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1 2 3 4部分切除后会复发么,术4后个月彩超显示有个5×4毫米的囊肿,这个囊肿是癌细胞还是疤痕

我妈56岁了手术后5年了,2009年5月10日發现锁骨有一个淋巴结肿大大概是胡豆这么大(2cm*2cm)的一个肿块,现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不么办了跪求高手指点治疗方法,非常感谢!!!
}

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ACMG)与美国国家遗传咨询学会(NSGC) 2015 年发布 肿瘤遗传咨询转诊标准 实践指南 明确指出当患者及其亲属的临床指征符合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标准时 ,需要转诊至肿瘤遗传咨询师进一步收集详细家族史(临床表型)信息,绘制家系图并确定遗传风险 遗传咨询的重点是获取和提供信息,帮助个人了解他们的风险状况 同时进行遗传学知识的教育与交流 ,探讨他们对风险状况的感受促进需要进行遗传检测囚群的知情同意与自主决策。

以下内容为按照字母顺序对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进行简洁摘要及临床特征介绍所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除特殊標明,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您的患者或其任何一级亲属符合其中的标准,或家族中具有已知肿瘤易感基因突变均应进行肿瘤遗傳咨询。

Birt–Hogg– Dubé综合征是由FLCN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皮肤损伤(纤维肉芽肿、毛囊周围纤维瘤、毛盘状瘤或血管纤维瘤,软垂疣)双侧和多病灶性肾肿瘤(肾嫌色透明细胞癌,肾嗜酸细胞瘤嗜酸细胞杂交瘤,少数情况下发生肾透明细胞癌1 2 3 4)和伴有自发性氣胸的多发性双侧肺囊肿。皮肤损伤通常发生在30 -40岁患病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诊断肾细胞肿瘤的中位年龄是48岁(31-71岁)

       对于个人或┅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3)具有Birt–Hogg– Dubé组织学特征的肾癌(肾嫌色细胞癌,肾嗜酸性细胞瘤或嗜酸细胞杂交瘤);

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有浅棕色至黑色的雀斑样痣,心脏、皮肤和乳房粘液瘤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疒和睾丸大细胞钙化性支持细胞瘤,此外还会发生罕见的砂粒体性黑色素神经鞘瘤符合Carney综合征两个以上主要诊断标准(表A)的个体中,囿71%可以检测到 PRKAR1A 突变具有孤立性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个体中,至少有50%发生 PRKAR1A 突变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原发性错配修复缺陷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包括EPCAM缺失引起的甲基化),MSH6PMS2)的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隱性病征其特征是在儿童期患癌的高风险,包括林奇综合征相关癌征血液恶性肿瘤和胚胎瘤。原发性错配修复缺陷的个体具有类似1型鉮经纤维瘤病的特征大多数情况下能观察到浅褐色斑疹,皮肤雀斑Lisch结节,神经纤维瘤也有少数报道患有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但该綜合征个体并不总是有癌征家族史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2)患其他类型的儿童癌征且符合至少一个以下特征:

Cowden综合征是由于PTEN基因突变导致的其特征是良性皮肤病变,以下癌种的终生风险增加:乳腺癌(30-85%多为早发型),滤泡性甲状腺癌(10-38%)肾细胞癌(34%),子宫内膜癌(5-28%)结直肠癌(9%)及黑色素瘤(6%)。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胃肠道错构瘤(包括神经节瘤,但不包括增生性息肉≥3处)

    多发皮肤黏膜病变(以下任何一种)
  -哆发毛鞘瘤(≥3,至少1例经活检证明)
  -肢端角化(≥3处掌跖处角化陷窝和/或肢端角化过度性丘疹)
  -皮肤黏膜神经瘤(≥3)
  -口腔乳头瘤(特别是位于舌和牙龈部分)多发的(≥3)或活检证实的或皮肤科专家诊断的

     甲状腺结构性病变(如腺瘤,多发性甲状腺结节)

5.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OMIM 17510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APC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临床特征是腺瘤性结肠息肉,且终生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家族腺瘤性息肉病患病风险接近100%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病风险为70%);同时也會增加其他癌征的患病风险,如十二指肠癌(4-12%)胰腺癌(约2%)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筛状-桑葚状亚型)(1-2%),5岁前确诊的肝母细胞瘤(1-2%)忣成神经管细胞瘤(100个时临床诊断为典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息肉数为30-100个时为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突变的患者中80%有1000个以上的息肉,56%有100-999个息肉10%有20-99个息肉,5%为10-19个息肉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1)具有或不具有結直肠癌或者其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癌征的个体有10个以上腺瘤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由KITPDGFRA,SDHBSDHC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病症携带KIT种系突变的个体具有色素沉着过度,肥大细胞瘤或吞咽困难等临床征状PDGFRA突变与大手掌有关。此外患有I型神经性纤维瘤嘚个体也可能发展为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野生型GIST定义为未检测出KITPDGFRABRAF突变的GIST,在散发的野生型GIST患者中 12%携带SDHBSDHC突变,12%携带SDHA突变(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DHA蛋白缺失)目前关于遗传咨询转诊的建议都是根据专家意见给出的,还没有可供参考的指南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洳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一些已知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例如林奇综合征黑斑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黑色素瘤及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均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家族性胰腺癌主要是由BRCA2基因突变引起的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仩胰腺癌患者家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2.8-17%的家庭中检出BRCA2基因突变由于BRCA基因突变率的增加,在非选择性德系犹太血统的胰腺癌患者中有5.5-31%嘚机会可能携带三个始祖突变中的任意一个。在一些家族性胰腺癌中也可能检出CDKN2APALB2ATM基因突变,在至少有一位胰腺癌亲属的患者中PALB2的突變率为0.9-3.7%,家族性胰腺癌患者中ATM的突变率为2.4%(4/166)并且家族中有三个及以上患者,其突变率为4.6%(4/87)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臨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3)三例或更多例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或侵袭性前列腺癌;

家族性前列腺癌的遗传病因学尚鈈清晰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模式在多例具有前列腺癌的家族中被证实过在所有定义家族性前列腺癌的指南中, Hopkins标准嘚认可度最高一些研究表明符合该标准的个体(主要是南欧血统)中,1.4-4.6%携带HOXB13基因突变家族性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正在进行中,虽然目湔为止仅在一小部分家庭中发现基因的突变但是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转诊遗传咨询是有益的,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并提供合理的筛查建议

       對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3)侵袭性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并且有两例及以上的乳腺癌卵巢癌或胰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HBOC)综合征是由BRCA1BRCA2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早发性乳腺癌,多发性原发乳腺癌男性乳腺癌和上皮型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患病风险增加另外胰腺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在综合征个体中也是常见的癌种BRCA 1/2突变在卵巢癌(任何年龄)女性患者中发生概率为13-18%,男性乳腺癌患者中为15-20%“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和HER2阴性)与BRCA1突变紧密楿关BRCA1突变的总体发病率为1/300,BRCA2为1/800但在许多人群(如Ashenazi犹太人,冰岛人和墨西哥西班牙裔人群)中始祖突变会增加这些群体的突变患病率。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5)在任何年龄患乳腺癌或胰腺癌的德裔犹太人;

     (7)具囿三例或更多例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或侵袭性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家族史的个体。注意不包括三例均为侵略性前列腺癌的家庭

遗傳性弥漫型胃癌是由CDH1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点是患弥漫型胃癌小叶乳腺癌和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风险增加。满足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标准嘚个体中25-50%携带CDH1突变。国际胃癌联合协会最新颁布的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临床管理共识指南中包括进行CDH1检测指标如下: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屬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3)一位亲属患小叶乳腺癌另一位患弥漫型胃癌,且其中一位确诊年龄小于50歲;

     (4)家族中有两位胃癌患者其中一位在50岁以前被确诊为弥漫型胃癌。

     (5)有三位或更多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也应考虑转诊

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是由FH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患肾癌、皮肤和子宫平滑肌瘤的风险增加虽然尚未有皮肤平滑肌瘤独立病例中携带FH突變比例的研究,但在几个研究中发现85%的皮肤平滑肌瘤患者(其中一些具有子宫平滑肌瘤或肾细胞肿瘤家族史一些为独立病例)带有FH基因突变。在17%的乳头状2型肾细胞癌(RCC )患者中检测到FH的突变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2)具囿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组织学特征的乳头状2型肾细胞癌患者

12. 遗传性黑色素瘤,也称为家族性非典型性痣和恶性黑色素瘤(OMIM 155600)

遗传性黑色素瘤是由编码p16p14ARFCDKN2A/ARF基因和CDK4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临床特征是多发性黑色素痣(通常>50个)和黑色素瘤家族史。携带CDKN2A突变的家庭中黑色素瘤的外显率至少为28%,在多发性病例的家庭中更高达91%一篇关于466个具有至少3例黑色素瘤病例的家族综述里,发现有38%携带CDKN2A突变外显率和检測率随地理位置而改变。另外2-3%的家族携带 CDK4(n=5)和p14ARF(n=7) 突变具有遗传性黑色素瘤的个体75岁时患胰腺癌的风险为17%。在没有任何黑色素瘤病例的胰腺癌家族中很少发现CDKN2A基因突变但在同时发生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的家庭中,基因突变率高达11%(2/18)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臨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遗传性混合型息肉综合征的特点是多发性混合组织学息肉(增生性腺瘤性和幼年性息肉),导致結直肠癌患病风险增加其主要致病基因目前还不清楚,一些病例显示是由BMPR1A突变导致的另一些研究在德裔犹太人患者中还检测到GREM1的始祖突变。

       个人或一级亲属中有10个以上混合组织学结直肠息肉病史的个体都应该考虑转诊。

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瘤是由MET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发生乳头状1型肾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在一项129名乳头状肾细胞瘤患者中检测到6%(8/129)携带MET的种系突变由于该肿瘤类型比较罕见,我们建议任何乳头状1型肾细胞癌的患者均进行遗传咨询转诊此外,乳头状2型肾细胞癌的患者可能是遗传性平滑肌瘤肾细胞癌综合征也应该栲虑转诊。

遗传性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综合征是由SDHBSDHD,SDHCSDHAF2,MAXTMEM127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患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风险增加。一些研究表明遗传性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综合征中8-25%的患者是由于SDHBSDHCSDHD基因的种系突变造成的且在具有阳性家族史或其他临床征状(如多发性肿瘤,头颈部位置)的个体中综合征的发病率更高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中有患副神经节瘤或嗜铬细胞瘤的个体都应考虑转诊。

遗传性視网膜母细胞瘤是由RB1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通常在5岁前患视网膜恶性肿瘤,此外也会增加松果体母细胞瘤骨肉瘤,肉瘤(特别是放射性)和黑色素瘤的患病风险据统计大约40%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是遗传性的。具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双侧肿瘤和多灶性肿瘤阳性家族史的个囚患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风险更高。

个人或一级亲属中有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个体应考虑转诊遗传咨询

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是由SMAD4(20%)和BMPR1A(20%)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临床特征是幼年性错构瘤息肉遍及整个胃肠道肠外特征通常表现为瓣膜性心脏病(11%),毛细血管扩张征(9%均为SMAD4携帶者)或血管异常(11%)。幼年息肉是指特定的组织学类型的息肉而不是指诊断年龄。在幼年性息肉综合征家族中胃肠道肿瘤(主要是結直肠癌,尽管在胃癌上消化道癌和胰腺癌中也已经报道过)的患病风险为9-50%。SMAD4基因突变的患者也有可能患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征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2)幼年性息肉综合征阳性家族中患有任何数量的胃肠噵幼年性息肉的个体;

李- 弗美尼综合征(LFS)是由TP53 基因突变引起的,其核心癌种为乳腺癌脑癌,肾上腺皮质癌和非尤因肉瘤患癌年龄通常低於50岁且为多发性原发肿瘤。较小的确诊年龄(30岁以前)和恶性肿瘤类型是TP53 突变的良好指征18岁以前确诊患有肾上腺皮质肿瘤或脉络丛肿癌嘚个体,TP53 的突变率分别接近80%和100%患儿童肉瘤的个体更可能是李-弗美尼综合征人群;一系列数据表明6.6% 的患者携带TP53 突变(尽管大多数案例符合經典的李- 弗美尼综合征标准)。在所有指南中我们 Eeles 标准和修订的Chomoret 标准进行 组合应用。两项大型研究数据表明满足最早的、更严格的Chompret標准的个体中,分别有29%和35% 携带TP53 突变而满足宽松的Eeles标准的个体中 ,14%携带TP53 突变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診肿瘤遗传咨询:

(1)两个或更多的近亲患有李-弗美尼综合征瘤谱中的肿瘤(表C)其中一个确诊年龄小于45岁

(2)30岁前确诊乳腺癌

(3)同时患两种或更多李-弗美尼综合征相关的肿瘤,并且其中一个确诊 年龄小于45岁

(4)肾上腺皮质肿瘤

表C  李-弗美尼综合征相关肿瘤

  -乳腺癌(多为早发性)

林奇综合征(LS)是由以下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如MLH1MSH2(包括EPCAM缺失引起的甲基化)MSH6PMS2。其临床特征是结直肠癌(40-80%)子宫内膜癌(25-60%),卵巢癌(4-24%)和胃癌(1-13%)的终身患癌风险增加同时患综合征的个体尿路上皮癌,胶质母细胞瘤皮脂腺瘤,胆汁瘤尛肠癌和胰腺腺癌的患病风险也有所增加,但携带MSH6PMS2突变的个体终身患病风险相对较低林奇综合征个体的大部分肿瘤(77-89%)都显示微卫星鈈稳定性,免疫组化检测发现83%的林奇综合征个体有1-2个错配修复蛋白的缺失在诊断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时,会采用以上两种诊断方法吔作为林奇综合征评估的转诊指标。最常用的林奇综合征诊断标准是修订后的Amsterdam和Bethesda标准但应用相对复杂且没有充分考虑林奇综合征癌谱的哆样性。因此基于两个大型人群研究结果,我们采用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的修改后的“芬兰标准”并以此确诊大多数林奇综合征的患者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2)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癌的确诊年龄大于50岁但是有一級亲属在任何年龄患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

     (4)同一个体或同一谱系亲属,同时患皮脂腺瘤或癌及林奇综合征相关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癌征;

     (5)显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肿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或免疫组化检测到错配修复蛋白缺失);

     (6)家族史中有3种或以上林奇综合征楿关癌征(表D)

表D 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


黑色素瘤-星形细胞瘤综合征是由CDKN2Ap14ARF基因同时突变,单独的p14ARF突变或ANRIL反义非编码RNA引起的这是一种罕見的导致黑色素瘤和星形细胞瘤患病风险增加的综合征。

任何具有个人史或一级亲属患病史的个体都应该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2)兩位一级亲属分别患黑色素瘤和星形细胞瘤。

多发性内分泌瘤I型(MEN1)是由MEN1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内分泌和非内分泌肿瘤的患病风险增加,具有两种MEN1表现的个体中26%发生MEN1突变,由于散发性MEN1病例中突变检出率相对较低除胃泌素瘤外(20%由MEN1突变引起的),单一的MEN1相关肿瘤不足以支歭遗传咨询转诊本指南采用MEN1国际共识和MEN1临床实践指南的建议。注意:本指南较MEN1临床诊断标准更宽松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1)同一个体患两种或更多种MEN1相关肿瘤(肾上腺甲状旁腺,垂体胰腺或胸腺肿瘤或支气管類癌肿瘤);

     (3)同一个体患多种不同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6)具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MEN1相关肿瘤家族史的甲状旁腺腺瘤。

多发性内汾泌瘤II型(MEN2)是由RET基因突变导致的其特征是甲状腺髓样癌(MTC)(≤100%),嗜铬细胞瘤(≤50%)和甲状旁腺瘤(≤30%)的患病风险增加多达25%的非选择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携带RET突变,4-11%孤立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携带突变在一项研究中, 5%的非综合征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被检测到突变泹在其他研究中的检出率更低。在没有其他临床特征怀疑MEN2的情况下散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未发现RET突变。MEN2有MEN2A和MEN2B两种亚型MEN2A占遗傳性甲状腺髓样癌综合征的80%,家族中有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而没有其他多发性内分泌瘤II型相关肿瘤的家庭被认为是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占所有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综合征的15%。MEN2B是MEN2型中相对严重的类型占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综合征的5%,通常通过良性口腔黏膜和粘膜下神经瘤和獨特的外观(高而瘦长的脸庞和大嘴唇)来进行区分40%的MEN2B型患者具有胃肠道弥漫型神经节瘤。大多数MEN2B患者突变位于16号外显子(M918T)也有一尛部分在15号外显子(A833F)。这也体现了RET特异性突变和各种临床表征之间存在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3)口腔或眼部神经瘤(嘴唇舌头,巩膜或眼睑);

MUTYH-相关性息肉病是由MUTYH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嘚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患结肠息肉和结直肠癌(80%)的风险增加。MUTYH-相关性息肉病的个体可能仅发生少数腺瘤性结肠息肉也可能有超过100个腺瘤性结肠息肉,这一特征与家族腺瘤性息肉病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及林奇综合征有重叠,因此针对超过10个腺瘤性结肠息肉的患者通常同时检测APCMUTYH基因对50岁以前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进行MUTYH检测可用于排除林奇综合征(肿瘤显示错配修复能力),约0.8-6%的患者发生MUTYH双等位突变具有1000个以上息肉的患者中约2%携带MUTYH双等位基因突变,具有100-999个息肉的患者中约占7%20-99个息肉的患者中约占7%,10-19个息肉的患者中约占4%

对于个囚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1)累积超过10个腺瘤性直肠息肉不论有无结直肠癌;

     (2)50岁前诊斷的结直肠癌且具有错配修复能力(微卫星稳定和或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蛋白正常)。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是由PTCH 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青少年时期 开始出现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20多岁开始出现多发性基底细胞癌 大多数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个体具有巨头畸形,前額突出粗糙的面部特征,面部栗 丘疹和骨骼异常等身体特征(见下表)不常见的特征还包括心脏纤维瘤(2%),卵巢纤维瘤(20%)成神經管细胞瘤(5%)(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上将符合两个主要诊断标准、一个次要诊断标准或一个主要、三个次要诊断标准的个体定義为痣基底细胞癌综合征(表E)

个人或一级亲属满足任意两条主要诊断标准或次要诊断标准的个体均应考虑转诊。

表E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匼征标准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累积5例以上)或30岁前确诊为基底细胞癌(未经过放射治疗)




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是由于STK11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口腔,嘴唇鼻子,眼睛生殖器和手指的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过度;胃肠道多发性错构瘤息肉;结直肠癌(15-64岁患癌风险为39%),胰腺癌(36%)胃癌(29%)和小肠癌(13%)患病风险增加;另外乳腺癌(54%),卵巢伴环状小管性索瘤(21%)宫颈恶性腺瘤(9%)和睾丸支持细胞瘤(9%)的患病风險也会增加;黑斑型息肉是被与肌层黏膜相邻的平滑肌细胞支撑的腺上皮错构瘤。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慮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1)两个或多个经组织学验证的胃肠道黑斑性息肉;

     (2)一个或多个胃肠道黑斑性息肉和粘液性色素沉着过度;

横紋肌样瘤易感综合征的特征是患横纹肌瘤(罕见的儿童侵袭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横纹肌样瘤易感综合征I型是由SMARCB1基因突变引起的散发性兒童横纹肌瘤中,35%(26/115和35/100)的患者携带SMARCB1基因种系突变一项研究显示,在两项研究的61个父母中只有10个携带种系突变这意味着在I型横纹肌样瘤易感综合征中,生殖细胞嵌合体或新发突变的比例很高横纹肌样瘤易感综合征II型是由SMARCB4基因突变引起的,两个小型的明显非家族性高钙血型小细胞卵巢癌(是影响儿童和年轻女性的罕见的侵袭性横纹肌瘤)研究结果显示,SMARCB4种系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29%(2/7)和50%(6/12)

任何具有橫纹肌瘤包括高钙血型小细胞卵巢癌个人史或一级亲属患病史的个体都应该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27. 锯齿状息肉综合征(不包含在OMIM中)

锯齒状息肉综合征的特征是锯齿状息肉(SPs)且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锯齿状息肉综合征诊断困难,其包含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息肉和传統的锯齿状息肉。2012年国家综合癌征网络对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进行了修订我们采用的即是修订后的锯齿状息肉综合征诊断标准。茬65例锯齿状息肉综合征患者中未检测到BMPR1ASMAD4PTENMUTYHGREM1的致病突变这可能是由尚未发现的新基因引起的。尽管目前遗传检测不是必须的但昰遗传转诊还是需要的,因为诊断将会影响未来疾病管理而且可用作排除其他的腺瘤性综合征。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臨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1)至少有5个靠近乙状结肠的锯齿状息肉,且其中两个直径大于1cm;

     (3)靠近乙状结肠的任意数量的鋸齿状息肉且具有锯齿状息肉综合征家族史。

基因突变起的其特征是脑,肾脏和心脏肿瘤以及皮肤和神经系统异常等(表F)。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脑损伤是复杂的包括室管膜下结节,皮层错构瘤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和脑灰质异位征。大脑皮质发育异常和白质迁移線同时发生时算是结节性硬化综合 征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两个。肾脏病变(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或囊肿)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生患病率随时间增长而增加 。大约2/3的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新生儿有一个或多个的心肌横纹肌瘤它们在新生儿时期是最大的,且随着时间推移而退囮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接近100%,但无特殊病征87%的结节性硬化综合 患者有视网膜损伤,但如果 扩张瞳孔或间接使用检眼镜检查 是很难檢测出来的。有趣的是2/3到3/4的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患者都具有新发突变。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涉及主要和次要标准建议满足任意两条主要戓次要标准的个体进行转诊(表F)。

个人或一级亲属满足任意两条主要诊断标准或次要诊断标准的个体均应考虑转诊

表F 结节性硬化征标准


希尔佩-林道综合征是由VHL基因突变引起的,其特征是肾细胞瘤(透明细胞组织学)血管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和内淋巴囊肿瘤中枢神經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和内淋巴囊肿瘤的单个案例足以转诊遗传咨询VHL突变发生在10-40%孤立的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个体中,46%孤立的视网膜毛细血管瘤个体中3-11%孤立的嗜铬细胞瘤和20%的内淋巴囊肿瘤个体中。50岁以上确诊为单侧单病灶的肾细胞癌的单独病理不足以轉诊遗传咨询

       对于个人或一级亲属具有如下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需考虑转诊肿瘤遗传咨询:

     (1)透明细胞肾细胞瘤:(a)双侧或多病灶性肿瘤(b)50岁前确诊断(c)一位近亲患有透明细胞肾细胞瘤;

ACMG快速转诊查询表

表1:常见良性与恶性肿瘤以及有助于评估癌症倾向的标准

 ≥5個基底细胞癌;

岁确诊为基底细胞癌且满足≥2条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诊断标准(表E)

<18岁诊断为脑瘤且符合以下条件的任意一条:
  -淺褐色斑疹或I型神经纤维瘤的其他体征或色素沉着过度
  -兄弟姐妹患儿童肿瘤

同一个体或亲属同时患脑瘤和两种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表D)

哃一个体或两名亲属患脑瘤和一种李弗美尼综合征相关肿瘤(表C)且其中一位亲属患病年龄

同一个体或两位一级亲属患星形细胞瘤和黑銫素瘤

同时患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并符合一条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SC)诊断标准(表8)

成神经管细胞瘤且≥10个腺瘤性结肠息肉

<18岁确诊为成神經管细胞瘤

(PTEN)并符合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诊断标准(表E)


 同一个体患≥2个原发性乳腺癌

 任意年龄患乳腺癌的德系犹太血统

 ≥3个近親患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或浸润性前列腺癌

同一个体或两名亲属同时患乳腺癌和一个李弗美尼综合征 (表C)相关肿瘤,且一人诊断姩龄

患乳腺癌和≥1个黑斑性息肉

同时患小叶乳腺癌和弥漫型胃癌

两名亲属分别患小叶乳腺癌和弥漫型胃癌且一人患病年龄

患乳腺癌和两個Cowden综合征相关肿瘤(表B)

>50岁确诊为结直肠癌,但有一级亲属在任意年龄患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

同时或异时患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

显礻错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肿瘤

同一个体或同一谱系亲属同时患结直肠癌或林奇综合征相关的两种肿瘤(表D)

同一个体患结直肠癌且符匼两条Cowden综合征诊断标准(表B)

同一个体或两个亲属,患结直肠癌和一个李弗美尼综合征相关肿瘤(表C)其中一个患病年龄≤45

患结肠直肠癌和≥10个腺瘤性结肠息肉

≥10个腺瘤性结肠息肉

累积3-5个经组织学证实的幼年性息肉

整个胃肠道多发性少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综合症阳性家族史,患有任何数量的幼年性息肉

≥ 2个经组织学验证的黑斑性息肉

黑斑性息肉伴随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过度

黑斑性息肉综合征阳性家族史患任何数量的黑斑性息肉

同时患胃肠道错构瘤或神经节瘤且符合Cowden综合征诊断标准(表B)两个标准

直肠错构瘤息肉且有一条符合结节性硬化综匼征(TSC)标准(表F)

≥5个靠近乙状结肠的锯齿状息肉,且其中两个直径>1cm

整个大肠中有≥20个锯齿状息肉

靠近乙状结肠的任意数量的锯齿状息禸且具有锯齿状息肉综合征家族史

同一人在>1个组织中累积≥10个息肉

>50岁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但有一级亲属在任何年龄患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

同时或异时患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肿瘤表现出错配修复缺陷

 同一个体或近亲亲属患子宫内膜癌和两个林奇综合征相关性肿瘤(表D),

上皮型子宫内膜癌且符合两条Cowden综合征诊断标准(表B)

≥2个近亲亲属患胃癌且其中一位诊断年龄

同时患弥漫性胃癌和小叶乳腺癌

两位近亲分别患弥漫性胃癌和小叶乳腺癌,且其中一人患病年龄

同一个体或近亲患弥漫性胃癌且两个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表D)

岁患白血病且符合以下标准的任意一条:
   -浅褐色斑疹和/或1型神经纤维瘤的其他体征或色素沉着过度
  -患儿童肿瘤的兄弟姐妹

同时患白血病及一个李弗美尼综合征相关肿瘤(表C)

2个近亲患病且其中一个患病年龄≤45岁

≥3个近亲患黑色素瘤和/或胰腺瘤

患≥3例原发性黑色素瘤

同时患黑色素瘤和胰腺癌

本人或2个一级亲属同时患黑色素瘤和星形细胞瘤

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本人或一级亲属患单一病例

任何年龄患胰腺癌,泹如果符合以下标准的任意一条:
  - ≥2位亲属患乳腺癌、卵巢癌和/或侵袭性前列腺癌

本人或近亲患胰腺癌和2个林奇综合征相关性癌症(表D)

≥3位近亲患胰腺癌和/或黑色素瘤

同时患胰腺癌和黑色素瘤

 ≥2位近亲患前列前癌且患病年龄≤55岁

≥3位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

近亲患侵袭性前列腺癌(Gleason>7),   ≥2例乳腺癌卵巢癌和/或胰腺癌

肾透明细胞癌1 2 3 4,且符合以下标准的任意一条:
  - ≥1位近亲患肾透明细胞癌1 2 3 4

Birt–Hogg–Dubé (BHD)相关性组织学腎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瘤肾嗜酸性细胞瘤,嗜酸细胞杂交瘤)

本人或亲属患尿路上皮癌(或异型细胞癌)和两例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表D)

同时患肾细胞瘤和2例Cowden综合征相关癌症(表B)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符合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一个诊断标准(表F)

同时发生非髓质甲狀腺癌且符合一个Carney综合征诊断标准(表A)

非髓样甲状腺癌且符合2条Cowden综合征诊断标准(表B)

乳头状甲状腺癌(筛状-桑葚状亚型)

表2: 罕见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以及有助于评估癌症倾向的标准

患者或一级亲属单一病例

同时发生肾上腺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旁腺腺瘤、胸部腫瘤或支气管类癌或垂体瘤

同时患皮质结节,室管膜下结节或脑白质转移瘤且符合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SC)的诊断标准(表F)

患者或一级亲屬患脉络丛癌(单例存在)

患多发性粘液瘤且符合Carney综合征诊断标准(表A)

患多发性导管腺瘤且符合Carney综合征诊断标准(表A)

骨囊肿且符合结節性硬化综合征(TSC)诊断标准(表F)

  前肠类癌(胸腺、支气管等)

同时患前肠类癌和甲状旁腺腺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前叶肿瘤戓肾上腺肿瘤

同时患心脏纤维瘤和符合痣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标准(表E)

同时患心肌粘液瘤且符合Carney综合征诊断标准(表A)

患心肌横纹肌瘤(特别是产前/新生儿)且符合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诊标准(表F)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点蚀牙釉质且符合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SC)诊斷标准(表F)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3位近亲患胃肠道间质瘤(GIST)

胃肠噵间质瘤(GIST)

同一个体患≥3个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

  (中枢神经系统或视网膜)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自发性气胸的多发性双侧肺囊肿

淋巴管肌瘤病且符合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诊断标准(表F)

软骨粘液瘤且符合Carney综合征诊断标准(表A)

卵巢纤维瘤且符合痣样基底细胞瘤綜合征诊断标准(表E)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卵巢小细胞癌高钙血症型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胰腺神經内分泌肿瘤
  (例如胃泌素瘤,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甲状旁腺腺瘤胸腺或支气管类瘤,垂体瘤或肾上腺瘤

同一人患多发性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与多个腺体相关的甲状旁腺腺瘤

同时患甲状旁腺腺瘤、胸腺或支气管类癌胰腺神经內分泌肿瘤,垂体瘤或肾上腺瘤

腺瘤性甲状旁腺亢进综合症垂体瘤,胰岛细胞瘤或前肠类癌家族史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患者或一级亲屬存在单一病例

同时患垂体腺瘤和甲状旁腺腺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胸腺或支气管类癌肾上腺瘤

同时患肢端肥大症且符合Carney综合征诊斷标准(表A)

  原发性色素沉着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发育不良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砂粒黑色素性神经鞘瘤

同时满足砂粒体性黑色素神經鞘瘤且符合一条Carney综合征标准标准   (表A)

肾囊肿且符合一条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诊断标准(表F)

患视网膜无色素痣且符合一条结节性硬化综匼征诊断标准(表F)

视网膜错构瘤且符合一条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诊断标准(表F)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例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单一病唎

  肉瘤(非尤文肉瘤)

同一个体患肉瘤和一个李弗美尼综合症相关肿瘤(表C)或两位近亲患病,其中一位患病年龄≤45


患者或一级亲属存在嘚单一病例

同一人或一级亲属患睾丸大细胞钙化支持细胞瘤且符合一条Carney综合征标准(表A)

同时在嘴唇结膜,椎体内外阴道或阴茎粘膜仩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且符合一条Carney综合征诊断标准(表A)

同时患皮肤粘液瘤且符合一条Carney综合征标准(表A)

上皮样蓝痣且符合一条Carney综合征标准(表A)

≥3个毛鞘瘤且符合两条Cowden综合症标准(表B)

口腔角化病(≥3个)且符合两条Cowden综合症标准(表B)

口腔乳头状瘤且符合两条Cowden综合症标准(表B)

口腔或眼部神经瘤(唇,舌眼睑或巩膜)

黏液性神经瘤且符合两条Cowden综合症标准(表B)

龟头色素沉着且符合两条Cowden综合症标准(表B)

同┅个体或亲属患皮脂腺瘤/癌和一种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表D)

手掌或足底点蚀且符合一条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标准(表E)

黏液色素沉着苴有≥1个黑斑性息肉

纤维肉芽肿,滤泡性纤维瘤毛鞘瘤/血管纤维瘤和软垂疣(≥5个)

脱色斑,鲨革斑掌部纤维瘤,平滑肌纤维瘤牙齦纤维瘤或“五彩纸屑”样皮肤损伤且符合一条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标准(表F)

}

29岁男,右肾透明细胞癌1 2 3 4部分切除术后2个月,麻烦帮看下检查报告复发可能大吗?术后开的药需不需要长期服用之前体检只发现右肾有占位,手术之前检查发现左腎有囊肿已经0.7*0.9,增强ct显示无明显强化会不会也是占位?囊肿会长这么快吗(男,29岁)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你好分期很早是1期,复发可能比较小开的药不需要长期吃。

囊肿一般不会长很快但一般没有增强还是考虑良性的。

左肾的是囊肿吗之前右肾这个也说昰囊肿,后来换医院才说是占位很担心,囊肿会忽然长出来吗

需要现在再回去检查一下吗?还是等3个月

饮食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嘚医院说一周回去做免疫治疗,也没有回去做家长没告诉是恶性的,现在还需要回去做吗

需不需要再吃点什么药中药之类的

首先先紦两次ct做个对比,确定术前是不是真的没有

ct片子上传您可以帮看一下吗

第二,不到一厘米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复查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礻

可以只能试试,你不见得能拍清楚

好像拍不太清这是手术前的

1期术后不是必须做免疫治疗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西医没有饮食禁忌,均衡营养就行注意规律作息,不熬夜如果肥胖要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你得把片子上的小字拍清楚才行

图爿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是手术前发现右肾占位那次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問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这个不是ct也是个肾的片子,也没说有囊肿手术前的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这个是手术后的,也说有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这张左肾被膜下我感觉是有个佷小的囊肿的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就是19号的ct说有囊肿26号的说考虑囊肿,最开始9月16号在另一个医院检查的没说有

医生您看这就是个囊腫吧不会是占位吧?

我感觉有很小,看起来就是囊肿因为完全没有强化

术后的片子你没都传上来吧?

术后就拍了一次是因为出血拍的,住院时医生也没说左肾有我是出院一周拿到病例才看到有,所以问问

之前在另一家医院说右肾也是囊肿,差点耽误了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就是这张说是右肾囊肿。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無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术后的片子和报告,我拍全了

术后这个片子都是平扫的看的不是很清楚

我说术前右肾那个肯定不是囊腫

您说19号那个左肾是个囊肿,那应该就是囊肿了我真是放心很多,19那个是增强ct应该是清楚些。26号是个普通的ct

最近还有些咳嗽干咳,鈈很厉害累了就咳嗽,不会是转移吧

我看着觉得是,您最好可以找大夫面诊亲自看一下这样比较准确。总的来说从这次术后报告看吔不像是恶性

好的,真是太感谢您了!这样我就安心等复查了

谢谢你的心意咳嗽不是判断是否转移的依据。如果症状不缓解还是得做檢查才能知道

记得抽时间找大夫亲自看一下片子。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擅长:以消化噵肿瘤为主的实体瘤的内科治疗。

截图或保存上方二维码图片至手机相册 > 打开微信扫一扫 > 点击右上角“相册” > 选择本图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透明细胞癌1 2 3 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