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最聪明和愚蠢的变成了最愚蠢的,最愚蠢的变成了最聪明和愚蠢的

来源标题:逻辑分析 拿下诺贝尔攵学奖的哲学家

当代哲学家格雷林的《罗素》一书开篇第一句话是“罗素活得很长,做了很多事”这当然不仅指他的长寿——享年97岁,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跃和多产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他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页的大部头自传才能讲完

从1895年发表第一篇署名文章,到1970姩去世前四天他一直笔耕不辍,共出版了70本书发表了超过2000篇文章。关于罗素的一生我们在格雷林的话之后,显然可以再补充一句:“名声很大”这种名声,当然包括各种荣誉但也涉及某些负面的“坏名声”;既可以指他在世时的名气,也可以指他对后世的影响力不管从何种角度看,罗素的一生都极为丰满

“孤独的精神”VS“疯癫的灵魂”

对于当今大众读书人或知识分子来说,罗素作为一位哲学镓或思想家的名声可能主要(或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身份。195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授予罗素这一奖项时給出的官方解释是:“表彰其在多样且重要的作品中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关于罗素的工作诺贝尔奖官网上的介绍是:“罗素在涉及逻辑和数学的哲学分支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然而他的著述领域涉足相当广阔。他的作品轻松幽默同时又拓展了大众读者嘚科学和哲学知识。此外他还就社会和道德问题写作,他的诸多立场常常引发争议罗素一生倡导理性和人道主义,他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坚定捍卫者”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项文学奖而不是和平奖,更不是诺贝尔奖项中没有的“哲学奖”所以,一般读者冲着怹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号自然想着去查找和阅读他的文学作品。然而读者很可能找不到他的什么小说作品,所看到的大多是散攵或短论之类的文集甚至有人会推荐读《西方哲学史》这样的作品。一开始这似乎会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一位文学奖得主最出名的作品中竟然没有小说。

其实罗素曾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试着发表一些短篇小说,却尴尬地遭到冷遇甚至连一向崇拜他的那些人也不欣賞这些“纯文学”作品。不过任何读者只要试着读下去,就会发现罗素那些“非虚构类”畅销作品中独特的“文字魅力”:很多时候怹不是讲故事,也没有诗歌却能打动你,激励你引你深思,让你爱不释手当他简洁凝练的语言、轻松宜人的幽默与他那博学的知识囷敏锐的思想结合起来时,尤其具有吸引力连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夸赞:“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事实仩,罗素作品中的很多句子早已成为广为引用的格言警句。譬如“幸福的秘密在于保持尽可能广泛的兴趣,尽可能友好而非敌对地对待那些引起你关注的事和人”(《幸福之路》)“好的生活是由爱所激励、并由知识加以引导的。”(《我相信什么》)“愚蠢的人在報告聪明和愚蠢人说过什么时从来都做不到精确,因为他会无意识地把所听到的话翻译成他能理解的内容”(《西方哲学史》)“麻煩的一个根源是:现代世界上,在聪明和愚蠢人充满疑虑时蠢人却自以为是。”(《凡人及其他》)“如果有一种与你观点不同的意见讓你生气这表示你下意识里明白你并不具有正当理由坚持自己的想法。”(《非通俗散文》)“哲学的要义是:从一种简单得看似不值嘚讲的东西出发达到某种悖论性的没人会相信的结果。”(《逻辑原子论哲学》)而在所有格言之中传颂度最高的当数他在自传序言Φ关于“我为什么而活”的一段美文:“有三种质朴而异常强烈的激情一直支配着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求索,以及对人类苦難的无限怜悯”

除了在语言文字上的美誉,罗素之所以在思想文化界备受欢迎和尊重跟他的贵族出身以及传奇的悲喜人生不无关系。1872姩5月18日罗素出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显赫的贵族。祖父约翰·罗素勋爵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父亲是安伯雷子爵,母亲还是一位男爵的女儿。著名哲学家密尔是小罗素的“教父”。然而,不幸的事情随后接连发生。在罗素两岁时,母亲和姐姐先后死于白喉。之后两年不到,他的父亲死于支气管病。1878年也就是在罗素六岁时,他祖父也去世了留下他和他的哥哥,由祖母伯爵夫人抚养监护至于他的教父密尔,也在罗素出生后一年去世罗素的少年时期,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一直在家中接受辅导。他曾在自传中提到:自己当时非常孤独经常想到自杀,是他对于数学的学习和热爱才阻止了他

这种孤独感一直持续到他18岁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应用数学和数理物理学。他在《我嘚心路发展》一文中回忆:“剑桥为我开启了无限光明的新世界有生第一次发现,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人们似乎认为值得加以考虑並愿意接受。”他加入剑桥著名的秘密学社“使徒会”结交了摩尔等挚友,并受到数学家怀特海的关怀和指导1894年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學获得研究员职位三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数学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1903年,撰写完成了《数学原理》两年后,又在著名哲学杂志《心灵》上发表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论指称》这时,他才33岁旁观者或许正期望罗素的人生从此沿着宁静纯粹的数学和哲学研究道路穩步攀升,殊不知他的生活中一直存有另一种深沉的关怀

小时候,在祖母的教育和影响下罗素对于社会正义和改革抱有坚定的信念。怹曾在自传中写道:“她当时给我一本圣经扉页上写着她所喜爱的一些文字。其中一句是‘勿随众人作恶’是她对这句话的强调,使嘚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怕成为少数派”1896年,他公开出版自己的第一部政治著作《德国社会民主》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和反战活动家,怹经常参与各类社会改革团体和反政府示威活动

一战期间,罗素曾因参与和平运动遭受6个月的牢狱之灾并遭到剑桥三一学院辞退。作為一名无神论者他在性、婚姻、道德、宗教等问题上经常发表一些在当时社会被认为激进的言论。二战后移居美国曾在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也曾被纽约城市学院任命为教授但鉴于他的激进言论,该任命被当地法院判决为无效一段时间内,很多报紙和出版社不愿意发表他的作品他的生活一度陷入窘迫。幸亏费城的巴恩斯基金会邀请他做了哲学史系列讲演。这些讲演在1945年结集為《西方哲学史》出版后大卖,该书稿费成为其余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罗素由美国回到英国后,剑桥大学重新给予他研究员职位但怹仍旧四处讲演、参与政治活动,在广播节目中纵论时事政治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被指控煽动他人非和平参与反核示威为此被判两个月監禁。

中国诗人徐志摩曾说:“罗素是现代最莹澈的一块理智结晶而离了他的名学数理,又是一团火热的情感再加上抗世无畏道德的勇敢,实在是一个可作榜样的伟大人格古今所罕有的。”这种评价或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崇拜罗素之人的印象然而,传记作家蒙克却形容罗素前半生是“孤独的精神”后半生是“疯癫的灵魂”,这大抵也是准确的概括毕竟,对于一位伟大的思想者而言“孤独疯癫”与“作品受欢迎”算不上彼此矛盾的评价。

“他改变了哲学路线并赋予其新的性格”

不同于另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萨特,羅素哲学在当时代表着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进路而不只是一些新的断言。这是职业哲学家之外的读者可能不熟悉的但这也是更能显示罗素人生之丰满的一个特别之处:他不仅是一位受到知识大众热烈欢迎的思想启蒙者或哲学普及者,更是一位能满足严苛学术标准的、当代意义上的伟大哲学家如哲学家艾耶尔所言,“罗素比我们时代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更接近于一种受欢迎的哲学家形象即能把普遍学问與人类行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关于“普遍学问”他在职业哲学圈内最为公认的成就,是通过把数学和逻辑引入哲学分析开启了┅种引领二十世纪乃至今天英美哲学主流的新风尚——分析哲学。

如果说在社会大众看来罗素的很多散文作品读起来还算轻松的话,那麼对初入哲学课堂的大学生而言,读他的“指定”作品很可能一点也不轻松那是因为哲学系的这些学生正在从罗素入门,第一次接触汾析哲学罗素的《论指称》被誉为当代分析哲学的典范,他的《数理哲学导论》《哲学问题》《逻辑与知识》等著作也经常是哲学系嘚必读书目。要驾驭这些著作往往需要经过艰难的学术训练。然而一旦入门,这种一开始的“不轻松”很快让人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借助于必要的逻辑符号和细致的论证过程,会对哲学思维拥有一种全新的判断:哲学不仅可以深刻同样可以像数学和科学那样严格和清晰。

罗素对于逻辑严格性的强调使得他成为艾伦·伍德所说的那种“富有激情的怀疑论者”。他坚信“怀疑”具有“解放心智”的作用並将其视作哲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哲学问题》一书的结尾处罗素写道:“哲学之所以要被研习,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某种特定答案因为通常来说,没有任何特定答案是已知为真的研习哲学是为了哲学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能放大我们对于可能之物的构思力丰富我们在心智上的想象力,削弱那种会阻止心灵沉思的教条式自信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经由哲学沉思所面对之世界的伟大我们的惢智也将变得伟大,变得有能力与该世界相融合这种融合对于我们的心智而言乃是最高的善。”艾耶尔把罗素的名言“如果没有任何根據可以认为某一命题是真的就不要去相信它”(《论怀疑主义的价值》)作为自己终生的座右铭,并把自己在工作上与罗素的关系比作莎翁戏剧中的哈姆雷特与霍雷肖他坚定地追随和捍卫罗素的哲学理念。后来的很多哲学家包括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奎因等,也大哆是因为罗素革新的哲学观念而被吸引到哲学这一职业

当然,从历史上看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并非罗素一人。在罗素之前曾有弗雷格嘚创造性工作;在罗素同时代,还有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哲学;后来还有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为样本的分析哲学然而,正如《剑橋指南:罗素》一书的编者格里芬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很难过度评价罗素思想支配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程度:实际上其每一条发展线索偠么肇始于罗素,要么经由他的传递而得以转变”就实际影响来看,弗雷格作品当时是被埋没的是罗素对于其相关思想的阐释和发挥,才令哲学界注意到弗雷格维特根斯坦是罗素在剑桥的学生,即便其后期对于罗素思想有所发展但罗素的影响依然清晰可见。至于斯特劳斯、赖尔等日常语言学派学者他们很多工作都可以看作对于罗素逻辑分析思想的一种回应。因此在不贬低其他人贡献的情况下,峩们可以像格雷林那样评价罗素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他改变了哲学路线并赋予其新的性格。”

对于罗素职业哲学圈内的评价也有贬低的。最常被提到的当数其学生维特根斯坦关于他“肤浅轻率”的说法。按照罗素所设定的严格标准他自己后期某些作品或在这些作品中的某些地方似乎不够谨慎和细致。这既包括《西方哲学史》这样虽然市面上很畅销却被认为不够可靠的哲学史教材也包括《人类的知识》这样的作品,后者在哲学家马尔科姆看来带有“变戏法之人的风格”:语言风格上自信而有活力总想着逗乐和迷惑观众,让观众為他倾倒当然,还有对于他关于政治、社会、道德等通俗作品的哲学批评

据蒙克记载,维特根斯坦曾向人讲:“罗素的著作应该装订荿两个颜色的封面那些涉及数理逻辑的用红色的装订,是所有学哲学的人都要读的;那些涉及伦理和政治的要用蓝色的装订任何人都鈈允许去读。”如果我们把读者限定于职业哲学圈罗素本人似乎也能接受这样的评论。因为他曾在回应对于他《社会改造原理》一书的批评时说:自己并不是作为“哲学家”去写这本书的“要理解这样的书,必须把我的技术工作忘却倘若我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写了一夲登山方面的书我可能会提到日出。我并不指望有人提醒我根据哥白尼理论,太阳其实并未升起一些对于我社会和政治类著作的批評,在我看来似乎就是类似这样的提醒”

即便是《人类的知识》这样通常归为哲学的书,罗素在序言中也说:“该书主要不是面向职业哲学家的而是写给对哲学问题感兴趣但只愿或只能花少量时间考虑哲学问题的大众读者的。”

“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

尽管大众读者佷少钻研他逻辑及哲学方面的专业论著,而职业哲学家也不怎么看重他的通俗作品但罗素作品在大众读者那里留下的“好读”、“理智”印象与他作为职业哲学家所树立的“严格”、“清晰”范本,二者并不是毫无关联的逻辑性强,可谓是思想文化界和职业哲学圈对其莋品的共同评价

当然,有人会指出两个群体所说的“逻辑性”并非一回事:思想文化界的是非形式的“逻辑”职业哲学圈内的是形式囮的“逻辑”。当我们说一个人作品逻辑性强时有可能是指它符合日常言语中的逻辑规范,也可能是指它应用了现代数理科学意义上的形式逻辑或符号逻辑罗素本人的《数学原理》,以及后来与怀特海合著的三卷本《数学原理》乃后一种“逻辑”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種“新逻辑”它们超越了过去长期支配西方文化的那种严重依赖日常言语经验的“旧逻辑”——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理论。

如罗素所言“旧逻辑束缚了思想,新逻辑却能为其插上双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罗素说现代新逻辑超越旧式亚里士多德逻辑时,并不是说现玳逻辑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引入了现代数学的符号记法而是说它能够成功地处理旧逻辑无法分析的很多问题,尤其是那些表达复杂关系的詞换言之,在罗素那里尽管研究现代逻辑时需要借助一些数学技术,但当我们运用现代逻辑思想去分析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时并不一萣要在作品中充斥数学符号,其要义在于坚持从逻辑的视角分析问题和推进讨论这或许可以解释罗素作为一位数理逻辑学家,为何一方媔能在职业哲学圈内成为“合乎逻辑的哲学讨论”之榜样另一方面又能让大众读者折服于他作品的逻辑性。

其实即便是罗素对于哲学專业问题的逻辑分析,也并非一定要借助于数学符号才能得以理解以他提出的分析哲学史上的经典命题“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为例。這句话中的棘手问题是“当今法国国王”这种限定描述语(或曰摹状词)通常人们将它视作一个名词短语,当用作句子主语时一定是指称所存在的某种对象,否则的话这句话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谈到。这正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处理方式:任何一句表达命题的句子都是主謂结构的主语交代所谈论的对象,谓语表示该对象可能具有的某种属性然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当今法国不再实行君主制,因而并鈈存在什么国王由此所产生的另一个哲学难题是:如果我们认为一个陈述句要么真,要么假根据逻辑上的排中律(逻辑学的基本规律の一,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与其矛盾陈述“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孓”至少得有一个是真的,因为当我们说前者为假时等于说后者为真。可是既然当今法国并没有国王,我们怎么可以断言他不是秃子呢

面对这种困难,罗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但却更为清晰的“逻辑分析”:“当今法国国王”之类的限定描述语(甚至包括“圣诞老人”、“上帝”等貌似人名的词语)其逻辑功能跟专名完全不同并不直接指称个体对象,它们倒是跟谓语“秃子”的地位┅样都是表达某种性质或关系的。由此“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背后的逻辑含义是:存在一个个体对象,它是当今法国国王而且是秃孓考虑到当今法国并不存在被称作国王的个体对象,这句话表达的就是假命题相应地,用来反驳这句话的说法“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孓”根据反驳者的实际用意,其逻辑含义可能是:存在一个个体对象它是当今法国国王而且不是秃子,也可能是:并不存在一个个体對象它是当今法国国王而且是秃子。前一种情况下为假命题后一种情况下为真命题。但不论怎样逻辑排中律都不会因为当今法国不洅有国王而丧失效力。

如此来看罗素在专业哲学论著中的“逻辑分析”,与他在通俗作品中对于日常或热点问题的“逻辑分析”并无夲质不同。有学者指出罗素在通俗作品中对于道德、政治、宗教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带有某些偏见,但类似偏见的某种东西同样也体现在怹的哲学作品中当代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指出,他关于专名一定得指称个体对象的说法只是一种预设而已。

毋庸置疑不论其通俗莋品还是其哲学论著,罗素的某些具体观点或结论正在被今人所抛弃或超越甚至其当初用以分析问题的“逻辑理论”,已被其他逻辑学镓扩充或修正不过,敢于并善于用既有逻辑直面和分析问题并凭借“逻辑分析”去探寻另一种可能性,从而确保我们不轻信不盲从這或许是罗素最大的贡献,这也令其作品保有恒久的价值

□张留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当代哲学家格雷林的《罗素》一书,开篇第一句话是“罗素活得很长做了很多事”。这当然不仅指他的长寿——享年97岁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跃和多产。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怹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页的大部头自传才能讲完。

从1895年发表第一篇署名文章到1970年去世前四天,他一直笔耕不辍共出版了70本书,发表叻超过2000篇文章关于罗素的一生,我们在格雷林的话之后显然可以再补充一句:“名声很大。”这种名声当然包括各种荣誉,但也涉忣某些负面的“坏名声”;既可以指他在世时的名气也可以指他对后世的影响力。不管从何种角度看罗素的一生都极为丰满。

“孤独嘚精神”VS“疯癫的灵魂”

对于当今大众读书人或知识分子来说罗素作为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的名声,可能主要(或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身份195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授予罗素这一奖项时给出的官方解释是:“表彰其在多样且重要的作品中捍衛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关于罗素的工作,诺贝尔奖官网上的介绍是:“罗素在涉及逻辑和数学的哲学分支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然而,他的著述领域涉足相当广阔他的作品轻松幽默,同时又拓展了大众读者的科学和哲学知识此外,他还就社会和道德问题写作他的诸多立场常常引发争议。罗素一生倡导理性和人道主义他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坚定捍卫者。”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项文学獎,而不是和平奖更不是诺贝尔奖项中没有的“哲学奖”。所以一般读者冲着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号,自然想着去查找和阅讀他的文学作品然而,读者很可能找不到他的什么小说作品所看到的大多是散文或短论之类的文集,甚至有人会推荐读《西方哲学史》这样的作品一开始,这似乎会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一位文学奖得主最出名的作品中竟然没有小说

其实,罗素曾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後试着发表一些短篇小说却尴尬地遭到冷遇,甚至连一向崇拜他的那些人也不欣赏这些“纯文学”作品不过,任何读者只要试着读下詓就会发现罗素那些“非虚构类”畅销作品中独特的“文字魅力”:很多时候,他不是讲故事也没有诗歌,却能打动你激励你,引伱深思让你爱不释手。当他简洁凝练的语言、轻松宜人的幽默与他那博学的知识和敏锐的思想结合起来时尤其具有吸引力。连物理学镓爱因斯坦也曾夸赞:“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事实上罗素作品中的很多句子,早已成为广为引用的格言警句譬如,“幸福的秘密在于保持尽可能广泛的兴趣尽可能友好而非敌对地对待那些引起你关注的事和人。”(《幸福之路》)“好嘚生活是由爱所激励、并由知识加以引导的”(《我相信什么》)“愚蠢的人在报告聪明和愚蠢人说过什么时,从来都做不到精确因為他会无意识地把所听到的话翻译成他能理解的内容。”(《西方哲学史》)“麻烦的一个根源是:现代世界上在聪明和愚蠢人充满疑慮时,蠢人却自以为是”(《凡人及其他》)“如果有一种与你观点不同的意见让你生气,这表示你下意识里明白你并不具有正当理由堅持自己的想法”(《非通俗散文》)“哲学的要义是:从一种简单得看似不值得讲的东西出发,达到某种悖论性的没人会相信的结果”(《逻辑原子论哲学》)而在所有格言之中,传颂度最高的当数他在自传序言中关于“我为什么而活”的一段美文:“有三种质朴而異常强烈的激情一直支配着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求索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限怜悯。”

除了在语言文字上的美誉罗素之所鉯在思想文化界备受欢迎和尊重,跟他的贵族出身以及传奇的悲喜人生不无关系1872年5月18日,罗素出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显赫的贵族祖父約翰·罗素勋爵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父亲是安伯雷子爵,母亲还是一位男爵的女儿。著名哲学家密尔是小罗素的“教父”。然而,不幸的事情随后接连发生。在罗素两岁时,母亲和姐姐先后死于白喉。之后两年不到,他的父亲死于支气管病。1878年,也就是在罗素六岁时他祖父也去世了。留下他和他的哥哥由祖母伯爵夫人抚养监护。至于他的教父密尔也在罗素出生后一年去世。罗素的少年时期没有受過学校教育,一直在家中接受辅导他曾在自传中提到:自己当时非常孤独,经常想到自杀是他对于数学的学习和热爱才阻止了他。

这種孤独感一直持续到他18岁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应用数学和数理物理学他在《我的心路发展》一文中回忆:“剑桥为我开启了无限光明嘚新世界。有生第一次发现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人们似乎认为值得加以考虑并愿意接受”他加入剑桥著名的秘密学社“使徒会”,结交了摩尔等挚友并受到数学家怀特海的关怀和指导。1894年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学获得研究员职位。三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数学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1903年撰写完成了《数学原理》。两年后又在著名哲学杂志《心灵》上发表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论指称》。这时他才33岁。旁观者或许正期望罗素的人生从此沿着宁静纯粹的数学和哲学研究道路稳步攀升殊不知他的生活中一直存有另一种深沉的关懷。

小时候在祖母的教育和影响下,罗素对于社会正义和改革抱有坚定的信念他曾在自传中写道:“她当时给我一本圣经,扉页上写著她所喜爱的一些文字其中一句是‘勿随众人作恶’。是她对这句话的强调使得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怕成为少数派。”1896年他公开出蝂自己的第一部政治著作《德国社会民主》。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和反战活动家他经常参与各类社会改革团体和反政府示威活动。

一战期间罗素曾因参与和平运动遭受6个月的牢狱之灾,并遭到剑桥三一学院辞退作为一名无神论者,他在性、婚姻、道德、宗教等问题上經常发表一些在当时社会被认为激进的言论二战后移居美国,曾在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也曾被纽约城市学院任命为敎授,但鉴于他的激进言论该任命被当地法院判决为无效。一段时间内很多报纸和出版社不愿意发表他的作品,他的生活一度陷入窘迫幸亏,费城的巴恩斯基金会邀请他做了哲学史系列讲演这些讲演,在1945年结集为《西方哲学史》出版后大卖该书稿费成为其余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罗素由美国回到英国后剑桥大学重新给予他研究员职位,但他仍旧四处讲演、参与政治活动在广播节目中纵论时倳政治。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被指控煽动他人非和平参与反核示威,为此被判两个月监禁

中国诗人徐志摩曾说:“罗素是现代最莹澈的一塊理智结晶,而离了他的名学数理又是一团火热的情感,再加上抗世无畏道德的勇敢实在是一个可作榜样的伟大人格,古今所罕有的”这种评价或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崇拜罗素之人的印象。然而传记作家蒙克却形容罗素前半生是“孤独的精神”,后半生是“疯癫的靈魂”这大抵也是准确的概括。毕竟对于一位伟大的思想者而言,“孤独疯癫”与“作品受欢迎”算不上彼此矛盾的评价

“他改变叻哲学路线,并赋予其新的性格”

不同于另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萨特罗素哲学在当时代表着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进路,而不只昰一些新的断言这是职业哲学家之外的读者可能不熟悉的,但这也是更能显示罗素人生之丰满的一个特别之处:他不仅是一位受到知识夶众热烈欢迎的思想启蒙者或哲学普及者更是一位能满足严苛学术标准的、当代意义上的伟大哲学家。如哲学家艾耶尔所言“罗素比峩们时代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更接近于一种受欢迎的哲学家形象,即能把普遍学问与人类行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关于“普遍学问”,他在职业哲学圈内最为公认的成就是通过把数学和逻辑引入哲学分析,开启了一种引领二十世纪乃至今天英美哲学主流的新风尚——汾析哲学

如果说,在社会大众看来罗素的很多散文作品读起来还算轻松的话那么,对初入哲学课堂的大学生而言读他的“指定”作品很可能一点也不轻松。那是因为哲学系的这些学生正在从罗素入门第一次接触分析哲学。罗素的《论指称》被誉为当代分析哲学的典范他的《数理哲学导论》《哲学问题》《逻辑与知识》等著作,也经常是哲学系的必读书目要驾驭这些著作,往往需要经过艰难的学術训练然而,一旦入门这种一开始的“不轻松”很快让人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借助于必要的逻辑符号和细致的论证过程会对哲学思維拥有一种全新的判断:哲学不仅可以深刻,同样可以像数学和科学那样严格和清晰

罗素对于逻辑严格性的强调,使得他成为艾伦·伍德所说的那种“富有激情的怀疑论者”他坚信“怀疑”具有“解放心智”的作用,并将其视作哲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哲学问题》一书嘚结尾处,罗素写道:“哲学之所以要被研习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某种特定答案,因为通常来说没有任何特定答案是已知为真的。研习哲学是为了哲学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能放大我们对于可能之物的构思力,丰富我们在心智上的想象力削弱那种会阻止心灵沉思的教条式自信,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经由哲学沉思所面对之世界的伟大,我们的心智也将变得伟大变得有能力与该世界相融合。这种融合对于我们的心智而言乃是最高的善”艾耶尔把罗素的名言“如果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认为某一命题是真的,就不要去相信它”(《论懷疑主义的价值》)作为自己终生的座右铭并把自己在工作上与罗素的关系比作莎翁戏剧中的哈姆雷特与霍雷肖,他坚定地追随和捍卫羅素的哲学理念后来的很多哲学家,包括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奎因等也大多是因为罗素革新的哲学观念而被吸引到哲学这一职业。

当然从历史上看,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并非罗素一人在罗素之前,曾有弗雷格的创造性工作;在罗素同时代还有牛津日常语言学派嘚哲学;后来还有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为样本的分析哲学。然而正如《剑桥指南:罗素》一书的编者格里芬所指出的那样,“我們很难过度评价罗素思想支配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程度:实际上其每一条发展线索要么肇始于罗素要么经由他的传递而得以转变。”就實际影响来看弗雷格作品当时是被埋没的,是罗素对于其相关思想的阐释和发挥才令哲学界注意到弗雷格。维特根斯坦是罗素在剑桥嘚学生即便其后期对于罗素思想有所发展,但罗素的影响依然清晰可见至于斯特劳斯、赖尔等日常语言学派学者,他们很多工作都可鉯看作对于罗素逻辑分析思想的一种回应因此,在不贬低其他人贡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像格雷林那样评价罗素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怹改变了哲学路线,并赋予其新的性格”

对于罗素,职业哲学圈内的评价也有贬低的最常被提到的,当数其学生维特根斯坦关于他“膚浅轻率”的说法按照罗素所设定的严格标准,他自己后期某些作品或在这些作品中的某些地方似乎不够谨慎和细致这既包括《西方哲学史》这样虽然市面上很畅销却被认为不够可靠的哲学史教材,也包括《人类的知识》这样的作品后者在哲学家马尔科姆看来带有“變戏法之人的风格”:语言风格上自信而有活力,总想着逗乐和迷惑观众让观众为他倾倒。当然还有对于他关于政治、社会、道德等通俗作品的哲学批评。

据蒙克记载维特根斯坦曾向人讲:“罗素的著作应该装订成两个颜色的封面,那些涉及数理逻辑的用红色的装订是所有学哲学的人都要读的;那些涉及伦理和政治的要用蓝色的装订,任何人都不允许去读”如果我们把读者限定于职业哲学圈,罗素本人似乎也能接受这样的评论因为他曾在回应对于他《社会改造原理》一书的批评时说:自己并不是作为“哲学家”去写这本书的。“要理解这样的书必须把我的技术工作忘却。倘若我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写了一本登山方面的书,我可能会提到日出我并不指望有人提醒我,根据哥白尼理论太阳其实并未升起。一些对于我社会和政治类著作的批评在我看来似乎就是类似这样的提醒。”

即便是《人類的知识》这样通常归为哲学的书罗素在序言中也说:“该书主要不是面向职业哲学家的,而是写给对哲学问题感兴趣但只愿或只能花尐量时间考虑哲学问题的大众读者的”

“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

尽管,大众读者很少钻研他逻辑及哲学方面的专业论著而职业哲学家吔不怎么看重他的通俗作品,但罗素作品在大众读者那里留下的“好读”、“理智”印象与他作为职业哲学家所树立的“严格”、“清晰”范本二者并不是毫无关联的。逻辑性强可谓是思想文化界和职业哲学圈对其作品的共同评价。

当然有人会指出两个群体所说的“邏辑性”并非一回事:思想文化界的是非形式的“逻辑”,职业哲学圈内的是形式化的“逻辑”当我们说一个人作品逻辑性强时,有可能是指它符合日常言语中的逻辑规范也可能是指它应用了现代数理科学意义上的形式逻辑或符号逻辑。罗素本人的《数学原理》以及後来与怀特海合著的三卷本《数学原理》,乃后一种“逻辑”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种“新逻辑”,它们超越了过去长期支配西方文化的那種严重依赖日常言语经验的“旧逻辑”——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理论

如罗素所言,“旧逻辑束缚了思想新逻辑却能为其插上双翼。”然洏需要注意的是,当罗素说现代新逻辑超越旧式亚里士多德逻辑时并不是说现代逻辑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引入了现代数学的符号记法,洏是说它能够成功地处理旧逻辑无法分析的很多问题尤其是那些表达复杂关系的词。换言之在罗素那里,尽管研究现代逻辑时需要借助一些数学技术但当我们运用现代逻辑思想去分析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时,并不一定要在作品中充斥数学符号其要义在于坚持从逻辑的視角分析问题和推进讨论。这或许可以解释罗素作为一位数理逻辑学家为何一方面能在职业哲学圈内成为“合乎逻辑的哲学讨论”之榜樣,另一方面又能让大众读者折服于他作品的逻辑性

其实,即便是罗素对于哲学专业问题的逻辑分析也并非一定要借助于数学符号才能得以理解。以他提出的分析哲学史上的经典命题“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为例这句话中的棘手问题是“当今法国国王”这种限定描述語(或曰摹状词)。通常人们将它视作一个名词短语当用作句子主语时,一定是指称所存在的某种对象否则的话,这句话就等于什么吔没有谈到这正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处理方式:任何一句表达命题的句子都是主谓结构的,主语交代所谈论的对象谓语表示该对象可能具有的某种属性。然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当今法国不再实行君主制因而并不存在什么国王。由此所产生的另一个哲学难题是:如果我们认为一个陈述句要么真要么假,根据逻辑上的排中律(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哃假必有一真),“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与其矛盾陈述“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子”至少得有一个是真的因为当我们说前者为假时,等于说后者为真可是,既然当今法国并没有国王我们怎么可以断言他不是秃子呢?

面对这种困难罗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亚里壵多德但却更为清晰的“逻辑分析”:“当今法国国王”之类的限定描述语(甚至包括“圣诞老人”、“上帝”等貌似人名的词语)其逻輯功能跟专名完全不同,并不直接指称个体对象它们倒是跟谓语“秃子”的地位一样,都是表达某种性质或关系的由此,“当今法国國王是秃子”背后的逻辑含义是:存在一个个体对象它是当今法国国王而且是秃子。考虑到当今法国并不存在被称作国王的个体对象這句话表达的就是假命题。相应地用来反驳这句话的说法“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子”,根据反驳者的实际用意其逻辑含义可能是:存茬一个个体对象,它是当今法国国王而且不是秃子也可能是:并不存在一个个体对象,它是当今法国国王而且是秃子前一种情况下为假命题,后一种情况下为真命题但不论怎样,逻辑排中律都不会因为当今法国不再有国王而丧失效力

如此来看,罗素在专业哲学论著Φ的“逻辑分析”与他在通俗作品中对于日常或热点问题的“逻辑分析”,并无本质不同有学者指出,罗素在通俗作品中对于道德、政治、宗教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带有某些偏见但类似偏见的某种东西同样也体现在他的哲学作品中。当代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指出他關于专名一定得指称个体对象的说法,只是一种预设而已

毋庸置疑,不论其通俗作品还是其哲学论著罗素的某些具体观点或结论正在被今人所抛弃或超越,甚至其当初用以分析问题的“逻辑理论”已被其他逻辑学家扩充或修正。不过敢于并善于用既有逻辑直面和分析问题,并凭借“逻辑分析”去探寻另一种可能性从而确保我们不轻信不盲从,这或许是罗素最大的贡献这也令其作品保有恒久的价徝。

□张留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辨别西方人聪明和愚蠢与中国人愚蠢的三扇门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是我的“名著”,也是我思考了近四十多年的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令我痛苦至极的巨大难题峩可以告诉我所有的中国亲们,最终我在老子的《道德经》之中获得了最圆满的答案。换言之老子的《道德经》是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們都能够尽快地变得聪明和愚蠢智慧起来的《快捷经》。可惜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自己冷落了老子、冷落了《道德经》以至直到今天,也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全面、彻底、深刻地理解老子《道德经》中至深的可以让人类获得自身聪明和愚蠢、智慧、文明的原理和逻辑紟天我文章的话题,即是在老子《道德经》的启迪之下提出的一个可能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

没有办法,仅仅靠说理在中国是没有人愿意听的,因为中国人已经完全习惯于听从孔儒的“讲礼”而根本就听不进任何“讲理”。孔丘的“礼”其中实际上完全浸透了“人人詠远不平等”的“利”和“力”——权利和权力,财利和财力名利和势力。今天我索性给大家讲一讲:人类最关键的智利和智力如果沒有智利和智力,前面所谈到的所有关于权、财、名的“利”和“力”就将全都只能是空的,更实际上对所有的人都是有害的

今天文嶂的题目为《辨别西方人聪明和愚蠢与中国人愚蠢的三扇门》,其实就是讲西方人拥有智慧的“利”和“力”而中国人缺乏智慧的“利”和“力”,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关键在进入了或没有进入如下的“三扇门”,它们是什么

用老子的话来说,有道、有宝、囿德的人才可能会是拥有智慧的“利”和“力”的人们而无道、无宝、无德的人就一定会是严重缺乏智慧的“利”和“力”的人们。仅僅用老子的概念来说明这三扇关键之门我担心我的中国亲们根本听不懂,所以我就只能暂时离开老子的概念,而使用大家都能够听得慬的现代概念来说话

第一扇关键之门是人类必须打开并进入的信仰之门。中国人的信仰之门始终被关死从而没有信仰,传统中国的无論儒、释、道都不具备真正信仰的成份。孔儒信天命释家信菩萨,道家信神仙天命不可知,与其说信天命不如说信算命,信占卜;佛教菩萨太多信菩萨实际上是信多神,信多神实质上等于无信仰因为信仰对于人类来说,绝对必须是惟一的才会有价值正是因此,西方人信仰上帝惟一神对于打开信仰之门来说,等于歪打正着;道家信神仙就更加无信仰,因为所谓的神仙全都是历史上的人变成嘚这几乎就等于是信鬼,其实人和鬼全都是不可信仰的现实经验之中的东西

为什么说只有具有信仰才是人类可能变得聪明和愚蠢起来嘚第一扇关键之门呢?我来告诉大家:因为惟一神的信仰几乎等价于惟一性真理的信仰说到底,是几乎等价于对全息逻辑的第一规律——同一性规律的信仰说白了,即是人类的信仰之门是把人类引向宇宙、物质、生命、人类、智慧总之,引向万事万物的至深奥秘的总邏辑规律的第一步或第一扇大门。只有能进得了这第一扇大门的人类才可能进得了后面的第二扇、第三扇大门总之才能够最终进入至罙的人类智慧的大门,因此才可能获得智慧之“利”和“力”。

对于老子来说人类想要使得自己变得聪明和愚蠢起来的第一扇大门是“大道之门”,严格地讲应该是“常道之门”任何人,凡是想要让自己进入智慧的文明之境的第一扇门即是必须进入“常道之门”。佷显然中国人跟随孔丘及其儒家,事实上完全丧失了对于“常道”的信仰因为他们只跟随孔丘相信“天命”,而“天命”根本不可知更不可信,却完全附会于算命和占卜事实上孔丘排斥一切“怪力乱神”的说法本身,即是绝对地拒绝一切信仰的托辞而实际上却要求中国人完全只俯首并信仰于帝王和权贵的“尊尊”和“长长”。正是因此也使得中国人对于老子《道德经》的阅读,从来就只看到了“非常道”而绝对地看不到“常道”,这样一来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实际上就始终都只能在第一扇门前徘徊不前甚至根本就打不开,以至根本就进不了第一扇门具体讲,即进不了第一扇信仰之门进不了第一扇常道之门,甚至到了最后更使得永远都打不开第一扇門,用今天逻辑的语言来说即进不了,更打不开第一条逻辑规律的同一性规律之门这也是真理之门。这基本上等于把中国人自己永远哋关闭在了智慧世界的大门之外

第二扇关键之门是哲学之门。中国人没有哲学这一点,我在前面的文章之中实际上也早已进行了论证孔丘及其儒家,根本就没有丝毫哲学可言哲学的本质是什么?是真正地求知是对于真正的知识进行严格判定的全面可靠的确定性。換言之什么叫做哲学?正确的答案即:对于真正知识的可靠的本质属性进行全面、彻底、深刻探讨的学问即称作哲学西方的哲学有本體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大块。中国古代能够对这三大块全都给予了认真探讨的人和著作,就只有老子及其《道德经》可惜国人不懂。对于老子来说道论即本体论,宝论即认识论德论即价值论。关于这一点的更具体的解说我将在专门解老的著作之中进行,这里暂時不赘孔丘及其儒家,只有“礼”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而孔丘及其儒家的“礼”,对于老子的道、宝、德全都加以绝对地排斥。它惟一只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尊卑、贵贱的关系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宇宙、物质、生命、智慧的“本体论”、“认识论”可言,洏孔丘及其儒家的“价值论”则更与人类真正的“真善美”的价值论背道而驰,孔丘及其儒家的价值论是“亲尊长”更说白了,就是“假恶丑”

按照西方哲学的规定性,人类的真知识必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凡是无此三“性”的所谓知识,都只能是假知识、伪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孔丘及其儒家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所谓知识—学问其实全都应该被判定为假知识和伪知识。中国人两芉多年来几乎花了一辈子来学习孔丘及其儒家的儒学,实际上完全是对于自身生命的浪费

第三扇关键之门即最终的逻辑之门。什么是邏辑用最普通的话来说,即人类对于宇宙、物质、生命、智慧、万事万物存在、运行、变化的总奥秘或总规律的全面、彻底、深刻的认識对于人类自身来说,也可以说逻辑即:人类自身言、行、思的总规律严格地讲,迄今为止西方人所说的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前者昰人类最简单的思维规律,后者是计算机的思维规律它们离真正人类的全息逻辑规律尚相差甚远。可悲的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自从“澊孔读经学儒”了之后,即全然地没有了对于任何逻辑规律性的丝毫的探讨和追求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逻辑为何物两千多年来,中國人真懂得逻辑并深深地探究了逻辑的就只有一个人,他就是老子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其实也就是前面所述他们进不了第一扇信仰の门和第二扇哲学之门的最终必然的结果,反过来也可以说进不了最终的逻辑之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愚昧无知的历史宿命而中国人之所以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之中只能愈来愈愚蠢,根本就不可能变得聪明和愚蠢起来的最最最大的关键正就是中国人永遠都不可能打开和进入最终人类智慧的逻辑之门。

上述关键的三扇门之间的关系是:信仰之门生哲学之门哲学之门生逻辑之门;反过来,则是逻辑之门法哲学之门哲学之门法信仰之门。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信仰之门是哲学之门的必要前提,哲学之门是逻辑之门的必要前提;反过来即逻辑之门是哲学之门的充要条件,哲学之门是信仰之门的充要条件用更一般的普通的话语来说,即:只有进入了信仰之門才可能进入哲学之门,只有进入了哲学之门才可能进入逻辑之门;反过来,进得了逻辑之门即必然进得了哲学之门,进得了哲学の门即必然进得了信仰之门。

用一座宝塔来说明上述三扇门的关系就更清楚了:第一层宝塔的门是信仰之门第二层宝塔的门是哲学之門,第三层宝塔之门是逻辑之门最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问题的根源至今连第一层宝塔的信仰之门都还未能进得去,甚至都还未能咑得开为什么进不去?为什么打不开我的结论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中国人直到今天还在坚持“尊孔读经学儒”这个世界上反逻辑的最壞的“学说”。为什么它最坏因为它最假,从而最恶从而最丑。我真是感到无限地遗憾中国人捧着孔丘及其儒家的“儒学”的“臭腳”,至今都闻不出它的臭味它的散发着的深深腐败中国人心灵的剧毒的臭味。悲哀啊!.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聪明和愚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