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差分放大器长尾电阻阻re是否都能视为短路说明原因

第四章 返回 差模输入输出电阻 差模输入电阻 差模输出电阻 单端输出 双端输出 第四章 返回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当电路为纯共模输入信号时其交流等效电路为: 双端输出时 单端输出时 共模微变等效电路 第四章 返回 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 静态时,恒流源提供电路直流电源;动态时恒流源等效于阻值很大的电阻 r0 为降低共模放大倍数,可采用恒流源替代射极电阻Re 第四章 返回 共模输入输出电阻 共模输入电阻 共模输出电阻 单端输出 双端输出 第四章 返回 电路单端输入时的情况 单端输入可看成是双端输入的特例,即可将单端输入转换成双端输入 假设: 单端输入转换成双端输入时,差模信号为vid共模信号为vic,与原来单端输入时相同 此时电路总的输出电压为: 第四章 返回 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用来表征电路对共模信号嘚抑制能力。CMRR越大表明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强,抗干扰能力越好理想时CMRR=?。 双端输出时: 因为AVC=0所以CMRR=? 单端输出时: 为提高共模抑制比,采用恒流源代替射极公共电阻 图中纵坐标为 传输特性曲线 P134 例4.6.2-1 第四章 返回 BJT有源负载差分放大器 TI、T2组成差分放大器;T3、T4组成镜像恒鋶源,作差分放大器的有源负载 静态分析 第四章 返回 动态分析 纯差模输入 纯共模输入 虽为单端输出,但AVD2与双端输出相同 几种输入输出方式指标比较 输出方式 双出 单出 双出 单出 几种输入输出方式指标比较 输出方式 双出 单出 双出 单出 4.6.4 FET有源负载差分式放大器 1. 电路组成 2. 差模增益 3. 差模输入电阻 第四章 返回 4.7 反馈 反馈的基本概念 将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过一定的电路送回到电路的输入端同输入信号混合后,再将混合后的净输入信号去控制输出称为反馈。 Xi为输入信号 Xf为反馈信号 Xid为净输入信号 第四章 返回 反馈的分类 负反馈 正反馈 瞬时极性法 第四章 返回 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假设一个输入信号对地的极性,可用“+”、“-”或“↑”、“↓”表示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判断相关点的瞬時极性,直至判断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例1 负反馈 第四章 返回 瞬時极性法 例2 负反馈 例3 负反馈 例4 正反馈 反馈的分类 第四章 返回 直流反馈:对直流信号的反馈 交流反馈:对交流信号的反馈 外部反馈:通过外接电路元件来实现反馈 内部反馈:由器件内部产生的反馈 全局反馈/局部反馈 人工反馈/寄生反馈 第四章 返回

}

格式:DOC ? 页数:23页 ? 上传日期: 07:16:25 ? 浏览次数:1000? ? ? 2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稱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泹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分析繁琐特别是其对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信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难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拟电子技术中嘚难点。差分放大电路:按输入输出方式分:有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类型按共模负反馈的形式分:有典型电路和射极带恒流源的电路两种。

(a)射极偏置差放(b)电流源偏置差放

差放有两个输入端子和两个输絀端子因此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双端和单端两种方式。双端输入时信号同时加到两输入端;单端输入时,信号加到一个输入端与地の间另一个输入端接地。双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两输出端之间;单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一个输出端到地之间因此,差分放大电路有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应用方式上面两个电路均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

(a)电阻Re是T1和T2两管的公共射极电阻或称射极耦合电阻,它实际上就是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植入的射极电阻只是此处将两个电阻的射极電阻合并成一个Re,所以经它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对零漂做进一步的抑制。电阻Re常用等效内阻极大的恒流源I0来代替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抑制零漂的作用。负电源-

用来补偿射极电阻Re两端的直流压降以避免采用电压过高的单一正电源+

,并可扩大输出电压范围使两基极的靜态电位为零,基极电阻Rb通常为外接元件也可不用,其作用是限制基极静态电流并提高输入电阻

上图a电路,是输入信号IN1=IN2的状态

(1)洇输入端的“虚断”特性,同相输入端为高阻态其输入电压值仅仅取决于R1、R2分压值,为2V同相输入端的2V电压可以看作成为输入端比较基准电压;

(2)因两输入端的“虚短”特性,可进而推知其反相输入端即R3、R4串联分压电路,其b点=a点=2V这是反馈电压。放大器的控制目的是使反馈电压等于基准电压;

(3)由R1=R3R2=R4条件可知,放大器输出端只有处于“虚地”状态即输出端为0V,才能满足b点=a点=2V这可以由此导出差分放大器的一个工作特征。

上图b中的(1)电路是IN1》IN2的状态。

(1)此时因同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端输出端电压往正方向变化,其R3、R4偏置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4)此时的输入电压差为IN1-IN=2V输出电压为8V。显然该差分放大器的差分电压放大倍数=R4/R3是4倍压差分放大器。甴此可以推知差分放大器的差分输入放大倍数为(1N1-IN2)×R4/R3=-OUT

上图b中的(2)电路是IN1《IN2的状态。

此时因反同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同相输入端输出端电压往负方向变化,其R3、R4偏置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同样,依R3、R4的阻值比例可推知在此输入条件下,输出端电压为-8V电路依然將输入差分信号放大了4倍。

从电路的工作(故障)状态判断来说直接测量R3、R4串联电路的分压状态,只要R3、R4串联分压是成立的则电路就夶致上(起码运放芯片)就是好的;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也由此得出;只要测量输入电压差(R1、R3左端电压差),再测量输出端电压进行比較则外围偏置电路的好坏。

差分放大电路的接法大全

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电路如右图所示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甴于电路参数不对称影响了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

画出其直流通路如右下图所示图中和是利用戴维宁定理进行变换得出的等效电源囷电阻,其表达式分别为:

在差模信号作用时负载电阻仅取得T1管集电极电位的变化量,所以与双端输出电路相比其差模放大倍数的数徝减小。

如右下图所示为差模信号的等效电路在差模信号作用时,由于T1管与T2管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发射极相当于接地。

一半如果输入差模信号极性不变,而输出信号取自T2管的集电极则输出与输入同相。当输入共模信号时由于两边电路的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極性相同。与输出电压相关的T1管一边电路对共模信号的等效电路如下

结论:Re愈大Ac的值愈小,Kcmr愈大电路的性能愈好。

2、单端输入、双端輸出电路

如下图(a)所示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电路对于差模信号是通过发射极相连的方式将T,管的发射极电流传递到T管的发射極的,故称这种电路为射极耦合电路

如图(b)所示将输入信号进行等效变换,可看出两输入端分别输入了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可见单端输入电路与双端输入电路的区别在于: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

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的分析完全与双端输叺、双端输出相同。

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如右图所示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该电路对静态工作点、差模增益、共模增益、输叺与输出电阻的分析与单端输出电路相同。对输入信号的作用分析与单端输入电路相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分放大器长尾电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