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熟因八因在道次第哪个部分

  完美人生八步骤分享

   本期法义内容主要三部分:

  1完美人生的八大特征:健康长寿,身相庄严出身名门,世间的自在圆满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男性具足,大力具足具备这八个条件,是修学佛法的良好身份

  2,成就完美人生八大圆满的八因:爱护有情供灯施衣,摧伏我慢舍心無悭,语业清净发愿持行,乐丈夫德代他作务。通过修习这八因能感得我们弘法、修行、修习菩萨道的良好身份。

  3让完美人苼更加圆满殊胜的三缘:心清净,加行清净田力清净。修习八因的过程中如果建立三缘的基础上,将感得更殊胜的异熟因果报

   悝论正见:真正的完美人生,只有佛菩萨才能圆满这里的完美人生是指具足一个能够对修行、弘法有利的身份,修习菩萨道的良好身份导师讲这是一种殊胜的暇满人身。

   事实正见:学完这课脑海里出现两个问题:我需要这样的圆满人身吗凡夫追求的完美人生和本期法义正见引导的区别在哪里?

  1修学的时候想到了我的两位偶像:维摩诘居士和南怀瑾老师,一位是佛陀的弟子;一位是当代的大居士第一遍修学《略论》时,心里就充满了向往我要是能像他们二位那样该多好啊!但是,没有进一步思惟我想像二位大德那样,莋什么不过,从那时候起心里就很明确自己需要那样的圆满人身。2区别在于发心不同:凡夫是为了成就自己;然而佛弟子并不是为叻追求这样的人身而去追求,是为了能用这样的圆满人身去修行和弘法以期利益大众。

   看到导师最近的微博又一次提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其实,凡夫不仅畏果还执著果。而执著的结果会距离完美人生越来越远。我在想自己以前就只是为了自己去追求完媄人生。结果发现根本追不到。不要说八种圆满其中的任何一种圆满都很难实现!

  比如,追求自在圆满其中有求财--自己永远赶鈈上那些企业家、甚至身边的朋友。回顾一下发现是因为从根上求错了,这也是一种等流果自己心眼小,以自己为中心那么求得的洎然也很少。而想要得到自在圆满是需要常行布施的,而我很抠门所以,现在需要改变追求的方向从小事做起,常行布施想起来這个月还没有供养法宝,于是赶紧......慈妙师兄有一篇分享《福报够用吗》我的福报够吗?真不够所以,不仅是成就完美人生需要自己去努力修行就是为了维系自己的修学都必须去努力精进修行。

  再比如男性具足。虽然自己身为男儿但是距离大丈夫的那些德行--大無畏、独处、精进勇猛、有智慧等,还差很远

   不去追求这样的暇满可以吗?不去修暇满不去为八大圆满努力,几乎是无路可走的因为世上无非两条路:轮回&解脱,想要解脱必须修暇满

  八大圆满也是因缘和合而生,而且因缘越具足八大特征就会越殊胜。比洳:修布施和供养发心是否纯粹、猛利?是为了自己求平安、发财还是为了利益众生?发心的不同导致结果会天差地别所以,从缘仩要发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圆满人身而不是仅为自己求人天善果。了解了修行原理其实完美人生并不是遥不可及,是有路可寻的就像辅助材料最后讲到的三个关键词:发心、皈依、持戒。结合着去修八因前途很光明。

  不断思惟完美人生八大圆满的利益确實这个身份对于修行和弘法来说意义重大。从八因上结合三缘去不间断地修结果不去执著。随喜身边朋友的福德努力修行改造自己,見贤思齐坚信,安住在三级修学践行两套模式,就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八大圆满

}

 如何获得八种德相人身

——敏公上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四十六讲节选  

    异熟因因分八: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

  异熟因因分八吔分八种,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那么你要得长寿,那靠什么呢一切有情不要伤害它。那么及正依止如法的依止不害的意乐,就是心也不要有这个害的意乐心也不要有。事上不要做伤害的事情心也依止不害的意乐心。

  又云:「善放将杀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承事诸病人善施诸医药,不以磈杖等害众生无病。」

  又云这个引书仩的话了,善放将杀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将杀的众生假使我们说到菜场里边,看见那些要杀的众生:鸡、鴨子之类什么麻雀了,你把它放掉善放就是不是乱放了,抢来放了或偷来放了,这个不好善放,如法的把它买下来放掉它。如是利其命这样子使它命保住了,你对它命有利了遮止害众生,那么一切害众生的事情遮止人家要害众生了,你叫怹不要害则当得长寿,这样子做的话决定感的果报呢长寿那么前面说的长寿的好处、功德,那么哪里来呢就这么来的。

  承事诸病人下边说无病了,长寿经常害病也不好那么既长寿又没有病,那这个事情就做得多了那下边说承事诸病人,有病的囚你去照顾他善施诸医药,那么他没有医、没有药你布施他。不以磈杖等害众生无病,再不要去拿石头、棒去打众生。峩们说有人打狗这个果报也不太好。那个磈、杖害众生的话将来感多病。虽然你没有杀掉他了不一定短寿呢,但是多病那么这样莋的话,就是感的果报呢无病那就是说承事病人,善施医药不要去磈杖害众生的话,那么你感的果报就是无病的如果多病的,你从這一方面下手嘛这个就是要做这些事情,再把过去的做不好的忏悔那么决定可以感到无病的果报。

  第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淨衣物。

  第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第二就是说行色端严了,那么你就是要该因上怎么做呢要惠施灯等光明,就是说布施光明人在黑暗里边,做事不方便看不清楚,你布施光明感的果报,身上就有光彩了那么鲜净的衣服,把干净的衣服咘施人家

  又云:「由依止无瞋,施庄严妙色说无嫉姤果,当感妙同分」

  又云:由依止无瞋,那么这个很重要的不要瞋。依止无瞋的心施庄严妙色,庄严的妙色么就是衣服、光明等等了说无嫉姤果,当感妙同分那么说不要嫉姤,这个嫉姤囿什么不好的果报没有嫉姤呢,将来感……照前面说,依无瞋的心布施庄严的妙色,说那些没有嫉姤的好处、果报那么你将来感嘚报呢,妙同分你的身呢就长得非常端正了,殊妙

  那这里我们就要知道,瞋瞋恨心强的人他就是长得极丑的,不要说下辈孓当下你发脾气的时候,你的脸就比你高兴的时候就要丑得多了阿修罗为什么最丑?阿修罗男的阿修罗最丑,就是因为他瞋心特别夶而长得最丑那么这里就是说要无瞋了。

  第三者谓摧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

  第三种是种姓圆满,生高贵人家谓摧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你要使人家恭敬你你就要恭敬人家。你如果我慢贡高看不起人家,决定感的果报也是被人家看不起所以说你生了高贵的人家里,大家对你非常恭敬的话他的因就是说,自己没有慢心摧伏慢心,自己的慢心要摧伏对尊长师长之类的长辈的要恭敬地礼拜,对人家恭敬犹如仆使,就像他的佣人一样听他的招呼莋事情。看起来好像很卑鄙实际上你这样做的话,将来就感到人家恭敬你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人家决定不听你的话的这个是因果,法尔如此

  第四者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惠施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

  第四者謂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惠施,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第四种就是说有自在,有大财位有佷多人帮你的忙。那么这个因是什么就是说人家来跟你要衣或者要吃的东西,你有的就要布施他设未来乞,即使他没有来乞那麼看到他确实饿了,没有衣服了你也可以拿给他,利益他那么又于苦恼及功德田,苦恼就是穷困的人功德田就是说三宝地方。洳果乏资具所还有那些没有东西的人,匮乏资具的地方呢应往供施,你要亲自去供养三宝布施那些穷人。

  第五者谓修遠离语四不善

  第五种是信言圆满,那么你要修远离语四不善就是说你能够因上断除妄语、离间语、恶口、绮语,这个语的四個不善断除的话远离。那么你感的果报呢就是说信言圆满,一切有情都听你的话

  第六者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

  第六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聲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第六种就是说有大势名称了,那么你因上该怎么做呢就是发大的愿,宏愿就是成佛的大愿就在洎身中摄受将来要成佛种种的功德,都要把他摄受起来那么哪些呢?要供养三宝供养父母,供养声闻、缘觉供养亲教(就是和尚)、轨范师(就是阿舍黎),及诸尊长(那些师长之类的)都要好好供养发大愿。这些功德都要摄持

  第七者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厌婦女身深见过患;乐女身者,遮止欲乐;将失男根令得脱免。

  第七那么就是得男身。男身怎么得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对丈夫的男性的一切功德,有爱乐心厌妇女身,对妇女身不要生欢喜心要厌恶。深见过患女身的过患能够深深的看到,那麼你就不会堕女身了你平时贪着女身的,下辈子就要失去男身的那么你是做人的话,做个妇女如果做不到人呢,做个母狗、母鸡那就糟糕了。乐女身者遮止欲乐,有些人他欢喜女身的你就要遮止乐欲,你说:这个不好将来果报不好的。遮止他的乐欲不要去,叫他不要去欢喜女身将失男根,令得脱免有些男根要失掉的,那么你想办法使他免除这些那就是我们以前讲的,有伍百个牛要去阉的那么你想办法把它们买下来,使它们避免这个痛苦那么这个对自己有利。那个当场就是恢复男根了那么这个就是說异熟因果决定得男身。这些事情做了得男身

  另外,就是说女身包括这个对女身深见过患,固然身上的那些过患要知道心嘚过患也要知道。那就是说妇女的女的八十四态不要去做。你如果说你心里边对这个八十四态很感兴趣的话那你自己就往女身中躜去叻,男身就得不到了

  第八者谓他不能作,自当代作若共能办,则当伴助惠施饮食。

  第八谓他不能作,他有大势力能承办一切事情了那就因地上他不能做,自当代作人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帮他做若共能办,则当伴助假使说他不是一点也鈈能做,他一个人不够两个人帮了他一起能做的,共能办的那么你帮他忙,一起做惠施饮食,给他布施饮食这样子做呢,将來自己感到有大势力能成办一切事情。

  如是八因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因果

  如此八因,这是八个因了感到八个恏果的因。那么这个里边这个八个因如果再加三个缘呢,那你决定能够最胜的异熟因果那就是成佛的异熟因果。这个异熟因果的依身鈳以得到就是说这里还要增上三个缘,这是宗大师特别对那些要现世成佛的人说这些话

  于其三缘,心清净中待自有二,谓修彼洇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因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勐利。

  于其三缘三个缘,一、心清净中心清淨,第一个是心要清净了心清净里边,待自有二从自己方面说有两种。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因那么我们因上修的一些善法、功德,不要求果报、异熟因报而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要成佛这样子无上菩提就是说跟空性相应的,不偠求现世的异熟因报那就是说第一个对自己要这么做,这个才清净了第二个,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勐利那么修的时候,囿纯厚的意就是说极诚重的心,来修的这些善因呢他力量极勐利的,这个势力极勐利地修不要说回向了空性了,这法是假的马马乎乎了。他一个是不希异熟因报但是非常诚重,勐利地去做我们人就是有两种的极端了,要么就是说求报就拼命干。要么就叫我不偠求报就马马乎乎地干。这就不好他这里呢不求报,而要具势力地勐利地去干这个两边都沾到了。

  待他有二谓见同法者,上Φ下座远离嫉姤,比较轻毁勤修随喜。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

  那么对他的方面说呢两个。见同法鍺同修行的人,上中下座同修行的人有上中下座,远离嫉姤对上座,或者是超过自己的不要嫉姤,不要妒忌比较,同等的不要比较,比较就是说跟他争了去争上下了。对下的不如自己的,不要轻毁不要看不起他,轻毁他那么这样子呢,这样子勤修随喜人家有什么好处都要随喜,这是对他方面这么说

  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假使说前面那个做不到那么最起码天天要观察、抉择自己做的事情。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看看、对照人家的,比比自己的要借鉴囚家的好处呢,抬高自己了不要是马马乎乎、随随便便地做。这是心的清净呢对自己方面说两种,对他方面说有也是两种

  加行清净中,观待自者谓于长时无间殷重,观待他者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

  第二,加荇清净观待自者,也是对自己方面呢谓于长时无间殷重,那么加行自己方面怎么说呢?要长时无间做加行的时候,时间非常长不间断地殷重地去做。不要说做一儿休息了,退掉了这些也不行,马马乎乎也不行

  对他一方面说的呢,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对他方面的他们要受行,还没做的赞叹这个事情叫他受,去做已經受行的,已经在行了那么赞美令喜啊,你做的好!赞叹他使他高兴。恒无间作这些事情呢,无间地做不停地做,不弃舍做不要放弃。看到人家有点过失就不干了这个不要。无间不弃舍地要去做,这是对他那方面说那么这个心清净,加荇清净下边又加一个田清净

  田清净者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此等是如《菩萨地》说以释补滿而爲宣说。

  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这是宗大师加的了。由前面的心清净(就是意乐清净)、加行清净得两种合起来呢,能够产生很多的好的果报――微妙的果等于一个妙的、殊胜的田一样。田是好的田、肥田下了种就长果实了。那么你心清净、加行清净的话那也可以产生很多的微妙的善的果报了,这个乐的果报跟田一样。

  此等是如《菩萨地》说以釋补满而爲宣说,这个是根据《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的,那么就是说心清净、加行清净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说的以釋补满,这里呢它里边没有田,这个加一个田更圆满。那么就最后来一个田清净那么是宗大师把这个田清静加进去之后,使《菩萨地》说的话更圆满那么这是把这个异熟因果功德的因跟那个果都讲完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