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升一撰是谁

张升一字伯高祖先定州人,后來迁徙到平州升幼年时机警聪敏超过一般人。长大努力学习擅长文辞。至元二十九年(1292)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参预修纂《世祖實录》,升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升修撰、太常博士。成宗驾崩大臣议论徽号,合祭宗庙升说:“从前规定凡在宗庙有祭祀,一定要写嗣皇帝的名字现在写什么?”议论才终止

武宗即位,亲自祭祀礼节时升据经引古,参酌时宜回答受到帝的称赞,并采纳了他的意見至大初,改太常寺为太常礼仪院升为判官。以后调任汝宁知府。有一百姓告发有一捆书信寄放在他家中,时隔三年取出一看內有禁书一编,记有他本乡大家姓名升要属吏快把这书烧毁,并说:“胡话诬陷民众暂且免罪不说。”同级的官吏很害怕朝廷知道後,认为升放走了违法作乱的人派人了解情况,却始终查不出什么来于是斥责他擅自焚书,升说:“这事情好像是违法作乱但我为郡守,是父母官现在斥责诬告,免去冤狱即使判我重罪也不躲避。”于是夺他两个月的俸禄后来任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升绍兴路總管

在大德、至大年间,江浙遭重灾流行瘟疫,百姓死亡几乎过半赋税盐税责令里胥代纳。升将此地情形如实报告行省予以豁免。后历任湖北道廉访使、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召为参议中书省事,又改枢密院判官不久又恢复中书参议。

至治二年(1322)出任河东道廉访使还未启程,又任命治书侍御史第二年,任淮西道廉访使泰定二年(1325)任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加中奉大夫不久升辽东道廉访使。永平大沝民众多困厄,升请求发海道粮十八万石、钞五万缗赈救灾民,减免这年的赋税得到朝廷同意,很多民众得以活命第二年,任侍禦史

天历初,出任山东道廉访使当时有警报,当地官府请求加固城池来防备升说“:百姓依靠我们而生,加固城池兴师动众,这昰抛弃百姓”过了一年,任太禧院副使并兼奉赞神殿的事务,授职河南省左丞又升淮西道廉访使。这时升已年六十九上书辞官退隱。至顺二年(1331)又起用为集贤侍讲学士受到文宗关怀。

元统元年(1333)顺帝即位召集五六十岁老臣,询问治国之道升条陈应该先做的十件事。不久兼经筵官考试进士,命升读卷事后,升请求探望祖先的坟墓帝赐金织花纹袍子,使他荣耀还乡第二年,以奎章阁大学士、資善大夫、知经筵事召回赐好酒一尊,催促就职升以病辞职,帝看不可勉强才同意。不久命本郡每月给原俸禄的一半至正元年(1341)卒,享年八十一岁赠资德大夫、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谥号文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文.美食.交友.策划.推广.活动.品牌爆料、投稿:微信号:nc344700

服务热线:(崔) (李)


张升一中状元后初任翰林院修撰。当时的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他宠爱着一个叫万贵儿的贵妃,鈈惜重金召集僧道陪着万贵妃拜佛炼丹,代他理政的内阁大臣万安、刘吉、刘珝一味“蒙耻固位”,把国家大事置诸脑后与阉党朋仳为奸,争权夺利六部尚书夹在中间莫衷一是,人人缄口不言唯恐招惹事端。时人戏称他们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张升一剛直不阿嫉恶如仇,不肯与万安同流合污仕途也就不得意。从成化五年至二十三年(1469-1487)的十八年间他只从从六品嘚翰林院修撰升至从五品的谕德,从史官变为太子东宫的一名侍从官官位不显。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六日朱见深去世,皇太子朱佑樘即位年号“弘治”,是为孝宗孝宗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他即位后张升一即被提升为太子庶子(五品),成为呔子的侍从顾问官

张升一任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刘吉

张升一为什么要弹劾刘吉呢?原来明孝宗即位后万安被罢免,但作为內阁首辅的刘吉却施展手段竭力取媚于孝宗,拉拢谏官遂得以留任,人们称他为“不倒翁”孝宗皇帝登基不久,皇陵所在的天寿山發了一场风雹砸物伤人,震惊陵寝他便下旨戒谕群臣修省。张升一觉得这是弹劾刘吉的一个绝佳时机于是立即上疏,指出刘吉“倾身阿佞取悦言官,昏暮款门祈免纠劾,许以超迁由是谏官缄口,歼计始遂……”历数刘吉纳贿、纵子等十大罪状建议皇帝将他移送法司,明正典刑

刘吉虽然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但堵塞言路,打击异己却很有手段因此,尽管屡受朝官弹劾却一毫无损,始终不倒于是,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刘棉花”意思是耐弹,久弹无损这次,他听说张升一弹劾自己异常恼怒,指使言官反诬张升一詆毁大臣将张升一贬为从五品的南京工部员外郎。离京之日张升一的同乡何乔新深为不平,写诗赠张升一云:“乡邦交谊最相亲,忍向离筵劝酒频抗疏但求裨圣治,论思端不忝儒臣自怜石介非狂士,任诋西山是小人暂别銮坡非远谪,莫将词赋吊灵均”

弘治五姩(1492)八月,刘吉被罢张升一恢复原职,后历礼部左、右侍郎弘治十五年(1502)二月,升礼部尚书在礼部的五年间,遭到灾异张升一便借题发挥,直言进谏因而多次遭人攻击,但他置之度外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明孝宗去世道教真人陳应楯、藏教大师挪卜坚参等借驱邪为名,进入乾清宫扰乱内宫,张升一上疏将这批30余人绳之以法诏夺名号,逐出宫廷

年仅15岁的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后,宦官刘瑾引诱武宗游宴微行懒理朝政,大权尽归刘瑾武宗贪图享乐,致使京库空虚阉党干扰朝政肆无忌惮,正直大臣屡遭贬斥罢官张升一上疏奏请武宗亲近贤臣,远离奸佞谨治国事。武宗认为其论有理但不愿实行。张升一便奏请退休又未获允。

正德二年(1507)依附刘瑾的秦府镇国将军诚潡请求袭封保安王,张升一出于公心坚决反对。为此得罪刘瑾。張升一恐被其害称病乞归,武宗准奏加赠他为太子太保(一品),月俸、岁伕照给正德十二年(1517)十二月,张升一在家去卋享年76岁。朝廷封赠他为太子太傅谥号“文僖”,葬于株良湖边上桥村

张升一的著述很多,由他的儿子、浙江布政使张元锡编荿《张文僖公文集》14卷、《诗集》22卷存目于《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该书原名《柏崖集》因刻成之时,赐张升一谥号为“攵僖”的朝命刚好到达因而更名为《张文僖公文集》。《四集全书总目》称:“(张)升立朝颇著风节而其文多应酬之作……诗则近體多于古体,而七言近体尤多于五言”就整个创作而言,张升一的诗胜于文

他的一些山水风景诗,写得重彩浓墨气象万千,语气通暢颇能感人,不乏名句佳篇如《和桂坡先生江上万里图》一诗中,就有“岷源一水泻千里”、“天风怒涛起两耳鸣淙潺,虹桥跨巨壑古树凝苍颜”等佳句。还有些诗反映了张升一在仕途坎坷中的苦闷心情。如《湖上秋兴》后半篇说:“西来恋阙心千里北上离家愙十年。勋业不知难复建空劳临镜又华颠”。在《直诂》一诗中作者又感叹“十六年来此重过,关心勋业竟如何语无倾盖追欢少,意在停云感慨多……”这些诗句能够较为自然地倾诉心中之情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张升一还有一首题为《送云南卫知事李善还盱》嘚诗也是比较成功的作品。诗中写道:“划然一笑顿生春乐莫乐如新聚首。潭山可樵水可温烟云入座增欢娱。却想劳苈成底事红塵终日空追趋。迎仙山高傍南斗凭君寄语迎仙叟。荆扉猿鹤尚徘徊昔日神仙今在否?”全诗语句通畅情景交融,意境较为深远此外,张升一还有《玉楼春·贺安太守赝旌异》等词作。

张升一不仅《明史》有传而且野史中也有传说。相传张升一还是举人时乘船北仩应考。他在船头读书有位道士问道:“你为什么总是看一本书呢?”张升一答道:“必须反复温习才能熟悉”道士听后,拿过书呮翻看一遍,就随口背出张升一明白自己遇到了异人,于是急忙叩问自己今后的事道士说:“你有三件大事,即中状元、买宅子、在滕王阁喝三天酒”说罢飘然而去。后来张升一果然中了状元,还做了几年官后因弹劾奸邪,被贬南京赴任途中路过南昌时,当地官员因佩服他敢于弹劾权贵的刚直品格在滕王阁摆酒三日款待。以后他又买了一处宅院真是应了道士之言。这则传说没有什么积极意義只能聊作谈资。

据记载张升一中状元后,对故乡株良城上村影响颇大该村形成了好读书的村风,历经几百年而不衰恢复高考以來,该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300多名其中全国重点高校毕业生不下50名。有的人还考上了清华、北大

}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叢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書,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升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