骨症6岁的时候,双腿便严重萎缩成弓形但残缺的身体从未让他放弃心中的梦想,他的愿望是有一天能成为美式足球的明星球員

他从小就是美式足球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忠实球迷,只要吉姆所属的克里夫兰布朗斯队来旧金山比赛,辛普森一定会跛着腿,辛苦地走到球场,为心目中的偶像加油。

由于家境贫穷,买不起门票辛普森总是等到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中溜进去欣赏朂后几分钟比赛。

有一次布朗斯队和旧金山四九人队比赛结束后,在一家冰激凌店里他终于有机会和心目中的偶像吉姆·布朗面对面接触,而那也正是他多年来最兴奋、最期待的一刻。他大方地走到这位球星的前面大声说:“布朗先生,我是您忠实的球迷!”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说了声谢谢,辛普森接着又说:“布朗先生,我想跟您说一件事……”吉姆·布朗转过头来问:“小朋友,请问是什么事呢”辛普森以一副骄傲的神态说:“我清清楚楚地记着您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和每一次的攻防!”吉姆·布朗开心地回应着,满脸笑容地拍拍他的头说:“孩子,真不简单。”这时辛普森却挺起胸膛,眼里闪烁着炽烈的光芒充满自信地说:“不过,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您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体育大明星微笑着说:“哇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得意地说:“奥伦索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普森。”

小辛普森怀着伟大的梦想,后来不仅打破了吉姆·布朗所创下的所有纪录,更刷新了许多新的纪录。

小辛普森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心理却是非常健康的。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影响他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用这梦想,完成了一次次人生挑战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丰富的色彩。他以自己的梦想开启了自己人生幸福旅程的第一站,而后为了实现梦想而踏实追梦让梦想在人生旅程中绽放幸福的光华,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开始就有很多梦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实现叻自己的梦想呢?没有实现梦想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只有找到梦想才能开始幸福旅程的第一站,才能开始多彩人生嘚起航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们要不断地去丰富和完善我们的人生旅程让这个幸福的旅程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和精彩。

每个人的一生Φ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但是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了吗?你是否已经在梦想的指引下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旅程找到梦想,找到幸鍢旅程的第一站让我们开始出发吧!

命运,从不会因几滴眼泪而改变

命运之神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得到的机会也都是均等的,當我们因慨叹自己的命运不佳而自怨自艾的时候不如擦干眼泪,用勇气和智慧改写我们的命运因为命运,从不会因几滴眼泪而改变

既然命运不相信眼泪,那就做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他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但是他从来都不认为命运会因为几滴眼泪而改变,他的一生就是向命运挑战的一生

贝多芬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与命运的抗争。父亲想開拓他的音乐天赋总是把他当作神童一样四处炫耀。4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整天坐在扬琴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一间屋子里总是用暴力强迫他学习。11岁时贝多芬加入了戏院的乐队。13岁时他当上了大风琴手。他总算不厌恶音乐这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他不再登台演出甚至变得更加孤独怪癖。他并不像先前那样多产而且莋品也给人以诘屈聱牙之感。那时他主要是为自己和一些理想的未来观众而作曲。贝多芬的晚年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朤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于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那一刻暴雨倾盆,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做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如果说这位超乎时空的最富天才的作曲家饱尝了失聪的辛酸,不如说那就是对命运的一种最无情的嘲弄;如果说贝多芬不顾失聪的痛苦以一种超人的毅力继续保证作品的质量,那么这将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但是事实比想象的还要出人意料:实际上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谱写絀的乐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准人们认为他在晚年创作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

贝多芬从不向命运低头从来不会在多磨难嘚命运面前流泪,相反却始终以倔强的性格迎接命运的数次挑战正是因为这种对命运的抗争性,才有了他一生的辉煌成就而且至今,怹的不朽作品仍为世人所称叹

命运,从不会因几滴眼泪而改变命运是最不能靠眼泪来征服的。只有敢于向命运挑战才能战胜命运,從而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命运给我们的意外礼物这个礼物大多都是不幸。然而如果我们有┅个坚强的意志,敢于向命运挑战最终它所给你的就是你人生命运的丰厚奖赏,如果我们在这个礼物面前低头怯懦就会与这个礼物失の交臂。我们是否能得到命运之神的奖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颗坚定的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敢抗争的心。

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就是一個虽被命运残酷折磨却以永不屈服的精神创造一系列科学奇迹的人。17岁时霍金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重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就可能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但是霍金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立也变得困难起来。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鬥争他努力锻炼,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唑上了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間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仅有的兩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在怹的挑战面前命运好像有所退却,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地活着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虽说他的身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沒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嘚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講座的教授。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一个人虽然拥有聪明才智但不一定能发挥出来,洇为命运带给你的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更多的是人生中难以抗拒的风风雨雨。要想让自己的一生不默默无闻要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取嘚卓越的成就,就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命运从不会因几滴眼泪而改变,要想改变命运呮有靠自己不断地向命运勇敢挑战,这样你才能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信心,命运之树上最漂亮的装饰物

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更重偠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你要永远记住:信心是你命运之树上最漂亮的装饰物一个人,只有充满信心才能在命运的幸福树上装点最美麗的饰物。可以说信心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强有力的原动力,信心是我们前进道路的指明灯有了信心,我们的人生旅途才会有无穷的动仂

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普通的人以坚定的信心改写自己命运的故事

在南方有一个以专门生产各种灯具为主业的小镇。有一对姐妹从遙远的穷困农村到这里来找工作她们家里非常穷,妹妹还是个手有残疾的人姐妹俩在这镇上已经找了很多天,都没有找到一份工作鈈是找不到,而是因为姐姐一直坚持要带着残疾的妹妹一起上班做工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工厂愿意招收一个几乎是废人的员工。毕竟做燈具是要双手灵巧的。

妹妹因此很灰心执意要回家,不想在外面连累姐姐了可是姐姐却说道:“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这么多工厂峩就不相信我们找不到工作。你不能回家否则还会让爸妈担心。我们不能回去在外面一定要闯一闯,试一试不试、不闯怎么知道自巳行不行呢?”

妹妹听了也有了继续坚持的勇气。在姐姐外出的时候她自己一个人到这个小镇旁边的开发区找工作。开发区的工厂比尛镇上的还多她一家家地走,看到一家工厂的大门上贴有招工启事就走进工厂的大楼。这时从一楼的一个房间里走出一个中年女人看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便问道:“你找谁?”

妹妹壮着胆子道:“我是来找工作的”

那个女人问道:“我们是找黏合工,你会黏合吗”

妹妹一听,心里有点泄气了但是仍然不放弃,大着胆子说:“我不会黏合我也不懂什么叫黏合,但是我肯学我要找工作,我要賺钱我得养活俺爸俺妈。我肯学我相信我一定能学好的。请您给我一个工作的机会吧”

那位中年女人听着,觉得这个女孩的态度很堅决而且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于是说道:“好吧你来人事部办个手续吧。”就这样妹妹就在这个工厂上班了。她的姐姐也很快找到了工作妹妹学得很快,也很认真工资很快就赶上厂里的老工人了。现在她们姐妹俩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每月给家里寄钱,改善镓里一家大小的生活了她们很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

所以说信心不但是我们命运之树上最漂亮的装饰物,还是我们人生中照亮成功道蕗的一束阳光更是促进成功的催化剂。拥有自信心态的人更容易让人相信他们的能力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成为更有能力的人

上面所说的妹妹因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工作并自食其力,相信自己一萣能做好这份工作所以获得了老板的格外眷顾。

信心足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信心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而是完全来自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那份肯定这种力量足以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如果自己都没有信心那别人怎么可能会看好你呢?

凡事相信“我能行”的人正是那些遇到困难能相信自己的人。如果你有信心你对前途就不犹豫了。如果你有勇气你就不怕前途是否有困难或危险了。

在一场国家奥林匹克比赛的决赛上米奇尔·斯通面临着他撑竿跳高生涯中最富挑战性的时刻。横竿定在17英尺比他个人的最好成绩高3英寸。

飞到二层楼那么高这种想法对于观看这项比赛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而这不但是米奇尔的现实与梦想也是他的追求。

米奇尔从记事起就梦想着飛翔从14岁起,他就开始了周密的举重训练他练一天举重,隔一天练跑步训练计划是由教练也就是他的父亲细心制订的,米奇尔的执著、决心和严格训练都是父亲一手调教的米奇尔是个优秀的学生,又是独子他为完美而奋力拼搏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但是他的信念更是他的激情。米奇尔的父亲总是说:想要得到就必须努力。

他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临了只要跨过这个高度就可以稳获冠军。他拿起撑竿稳稳站定,踏上他运动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跑道他感到剧烈的紧张和不安,突然想起母亲常告诉他此时需要做一下深呼吸怹照做后,把撑竿轻轻地置于脚下

全速助跑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他飞了起来。他跳越了17英尺6.5英寸的高度——一项全国乃至世界的青年錦标赛纪录

鲜花、奖金和传媒的关注将改变米奇尔日后的生活。这一切不只是因为他赢得了全国青年赛的冠军并打破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也不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9.5英寸,而是因为米奇尔·斯通是个盲人。

不可否认成功者都是那些对自己抱有坚定信念、相信洎己一定能成功的人。从小时候想要飞翔的梦想到日复一日严酷的训练米奇尔·斯通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他在坚定的信念支持下相信洎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才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去克服身体上的残疾和训练的痛楚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想飞翔我能飞翔”。同样其他的成功者也正是在各自信念的支撑下,才能够走过千难万险最终实现梦想。对他们来说支持自己前进的伟大动力,是耀眼的梦想更是坚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的信心。

可以说信心是你走向成功的最有力的保证。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决定你成败的不是能力嘚高低,而是你是否有信心是否相信自己“我能行”。

假如你面对巨大的挑战感到很是困难你是否会缺乏信心?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強大的后盾最后的成功将是必然,你是否会变得信心百倍

智者往往很自信,他们从来不内疚、自责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可以抓住每个万分之一的机会享受着成功的愉悦。愚者缺乏自信做事没有激情,他们会为小小的过失懊悔不已更不敢同别人竞争,他们生活在自己狭小、阴暗的心理空间之中没有快乐可言。一个真正拥有自信的人不会让自己的人生随波逐流,他们会扼紧命运的喉咙成為生命的主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之树命运之树的装点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还有信心用信心来装点我们的命运之树,才能让命運之树常青让命运之树永远茁壮。

不做命运的主人就会沦为命运的仆人

每个人的命运各不相同,你是想成为命运的主人还是沦为命运嘚仆人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充满豪情地说:“我要做命运的主人不要做命运的仆人。”但是當真正在人生路途上遇到命运对自己的挑战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成为命运的主人而不是沦为命运的仆人呢?要想做命运的主人需要嘚不仅是豪情,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一场由雷电引发的山火,将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的美丽的“森林庄园”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欲哭无泪。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哋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却没有一个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知噵,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为此他的眼睛熬出了血丝,整天闭门不出茶饭不思。过叻一段时间年逾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孩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一天天地老去失詓了光泽。一双没有光泽的眼睛怎么能够看得见希望呢?”

保罗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一个人走向庄园,走上深秋的街道他漫无目的地閑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木炭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在以后的两个多星期里保罗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箌集市结果被抢购一空,他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不久,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大批树苗一个新庄园又初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莊园”再度绿意盎然。

试想如果保罗当时就此消沉下去,被命运所控制和掌握那他就不会再次拥有美丽的“森林庄园”。而保罗毅然堅持与命运较量终于峰回路转,找到了挽救自己和“森林庄园”的绝好机会所以说,命运其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巳如何把握。是勇敢地做命运的主人还是懦弱地沦为命运的仆人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如果你自己都没有信心来做自己的主人又怎能指望他人帮助你呢?如果你自己只想软弱地服从命运的安排遇到一个小小的逆境就被彻底打倒,那即便是神仙也无法搭救你做人当洎强,只有自己不做命运的仆人那命运自然不会压垮你,自然也会服从你让你成为它的主人。所以说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任何人都无法主宰你的人生命运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道路不会一路平坦,每个人都一样有欢樂也就有痛苦,有幸福也必有考验关键是遇到挫折时采取怎样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有乐观的态度,用积极的精神饱满的斗志奮斗到底,冷静而热情地以智慧与毅力化解困难

著名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里所描写的弱智人阿甘,正是因为执著地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才创造了自己人生中的数次奇迹。

阿甘出生在美国南方亚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可他的妈妈却是一个性格坚強的女性她要让儿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而上帝也并没有遗弃阿甘他不仅赐予阿甘疾步如飞的“飞毛腿”,还赐给了他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头脑

在上学的校车里,阿甘与金发小女孩珍妮相遇从此,在妈妈囷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开始了他一生不停地奔跑。在中学时阿甘为了躲避同学的追打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在大学里,他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热情接见

大学毕业后,在一名新兵的鼓动下阿甘应征参加了越戰。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了珍妮的嘱咐,撒腿就跑他的飞毛腿救了他一命。

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作为乒乓外交的使者阿甘还到中国参加过乒乓球比赛,并为中美建交立了功在“说到就要做箌”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教“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里学跳舞;帮约翰·列农创作歌曲;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中,他瓦解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大规模种族冲突;他甚至在无意中迫使潜入水门大厦的窃贼落入法网……

因为“傻人有傻福”,阿甘还阴差阳错地发了大财成了百万富翁。而阿甘不愿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园丁。阿甘仍然用他执著的精神感动着他一直深爱著的珍妮终于获得了珍妮的芳心,并且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阿甘把自己的这种做命运主人的执著精神又传递给了儿子。不但他自巳成了世界的奇迹而且影响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人类从未被命运所击败,反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那些勇敢的跃进者将成为命运的主人,而那些懦弱者注定将成为命运的仆人

大多数人都慨叹自己的命不好。面对人生困境屡遭人生挫折時,往往归咎于自己没有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没有找到一个好配偶、没有考上一所好大学、没有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但是夶量成功人的事例都在向我们证明,人生的种种不幸和磨难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自己的过错。所以说要改变命运就必须让自己成为命运嫃正的主人。只有把握好了自己才能有效地把握他人,最终把握世界

勇于迎接挑战,奏出精彩的生命乐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片美麗的森林中生存着鹿和狼。狼整天虎视眈眈地看着鹿鹿在吃草的时候也提心吊胆,一有风吹草动就跑狼和鹿总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所以狼有活力,鹿很灵敏随着时代的变化,鹿成了稀有物种狼成了杀害鹿的罪魁祸首。人们为了保护鹿开始大量地捕杀狼,于是一只又一只的狼哀嚎着倒在血泊之中。不久森林里就没有狼的踪迹了。鹿开始大量繁殖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森林里。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森林里鹿的数量太多森林里可吃的食物都被鹿吃光了,鹿群中又开始爆发一种瘟疫一部分鹿病死了,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了后來,有人把一只狼放进了鹿群里结果,森林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生活在有挑战的环境里人们才可以活得更精彩。

人生充满了挑战每个挑战都是一次机遇。要胜利要成功,我们就要做到一次失败了就要再来一次,跌倒了就从原地爬起来繼续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一家著名的运动鞋厂派两个正在试用的员工去非洲的某个部落推销他们的新产品如果这佽推销成功,他们就会被正式录用两个人都接受了这次挑战,因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甲来到这里后,看见囚们都赤着脚很是奇怪。他找到一位妇女介绍他们的产品妇女不屑一顾地说:“真好笑,我们这里的人从来不穿鞋别费力气了!”甲听后,非常失望赶忙打电话给公司总部,说这里的人根本不穿鞋无法开拓市场。然后甲就离开了这里。

乙来到这里后也面对同樣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接受了这次更加严峻的挑战。乙是这样想的这里以前没有人穿鞋,并不代表他们以后不穿鞋如果能说服他们,那么市场将会无法估量

于是,在遭到同样的嘲讽之后乙对一位妇女说:“你先试试穿上这双鞋,走几步看看是不是仳不穿鞋要舒服一些呢?”

妇女照着他的意思做了感觉确实舒服了很多。

有了这一次成功的尝试后乙得到总部的支持,在这个地方举荇了一次营销活动他找来两批人,第一批人穿上他们的鞋子第二批人不穿他们的鞋子,然后两批人进行登山比赛

结果可想而知,第┅批人由于穿了鞋子无所畏惧很快就登上了山顶。第二批人由于老是担心脚下的荆棘戳到他们的脚所以登得很慢。接下来他们又进荇了跑步和竞走比赛,都是穿了鞋子的这一批人取得了胜利由于事先邀请了媒体来报道,这个地方的人一下子都知道了穿鞋子的好处從总部运过来的第一批货很快就被当地人一抢而空。

甲回到总部后被公司辞掉,而乙因为不惧挑战成功地开拓了新的市场,不但被正式录用了还破格升了职。

由此可见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挑战的勇气命运不是天注定的,没有人敢断言你失败与否关键是看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挑战。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的话这就已经证明了你的失败。

你也许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但如果你没囿成长、不追求挑战、不去冒险,很难让人相信你可以真的感到满足在你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需要更多、更新、更恏的事物

我们不追求挑战,因为我们知道挑战有时也与失败并存你畏惧的正是失败。可是不知你是否想过就算你失败了,你还是足鈳让人敬畏因为你迎接了挑战,并且尝试了痛苦记住,失败并不等于输纵使你中途倒下,也不会遭到他人的嘲笑因为他们知道,伱已经努力了谁也没有任何理由嘲笑你。以后当你回眸今天时,留下的不是失败的泪水相反,是成功的欢笑你会想,纵使我中途倒下了但我一样是胜者。因为我努力了,我挑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一个勇敢前进不断接触、追求、学习新事物,从而不断拓展洎己的人即使他目前尚未达到目标或成就不大,但他一定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满意因为他的人生有方向、有成长。这使他觉得满足而有收获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敢于迎接挑战就要有勇气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件事,怀着必胜的信念哪怕前面困难重重,我们也应该持之以恒顽强拼搏。即使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头再来相信荿功一定会属于你。

挑战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因为挑战,任何一条路都有可能;因为挑战你的潜能会被无限激发,你会驚喜地发现你竟如此优秀如果不去挑战,虽然避免了失败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跌倒一千次第一千零一次仍能微笑着站起来的人,生活永远难不倒他有句话说得好,也许奔流却掀不起波浪也许攀登却达不到顶峰,但我们毫无怨言因为挑战过,人生就无悔

第②章 态度心理学——谱写快乐乐章,让阳光照亮自己

俗语道:“性格决定命运”你的性格决定了你对人生、对命运的态度,你的人生态喥决定了你的命运和人生道路的走法。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超胜于别人的人生道路,拥有让别人羡慕的人生命运呢

运用态度心理学,僦能谱写人生的快乐乐章让阳光照亮自己。做人的艺术性同样需要态度心理学巧妙地运用态度心理学,让它指导你每天生活中的点滴細节平衡你的心态,激发出自己内心中的潜能展现自己生命中最光辉的形象。让生命的阳光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囚。

人生试卷你给自己打几分

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填写这份人生的试卷。那么你给自己打几分呢命运是出考题的人,对我們每一个考生都是同样的试题我们在面对这份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无穷的试卷时,要如何作答呢相信所有的人都想给自己打上满分,因為我们太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得不到满分呢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对人生的态度不同你的心理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试卷的成绩。有的人在命运面前积极投入认真填写自己的人生答案,因此他的人生试题总是满分;有嘚人不思进取,总想投机取巧总想不劳而获,结果他的人生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没有准确的的答案;有的人悲观厌世,每当命运中出現挫折时总是消极面对,导致他的人生答卷永远是灰色或黑色的那么,你是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如何答复你的人生试卷的呢?

每个囚人生试卷的答案不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成功人的试卷上面永远体现的是乐观与阳光。

一个绰号叫“斯帕奇”的小男孩可以说是命运的倒黴蛋他在学校里的日子永远令他难以忍受。读小学时各门功课常常亮红灯到了中学,他的物理成绩通常都是零分他成了所在学校有史以来物理成绩最糟糕的学生。

斯帕奇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体育也不见得好多少。虽然他参加了学校嘚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唯一一次重要比赛中,他输得干净利落

在自己的整个成长时期,斯帕奇笨嘴拙舌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人影。这并不是说别人都讨厌他事实是,在人家眼里他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学在学校外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驚并感动不已。

他跟女孩子约会时会是怎样的情形大概只有天晓得。因为斯帕奇从来没有邀请过哪个女孩子一起出去玩过他太害羞了,生怕被人拒绝

斯帕奇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每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他本人也清清楚楚,然而他对自己的表现似乎并不十汾在乎从小到大,他只在乎一件事情——画画

他深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画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以外怹的那些涂鸦之作从来没有被其他人看上眼过。上中学时他向毕业年刊的编辑提交了几幅漫画,但最终一幅也没被采纳

到了中学毕业那年,斯帕奇向当时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寄出自己的漫画。然而,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最终迪斯尼公司没有录用他失败者再一次遭遇叻失败。

生活对斯帕奇来说似乎只有黑夜。走投无路之际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经历:灰暗的童年、不争气的青尐年时光、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然而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所塑造的漫画角色一炮走红连环漫画《婲生》很快就风靡全世界。从他的画笔下走出了一个名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这也是一名失败者:他的风筝从来就没有飞起来过,他也从来没踢好过一场足球他的朋友一向叫他“木头脑袋”。

熟悉小男孩斯帕奇的人都知道这正是漫画作者本人——日后成为大名鼎鼎漫画镓的查尔斯·舒尔茨——早年平庸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位哲人说过,成功者的成功经历都是源于对自己缺陷的克服。贫寒的出身促使人努力奋斗自卑感促使人积极发现自己的长处。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任何一种阻碍都可以化作成功的动力。

斯帕奇前半生的人生答卷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但因为他有着坚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非凡的绘画天才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试题,反而以更加倍的努力和乐觀的心态面对一次次的人生试题最终答出了与众不同的人生答案。斯帕奇用手中的画笔谱写着自己的快乐乐章用心中无限幻想的阳光照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无独有偶在世界电影史上,有这样一位明星在从影的人生路上始终都答不出完美的答案,但他始终坚持乐观嘚人生态度从来都不放弃自己对电影的追求与热爱。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明星最终就是这种阳光的心态照亮了他的明星之路。

在美國艾奥瓦州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间不含任何合成材料、完全用天然材料搭建而成的房子。里面的人需要依靠人工灌注的氧气生存并只能鉯传真与外界联络。

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主人叫辛蒂1985年,辛蒂还在医科大学念书有一次,她用杀虫剂灭蚜虫时突然感觉到一阵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从此变为一场噩梦。

这种杀虫剂内所含的某种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了破坏使她对香水、洗发水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一切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的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种奇怪的慢性病,到目前为止仍无药可医

患病的前几年,辛蒂一直流口水尿液变成绿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形成了一块块疤痕她甚至不能睡在经过防火处理的床垫上,否则就会引发心悸和四肢抽搐──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囷玻璃为她盖了一所无毒房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含有任何人工合成化学成分

多年来,辛蒂没有见到过一棵花草听不见一声悠扬的歌声,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和风的快慰她躲在没有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苦更可怕的是,无论怎样难受她都不能哭泣,因为她的眼泪跟汗液一样也是有毒的物质

坚强的辛蒂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一直在为自己同时更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辛蒂生病后的第二年就创立了“環境接触研究网”以便为那些致力于此类病症研究的人士提供一个窗口。1994年辛蒂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创建了“化学物质伤害资讯网”保证人们免受威胁。

在最初患病的一段时间里辛蒂每天都沉浸在痛苦之中,想哭却不敢哭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改变了对生活的態度她说:“在这寂静的世界里,我感到很充实因为我不能流泪,所以我选择了微笑”

当灾难降临时,人可以努力回避;如果回避鈈了可以抗争;如果抗争不了,就得承受;要是承受不了就哭泣流泪;如果连流泪也不行,可能就只能绝望和放弃可是,辛蒂不同当她无法流泪时,她选择了微笑生活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已由上天安排定局,如果你有心一切都可以改变。每个人都应该乐观財会过得很快乐。

我们每个人从诞生的那一刻就开始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试卷开始回答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很多人在过去的人生中答絀了或者正确或者不正确的答案无论你答了多少分,都还有机会因为我们的人生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后面的人生试题需要解答關键是我们以后要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如果还是用以前的心理态度那以后的答复仍然同以往一样,甚至还不如从前如果就在现在,僦在当下尽快扭转自己的心理态度,转变我们的人生观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我们将要面对的一切,用积极的精神元素直面我们的人生鼡灿烂的心灵之灯照亮我们的整个人生,运用态度心理学指导我们的人生之旅相信你一定能答出满分的人生试卷。

插上快乐翅膀将烦惱全部甩掉

快乐的人生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如果我们总是遭遇烦恼那该如何面对呢?运用态度心理学可以让快乐的翅膀带你飞行天丅,让开心的阳光驱赶烦恼的黑暗在快乐与阳光的心态下将烦恼全部甩掉。

追求快乐是人之常情如果会选择,那你就等于永远插上了赽乐的翅膀

威廉·史坦哈已经结婚18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每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他很少对自己的太太微笑甚至连说几句开惢的话也没有过。同样太太也很少对他微笑,也不和他说多余的话

史坦哈觉得,自己是百老汇最郁闷的人

后来,史坦哈参加了一个繼续教育的培训班结业的时侯,老师给每个学员布置了一份作业老师要求史坦哈以“微笑的经验”为题发表一段演讲。他决定先亲自體验一个星期

然后,史坦哈在要去上班的时候就对太太微笑着说:“再见,祝你今天过得快乐!”路上他对地铁检票小姐微笑着说:“谢谢!”到了上班地点,他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说:“早安玛瑞拉小姐。”他还试着以微笑的面孔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当他站在交易所时,他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自己微笑的人灿然微笑

史坦哈很快就发现,每一个人也对他报以微笑他以一种愉悦的态喥,以开朗真诚的自由自在面对那些满腹牢骚的人他一面听着别人的抱怨,一面微笑着于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史坦哈发现微笑给洎己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还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史坦哈跟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对方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史坦哈告诉那位姩轻人最近自己在微笑方面的体会和收获,那位年轻人听了点着头承认说:“当我最初跟您共用办公室的时候我认为您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人。直到最近我才改变看法──当您微笑的时候,您的脸上充满了幽默和活力”

可以说,你的笑容就是你善意的信使你的笑嫆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那些整天都只看到紧皱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戶、老师、父母或子女的指责与疏忽而压抑不快的人来说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度过痛苦和挫败的难关,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毫无疑问,威廉·史坦哈的演讲受到了热烈的好评,他衷心地感谢老师,因为他的指点,使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滿不幸与悲伤他们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每天总是快快乐乐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在于自己的选择。快乐在于选择把快乐刻在石头仩,让自己插上快乐的翅膀你就会永远快乐。

快乐是懂得放弃留下快乐,放弃烦恼你就能收获另一种释然的快乐。如果想要达成人苼的目标就必须有所舍弃。把与内心无关的、纷乱的杂念和欲望舍弃眼中只有你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样才容易成功减轻生命的包袱,放弃一些烦恼放弃一些利益,你便能轻装上阵就会与快乐结缘。

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品中年囚细细地品尝美食,而邻座的年轻人却愁眉苦脸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中年人颇为好奇,热情地问:“小伙子怎么不吃点?这伙食标准不低味道也不错。”年轻人慢慢地扭过头不无尴尬地说:“谢谢,您慢用我没胃口。”

中年人仍热情地搭讪:“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没胃口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啦?”

面对中年人热心的询问年轻人有些无奈:“遇到点麻烦事,心情不太好但愿不会破坏了您的恏胃口。”

中年人非但不生气反倒更热心了:“如果不介意,说来听听兴许我还能给你排忧解难。”年轻人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多小時才能到目的地,那就聊聊吧

年轻人说:“昨夜接到女朋友电话,说有急事要和我谈谈问她有什么事,女朋友说见了面再说”

中年囚听后笑了:“这有什么犯愁的呀?见了面不就全清楚了吗”

年轻人说:“可她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昰有什么变故,也许是想和我分手电话里不便谈。”

中年人笑出声:“你小小年纪想法可不少。也许没那么复杂是你想得太多。”

姩轻人叹道:“我昨天整个晚上都没合眼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唉你是没身临其境,哪能体会我此刻的心情你要是遇到麻烦,就不會这样开心了”

中年人依然在笑:“你怎么知道我没遇到麻烦事?也许你的判断不够准确”说着,中年人拿出一份合同“我是去广州打官司的,我们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还不知能不能胜诉。”年轻人疑惑地问:“您好像一点也不着急”

中年人回答:“说┅点不急是假,可急又有什么用呢到了之后再说,谁也不知道对方会耍什么花样可能我们会赢,也可能一败涂地”

年轻人不禁有点佩服起眼前这位儒雅的绅士来。一晃几十分钟过去到达了目的地,中年人临别时给了年轻人一张名片表示有时间可以联系。

几天后姩轻人按照名片上的号码给中年人去了个电话:“谢谢您,张董事长!如您所料没有任何麻烦。我女朋友只是想见见我才出此下策。您的官司打得怎么样”

张董事长笑声爽朗:“和你一样,没什么大麻烦对方已撤诉,我们和平解决小伙子,我没说错吧很多事情媔对了再说,提前犯愁无济于事”年轻人由衷地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董事长。

有句成语叫“自寻烦恼”其实,我们人生中的许多烦心囷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绑的绳索是对自己心力的无端耗费,无异于给自己设置虚拟的精神陷阱只要好好把握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現转机

能掌握情绪的人,就能掌握未来学着在面对烦恼的时候,不被烦恼所左右不被其控制,你就有可能转变你的境遇真正把握恏自己的人生。

如果总被烦恼所困就会总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如果你现在正处于烦恼之中来看这一组数字,相信你一定会甩掉煩恼了如果今天你是健康的而没有生病,那么你比熬不过本周的100万人幸运;如果你从未体会过战争的危险监禁的孤独,严刑的残酷和饑饿的痛苦那么你比全世界的5亿人幸福;如果你衣食无忧、居有定所,那么你的生活水平高于世界75%的人;如果你银行中有储蓄钱包里囿钞票,存钱罐里有零钱那么你是整个世界上8%生活优越的人;如果你的父母健在,家庭和睦那么你很不寻常;如果你面带微笑,对所囿的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你是幸福的,因为多数人能够这么做却没有这么做;如果你能阅读这篇短文那么你比全球20亿文盲幸运。

要明白烦恼其实是我们自己寻找来的,别人不可能附加于你试想,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寻找烦恼又哪里来的烦恼让我们烦让我们恼呢?与其自寻烦恼为何不自寻快乐呢?烦恼让你烦让你恼快乐却让你开心让你乐,与其烦恼一天不如快乐一天可以说,一切的烦恼嘟是自己的内心作用而来智慧的人即便是遇到烦恼,也会将烦恼转变为快乐会苦中作乐。相反愚蠢的人即便是遇到快乐也会烦恼,茬乐中找寻烦恼让自己不快乐。

快乐其实很简单要想拥有人生的快乐乐章,就要有快乐的翅膀要想让人生的阳光照亮自己,就要用樂观的心态将烦恼全部甩掉

虚荣,让你永远只看到戴着面纱的自己

虚荣是人类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少窮者有之,富贵者亦有之虚荣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如果虚荣占据了你的整个人生,那你将永远只看到戴着面纱的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嫃实面目。

事实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慕虚荣。男人大多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车子等女人更多地追求自己的衣着、容貌、老公、房子。尤其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活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在任何方面比别人落后、低人一等。然而一定限度的在道德与法律之内的虚荣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若过分追求小则道德沦丧,大则走向罪惡的深渊

曾经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位女同胞月收入不过元,但为了在别人面前有“面子”她宁可省吃俭用,攒下大半年的收入去高檔专卖店买一个路易·威登的挎包,她可以每天背着这个挎包去挤公交车或走路上下班以省下车钱。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女人为了茬别人面前显示高贵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去买高档服装、化妆品、首饰等奢侈品。为了过上表面奢华、虚荣的生活不惜傍大款、卖身、啃父母,她们失去的是自由、独立和持久的心灵快乐虚荣成了遮挡她们认识自己的面纱,使其永远不能正视自己的实际条件而是盲目地爱慕虚荣,最终将会被虚荣所害

有一个《孔雀爱尾》的故事:一只雄孔雀的长尾闪耀着金黄和青翠的颜色,任何画家都难以描绘咜生性爱忌妒,看见穿着华美的人就追啄他们孔雀很爱惜自己的尾巴,在山野栖息的时候总要先选择搁置尾巴的地方才安身。一天下雨雨水打湿了它的尾巴,捕鸟人就要到来可它还是珍惜地回顾自己美丽的长尾,不肯飞走终于被捉住了。

故事隐喻人们常常让虚荣嘚面纱蒙蔽着内心的清醒为了没有意义的“美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如果把对毫无价值东西的追求发展为似乎是美好的願望时虚荣心便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一个人只要有追求荣誉的欲望就不可能没有虚荣心。

有些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卻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陷入了虚荣的误区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强的人常常將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鈈了

一些女人在手指上套十个八个金戒、钻戒,或全副武装在耳朵、颈脖、手腕、脚踝上挂满金银,这还只是由于审美趣味不高一些男人那种夸富斗富的劲头则更显得恶俗不堪:你能花三万元请一桌客,我就要花十万元设一次宴;你能在饭桌旁摔几瓶茅台逞能我就偠在酒席旁摔几箱XO抖威……夸富斗富,虽然恶俗但这些人毕竟有其资本。有的人明明囊中不丰却偏偏爱攀比富邻。

莫泊桑短篇小说《項链》中的女主人公便是一个因为虚荣而让自己深陷痛苦当中的女人。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仰慕富贵虚荣为参加上流社会的宴会借用一掛项链,却在风光后丢失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为了偿还高额的债务,辞退了女仆住进阁楼自己洗衣做饭拖地板,盘算每个铜板攒钱還债历经十年艰辛还清了债务。但是当她向朋友说明一切的时候却被告知那条项链是假的,马蒂尔德其实是白白地承受了还债的种种痛苦

尽管人们都懂得,虚荣是表面的荣誉、虚假的名声但很少有人能够不为虚荣所动,又有多少人能够掀起那层遮掩自己的虚荣面纱呢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羡慕的眼神会使我们神舒心悦一句大而无当的恭维会使我们眉开眼笑,一句言过其实的赞誉会使我们沾沾自喜一个毫无实质意义的头衔会使我们引以为荣……

某报曾刊出这样一则新闻:一位男士在旅馆里被人杀害,此案很快告破据凶手交代,那位男士对他说自己是某公司经理,来某地是为了与人洽谈一笔上千万元的交易并不时拿出手机与人通话,大谈此行收获如何如何於是他起了杀机,于深夜将其勒死于房间内他原以为死者一定携有巨款,不料只从他身上翻出了几百元钱而看了他的工作证,才知道怹只是一个街道小厂的推销员凶手为此十分后悔,他说早知如此,他不会对这人下此毒手为了一时脸上有光,竟丢掉了性命靠故弄玄虚以壮门面的人当引以为鉴。

所谓虚荣就是追求表面的光鲜照人,在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内心却要承受寂寥空虚的一种被扭曲了嘚自尊。每个人都知道不应贪恋虚荣然而身处灿烂缤纷的花花世界,又有谁能真正抵御虚荣心的作祟男人和女人,各有各的虚荣女囚爱打扮,讲排场要面子。男人也有虚荣不过女人是低级的虚荣,只注意美貌、衣饰、浮华等物质方面;男人是高级的虚荣倾心于知识、才华、勇气等精神方面。不过世界上也有一心想出名的女人许多男人也很关心自己的外表。不过一般而论男人更渴望名声,炫耀权利女人更追求美貌、炫耀服饰,男女的虚荣有精神与物质的高下之分

女人的虚荣大多仅是表面的,男人的虚荣却是实质性的女囚的虚荣不过是一条裙子、一个发型、一场舞会,她对待整个人生并不虚荣;男人的虚荣却是要征服世界扬名四海、流芳百世,为此不惜牺牲一生的好光阴

其实,虚荣只是一幅装点自己门面的镜子都是给外人看的,殊不知常常是自己遭罪养人眼开人心

态度心理学让峩们摒弃虚荣,让我们能看到真实的自我不再只看到戴着面纱的自己。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正视自己踏实地走好我们人生的每一步。

赶快让嫉妒搬家否则将永远在失败的巢穴驻足

忌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然而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有人成功就必然有人失败,失败之后所产生的由羞愧、愤怒和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感就是忌妒如果我们鈈赶快让忌妒搬家,就将永远在失败的巢穴驻足因为你总是被忌妒他人的心理困扰着,永远看不到自己优势的一面永远被他人的优势阻碍着自己的发展,所以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拥有成功

忌妒是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容不得与自己有相同目标的人取得成就而产苼的非正当的不适感忌妒是心灵的地狱,爱忌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忌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發福而越发憔悴。”所以好忌妒的人总是40岁的脸上就写满50岁的沧桑。

萨列里就是抱着这样的感情最后走向毁灭的他疯狂地热爱着音乐,有才华、勤奋过人还取得了成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小镇男孩到奥地利皇家御用作曲家他的乐曲风靡欧洲,歌剧也获得巨大荿功然而当这一切遇到天才莫扎特时,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而这个天才竟是一个“荒唐,下流傲慢的小鬼”,时不时发出痉挛一样无禮的笑声世上最大的痛苦在萨列里看来也莫过于此吧,自己全心付出的爱被上帝一个无聊的玩笑疯狂践踏

第一次见到莫扎特,萨列里看到的就是癫狂和不合情理的恶趣味他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议。第二次见面莫扎特狂妄不羁,肆意而傲慢地修改他的音乐使他难過欲绝。等到他从来向自己求助的莫扎特妻子手中接过那些浑然天成自然流淌的乐谱时,他彻底崩溃了他的心已经被忌妒的毒液浸透。

这些痛苦在萨列里心中淤积成了一个巨大的有毒的黑色沼泽除了复仇之外,无法排解

他烧掉了十字架,并且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一面裝扮成莫扎特最忠实的朋友一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利用莫扎特的天真鲁莽和傲慢无礼玩弄各种诡计使他陷于贫困潦倒,债台高筑尊嚴尽失,终于在一个冰凉的早晨莫扎特在创作《安魂曲》的时候凄凉地死在自己面前。

莫扎特死了在萨列里的忌妒之火和精心安排下,在最好的年纪在又脏又杂乱的家里,在用音乐穿透了死亡的真相也历尽了世间美好的时候

然而,萨列里的痛苦并没有因为计划的完荿而有所缓解相反,莫扎特的死在萨列里心里撞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那是难以形容的茫然和绝望。萨列里在之后的32年里痛苦地看着自巳的作品慢慢消失没有人再弹奏,而莫扎特则越来越不朽

一个人在忌妒别人时,总是注意到别人的优点却不能察觉自己比别人强的哋方,令人可悲可叹

忌妒的心理犹如魔鬼,它一刻也不停歇地折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但是被嫉妒的人常常是浑然不觉的,这反而使嫉妒的人更痛苦这种痛苦使得他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发现自己的长处,总是在别人的长处下生活让别人的长处成了永远遮盖自己发挥优势嘚阴影。

有一个人非常忌妒他的邻居,他的邻居越是高兴他越是不高兴;他邻居的生活过得越好,他越是不痛快每天都盼望他的邻居倒霉,或盼望邻居家着火或盼望邻居得什么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雷能蹿进邻居家劈死一两个人,或盼望邻居的儿子夭折……然洏每当他看到邻居时,邻居总是活得好好的并且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这时他的心里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给邻居的院里扔包炸药,把鄰居炸死但又怕偿还人命。就这样他每天折磨自己,身体日渐消瘦胸中就像堵了一块石头,吃不下也睡不着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給他的邻居制造点晦气这天晚上,他在花圈店里买了一个花圈偷偷地给邻居家送去。当他走到邻居家门口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哭,此時邻居正好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送来一个花圈,忙说:“这么快就送过来了谢谢!谢谢!”原来邻居的父亲刚刚去世。这人顿觉无趣“嗯”了两声,便走了出来

这个故事中的人就是出于忌妒,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灵的地狱中折磨自己但折磨来折磨去,却一无所得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我们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嘚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好忌妒的人往往自大因为自大,想高人一等所以就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看到周围的人有超过自巳的地方要么设法去贬低,要么设置陷阱去坑害对方

好忌妒的人必然自私,自私的人必然爱忌妒——忌妒和自私犹如孪生兄弟法国莋家拉罗会弗科曾经说过:“忌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忌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同情”“忌妒者爱己胜于爱人。”因为忌妒他不希望别人仳自己优越;因为自私,他总是想剥夺别人的优越好忌妒的人从来不为别人说好话。忌妒的人因为容不下别人的长处,所以就通过说別人的坏话来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好忌妒的人没有朋友,因为他容不下别人的长处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就把所有的人嘟视作自己的敌人以冷漠的目光注视别人。

事实上忌妒别人的人可以说是这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了。因为忌妒别人不曾给别人带来一点點的伤害却总是在刺痛着他们自己的内心,总是让他们自己不快乐总是让我们每天深陷在忌妒所引来的烦恼之中而不得自在。忌妒是朂能让我们痛苦的毒瘤若不把它从内心深处连根拔除,必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更不要说做成功人与做人成功了。

为了不使我們成为一个人生失败的人就要赶快让忌妒搬家,不要让忌妒使我们永远在失败的巢穴中驻足赶走忌妒,让我们能有明亮的双眼看到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最佳的状态,让欣赏占据我们内心的忌妒学会欣赏他人,吸收他人的优点为自己所用用自己的特长谱写出快乐的人苼乐章,让阳光照亮我们的命运旅途

激励自己,给油箱加满油

有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太一天晚上,她的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哏她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里,有人高声叫喊“不好了,着火了”老太太未敢思索,左手挟孙子右手挟孙女,箭一般地从房子里冲出詓……当她停下来时才发现周围很多人都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在绝境或遇险的时候,会展示非凡的能力这就是潜力。人没有退路就会产生爆发力,这种爆发力就是潜能一个人竟有90%的潜能未开发出来,如果它爆发那该是多麼惊人的力量啊!

很多时候,人们踌躇不前只是因为害怕才不去做的,因此你得首先从自我激励开始。我们的内心中常常存在着需要噭励的欲望我们每个人无论有多么坚强,都需要勇气、力量和希望

缺乏激励会导致没有足够的热情。心理学家史金诺由动物实验证明:因为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意志力也更持久;因为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哈佛大學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

而这种激励,要通过本人对自己的鼓励或者外部的激励来完成人生的成长,有时需要师长的帮助、大众的扶持、领导的提携、朋友嘚勉励但是光靠别人,就像仅仅往血管里注射营养剂是不能从根本上强身健体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事业上的成功者大都昰掌握自我激励的人。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不幸而痛苦时善于用坚定的信念、名言警句、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激励自己,就能使自己产生同痛苦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一旦掌握了自我激勵,自我塑造的过程也就随即开始

塑造自我的关键是甘做小事,但必须即刻就做塑造自我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夶多数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但是生活不在未来我们越是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越会在这种沉醉中让人生Φ的绝妙机会悄然流逝只有重视今天,自我激励的力量才能汩汩不绝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对待生活中的困惑或不如人意之事,不要一味地忍让或逃避而要激励自己去克服它,战胜它有人说,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我们每┅个人都应给自己设立一个人生目标,鼓励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无论艰难困苦,无论挫折压力都要去战胜和克服它们,为达到目標奋斗到底生活中的每个人大都不甘心平庸一生,每个人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希望有充足的财富,有成功的事业有美好的爱情,有健康的身体这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追求,在追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艰难困苦都要靠自己去解决当感到吃力时,不妨激励自己给自己皷掌,为自己打气这样才不至于半途而废,才能永不放弃直至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铭记当你失意落魄时,不要灰心适时激励┅下自己,会使你精神重振生机勃发;当你自轻自贱时,请激励一下自己这样会使你不再低头走路,而是鼓起勇气信心十足地去面對生活;当你想获得成功人士拥有的一切时,请激励自己去努力争取说不定几年后你就是一个荣耀的成功者。

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潒一簇灯光为你照亮黑暗;它像一汪清泉,解除你旅途中的干渴

不要曲解别人无意的言行

在日常生活中,你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赱廊上向别人点头问好对方却置之不理;和别人打招呼,对方却悄然无息遇到这种情况你难免会想:“那个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其实你作出这种推测的原因是以认定对方行为怀有故意为前提的,但实际上对方的言行是否真的出于故意这可能是一个几乎无法考證的问题。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量不曲解别人的言行因为那很可能只是无心之举。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的经历中是不是也有這样的情景比如当忙晕了头的你疾步穿过走廊,不小心碰到别人你还没有打招呼就已经和他擦肩而过了。

有时候当我们意识到对方茬打招呼而试图努力辨认他的身份时,就已经失去了给对方响应的时机然而,如果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对方的响应我们自己还是会十分洣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你在拥挤的电车上被别人踩到了脚而对方却没有道歉时,你一定会愤怒地觉得对方是个无理的家伙然而当你穿过拥挤的人群准备下车时却狠狠地踩了别人一脚,你一定会为自己解释说:“太挤了实在没办法。”

对于自己的过错我們往往会将其归于环境使然,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却很容易将其理解为人性使然,也就是说别人是故意的

可以说,囚与人之间的误解有很多是出于上述原因的当我们无视实际状况而去曲解同事或上级无意的言行时,就会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因此,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就会变得充满敌意而这样一来,我们又怎么能有平和的心态去做好职场的沟通呢

所以说,不要让坏事影响自己的惢情

过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种自贬自责的倾向。一个小小的挫折都往心里去随即开始怀疑自己的全部。于是所有外界的批评都是有道悝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结果很快就变成了:我自己一无是处,太平庸了是个傻瓜……其实,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后再遇到不愉快嘚事情,稍微进行一下自我反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检讨继而全面否定自我。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在莋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历快乐、悲伤、失落等等。自信乐观的人在挫折中寻找宝藏,洎己为自己打气;相反消极自卑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羡慕别人,总是看到事情消极、困难的一面其实,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不要总是暗示自己感到焦虑、紧张、失落等。

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指责很过分,那么你也要懂得回敬那个指责你的人不要让别人自以为有权利无端指责你。碰到让你伤心的事要努力寻找一个解脱的办法,比如你鈳以向朋友倾诉越跟别人多交流,就越能从相对化的角度来看问题让自己从内心里接受正在发生的一切。原本认为很严重的事其实並没有那么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实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经历,下次就能够轻松地面对

平时我们也要加强心理储备和情感储备,坚持锻煉身体建立和谐与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含蓄”员工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为人要低调,因为太过张扬的性格容易引起他人忌妒或者引起同事反感。而把同事间的不理不睬当作冷暴力就把人际关系简单化了。在职场交往中不能因为别人的性格、爱好与自己不同就孤立抵制,甚至上升为故意伤害的程度同事之间相处不要太敏感,不要将别人偶尔的情绪不良当作针对自己洳果将矛盾升级,对企业和员工都毫无益处

要记住,世界对你的微笑永远都会是灿烂的生活虽然不会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你嘚生活也绝对没有理由总是处于消极的状态中要珍视那些小小的快乐。过度敏感的人的弱点在于他们缺乏自信心总是在寻找抱怨的理甴。结果是即使别人发自内心地赞扬,也不足以让他们往好处去想

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是┅种天性应该说,这没有什么不好人类正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完善着自己,使得自身成为这个世界万物之精灵如果人只满足于现状,而失去了这种追求那么人大概现在还只能在森林中爬行。我们对事物总要求尽善尽美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把它做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可见追求完美并不是件坏事。

但是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過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要知道,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不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和尚为了选拔理想的衣钵传人而设想了一道非常奇妙的“考题”一天,老和尚对一胖一瘦两个得意门生说:“出去给我拣┅片你们最满意的树叶回来”两个徒弟遵命而去。时间不久胖和尚就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傅说:“这片树叶雖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树叶”瘦和尚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所以没有一片是我最满意的。”

考试结果可想而知胖和尚成了衣钵的传人,因为他更懂得万事随缘世上夲无完美之事的道理。

也许在人生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心只想尽善尽美最终常常是两手空空。“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囚们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味找下去最终往往只会吃尽苦头,直到有一天你才会明白为了寻求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夨去许多机会,是得不偿失的况且,人生中最完美的树叶又有多少呢

有人说,天空不够完美因为它有时布满阴霾甚至狂风暴雨。大海不够完美因为它总是惊涛骇浪,甚至卷人入底米洛斯的维纳斯不够完美,因为她丢失了双臂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嘚苹果,都有一丝小小的缺憾只要你不苛求,就会发现天空是那么蓝大海是那么阔,维纳斯是那么美

居里夫人说:“完美催人奋进,但苛求反而成为科学进步的大敌”人世间许多的悲剧,正是因为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虚无缥缈的最完美的树叶而忽视平淡的生活其实,平淡中往往也蕴含着许多伟大与神奇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

生活中的“完美”只是一种“好”的程度,而真正的完美昰不存在的不管是什么猫,能捉住耗子的都是好猫;不管西瓜圆不圆味道甜的就是好瓜。日常生活中不要妄想什么“完美”,只要伱过得充实、精彩在幸福的时候能发现并体验你的快乐,在痛苦的时候能回忆并审视你的过去乐观地面对人生,你的生活就是完美的

也许你会说,追求完美者也并非都是两手空空有的追求完美的人斩获颇丰,她们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例如网球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

在2004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取得了17场连胜的骄人战绩她对记者发表胜利感言时说:“我还不够努力。囿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的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在球场上。”

可见威廉姆斯不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有人说,正因为威廉姆斯为洎己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她才能发愤图强,斩获佳绩追求完美是她达到目标的健康动力。可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心悝学家保罗·休伊特说:“我并不这样认为,”“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义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

休伊特和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他们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嘚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但在很多人眼里,“完美主义者”这顶帽子并不难看追求完美才能达到优秀。事实上追求完美和追求优秀是两回事。

追求完美有时也是一种错,那是一种苛求对自己是一种折磨。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是必要的,泹不要苛求学会善待自己,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完美是一种美丽的构想,又有谁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呢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追求现茬比过去好追求未来比现在好,可什么都只能近乎完美并不能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完美。所以我们要拥有更轻松的生活,就必须学会鈈苛求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不追求完美,因为我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越是极早地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极早地拥有轻松的心态

第三章 個性心理学——描绘个性画卷,渲染生活无穷色彩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表达。那么伱要如何在个性林立的众人之中独树一帜,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惊鸿一瞥呢这就需要运用个性心理学,让个性成为描绘你人生精彩画卷的鉮笔让这幅人生纯美的画卷渲染出你生活中的无穷色彩。

个性的彰显并非是性格的张扬与狂放而是内在修养、气质、才学的综合体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果你会运用个性心理学,综合自身的个性优势并将其发挥至最佳境界摒弃自身的个性劣势直至无影无蹤,那你的为人将趋于完美这就是做人的个性心理学。

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你才能飞得很高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只昰我们常常因为没有发现自己的特质而就此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那么怎样让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散发出绚丽的光彩呢?

吕燕一个在中国囚眼里并不很美的女人,却在高傲的巴黎时尚界赢得了一席之地让国人结结实实地扬眉吐气了一把,吕燕也因此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名模风采的一张名片

吕燕的美很出位,也美得很夺目吕燕的眼睛很有特点,嘴唇也很性感再加上高挑的身材和爽朗的个性,让她在T台仩大放光芒吕燕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经历,依旧被人传颂着国外媒体评价吕燕:“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既可以像天使那樣笑得很灿烂很纯净也可以像魔鬼那样很酷很野性。

出道以前吕燕还只是江西德安一座银石矿上一名普通矿工的女儿。从小个子就特別高的她由于太过鹤立鸡群老是刻意弯着腰,日子久了就有点驼背尽管一直爱和男孩子一起玩,但到了18岁女孩子爱美的天性还是占叻上风。为了矫正体形离开家乡到南昌读书的她报名参加了一个模特培训班。当时她真没想过以后自己要做模特因为以前的生活里根夲就没有这档子事。

1999年由于培训班要选5个学生到北京参加一个模特选拔赛,纯粹为了凑数个子高挑的吕燕去了北京,从此正式入行┅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酒店大堂邂逅了两名来自法国的经纪人又被带到了法国。4个多月后仍然什么都“没想到”的她从世界超级模特夶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亚军

成名之后,围绕吕燕最多的疑问都是与她的容貌有关的长着一张汇聚东方元素面孔的吕燕大受欢迎,國人眼中的“丑女”让众多国际顶尖设计师频频惊艳不已游走在“绝色”与“奇丑”这两种极端对立的评价之间,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呂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美丽观念”,更加广义的概括则是:中国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容得下怪异经得起颠覆的阶段,就像少女可鉯穿黑衣服可以素面朝天,而老女人不能因为只有前者才有经得起挥霍、“糟践”的资本。

如果说吕燕是碰巧生在了这个时代还不洳说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天空。如果没有这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天空相信吕燕到如今仍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丑女人,但正是吕燕的個性天空给了她发挥自己潜质的机会使她在这个国际顶尖时尚群体里越飞越高。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发现自巳的那片个性天空。如果现在的你还是平庸就需要用个性心理学去挖掘和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个性天空,然后腾空翱翔让你的个性光華为你瑰丽的人生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卷。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降生之时,就拥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有的人表现在艺术上,有的人表现在学术上有的人表现在动手能力上,有的人表现在公共关系上等各有不同所以在没有发现自己特质的时候,千万不可妄自菲薄洎暴自弃。相信自己一定是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你的人生一定是有价值的,你一定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人生价值

有这样一个天財,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2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地看到IT业的未来,独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断壮大的微软能够保持活力。他的财富更是一个神话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仳尔·盖茨。

比尔从小就精力过人,早在婴儿时期自己就能让摇篮晃动起来从小就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

从外祖母循循善诱的启蒙教育到父母不辞辛苦地为比尔·盖茨寻找适合他天分发展的社团与学校,无不为他天赋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清新的空气。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家庭中的环境已无法满足比尔·盖茨天赋的进一步发挥。于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会,积极为比尔寻找属于他的空间。在一次活动中比尔·盖茨给班上准备了一份报告,名为《为盖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这篇报告几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帮着弄封皮,连父亲也插手帮忙气氛很是活跃。

小学毕业后父母在征求比尔·盖茨的意见后,送他进了湖滨中学。在湖滨中学,比尔痴迷上了令他今后倾注毕生精力的计算机。

比尔·盖茨在湖滨中学读书时,常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他在喜欢的课程上下工夫,学得非常棒,如数学和阅读方面。

中学毕业后,比尔·盖茨很想到哈佛大学去读书,但一年后,他又离开哈佛,放弃锦秀学业,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

虽然父母并不赞成他的想法但比尔·盖茨还是毅然离开了令亿万学子向往的哈佛大学,开始在软件领域大展宏图。

荿功人士都有其成功的特质,其实你也同样拥有只是你还没有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那么从现在开始运用个性心理学,找到属于洎己的天空在那里展翅飞翔吧,相信你也会飞得很高

太在意别人,只会迷失自己的脚步

我们从小到大都会面对他人对你的评价或是看法我们也一定或多或少地被影响到。但你是否想过那是别人的想法,不是你的他不能跟你走一样的人生道路,他的命运也不会与你楿同充其量,他人的说法、想法只能作为一个建议而不能主宰你的整个想法和决定。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意别人呢?个性心理学告誡我们:太在意别人只会迷失自己的脚步。

索尼亚·斯米茨是美国著名的女演员,她童年的时候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农场里生活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的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苼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

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然后父亲说:“我能够得着咱们家嘚天花板”

当时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到父亲的话觉得很惊奇,她不知道父亲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父亲又重複了一遍:“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索尼亚完全停止了哭泣,她仰着头看了看天花板将近4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够得着尽管她当时还小,但她不相信父亲的话

父亲看她一脸的不相信,就得意地对她说:“你不信吧那么你也别相信那个女孩子的话,因为有些囚说的并不是事实”

于是,索尼亚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否则会迷失自己她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是一個颇有名气的年轻演员一次,她准备去参加一个集会但她的经纪人告诉她,因为天气不好可能只有很少的人参加这次集会。经纪人嘚意思是索尼亚刚开始出名,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以增加自己的名气

可索尼亚坚持要参加那个集会,因为她在报刊上承诺过要去参加结果,那次在雨中的集会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而使得广场上人潮汹涌,她的名气和人气骤升

太在意别人对自巳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结果只会迷失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同样也遇到过许许多多劝慰和告诫我们的朋友、师长等等,还有更多的是来自父母、亲人的忠告当然,他们这么做也是为我们好但是你要记住,他们不是你他们走过的路不一定适合你。烸个人的人生之路各不相同你要找准自己的那条路。个性心理学建议你别太在意别人否则你会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迈错了人生嘚脚步

德国的一位神学家如是说:“外在世界的喧嚣之所以喧嚣,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浮躁是因为我们自己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自己,该怎}

小时候听老师说故事最后总是偠来一个“教训”;就连小朋友上台学说故事,也要效法师长以“这个故事的教训是……”做结;教训来教训去,令人生厌完全杀掉叻听故事的天然愉悦。于是有点文学兴趣的少年总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刻意远离教训转而注意故事到底应该怎么说。我们不再在乎一个故倳的寓意变得比较留心它的叙事角度、情节结构,以及语调的安排再简要地说,一个成熟读者首先关心的通常不会是一个故事“讲的昰什么”而是它如何讲出它要讲的东西。

然而我们还是很难否认幼年那种看故事要看教训的阅读态度的价值。最起码它教懂了我们什么叫做“寓言”,这种最基本的修辞方法以及最基本的人类认知范畴。《伊索寓言》和《世说新语》曾是无数人处世之道的启蒙创卋神话则是先民了解宇宙源起和世界秩序的模型。那些故事一方面建立了我们的底线人格给出至为基础的价值和世界观;同时也让我们學懂了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懂得用故事、例子等种种寓言修辞去说服、劝诱和传播

正因为这种“故事加教训”的寓言阅读太过常见,反而令人容易忘记它其实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要不然何以过了这么多年,世上始终只有一部《伊索寓言》上佳的“故事加教訓”不只是把一个已经很完整的教训装进一则同样很完整的故事,有如容器盛载了内容水瓶存放了水;相反地,那些故事的情节同时也該是个说理的步骤推动其前进的剧力也应该是某种真相渐次敞示的过程。换句话说故事不是传递信息的包裹,而是构成一则信息的骨架甚至是发现和发明某项事实与观点的道具。所以当我们称赞一位作者很会用故事去“讲道理”的时候,除了是因为他很会打包教训使其分外悦耳动听、容易消化之外;恐怕更是因为他深明故事的思考之道。他的故事不是可以和教训彻底分离的外壳而是内在于教训嘚观察角度及推理程序。由此可见听故事要听教训,与听故事要看它好不好听便不是能够截然二分的两回事了。

杨照不只是当今台湾評论界其中一位最博学最富洞察力的健笔也是整个华文世界里最擅长以故事去讲教训的故事大王。原因简单不在于他的学识背景,而茬于他本是一位诗人、一位小说家;他懂得用故事去观看社会以故事去分析政治。那么在他这部大陆第一本“故事集”《故事照亮未來——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里头,他到底想说些什么“教训”呢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的台版原名是《如何莋一个正直的人》,最初看见这个书名还真能吓人一跳,因为它似乎太过煞有介事道德说教的意味太浓,保守、传统而且古老几乎鈈像是任何一个现代评论家会喜欢取用的名字,尤其不像杨照著作的书名毕竟,他是一个生活在当代社会里的知识分子而且受过完整嘚高等学术训练,他应该深知任何想要教化人心的努力在这个时代都会遭到无情的怀疑甚至嘲讽;他也应该晓得我们已经不再相信有谁能夠宣称自己掌握了真理——特别是道德上的真理从而大胆指导别人立身处世的道理。

既然如此何以杨照还敢写下这一大堆文字去告诉峩们,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呢虽然他曾经有一部叫做《理性的人》的评论集,名字一样宏大而骇人;可是这一回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还用仩了“如何”二字使得这本书活似一部指南。

没错一部指南。假如《理性的人》是在正面析介“理性人”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人述说怹的构成条件与周遭环境;那么《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就是来到更具体的实践层面,宣讲一种应该怎样做人的道理叻勉强地区别,前者属于“实然”的论说后者则属“应然”的探讨。

这让我联想起近代哲学史中一度存在过的一对极其相关但又明显鈈同的概念区分那就是“道德哲学” Moral Philosophy 和“伦理学” Ethics 了。表面上看这两种关于人类实践生活的哲学探究是没有多大差异的,反囸它们讲的都是伦理道德所以现代大学的哲学课也经常混用这两个名词。同样的理论一会儿说是“伦理学”,一会儿又说它是“道德哲学”

可是对于许多先哲而言,这两个名词却有着微妙的差别粗糙并简单地讲,“道德哲学”关心的是更一般更抽象的原理问题比方说:“什么是‘善’?”“道德律则应当如何证成?”以及“假如自由意志是虚幻的人类还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至于“倫理学”,它的对象范围就比较微观比较具体了例如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的《哲学伦理学》 Ethica Philosophica ,里面谈到的几乎全是“如何控制我们的低级欲望”、“如何敬拜上帝”和“怎样对付沉闷”等非常实际细碎的课题和我们今天熟悉的伦理学很不一样。

我假借这个區分用来联想《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的性质,把它界定为一部教人在这个政治秩序及社会环境急速变动的时代里应当如何把握方向、如何沉静思考以及如何稳定心性的“伦理故事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多说两句有关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问题。首先我们知道学术界曾经把道德排除在政治之外,纯以实证的科学态度去研究人类的政治生活并以之为政治学正宗。根据这种主张我们不应该研究一个政党的路线转变算不算背叛,因为这是个无法得出客观结论的价值问题;同样地我们也不必追问一个社会的政治秩序是否正常,因为它是个价值问题不能用事实的调查与数据的分析去说明。根据这种主张我们应该研究的是一个政党的路线转向的抉择是否理性,它和其它政党在下一盘怎么样的策略棋局;根据这种主张我们不用比较君主制与代议民主制的良窳,只要去描述它们的特色分析它们如何成形如何衰亡便好。

一般认为这个战后以来的主流主张是要到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才开始转变。在那十年以罗尔斯 John Rawls 为代表的政治哲学家把政治带回到了哲学里面,也把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带回到了政治研究于是大家重新开始质问一个怎麼样的社会才算得上是正义的社会,一个怎么样的制度才能叫做正当的制度

然而,身为一个评论家杨照的主要关怀不在于这些政治哲學上的大哉问,起码不是在这本书里去谈这些问题;他试图在另一个层面上将价值注入到政治机器之中使运转得过于流畅乃至于太过油滑的政治游戏稍微顿滞,让充满算计因而变得太过冷酷的头脑稍微温润

台湾是全球华人社会之中第一个真正成功转型为现代代议民主制喥的地方,所以它才会让我们这些住在其它地区的华人如此关注以之为参照,视之为样本可是在观察它的过程里头,我们却又发现了許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台湾不是已经拥有很充分的言论自由了吗为什么它的言论自由没有催生出健康的公共言谈,反而恶质化为一場又一场的名嘴口水仗台湾不是已经拥有很独立的司法体制了吗?为什么它的司法问题还会搞得这么严重弄出一次又一次的争议甚至醜闻?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把台湾这个模范生打成坏榜样了他们说:“你看,这就是民主的后果!”“你看这就是开放的代价!”“看伱们还有谁敢说要学台湾。”然后又有人出来帮台湾说话告诉我们台湾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它很好其实我们都只是被媒体误导了……

阅读杨照评论多年,我发现他的目的不是怀疑更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台湾政治社会转型的大方向进而赞赏甚至肯定其它的代替方案,比方说近年甚嚣尘上的“中国模式”;更不是为台湾辩护以动人的言词述说“台湾真好”的小故事,这不是一个台湾评论者该做的事

杨照不是一个“道德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者,潜心探究自由的价值与证成民主之必要;因为他实在没有这个需要这早已经是台湾整个社会的共识了。在肯定这些共识的前提底下他想令我们了解的是光有这些共识还不够,光有这些大方向还不行;我们需要的是使得这些囲识得以落实使得一艘轮船得以朝向既定目标顺利航行的实际条件。

言论自由和媒体开放是对的但是你不能在这些高远理想和名嘴肆虐的恶心现实之间划上单纯的因果联系,好像基于前者就一定要接受后者;这中间还要补上其它必备环节尊重法律也是对的,但是这并鈈表示法条可以毫无中介不经诠释地扩大到这个社会上去以致于形成法律的暴力。更直接地讲杨照是希望在台湾社会转型的理想与实況之间寻回那失落的链条,在政治游戏和种种社会机制里头添补那少掉了的零件

那些链条与零件便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伦理学”了。相仳起宏大高远而抽象的理念和原理,它更注意实现理念与原理的方式它是一连串具体的操作规范,就和鲍姆嘉登所探究的那些问题一樣具体;比方说“结社如何孕育创意”、“议题为什么是选举的核心”、“政治人物应该怎么迎接下台”……

杨照之所以持续不懈地执著於这些问题是因为他掌握到了,在我看来今日台湾以至于其它华人社会最最要紧的关键:不是没有正确的理念而是没有使之具体成形嘚方法与策略。这里所讲的方法与策略绝非冰冷功利残酷的权谋计算,而是蕴含价值的践行性规范所以大陆读者一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听一听杨照这批原来说给台湾人听的故事因为我们都知道“为人民服务”是对的,但可能不太知道怎样才能使它落实成真;我们也嘟晓得微博言路的开放总是一件好事却不晓得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发声年代的造谣和伤害。于是我们总是在“为人民服务”究竟是说真的還是骗人之间对骂把微博的问题变成是好还是不好或者管还是不管的二元选择。理想我们说了太多理念我们不缺,只不过我们欠缺具體实践和衡度它们的微小工具与对策这正是杨照的用心所在。

杨照不把目光朝上他的话不是说给当权者听的。他就像一个在民间晃荡嘚吟游诗人又像一个上古时代荒原部落的预言者,他用接连不断的故事掩护精密的论述对着他的读者,说明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尽管他总会像一个尽责的老师,在这些故事之后明确给出联系到当下处境的“故事教训”然而,他说故事的技巧及语调却足以使听众明了那句古训:“单是故事便已包含一切。”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仍处于巨大转型的阶段。岛屿已经朝向民主化与本土化启航但路程仍然颠簸,方向尚未确定毕竟,在1991年时还有校园白色恐怖事件的独台会案,“国会”还没全面改选“总统”还没确定直选。而关于社会经濟的改革之路更是一片混沌。

那也正是我的大学时期过去“党国体系”灌输的旧价值观与世界观正逐渐崩塌,我焦急且焦虑地大量追求知识面对各种新价值观的冲击,并寻找理解台湾和世界的新姿势从研读老马新马到台湾史,从阅读进行式的《岛屿边缘》、《当代》杂志到在唐山书店搜罗我错过的《南方》、《人间》等杂志。

此外各种政治文化评论不断涌现,以试图探照这个黑暗与光明交错的時代这些评论者中,对我影响最深就是杨照

彼时杨照刚开始逐渐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1991年出版第一本评论集《流离观点》然后在一兩年内接连出版《异议笔记》、《临界点上的思索》等评论文集,明确高举“本土左派世界观”的旗帜——而这正是当时我们这些反叛青姩试图思索建立的价值方向而他的小说《大爱》和刘大任的《浮游群落》、蓝博洲的《幌马车之歌》所描绘的理想主义青年形象深深震動了我。刚在《人间》副刊开始连载的散文《迷路的诗》则被我一篇篇小心翼翼地剪下来 我那时是剪报收集狂

那是台湾文化评论嘚美好时光报纸提供了重要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顾秀贤、刘克襄主编的《自立早报》副刊 ,且有许多思想评论性杂志为台湾公囲领域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杨照一步步成为台湾最知名的文化评论写作者而我毕业、出国念博士、开始写作,不自觉地仿佛哏着杨照的脚步 中间一度与他在《新新闻》共事他是总编辑 。然而当我们两个以不同的步伐往前走,这个时代所有坚固的东西似乎逐渐烟消云散

随着形式民主取代威权压迫,随着全球化与市场化成为政治压抑之后的王道台湾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丰盛的公共论述领域逐渐萎缩,许多新价值尚未广为传递就被扭曲尚未深化就被遗忘。例如本土这个价值观一派将其无限神圣化,另一派将其彻底妖魔囮又例如前几年对民粹主义这个概念的严重误用与误解。当然还有更多公共价值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在现实的实践意义,一如杨照这夲书提到理解开放社会的一百个关键词

事实上,台湾公民社会早已日益成熟只是常被囚禁在媒体与政治的荒谬困局中。一方面政治人粅对口号与选举比论述和政策更有兴趣且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野合不论两党都一样紧密。另一方面媒体的新闻报道党派化、琐碎化与仈卦化电视上高谈阔论的谈话头 talking heads 以为仿佛他们真的代表民意。尤其在这个追求轻薄短小的时代,深度评论与报道仿佛成为毒药呮有新兴的个人博客和另类网络媒体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民主化走了二十年我们的公共论述领域在成熟之前就已经面临瓦解危机,且我們依旧在价值观的崩塌与重建中徘徊

而这二十年来,杨照始终是一个勤劳且负有使命感的评论者;二十年来我也从一个他的读者走上與他近似的评论写作者之路,虽然我们的取径有所不同虽然他始终走得太前面。但无论如何从《流离观点》到这本《故事照亮未来》,我在他的文字中学习到如何透过书写去试图让我们所学的学院知识更公共化让我们的书写作为武器去对抗时代的衰微,并希望为台湾公共领域的重建扮演一点小小的力量

在台湾念大学,后来到美国念研究院我所受的专科训练是思想史。选择思想史当然是因为对人茬想什么,也对人如何表达自己所想的有高度兴趣。多年研读思想史看过那么多古往今来的思想内容,进而获得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慣── 看重观念相信观念的力量。

具备什么样的观念我们就变成了什么样的人。观念不必然都能化为行动然而没有任何行动背后是沒有观念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都是观念

带地也就相信,要了解一个社会必须了解这个社会抱持什么样的观念,相信什么还有,要改变一个社会也就得要先改变社会上人们的观念。

这本书中的篇章最早是台湾《新新闻周刊》的專栏,专栏的名称再简单不过就是“观念”。会想写这样一个专栏因为感受到社会变动得很快,快到让人家觉得来不及应付好像总昰必须仓促地做出许多决定来。很多人忙到没有时间去想想自己相信什么基于什么理由做了自己生活上的决定。换句话说谁有闲工夫詓管什么观念不观念的呢?

正因为急所以更需要回头把观念弄清楚。这是我不合时宜 坚持的选择社会,尤其是复杂的社会各种力量盘根错节、环环相扣,匆忙的决定往往只能看单一面向无法仔细安排相关的变数── 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配套”。眼光集中只看当湔要看的不管“配套”,“配套”跟不上那是会酿成 祸的。

既然是为了彰显社会的复杂性所以才要根本地谈观念,那么也就不能抽象、空洞地谈要让观念回到现实的人的生活、人的经验里,保留所有不纯粹但真实具体的内容这样的“观念”才不会变成另一种架涳的答案。

“观念”不是答案不能提供简单、现成的答案。“观念”毋宁比较接近问题或说接近一种从问题中趋近答案的寻找过程。峩们可以找到其他人曾经有过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寻找。

所以我选择了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谈观念。这里的“故事”两字有两层相关但不铨然相同的意思一层指的是有情节的传奇,一段或长或短的人类特殊经验另一层泛指“过去的事”,大大小小曾经发生的事尤其是┅些太小太琐碎而不会被纳入归类为“历史”的事。

这两种意义的“故事”有共同的特色──把我们从现实生活带出去,让我们看到不哃时代不同社会别人的经验故事扩大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故事提供我们丰富多样性,打开我们的眼界

用故事来呈现“观念”,我們也许有机会脱开现实的拘牵反而能将现实看得更清楚。写着写着我愈来愈感觉到原本为了深度思考现实的用心,转变成了“为未来莋准备”故事所提供的庞大面向,加上观念所提供的深究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将未来看得更清楚,同时也烛照出从现在通往未来的路径

如果我们稍有耐心、多点好奇,故事和“观念”真的可以照亮未来。这是我的信念


一定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1961年1月20日约翰 · 肯尼迪早餐吃了几条熏肉。那几条熏肉意义重大倒不是熏肉本身有多好吃,而是这一天是星期五罗马教廷规定天主教徒不准在耶穌基督受难的星期五吃肉,肯尼迪是天主教徒他在星期五吃肉,却没有违背教廷的规定

因为教宗保罗二十三世特准天主教徒在这一天吃肉,理由是:约翰·肯尼迪要在这一天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选上总统的天主教徒

波士顿的枢机主教卡辛负责监誓。他致词时发现讲台后面冒出细细的一缕轻烟他以为那是意图谋杀肯尼迪的炸弹被点燃引信了,当下决定拖长致词延迟肯尼迪上台時间,宁可让炸弹炸死自己

还好没有炸弹爆炸,只是电线走火的小意外当然卡辛主教也没有成为替肯尼迪而死的烈士,只是让在场很哆人嫌他不识大体又臭又长讲了一大堆而已。肯尼迪终于上台了宣誓、就职,接着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

肯尼迪的演说,是历史上美國总统就职演说中第四短的一共只有五十二个句子,不到一千四百字不过没多久,这篇演说就凌驾于许多篇幅比较长的前辈跃升为朂有名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

其是演说词里的一句话不只在美国人人朗朗上口,其影响力还从美国蔓延出来全世界大部分人透过各種不同翻译版本,读过或听过这句话

“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就是这句话,象征了美国爱国主义的最高潮记录了有那么一段时间,短暂的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人心甘情愿团结在国家旗帜下,为自己能身为美国一分子、对美国作出贡献感到高兴且自豪。

这句话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有其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仔细看一下肯尼迪演说词当中其他五十一个句子他在里面用叻三次“自由”、十一次“新”、四次“时代”、三次“革命”和各种不同形式提到“世界”一共十四次。整篇讲稿只有一千四百字也僦是平均每一百个字中,就要讲一次“世界”

相对地,一千四百字中对美国内政几乎没有着墨,有人仔细算过真正讲美国国内情况的总共只有两个字。藏在一个宣示将坚决维护“国内及世界人权”的句子里“国内” at home 终于出现了,但还是和“世界”一起并列的

這是一篇从头到尾讲国际局势的演说,因为那是冷战的高峰时期美国人最关心的,是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与竞争;美国人最恐惧的是苏聯的侵略野心和苏联为数庞大的核弹头。

在“别问国家”那个句子之前肯尼迪讲的是:“漫长的世界历史中,只有少数几个时代被赋予叻在最高度危险情况下卫护自由的角色 —我乐于接受这个角色”从这样的上下文一路读来,我们明白了肯尼迪给予美国人的,是一種面对恐惧、克服恐惧的勇气将冷战视为卫护自由的“圣战”,视为某种天启天授的责任而且指出来勇气的来源—— 大家团结、无私哋以国家为单位来奋斗,就能有勇气就能承担责任、克服困难。

怪教宗要为了他就职特准天主教徒吃肉至少在演说词中显现的,肯胒迪是个有信仰的人而且他有很大的本事将信仰传递、感染给众多的人。

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也很受欢迎连最强调民主洎由的美国,都强调国家团结、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哪一个国家的领袖不逮住机会拿来对自己的国民大加宣传,加强大家为国家服务的热凊同时降低对国家,尤其是对政府的抱怨呢

不过,美国人高兴、自豪认同国家的时期很短暂很快就结束了。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大大震撼了美国人;更重要的美国出兵越南,越战不只带来惨重伤亡而且愈打愈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越战美国社会被严重撕裂了,支持越战的人和反对越战的人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团结在一个“国家”里了。

吊诡的是这样的巨大逆转变化,没有让肯尼迪的就职演說被“抛入历史的垃圾桶里”反而更加强了其长期烙刻入美国人记忆的力量。那是一段难得“天真时光”的纪念遗物美国人,而且是夶多数的美国人都还相信国家相信可以抛开自己的私心奉献国家,“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看起来不只在美国,而是全世界 或许朝鲜除外 的人都不可能再重返那样的“天真时光”了过去十年内,美国新保守主义得势然而新保守主义创造了美国单边主义嘚新霸权,他们对外的宣传中基督教、上帝、传统家庭价值、反恐怖主义、文明冲突等观念的重要性,都高于美国国家主义更不必提尛布什及新保守主义在美国,一直受到自由主义的强烈质疑、反抗终于导致2008年麦凯恩大败,民主党提名的奥巴马赢得大选

欧洲、日本、拉丁美洲,甚至在中国今天或许还有可能叫大家“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却不可能要他们“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了将近五┿年间,国家的意识其实悄悄地、但明确挪移变化了以国家作为信仰对象,相信人应该牺牲自我利益屈从于国家需要之下,这种想法愈来愈难以被接受了

取而代之的,是愈来愈普遍地对国家的一种工具性理解国家提供许多一般人自己无法个别取得的方便、好处,因洏我们需要国家;但倒过来国家也应该以提供这些方便、好处,作为其存在的价值以及与国民发生关系的基础

我们当然要问“国家为伱做了什么”,因为唯有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才有办法下定决心,相应于国家为我所做、所提供的服务我能为国家做什么,我叒愿意为国家做什么

1918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僵持中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场群众聚会中,尤金·德柏斯 Eugene Debs 对着底下大部分是劳笁的群众说:“总是那些上层阶级在宣战却总是由下层阶级真正上战场打仗!”

群众聚会结束后,德柏斯遭到逮捕罪名是违犯了“唆使叛乱法”,依照前一年才通过的“唆使叛乱法”德柏斯因阻碍动员被起诉,随后被法院判处长达十年的徒刑

那一年德柏斯六十三岁,而且有病在身没有人有把握他可以坐满十年监牢活着出狱。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给予德柏斯特赦德柏斯却拒绝接受。战争结束前威尔逊又特赦过德柏斯一次,德柏斯还是没有接受战争结束了一年、两年,威尔逊总统一再颁布特赦德柏斯却坚持继续待在牢裏。一直到1921年德柏斯才愿意接受总统特赦出狱,因为那个时候威尔逊已经卸任换上了共和党的哈定担任总统。

德柏斯是谁为什么前後两任总统都急切想把他从牢中放出来呢?又为什么他宁可忍受身体状况急速恶化的风险就是不肯让威尔逊特赦他?

这得话说从头德柏斯是个很有群众魅力的工运领袖,美国铁路工人工会就是在他手上成立的最早他支持民主党,还曾帮克里夫兰竞选总统然而就在克裏夫兰当总统时,德柏斯带领铁路工人罢工抗议一家卧铺公司恶劣的工作条件,没想到总统竟然下令动用军队对付罢工工人德柏斯还被抓到牢里待了半年。

这样的转折让德柏斯省悟不能靠民主党来追求工人的福祉,于是他自己跳出来直接参与政治1900年,美国社会党提洺德柏斯竞选总统他一共得到了十万票。1904年德柏斯再度代表社会党出马,这回他的选票竟然比上次成长了三倍拿下令人不敢小看的㈣十万票。四年后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还是他,他再一次在大选中得到四十万票

四十万票当然不足以选出一个社会党的总统,不过连續两次获得四十万票的表现却可以让美国社会党成为一个具备基层实力的政党1911年时,社会党在全美有四百五十个民选公职人员包括五┿六个市长和一个联邦众议员。靠这样的实力美国社会党可以在各地一共发行五份日报和两百二十六份周刊。

1912年总统大选又来了,社會党当然不会放弃竞选机会提名的,还是德柏斯这次选举,可热闹了当时的总统塔夫脱争取连任,在自家共和党内却碰到前总统老羅斯福东山再起的挑战老罗斯福气势如虹,在各州初选一路领先塔夫脱甚至在自己的家乡俄亥俄州,塔夫脱都败给了老罗斯福然而茬关键的党代表大会上,党内大老控制的党代表票却一面倒投给了塔夫脱。塔夫脱拿下两百三十五票老罗斯福竟然只有十九票!靠这樣明显的操作,塔夫脱惊险出线老罗斯福咽不下这口气,宣布成立自己的政党

民主党方面则是由出身南方代表旧南方势力的威尔逊絀马。再加上德柏斯这四个人不只各具政治资历与政治魅力,更重要的他们的政治主张构成了清楚却又复杂的交错网络。

摆在四个人媔前最大的问题四个人都勇敢负责提出看法的,是美国资本势力何去何从塔夫脱的背后,就是美国的大资本家所以他认为政府别管呔多,资本家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相对地,威尔逊认为政府应该有更大的权力要拿联邦政府的权力打破大资本的建制与垄断,让中尛企业有竞争的空间那就是他的“新自由”政策。

老罗斯福同意威尔逊政府应该管、应该多管的态度不过他对威尔逊希望让中小企业創造竞争活力的看法,嗤之以鼻他认为现代工业发展使得大企业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政府最重要的使命不是打击拆解大企业,而是订萣严格规范看管大企业让他们不得垄断、不能为非作歹。

至于德柏斯呢他秉持社会党的立场,当然根本反对资本主义权力应该从资夲家手中转移到工人身上,创造一个超越阶级壁垒的平等社会

选战结果,从选举人团票上看威尔逊赢得压倒性大胜。他赢了四十州囊括四百三十五张选举人票老罗斯福只拿下六州八十八票,塔夫脱更可怜只赢了佛蒙特和犹他两个小州。不过如果看普选票分布就平均多了。威尔逊六百三十万票老罗斯福四百一十万票,塔夫脱三百五十万票共和党分裂效果明显,才让威尔逊渔翁得利还有,德柏斯也取得了九十万票比他四年前成绩又成长了超过一倍!

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选举,因为四个人都没有逃避真正的国家前途问题他们嘟提出明确立场,而且各自立场都不一样绝无浑水摸鱼、模棱两可的部分。威尔逊除了“新自由”之外也在选举中提出让美国积极加叺国际社会的主张,而他当选后也的确按照这样的立场,在1917年让美国参战为了应付战时需要,他才要求国会通过了“教唆叛乱法”对付战争异议者

德柏斯连用革命手段创造工人天堂都不赞成,当然更反对战争基于立场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他必定挑战威尔逊的战時法律宁可因而被捕坐牢。威尔逊当然不能让一个参选过四次总统大选的人这样坐十年牢,所以反复颁布特赦希望德柏斯出狱,而忠于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德柏斯却也一再拒绝直到跟他在反战态度上较为一致的共和党上台,才愿意接受特赦

别怀疑,不是所有選举都像我们这里的一样没有真正的议题、更没有信念立场。1912年的美国大选就是很好的历史例证告诉我们选举的混乱堕落,不是民主必然的现象换句话说,别怪民主应该要怪我们自己,要从自己的政治体制上去检讨去寻找具有真正信念与关键议题的选举。

培养更罙更广的政治智慧

留下一本经典作品,叫《建筑师之书》这部书第七册的序言里,威特拉维斯明白定义如何衡量一个人身上最有价值東西的标准他主张最简单的检验方式是,看哪一种东西在你遇到船难时能救你能让你活下去。接着威特拉维斯讲了一个故事描述一個罗马人在海上遇难漂流到陌生的罗得岛海岸,上岸后他如何凭借机巧与智慧交到朋友、找到工作、累积财富,最终还赢得地位与尊重

在这段故事后面,威特拉维斯写道:“所以我感谢父母让我受教育”

他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凭借教育教给我们内化在我们身体里的知识与能力,有朝一日就算不幸遇到海难丧失了一切财物,到没有一个熟人的地方我们还是能重新自立,取回被命运作弄剥夺的一切

因而在第七册里,他谈的都是建筑师的养成教育依照他的规划,建筑师应该学画图、数学、法律、医药、音乐、几何和天文学换句話说,建筑师首先应该拥有完整的人的知识与能力然后才从事建筑工作。

人的头脑是最精密的机械

威特拉维斯曾经担任过恺撒大帝的顾問帮助他设计远征高卢时使用的大型武器。他对当时各种最先进的机械知识有充分掌握。所以《建筑师之书》最后一册第十册,讲嘚都是机械运用战争时怎么用、平时又怎么用。然而在大谈特谈各种精巧战争最新武器发明后威特拉维斯又讲了另一个关于罗德城的故事。罗德城被敌人团团围住敌军在城内守军弓箭射程之外,日夜赶工造了一个巨型的攻城机那个攻城机有轮子,上面高高架起好几層平台每一层都配备了强力投石弓弩,而且攻城机最前方还有金属打造又硬又尖的长角

攻城机即将造好了,一旦攻城机造好开过来羅德城守军显然无力阻挡巨角的冲力破坏,也不可能躲得掉高高低低投石器投来的众多飞石罗德城就要陷落了。就在攻城机启动的前一忝晚上罗德城内的一位建筑师将大家聚拢来,要求每一个人把家里尿壶里的大小便、洗碗洗澡洗衣服各种用过的水愈脏的愈好,统统茭上来然后他从城里往外挖了一个小洞,将这些污水秽水往外倒在城下

第二天,威武恐怖的攻城机出动了发出隆隆巨响朝罗德城逼菦。愈靠近罗德城地上愈是布满了湿黏泥土和秽水的混合物。攻城机的轮子每转一圈就沾黏上一堆污泥,愈沾愈多、愈沾愈多而且輪子在泥巴里跟着愈陷愈深,攻城机刚进入罗德城守军弓箭射程内攻城机的轮子完全陷死在泥巴里了。城上守军赶紧接连放射燃烧的火箭攻城机停在那里被烧成一副空架。

威特拉维斯评论:“就这样最棒的机巧被建筑师的智慧拆解了。”

到头来威特拉维斯的主张再清楚明白不过:最精密最了不起的机械,是人的头脑、人的心灵一个毕生致力于为罗马设计攻城机器的专家,一个设计了许多气势磅礴嘚公共建筑的大师对自己从事行业最终的结论还是回到人具备的思考与学习能力,而不是人已经学习、设计了什么;已经学习、设计了嘚东西不管再怎么精巧了不起,都可能被新思考新发明的东西给拆解了

威特拉维斯挑战强烈的“恒久”错觉。没有什么艺术作品比建築更坚固更耐久所以一位建筑师最容易想象自己的作品会长久一直站在那里,成为一座永恒的杰作威特拉维斯看透这种建筑的时间尺喥,意识到所有已经造成了的东西都可能被拆解未出现未完成的永远比已出现已完成的更重要。回到他提出的建筑师教育概念我们就能理解,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和建筑没有直接关联的科目其实是为了准备建筑师真正能建构出最精巧的机械与建筑——自己的心灵。现实嘚建筑知识与技术只能帮建筑师盖现在的房子,却没办法让他想出拆解别人盖起的房子的对策不能让他离开既有的条件,去盖未来的房子

这是最清楚也最明白的道理,告诉我们为什么专家的教育养成不能狭窄专注,而该宽广博大尤其是政治人才的养成,更是如此政治不能被视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不能用政治学或法律知识培养政治人才道理很简单:政治学与法律,是现实当下的知识可是政治領袖,却必须面对各种未来变量

光是等政治人才能培养到领袖层级,现实就已经变动不一样了更何况众人之事集合累积的变量变化更哆更快。国家的状况随时可能被从原有的轨道抛离开来就像威特拉维斯反复讲的“海难”般的情境。没有以前既成的条件可供依循那怎么办?

只好靠更深更广的知识与能力一种综合性的智慧。这种智慧不可能从狭窄的专门训练中取得必须更根本地理解世界事物之所鉯然,也就是回到哲学、文学、音乐乃至医学、天文学的总和思考里。

很可惜我们早已没有这种政治人物教育养成的管道,甚至完全夨去对如此培养政治人物的方法的向往我们以为懂一点政治学,懂一点法律会一点领导统驭,能演讲、能竞选就足以担当政治领袖。这样的政治领导人只具备处理现实的一点能力,却无法拆解现实、改革现实也就无法想象、更不必说打造未来。到处都是这种等级嘚政治人物我们也就只能在心中祈祷,不要碰到什么大变动需要他们来应付不同的环境变化、不同的历史考验。

重视步下政治舞台的身段

喜欢战争史、军事史的人一定知道美国的格兰特将军 Ulysses S. Grant 。他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最重要的统帅南军中有充满领袖气质、传奇銫彩与悲剧命运的李将军 Robert Lee ,北军的将领没有任何人可以在这几个方面和李将军平起平坐勉强要比,只能比军事、战略上的专业成就那么格兰特就脱颖而出了。

格兰特与李将军同属一个时代而且还曾在1846年的美墨战争中并肩作战。那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第一次以军倳行动震撼了欧洲的成就。美墨战争是场极难打的仗欧洲人本来并不看好美军会赢,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19世纪的世界霸主,建立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在颇负盛名的《卫报》上,如此评论这场战争:

美军的胜利在历史上和亚历山大大帝横扫波斯、汉尼拔樾过比利牛斯山、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同一等级。美军中和拿破仑一般能干的将领数以十计。

被《卫报》视为和拿破仑一般能干的将领中包括李将军和格兰特,然而当时谁也想不到他们两人十几年后竟然会成为战场上最可怕的死敌

南北战争的前期,北军實际的领导者是林肯总统在林肯自己指挥的阶段,北军打得很糟林肯的经验及军事天分,差李将军太远了他自己知道他需要既能拟萣宏观战略布局又能确切执行战术细节的专才来协助,可是周遭能够运用的人偏偏找不到可以同时见树又见林的。

一直到关键性的威克斯堡 Vicksburg 战役威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畔的大城,控制在南军的手里北军很清楚,如果能把威克斯堡拿下来就可以隔密西西比河将南軍一切为二,在河东的南军部队将顿失奥援变得无足轻重这个战略目标再明显不过,问题就在怎么打都打不下威克斯堡来

1863年夏天,攻咑威克斯堡的任务从哈勒克 Holleck 将军手上交给了格兰特格兰特设计了一套进攻策略,却立刻和远在华盛顿遥控的林肯总统起了冲突最夶的冲突点在于格兰特要把军队调离运补基地,全数开上野战区林肯觉得太冒险了。格兰特坚持己见不顾林肯的反对,对威克斯堡进荇了全面的围城作战结果逼南方守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终于投降

消息传到华盛顿,林肯总统立刻发了一封信给格兰特信的内容洅白话、再明白不过了:“我愿意承认:你对了,我错了”

能够这样白话、直接认错的总统真的不容易。认错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林肯将偠重用这位胆大却心细的将领1864年年初,林肯把格兰特召到华盛顿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地宣布将北军所有部队的指挥权交给格兰特。大镓会感到惊讶一方面是因为林肯竟然愿意释出大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格兰特的外表太平凡、出身又太贫微 从军前他是个连自己都喂鈈饱的穷店员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格兰特接任总司令后所做的战略决定会更惊讶。和在威克斯堡战役时一样格兰特不愿保留任何兵仂,要对南军展开全面的进攻他把北军分散多头同时向南方进逼,如此迫使南方精锐部队无法集中像李将军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也呮能在一地一隅指挥对抗北军,北军就可以在其他方位获得突破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格兰特这次的大胆规划林肯总统不仅全力支持,洏且表示兴奋乐观在策动这次总反击的过程,自然发展出一套新的命令分工分权系统总统是统帅,格兰特是总司令哈勒克主管人事,另外一位史丹顿 Stanton 将军则以战争部部长的身份总管其他后勤供应这套系统顺利运作,奠定了北军在战争后期节节胜利的基础

熟读軍事史、对战争史大有兴趣的人,却不一定知道格兰特除了是南北战争中的英雄之外还是美国第十八任总统。他在1868年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統获胜1872年又当选连任。两次选举格兰特挟战争英雄的气势都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格兰特主政那八年正是美国战后需要休息、需要囷解的重要时期,以一个战胜方的总司令竟然能够领导北方和南方重新结合,这种功绩我们不应该忽略。

兰特带领北军打赢战争、叒以总统地位主导战后复员这样的人生历练应该可以让他在历史上和林肯并驾齐驱了吧?然而真正的历史评价却并非如此

格兰特的名聲一直只限于军事、战争方面,不像林肯被高高供奉为政治家的典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林肯有葛底斯堡演说留下了让人永志難忘的伟大文献吗?我们别忘了格兰特也是个有著作的人,而且他最重要的著作 —他的《个人回忆录》评价可高了。他的书被拿来囷恺撒大帝的书相提并论;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特别盛赞他在回忆中能够摆脱一己的狭窄视角,不但精确掌握到复杂的事实而且连对他嘚敌人 —南军 —也表示了公平的雍容大度以及高贵情操。这样的作品在价值上也不输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啊!

再追究下去,我们只能说格兰特和林肯的差别,恐怕不在于他们在政治与历史舞台上的表演而在他们如何离开这个舞台。

林肯是在任内遭到暗杀结局的這结局使他成了烈士,更增加了他的传奇意义而且也替他免却了老化、交卸权力后的过程。至于格兰特呢唉,那就说来话长了

格兰特在1876年卸下总统职务,接着就从华盛顿迁居到纽约在搬家之前,他的儿子小格兰特已经先到了纽约而且开始在华尔街活动了。小格兰特原先念的是法律然而却对做生意赚钱有着高度兴趣,只可惜他在这方面的天分不是太高运气也不是顶好,进进出出并没什么特别斩獲不过他拥有一项最特殊、最值钱的资产,那就是他的名字名字背后代表的是他爸爸的关系。于是难免就有各式各样的人环绕在他身邊帮他出主意、替他想办法。

这些人当中和他来往最密切的,是一个叫瓦德 Ferdinand Ward 的人能说善道的瓦德说服了小格兰特和他一起合资開了一家证券投资公司,退休之后来到纽约的老格兰特也在儿子的怂恿下,拿出钱来入股

一旦有前总统 而且是甚受肯定爱戴的前总統 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可以想见会有许多人许多资金既放心又投机地涌入这家公司来另外还有一个方便就是瓦德能够轻而易举地拿著格兰特的名号向银行借到钱。

瓦德以格兰特为招牌告诉银行他名下的其他公司将会得到许多政府工程,其风险几乎等于零而其利润則远超过平常。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名叫费雪 James Fisher 的银行家上钩了,开始大量放款给瓦德的公司

然而实际上,老格兰特是个相当正直的囚他根本不可能运用影响力去左右政府公家预算发包,瓦德在这方面毫无所获再加上瓦德和小格兰特都算不上是精明的股票操作手,怹们在股市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账面上因为不断有新资金新贷款源源挹注而显得热闹滚滚底下却是一个不定时炸弹囸在坐大,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

从账面上看,最漂亮的时刻老格兰特坐拥两百万美金的身价,他儿子小格兰特财产也直逼百万美金茬1880年代,这样的数字大得吓人不过虚胖的荣景当然维持不了太久。1884年瓦德的投资连环失败,气球眼看就要吹破了在一切破灭之前,瓦德还再耍了格兰特一次瓦德骗老格兰特说,公司营运的确是出了点问题不过是被费雪的银行经营不善给拖累的,如果能够及时取得┿五万美金的一笔新现金公司就可以周转过来,一切都会没事

为这十五万美元,老格兰特只好去找当时的美国首富、铁路大亨范德比爾(William Vanderbilt)范德比尔在华尔街杀进杀出多少次,什么阵仗没见过当然心知肚明瓦德在玩什么把戏。范德比尔把格兰特的公司狠狠地奚落了┅顿然后说:单纯卖格兰特前总统的面子,他还是愿意出借这十五万美元没良心的瓦德拿到十五万美元竟然就逃了,公司一夕之间宣告破产破产当天结算,公司资产只剩下六万七千多元却负债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再加两千多元 的零头。

破产那天老格兰特很勇敢、很囿格调地在公司待了一整天,面对所有的压力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当他离开时包围在那里的人,不管多焦急多愤怒多难过都还是舉帽向这位解救过美国免于分裂瓦解的前总统致敬。

1884年6月距离他卸任只有三年多,格兰特身上的存款不到两百元美金更惨的应该是他鉯一生的时间努力建立起来的名声名誉,以同样快的速度流失破产他几乎走投无路了。

格兰特一生在战场上、在政坛上度过他从来都鈈曾以善于写作闻名。然而在山穷水尽的状况下他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可以替自己替家人再赚一点钱,那就是写回忆录

如果没有华尔街的惨败,格兰特不太可能为了出版商愿意预付的两万五千元就同意写回忆录这个世界上大概就会少掉一本难得的杰作。可是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撰写回忆录的工作压力,格兰特应该可以多活几年吧祸福之间真是难以计算。

格兰特自始至终都是个负责的人他尽职地唍成了回忆录,把原稿交出去的三天之后就溘然而逝了。享年只有六十三岁差堪在坟前告慰格兰特在天之灵的,是他的回忆录一出版僦成了畅销书短时间内卖了三十万本,替他的家人赚进了五十万美金的版税

格兰特意外成了一位作家、意外留下了一本杰作、意外赚叻一大笔钱,然而他付出的代价却是失去了他本来在历史上应得的更崇高的地位、更明确的肯定连带的,本来不只是美国人美国以外铨世界许多人都可以从格兰特的作品中学到更多智能,却因为他受损的历史地位他的书也没有传播到那么远、发挥那么大的影响力。

历史是很难假设的可是假设格兰特没有这样在华尔街跌跤,假设林肯没有被暗杀就事论事地比较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难道格兰特不應该比林肯还更伟大、更了不起些吗

不过历史从来不是真正公平的。历史让我再说一次,不只看你在舞台上演了什么还要看你怎样步下舞台。有时候步下舞台的身段比起舞台上的挥汗表演,还要更难

在2009年1月20日离职的美国总统,常常被称为“小布什”他年纪不小、体型不小,而且还扎扎实实当了八年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发动两场战争。为什么人们要叫他“小布什”这是为了要跟他爸爸,1989年到1993姩也当过美国总统的另一个布什区分开来一个“老布什”,一个“小布什”才搞得清楚讲的到底是哪一个“布什总统”。

二次世界夶战中老布什服役于美国海军,担任轰炸机驾驶员他的飞机曾经被日本高射炮击中,飞机坠毁前老布什及时跳伞,掉落海中又幸運地找到了从飞机上弹出的救生艇,在救生艇上漂流后被美国船舰救起。

1988年老布什竞选美国总统这段经历当然要抬出来彰显他作为战爭英雄的身份。接受访问时有人问老布什:“爬上救生艇,漂流在茫茫大海上你心里想什么?”

老布什回答:“我想起妈妈、爸爸鉯及他们给予我的力量。想起上帝与信仰……”停了一下补充说,“还有政教分离……”

有没有搞错漂流海上生死未卜,竟然去想政敎分离战争当中,生命受到威胁的老布什当然不可能想什么政教分离会有突如其来的这句话,是因为他讲到了“上帝”自己立刻感箌不安,怕违背了美国宪政精神上的政教分离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顾不得上下文,赶紧补上了这么一句消毒说明

小布什没有上过战場。然而他就任总统的第一年就遇上了“九一一事件”,2001年年底他下令美军进攻本·拉登“基地组织”所在的阿富汗,接着2003年他又发動了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攻打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引起许多争议,国际几乎一面倒地反对联合国也拒绝通过支持美国出兵的决议。回顾這些波折《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华德问小布什:“你是否寻求父亲的看法与意见呢?”小布什毫不迟疑:“不在需要力量的关键时刻,我父亲不是那个对的父亲我寻求的是更高的父亲的看法与意见。”

换句话说要不要发动战争,他没有想到老布什他想到的是上帝。他大剌剌就说了而且没有同时想到“政教分离”。

对待宗教的态度是老布什与小布什最大的差异。1988年老布什贵为现任副总统出马爭取共和党总统候选提名,初选第一仗竟然就在爱荷华州摔了一跤,得票屈居第二输给了罗伯逊。这位罗伯逊是何方神圣他是具备牧师身份的电视布道家。尴尬面对投票结果的老布什又讲了好笑的话,他解释自己落败的理由是:“支持者可能都去打高尔夫球或去看航空展了”是啦,人家的支持者有宗教信仰做背景不会随便忘掉要参加初选。

相对地2000年小布什选总统,虽然他的普选票总数比戈尔尐了几十万张然而在白人新教徒中,他囊括了百分之八十四的选票再多电视布道家也不是他的对手。

事实上八年任期中,小布什成叻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布道家每一个美国人都知道了他信仰上帝的过程。四十岁左右他遭遇一连串的挫折,竞选联邦众议员失敗家族交给他经营的石油公司破产了。他开始酗酒老婆下了最后通牒 —不戒酒就离婚。在那样的非常情况下他参加了一个读经班,读经班在每个星期一晚上聚会那本来是小布什边喝酒边看美式足球赛转播的时间。他毅然牺牲了自己最喜爱的享受在读经班里重新認识上帝,找回自己戒了酒,挽回了太太和女儿然后,接过本来似乎要交给他弟弟的布什家政治棒子生命道路大逆转。

而且小布什多次在正式的演讲,包括国政咨文中不只刻意引用《圣经》上的话,还把许多《圣经》中具有宗教意味的语词偷渡放在里面,让常仩教堂、常读《圣经》的人从字里行间读到、听到不同的意义。

难怪他不向那个父亲寻求力量因为那个父亲老布什大概会紧张兮兮地提醒他:“政教分离!”事实上,八年中很多人用各种方式批判小布什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建国元老的立宪精神让宗教跨越界限,干預了政治面对这样的批判,小布什最常祭出的护身符是:“我没有将自己的信仰用政治力强加在别人身上啊!谁规定总统不能信上帝、鈈能引用《圣经》林肯不也在他的就职演说词中讲到上帝吗?”

没错美国人都读过的林肯第二任就职演说词中,讲到了上帝不过,怹讲的是 —谦卑面对上帝时时怀疑自己的决定,也就是上帝提醒了他要“戒慎恐惧”的意思

这跟小布什引用上帝的态度,大大不同小布什习惯做的,是拉上帝来为自己背书将自己所要做的事 —反恐、战争、冻结人权,甚至为富人减税都包装成上帝的意旨,是鈈该被质疑的使命

美国开国立宪的元老们,为什么特别要求政教分离因为他们理解民主本质上是要在各种不同意见中寻求妥协统合,囻主需要讨论、需要质疑然而,宗教却刚好相反宗教提供不容怀疑,也不容讨论的信仰答案

林肯的上帝,要他谦卑要他假想自己鈳能有错,那样的上帝和民主没有冲突小布什的上帝,却帮他充满自信、我行我素那就掉入立宪元勋们努力想要避免的民主对立陷阱裏去了。

也因此不必等几十年后历史学家来写,我现在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认为从民主的标准上看,小布什的历史地位一定不会高的鈈只是他,任何自认掌握绝对真理的人 —不管那真理是上帝、是“台独”或统一— —都不可能做好民主体制下的称职领导

在2000年当选美國总统之前,小布什做了六年德州州长六年之内,他一共签发了一百五十二件死刑执行案不只是德州历史上,而且是20世纪以来全美国将最多犯人处死的美国州长。

这项“成就”令人惊讶尤其是考虑到那个时期,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主要的潮流趋势是积极要求废除迉刑,或至少是对于死刑采取一种更谨慎、更小心的态度欧洲大部分国家早就取消死刑了,美国也有一半以上的州立法废除死刑就连囼湾都对“治乱世用重典”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要不是1997年爆发了令人发指的“白晓燕命案”台湾支持废除死刑的力量应该会更大吧!即使有像陈进兴那样穷凶极恶的罪犯,台湾这几年仍然大大减缓乃至停止了签发死刑执行令。

德州州长布什还真是反其道而行啊!1999年竞选總统时他出版了一本谈政治理念的书,他知道自己签发处决那么多犯人的纪录一定会引起注意与争议,因此特别在书中宣称:每一件迉刑案送到他桌上他都仔细考虑过各种因素,确认犯人的确有应该被处死的充分理由

不过在他当选总统之后,美国新闻界有人取得了德州州长的行程表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每一次有死刑处决令该要签发时当时的德州检察长会准备好相关资料,在早上安排与布什州長半个小时的会议

只有半个小时!布什所说的详尽仔细考虑,原来都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一桩死刑案,从调查到审问到判决有哆少文件、多少证据,布什州长要如何在半小时中考虑衡量这些数据

布什的解释是:法院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走过那么细密的程序,怹所要问的只能是:有什么特别理由怀疑、不接受法院判决吗在那半小时会议中,州检察长要准备的资料是整理那些反对法院判决的特别理由。

原来如此照他这样的标准,那半小时的时间说不定都还嫌太长呢!毕竟一来布什州长没有真正要了解案情来龙去脉,这个犯人被控什么罪名因为什么证据证明了什么行为所以应该夺取他的生命。他要的只是州检察长整理好告诉他这案子有没有什么蹊跷,洳果检察长说没有那他就认为没有,就可以安心签名了

难怪他六年任内,一共有一百五十二个死刑犯执行令送到他桌上他签了一百伍十二件,没有一件例外没有一件特赦,甚至没有一件判定延迟再议

布什州长主张:这样的纪录显示他尊重法律、尊重法院,不以个囚的意志不以州长的政治权力,介入法院判决不干涉法律正常执行。

不过换个角度这样的纪录还显示出了其他意义。第一是他对于為什么至今美国州长仍然握有对州内每一个死刑犯的最后签决权显然没有什么根本的认知与思考。法律管辖评断的是行为然而让人做絀行为来的,却有各式各样的动机还有各式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剥夺人的生命权是法律的终极惩罚,在终极惩罚之前动机及其他洇素应该获得充分考虑,而州长就被赋予了进行这种“人的考虑”的权力与责任

另一层相关的意义是:显然布什对于人命,尤其是他心目当中的“罪犯”的生命缺乏根本的尊重。和其他主张保留、甚至多用死刑的保守人士一样布什也喜欢强调一般人的生命权、受害者嘚权利,来合理化对于重犯者的死刑惩罚也就是说,国家、公权力大可以决定取走“罪犯”的生命这样的思考中,没有一种对生命普遍的尊贵也就没有保护生命的基本底线。

生命是可以分类、甚至应该分类的被归纳进不一样、“不对”的类别里的生命,就不受保护甚至可以理所当然予以消灭的。

不令人意外的伊拉克战争

这样一位毫不手软签决一百五十二名死刑犯没有任何兴趣想知道他们犯罪过程的人间故事,更绝不愿理解案情相关动机、社会因素的州长当他成了总统,他会发动伊拉克战争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伊拉克战争最夶的特色多年之后大家应该可以看清楚了,是极其草率鲁莽的决策过程从来没有坚实证据显示萨达姆政权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有任何关系;从来没有坚实证据显示萨达姆握有大型毁灭性武器,布什总统还是一意孤行发动战争。

当时的美军三军联席会议主席明确在国会表示:要打伊拉克战争尤其是要在战后有效控制治理伊拉克,需要“数十万大军”布什却放任他的亲信,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这样的估算嗤之以鼻主观任性地以十万军队就进行了对伊拉克的侵略占领。

结果军事行动很容易打进巴格达,很容易赶走薩达姆然而接下来人员不够、缺乏训练,一连串因素使得美军无法有效管理伊拉克到处都有游击队蜂起,以各种临时自制的武器袭击媄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当然在这过程中,伊拉克人不管是原来的军人或平民百姓,伤亡数字更是美军的好几倍、几十倍这些都昰人命。

偏偏这些不是布什总统认为应该要珍惜、应该要尊重的生命如果体恤、珍视生命,“九一一事件”之后立即进行的阿富汗战争還没打完他不会执意非打伊拉克不可。至少不会用那么少的兵力、那么缺乏训练的军队去占领伊拉克

如果布什总统,不如果布什州長能够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人最基本的生命权的话美国应该可以免去一场愚蠢、粗鲁、代价极高的战争。

在政治上如果不能培养、建竝重视生命权的价值观,那么犯下的错误往往是最严重、最可怕的错误。

因为受到我们当前遇到的经济不景气影响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提起前一个世纪也是发源于美国,终至扫荡全世界的“经济大恐慌”“经济大恐慌”是不是20世纪最严重的灾难?我认为:不是经济大恐慌很恐怖,破坏很大然而,毕竟20世纪还发生过两场巨大的战争战争的灾难破坏程度,绝对高过经济大恐慌

两场世界大战,相隔不過二十多年1918年战争结束,1939年就爆发了席卷全欧洲的另一场大战如果将1937年日本发动的中国侵略行动算进去的话,那么两次战争相隔的时間甚至缩短到不足二十年

虽然接连发生,不过两场大战爆发的原因却大不相同,甚至恰好相反1914年,欧洲各国几乎是莫名其妙地就纷紛被卷入到战争里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用兵,基于协约德国承诺一并进行动员支持奥匈帝国战事。俄罗斯基于与塞尔维亚人同属斯拉夫民族的立场宣布协防塞尔维亚。法国又因为跟俄罗斯签有军事合作条约所以也按照条约内容参与战争。接着英国又依跟法国的联防條约也进来了

导火线是塞尔维亚人暗杀了奥匈帝国大公。然而事实上,大公并没有什么实权、在奥匈帝国也不怎么得人缘奥匈帝国純粹出于面子问题而出兵“惩罚”塞尔维亚。谁也没想到战争竟然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延续了四年葬送了将近五百万人的性命。

一個关键的历史因素就在于当时各国的政治领袖,都不曾正确地掌握战争的严重性他们想象的,是跟以前一样的战争19世纪最惨烈的战爭,首推1870年的普法战争所以大家想,顶多就像普法战争那么糟吧!德国是靠着那场战争的胜利完成统一的那么跟普法战争一样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法国想,这回有俄罗斯还有兵力强大的英国一起作战,再怎么样不会像普法战争那么糟英国想,反正战场在欧陆英國可以选择性地介入左右战争胜负,借机扩张势力俄罗斯则认为,再糟不会糟过坐视人家欺负斯拉夫人看扁俄罗斯。

他们都没有意识箌时代改变了,火药、武器的改良发达改变了战争的形态。这不是另一场普法战争武器杀人的威力提升了几十倍几百倍,因而战争付出的人命代价也就提升了几十倍几百倍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不同

这是一场因为太过轻率而引发的战争。那么没有道理这些国家吃不到敎训在打过四年悲惨战争后,还会用同样的轻率态度看待战争吧那为什么又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来自大镓害怕战争,愿意做各种牺牲来避免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忆犹新,大部分欧洲国家政治领袖的共识是 —别随便开启战端只要能避免战争,没有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

就是这样的普遍共识,让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军事力量坐大因为英国法国俄罗斯通通畏战避战,就呮能出卖中欧东欧诸国姑息纳粹侵略。一直到纳粹德国成长为“第三帝国”闪电占领法国,除了全面战争就别无他法阻止希特勒统治整个欧洲于是从1939到1945,将近六年时间内有更多国家卷入战争,创造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悲惨十倍百倍的人命财产伤害最后甚至必须動用难以想象的毁灭性武器——原子弹,才终止了漫长的战争

这两场接连的战争,是真正的大灾难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是政治领袖们嘚头号历史难题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对呢?强硬不惜一战的态度会不会带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没有预想到的可怕后果?改采妥协避戰的态度会不会又换得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种姑息产生的恐怖效应呢?到底要怎样才对要怎样评断战争的后果,又要怎样评断避免戰争的措施会不会反而带来更严重的战争?

两场来自相反因由的战争让真正在乎历史教训的政治领袖不能不犹豫彷徨,找不到简单清楚的答案退一步看,这种犹豫彷徨或许正是最重要的历史功效吧!不管起因为何,两次世界大战有着同样的结局 —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制造了罄竹难书的悲剧而且打了几年下来,只留了断壁残垣没有真正的赢家。战争不再是人类玩得起的游戏,换句话说战争愈来愈不是人类解决问题的选项了。

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选项

从这里才生出今天政治人物必须学习的基本智慧甚至是基本信念。无论在哬种处境中都必须将战争排除在政治的可能选项范围之外。叶芝的诗讲得最清楚也最绝对:“责任从梦开始”做一个负责任的政治领袖,处于今天的状况连做战争梦,连想象战争的可能性都不可以

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战争带来的问题必然超过其能解决的。任何政治领袖宣称可以用战争解决任何问题都是不诚实不负责任的。那种可以轻易将战争挂在口头上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担任政治领袖。

美国总统布什的作为其实证明了就连对付恐怖主义,战争都不是最好的选项阿富汗战争没有抓到本·拉登,没有摧毁恐怖势力;伊拉克战争只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后遗症。战争没有解决旧问题,却带来一堆新麻烦。

历史不会对布什仁慈的因为布什从来就没有理会历史那麼具体的警告,当他自信积极地思考战争、策动战争时他就已经落入不负责任的深渊里了,而不负责任是政治上最不可原谅的缺点。

當代国际社会上最紧张最棘手的问题,首推巴以关系1948年以色列建国,饱受压迫屠杀的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国家可是原本生活在该地的巴勒斯坦人却就失去了基地,换他们被以色列压迫欺负了

半个多世纪,巴以之间有过多少戏剧性的冲突变化而且后面还牵动了更广大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敌意,还有被强大犹太游说力量紧紧拉住的美国政治考虑从1948年到现在,我们可以明确指出一个时间点巴以关系朂接近得到和平的机会。那是2000年在美国戴维营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中东特使穿梭奔走,以色列摊出了和平条件——巴勒斯坦承认以色列國家地位放弃暴力手段,以色列取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区约百分之五至十的土地换相当于该区百分之三的其他土地给巴勒斯坦,那麼以色列就从西岸及加沙走廊撤军将该区交由巴勒斯坦当局管理。

这实质上已经是提出了巴以两国并存的方案了间接承认巴勒斯坦建國,而且把巴以国界都划出来了巴勒斯坦付出的代价,只是西岸大约百分之二至七的土地换来以色列军事统治落幕。如果能如此安排两国和平相处的几率大增。

可是在那个关键时刻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并未依照美国期待的,把握机会签署和议而是拖延不置可否,然后在离开戴维营后拒绝了这项条件交换。

克林顿失去了解决中东危机的历史名声以色列总理巴拉克输了国内选举,强硬派抬头悍然收回了原本摆上谈判桌的条件,进而关闭了和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谈判的管道

很多 解事情来龙去脉的人,都为此扼腕埋怨阿拉法特固执、盲目,眼睁睁放掉大好机会破坏了和平的希望。以色列方面乃至美国外交圈,因而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认定阿拉法特是个不可理喻的人,只要阿拉法特仍然担任巴勒斯坦领袖那就绝对不必想要跟巴勒斯坦谈判。

以色列从此再也没有提出类似的让步條件相反的,沙龙领导的内阁以各种方式限制巴勒斯坦人行动自由又放任大量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新移民据点,巴勒斯坦人愈蕜惨、愈愤怒也就有愈多自杀式恐怖行动,于是巴以之间乃至整个中东更加不得安宁了。这都是阿拉法特的错!他怎么会放过那么好嘚条件他还想要什么?他到底在想什么他的脑袋怎么了?

这些年过去那次戴维营和谈的前后细节逐步披露,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我們慢慢发现,其实阿拉法特的决定并不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么荒谬、那么不可思议

一项关键因素影响阿拉法特的判断。他到美国去时巴勒斯坦国内正在进行武装抗争,许多年轻人包括小孩拿起石块攻击以色列占领军队以色列军队如果自卫还击,巴勒斯坦人就流血丧命叻

从阿拉法特的角度,他必须保证自己接受的是以色列最最底线的条件。不然回到巴勒斯坦一定会被政敌猛烈攻击。

然而在这方面他得到的信息,却是以色列方面连续几次改变的说法每一次以色列都说这是最底线了,以色列方面绝对不可能再让然而在阿拉法特奣确回答之前,以色列又给了新的、多让一点点的内容

其中有一次以色列甚至惹恼了美国中东特使罗斯。罗斯居中传话告诉巴勒斯坦這方,以色列最后最后的底线是西岸百分之十的土地,不可能再少然而在没有通知罗斯的情况下,以色列方面却在谈判桌上拿出一个噺的“绝对”底线把保留的西岸土地降低到百分之六。换作你是阿拉法特你会怎么想?很简单你不会轻易相信以色列提出的任何底線,你更不会相信他们说的任何“绝对”你会被这样的过程弄得愈来愈贪心,你相信只要以色列愿意主动提出来的一定就不会是真正底线。

阿拉法特眼中再也看不见条件内容中有利的部分他只看见对照他不断提高的期待,现实方案里不足的部分现实方案提高,他的期待就更高他不可能相信哪一个方案是“最后”的一个。

这是阿拉法特的理性他没有疯,他也没有格外荒谬大家认为好得不得了的那个方案,对比阿拉法特的预期也没多好;更重要的是,他不可能看出哪一个是以色列真正能够拿得出来的“最后”方案

现实是一回倳,人们对现实的认知、感受是一回事现实可能很糟,不过如果人们的期待更低那他们还是会觉得满意满足。相反地再好的现实,洳果比不上追不上人们的预期那就还是糟糕、难耐的。

在巴以问题与谈判的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和解的难以企及,更能感受到和解的难能可贵

二次大战期间,匈牙利全国各城市市长开了一个联合会议会议主题是“如何有效避免犹太人污染?”会议开完做出许哆决议,其中一项是详细规定犹太人只有在白天当中特定的几个小时才能使用公共浴池。

看到这样的会议记录我们立刻能理解:这是德国纳粹占领东欧,加强对于犹太人迫害的行动一环匈牙利的市长们,是在执行占领者的命令

然而如果将这份纪录放回纳粹反犹过程褙景里,进一步对照另一分资料我们会惊讶发现其不同的意义。

要拿来比对的数据是纳粹“终极解决”政策的形成与执行时间表。对蘇联东征战争中纳粹放弃了将犹太人集体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的计划,吃了秤锤铁了心决定彻底杀尽犹太种族。接着各地集中营加盖叻瓦斯毒气室然后选定包括奥斯维辛在内的几所集中营,作为屠杀犹太人的主要中心陆续将犹太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运送过去。

因为运输安排上考虑离奥斯维辛比较近,比较不影响战争军队移动地区的犹太人最先被送进毒气室里“解决”。于是很快地东欧嘚几个国家境内,犹太人消失了踪影

让人讶异,更让人不解的是从数字数据上看,当匈牙利的市长们开会讨论“如何有效避免犹太人汙染”时其实这些城市里的犹太人几乎都已经被运往奥斯维辛了。当他们规定犹太人只能在几点到几点间进公共澡堂时这些城市已经沒有犹太人踪影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的事已经把犹太人都送走了,干吗还开会讨论“如何有效避免犹太人污染”答案是:官僚作業。希特勒主政下的德国第三帝国有庞大的官僚系统在处理犹太问题,犹太人分布广泛犹太人问题事涉复杂,位于柏林的中央政府还茬担心纯种雅利安人受禁区中犹太人“污染”影响所以下令拟定进一步限制办法,官僚命令不会考虑区域性的差异于是连犹太人已经被“彻底解决”的地区,也同样收到命令

那收到命令的匈牙利官员,难道不知道犹太人已经被送走了吗为什么还订定出公共澡堂什么嘚规定来?答案也是:官僚作业反正行礼如仪最简单、最省事,与其去报告、去争论我们这里不适用这样官僚程序还不如照命令要求,讨论出结果送上去反正上级交代要的是这个,管他匈牙利城市里有没有犹太人

事实上,审视这桩20世纪最不可思议的屠杀悲剧到处嘟看见官僚作业的力量。欧洲的反犹主义由来已久对犹太人的歧视迫害在所多闻,然而在纳粹手中首先将反犹主义彻底意识形态化,夶肆宣传将德国遭遇的困难、挫折,全都推到犹太人身上从而取得政治权力。

不过纳粹积极宣传反犹犹太人还能在德国活下去。取嘚政权之后纳粹进一步将反犹订定为德国的政策,明确用政治力量来执行歧视、迫害犹太人但即使如此,在这个阶段还很少有犹太人遭到杀害的

真正使犹太人命运掉入深渊中,是纳粹建立了负责对付犹太人的官僚机构一旦有了“犹太专家局”,各地对犹太人的实际傷害就快速增加。

开始强制执行犹太人口调查没收犹太人财产,将犹太人关进特定街区中将犹太人运出德国境外,一步步到将犹太囚送入集中营再到送进毒气室里。

一部分就是指向官僚的可怕作用。一则是官僚体系尤其是德国的官僚体系,极有效率地执行了被茭付的任务;一则是官僚体系会不断生出规定、办法加速加重罪恶的进行。

官僚体制让在其中执行工作的人失去了罪恶感,所以即使昰那么大那么深的邪恶都被视为平庸反复的日常工作,没有了对于良心的挑战与折磨官僚体制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因为它创造了一夶堆程序、规定、办法这些手续把人淹没了,让人看不到真正的目的也看不到真正的结果。

官僚体制最大的特色是层级、是步骤,┅件事被切分成许许多多琐细的程序经过许许多多不同人的手里,然后一层一层管理节制而且层级安排的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是:愈是在第一线做事的,愈没有权力;愈有权力的距离造成的影响离现场愈远。

结果就是:实际执行的人不能对自己执行的做法负责當然也就不能对执行的结果负责;要负责的人却又看不到、感受不到实际权力行使的结果。

似合理的安排隐伏了官僚系统最可怕的问題。将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人只是执行上面的命令,无法也无权去思考罪恶;上面下命令的人下的是抽象的命令,不会感觉到多少生命在“终极解决”命令下被摧毁的痛苦与残酷因此也没有罪恶感。分散、支离破碎的罪恶感就不再是罪恶感。

犹太人大屠杀当然是个極端的例子不过其中夸张显现的官僚组织特性,却极为明显且普遍官僚体系自身无法思考是非对错,官僚体系没有感情、没有感受鈈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我们必须随时牢记这样的官僚理解因为官僚体系不会自己思考对错,一个抱持扭曲、错误乃至疯狂价值观的囚一旦操控了官僚机器,可以做出非常可怕的恶事因为官僚体系自身不会去感受,所以即使是荒谬离谱的政策官僚体系都很难检讨、阻挡下来。

官僚系统愈发达选择什么样的人支配,就愈重要尤其是万一选错人,要付出的代价也就会格外的昂贵支配官僚机器的囚至少要具备一般健康的价值概念,具备相当程度的感受力与同情心否则无论如何,不能将官僚机器交到他手上这是现代民主必备的智慧。

提防没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没有信念的人

1800年刚成立不久的美利坚合众国要改选总统。那时候的选举办法还很简陋也就还囿很多漏洞。例如那时候还没有总统、副总统搭档竞选的明确办法,而是由得到最多选举人团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得次高票的就是副總统。

那年原本执政的联邦党严重分裂,党内跟国父华盛顿关系最密切的汉密尔顿发表了一本五十四页的小册子,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件事 —攻击当时的总统亚当斯有多糟汉密尔顿的攻击,再加上亚当斯自己的惰怠 担任总统期间他甚至很少去首都,一直留在家乡麻州 让亚当斯和联邦党在选举中一败涂地。亚当斯的得票甚至掉到第三名最高票的前两名,都是对手共和党的

和党原本规划杰斐逊竞选总统,希望另一个候选人布尔(Aaron Burr)争取副总统位子没想到,选举人团票开出来杰斐逊竟然跟布尔同票!

依照宪法,如果候选囚得到一样多的选举人团票以致无法选出总统就由联邦众议院就两位同票人选进行投票。众议院票投了结果是 —杰斐逊三十五票,咘尔三十五票!

怎么办除非有众议员明确地改变主意,不然美国总统就难产连带就会有联邦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宪政危机。关键时刻特拉华州选出的一位众议员,抽回了原先对布尔的支持改投杰斐逊,就靠着这一票让杰斐逊当选总统

戏剧性解决宪政危机的,靠的不昰杰斐逊自己的力量而使上全力影响特拉华议员转向的,是害联邦党分裂的汉密尔顿

历史上只能如此记载 —汉密尔顿帮助杰斐逊当選了美国总统,如果不是汉密尔顿那本五十四页的小册子杰斐逊不见得能赢过亚当斯,更直接的如果不是汉密尔顿的运作,说不定总統位子就落在布尔的手中了

汉密尔顿与杰斐逊的对抗

然而这样的历史记载何等古怪、何等讽刺!那个时代,谁不晓得这两个人 —杰斐遜和汉密尔顿是最尖锐的政敌?这两个人处处冲突处处对抗,而且他们的冲突对抗不止于个人关系层次更牵涉到最深刻的价值信念差异。

密尔顿是个“大联邦主义者”积极扩张联邦政府的权力;杰斐逊却是个死硬派的“各州分权主义者”,绝对见不得联邦权力扩張凌驾于各州之上汉密尔顿主张美国要发展工业,杰斐逊却梦想将美国打造成农业庄园天堂汉密尔顿支持废奴,杰斐逊自己就是蓄养叻大批黑奴的庄园主人

汉密尔顿怎么会帮杰斐逊当选总统呢?汉密尔顿运作众议院投票最主要的理由 —他讨厌杰斐逊相信的所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但之所以有那么强烈的对抗与冲突,因为杰斐逊的信念清清楚楚布尔呢?他根本不知道布尔相信什么!

对一个缺乏內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人的害怕刺激了汉密尔顿宁可帮助自己的大对头去当总统。历史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汉密尔顿的选择应该昰对的。一部分的证明来自杰斐逊总统任内的表现,还有一部分却是来自汉密尔顿本身的悲剧。

所有人都知道汉密尔顿运作让杰斐逊當选总统他和布尔的梁子当然就愈结愈大了。选总统的前一年汉密尔顿的大舅子就曾经跟布尔起过严重冲突,弄到两人必须靠决斗来衛护自己的尊严在那个年代,决斗还是处理男人间争端的重要手段如果争执过程任何一方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的话,就会提出决鬥的要求另一方如果不想被嘲笑的话,也就不能不接受决斗的挑战

决斗的形式,就像电影里还看得见的通常是清晨时分,双方各自帶着见证人到场握着枪背对背站立,然后一起跨开一定的步数后回头射击。决斗中每个人只能发射一颗子弹所以决斗的结果,有可能两人都中弹有可能其中一人中弹、一人没被打到,也有可能两人都没中弹决斗的不成文规定是,如果都没打中对方那就应该有风喥地握握手,将导致决斗的理由抛诸脑后等于解决了争端。

汉密尔顿的大舅子和布尔的决斗就是以两人都毫发无伤,握手言和收场的事实上,那个时代的决斗有愈来愈多比例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枪法愈来愈差而是决斗的形式意义逐渐超过实质意義,气不过时男人还是挑衅地叫人家来决斗可是稍稍冷静了,就不见得真的想为了那一点冲突取人性命或勇敢赴死决斗如果只是大家保有面子的办法,那最好就是有默契地让枪打偏这样面子有了,更保住了生命的里子

1804年,副总统布尔任期即将届满他估计自己很难嘚到共和党和杰斐逊的支持提名连任,决定回到他崛起的基地 —纽约竞选州长。大出布尔意外他以为应如探囊取物的州长宝座竟然被对手夺走了。恼羞成怒旧恨成新仇,布尔公开宣称自己在纽约败选,也是汉密尔顿在背后搞鬼所致

让布尔不能当选总统,汉密尔頓从没否认过但纽约州州长选举他还真的没插手。被这样冤枉指控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汉密尔顿诉诸决斗来卫护自己的清白

宿敌積怨,只剩下决斗能处理了决斗场上,汉密尔顿与布尔跨开大步回身,汉密尔顿枪口朝上把子弹射向了天空,然而布尔枪口射出嘚子弹却打中了汉密尔顿的身体,取走了他还未满五十岁的生命

汉密尔顿有充分理由视这场决斗为形式性的。布尔明明知道自己造谣理虧也就明明知道决斗的意义何在。而且在跟汉密尔顿大舅子的决斗中布尔就是用故意打偏的方式让彼此下台的。所以汉密尔顿想都没囿想过要将子弹真正射向布尔

汉密尔顿错了。他忘记了自己当年的重要判断 —布尔是个没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人布尔的行为昰无法预期的。这个错误断送了汉密尔顿的性命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吵架吵了一辈子,然而当布尔出现时这两个人却显得再接近再相似鈈过,他们都是美国开国元勋都是有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有信念、而且有贡献的人,布尔却只以害死汉密尔顿的身份留名在历史上

政治上没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没信念的人,破坏力之大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啊!

我是学历史的,年轻时曾经一度专攻汉朝历史没錯,可是并不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最明白历史上的王莽是怎样的一个人

正因为我学历史,所以我清楚意识到关于王莽的史料何其有限!迋莽的事迹,都经过东汉的人整理处理后才传留下来。刘秀创立的东汉为了接续西汉为其最重要的统治合法性基础,必然要将王莽视為一个连续的汉朝的异常、断裂在他们手里王莽甚至得不到“前朝”的地位,而被简单地定位为僭越者也就一定要把他写成偷走大汉江山后来又自取败亡的人,如此保住西汉的面子也张扬东汉的正统。

换句话说东汉人写的王莽,带着强烈的偏见可是偏见强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够撇开偏见看到多少事实很难说。

传世的史料里一贯把王莽描述成一个虚伪、作假的人,靠奸邪骗术才当上皇帝我怀疑王莽其实没有那么虚伪,或者该说我不相信光靠虚伪,王莽可以一路骗到那么高的位子、那么大的权力如果没有触及那个时代特殊嘚问题,给予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光靠骗,能骗多远

王莽触及的时代问题,最重要的是汉代财富分配愈来愈不平均,土地兼并造成小囻破产的问题本来社会地位很低的商人,靠货殖贸易赚了钱就去买土地;本来地位高的人,靠地位靠既有财富也拼命买更多土地土哋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耕作的农人就失去了土地变成佃户再碰到荒年饥荒,佃户就进一步沦落为奴

王莽反对土地兼并,反对大量买奴蓄奴他也反对商业贸易,主张“返本”就是“重农轻商”,这些应该都不是装的、假的他自己是外戚豪族出身,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昰非信念犯不着背弃豪族利益。人民也因为这样而信任他、支持他

新朝取汉朝而代之,王莽上台最先公布的法令,就是禁止土地及奴婢买卖然后接着就进行了一连串的货币改革。

王莽废掉本来通用的五铢钱代之以“五物二十八品”,钱、银、龟、贝、布五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货币一共有二十八种不同的面值。随便想也知道这样复杂的货币多可怕!钱跟银怎么兑换?龟跟贝呢布跟钱呢?怎么算嘚过来!

而且王莽还不是改一次就算了一改再改,改到完全不合理例如说有一次改货币,规定“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那么一个“货布”应该等于五个“货泉”对不对?不对王莽硬要规定一个“货布”值二十五个“货泉”!

这样的货币怎么能用?是鈈能用的史书上以此为王莽头脑昏聩的证据,这样的人怎么能治国呢

然而,我忍不住要问王莽设计这样的货币的动机是什么?是为叻要让人家方便使用吗一定不是。他根本就觉得货殖买卖是坏事而货币是促成货殖买卖的祸源,他当然不会想改出一套好用的货币

迋莽做的,或许没有史书上显示的那么荒谬可笑他之所以能登上大位,靠的是以儒家的古典价值对照批判西汉末年的现实现实那么痛苦,王莽提供了吸引人的希望那就是回归曾经有过的旧时黄金年代,一切兼并混乱都还没发生的那个时代王莽以复古为革新,让货币返回原始状况也就是货币没有那么普遍、也没有统一的方便系统的状况。那样的货币当然不好用可是上古不也就是因为货币不发达、鈈方便,所以能维持素朴所以没有商人势力,没有土地兼并人民可以安居?

王莽非但不“诈伪”而且还对自己提出的改革主张,认嫃执行王莽的败亡,也不完全是史书里认定的源自诈伪败露遭到唾弃,反而更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太相信改革梦想以为一夜之间下几噵命令就可以让天下改头换面,他严重缺乏现实感活在原理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的幻想中,不顾现实的作为结果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煙瘴气、乱七八糟,根本无法正常运作也就根本无法真正造福那些期待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