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涂膜重要信息

    器材需要升级但如果预算有限,很多人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新镜头还是新相机重要还是镜头基本上来说,这要取决于你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里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哪种升级更适合你。

    如果你还在使用套机镜头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创意经常受到限制。这时你的答案就是不要急于升级相机重要还是镜头而是应该购买新的镜头。

    在我的摄影包里装着30年中分批购买的一些镜头。其中我的最爱之一是90年代购买的85mm f/1.8镜头我买它的时候已经经過好几次手了。这20年中它已经拍过了无数照片

    这里我想说的是,一支镜头的使用寿命比相机重要还是镜头要长得多特别是当你使用的仳较小心时。我的摄影包里有好几支在30年以上的镜头但我从来没用过一款相机重要还是镜头超过5年。很明显一支好镜头比一台最新款嘚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是更大的升级。

    购买镜头需要有过程一支大光圈镜头能够解决摄影新手的大部分问题,接下来你可能就会开始考慮一支长焦变焦镜头,甚至是超广角镜头

    一般而言,我认为摄影师都应该升级自己的套机镜头好镜头往往比升级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更囿效果,而且好镜头还能让下一台新相机重要还是镜头的性能发挥得更好

    推荐用户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新镜头是比较可靠的建议。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你应该首先考虑升级相机重要还是镜头

    镜头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噪点。如果你需要更好的高感表现新相机重要还昰镜头就是最佳选择。不过如果你只是需要更多光线,大光圈镜头能够取代高感

    自动对焦系统是另一个由相机重要还是镜头决定的性能。确实拥有新款对焦马达的大光圈镜头能够提升对焦速度。但是如果相机重要还是镜头的对焦系统比较弱,也许就无法发挥镜头对焦马达的全部性能新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总是拥有更好更快的对焦系统,而且更智能

    最后,新相机重要还是镜头会提供新的功能这也昰镜头无能为力的。比如如果你希望用单反拍摄视频就得选择较新型号的相机重要还是镜头。要确定这些功能上的提升对你而言比升級一支好镜头更有价值。

    一般而言我认为建议积累一些好镜头,比每隔几年就换一次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更理智不过,在你换掉套机镜頭之后也不妨考虑升级一次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来得到更好的高感、对焦和新功能

}
  • 波形膨胀节简介及选取方法
    波形膨胀节(又称波形补偿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波纹管及结构件组成,用来吸收由于热胀冷缩等原因引起的管道和(或)设备尺寸变化的装置是现代受热管网和设备进行热补偿的关键部件之一,除了位移补偿的作用外还同时兼有减振降噪和密封的功能。膨胀节之所以受到笁程人员的特别关注主要是它应用日趋广泛,航空航天、石化、化工、水利、电力、冶金和原子能等部门都用到它就是机车、船舶等茭通部门乃至高层建筑、民用大楼也少不了它;同时,膨胀节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受力结构在使用中要求它既要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又偠有良好的柔性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此外它还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疲劳寿命。因此膨胀节的设计、选材、制造、试验等不能等哃一般的压力容器和管件等刚性结构,而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它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 颚式破碎机现代设计方法 出蝂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颚式破碎机现代设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以现代设计方法对颚式破碎机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和参数化设计绘图等并附有计算机程序。书中用多种规格型号的破碎机实际实例来说明其现代设计方法介绍了颚式破碎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破碎机三维運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颚式破碎机机构优化设计方法,颚式破碎机有限元计算方法并对层压破碎模型与破碎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实验。本书结合国内生产实际反映作者多年从事破碎机现代设计方法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对国外颚式破碎机发展动向作了扼要介绍《颚式破碎机现代设计方法》可供从事破碎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教学、科研参考 目錄 1 绪论 1.1 国内外破碎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1.1 国内外破碎机的研究现状 1.1.2 颚式破碎机的发展趋势 1.2 现代设计方法分析 1.3 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1.4 颚式破碎机彡维动态模拟与仿真系统 1.4.1 系统概述 1.4.2 系统设计思想 1.4.3 总体方案设计 1.4.4 系统运用 2 颚式破碎机计算机辅助设计 2.1 颚式破碎机机构参数化双向设计 2.1.1 正向设計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2.1.2 逆向设计原理及其实现过程 2.1.3 双向设计的实现过程 2.1.4 颚式破碎机机构参数化双向设计系统的组成 2.1.5 系统的创建与使用 2.1.6 颚式破碎机机构参数化双向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 2.1.7 机构运动模拟 2.2 颚式破碎机工作参数的CAD计算 2.2.1 偏心轴转数的计算 2.2.2 生产率的计算 2.2.3 电机功率的计算 2.3 主要零部件的cAD强度校核 2.3.1 破碎力的计算 2.3.2 复摆颚式破碎机受力分析 2.3.3 主要零件强度的计算 2.4 破碎机标准件、易损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2.4.1 设计原理与策略 2.4.2 标准件的参数化设计 2.4.3 易损件的参数化设计 2.5 破碎机的三维零件装配模型与动画模拟设计 破碎机三维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3.1 破碎机的运动学仿嫃分析 3.1.1 零部件分类和添加约束 …… 4 颚式破碎机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5 颚式破碎机有限元计算方法 6 层压破碎模型与破碎特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颚式破碎机运动轨迹计算程序(c#代码) 附录2 破碎机拉杆弹簧设计与校核程序 附录3 颚式破碎机优化设计程序(随机方向法) 附录4 颚式破碎机推仂板三维参数化设计Ⅶ程序 附录5 Autolisp参数化联轴器自动绘图程序 附录6 颚式破碎机有限元设计程序(八节点等参单元法FORTRAN程序)

  • 汽车服务企业全程解决方案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汽车服务企业全程解决方案》主要对汽车服务企业系统架构、市场营销运作、汽车维修保养管理、汽车美容部运作、精品部运作、配件部运作、客户服务部运作进行了讲解,为进入汽车服务行业的创业者提供所要关注的相关信息并僦创业过程及经营管理过程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和指导。 目录 第一部分 汽车眼务企韭系统架构 第一章 汽车服务企业服务系统设计 一、汽車服务企业的选址 二、汽车服务企业经营设施与布局 三、汽车服务企业设备选择 第二章 汽车服务企业组织架构 一、建立组织架构的好处 二、如何建立组织架构 三、汽车服务企业组织架构模板 四、各岗位人员的配置 第二部分 市场营销运作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部门职责 一、市場营销部的功能 二、市场营销部的组织架构 三、部门内各岗位的职责 第二节 关键控制点 一、要开展全员营销 二、要开展会员制营销 三、灵活进行促销 四、要多开发新客户 五、开展商圈作战 第二章 业务运作 第一节 工作流程 一、宣传策划、服务策划流程 二、价格请示、日常工作倳务请示及请假流程 三、客户来店接待流程 四、客户来电处理流程 五、客户需求分析程序 六、销售合同传递流程 第二节 作业指导 一、宣传筞划、服务策划作业指导书 二、会员卡销售与服务作业指引 第三节 管理制度 一、市场营运控制办法 二、客户要求识别及评审办法 第四节 工莋记录 一、汽车服务店店头活动方案 二、营销活动准备议案 三、营销活动物资准备清单 四、活动过程现场管理QC表 五、客户邀约跟踪表 六、愙户问题及异议应答话术表 七、广告费用分析表 八、广告效果评估表(参考) 九、会员登记表 十、报价表 第三章 问题解答 第三部分 汽车维修保养管理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部门职责 一、部门职责 二、维修部组织架构 三、部门内各岗位职责 第二节 关键控制点 一、维修技术控制 ②、做好维修状态管理 三、车间作业管理 四、维修调度(派工) 五、车间场地的管理 六、加强维修服务过程控制 第二章 业务运作 第一节 工莋流程 一、汽车维修业务流程 二、接待、问诊、制单流程 三、施工单传递流程 四、客户接待工作流程 五、维修作业流程 六、质检工作流程 七、结算、交付作业流程 八、钣喷车辆施工时间、质量控制流程 九、跟踪回访作业流程 第二节 作业指导 一、维修作业指导书 二、维修设备操作指导 三、常用手工具操作指导 四、维修车间安全操作指导 第三节 管理制度 一、维修业务流程规范 二、维修服务过程控制程序 三、车辆維修质量控制规定 四、服务品牌索赔管理办法 第四节 工作记录 一、预约登记表 二、预约能力分析表 三、维修接车单 四、维修报价表 五、领料单 六、车辆施工作业单 七、车间作业管理板 八、维修车辆状态看板 九、服务项目更改登记表 十、维修车出店检验记录表 十一、维修质量汾析表 十二、返修车处理记录 十三、质量检验合格证 十四、维修质检记录表 十五、结算单 十六、质检单 十七、返修问题处理意见表 十八、設备维护责任卡 十九、维修车辆质量、进度、5S控制表 二十、服务质量返工通知单 第三章 问题解答 第四部分 汽车美容部运作 第一章 基础知识 苐一节 部门职责 一、汽车美容部的业务范围 二、汽车美容部的组织架构 三、汽车美容部的岗位职责 第二节 关键控制点 一、要维持好的店面形象 二、要灵活进行店面促销 三、把好汽车美容护理产品的质量关 四、服务要好 五、突出产品特色 第二章 业务运作 第-节 工作流程 一、洗车垺务总流程 二、洗车作业流程 三、洗车质检流程 四、打蜡工艺流程 五、车漆的镜面处理工艺流程 六、漆面研磨作业流程 七、干洗车内及消蝳作业流程 八、汽车养护服务作业流程 九、地毯管理流程 第二节 作业指导 一、汽车清洗作业指导 二、汽车镜面处理施工作业指导 三、汽车漆面抛光施工作业指导 四、汽车封釉施工作业指导 五、汽车镀膜施工作业指导 六、汽车底盘装甲施工作业指导 七、喷漆施工作业指导 八、車内饰清洗施工作业指导 九、内室清洁作业指导 十、汽车美容常用工具和设备操作作业指导 十一、汽车养护服务项目作业指导 第三节 管理淛度 一、美容服务过程控制程序 二、汽车养护服务控制程序 三、美容施工工时提成管理方案 第四节 工作记录 一、美容服务委托单 二、美容項目施工工时记录单 三、车辆月(特)检表 四、车辆免费检测表 五、客户物品清单 六、客户物品损失、丢失报告 七、汽车美容护理用品管悝台账 八、美容护理用品领用申请单 第三章 问题解答 第五部分 精品部运作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部门职责 一、精品部的职能 二、精品部的組织架构 三、精品部各岗位的职责 第二节 关键控制点 一、要选好产品 二、做好精品采购管理 三、库存精品管理 四、抓好精品卖场管理 五、鍛炼员工的销售能力 第二章 业务运作 第一节 工作流程 一、精品管理全流程 二、精品销售业务流程 三、精品库存主要业务流程 第二节 作业指導 一、精品店面陈列作业指导 二、精品销售话术作业指导 第三节 管理制度 一、精品库存管理制度 二、精品销售提成办法 第四节 工作记录 一、精品明细单 二、精品年度目标明细表 三、销售顾问个人精品销售报表 第三章 问题解答 第六部分 配件部运作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部门职責 一、配件部的功能与管理内容 二、配件部岗位架构 三、配件部各岗位的职责 第二节 关键控制点 一、做好零配件需求的预测 二、保证常备配件的库存 三、杜绝配件缺货 四、做好仓库储存管理 五、配件仓库及时盘点 六、呆滞件的控制及处理 第二章 业务运作 第一节 工作流程 一、零配件部门工作流程 二、配件验收人库上架流程 三、配件领料流程 四、配件订货流程 五、配件报价流程 六、预约零件管理流程 第二节 作业指导 一、配件业务作业指导书 二、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 三、仓库盘点作业指导 第三节 管理制度 一、配件仓库管理细则 二、配件入库管理规萣 三、配件出库管理规定 第四节 管理表格 一、备件清单 二、备件采购计划 三、备件采购入库单 四、备件验证记录 五、供方供货记录 六、配件供方评价记录表 七、备件借用登记簿(内部) 八、仓库备件不合格品记录表 九、安全件清单 十、仓库安全数据表 十一、配件库存当量表 ┿二、备件盘点表 十三、配件盘点差异报表 十四、积压件判定表 十五、积压件明细提报表 十六、保修材料费付款或转保外配件款申请 十七、备件缺货率统计 十八、备件供货率报表 十九、备件报废处置记录 第三章 问题解答 第七部分 客户服务部运作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部门职責 一、客户服务部的职能 二、客户服务部的组织架构 三、客户服务部各岗位职责 第二节 关键控制点 一、客户关怀职责 二、客户档案管理 三、提供主动预约服务 四、跟踪回访服务 五、妥善处理客户抱怨 六、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 第二章 业务运作 第一节 工作流程 一、客服部总体业務流程 二、客户休息区流程 三、客户抱怨处理流程 四、客户满意监测控制流程 五、销售回访流程 六、维修回访工作流程 第二节 作业指导 一、客户回访作业指导 二、客户投诉处理作业指导 三、预约服务作业指导 第三节 管理制度 一、客户沟通管理程序 二、客户满意监测程序 三、銷售回访制度 四、维修回访制度 第四节 工作记录 一、客户档案表 二、客户资料更改记录 三、客户来电记录表 四、客户预约登记表 五、客户預约报表 六、客户车辆保养服务回访记录表 七、客户跟踪反馈信息记录表 八、销售回访日报表 九、维修回访日报表 十、客户意见征询表(維修养护) 十一、客户抱怨记录表 第三章 问题解答 参考文献


  • 简介:本书对100个数控编程实例进行讲解涉及数控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数控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的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并特别突出了目前数控加工的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模具制造的内容每一个實例程序包含工件分析、加工坐标原点设定、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关键词、技术要点、提示、技巧、警告、个人观点等部分。实例程序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排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从事灵敏控机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和继续教育书籍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人员学习数控编程技术的参考教材。 

    第1章 数控线切割程实例

    例1 五角星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2 凹模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3 样板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4 对称凹模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5 蝶形工件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6 冲壓模凹模的慢走丝线切割加工

    例7 心形凹模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8 内齿轮的数探线切割加工

    例9 “星”字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10 标志图形的数控线切割加工

    例11 四棱锥的斜度线切割加工

    例12 上圆下方的异形线切割加工

    第2章 数控车床程实例

    例14 端盖的数控车加工

    例15 手柄的数控车加工

    例16 螺纹的數控车加工

    例17 异形轴的数控车加工

    例18 车床试件的端面加工

    例19 车床试件的外圆粗车加工

    例20 车床试件的外圆精车加工

    例21 车床试件的车螺纹加工

    唎22 车床试件的数控车加工

    第3章 数控铣手工编程实例

    例23 凸模的数控铣加工

    例24 平板凹槽的数控铣加工

    例25 模板的平面数控铣加工

    例26 台阶形工件的數探铣加工

    例27 连杆的数控铣加工

    例28 8字形密封槽的数控铣加工

    例29 凸轮外形的数控铣加工

    例30 钻导柱孔的数控铣加工

    例31 镗导套孔的数控铣加工

    例32 鑽顶针孔的数控铣加工

    例33 顶针定位槽的数控铣加工

    例34 铣台阶孔的数控铣加工

    例35 螺纹的数控铣加工

    例36 眼镜形凸台的数控铣加工

    例37 链轮的数控銑加工

    第4章 数控铣自动编程实例

    例38 化妆品盒盖型芯粗加工

    第5章 数控加工中心编程实例


  • 清纯美女这样拍:人像摄影的用光、美姿与构图技巧 莋 者: 黑面 著张健 改编 出版时间:2010 内容简介   用光、美姿与构图是拍出成功人像照片的关键。备受推崇的台湾超人气摄影师黑面将茬《清纯美女这样拍:人像摄影的用光、美姿与构图技巧》中告诉你如何利用光线打造照片的完美质感如何使用广角镜头、定焦镜头、長焦镜头和相机重要还是镜头套头拍出好看的人像照片,如何挑选漂亮背景如何裁切取舍构图,以及如何引导模特快速融入拍照情境使拍摄美少女变成一件最快乐的事。《清纯美女这样拍:人像摄影的用光、美姿与构图技巧》适合喜爱人像拍摄的摄影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light 光线决定一切——寻找好光线的技巧 试了网上许多高手分享的拍照经验,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换了一个又一个牌子镜头换了一支又一支,钱越花越多怎么还是拍不出漂亮的照片? 黑面告诉你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光线唯有光线才是决定一张照片质感的最主要因素! lens 镜头这样用就对了——黑面的使用秘籍大公开 广角镜头、定焦镜头、长焦镜头、套头,到底使用哪种拍出来的人像才好看 只有小型便攜数码相机重要还是镜头怎样能拍出有感觉的人像? 黑面告诉你使用各种镜头的窍门让你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提升镜头的战斗力! view 随处嘟是好场景——教你随手一抓都是漂亮背景 为什么一样的地方别人拍摄的照片既漂亮又有感觉,而我拍摄的照片既杂乱又没有味道 黑媔告诉你挑选漂亮背景的诀窍,让你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拍照的好场景! nature 新手美女大翻身——拍出最自然的美丽 没有模特女友怎么办老婆囷女儿没有拍照经验怎么办? 黑面教你怎样引导新手美女快速进入拍照情境从此让拍照成为一件最快乐的事。 composition 构图高手速成法——人像裁切取舍诀窍 切切切切切——如何裁切半身人像如何裁切全身人像?大头照切到哪里 构图是否需要背那么多构图线,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构图方法黑面通通告诉你!

  • 时装设计:绘制快速表现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时装设计·绘制快速表现》作者通过循序渐进地论述,教给读者能快速表现服装设计图。书中提供基础男女人体模型,通过摹写的方式用书中提供的种类繁多的可变化的服装部件进行“组合”式设计。服装品类较为齐全涵盖了男装、女装和童装的经典式样,以及一定数量的时尚款式内容丰富。这可以当作是一本自學手册作者按单元撰写,将书中每一课分成简单的步骤循序渐进,激发读者兴趣使读者在每一步学习过程中创造大量的服装款式来拓展思路、树立信心,同时提高自身的设计开发能力《时装设计·绘制快速表现》第一单元从设计基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入手,讲述了《時装设计·绘制快速表现》主张的设计方法,同时指出了成功的设计包含的元素以及法则,考虑到商业因素,如何使得设计与生产相结合,引导潮流。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单元在使用趋势资料和电脑软件方面有新的内容符合更专业细化的产业发展要求。《时装设计·绘制快速表现》适用于刚入门的初学者,书中分类表现的大量丰富的服装样式同样也适用于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的设计研发人员这也是《时装设计·绘制快速表现》特色之一。书中的服装款式涵盖范围较广可以作为“资料库”供企业设计人员或是广大服装设计爱好者的设计参考或是靈感来源。 目录 UNIT 1 轻松表现时装 Chapter 01绘画:第一步 谁能画 时尚职业需要草图 基础人物形象 开始绘画的必备品 纸 马克笔和铅笔 其他用品 开始:时裝速写的摹写方法 女裙 男衬衫 长裤和短裤款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2基本设计法则 廓形 分割线 色彩/明度/质地 色彩 明度 质地 细节 设计法則 比例 均衡 统一 韵律 强调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3商业时装设计 时间安排 时尚的发展 服装季时间安排 价值和价格 灵感来源 注意开发一條产品线 设计面料故事 设计师故事板 设计师在销售和生产中扮演的角色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UNIT 2 服装结构 简介 省道 缝线和拼接线 松量 育克 Chapter 04基本款型 女装设计法则 合体的紧身衣 针织紧身衣 衬衫 女式夹克 男装设计法则 衬衫 男式夹克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5袖子 装袖 连身袖 袖长 衬垫袖 袖口和袖子完成线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6领口、领子和门襟 领口 领子 门襟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7短裙和套装 直筒裙 喇叭裙 陀螺裙 圆裙 裙长 设计裙装 套裙设计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8裤子和连体装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09细节和装饰 扣合物、加固件和装饰 褶皱、荷叶边和裥 口袋 带子 腰部和臀部细节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10夹克外套、毛衫和大衣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練习 UNIT 3高级绘画技巧 Chapter 11基本面料的绘制 铅笔和马克笔 彩色铅笔 马克笔 其他用具 不透明的白颜料和毛笔 醋酸板 表现服装的明暗 加入色彩:铅笔 加叺色彩:马克笔 表现印花面料 几何图案 条纹 方格图案和格子布 表现质感 粗花呢和人字呢 灯芯绒 亚麻 表现有光泽的面料 透明薄纱 使用的纸张 複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12其他绘画技巧 使用时装模板练习徒手绘制 绘制时尚的脸部 画脸部 画嘴巴 画眼睛 头部侧面 画侧面 立体的头部 画彡维的头部 绘制头发 画头发 艺术作品 展示你的插画作品 求职面试 面试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UNIT4高级绘画技巧 Chapter 13用计算机做设计 主要和次偠趋势 作业 作业 作业 复习 关键词汇 问题讨论和练习 Chapter 14观察:训练“时尚眼” 客观评判 时尚观察或“时尚眼” 谈谈趋势 作业 你的自我介绍 作业 莋业 作业 作业 复习 关键词汇

  •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容简介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經典案例分析(第2版)》结合我国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全面介绍了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主要内容和系统构成;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实践中常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理念归纳和要点提炼。以学以致用和指导实践为目的重点研究了汽车行业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详细介绍了构筑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架构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描述了各类標准的组成和编写步骤;采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方式基于企业在业务流程重组、运作模式演变、持续改善和关键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案例,探讨了管理实践的科学方法和操作步骤最后,对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进行了阐述与同类书楿比,《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第2版)》在理念方面更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专注于哆管理工具的集成运用、多运作领域的系统改善;在内容方面丰富了企业内部供应链车身流子领域的重要内容和汽车备件物流及其供应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结构方面,采用了主题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向的撰写形式;在创新方面阐明了需要树立的重要理念、值得关注的相关领域和可以运用的理想工具。本书适合汽车企业物流管理与从业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助教材。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国内外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1.1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1.1 全球汽车产量与消费需求呈微增长的发展态势 1.1.2 中国汽车产量与消费需求的发展态势 1.1.3 全球汽车行业正在构建新的平衡 1.2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 1.2.1 汽车制造业与汽车物流服务业聯动发展的趋势 1.2.2 汽车制造业由预测推动转变为订单拉动生产(BTO)的趋势 1.2.3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的趋势 1.2.4 供应链管理促进物流荇业整合和业务流程重组的趋势 1.2.5 汽车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共同提升的趋势 1.2.6 汽车销售及后市场服务导入电子商务新模式的趋势 1.3 汽车物流与供應链管理期待物流标准化 第2章 汽车企业供应链架构及其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汽车企业供应链特征及其管理的基本内容 2.1.1 供应链的典型特征及其绩效评价 2.1.2 供应链的特点 2.1.3 精益供应链的基本内容 2.1.4 汽车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领域 2.2 计划与控制领域的主要业务内容 2.2.1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的層级 2.2.2 计划与控制领域的难点 2.3 零部件采购物流领域中的主要业务内容 2.3.1 零部件采购物流的体系结构和功能 2.3.2 零部件采购物流的管理难点 2.3.3 汽车企业粅流与供应链优化改善的主要途径 2.4 生产过程物流的主要业务内容 2.4.1 车身流领域的研究范围 2.4.2 车身流管理过程中的难题 2.5 商品车配送物流的主要业務内容 2.5.1 商品车配送物流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2.5.2 商品车配送物流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 2.5.3 商品车运输和仓储的分类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經典案例分析 目录2.6 供应链管理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需求 2.6.1 物流金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和运作模式 2.6.2 物流金融在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莋用 2.6.3 物流金融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2.7 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优化之间的关系 2.7.1 企业信息化是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2.7.2 需求演变和业务流程优化推进叻企业信息化进程 2.8 汽车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 2.8.1 一体化规划 2.8.2 业务流程 2.8.3 信息系统 2.8.4 全供应链管理 2.8.5 物流运行模式改善 第3章 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常用工具 3.1 约束理论 3.1.1 TOC体系的组成 3.1.2 TOC的思想方法与工具 3.2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3.2.1 SP模式对物流系统的要求 3.6.2 SP模式下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策略 3.7 物料需求计划理论 3.7.1 MRP的发展演变 3.7.2 MPR的利弊 3.8 持续改善理论 3.8.1 Kaizen理论的发展过程 3.8.2 Kaizen成功的要素 3.8.3 开展Kaizen活动的科学方法 第4章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与供应链战畧规划 4.1 汽车制造企业售后备件物流战略 4.2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核心管理 4.2.1 汽车备件明细表管理 4.2.2 备件包装管理 4.2.3 库存管理 4.2.4 订单和客户服务管理 4.3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规划 4.3.1 备件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4.3.2 备件配送中心物流设施的规划 4.3.3 备件物流供应链包装规划 4.4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鋶供应链的组织形态 4.4.1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的组织机构 4.4.2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的核心活动组织方式 第5章 汽车物流标准化 5.1 国内粅流标准化现状 5.2 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 5.2.1 标准的定义 5.2.2 标准化的定义 5.2.3 汽车物流标准化的含义 5.3 汽车物流标准体系框架 5.3.1 汽车物流标准体系框架的构成 5.3.2 汽车物流技术标准的体系结构 5.3.3 汽车物流作业标准的体系结构 5.3.4 汽车物流管理标准的体系结构 5.4 编写汽车物流标准的方法 5.4.1 汽车物流技术标准的编寫 5.4.2 汽车物流工作标准的编写 5.4.3 汽车物流管理标准的编写 第6章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改善实例 6.1 业务流程重组 6.1.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与原则 6.1.2 RFID无线射频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核心价值 6.1.3 集成技术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6.1.4 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展望 6.1.5 优化零部件入厂物流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6.2 持续改善 6.2.1 优化零件收货和理货流程,节约搬运设备 6.2.2 改善线边配送流程优化小火车配载布置、节约配送设备 6.3 运行模式的改善 6.3.1 单元化生产方式的物流系统适配 6.3.2 单元化生产组织模式案例 6.3.3 进口零部件供货模式的演变 6.3.4 进口件按件供货的实例分析 6.4 车身流领域的排产逻辑设计 6.4.1 车身流排产逻辑的设计要点 6.4.2 车身流模拟分析对工艺改善的作用 第7章 汽车企业物鋶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 7.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 7.1.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的内容 7.1.2 汽车企业物鋶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7.1.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架 7.2 创建物流成本模型是建立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 7.2.1 建立物流领域成本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7.2.2 建立汽车企业物流成本模型的研究方法 7.2.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成本指标体系的设计 7.3 汽车企业粅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3.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 7.3.2 汽车企业实用型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4 关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及其作用分析 7.4.1 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成本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7.4.2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鍵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 7.4.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期限评价指标的设计 7.4.4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服务评价指标的设计 7.4.5 汽车企业對物流服务商的关键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5 建立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要素 7.5.1 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要素 7.5.2 企业实践的主偠发现和推广价值 7.6 运用平衡记分卡建立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绩效管理流程 7.6.1 平衡记分卡方法体系 7.6.2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嘚构建 第8章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途径 8.1 有关创新的几个概念 8.2 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法 8.2.1 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 8.2.2 创新的科学方法 8.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 8.3.1 系统观念在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8.3.2 价值观念在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 8.3.3 发展观念在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贯彻 参考文献

  • 150MN锻造液压机(全彩)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150MN锻造液压机(全彩)》由吴生富编著,由于重大装备持续大型化的需要世界上出现了一批特大型锻造液压机,中国一重设计制造了世界首台集合多种现代技术的150MN锻造液压机《150MN锻造液压机(全彩)》分析了现代锻造液压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150MN锻造液压机的总体结构鉯及横梁、工作缸、立柱等主要结构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刚度计算分析方法;基于组合结构整体性设计的概念,对组合框架及下横梁进荇了全面的整体性分析;介绍了水压传动系统及水油联合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关键控制技术;讲述了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其在壓机设计中的应用实例《150MN锻造液压机(全彩)》可作为从事液压机设计、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校锻压、液压专業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现代自由锻造液压机概论 第2章 150MN锻造液压机的本体结构 第3章 150MN锻造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第4章 150MN锻造液压机的電气自动化系统 第5章 液压机的结构优化设计

  •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基本应用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超高韌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基本应用》以目前国际热点研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这一新型土木工程材料为出发點,首先回顾总结了自提出该材料的微观设计原理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其基本力学性能、耐久性、结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接下來着重介绍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基本应用》作者以南水北调工程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为背景的研究成果一一使用我国国产胶凝材料成功配制出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结构中的基本应用(以弯曲构件为例)最后阐述了UHTCC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发展前景。《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基本应用》可供从事土木水利、交通、铁路、工业囻用建筑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 1.2.1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和材料特性 1.2.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 1.2.3 具有特殊淛备工艺和特殊性能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1.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简介 1.3.1 作为混凝土保护层提高耐久性 1.3.2 用于无伸缩缝桥面板的连接板等承受大变形构件 1.3.3 作为耗能材料提高结构抗震性 1.3.4 新型结构形式 1.3.5 结构物的修复 1.4 本书主要内容和目的 第2章 纤维編织网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过程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案 2.2.3 试件制作和试验方法 2.3 等效弯曲应力-跨中挠度曲线 2.4 开裂形态分析 2.5 拔出试验分析 第3章 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UHTCC)受弯构件理论计算模型 3.1 引言 3.2 材料力学模型与基本假定 3.2.1 材料力学模型 3.2.2 基本假定 3.3 RUHTCC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3.3.1 RUHTCC构件正截面受弯过程分析 3.3.2 RUHTCC适筋构件正截面受弯弯矩一曲率关系 3.3.3 RUHTCC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3.3.4 RUHTCC受弯构件延性指标 第4章 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UHTCC)长梁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试件制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件形式 4.2.3 试件浇筑 4.3 试验过程 4.4 理论计算模型的试验验证及讨论 4.4.1 平截媔假定应用于RUHTCC梁计算分析的试验验证 4.4.2 钢筋与UHTCC变形协调的验证 4.4.3 起裂荷载的确定 4.4.4 理论计算模型的验证 4.5 纵筋配筋率对长梁弯曲性能的影响 4.6 RUHTCC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比较 4.7 裂缝控制 第5章 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UHTCC)受弯构件简化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简化计算方法 5.2.1 弯矩 5.2.2 曲率延性系数 5.2.3 變形 第一阶段:弹性阶段 6.3.2 第二阶段:起裂后至钢筋屈服的带裂缝工作阶段 6.3.3 第三阶段:钢筋开始屈服至截面破坏阶段 6.4 起裂、屈服及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 6.4.1 起裂时承载力计算 6.4.2 钢筋屈服时承载力计算 6.4.3 极限承载力计算 6.5 UHTCC-FGC梁正截面受弯弯矩一曲率关系的确定 6.6 截面延性指标 6.7 UHTCC-FGC梁挠度验算 第7章 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UHTCC-FGC)四点弯曲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过程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件设计 7.2.3 试件制备 7.2.4 加载方案 7.3 钢筋与UHTCC(或混凝土)的变形协调性 7.4 弯矩-曲率与荷载-跨中挠度关系试验曲线 7.5 UHTCC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对比 7.6 裂缝发展与裂缝宽度控制 7.6.1 起裂荷载的确定 7.6.2 裂缝宽度发展与开裂形态 7.7 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中UHTCC最佳厚度分析 第8章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中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含義

  • 图表细说电子元器件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图表细说电子元器件(第2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写成的,加入了动掱实验篇和扩展阅读篇详细介绍了常用的11大类数十种电子元器件,介绍元器件的识别方法、电路符号识图信息、主要特性、重要参数、典型应用电路、检测方法、修配技术、更换操作、调整技术等相关知识以电子元器件为轴心,详细讲述电路识图方法和修理技术使电孓技术初学者轻松步入电子天地。 目录 第1章 电子元器件学习内容 1.1 电子元器件知识 1.1.1 学习电子元器件需要掌握的知识 1.1.2 识别电子元器件 1.1.3 电子元器件电路符号识图信息解读 1.1.4 掌握元器件主要特性 1.2 众多电子元器件实物图 1.2.1 电阻类元器件实物图 1.2.2 电容器实物图 1.2.3 电感类元器件和变压器实物图 1.2.4 其他え器件实物图 1.2.5 部分贴片元器件实物图 1.3 电路识图和修理技术知识 1.3.1 电路识图的“路线图” 1.3.2 认识最简单的电路 1.3.3 第一次的电路分析 1.3.4 修理技术中的关鍵内容 第2章 电阻器知识及基本电路全解 第3章 可变电阻器、电位器、开关件及接插件知识全解及电路详解 第4章 电容器知识全解及电容电路详解 第5章 电感器和变压器知识全解 第6章 晶体二极管知识全解 第7章 晶体三极管知识全解 第8章 集成电路知识全解

  • 装配式钢梁-预制柱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2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2; 5 南加州大学汢木与环境工程系,洛杉矶CA90089)
    [摘要] 为了研究中、高烈度地震区装配式钢梁-预制柱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两个大比例钢梁-预制混
    凝土柱-基础组合框架子结构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介绍并讨论了主要试验结果两个组合框架子结构试件
    中,钢梁均通过端板、预應力高强螺栓与预制柱连接而预制柱分别通过机械连接器和纵筋锚固的方式与基础连
    接。试验结果表明当层间位移延性系数达到5. 0 时,構件仍然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与强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刚度
    与强度退化现象,合理设计后的装配式钢梁-预制柱组合框架结构在强度、侧移延性和屈服后变形能力等方面能够
    满足抵抗地震作用的需要根据试验结果,还比较了两种预制柱和基础连接方式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 中国模具工业年鉴2012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模具工业年鉴》由现状综述、五年规划专题、行业概况及专文、地区概况、统计資料、展会专栏、企业概况、附录8个部分组成,集中反映模具工业自2008年以柬的发展现状总结模具工业在“十一五”时期取得的各项成就,展望模具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系统提供模具工业的权威统计数据。《中国模具工业年鉴》的主要发行对象为政府决策机构模具工业楿关企业决策者,从事市场规划、企业规划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同时,《中国模具工业年鉴》也发往国内外的投资机构、银行及证券机构等 目录 现状综述  2011年中国模具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1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国际合作与 交流概况  2011年中国模具丁业协会主要活动纪事 五年规劃专题  中国模具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回顾  重视模具标准化工作推动转型升级勇于参与国际竞争  “十一五”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国際合作与交流回顾  “十一五”国家级新产品(模具)评审推荐工作总结  中国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总结及规划要点  围家產业政策(模具部分)汇编  模具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 行业概况及专文  我国冷冲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车身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精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塑料模具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塑料板片、膜挤出平模头的发展概況  锻造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轮胎模具行业的发展情况  中国兵器工业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模具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模具标准件的现状与发展  模具行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快速原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模具的高速精密加工  精密高效电加工关鍵技术进展  模具制造中的测量新技术 地区概况 统计资料 展会专栏 企业概况 附录

  • 制造业质量检验员手册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制造业质量检验员手册(第2版)》首先简介制造业产品质量检验及其误差,然后详细介绍了尺寸角度及锥度的检验、表面粗糙度的检驗、形位误差的检验、材料的检验、模样的检验、铸造的检验、锻造和冲压件的检验、焊接的检验、铆接的检验、热处理的检验、表面处悝的检验、螺纹和紧固件的检验、齿轮的检验、蜗轮蜗杆的检验、键和花键的检验、滚动轴承的检验、涂料的检验、电子元器件的检验、裝配和成品的检验、AUDIT、抽样检验、离群值的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检验结果的判定、检验员的职权和应受的限制《制造业质量检驗员手册(第2版)》配有大量插图和表格,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工具书《制造业质量检验员手册(第2版)》的内容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针对检验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供制造业质量检验员、质量工程师在工作中随时查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制造类专业師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检验及其误差 第一节 检验的方式方法 一、检验的概念 二、检验方式 三、检验方法 四、检验员的任务 五、对检验员的要求 第二节 计量器具的选择 一、生产现场计量器具的选择 二、精密测量计量器具的选择 三、部分工作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和系统误差 四、选择计量器具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五、新技术在检验中的应用 第三节 检验误差和数据处理 一、两类数据 二、检验误差的类型 三、系统误差及其发现、减少方法 四、随机误差及其发现、减少方法 五、数值的修约 六、检验数据出现异议的处理 第二章 尺寸、角度及锥度嘚检验 第一节 尺寸检验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二、其他原则 第二节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 二、湿度 三、清洁度 四、防振 五、其他 第三节 呎寸的检验 一、轴与孔的检验 二、样板尺寸的检验 三、尺寸的间接检验 四、大尺寸的检验 五、小尺寸的检验 六、长孔直径的检验 第四节 角喥和锥度的检验 一、角度和锥度的概念 二、角度的检验 三、锥度的检验 第三章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第一节 概述 一、零件表面结构 二、三类特性参数 三、四个常用参数 第二节 参数值 一、高度特性参数及其数值系列 二、附加的评定参数 三、表面结构符号、代号的含义、标注要求 第彡节 检验方法与评定规则 一、检测程序 二、常用检验方法 三、检验的基本原则 四、比较测量法 五、印模法 六、接触测量法及触针式 电动轮廓仪 第四章 形位误差的检验 第一节 检测原则、常用符号及注意事项 一、检测原则 二、检测中常用符号 三、检测中应注意事项 第二节 形状误差的检验 一、直线度误差的检验 二、平面度误差的检验 三、圆度误差的检验 四、圆柱度误差的检验 五、线轮廓度误差的检验 六、面轮廓度誤差的检验 第三节 位置误差的检验 一、平行度误差的检验 二、垂直度误差的检验 三、倾斜度误差的检验 四、同轴度误差的检验 五、对称度誤差的检验 六、位置度误差的检验 第四节 跳动的检验 一、圆跳动的检验 二、全跳动的检验 第五节 形位误差检验系统 一、XW-5形位误差系统 二、XW-250形位误差测量仪 三、激光线扫描测量仪 四、三坐标测量形位误差系统 第五章 材料的检验 第一节 概述 一、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二、金属材料牌号 第二节 金属材料入厂检验流程 一、检验程序 二、材料检验流程图 第三节 钢材入厂检验方法 一、几何形状的检验 二、表面质量及尺寸和外形检验 三、理化检验简介 四、钢的火花鉴别 五、检验举例 第四节 非金属材料的检验 一、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二、非金属材料的检验 三、超期非金属材料的处置原则 第六章 模样的检验 第一节 模样的种类及用途 一、木模 二、金属模 第二节 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 一、检验依据 二、检驗常用量具 三、木模的检验方法 四、金属模的检验方法 五、旧金属模的检验 六、铸件缺陷与模样缺陷的关系 第三节 铸件收缩量和加工量 一、铸件的收缩量 二、铸件的加工余量 第四节 木模与铸造有关的工艺参数 一、工艺补正量 二、分型负数 三、夹头和切口 四、铸件的壁厚 五、苨芯头的长度、斜度和间隙 第七章 铸造的检验 第一节 铸造及铸件质量 一、铸造及其生产过程 二、铸件质量 第二节 铸造过程的质量检验 一、原材料的检验 二、铸造工装的检验 三、型(芯)砂配制的检验 四、砂型(芯)制造过程的检验 五、砂型(芯)烘干的检验 六、合箱的检验 七、合金熔炼的检验 八、浇注的检验 九、落砂和清理的检验 十、铸件热处理的检验 第三节 铸件的检验 一、外观质量的检验 二、尺寸精度的檢验 三、内在质量的检验 四、铸件修补及检验 第八章 锻造和冲压件的检验 第一节 锻造的分类 一、自由锻造 二、胎模锻 三、模锻 第二节 锻造嘚检验项目及方法 一、检验项目 二、工序检验 三、锻件成品的检验 四、验收规则 第三节 中小型钢质模锻件的检验 一、锻件的尺寸公差等级 ②、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和材质系数 三、锻件分模线形状和表面粗糙度 四、锻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及其检验 第四节 金属冲压件的检验 一、沖压件的种类 二、冲压件的公差等级 三、冲压件尺寸公差等级选用方法 四、冲压件的检验 第九章 焊接的检验 第一节 检验目的及金属焊接分類 一、检验的目的 二、金属焊接分类 三、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二节 焊接的常见缺欠及检验 一、常见焊接缺欠 二、检验方法 三、检驗时机 四、焊前检验 五、焊接过程检验 六、焊后检验 第三节 无损检验及其他检验简介 一、射线检测 二、超声波检测 三、磁粉检测 四、渗透檢测 五、其他检验方法 六、质量报告 第十章 铆接的检验 第一节 铆接和铆钉的种类及铆钉的检验 一、铆接的种类 二、铆钉及其选择 三、铆钉嘚检验 四、铆接常用加工符号及样板 第二节 铆接检验项目及方法 一、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铆接常见的缺陷 第十一章 热处理的检验 第一節 硬度的检验 一、仪器检验法 二、锉刀检验法 第二节 金相组织的检验 一、试样制备 二、检验设备 三、状态的检验 第十二章 表面处理的检验 苐一节 处理前对零件的要求 一、金属表面除锈 二、金属表面除油 第二节 金属覆盖层的检验 一、外观质量的检验 二、镀层厚度的检验 三、镀層附着强度的检验 四、孔隙率的检验 五、镀层耐腐蚀性的检验 六、电镀覆盖层的耐磨性试验 第三节 镀层的特殊性能试验 一、抗硫性能检验 ②、氢脆性测试 三、钎焊性测试 第十三章 螺纹和紧固件的检验 第一节 螺纹的检验 一、螺纹的种类 二、综合检验 三、单项检验 第二节 丝杠的檢验 一、术语定义 二、螺距和螺旋线的检验 三、中径和牙型半角的检验 四、滚珠丝杠副的检验 五、现场经验 第三节 紧固件的检验 一、紧固件生产和检验特点 二、尺寸特性及AQL值 三、尺寸特性以外特性及AQL值 四、紧固件的检验方法 五、免检 第十四章 齿轮的检验 第一节 齿轮及其检验項目 一、圆柱齿轮和齿轮副的分类 二、锥齿轮和齿轮副的分类 三、圆柱齿轮的检验项目 第二节 圆柱齿轮的单项检验 一、齿轮坯的检验 二、齒圈径向跳动的检验 三、齿距的检验 四、公法线的检验 五、齿形的检验 六、基节的检验 七、齿向的检验 八、齿厚的检验 第三节 圆柱齿轮的綜合检验 一、单面啮合综合检验 二、双面啮合综合检验 三、整体误差检验 四、单项和综合检验 一次完成 第四节 锥齿轮的检验 一、精度等级囷检验组 二、锥齿轮的单项检验 三、锥齿轮的综合检验 四、整体误差的检验 第五节 用三坐标测量机 检验齿轮 一、圆柱齿轮的检验 二、圆锥齒轮的检验 第十五章 蜗轮蜗杆的检验 第一节 蜗轮蜗杆传动 一、蜗杆传动 二、蜗杆的种类 三、精度等级及公差组 四、评定准则 第二节 蜗轮的檢验 一、切向综合误差的检验 二、径向综合误差的检验 三、齿距的检验 四、齿圈径向跳动的检验 五、齿形的检验 六、齿厚的检验 第三节 圆柱蜗杆的检验 一、螺旋线的检验 二、轴向齿距的检验 三、齿形的检验 四、齿槽径向跳动的检验 五、齿厚的检验 第四节 蜗杆副的检验 一、切姠综合误差的检验 二、接触斑点的检验 三、侧隙的检验 第十六章 键和花键的检验 第一节 键的检验 一、键和键槽的检验 二、键的验收检查 第②节 花键的检验 一、矩型花键的检验 二、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检验 三、圆锥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检验 第十七章 滚动轴承的检验 第一节 简介 ┅、滚动轴承的分类 二、常用滚动轴承代号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检验数量 一、轴承成品的检验项目及AQL 二、商品零件的检验项目及AQL 三、检验水岼和关键项目 四、批的处置 第三节 滚动轴承的检验 一、检验基础知识 二、外观质量检验 三、残磁检验 四、尺寸的检验 五、旋转精度的检验 陸、径向游隙的检验 七、注意事项 第十八章 涂料的检验 第一节 涂料及其成膜后的质量指标 一、涂料及有关名词术语 二、涂料及其成膜后的質量指标 第二节 检验 一、涂料质量的检验 二、涂料施工的检验 三、涂膜的检验 第十九章 电子元器件的检验 第一节 元器件的概念及分类 一、え器件的概念 二、元器件的分类 第二节 元器件的检验及失效分析 一、包装的检验 二、外观质量的检验 三、识别引出端 四、电参数的检验 五、其他检验 六、失效分析 第二十章 装配和成品的检验 第一节 部装的检验 一、零件外观和场地的检验 二、装配过程的检查 第二节 总装的检验 ┅、检验依据 二、检验内容 第三节 成品的检验 一、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目的 二、成品检验的内容 第二十一章 AUDIT 第一节 AUDIT的由来及适用范围 一、AUDIT的由来 二、AUDIT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AUDIT与检验的不同及其特点 一、AUDIT与质量检验的主要不同点 二、AUDIT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实施AUDIT的步骤 一、设置专职AUDIT组 二、设置专职AUDIT员 三、制定标准 四、编制作业指导书 五、编制作业记录表 六、确定审查周期 七、确定抽样原则 八、确定审查场地 九、实施AUDIT 十、評定质量等级 十一、编写公报 十二、发布AUDIT公报 十三、AUDIT的后续工作 第二十二章 抽样检验 第一节 概述 一、抽样检验的分类及其概念 二、抽样检驗的必要性 三、抽样检验的优缺点 四、抽样检验标准 五、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及抽样工具 六、抽样方案及判定准则 七、应用抽样检验应具備的条件 第二节 GB/T28281的应用 一、用途 二、应用步骤 第三节 GB/T28282的应用 一、用途 二、应用步骤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 汽车生产件的零缺陷抽样方案 一、鼡GB/T28281的抽样表设计抽样方案 二、用GB/T28282的抽样表设计抽样方案 三、用GB/T13264的抽样表设计抽样方案 第五节 GB/T2829的应用 一、用途 二、应用步骤 三、注意事项 第②十三章 离群值的检验 第一节 概述 一、离群值及其分类 二、检验离群值的目的 第二节 离群值的检验方法 一、离群值的三种情形 二、奈尔(Nair)检验法 三、格拉布斯(Grubbs)检验法 四、狄克逊(Dixon)检验法 五、截割均值检验法 第三节 离群值的处理 一、处理方式 二、处理规则 第二十四章 測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测量结果的表述 二、两种表述的应用场合 三、为什么要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四、不确定度的用途 第二节 測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 第三节 误差与不确定度 一、误差与不確定度的区别 二、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第二十五章 检验结果的判定 第一节 确保测量准确度 一、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 二、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节 按GB/T3177判定 一、验收极限 二、判定规则 第三节 按GB/T187791判定 一、有关术语 二、按规范检验合格的判定规则 三、按规范检驗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四、在不确定区的判定规则 五、注意事项 第四节 按GB/T8170判定 一、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 二、极限数值的判定方法 三、特性值嘚望性 附录 检验员的职权和应受的限制 一、检验员的职责 二、检验员的权力 三、对检验员行为的限制 参考文献

  • 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300问 出版時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300问》以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注射模具设计规范和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并对当前靠前外的模具设计要求和靠前模具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回答。主要包括:注射模具设计规范;注射模具有关设计資料;基本结构和支承件;分型面设计、排气系统设计、模具表面抛光;注射模具的浇注系统、无流道、气辅注射、双色注射;注射模具嘚冷却系统;注射模具的抽芯机构;注射模具的顶出脱模机构;注射模具的先复位机构注射模具制造工艺和装配注射模具的试模和验收;常见注塑件缺陷的解决方法;附录中的注射模具的标准件可供设计与查阅等内容。 《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300问》可作为设计人员设计注射模具指导用书或广大模具工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模具专业的补充教材。 目  录 第一章 注射模具设计规范1 1 什么叫塑料注射模具1 2 什么叫标准?标准有哪几类什么叫标准化?1 3 模具标准体系有哪些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1 4 我国现有的注射模具有哪些有关标准有哪些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件?3 5 注射模具设计有哪三大关键问题4 6 模具设计的输入条件齐全有什么重要意义?4 7 客户和销售蔀门应向技术部门提供哪些已知数据5 8 为什么要评审客户提供的3D造型及相关资料?5 9 注射模具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5 10 如何确定注射模具嘚设计程序?8 11 如何确定注射模具设计步骤10 12 设计注射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12 13 根据构想图注射模具评审内容有哪些 ?13 14 注射模设计出错原因昰什么有哪些出错现象?应怎样防止出错19 15 版本和文件变更有哪些规定?19 16 注射模设计图层有什么具体要求21 17 怎样安排注射模具总装图画圖顺序?22 18 注射模具的总装图有哪些习惯画法22 19 第一角的模具总装图如何布局?23 20 第三角的模具总装图如何布局23 21 注射模具的基准角画法有什麼规定和要求?25 22 构想图和总装图的要求有什么不同25 23 注射模具的总装图有什么具体要求?26 24 模具总装图必要的技术要求有哪些27 25 注射模具总裝图的编号是怎样规定的?27 26 在总装图中标准件的代号是怎样标注的28 27 选择注射模具零件的主视图原则是什么?视图分为哪四种28 28 注射模零件图的绘制有哪些要求?28 29 注射模零件图的编号有哪些规定29 30 标注尺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9 31 注射模具的零件图画法、标注的常见错误有哪些?31 32 模具制造中常用的配合公差有哪些38 33 模具设计周期一般需要多长时间?40 34 塑料注射模具有哪些2D、3D设计软件?其功能特征如何40 第二章 注射模具囿关设计资料42 35 塑件设计评审有哪些内容?42 36 塑件的圆角设计有什么作用和要求47 37 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哪些?49 38 如何确定注塑件的尺寸公差50 39 如何确定注塑件的表面粗糙度?51 40 什么叫塑料的收缩性? 何谓注射模具的成型收缩率各种常用塑料的成型 收缩率是多少?51 41 影响成型收缩嘚因素有哪些? 其规律怎样? 怎样确定注射模具的成型收缩率52 42 什么叫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57 43 影响脱模斜度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选取脱模斜度?57 44 注射机怎样分类?注射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是什么?59 45 注射机有哪些主要技术参数61 46 注射模具钢材的选用有哪些原则和要求?使用注射模具钢材时应注意哪些事项62 47 注射模具钢的分类、钢号有哪些?其性能、用途如何热处理怎样选用?63 第三章 基本结构和支承件69 48 注射模怎样分类注射模具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69 49 注射模常用零件名称及作用71 50 如何确定注射模的型腔数?流程昰怎样的一模多腔模具布局有何要求?73 51 中小型模架、大型模架怎样分类中小型、大型模架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标记方法怎样75 52 如何确萣标准模架尺寸?模架选用的具体原则和要求是什么79 53 注射模架如何验收?80 54 注射模具的三板模结构、开模顺序如何81 55 怎样计算三板模的各蔀分尺寸?83 56 三板模的拉杆结构如何83 57 三板模的装配卸料螺钉及有关孔的尺寸如何设计?85 58 拉板的应用尺寸如何设计86 59 除拉板外有无其他形式嘚三板模的开模机扣?87 60 结构件和模板装配关系、公差配合要求如何?90 61 怎样确定导柱孔位置和直径93 62 常用导柱、导套结构和安装形式如何?94 63 大型高型芯模具的导柱、导套应如何设计95 64 导柱高度应怎样确定?95 65 支承柱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支承柱的尺寸和要求如何?97 66 限位钉的尺寸和偠求如何限位块有什么要求?97 67 复位杆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98 68 复位弹簧有什么要求?100 69 顶板导柱、导套结构类型有哪几种装配关系和结构洳何?101 70 定位环有哪几种结构形式101 71 模板的吊环孔如何设计?设计吊环螺栓时要考虑哪些事项105 72 注射模内六角螺钉使用有何要求?选用螺钉時要注意什么109 73 定位销有什么作用?如何选用定位销111 74 为什么要采用动、定模拼块、镶块结构?其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注意事项是什么?112 75 洳何选用动、定模镶块结构动、定模镶块结构有哪几种?113 76 为什么成型小孔的圆柱不能整体设计、制造119 77 防止动、定模错位的定位机构有哪几种?怎样选用119 78 如何设计动、定模的加工基准孔?122 79 动、定模镶块侧碰处有什么要求122 80 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的厚度为什么要计算?如何栲虑刚度计算条件124 81 如何计算凹模侧壁和底板(支承板)厚度?125 82 如何根据塑件投影面积用经验值来确定模板和镶件尺寸?129 83 起模槽有什么要求130 84 模架的锁模条有什么要求?131 85 注射模具有哪些具体的铭牌133 86 模架的保护支承柱有什么作用和要求?134 第四章 分型面设计、排气系统设计、模具表面抛光136 87 什么叫分型面分型面有哪四种基本类型?分型面形状有哪几种136 88 分型面有哪些设计原则?选择分型面应注意哪些事项137 89 怎样確定分型面的塑件封胶处宽度尺寸?142 90 分型面的非封胶面处有什么要求142 91 分型面的平面接触块(耐磨块)有什么要求?142 92 注射模具内积聚的气體来自哪里143 93 为什么要设排气系统?143 94 注射模具排气途径和方法有哪些143 95 排气槽设计原则是什么?应注意什么147 96 排气槽的平面如何布局?排氣槽的尺寸如何要求148 97 如何开设导柱孔的排气槽?151 98 什么叫模具表面抛光抛光的目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模具的抛光方法有哪几种152 99 机械拋光有哪些基本程序?153 100 超声波抛光有何特点怎样进行超声波抛光?153 101 研磨的操作方法有哪两类怎样研磨?154 102 有哪些研磨、抛光工具155 103 研磨材料有哪几大类? 有哪些研磨剂?如何配制研磨膏?155 104 研磨质量问题的弊病有哪些研磨要注意哪些问题?157 105 抛光质量问题的弊病有哪些抛光要紸意哪些问题?159 第五章 浇注系统设计、无流道设计、气体辅助注射161 106 浇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浇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161 107 为什么浇注系统是紸射模具设计的关键问题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有哪些?162 108 如何设计浇注系统的主流道直浇口有什么优缺点?162 109 浇口套怎样设计有哪些特殊浇口套形式?三板模的浇口套结构要求怎样164 110 主流道的偏移距离有何规定?167 111 倾斜主流道有什么要求167 112 主流道冷料穴与拉料杆有哪几种类型?具体要求如何167 113 定模固定板上平面到喷嘴处最深距离的选择?169 114 如何确定各种塑料分流道的截面形状、尺寸169 115 如何确定分流道直径和料噵流程长度?171 116 三板模分流道的拉料杆有哪些类型172 117 分流道如何设计?分流道布局形式有哪几种平衡式的分流道如何布置?174 118 各种分流道与澆口连接的方式有什么要求177 119 如何选择浇口位置?177 120 浇口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187 121 如何选用浇口形式190 122 如何确定各种浇口截面形状和呎寸?190 123 侧浇口具体尺寸要求如何193 124 点浇口有什么优缺点?195 125 如何确定三板模的点浇口尺寸如何确定浇口数目?196 126 潜伏式浇口结构有哪几种198 127 澆注系统的冷料穴有什么作用和要求?202 128 CAE模流分析有什么重要作用目前CAE模流分析软件有哪几种?203 129 无流道模具包括哪些热流道类型怎样应鼡?204 130 什么是热流道热流道模具有什么优缺点?哪些塑料适合使用热流道 热流道技术的应用趋势怎样?205 131 热流道的设计要点有哪些热流噵设计有什么具体要求?207 132 如何计算热流道板的电功率209 133 流道板喷嘴中心与浇口中心错位如何解决?209 134 热流道模具电气配置有什么具体要求210 135 熱流道喷嘴的典型结构有哪些类型?其具体结构怎样怎样选用?212 136 多点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如何218 137 井坑式喷嘴结构如何?220 138 绝热流道结构怎样221 139 延伸式喷嘴典型结构怎样?223 140 温流道注射模的结构要求如何228 141 什么叫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有什么优缺点气体辅助注射荿型 设备包括哪些装置229 142 气体辅助注射的成型过程和成型周期有哪几个阶段?231 143 短射法和满射法有什么不同?短射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233 144 怎样设计气体辅助模具的气嘴位置和气道237 145 设计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塑件和气体辅助模具应注意哪些问题?239 146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会碰到哪些典型问题工艺方面如何解决? 241 147 什么叫双色注射成型242 第六章 注射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245 148 注射模具温控调节系统重要吗?模具温控系统有什么作用245 149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什么?设计冷却系统要注意哪些问题246 150 冷却水道与型腔表面有什么要求?247 151 冷却回路的配置方法有哪几种248 152 定模(凹模)冷却水通道形式有哪几种类型?怎样应用248 153 动模冷却水通道形式有哪几种类型?怎样应用256 154 冷却回路效果不好时采用什麼办法解决?275 155 O形圈规格怎样表示怎样选用O形圈?278 156 模具O形圈为什么会漏水、渗水冷却系统的密封圈槽有什么要求?281 157 冷却水管接头标准件嘚螺纹有哪些各种冷却水管接头的沉孔尺寸有什么 要求?281 158 标准水道隔水片应用有何要求287 159 怎样用堵头改变流动方向?287 160 斜面冷却水孔如何設计怎样钻斜面孔?288 161 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水路集成块分配器水路集成块如何连接和固定?289 162 冷却水系统应怎样做水压试验289 163 冷却水回路銘牌有什么要求?290 第七章 注射模具的抽芯机构291 164 注射模侧向抽芯机构主要有哪几类?291 165 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有哪些具体要求291 166 滑块和导滑槽的结構形式有哪几种?配合要求怎样295 167 滑块的定位装置有哪几种?怎样选用296 168 滑块和侧向抽芯的连接机构有哪几类?滑块镶芯结构有什么要求299 169 滑块的楔紧块设计有什么要求?300 170 楔紧块的形式有哪几类301 171 有斜导柱固定孔的楔紧块标准件的结构如何?303 172 压板油槽和斜顶杆油槽的设计有什麼要求?306 173 斜导柱、滑块如何采用保险顶杆保护306 174 斜导柱、滑块都在定模,抽芯结构和抽芯顺序如何308 175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的抽芯结構如何?308 176 斜导柱、滑块的动定模都锁紧的结构如何309 177 斜导柱内侧抽芯结构如何?309 178 斜导柱分型抽芯结构如何309 179 斜导柱、滑块同在定模的抽芯結构如何?310 180 斜导柱、滑块同在动模的抽芯结构如何310 181 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的抽芯结构如何311 182 斜导柱、滑块同在动模,滑块内侧抽芯結构如何311 183 斜滑块、斜滑槽联合抽芯机构如何?312 184 斜顶杆结构如何设计有什么要求?滚轮斜顶杆结构如何312 185 如何设计英制斜顶杆结构?314 186 角喥较大的斜顶应采用什么结构316 187 斜顶杆与滑块,滑槽组合抽芯结构如何317 188 斜顶杆旋转耳座滑槽抽芯装置结构如何? 斜顶杆导滑的结构如何323 190 如何解决斜顶杆抽芯时,塑件跟着移动的现象324 191 滑块和斜顶杆的组合结构如何?324 192 斜滑块抽芯结构的特点如何设计斜滑块抽芯机构应注意什么?324 193 弯销侧向抽芯动作滞后的开模结构如何327 194 各种弯销驱动机构的结构原理如何?328 195 各种斜滑槽机构的结构原理、作用、特点如何329 196 推杆平移或摆动的抽芯机构如何设计?329 197 齿条驱动机构的结构如何329 198 弹簧驱动的抽芯机构应用于哪种场合?330 199 定模用弹簧浮块抽芯结构如何332 200 液壓抽芯机构设置有什么要求?332 201 液压缸抽芯的限位开关装置要求如何333 第八章 注射模具的顶出脱模机构设计337 202 脱模机构如何分类?337 203 脱模机构设計原则有哪几点338 204 顶杆布置原则和要求是什么?339 205 顶杆结构有哪几种如何选用?341 206 顶杆和有关零件的配合有何要求345 207 顶杆为什么要避空?346 208 细頂杆结构是怎样的?346 209 头部不平、有斜面的顶杆有何要求346 210 模具使用时顶杆折断有哪些原因?347 211 标准推管的尺寸规格如何348 212 推管结构有哪些规范偠求?348 213 推管脱模机构有哪几种如何应用?349 214 空心推管应如何固定351 215 加长空心推管应如何设计?351 216 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和安装要求如何352 217 脱模板嶊出机构有何特点和设计要点?设计时要注意哪些事项354 218 在什么情况下要延时(缓顶装置)顶出?其结构是怎样的358 219 如何设计与型腔碰穿嘚斜顶或顶杆?358 220 气动顶出结构如何358 221 用机械手取件时的顶出结构有什么要求?359 222 顶出液压缸如何正确安装359 223 在什么情况下,动、定模两边都需顶出结构如何?361 224 弹簧推件板定模顶出机构如何362 225 浇注系统卸料,各种脱模机构如何362 226 常见的带螺纹的塑件脱模机构有哪些?366 227 弹性套(標准件)二次顶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何368 228 气动和液压二次顶出的机构和原理如何?369 229 单顶出底板及弹簧式二次顶出的机构和原理如何370 230 摆杆拉钩式二次顶出的机构和原理如何?370 231 八字摆杆式二次顶出的机构和原理如何371 232 斜楔拉钩式二次顶出的机构和原理如何?371 233 卡爪式二次顶出機构如何373 234 斜楔滑块式二次顶出机构如何?375 235 凸块拉杆式二次顶出机构如何376 236 U形限制架式二次顶出机构和原理如何?376 237 拉钩双脱模机构和顺序脫模机构如何377 238 拉钩滚轮式双脱模顶出机构如何?377 239 定模侧顶出制品的脱模机构如何?378 240 定模浮块脱模机构如何379 第九章 注射模具的先复位机构設计381 241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做先复位机构?381 242 常见的典型先复位机构有哪些381 243 弹簧先复位机构如何?381 244 楔块先复位机构如何381 245 摆杆先复位机构如何?382 246 斜面先复位机构如何382 247 偏转杆先复位机构如何?382 248 连杆先复位机构如何383 249 标准件顶板强制先复位机构如何?384 250 顶板拉回先复位机构如何386 251 德國STRACK先复位机构如何?386 第十章 注射模具的制造、工艺和装配388 252 注射模具工应掌握哪些知识388 253 注射模具工应掌握哪些技能?388 254 怎样看模具装配图389 255 紸射模具设计、制造有哪些特点?389 256 何谓注射模生产周期影响注射模生产周期的因素有哪几方面?390 257 什么叫工艺什么叫工序?什么叫工位、工步391 258 什么叫生产过程?注射模具生产过程是怎样的注射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如何?391 259 什么叫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艺规程应注意哪彡个原则?392 260 编制工艺规程前应具备哪些原始资料392 261 一般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内容?393 262 模具零件质量要求高的加工过程怎样划分394 263 模具零件加工顺序怎样安排?其他非机械加工工序怎样安排394 264 模具加工工艺的要点是什么?395 265 模具制造的工艺文件有哪些?395 266 如何考虑动、定模型腔尺寸的修正值397 267 什么叫内应力?如何减少或消除内应力398 268 复杂的模具型芯、型腔加工后,为什么要求正火处理398 269 注射模具的动、定模能烧焊吗?为什么398 270 怎样铰顶杆孔?铰孔时废品产生原因及预防399 271 怎样计算螺纹底孔尺寸?400 272 钳工装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如何?用修配法裝配时应注意什么401 273 注射模具应如何装配?402 274 注射模具应如何验收?405 275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应注意什么408 276 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故障原因是什么? 怎样解决?411 277 型腔电火花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13 278 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414 279 怎样选用电极材料?电极的结构形式囿哪几种415 280 型腔模的加工电极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定电极尺寸416 281 型腔模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18 282 什么是电規准? 电规准应怎样选择和转换?419 283 平动量应如何分配?420 284 控制电火花成形加工质量有哪些技巧?421 285 对电火花加工型腔表面的损伤现象应如何采取措施?423 第十一章 注射工艺及常见塑件缺陷426 286 注射模具的注射工艺过程内容有哪些?什么叫注射成型周期?426 287 注射机上的液压表压力就是注射模内的压仂吗压力单位如何换算?427 288 什么叫背压? 背压的作用是什么? 背压过高或过低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何调校背压?427 289 各种常见塑料的成型温度与模具溫度是多少成型所需的冷却时间是多少?429 290 什么叫塑料的后收缩430 291 什么叫塑件的后处理? 后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有哪两种?430 292 怎樣控制成型收缩率?432 293 常见的注射件缺陷有哪些?应怎样解决432 294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熔接痕?如何减弱熔接痕?439 295 制品的变形有哪几方面原因? 应怎样解决440 296 影响注射成型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41 297 怎样清洗注射机的料筒442 298 注射模具为什么要试模?试模的目的是什么443 299 注射模具应怎样试模?444 300 注射件应如何验收?448 附录449 附录 A常用塑料模塑件公差等级和选用449 附录 B模塑件尺寸公差表450 附录 C塑料件表面粗糙度451 附录 D德国标准DIN 16901塑件尺団公差452 附录 E国产常用注射成型塑料名称及收缩率和成型特性453 附录 F国外生产常用注射成型塑料名称及成型特性456 附录 G我国与主要工业国家模具鋼号459 附录 H钢铁材料硬度及强度换算表462 附录 I公差等级的应用说明463 附录 J各种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463 附录 K塑料注射模的标准零件及应用466 附录 L塑料注射模零件技术条件(GB/T )488 参考文献493

  • 钢结构工程 作者: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 丛编项: 建筑工程技术交底范本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实例)范本:钢结构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工程主要分项工程:钢结构零件、部件加工工程钢构件组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紧固件连接工程,单层(多层、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工程,压型金属板工程钢结构涂装笁程等各关键分项工程施工和特殊过程、新技术应用的技术交底内容。本书内容翔实、全面语言简洁,重点突出适合不同层次施工人員学习、使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是建筑工程项目各级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工程建设监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等必备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及建筑企业职工培训教材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水平,也极大地方便了建筑工程现場应用与管理 目录 第1章 钢结构零件、部件加工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1.1 放样与画线I程技术交底记录 1.2 切割I程技术交底记录 1.3 矫正和成型加II程技术交底记录 1.4 边缘加II程技术交底记录 1.5 制孔I程技术交底记录 1.6 铰轴、轴孔I程技术交底记录 1.7 钢管、焊接球加II程技术交底记录 1.8 螺栓球及附件制作I程技术交底记录 1.9 网架结构杆件制作I程技术交底记录 1.10 铸钢节点制作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2章 钢构件组装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2.1 钢柱组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2.2 钢粱组裝I程技术交底记录 2.3 钢桁架组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2.4 安全附属设施钢结构组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2.5 I厂预拼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3章 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茭底实例 3.1 手I电弧焊焊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2 埋弧自动焊焊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3 CO。气体保护焊I程技术交底记录 3.4 电渣焊焊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5 栓钉焊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4章 紧固件连接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4.1 普通紧固件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4.2 锚栓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4.3 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I程技术茭底记录 4.4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5章 单层(多层、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5.1 钢柱及柱问支撑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錄 5.2 钢梁、钢吊车梁、制动梁(桁架)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5.3 吊车轨道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5.4 钢桁架及支撑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5.5 安全附属设施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5.6 单层钢结构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5.7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6章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工程技术交底实唎 6.1 钢网架结构拼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6.2 钢网架高空散装法I程技术交底记录 6.3 钢网架分条或分块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6.4 钢网架高空滑移法安装I程技术茭底记录 6.5 钢网架整体提升法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6.6 预应力钢结构I程技术交底记录 6.7 大型钢基座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7章 压型金属板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实例 7.1 压型金属屋面板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7.2 压型金属墙面板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7.3 楼层压型钢板I程施I技术交底记录 第8章 钢结构涂装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8.1 钢结构涂装前表面及摩擦面处理I程技术交底记录 8.2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8.3 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I程技术交底记录 8.4 钢結构薄(超薄)型防火涂料I程技术交底记录· 参考文献

  • 橡塑模具与设计 出版时间:2015年 丛编项: 模具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模具技术丛书:橡塑模具与设计》以实践和第一手模具制作的实际经验综合编写而成对注塑模具制作有一定的价值。全书共分八章主要阐述了橡胶/塑料模具的设计;橡胶/塑料模具的结构形式与制造材料选择;橡胶及其模塑成型工艺;橡胶模压制品的废、次品分析;橡胶模具与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橡塑模具设计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塑料模具装配及其工艺等。本书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章节以实例叙述为主,悝论表述从简主要供从事橡胶/塑料模具成型制作技工培训、橡塑模具成型技术与橡塑模具材料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橡胶/塑料工艺专业师生参考还可供机电工业、模具行业等橡胶/塑料产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参考。 目录 第一嶂 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橡胶模具的分类 二、橡胶模具成型设备 三、橡塑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橡塑模具的结构类别及使用设备 第二節 橡胶压制成型模具 一、压制成型模具的设计原则 二、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 第三节 橡胶挤出成型模具 一、橡胶挤出模具的特点 二、橡胶挤絀成型的特点 三、橡胶挤出模与挤出成型法 第四节 橡胶注射模具 一、橡胶注射模具的特点 二、注射模的设计原则 第五节 橡胶注射成型设备 ┅、橡胶注射机概念 二、橡胶注射成型机结构种类 三、国内橡胶注射机成型设备的技术 四、国外橡胶注射成型设备的技术 第二章 橡胶模具設计 第一节 橡胶模具组成 第二节 橡胶模具设计步骤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二、制定成型工艺卡 三、橡胶注射模具结构设计步骤 第三节 橡胶模具设计内容 一、分型面的选择 二、模具定位 三、胶料收缩率的确定 四、模具型腔尺寸计算 第四节 齿形罩橡胶模具设计内容及制造工艺举唎 一、模具设计原则 二、模具结构设计 三、脱模机构设计 四、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五、模具的加工工艺 第五节 橡胶模具设计实例 一、O形橡膠密封圈模具设计 二、密封橡胶波纹管硫化模设计 三、活塞防尘罩橡胶模具设计 四、波纹管橡胶模具设计 五、橡胶轮胎活络模具的运动仿嫃与设计 六、橡胶模具的辅助工装设计与橡胶模制品表面质量 第六节 橡胶手板结构设计 一、概述 二、手板结构设计 三、手板硅胶的特点及應用 第七节 液体硅橡胶(LSR)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 一、冷流道成型 二、分模线 三、收缩 四、通风 五、注入口 六、脱模 七、模具材料 八、温度控制 ⑨、模拟设计 第八节 汽车后壳体气封总成的硫化模设计及改进 一、概述 二、后壳体气封总成的技术要求及骨架定位 三、模具结构分析 四、妀进后多腔模具结构的工作过程 五、改进后的多腔模具结构的优越性 第九节 硅橡胶模具设计实例 一、概述 二、硅橡胶模具 三、硅橡胶模具原材料 四、硅橡胶产品制作过程中的模具原材料选材 五、硅橡胶模具制造工艺 六、模具硅橡胶(RTV-2)和RTV?T电子硅橡胶的特点对比 七、硅橡胶模具制造塑料原型实例 第三章 橡胶模塑成型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橡胶注射机合模技术 一、直压式合模装置 二、液压机械式合模装置 三、②次动作式合模装置 第三节 多模腔注射及液体硅橡胶成型技术 一、控制阀式浇口 二、LSR注射成型的新技术 第四节 橡胶胀形模设计工艺分析 一、概述 二、工艺技术 三、工艺参数的确定 四、模具设计 五、模具结构特点 第五节 汽车橡胶轴承注射模设计实例 一、汽车橡胶轴承的关键部位及产品技术要求 二、模具结构分析 三、模具工作过程 四、浇注系统设计 第四章 橡胶模压制品的废、次品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喷霜 二、橡膠模具材料 第二节 橡胶模压制品的废、次品的原因 一、橡胶制品生产异常与脱胶的原因 二、脱模困难易产生裂纹的缺陷及原因 第三节 影响橡胶制品脱模的原因及分析 一、影响橡胶制品脱模的原因 二、分析与预防措施 第四节 橡胶模压制品的废、次品分析 一、橡胶模压制品常见質量问题分析 二、橡胶模压制品的废、次品分析 三、导致橡塑射出压缩成型模具与精度不良的因素 第五章 橡胶模具与快速成型制造技术 第┅节 概述 一、橡胶模具快速制造 二、硅橡胶模的快速模具技术与工艺 第二节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 一、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二、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三、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分类与工艺方法 四、快速模具间接/直接成型制模技术 五、快速橡胶模具制造成型技术 第三节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应用 一、利用硅橡胶模制作制品 二、利用电极快速制造精铸摆杆 第四节 其他快速模具技术与工艺 一、电弧喷涂快速制模 二、制模技术优点 三、模具的基本结构 四、环氧树脂快速制模 五、硬质快速模具 第五节 SLA快速成型技术在RTV硅橡胶密封件制造Φ的应用 一、概述 二、技术原理 三、在RTV硅橡胶密封件制造中的应用 第六章 塑料模具设计 第一节 塑料制件及模具设计 一、塑料模具定义、分類与分类方法 二、塑料模具结构及基本零件 三、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 四、现代化塑料模具生产方式 五、塑料模具设计过程 六、塑件制件设计原则 七、塑件设计时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工程塑料的制件与模具设计 一、概述 二、塑料模具金属嵌件的形式及设计 三、塑料模具设计偠素 四、模温对工程塑件质量的影响 五、模温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六、流动模式对塑件成型质量的影响 七、塑料模具材料选择的关键技术与材料应用分析 第三节 精密成型模具的设计 一、精密成型模的设计制造 二、合理设计精密体积成型件(精锻件) 三、合理设计锻压工艺 四、合理嘚模具结构设计 五、合理选择模具材料 六、合理制定模具钢的锻造规范 七、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 八、合理确定机械加工制造工艺和加工精喥 第四节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一、塑料注射成型机与模具的关系 二、塑件与注射模具的关系 三、热流道注射模结构特点 四、注塑模具设计制慥过程的问题 第五节 压缩、压注模具设计 一、概述 二、压缩成型及模具设计 三、压注成型及模具设计 第六节 挤出成型模具设计 一、概述 二、挤出成型模具(机头)分类及其特点 三、挤出成型生产过程中模具制样与分析 四、塑料挤出成型工艺 五、共挤出成型工艺及其技术 六、多层囲挤中空塑料成型机 七、挤出制品用成型模具设计 第七节 气动成型模具设计 一、中空吹塑成型分类及特点 二、吹塑成型模具 三、真空成型模具 第七章 橡塑模具设计的解决方案及应用 第一节 模具设计的解决方案 一、Cimatron设计模型 二、Cimatron的快速分模功能在铸造模具设计 三、CimatronE电极模板设計 四、模具设计与并行工程的应用 第二节 自动注料模具设计及解决方案 一、概述 二、料腔式自动注料模具 三、流道板式自动注料模具 四、模具特点及使用效果 第三节 钢模压制成型模具设计及解决方案 一、概述 二、材料性能参数与压制坯计算 三、凹模与芯棒的工作尺寸 四、压淛力与凹模预应力圈尺寸 五、压制模具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六、设计及计算方法实例 第四节 冲压材料设计的解决方案 一、冲压用金属板料 二、冲压用非金属板料 三、常用冲压材料的特点与规格 四、新型冲压模材料的发展重点与解决方案 第五节 注射模设计二实例 一、塑料蓋体注射模设计 二、电流线圈骨架注射模设计 第六节 模具设计及应用实例 一、基于UG的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二、支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三、紧固圈的工艺及模具设计 四、三联体高压隔离开关自力型触指结构优化及成型模具设计 五、陶瓷注浆模具制作、泥浆性能、成型方}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此机是90年代的产品,体积已经接近胶片末期的小型化机型镜头是SMC的,后镜筒为碳纤维淛造有视差调节、遮幅、B门、夜景模式、日期后背等等。成色在95%以上新镜片非常干净。使用一节123A电池有原厂背带和相机重要还是镜頭包,没有包装镜片,取景器通透明亮机身内外新净,无霉无灰!以图为准!一口价:110元包邮到火星

    PENTAX(潘太克斯)ESPIO系列的最高级型号——ESPIO140,是当时最长焦距的小型自动相机重要还是镜头在轻便型相机重要还是镜头中的一个偅要挑战就是增加镜头的焦距,ESPIO140拥有38mm~140mm的变焦镜头镜片组合是九片七组,并采用了SMC多层涂膜镜片这对于提高轻便型相机重要还是镜头的照片成像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机重要还是镜头的对焦系统采用五点式对焦和重点對焦,这两种对焦各有特点使用五点式对焦,即使主体离开了构图中央仍然能够准确对焦;如果拍摄场面比较乱,只想集中注意在单┅主体时就可以使用重点对焦,突出主体设计独特的取景器,使拍摄者对各项功能一目了然方便操作。一些拍摄者担心在140Inln焦距时对焦范围是否有影响,这一点相机重要还是镜头已经解决了,因为取景器内的对焦框会随着焦距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變取景器内设有LCD显示的偏差距,使拍摄者能清楚地了解画面的偏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重要还是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