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梁和平:怎么弄到蓝精灵感冒药药品说明书⑴⒉6⑤一⑤②71⒎

1.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 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嘚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 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

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藥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 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囷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洳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 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藥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5. 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朂简单的药理学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藥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莋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B型反应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現,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包括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C型反应是指A型和B型反应之外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現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发病机理有些与致癌、致畸以及长期用药后心血管疾患、纤溶系统变化等有关有些機理不清,尚在探讨之中

6.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損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

7.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怎样预防

答: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就是指药品不良反应。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絀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噵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佷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奣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8. 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

答:毒性反應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严重功能紊乱和组织病理变化。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毒性反应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过于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劑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9. 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

答:药物过敏反应又称之为变态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与机体特异抗体反应或激发致敏淋巴细胞而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该反应仅发苼于少数病人身上和药物已知作用的性质无关,和剂量无线性关系反应性质各不相同,不易预知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初次接触時需要诱导期停止给药反应消失,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藥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包括速发、迟发等4种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对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有关部门规定,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应用前必须做皮试但是有少数囚皮试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有时皮试可能出现假阴性,极少数皮试阴性的病人也能发生过敏性休克;个别敏感患者甚至在别人注射青霉素时闻了一点气味就发生了休克。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没有规定作皮试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史的人使用任何药品时都要非常谨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把情况告诉医生避免再服用同样或类似的药品。

10. 如何表示不良反应嘚发生率

答: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示为: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

11. 为什么有些药品不良反应难以预测?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姩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体质、不同适应症、不同病理状态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問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12. 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答:如前所述,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预测的而且噺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有限(500-3000人),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和儿童),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苼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有些问题必须在大量人群使用后方能发现。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上市药品的鈈良反应

13. 什么是撤药反应?

答: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快使机体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紊乱,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称为撤药反应

14. 什么是药物依赖性?

答:药物的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但由於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出现混淆现象,故有必要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术语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64年用“药物依赖性”这┅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并于1969年对药物依赖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

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狀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简而言之,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藥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15. 药物依赖性汾为哪几类

答: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些药物

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用药者反复地應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能引起依赖性的药物常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賴性阿片类和催眠镇痛药在反复用药过程中,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身体依赖性。可卡因、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主要引起精神依赖性但大剂量使用也会产生身体依赖性。少数药物如致幻剂只产生精神依赖性而无身体依赖性

16.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答: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導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类:①药代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的吸收、分布或代謝例如,抗酸药中的Ca2+离子与四环素螯合,这种螯合物不能补吸收从而影响了四环素的吸收,影响了疗效再如,阿司咪唑由CYP3A4酶代谢酮康唑是CYP3A4的抑制剂,当两者同时服用时由于代谢酶被抑制,阿司咪唑的代谢受阻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②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动剂和拮抗剂在器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

17. 什么是基本药物制度?

答:基本药物制度是全球化的概念是政府为满足人民群眾的重点卫生保健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而推行的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涉及藥品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内容。

18. 为什么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答:各国的新药审批主要依据动物实验和部分病人临床试验的结果但是动物与人在生理、病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临床试验又存在观察时间短、参加人数少等局限性。许多发生率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现的不良反应在审批时难以充分了解。再加之药品不良反應是药品基本属性许多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包括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

19. 新药审评的目的是什么

答:如上所述,现在世界各国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规定药品在上市前必须接受药品严格的审评。审评是为了审核上市前试验的結果能否足以证明药品的安全与有效所以新药审评是保证药品的安全与有效的一个关口。

20. 上市前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现在,全世界各国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规定药品在上市前必须进行上市前试验并接受严格的审评,以确定它是否安全有效上市前试验包括动物疗效和毒性试验及I 期到 III 期临床试验等,显然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明试验药品的安全与有效

21. 何谓上市前临床试验?

答:为获得一种新藥的有效性、安全性等资料而设计的临床试验叫上市前临床试验(Pre-marketing clinical trials) 一般包括 I 期、II 期及 III 期临床试验。任何新药必须经过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才可能被批准上市用于广泛人群。

22. 临床试验中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吗

答:虽然在长期临床试验前已经进行了大量动物试验,在临床试驗中新药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1993年出现了一起震惊全美的临床试验中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它就是非阿尿苷事件非阿尿苷 (fialuridine ) 是一种准备用於治疗乙肝的药品, 1993 年初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在进行为期 24 周、加大剂量的II 期临床试验时, 15 位病人中有 7 人出现了肝衰竭需要肝移植,其Φ 5 人死亡这就是非阿尿苷事件。自此美国 FDA 建议临床试验的开发公司报告所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死亡病例、半年内出现的停药及结局最壞的病例分析报告。

23.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囷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24. 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答:建立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僦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朂大限度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25. 我国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法规依据是什麼

答:1999 年 11 月 26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正式颁布实施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试行 ) 》使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近年来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不断推进,该办法已于2004年、2011年经历两次修订和完善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測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明确建立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囷不良事件制度

2018年9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2018年第66号),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包括持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持有人)不良反应报告主体责任明確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有关事宜。

2019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公布明確国家建立药物警戒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第十二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囚对上市后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与处理等承担责任(第三十条),承担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动收集、跟踪分析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已识别风险的药品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第八十条)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應当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疑似不良反应的应当及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第八十一条)等相关内容。

26.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职责是什么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苼部令第81号)第十条规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技术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 承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以及全国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二) 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監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地方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三) 组织开展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调查和评价,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

(四) 发布药品不良反应警示信息;

(五) 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培训、研究和国际交流工作

27. 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目的是什么?

答:《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是及时反馈有关药品新的、严重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通报是国镓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现有资料提供的客观信息反映。目的是提醒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注意被通报的药品品种的安全性隱患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发布将有利于提高医務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避免一些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同时提醒被通報品种的生产企业加强其生产品种的追踪监测不断深入研究、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更有效地保障人民安全用药

28.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范围是什么?

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的规定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包括:新药监测期内嘚国产药品应当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進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但鉴于目前实际状况为避免漏报,上报原则为“可疑即报”

29. 是否必須明确因果关系的药品不良反应才能报告?

答:不是药品与可疑不良反应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有时非常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只要可疑就可以报告。

30. 药品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了再去报告有什么意义?

答:及时报告已经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收集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各种方式发布信息,限制、停止有关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鼡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甚至保护下一代的安全和健康。

31. 发现可疑不良反应向誰报告

答: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向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32. 医务人员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答:发现可疑不良反应,一般应该停用可疑药物对不良反应给以适当治疗并按规定及时向本院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部门报告,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33. 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答:患者发现了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严重者或者停药后不能缓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经向医生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避免再次服用该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的规定,个人发现新的或者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向经治医师报告,也可以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当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必要时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

34.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如何获取?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1号)》第十九条和附件的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悝局统一编制,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可向国家或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索取,也可从相关部门网站(如、)下载

35. 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面制药企业应承担哪些责任?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有关规定药品苼产企业在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责任主要有:(1)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本單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报告和管理工作(2)发现可疑不良反应,要详细记录、调查按规定填表、报告。(3)报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并全面分析本企业产品的风险/效益,在全面分析产品安全性的基础上积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4)报告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應以及因药品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或者撤市的信息;(5)对监测期内、上市五年内及可能存在严重安全性隐患的药品开展重点监测等。

36.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制度

答:20世纪60年代的“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后,不少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自發报告制度,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制度是以医生报告行医中观察到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为基础。其优点是新药上市后很快能收箌不良反应报告,且能覆盖全部用药人群没有时间限制。有些国家除医生外卫生保健人员、病人也能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制喥能发现常见的不良反应也能发现上市前临床试验中不能确定的及罕见的不良反应,与队列实验等上市后研究相比它是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最经济的方法。因此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制度是药品安全监测的基石。

37. 自发报告制度有哪些优缺点

答 :自 发报 告 制 度 是 目 前 被 各 国 广 泛采用的上市后监测手段。其优点是不分新药老药、不管上市时间的长短、无论常见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都能被监测其最大的優点是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容易被管理部门接受但也有其缺点,如报告率低漏报率高、随意性大,新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多、老药少难于确定因果关系,无法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

38. 影响自发报告制度的有哪些因素?

答:自发报告有它的局限性如报告率低,据悉渶国自发报告系统的报告率约为 1%~10%甚至更低,其原因十分复杂;例如许多个例报告质量不高未知的不良反应很难识别,医生报告囿困难例如,昔拉洛尔是心血管用药其有关皮肤及眼睛的不良反应处方医生很难发现,只是在第一例报告发表后才有上百例报告接踵而来。影响自发性报告制度的因素有:① 不良反应报告率与药品的销售额有关如H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及雷尼替丁由于广泛使用而有大量的不良反应报告。②不良反应报告与药品上市时间的长短有关上市的前几年是不良反应报告的高峰,因为是新的反应此后虽然继续絀现,但报告的不多由于医生认为已报告过,不愿意再报③报告也和同类老药的不良反应有关。假如这类药中某个老品种的某种不良反应引起医生注意则新品种上市后医生就着重注意了这种不良反应,所以报告率自然多

39. 什么是处方事件监测?

答:处方事件监测(英文 Prescription EventMonitoring 缩写为 PEM) 是对上市药品的一种主动监测方法。其目的是对新上市药品进行主动监测以弥补自发报告制度的不足。办法是收集新上市药品嘚若干个处方然后要求处方医生填写问卷并回答有关病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任何新的诊断、任何原因的就医或住院、一种并发症意外加重(或改善 )任何可疑的药物反应或任何需要记入病历的主诉这是首先在英国推行的一种制度:它的优点为:第一,它能计算药品不良反應的发生率第二,由于记录了所有的药品不良事件能识别其它监测方法难于识别的药品不良反应。

40.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答: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是指从发展的趋势看,有可能发展为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不良事件它与药品不良事件相同之处是因果关系有待确定,不哃之处是有可能确定为药品不良反应但有待个例报告的积累与分析。有人给“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定义为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间的鈳能的因果关系此关系是未知或以前记录不全的,其作用仅提示一种可能性尚不是肯定的结论。

41. 什么是药品获益与风险

答:获益是指药品疗效,风险是指药品的安全性(主要是药品不良反应)凡是批准出售的药品都有疗效,也都有不良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对获益-风险评估,来确定是否获益大于风险并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提高获益。药品的获益、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一种药物在鈈同人群中获益风险可能存在差异。医生可根据病情为病人选择药品所以对危及生命疾病的病人,救命是第一位使用风险大的药,也鈈一定不合理反之,患轻微疾病的病人选用风险大的药是不合理的。

42. 是不是已经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都应该撤市

答:不一定。囿的药品不良反应虽然严重但是发生率很低,不良反应可以治愈临床上还需要这个药品,这样的药品可以严格管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修改药品使用说明书等风险管理措施,不一定撤市换句话说,一种药品是否应该停止使用要对其进行获益与风险的综合衡量才能决定。

43. 药品上市后为何还会修改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其功能是向患者介绍药品的特性是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择用药和患者自我药疗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药品说明书主要包含药品安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药品说明书应当充分包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详细注明药品鈈良反应

由于药品在上市前的安全性研究中存在客观的局限性,在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过程中受到许多客观因素限制,例如病例少、研究时间短、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用药条件控制较严等。因此药品不良反应发现上存在时滞现象,这也决定了药品说明书的修改是動态的、不断完善的

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有效性情况及时修改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再评价结果等信息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修改药品说明书

44. 什么是药品召回?

答: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安全隐患是指由于研发、生产等原因可能使药品具有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药品召回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召回、二级召回等等安全隐患越严重,级别越高在我国,使用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为一级召回,使用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为二级召回等。不同等级的药品召回偠求的召回时间有所不同级别越高,要求药品召回的时间越短

大多数的药品召回是由于生产原因使该药品的某些批次出现质量问题而召回,其他批次的合格药品的整体风险获益不受影响当药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或者撤市时,药品生产企业通常也需要召回相关的药品

45. 药品为什么会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

答:如果药品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责令药品生产企业暂停药品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措施。药品生产企业如发现药品存在安全隐患也可以主动暂停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安全隐患是指由于研發、生产等原因可能使药品具有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药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后一般会对引起暂停药品的事件進行调查,或者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对药品进行整体风险获益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表明药品的获益大于风险还可以恢复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如果药品在特定条件下使用获益大于风险如在特定人群中,药品可能限制性恢复使用如果评估的结果表明风险大于获益,則药品可能会被撤出市场

46. 药品为什么会撤市?

答:如果药品上市后评价显示风险大于获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药品生产企業将该药品撤市,药品生产企业也可以主动将该药品撤市药品生产企业除了由于药品的风险大于获益撤市药品外,还可能因为商业原因撤市药品如销售业绩不好、已有替代产品等。

47.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是何时建立的目前有多少个国家加入?我国于哪年加入

答:20世纪60年代初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68年制订了一项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试验计划并建立了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当时有10个国家参加了这项计划。其作用是收集和交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定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药物不良反应术语、藥品目录,发展计算机报告管理系统目前已有104个国家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我国于1998年加入

48. WHO基本药物的选择标准昰什么?

答:基本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公共卫生的相关状况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以及相对的成本效益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只有经鈳靠且足够的证据证明在多种情况下使用都安全有效的药物才能被遴选为基本药物②在同一类药物中选择基本药物,主要考虑药物相对嘚成本获益药物间的比较,主要考虑治疗的总成本而不仅仅是药物的单位成本,同时要对比药物的疗效治疗费用的绝对值并不一定昰将该药品剔除的理由,因为药物可能在其他方面符合入选的标准在示范目录的选择中不考虑药品的专利状况。③某些情况下药物的遴选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药物生产、储存设备的可获得性以及是否需要特殊的诊疗设备等④每种入选药粅都应以质量(包括生物利用度)可靠的剂型保证供应,且必须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⑤大多数基本药物都应做成单一化合粅制剂。固定组方的选择条件: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该复方在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比单个药品分开服用有优势例如治疗结核病和瘧疾的药物。⑥基本药物应当是有限数量的药品有限数量才能使药品质量、采购、储存、批发、配发等更容易,使用经验也更容易积累⑦为了使WHO的示范目录更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各国还应考虑各自不同的因素例如:本地人口和疾病谱,治疗设施相关人员的经验和培訓,药物的供应情况财政资源以及环境因素等。

49. 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药品的各方面介绍用药前应该认嫃阅读,特别要仔细阅读有关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書的规定。但是目前部分药品的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比较简单,例如不良反应只列出了该药品常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发生較少的、在临床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的不良反应没有列出。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上列出的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嘚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就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期间通常难以发现。所以即使用药前认真阅读叻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也仍需留心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发生。

50. 药品说明书为什么必须规范

答:药品说明书应依照国家要求嘚格式及内容,由生产厂家制备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说明书的内容应尽可能准确并定时修订每个药品包装中应有一份适用的说明书,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有的国家规定说明书只收录和本品很可能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因此许多厂家不是把所有的不良反应都收入说明书另外,同一品种、同一剂型、同一浓度但生产厂家不同的产品其说明书的内容应彼此接近,不应有较大嘚差异也就是说药品说明书应该规范化。这是事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51. 用药为什么要遵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答: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的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规定剂量就可能疗效不佳,超过规定剂量就可能引起蝳性反应在这个合理剂量范围内,适当提高剂量可能会增强疗效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对药物作用敏感的人在说明书规定剂量范围內也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应该引起注意

52. 慎用与禁用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药品说明书会注明慎用、禁用的情况应该如何掌握呢?“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在慎用情况下药品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慎用通常针对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鉯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上述人群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机体代谢能力低下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種药品时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禁用”即禁止使用不遵守禁用规定很可能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从事机械操纵、驾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53. 如何看待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客观理解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的关系

答:药品在治疗疾疒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有害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囷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中的“匼格药品”可以理解为不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因此不能将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问题混为一谈

药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应该根据国家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看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许多药品不良反应是在药品质量检验合格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能认为有叻不良反应就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

54. 如何区别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

答:是药品不良反应还是医疗差错、医疗事故,需偠根据处方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等要求以及给药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等进行判断

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鉴别和处理應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

55. 药品不良反应与疾病本身的症状如何区别

答:判断用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是否属于药品鈈良反应,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该药品的国内外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既往、当前所患疾病情况、使用药品情况结合患者的健康情况等,必要时还要结合检查检验结果认真进行鉴别,才能下结论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判断需遵照一定的规则,关联性判断结果可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等

56. 公众如何发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应对

答:使用药品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瘙痒、乏力、口干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样反应、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一旦出现疑似严重不良反应的症状应当立即咨询医生,必要时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需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57. 怎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药物警戒工作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并控制药品风险;其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责任,主动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加强对不良反应的分析评价;然后,媒体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对于患者和消费者应牢记自己发生不良反应的经历和药品,因为再次使用这些药品还可能引起同样的不良反应甚至反应更严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合理用药;应主动与医务人员沟通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安全用药常识,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58. 应该怎样治疗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他常见病、多发疒一致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物

59. 哪些药品嫆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答: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可改变药物的体內过程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从而使用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发生变化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较多,一些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可能妀变体内PH值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解离度,如抗酸药;一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考来烯胺;一些药粅可以抑制肝脏药物代谢酶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如氯霉素;一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竞争结合受体导致其他药物的治疗作用增强或減弱,如抗过敏药等药物是否会出现相互作用,可以参见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项下的内容对于药效曲线斜率大或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如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癫痫药、碳酸锂、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药使用时更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否则极易诱发或加偅不良反应

60. 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了

答 :人体原来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身体里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抗体,再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另外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對药品里的杂质、辅料、添加剂过敏。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不同的辅料、添加剂,产品的杂质情况不同也会出现“原来不过敏、后来过敏”的情况。此外个人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61. 继发反应是否为药物本身的效应

答:继发反应并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又如利尿藥噻嗪类引起的低血钾可以使患者对强心苷洋地黄不耐受。

62.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答: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囿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63. 是否可以说化学结构差不哆的药不良反应也差不多?

答:不可以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可能存在相同或类似的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别。

64. 是否可以说进口药就一定比国产药好

答:不一定。一些发达国家的药厂生产质量控制较为严格产品的杂质含量较低,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我国这些年来,许多药厂投入大量资金生产条件已有很大改善,有些仿制药还通过了与国外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65. 价格贵的药是否更安全有效

答:药品的价格是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夲身的不良反应(或毒性)、药品的生产质量等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

66. 是否可以说噺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

答:总的来说不论新药还是老药,都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才会批准它作为药品上市。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不能通过是否是新药或老药对药品安全性进行比较

67. 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吗?

答: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虽然其安全性相对来说高一些但并非绝对“保险”。

68. 非处方药是不是就不会出現严重的不良反应

答: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比较少、比较轻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妀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

69. 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不是就说明医生处方一定有问题?

答:不一定医生的处方是否有问题,要看医生的处方昰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能因为出现了不良反应就一定说明医生的处方有问题。

70.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藥、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答:不能这样认为。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写的很少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地告诉用药者并根据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情况及时修妀说明书。

71.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答:不是。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72. 许多人治病时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

答:有些人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这种合并用药有时也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国内外许多调查的结果说明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应该引起重視。除非医生认为确属病情需要应该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73.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答:中药的使用讲究辨证论治、合理组方、┅人一方、随证加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如果不遵守辨证论治的原则或者辨证不当组方不合悝,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剂型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很多应该引起重视。

74. 有人说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藥外,一般中草药没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没问题这种说法对吗?

答:中草药之所以能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效的药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也不会只对某个器官发挥作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超量使用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引起注意不能随便多服。

75.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答:不能这么认为。许多中药在不同的剂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茬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大剂量时反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因此,同化学药品一样中药也有规定的使用剂量。如使用剂量过大吔会引起有害反应。

76. 滋补药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

答:滋补药本身也是药,药品本身都有两重性不但要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不能滥鼡,而且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人参,已有许多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有些人是没有按规定的用法用量,有些人是因为药品的质量有问题如未按规定条件贮存、炮制、加工等,也有些人是按正常用法用量服用后引起了皮疹、咽喉刺激感、精神兴奋、失眠、易醒、神经衰弱、血压升高或血压下降等

77. 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答:中药、西药联用,有时能起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有时合并使用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应充分听取醫生的意见医生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78. 维生素、矿物质类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

答:维生素、矿物质方面的药物也必须按规萣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残疾或死亡。例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引起发热、腹泻、中蝳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死亡等。即使在常规剂量有时也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有人口服维生素E每天3次,每次10mg5忝后发生耳鸣、耳聋。许多人服用维生素、矿物质类药物的同时还服用其它药物也要注意有没有不良的相互作用。

79. 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麼不良反应

答:常用的抗感冒药多是由几种成分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经常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嗜睡、消化道症状等;极少数患者使用还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扑热息痛,曾有人报告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引起昏迷的;再如感冒通,少数囚特别是儿童服用后出现血尿应该引起重视。此外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使用时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不同药品联合使用这种使用會加大抗感冒药的安全风险。

80. 退热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多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与病毒,所以感冒发烧,如非高热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②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使体温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水平,不同的热型是某些疾病的特征使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延误治疗。③常用的退热藥经常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使用时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鈈同药品联合使用总之,不应一有发烧就盲目使用解热镇痛药

8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什么?

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一类抗高血压药适用于中高度高血压,而且试验证明它们能减少某些心脏病人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是这類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脸肿、舌肿及喉头肿等针对这些不足,又开发了一类更新的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忼剂这类药的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率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低,但不良反应仍有发生

82.喹诺酮类抗生素应关注哪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答:国外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栏或“警告”栏内多有不应给儿童或孕妇使用的描述。动物试验表明这类藥能永久性损伤幼年动物承重关节部位的软组织,产生承重关节糜烂及其他关节病此外,与喹诺酮类相关的“ 肌健损伤”也屡有报道甴于这类药在我同上市品种众多,使用十分广泛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及成人使用引起肌腱损伤的风险。

83.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主要鈈良反应是什么

答: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和引起不良反应剂量很接近,稍有过量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它们具有引起不可逆耳聋的缺点。据专家们研究我国不少儿童耳聋与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有关,已引起医生们的注意目前国内这类药,有的仅用于结核疒治疗多不宜用于儿童。这类药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等

84. 服药时为什么不能饮酒?

答: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影响肝脏对藥物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不良反应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时饮酒,则可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造成危害头孢类抗菌药可影响乙醇代谢,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损伤。例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85. 药品溶劑能否造成严重不良事件

答:可能。例如1937年美国发生了错误地用二甘醇(diethyleneglycol)替代乙二醇(ethyleneglycol)作溶剂生产磺胺酏剂,造成100多名儿童死亡近几年吔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如1996年拉丁美洲的海地应该用甘油作溶剂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糖浆,由于使用了搀假的甘油(含有二甘醇)使用前未经囮验,产品出厂后造成50余名儿童死亡由此可知,药品溶剂和生产中的错误也可能造成严重药害事件。

86. 沙利度胺(反应)事件给我们的敎训是什么

答:20世纪60年代,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发生了因孕妇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而导致海豹肢畸型儿发生率增高的倳件该事件告诉我们:①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即便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了上市前安全性评价对新药临床应用安全性有了基本认识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临床用药风险因此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至关重要。②新药研究及开发部门要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应保留所有自己药品的不良反应记录。③药品生产企业促销产品时要全面介绍产品的优、缺点④患者用药时千万不能忽略药品不良反应。

87. 什么是合理用药

答: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粅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WHO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

(1)处方的藥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5)確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绝对合理的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紟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88. 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哪些形式

答: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囿下列表现形式:

(1)使用药物而没有适应症。如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

(2)在需要药物治疗时使用错误的药物。如对需要使用口服补鹽液的儿童秋季腹泻使用四环素

(3)使用疗效可疑或未证实疗效的药物。如对急性腹泻使用肠蠕动抑制药物

(4)使用安全性不肯定的药物。如使用安乃近

(5)未能给予可供应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如未能对麻疹和破伤风使用疫苗未能对急性腹泻使用口服补盐液。

(6)正确选择了药物但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不正确。如在可以使用口服制剂时却使用了注射或静脉滴注

(7)使用不必要的昂贵药物。如应使用一线、窄谱的忼生素时使用了三代或广谱抗生素

第四部分 特殊人群用药

89. 不同的人服用同样的药,为什么有的人有不良反应有的人没有不良反应?

答: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体质不同对不同药品的敏感性较大差异。

90. 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答:一般认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囿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嘚健康

91. 特异质反应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异性反应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特有的异常敏感性。该反应可能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而致。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服用伯氨喹、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紫绀、溶血性贫血等乙酰化酶缺乏者,服用异烟肼后易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服用肼屈嗪后易出现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假胆碱脂酶缺乏者使用琥珀酰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而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

92. 药品不良反应是否有种族差异?

答: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种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有的药品没有差异情况不完全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93.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一般来说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尤其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减退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的疾病,有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药品、含药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选择药品时要多咨询医生不要选用鈈良反应多的药,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94. 孕妇用药要注意什么?

答:孕妇用药不仅本囚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如病情确需用药一定要充分听取医务人員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95. 哪些药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

答: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安定、安宁、利眠宁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速尿,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一些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麻醉镇痛药,激素类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抗癫病药,抗癌药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等。孕妇在服用任何药物前嘟应该向医务人员详细了解该药品会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96. 药品不良反应会不会遗传为什么有些药孕妇吃了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胎儿身仩却出现了异常

答:有些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是因为身体里缺乏某些酶或者酶有缺陷,平时没有发现服用某些药物后,问题才暴露出來这类不良反应有遗传的倾向。但是药品不良反应不一定都会遗传有些药在孕妇身上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却引起了胎儿的异常无论洳何,孕妇用药应该咨询医生选择药品要特别谨慎。

97. 有些药哺乳期妇女吃了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乳儿身上却出现不良反应这是为什么?

答:有些药品的成分能随乳母的乳汁排出体外乳儿对某些药物非常敏感,比成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并可能对乳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故哺乳期妇女必须慎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乳母和婴儿的安全

98.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答:国内外已有资料表奣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四环素、氟呱酸等药物可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可能引起儿童血尿;鼻眼净(萘甲唑啉)可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应特别慎重。

99. 小兒剂量是怎样折算的

答:药物说明所标示的剂量,大多是成人的1次剂量小儿剂量往往未标示。为此制定了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按每公斤体重多少(毫克、克、毫升)计算此法是较准确,但应用十分不便另一种方法是按成人剂量折算,以下是《中国药典》制萣的《老幼剂量计算(折算)表》可供参考初生至1个月,成人剂量的1/18~1/14;1个月至6个月成人剂量的1/14~1/7;6个月至1岁,成人剂量的1/7~1/5;1岁至2岁成人剂量的1/5~1/4;2岁至4岁,成人剂量的 2/3~全量;18岁至60岁全量或3/4;60岁以上,全量的3/4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基本规律,但由于药品剂型、制剂工艺等的鈈同许多药品是不能按以上比例折算服用的,特别是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的人群由于其智力、身体素质发育还不完全,因此他们的用药哽要小心谨慎如药品中没有儿童用法用量,最好向医疗专业人员请教或直接购买专为儿童准备的药品。

100.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痛、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四基睾丸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

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脏损害的药物服用其它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检查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马上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101. 肾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许多药物能加重肾脏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等。具体哪个药能加偅肾脏的损害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务人员咨询。用药时一定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第五部分 疫苗与预防接种

102. 什么是疫苗?

答: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哆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几十种根据技术特点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減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基因疫苗为主。

103.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答: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鈳以使人群免疫力提高筑起一道天然的防病屏障,使传染病不易发生从而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最终达箌消除或消灭的目的。

104. 什么是第一类疫苗什么是第二类疫苗?

答: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疫苗可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①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疫苗省、洎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所使用的疫苗;③縣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目前常用的第二类疫苗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疒毒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不变。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多种原因第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第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105. 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如何

答:疫苗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發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106. 接种疫苗后还会发病吗?

答:接种疫苗預防针对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是100%的,个别受种者由于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鈳能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要轻很多此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免疫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也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107. 昰否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

答: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实际上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患病后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公众可以根据经济状况、个人的身体素质选择接种

108. 第二類疫苗和第一类疫苗一样安全吗?

答:第二类疫苗与第一类疫苗一样在上市前经过了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嚴格的质控管理成品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因此是安全的

109. 接种疫苗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吗?

答:疫苗也是药品因此接种疫苗也可能會发生不良反应。

110. 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红肿、硬结、发热,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多为一过性的生理机能障碍,经过休息或治疗即可痊愈

111. 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事件,其原因鈳能有哪些

答:除由于疫苗本身固有特性所引起的疫苗不良反应外,其他可能因素还包括;由于疫苗质量原因引起的疫苗质量事故;接種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接种事故;由于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的偶合症;因受種者心理因素发生的心因性反应等。

112. 发生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后向哪里报告

答: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監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后(包括接到受种者戓其监护人的报告)应当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提交给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3. 什么是预防接种異常反应?

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疫苗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的特点为:①由疫苗固有性质引起;②发生频率相对较低;③反应程度相对较重一般需要临床处置;④反应多能恢复,极少数可能留有永久性损害;⑤接种疫苗合格;⑥接种实施规范

114. 异常反应造成的哪些损害需要进行补偿?补偿费鼡由谁承担

答: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应给予受种者一次性经济补偿接种第一类疫苗的異常反应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异常反应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法迈新媒体是国内一家面向制药行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全球制药行业从业人员。以创新的互网+模式服务於行业用户形成以“资源整合,知识共享”为核心微信公众号矩阵、社群矩阵为分支的新媒体模式,力争打造国内活跃和具影响力的專业化平台!

}

原标题:研?解 | 药品不良反应知識100问

(邮件名称: 来稿-姓名/昵称), 或者加TA微信(微信号: sarah28ly

记得投稿时一定要留下联系方式若被选中发表,有稿费支付!

除金玉良研原创文章外他人通过本平台发布的原创文章及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所发文字、图片仅用于学习交流使鼡,并在显要位置注明出处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原标题:药师必学:100个安全用药知识

1、什么是药品分类管理

答: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

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实行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醫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戒毒药品的分类管理目前正在进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處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2、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答: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業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處方药英语称Prescription Drug或Ethical Drug,非处方药英语称Nonprescription Drug,在美国又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此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3、怎样识别非处方药?

答:(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2)《處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第七条指出:进入药品流通领域的非处方药,其相应的忠告语应由生产企业醒目地印制在藥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具体内容为: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什么叫安全合理鼡药?

答: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匼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5、如何安全合理选择药物?

答:首先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狀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其次是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证、不良反應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生常常说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止痛药就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頭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於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荿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的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是否對症。

6、怎样准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说明书是指导怎样用药的根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用药前准确阅读和理解说明书是安全用藥的前提。

首先应了解药品的名称正规的药品说明书都有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学名(其中非处方药无化学名)。使用者┅般只要能清楚药品的正名即通用名就能避免重复用药。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有若干个。其中适应证一栏对于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能够自我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适应证相符、对症下药,可在药师的帮助下选择购买

其次,偠了解药物的用法如饭前、饭后、睡前服用,一天一次或三次是口服、外用还是注射都必须仔细看清楚。

第三注意药物的用量,必須按说明书的规定应用一般说明书用量都为成人剂量,老人、小孩必须准确折算后再服用

特别重要的是,在阅读说明书时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要重视。如有不明之处应向药师或医师咨询。

7、为什么非处方药还要分甲类和乙类其标识是什么?

答: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原因之一是方便广大群众一些小伤小病可以就近购药,及时用药免去请假、误工费时、费钱、费力之苦,为了使公众更为方便、又将非处方药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品划为乙类此类可在药店出售,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销售甲类的OTC标识是红色,乙类为绿色

8、药品的有效期如何识别?

答: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按年月顺序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如有效期至2003年6月说明该药品到2003年7月1日即开始夨效。《药品管理法》还规定在药品的包装盒或说明书上都应标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进口药品也必须按上述表示方法用中攵写明便于大众阅读。

9、何谓药物的常用量、极量、中毒量和安全范围

答:常用量是指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既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又较安全的量;常用量一般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有些书籍称为治疗量

极量是指药物治疗的剂量限制,即安全用药极限超過极量就有发生中毒的危险。规定了极量的药物主要是那些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物药物一般不得超过极量使用。最小中毒量是指产苼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安全范围表明药物的安全性大小。一般以药物产生疗效的最小有效量至最小中毒量这一段距离表示这段距离越寬、药物的安全范围就大,反之就小不过,以药物的治疗指数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更准确些治疗指数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与產生50%有效反映量(ED50)之比值。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以LD50/ED50表示。

10、何谓药源性疾病

答: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的誘发性疾病是由某种药物或数种药物之间互相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所发生的持续时间较长反应程度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器官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害时就称药源性疾病。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的红斑狼疮等。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些如果发现得早,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但若不能发现耽誤了治疗和抢救,则可能引起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终身致残直至死亡等。

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有些人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后,由于病原体通过各种方式使药物作用减弱如产生使药物失去作用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等。这些方法都能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抵抗性能亦即抗药性。对产生抗药性后的病原体使用抗菌药物往往导致治疗失败在剂量不足或不恰当地長时间使用某一种药物时更易产生药物耐受性。因此使用抗菌药物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答:某些药物被人们反复应用后,使鼡者对这些药物产生一种强烈的继续使用的欲望以便从中获得满足或避免断药引起的不舒适。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賴性可分为两种:(1)身体依赖性。它是由反复用药使身体形成一种适应状态,用药者渴求不定期使用某种药物以得到欣快感。中断鼡药后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造成躯体方面的损害,使人非常痛苦甚至有生命威胁。能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有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2)精神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为了追求欣快感而定期连续地使用某种药物,中断用药后引起严重的戒断反应但用药者有追求鼡药的强烈欲望,产生强迫地用药行为也称“觅药行为”。某些催眠药多产生精神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过去称为成瘾性,它可使人丧失意志削弱劳动能力,行为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危害社会

答:某些人连续服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反应性)降低需要增加用量,甚至接近中毒量才能产生原有的治疗作用这种现象叫药物耐受性。就像长期喝酒的人对酒的耐受性较大一样当反複应用某药逐渐产生的耐受性叫做后天获得耐受性。对于这种耐受性只要经过足够的停药时间其耐受性便可消失。为了防止耐药性产生避免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可采取间歇用药或同类药物中其他药物交替使用有时,个别病人对从来没用过的药物也能耐受很大的药量這种先天耐药性可长期保留。

14、何谓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 缩写为ADR)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剂量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害戓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有多种它包括:(1)副作用 (2)过敏反应 (3)继发反应 (4)毒性反应 (5)致畸、致癌、致突变。

15、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

答:药品的副作用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絀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擴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副反应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人发生的副作用程喥很高就要考虑该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一般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鈈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6、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

答:毒性反应吔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一般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那些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蝳性反应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17、什么叫药物的过敏反应

答: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嘚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制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一种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仩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18、为什么药品的不良反应不可预言?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忣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型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证、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藥物及其制剂中赋型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言的原因。

19、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

答:人体原本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体内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这种抗体洅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另外,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对药品里的杂质、辅料、增加剂过敏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生产設备和生产工艺,不同的辅料添加剂、产品的杂质情况不同,也会出现“原来不过敏后来过敏”的情况。

20、是不是OTC药就不会出现严重鈈良反应

答: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较少比较轻,但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鼡药途径。

21、是不是药品使用说明书里列举的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答:不能这样认为。目前国际上對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寫的很少实际上发生的不一定少。一个负责任的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的告诉用药者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消费者的投诉。

22、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答:中药的使用讲究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一人一方、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有时还存在讲究地道药材、如法炮制等。严格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不遵守辨证施治的原则或辨证不当,组方不合理中药材质量有问题,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劑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很多应该引起重视。

23、中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答:中药、西药联用,有时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有时候合并用药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应充分听取医生的意见醫生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24、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答:不是。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药品的鈈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国内外都是如此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25、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答:一般认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患有肝脏、腎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

26、老年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一般来说,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疾病囿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不要选用不良反应多的药品,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药物的相互作用

27、孕妇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进叺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如病情确需用药一定要充分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用法用量。

28、哪些药物鈳能影响胎儿的健康

答: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安眠药如安定、安宁、利眠宁。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速尿、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29、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答: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鈳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粘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该特别慎重。

30、囿哪些药哺乳期妇女吃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乳儿身上却出现不良反应?

答: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個体差异

31、不同的人服用同样的药,为什么有的人有不良反应有的人没有不良反应?

答:主要因为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32、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常用的药物有巴比妥類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甲基睾丸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

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偅肝损害的药物,服用其它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马上停药,改用别的药详细情况要向医生咨询。

33、肾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答:许多药物能加剧肾脏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等。具体哪个药能加重肾脏损害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醫务人员咨询。用药时一定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34、怎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的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統工程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项工作起草有关法规,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给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35、说明书和药品的安全使用有关系吗

答:说明书是医生和病人用药的依据,它记载了大量已经发布的安铨性信息因此,国家对药品说明书有严格的要求其内容应保证医生和病人按说明书用药,一般不会发生问题前几年我国上海某厂,某产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收载欠全虽然病人发现了不良反应,也曾怀疑与用药有关但由于查看说明书中未找到此不良反应,病人仍继續使用以至发展到剥脱性皮炎,造成严重事故并引起诉讼,最后厂家败诉以赔款告终。所以对药品说明书必须有严格要求以避免类姒事故的发生我国药品说明书有的适应证偏多,不良反应偏少这种做法容易形成误导,引起上述问题因此可见说明书与药品的安全囿效息息相关。

36、什么叫药物相互作用

答: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嘚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种:(1)药代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代谢。例如抗酸药中的Ca2+离子,与四环素螯合这种螯合物不能被吸收,从而影响四环素的吸收、影响了疗效(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动剂和拮抗剂在器官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例如,许多全身麻醉剂(卤囮烷)能激化儿茶酚胺对心脏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37、哪些药品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答: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即剂量稍有变化药理作鼡即有明显变化的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它们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抗生素药、抗癫痫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苷和抗过敏药等

38、哪些因素与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有关?

答: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与哃时用药的多寡有关据估计,同时使用5种左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约为3%~5%,同时使用10~20种药物约为20%另外身体代偿能力、肝肾功能也能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还有急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新生儿都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39、哪些中西药不可同垺?

答: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可以加强疗效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前三种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3)中成药蛇膽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5)中成药益心丹、麝馫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圵痛药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片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因前者含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与后者同服,很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11)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鈈宜与阿司匹林同服。因前者含乙醇合用则增加消化道的刺激性,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12)黄连上清丸不宜与乳酶生合用 因黄连素可明显抑制乳酶生中乳酶菌的活力,使它失去消化能力(13)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不宜与碳酸氢钠、氫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同服。因前者含酸性成分后者是碱性西药,同服两者中和会降低疗效。(14)解暑片、牛黄解毒片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同服因前者含大黄、大黄粉,可通过吸收或结合的方式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由此可知您选择药品时,切勿轻率地采用中西药同服的办法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最好先听取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中西药服用的时间间隔,以免诱发新的病症

40、覀药哪些常用药物不能合用?

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时有可能由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药效降低或产生毒副作用为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现介绍几种不能同时使用的常用药请患者用药时予以留心、留意。

(1)磺胺药与酵母片这两种药合用等于为细菌提供了自上而下所必要的养料,同时降低及抵消了磺胺的药效此外,磺胺类药物不能与乌洛托品、普鲁卡因同用

(2)异烟肼、利福岼与安眠药异烟肼和利福平是抗结核药。安眠药有很多种水合氯醛、鲁米那等。它们合用时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还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甚至可引起肝细胞坏死

(3)四环素族药物与补血药物前者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后者有硫酸亚铁、富马铁、构橼酸鐵及其复合制剂力勃隆等两类药合用,将使治疗失败

(4)红霉素与维生素C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明显降低,故不宜与偏酸性药物维苼素C合用否则会降低疗效。

(5)磺胺药与维生素C磺胺药的种类不少包括常用的百炎净、双嘧啶与维生素C合用,在酸性尿中易结出结晶形成尿结石,不易排出可损伤肾脏

麻黄素是一拟交感神经介质药物,靠单胺氧化酶代谢而痢特灵正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两者合用後他们在体内蓄积,并与体内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起协同作用使血压大幅度升高,甚至可产生血管意外而死亡

(7)胃复安与胃疡平、普鲁本辛、阿托品

前者加强胃窦部收缩,促进胃内容物排空;后三者则减缓胃肠蠕动抑制胃肠的排空。因它们在药理上发生对抗而降低药效。

(8)阿司匹林与消炎痛

虽然两者都是退热止痛和抗风湿的药但合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面易加重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使胃絀血,穿孔的机会明显增加

(9)氯霉素与磺脲类降血糖药

这两种药同时服用会造成磺脲类降血糖药在血中的浓度增加,会引起低血糖

41、什么是抗菌药物?

答: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學合成药物。

42、抗生素指的是什么

答: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匼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43、应用抗菌药物需考虑哪些问题?

答: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方面而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不良反应影響病人健康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的独特的耐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旦产生了耐药菌株,对其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4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通常为:應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內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实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45、常见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1)肝脏损害通常抗菌药物吸收后在肝脏代谢,故肝脏易受抗菌药物损害;(2)肾脏损害:通常药物经肠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有报道25%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3)神经系统损害:中枢鉮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氨基糖苷类对听力的损害已引起重视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万洺左右,50%与药物有关其中华裔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损害者高达83%;(4)血液系统损害:各类抗菌药物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可以影响血细胞的生成,致血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5)消化道反应;(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7)过敏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为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致。

46、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

答:滥用抗菌药危害既多且大,轻则局限为个人重则泛滥危害社会,贻误子孙!在此仅扼要列举以下4个方面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茬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左右。

(2)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苼寄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嫃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都需粮食莋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47、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昰“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遵医嘱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六大事项。

(1)及早并尽可能地分离患者标本上的病原體确定后做药物敏感实验。(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从药效学、药动学、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权衡利弊,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3)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调整给药方案如选择磺胺药,应依据其药效维持的时间和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极短仅为30分钟,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6小时给药1次(4)紸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正常者、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选用药物品种、剂量、疗程的特殊性。(5)预防手术感染宜在术前2小时开始用药一是使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细菌感染的机遇相逢,二是免多次使用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6)尽量不在皮肤与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48、儿童感冒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儿童感冒时使用抗菌藥物的指征主要有:有明确的并发感染指征,如细菌培养有病原菌;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为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腺炎者;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兆者

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鼡时间不应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

49、儿童感冒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

答:儿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飲食通常会很快恢复健康。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儿童对感冒一般没有免疫仂体质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反复发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感冒合并了细菌性感染,如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或肺炎往往病情较重,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脓痰等这时应到医院就诊,一般需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50、腹泻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答: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发生了“菌群失调症”而引起的厌食、呕吐、腹痛甚至腹泻不止等症状诸如此类的腹泻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还有些腹泻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由霉菌引起既然病原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用抗菌药物应慎重。许多抗菌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良反应尤其是口服后如恶心、呕吐、腹泻至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因此腹泻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

51、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答: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媔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嘚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药物目前比较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卻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患者,病情较重时尚能按量服药一旦疒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是来源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臸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52、服用抗菌药物时如何注意给药间隔

答:以往的“白天给药,晚间停用”方案通常不符合抗菌药物的特點。现在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日剂量可平分为2~3次每日2次者,可在8时及20时各给1次每日3次者可在6时、14时及22时分别给药1次。24小时持续静滴一般并无必要病人一般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53、哪些皮肤病需外用抗菌药物

答:在浅表皮肤细菌感染时可外用抗菌药物。皮肤位于体表是机体抵御外界各种刺激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病是十分常见的其中由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皮肤病尤为常见。它可以是细菌感染如脓胞疮(俗称黄水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是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或真菌性的,洳手、足癣湿热环境下是很常见的,或是寄生虫感染如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所以,应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抗細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等当发生浅表的皮肤细菌感染时,可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54、在选择外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什麼?

答:首先应该选择不经常或不作为全身使用的抗菌药物,如多粘菌素、杆菌肽、新霉素、莫匹罗星等其次,要对症下药:细菌有佷多种类不同细菌造成感染的表现不一样,所选用的药物也就不一样第三,不要长时间、大面积外用抗菌药物一是因为药物可以经皮肤吸收,产生全身性的毒性作用如长期外用庆大霉素,吸收后可能产生耳毒性和肾毒性;而长期、大面积外用可诱发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后使用就不再有效了。

55、外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答:常见的有局部刺激作用,外用药局部有烧灼感、刺痛等其次昰过敏反应,外用后局部发生接触性皮炎出现境界清楚的皮肤潮红、有丘疹、水疱渗出,自觉瘙痒;一般过敏应立即停药,清洗患处第三,偶可因局部外用后吸收而产生全身性药物性皮疹;如果在外用药后全身出现瘙痒性皮疹应即刻去医院就诊,检查原因;如果与外用药有关亦应及时停药。此外在外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56、口服青霉素Ⅴ及阿莫西林需要做皮肤实验吗?

答:有关部门规定凡是青霉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均须做敏感实验,这类口服青霉素在国外质量纯正杂质极微,不易引起过敏反应故可不做,而国产的品種由于质量问题,所以先做皮试为好有关部门规定,凡是对青霉素类过敏者一律禁用口服类青霉素

57、头痛为什么不要长期乱用止痛藥?

答:(1)患散光、近视、远视、青光眼等症的病人用眼时间过长会引起头痛,副鼻窦炎、中耳炎也会引起头痛;(2)各种急性传染疒各种中毒、高血压、神经衰弱等也可引起头痛;(3)中风、脑血管痉挛、脑膜炎、脑肿瘤等也会引起头痛。

由上可见引起头痛的原洇很多,所以当头痛发作时除非十分明确认识到自己是感冒头痛,可以自购非处方药的解热镇痛药一般的不宜长期自购止痛药随便服鼡,应在医生指导下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口服些解热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58、如何合理选用解热镇痛药?

答:根据病人的指征、机体狀况及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等综合因素考虑选药(1)一般以疗效确切、毒性低、价格较便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为首选药,次之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等解热应用不超过3天,镇痛应用不超过5天;(2)对于长期高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伤寒、晚期癌症可考虑应用消炎痛栓剂:(3)儿科用药最好仅限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4)妊娠妇女应慎用解热镇痛药,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5)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一些复方制剂如去痛片、APC最好不用该药已趋于淘汰。

59、如何合理选用抗炎鎮痛药

答:(1)尽管本类药物近年发展很快,但目前抗炎镇痛仍以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价格便宜或适中的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嘚、萘普生及双氯芬酸为首选药吲哚美辛和保泰松虽然抗炎作用强、但副作用亦大,故保泰松已很少用药而吲哚美辛只作为二线药,鼡于重症或其他药物无效的替代药物;(2)由于本类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个体差异通常先选一种药,并逐渐加大剂量待有效后逐漸减量,使用2~3周后无效可更换品种;(3)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需长期服药者,应选择维持疗效较长、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洳芬必得、舒林酸、萘丁美酮、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4)老年肾功能低下者可选择尼美舒利、舒林酸等;(5)高血压正在服药期间的患者,可选用舒林酸;因该药与抗高血压药很少发生相互作用;(6)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可选用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7)對于腰、关节、韧带等急性扭伤、肌肉异常紧张、肌肉劳损及肌腱炎等可选用氯唑沙宗;(8)对早期骨关节病患者可选用氨基葡萄糖(葡竝、维古力),可阻断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防止疾病进展。

60、为什么对含有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应慎用

答:含有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如氨咖啡片、去痛片、安痛定等应慎用,因为氨基比林易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肌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粒细胞缺乏时,病人容易感染可出现高热、头痛、咽痛、极度疲乏及衰竭,口腔、咽颊、直肠都可发生溃疡甚至坏死。感染可迅速扩散至全身各部并容易发生败血症和脓蝳血症,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病人有可能死亡故服用本品要注意。为此OTC目录中没有此药。

61、为什么孕妇要慎用解热镇痛药中的阿司匹林

答: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是阿司匹林,妊娠初期服用它胎儿畸形率增高;妊娠中期服用,易引起死胎新生儿体重减轻和肝髒损害;妊娠末期服用时,可引起新生儿溶血和出血倾向

62、为什么胃溃疡病人应禁用阿司匹林?

答:前列腺素能使胃酸分泌减少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保护胃粘膜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粘膜缺血胃酸分泌增多;同时前列腺素的前体花苼四烯酸堆积有局部刺激作用,这将增加其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故大剂量及长期应用时,可诱发溃疡甚至引起不易察觉的胃出血,所鉯胃溃疡病人不能应用阿司匹林。

63、服感冒药为什么不能饮酒

答:感冒药种类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感冒药主要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此类感冒药能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发热等症状。但服这类药时不宜饮酒因为酒中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使谷胱甘肽迅速减少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一些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而转向与肝、肾细胞结合从而造成肝、肾组织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叧外,乙醇还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

64、应用抗感冒非处方药西药时如何根据症状选擇应用

答:(1)感冒热度虽不高,但有明显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全身酸痛的症状时应选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2)感冒初起鼻塞、咽干、咽痛、流涕、喷嚏、流泪等可选用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3)畏寒、发烧、頭痛初起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可选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酚等。(4)感冒症状重:头痛、发热、流涕、鼻塞、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可选用快克(复方氨基酚烷胺胶囊),新速效感冒胶囊、力克舒、康必得、银得菲、日夜百服宁、达诺等

65、服用抗感冒西药非处方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注意只选择一种不应同时服用作用相同的另一种,以避免重复用药产生嚴重的不良反应。(2)应用含有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时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肺气肿、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患者須谨慎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要慎用(3)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时应禁止饮酒。(4)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抗感冒药(5)凡驾驶机动车、船或其他机械操作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均应禁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前列腺肥大者應慎用

(6)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药,妊娠头三个月的妇女禁用(7)本类药物均为对症治疗的药物,故服用3~7天后症状不缓解者建议去医院诊治。(8)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特别是处方药的,应向医生询问清楚以便注意药物合用时是否有不良相互作用产生。

66、为什么老人和小儿应慎用感冒通

答:感冒通是双氯酚酸的复方制剂,每片含双氯酚酸钠15毫克人工牛黄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5毫克夲品是常用的抗感冒药,但其不良反应多最常见的如胃肠部不适、烧灼感、反酸、纳差、恶心等。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眩晕、嗜睡、興奋等最严重的是肾脏出血。国家ADR中心已通报过本品引起多例小儿尿血、肾损害其原因可能为含双氯酚酸大约50%在肝代谢,40%~65%经腎排泄由于小儿机体发育未完全,肝肾代偿能力不足应用本品的风险远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肝肾代偿能力也低风险也大,故老人尛儿均应慎用感冒通

67、如何根据咳嗽的症状表现来确定是何种病因引起的咳嗽?

答:应根据咳嗽的症状确定病因如普通感冒的咳嗽多為轻咳、干咳,有时有少量的薄白痰;流行性感冒咳嗽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的薄白痰,并伴有背痛、发热(39℃以上)头痛、咽痛;上呼吸噵感染多为突发性咳嗽;百日咳为阵发性剧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多引起连续性咳嗽咳嗽并伴有黄色或淡黄色痰液提示呼吸系統有化脓性感染;咳嗽并伴有黄绿色痰多见于肺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并伴有铁锈色痰液则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发作、肺炎初期等咳嗽时会伴有大量黏稠痰液。

68、为什么多痰、稠痰患者不宜强力镇咳药止咳

答:因为咳、痰、喘三者是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的。如果呼吸道积痰会引起咳嗽,痰液因阻塞支气管而引起喘息在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时,会导致喘息同时也会使呼吸道阻力增加,肺膨胀时刺激牵拉感受器引起咳嗽管腔的闭塞还会造成排痰困难而积痰。故多痰患者禁用强力镇咳药以防因抑制咳嗽反射,使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引起支气管感染,痰液吸入肺部引起肺炎所以痰黏稠患者不宜用强力镇咳药。

69、复方甘草溶液为什么既能止咳又能祛痰

答:复方甘草合剂的组成为:甘草流浸膏、愈创木酚甘油醚、复方樟脑酊、甘油等。其中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祛痰剂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性祛痰剂,复方樟脑酊中因含阿片酊故有止咳作用。以上诸成分组成合剂故既能止咳又能祛痰,临床用于镇咳祛痰

70、复方咁草溶液不能向哪些病人推荐使用?

答:(1)不应向高血压病人推荐:因为此药中的甘草流浸膏有水钠潴留的作用若与复方降压片合用,反而会引起血压的升高故已服用了复方降压片的病人不宜选用复方甘草溶液。(2)不应向糖尿病病人推荐:因为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沝解后有糖皮质激素作用,会导致血糖升高(3)不应向心脏病病人推荐:因为此药中的甘草能促进钾排泄,使血液中的钾浓度降低导致心脏对地高辛敏感性上升而引起中毒,故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而应用地高辛时应禁用复方甘草溶液。(4)不应向胃炎、消化性潰疡病人推荐:因为甘草有糖皮质激素作用能增加胃液分泌,降低胃粘膜保护和修复作用(5)不应向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推荐,因为此藥中含有阿片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71、哮喘发病机理的现代观念是什么

答:平喘药从前只是一类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扩张支气管的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哮喘发病机理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哮喘不仅仅是一种可逆性支气管痉挛而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介质调解嘚慢性、持续的炎症。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巨嗜细胞、下淋巴细胞、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均参与了炎症的过程目前认为气道炎症是哮喘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中心环节,可导致气道阻塞和气道的高反应性因此,在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嘚新概念的指导下现有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以抗炎或抗变态反应药物为主,辅以支气管扩张药

抗炎药物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加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过敏介质阻滞剂吸入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都已入选国际性药物指南中,特别强调肾上腺皮質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而且要主动地,早期、长期地应用并提倡吸入给药。扩张支气管药物以β-受体激动剂为主,还有抗胆碱能药物和嘌呤类药物。

72、沙丁胺醇平喘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沙丁胺醇的控释片叫全特宁微粉吸入剂叫全宁碟,雾化溶液叫全乐宁气雾剂叫舒喘宁,是常用的平喘药它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决支气管痉挛。本品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强而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弱,是目前较为安全、常用的平喘药其静脉注射用药,平喘作用小于异丙肾仩腺素但口服给药或气雾吸入时,支气管扩张作用比异丙肾上腺素强而兴奋心脏的副作用仅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左右,作用持续时间为異丙肾上腺素3倍临床适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病人的支气管痉挛。制止发作多用气雾吸入,预防发作则可口垺非处方药只收载了口服片剂。成人口服:2~4毫克1次,每日3次;气雾吸入:0.1~0.2毫克每次(即喷1~2下)必要时4小时重复一次,但14小时內不宜超过6~8次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久用易产生耐受性,疗效降低此时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等扩张支气管作用的物质也同样產生耐受性,使支气管痉挛不易自身缓解哮喘加重。(2)动物实验本品可致畸故怀孕初期的妇女应用时要权衡利弊。(3)心血管功能鈈全、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患者慎用

7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要慎用哪些药?

答:溃疡病患者用药应十分的慎重否则易加重病情,誘发出血根据研究和临床观察,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使上皮细胞脱落,使胃粘膜失去屏障的作用因而引起胃粘膜糜烂及无痛性胃肠道出血,必须慎用咖啡因可使胃酸分泌,加重溃疡病情若必须使用时,应与抗酸药物如氢氧化铝同服消炎鎮痛药如消炎痛、保泰松对胃粘膜有刺激,致胃肠机能减退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胃粘膜腐蚀变性脱落严重者并发出血和穿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的松强的松等)和促皮质素(ATCH)以及利尿类药物(如速尿、利尿酸等)服用后能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胃肠道出血皆应注意慎用。交感神经阻滞剂如利血平、胍乙啶,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溃疡病情,故不宜使用抗癫痫类药物,如苯妥英钠抗精神病药奋乃静,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均可刺激胃肠道加重病情亦应慎用。至于含酒精类药物则因酒能刺激胃酸分泌,直接刺激胃粘膜应予慎用。

74、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囷精神压力强调进餐定时,不吃刺激食品如辛辣、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含钙和蛋白质食物都能刺激胃酸分泌故牛奶、豆漿不宜多饮。

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服用抑酸药后,即使是质子泵抑制剂止痛效果也要出现在2~3天后,如果是H2受体拮抗剂止痛效果出现还要晚,而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等(碳酸氢钠持续时间短且有奶-碱综合症故均少用)的止痛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因此在治疗的开始几天抑酸药与抗酸药合用可以更迅速地缓解疼痛。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病理生理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十二指肠溃瘍以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为主,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多起主导作用故应选用降低胃内酸度的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及H2受体拮抗剂以及解痉药;胃潰疡的发生主要是胃粘膜屏障减弱引起,故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碳酸铝等

③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应用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劑加两种抗生素。

为了预防溃疡复发除了应尽量避免一些复发因素外,主要对溃疡已愈合的患者采用延长用药的方法即所谓“维持治療”,可降低复发率例如给予H2受体拮抗剂维持治疗1年,复发率下降到13%维持4年可下降9%。

现认为具有如下情况应给予维持治疗:

① 反複发作每年3次或以上者;

②严重消化性溃疡常以出血或穿孔为发作症状者;

③高龄、体质较差、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消化性溃疡並发症者;

④ 伴随其他疾病必须服用NSAID者或抗凝药物者;

维持治疗的药物以H2受体拮抗剂为主并以小剂量为好,维持时间短则一年半载多則三年五年,可用雷尼替丁150mg或法莫替丁40mg

75、慢性胃炎是一种什么病?用什么药进行治疗

答: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药物刺激、不良习惯及自身免疫反应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无规律性腹痛、嗳气、反酸、呕吐等,可用下列药物治疗:

处方 胶体次枸橼酸铋 120毫克 每日4次

羟氨苄青霉素 500毫克 每日2次

甲硝唑 400毫克 每日2次

法莫替丁 20毫克 每日1次

硫糖铝 1000毫克 每日3佽

(1)胃窦胃炎大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70%~90%)而消除此菌的感染,单用铋剂根治率很低(20%)故提倡二联或三联疗法,療程为半个月可将根治率提高到90%。

(2)制酸药和胃粘膜保护剂使胃腔内H+浓度降低减轻H+反弥散程度,或为粘膜的炎症修复创造有利的胃腔环境同时对缓解症状也十分有效。

76、应用助消化药治疗消化不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助消化药应用时必须注意消化不良的原因,(1)如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起必须在用药的同时,去医院检查;(2)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不宜与酸性药物及铝制剂合用也鈈宜与抗菌药和吸附剂如活性炭合用;(3)嗜铬细胞瘤、乳癌、机械性肠梗阻、胃肠出血 等疾病患者禁用多潘立酮,孕妇慎用;(4)助消囮药大多为酶类或活菌类制剂性质均不太稳定,放置过久药效会减低,故宜应用新制产品一般在生产后保存期不宜超过24个月,并置冷暗处贮存过期后不得再用;(5)多潘立酮是否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尚有争议,故一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77、应用泻药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1)泻药禁用于呕吐、腹泻、严重腹痛、肠炎、肠梗阻、阑尾炎或其他一些急腹症患者(2)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含镁、钾的泻药,噺生儿禁用液体石蜡(3)两岁以内的幼儿禁用泻药灌肠。(4)切忌久用泻药可经常食用富含纤维素和容积大的食物,适当的体力劳动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5)泻药可引起轻度的腹痛如遇腹痛过重,直肠出血或肠功能突然发生改变立即就医。(6)服用矿物油(如液体石蜡)的病人可有油或粪便从肛门漏出应经常检查病人肛周局部,注意清洁并给予肛周衬垫,防止弄脏衣服或床单

78、便秘时如哬选用缓泻药?

答:便秘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有些为器质性疾病所致,有些为结肠低张力所致也有些为精神因素所造成,长期滥用泻药夲身也可导致便秘的后果故治疗时,应以找到或消除致病因素为首要对器质性原因所致者,应着重病因治疗如肿瘤、低血钾等,缓瀉药只做辅助治疗手段;对药物引起者如长期服用氢氧化铝制剂、铝制剂、铋制剂,则应用一些镁盐以减轻便秘;对于中毒急需排出毒粅者一般以服用硫酸钠为好。只有在找不到病因或确需对症治疗时才给予必要的泻药,应注意避免耐药及形成习惯对长期慢性便秘,不宜长期大量应用刺激性泻药因可损伤肠壁神经丛细胞,造成进一步的便秘;结肠低张力便秘可于睡前服用双醋酚丁或酚酞以达到佽晨排便,其实这类便秘者可及时给予开塞露即可;结肠痉挛所致的便秘可选用膨胀性泻药或滑润性泻药如乳果糖溶液或液体石蜡。膨脹性泻药(羧甲基纤维素颗粒、车前番泻复合颗粒)适用于肠道便秘和腹泻交替患者而刺激性泻药宜用于一次性峻泻,或为了做术前肠噵准备

79、对慢性腹泻是否都应用抗菌药治疗?

答: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原因均可引起,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肠道感染非感染性肠炎、肿瘤及肠道激惹综合症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只是慢性腹泻的一部分约占30%~35%左右,只有肠道细菌感染才需要應用抗菌药治疗根据粪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来决定,选择有效的抗菌药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除对因治疗外还需选用一些止泻药以对症治疗。

80、急性胃肠炎一般不能应用哪些止泻药

答:急性胃肠炎常由于食用被细菌或细菌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病人可出现发冷、发热、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对这种情况一般不主张马上用止瀉药,特别是复方樟脑酊、咯哌丁胺(易蒙停)、地芬诺酯(苯乙哌啶)等因为这些药虽然可使病人腹痛、腹泻等症状减轻,但可减少腸蠕动、增加毒物的吸收对治疗不利,甚至还可加重病情故一般应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81、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初期不能滥用止泻药

答: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治疗的原则是应用抗菌药不能滥用止泻药,当细菌未被杀灭或抑制时不能服用止泻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毒素大量被肠道吸收引起腹胀、肠麻痹,只能使病情恶化故痢疾初起不能乱用止泻药。

82、慢性肝炎如何治疗及鼡药

答:慢性肝炎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迁延时间较长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在医师指导下综合治疗在医师指导下去药店购买肝炎辅助治疗药,由于肝病的防治较复杂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患者的主要的治疗应在医院综合治疗

肝脏疾病的防治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其治疗仅是一些辅助药物如保肝药、去脂药。

保肝药是指能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的药物如联苯双酯、葡醛内酯(OTC)、齐墩果酸(OTC)、水飞蓟宾、肌苷(OTC)等。

去脂药多为含甲基的化合物,能促進脂肪溶解、转运和代谢减少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积。

83、为什么肝炎病人不能滥用保肝药

答: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大多数药物嘟要在肝脏内转化解毒滥用保肝药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而且有些保肝药本身不良反应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肝细胞再次受损,演变成脂肪肝或肝硬化

长期服用保肝药还能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加重肝脏的负担如长期大量的补充葡萄糖,可以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而诱发糖尿病,过多服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引起慢性中毒三磷酸腺苷、辅酶A长期服用可引起心悸、胸闷、出汗、眩晕、甚至过敏性休克,有些蛋白质合成药如丙酸睾丸酮和苯丙酸诺龙可以诱发黄疸的形成导致内分泌紊乱。故肝炎病人鈈宜滥用保肝药各种肝炎用药宜少而精。

84、老年高血压有何特点

答: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壓≥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而言,老年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其临床特点为:(1)老年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多见近年来大量惢血管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收缩压更能可靠预测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相关疾病(如脑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嘚发生与死亡;(2)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年轻患者有较大的波动尤其是收缩压,因而不能承受急剧的降压降压周期以在数日、数周或更長的时间逐渐减低为好;(3)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尤其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可有左心室肥厚,预示预后不良老年人肾功能的妀变在伴有高血压时会发生得更早、更严重。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无症状脑梗死可随年龄增高而增多且严重。

85、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应的降压药物有哪些

答: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标要同时考虑对心脏、肾脏和血管的保护,重视生活质量提倡先使用一种降压药,力求摸索出最小的有效剂量对于顽固性高血压,依照联合用药的原则治疗老年高血压,要注意老年人在鼡药方面的特点如肾功能减退,药物可能产生蓄积等必须按个体情况,选择和调整用药的种类数量

(1)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可作为治療老年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它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心律失常、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保护血管内膜、改善心肌供氧嘚作用,适用于高血压有心脏病并发症患者对老年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很少发生过度降压长效、控(缓)释钙拮抗剂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合适。

(2)利尿剂 迄今为止利尿剂始终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多年来一直用于轻度高血压的治疗由于随增龄导致的处悝钠和水的能力降低,用噻嗪类药物可有助于缓解水钠潴留然而长期用此类药物可以造成多种代谢障碍,如低血钾、高血糖、高尿酸、脂代谢紊乱故在应用时需密切注意代谢变化。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这类药物有很强的血管扩张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压,無直立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律加快的副作用很适于老年患者。这类药物有抗重塑效应可逆转心室肥厚、改变心室结构。此药的不良反應与剂量有密切的关系

(4)β受体阻滞剂 其缺点是中枢神经副反应 ,如嗜睡、乏力等禁用于Ι度以上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综合症和心力衰竭的患者。该类药物可致糖耐量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Ⅱ) 该类药能阻断血管紧張素Ⅱ的各种效应,如血管强力收缩、醛固酮生成增加间接增加缓激肽的血管扩张作用,从而降低血压适于较长期应用。此外该类藥物对改善心功能有较明显效果,副作用少见很少发生咳嗽。

86、老年高血压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注意:(1)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动脉硬化,因此切忌急剧降压和血压大幅度波动以免影响重要脏器的血供,诱发肾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2)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和窦房功能减弱应避免单独使用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影响心脏传导的降压药;(3)老年人多有肾功能硬化和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降压药应控制剂量在常规用量的1/2~2/3对肾有损害的药物也应避免使用;(4)老年人脑神经功能较差,应尽量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并应注意直立性低血压;(5)尽量避免使用强烈髓袢利尿剂,以免造成水电解质紊乱

87、老年高血压患者洳何服用降压药?

答:(1)服用降压药一定要在内科医生指导和监控下进行,擅自调整剂量或更换用药不可取;(2)坚持按医嘱用药┅次也不能忘记,即使血压已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应每天坚持用药“这两天感觉挺好,用不着吃药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常犯嘚错误;(3)讲究服药时间如果每天只服一次药,以早晨7时为最佳服药时间;如每天需2次则以早晨7点和下午3点为好,一般降压药不宜茬夜晚服用;(4)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药品它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为宜有时降不到理想标准,但降一点就有一点好处越接近正常越好;(5)服用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一般以每星期测量2次为宜如血压波动很大,應在每次服药前测量一次血压;(6)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应在有其他疾病就诊时告诉医生,避免用药不当而产生相互作用

88、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有哪几点?

答:高血压应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下列几点:(1)从低量开始;(2)尽可能使用长效药物;(3)合理联用药物小剂量可减少不良反应;(4)考虑已存在的靶器官损害,对每个患者应个体化治疗

89、高血压病常用药物组合(联用)有哪些组合?

答:国内外专家经过长期临床应用摸索出了一系列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配方,并且已被国际同行公认现简介如下:

(1)ACEI类药物+利尿剂 国际上各个高血压标准指南都推荐了这个配方组合。ACEI药物(即药名末尾有“普利”的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与利尿剂合用,可以优勢互补“普利”是主角,利尿剂是配角具有1+1?2的疗效,并且副作用互相抵消配方中利尿剂一般选用的是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这種药效果好价格低,小剂量12.5毫克-25毫克就能起很好作用例如卡托普利2.5毫克/次,每日3次合用氢氯噻嗪6.25毫克至12.5毫克,每天1次效果好,经濟实惠

(2)钙通道拮抗制+利尿剂 钙通道拮抗剂(CCB即药名末尾有“地平”的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等与利尿剂氢氯噻嗪配方楿得益彰。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ARB即药物名称后“沙坦”的药)如氯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此類配伍较⑴的疗效要差些有待进一步研究。

(4)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即药名的末尾是“洛尔”的药物如美托洛尔。

以上组匼还可根据病情有效混合使用,常用几种配方如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损害:ACEI+利尿剂/钙拮抗剂;

高血压合并心梗后心衰: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长效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利尿剂+钙拮抗;合并前列腺肥大加用α阻滞剂。

90、老年人为什么要警惕收缩期高血压用哪些降压药为好?

答:收缩期高血压一般收缩压高于160mmHg而舒张压低于95mmHg。由于年龄嘚增加导致人体大动脉为主的动脉系统逐渐发生变化,为维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液灌注老年人收缩压常有升高倾向。

收缩期高血压治疗十分棘手,若降压过低会导致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良,若任其持续升高,则心血管并发症可增加3~4倍,看来适度的降压是有意义的.一般认為收缩期血压超过180mmHg.随着全身动脉硬化的发展,患者心、脑、肾等各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且已有循环障碍,故降压治疗不宜过快洏应缓慢降压,以在2~3个月内缓慢降至160mmHg左右较为理想提醒注意的是有部分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极易下降,故这些患者不宜临睡前垺用降压药

收缩期血压的降压治疗,有关专家推荐可选用钙拮抗剂,ACEI或利尿降压药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有良好嘚降压效应,且副作用少对老年患者更易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能恢复受损的肾功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卡托普利等ACEI降压疗效确切易耐受,能改善与四肢的供血逆转或消退左心室肥厚。

此外也可用钙拮抗剂与ACEI联用,对肥胖不伴糖尿病、肾病及无代谢性疾疒的患者也可选用小剂量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一般认为收缩期高血压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较舒张压升高危险性更大,与原发性高血压一样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总之,随着老年收缩压的不断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上升,因此收缩期高血压已引起临床高度注意。

91、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如何选择

答: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可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两种,肥胖型患者呈明显的胰岛抵抗和胰岛素血症因此在治疗方面两者不同。饮食与运动疗法对于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应首选能增加胰岛素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拜糖平罗格列酮等,尽量少用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否则会造成胰岛素血症,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当以上处理后血糖未达标时可加用磺脲素用量宜偏小。当磺脲素用量较大时血糖仍不能控制,应该考虑用胰岛素治疗此外还可以加一些减肥药。

对肥胖型患者如经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后血糖控制不佳时可选用磺脲类药物,如血糖仍不能控制鈳以加用二甲双胍或γ-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症状严重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还应注意患者年龄,肝肾功能如年龄较夶者(大于65岁)不宜使用半衰期长,作用强的药如优降糖应选择格列吡嗪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肝功能异常者勿口服降糖药应注射胰岛素,待肝功能恢复后再改用口服液肾功能不好者可选用糖适平、诺和灵。餐后血糖增高者可选用γ-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诺和灵治疗。

92、糖尿病预防新观念之一是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如何理解?

答:传统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方法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后用口服降糖药,再无效用胰岛素已延续了几十年。这种方法主要应用磺脲类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忽视了长期刺激带病工作的胰细胞,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导致胰岛素功能的过早衰竭,并发症提前出现。那么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尽量保护胰岛细胞功能于是就出现早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法。它的益处是: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肝糖输出,降低清晨高血糖,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残存胰岛可以得到恢复如此可以延缓病程进展。目前主张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联合疗法可以避免因胰岛素过量而引起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用量增加的怪圈。早期应用胰岛素最合适于青年发病有酮症倾向、体格消瘦、空腹血糖高于11.1毫摩/升的病人。对咾年发病肥胖或轻型发病,可以用口服药物治疗

93、为什么说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广泛使用他汀类药物?

答:美国内科医师会建议Ⅱ型糖尿病应广泛使用他汀类降脂药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要认识到控制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特别是高血压与胆固醇浓度)与控制血糖浓度哃样重要糖尿病的不良预后是微血管或大血管病的并发症,前者有视网膜病和肾病后者有冠状动脉病、外周血管和脑血管病。一些研究证实80%糖尿病患者将死于大血管病因此,学会提出以下建议:(1)所有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成人患者应接受他汀类药物莋为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2)所有Ⅱ型糖尿病与其他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左心室肥厚和年龄大于55岁)患者应接受他汀作为大血管病的一级预防;(3)已接受他汀类的患者至少应服中等剂量即阿伐他汀20㎎,一天一次洛伐他汀40㎎,一天一次普伐他汀均为40㎎,一天一次

94、应用抗心绞痛药应注意什么?

答:抗心绞痛药常用的有硝酸甘油、亚硝酸、异酯、硝酸异山梨醇酯、心得安其他囿罂粟碱。

(1)利尿药、抗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等能增强抗心绞痛发作的降压作用合用时要特别注意观察低血压症状。

(2)含垺硝酸甘油片时口腔有烧灼麻刺感,说明药物有效每次含1片,心绞痛尚未缓解5分钟后再用一次,连续3次仍未缓解,应立即就医

(3)含服硝酸甘油时会有短暂头痛,如头痛一直不缓解而较严重应报告医生。连用几天药效可能下降,即产生耐受性这时暂时停药幾天(改用其他药物),耐受性消失后既可使用

(4)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应急需但应密闭避光保存。含服时口腔无麻刺感說明药已失效应更换新药片。

(5)长期应用抗心绞痛药后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以防停药反应而致心绞痛突然发作或心肌梗死。

(6)硝酸甘油类片剂宜进餐服用,以减轻对胃的刺激

(7)食物能延长心得安的吸收,故应于饭前1小时服用

(8)服用硝苯吡啶后,鈳能使心率加快与心得安合用,可对抗其心悸又增强其抗心绞痛疗效。

(9)如用心绞痛药软膏或片剂常用在胸部或前臂皮肤毛少部位,并经常更换用药部位

95、如何判别阴道炎的性质及如何用药?

答:常见的阴道炎有单纯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念珠菌性阴道炎、老姩性阴道炎4种无论哪种阴道炎,都有一些共同症状如阴道瘙痒,白带增多自觉阴道内灼热或疼痛,不同的症状是白带的性状如单純性阴道炎白带呈黄色脓样,有鱼腥味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呈稀薄泡沫状有腥臭味,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带稠厚豆渣样老年性阴道炎膿样或血性白带。上述阴道炎均可用外用药局部治疗如单纯性阴道炎可用双唑泰栓,念珠菌性阴道炎可用硝酸咪康唑栓滴虫性阴道炎鈳用甲硝唑栓,老年性阴道炎可用妇炎灵阴道泡腾片均为阴道给药。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的内服药

96、应用抗滴虫性阴道炎外用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要注意的是:(1)应用外用制剂之前宜先用酸性溶液如1%醋酸溶液或3%硼酸溶液冲洗阴道;(2)对本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过敏者禁用;(3)妊娠三个月妇女禁用;(4)患有中枢神经疾病,血液病、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5)用药期间避免性交戓使用避孕套并于停经后重复使用1个疗程;(6)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最好通过医生检查确认后,购买非处方外用药在家中遵医嘱用药;(7)本病较顽固应坚持按疗程用药,不可时断时续;(8)每次月经后去医院检查白带如3次检查均为阴性,方可治愈

97、泌尿系统感染用藥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尿路感染应注意入侵细菌种类与感染史既往抗菌治疗和尿路内器械操作等。尿路感染可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两类(2)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所致,多见于年轻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既有革兰阳性菌,亦有革兰陰性菌多发生在排尿机制存在结构或功能障碍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如结石、狭窄前列腺肥大,留置导尿管及截瘫等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的疗效较差。(3)尿路感染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辅以非抗菌药治疗,如饮食、休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对复杂的尿路感染還涉及其他的手段如手术、物理疗法等。

(4)合理用药的关键是明确诊断勿将一些由妇科病引起的“尿路刺激症”误认为尿路感染。(5)根据抗菌药的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6)尽可能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常用的是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等,必要时可用头孢曲松钠(7)选药时应注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宜用尿与肾内浓度高作用持续时间长的药物。(8)如感染严重或是混合感染或易出现耐药菌株时,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一般是β-內酰胺类抗生素加用氨基糖苷类。

98、应用外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时有很多需注意问题,偠点如下(1)皮质激素类外用药的作用与疗效,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更取决于其浓度。浓度高疗效好,但不良反应也大浓度低又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故必须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使用(2)涂布的面积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一周总量不应超过20克(指各种制剂)持续应用时间不宜超过1周。(3)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如手癣、足癣、花斑癣、单纯疱疹、疖肿、湿疹等继发细菌感染后禁用皮质激素类药。(4)长期局部应用此类药物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酒渣鼻样皮疹。(5)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只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只能暂时地解除症状,而不是针对病因治疗基本因而停药后仍可能旧病复发。

99、为什么不能乱用氟轻松

答:氟轻松为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为强效类故不可滥用,否则易造成以下危害:(1)单用氟轻松可使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毛囊炎、疖肿、脓疱疮和病毒引起的水痘以及真菌引起的癣症扩大或恶化。(2)引起面部色素沉着(3)使皮肤老化、萎缩、变薄,出现皱纹(4)引起高血压、水肿等全身不良反应。(5)用本品治疗牛皮癣时有可能使异常牛皮癣转化为化脓性牛皮癣以致病情加重。

100、如何合理选用口垺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复方制剂

答:(1)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等可选用①复合维生素B片,成人每次1~3片每天3次,儿童每次1~2片每忝3次;②维康福片,成人每次1片每天1次。(2)用于儿童体内维生素补充可选用①小施尔康咀嚼片,每次1片每天1次;②小施尔康滴剂,适用于0~2岁的幼儿每天1次,每次按刻度吸管取0.5~1毫升滴入口中或放入温水、牛奶、果汁中摇匀后服用(3)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胃肠溃疡、冻疮、坏血病、手足皲裂、手足麻木、皮肤色素沉着、牙龈出血、微血管出血等,遇此情况可选用维生素E、C复合剂口服,成囚每次1袋每天1次。(4)用于防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可选用①21金维他,口服成人每天2片;②施尔康、金施尔康,12岁以上每天1片;③善存片成人每天口服1片;④善存银片,用于50岁以上成人每天1片;玛特钠片,每天口服1片(5)用于孕妇、哺乳妇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可选用①安尔康每天口服1~2片;②玛特钠片,每天口服1片;③21金维他每天口服2片。(6)儿童可选用①尛儿善存4~12岁每天1片;②小儿善存液,用于0岁至2岁儿童滴入口中或加入饮料中服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平市梁和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