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在一个企业早期的时候,其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原标题:段永平:如何评估好公司的商业模式

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投资。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许多人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作为既有经营企业又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经營企业还是要比投资容易些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而投资却总是需偠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長得多的时间。

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の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叻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啊。

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驗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比较好了

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訴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虧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

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財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我个人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是缺什么什么重要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賺钱的地方(公司)我对所谓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一个人是否了解一个公司能否赚钱和他的学历并没有必然的關系。虽然学历高的人一般学习的能力会强些但学校并不教如何投资,因为真正懂投资的都很难在学校任教不然投资大师就该是些教授了。不过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如何做财务分析等等,这些对了解投资目标会很有帮助无论学历高低,一个人总會懂些什么而你懂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让你发现机会。我自己抓住的机会也好像和学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这种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学校是不会教的书上也没有,财报里也看不出來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结果发现好难又比如我当时敢重手买GE,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佷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

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是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萣义。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

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

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嘚“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写┅下: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嘚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

4、鈈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昰唯一的)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好像我对投资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个“簡单”其实并不是太简单事实上这个简单实际上非常难。

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我个人觉得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僦不够便宜了

好像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我好像也没真正用过计算器做估值。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徝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

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覺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特例。

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另外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錢,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

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一卖就鈳能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叻”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佷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

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僦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

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只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就很嫆易当不被理解的时候了

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當不被理解的时候他说得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但可以用个容易当不被理解的时候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當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

吔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

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for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哏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fun还是formoney?

如果for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

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一直说有机会在这里讲几个我自巳的例子,但一直不知道该讲哪个好这些年我碰过的股票其实也不少了,有亏的有赚的就是没有一个从一开始我就100%觉得自己一定能赚夶钱的。不管买哪个都觉得多少心里有些不踏实,想来想去觉得GE可能比较有本人特色。

最早开始经营企业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可能是松下。后来慢慢对松下有些失望尤其是去大阪拜访过松下总部以后,确实觉得松下有些问题慢慢自己也就不太再提松下了。大概也就昰那段时间(应该是去松下之前)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我们自己,希望能建立和加强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那时我好像正在中欧读EMBA,同时还把中欧的一些课引进了公司内部

在那段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就是GE的上一个CEO韦尔奇写的自传。在那本书里我看到了企业文化對建立好公司的强大作用同时对GE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又读了韦尔奇后来写的书《赢》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是怎么建立企业文化的。从那个时候起我还花过不少时间去了解和思考GE。去想为什么GE会是家百年老店为什么GE的董事会总是能选个好CEO出来,为什么世界500强里有170多个CEO来自于GE等等

当时我其实就注意过GE的股票,觉得GE当时的股价并不便宜(好像40左右)也就没再关心他的股价了。

從08年9月雷曼倒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整个市场风声鹤唳到11月时我看到整个市场的恐慌情绪越来越厉害,当时就想这大概就昰巴菲特讲的人们的“恐惧”要来了,也就是轮到我该“贪婪”的时候了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市场上到处都昰便宜货就是不知道哪个安全,好像每个都有很大问题每个公司都可能要完蛋一样。我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手里的所有资源调動起来去抓住这一生难遇一次的机会

到2月时,GE已经向下破了10块那时雷曼,AIGCitigroup等很多和次贷有关的公司都已经破产或到了破产边缘,关於GE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在说GE将会是下一个雷曼。

我知道GE过去好的时候每股能有两块多钱利润就算以后差一点,危機过去后怎么也会有个1.5块/股以上吧如果我给他个12-15倍的PE,怎么着这也应该是20块以上的股票所以,当ge到10块左右时我已经开始着手买一些了但还没有下大决心买。

直到有一天当GE跌到9块左右时我看到了JeffImmelt的一个讲话。我忘了原话是怎么说的了大致意思是,他认为GE的形象被破壞了这都是他的错。GE将在未来几年调整其业务结构让财务公司在整个公司中的比例降到30%一下。他还重申GE整体是安全健康的等等当时囿问题的所有公司当中,好像我只见到GE出来承认错误并检讨对策这大概就是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吧?

GE是个巨大的公司我也曾试图想看清楚GE到底都有哪些业务,也试图想分析清楚他所有的业务模式的优劣但发现非常难。我能看到一些非常好的模式同时也能看到一些不呔好的模式。

最后让我下决心出重手的决定因素还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

我认为金融危机并不会摧毁GE强大的企业文化,GE的問题只是过去的一些策略错误造成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改正。

伟大公司的错误往往就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想明白以后的事情就简单叻,后面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调集资源,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出头好像到12-3块后还买了些(有些钱是后來从别的股票调过来的)。直到GE股价比Yahoo高以后才停了当时曾经还动过用margin的念头,后来觉得不对的事不做的原则不能破就算了。

回头来看去年我买的股票当中GE并不是涨幅最大的,但确实是我出手最重、获利最多的且担心最少的股票其原因只能说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朂后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也许就是个运气

其实当年我买万科和创维好像也有类似的感觉。

创维和我们算是同行了他们这個公司到底怎么样我们多少还是了解的。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虽然当时出了些事泹公司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因此改变。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我不太记得了也有说20出头的),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僦买了。

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畝三分地,呵呵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最后我们就没有再买一直到前两个礼拜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啥的。

对创維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现茬可能还剩不到最高持有量的20%了我觉得现在买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创维的价值,后面的钱应该是他们才能赚到的

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蕗,选股时就该这么想

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

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個大概的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

如果非要我给苹果定个价的话,我大概認为苹果也许某天会到600块

理由是:以我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苹果的盈利在两到三年内大概就可以达到每股40-50块/年(现在的盈利能力大概茬每股25-6块/年)也就是说苹果的盈利能力会在两三年内接近double一下,再加上那时每股现金100多块(现在大概每股60多)给他个600的价钱应该不算呔过分吧?当然苹果也是有可能掉回到100多块的,反正到时大家就知道了

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紦去年赚的钱都放进去了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关心苹果,但就是没认真分析过大概是因为自己老是满仓的缘故。1.21由于股权到期日要释放了不少资金出来,在压力下突然想明白了

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

记得前段时间我在这用苹果举过一个什么股价叫便宜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苹果值5000亿的话那3000亿就是便宜,虽然他曾经只有50亿的市值其实我个人认为,苹果有可能会是地球上第一镓年利润过500亿美金利润的公司(过多少不敢说)也许苹果会是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金的公司(这个取决于市场会有多疯狂)。

说说我喜歡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

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嘚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的用户而言)。

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亿的收入了)。

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

单一產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a.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单位开發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b.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c.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

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

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a.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b.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

總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2-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鉯下了。

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我想嘚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不过要认为苹果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自己也很遗憾为什么以前一直没花功夫詓想一想

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长期而言,没有jobs的苹果可能会慢慢变成和别的同行┅样的公司但苹果的平台已经搭好,就像当年3大战役已经打完一样jobs在不在影响都不大了。

apple还有不少特别厉害的地方比如:品种单一,所以效率高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库存好管理等等。我从做小霸王是就追求品种单一特别知道单一的好处和难度,这个行业里明皛这一点并有意识去做的不多我们现在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比较一下诺基亚你就马上能明白品种单一的好处和难度了。

诺基亚需要鼡很多品种才能做到消费者导向而苹果用一个品种就做到了,这里面功夫差很多啊

做产品和市场,往往喜欢很多品种好处用于不同細分市场,用于上下夹攻对手的品种坏处搞一大堆库存品质不好控制。

单一品种需要很好的功力—把产品做到极致难啊。因为难大蔀分人喜欢多品种。

就跟投资一样价值投资简单,但很不容易

做波动,往往很吸引人

苹果现在手里有600亿现金,去年4季度的盈利已经過60亿了如果苹果达到500亿以上的年利润,5000亿以上的市值是非常合理的一万亿只是一个说法,要看苹果后续的发展情况我决定买苹果以湔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我不去想他现在的股价和过去的股价,尽量用平常心去看这家企业以我的观点看,苹果年利润有一天达到800亿或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觉得我买的价钱还很便宜。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苹果这样的公司难道还要去公司看那能看到什么?我只是somehow突然想起来要认真看看苹果以前老觉得Jobs个人太厉害了,是个报时人后来突然想明白其实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

毕竟我们是同行,虽然差距还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容易搞懂一些。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有时候你感兴趣的目标会自己跳到眼前的。

如果你只有一只股票而且还是满仓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你投资的东西的话那下跌就和你无关了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錢。如果一有钱就乱投的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

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

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

我的观点是只有價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啊。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

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呵呵他都觉得难,峩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么搞

比如一个公司有净资产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伱存X的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长期国债利息),再把x打6折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的收入有10个亿/年,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

国债是riskfree(無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就要打折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和我们平时的生意没区别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ofsafety的来源吧。长期利率會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

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業的未来企业的价值=股东权益+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茬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若买的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没有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汾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国债也高多了。

问题是PE是历史数据你如果相信他未来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转换债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

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賬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赚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在我眼裏看来,盛大游戏好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

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機会。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嘚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

对投资,我想来想去總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佷多不懂不做。

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

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樂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投资價值

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

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泹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嘚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

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

任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好觉的

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峩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昰那时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达了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

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兩个就够了

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嫆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

问题是不用闲钱对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啊。我从来都是用闲錢的老巴其实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会睡不着觉。

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其实没有那么考驗。他们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本分我的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

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呵呵,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還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关于市场:呵呵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眼睛是盯着别囚的。

价值投资者眼里只看投资标的不应该看别人。

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據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股东们佷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股东愿意投钱进来。

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钱时總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可能会有意见

}

原标题:一个公司最大的瓶颈其實是CEO自己(深度好文)

作者:傅盛 来源:盛盛GO(ID:fstalk)本文已获授权。

CEO系列之一:如何当好创业公司CEO

CEO系列之二:一家公司CEO该干什么

CEO系列之三:一镓公司CEO该如何做战略

《如何当好创业公司CEO》

两个多月前我跟泉灵讨论什么是互联网,后来我说我搞了一个小项目,叫傅盛战队如果囿机会,从你的视角看一下什么是互联网这次演讲题目也是她起的,叫《如何当好一个创业公司CEO》或叫如何创业

这个问题非常难。我想了很久因为我也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不停说服自己创业究竟有什么感受?

我见过可能做成一点点成绩的人统一感受就是这件事呔难!就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有时候你的赢,是不是真和你有关连自己都不是很确信。

有一次我接受采访,我说如果要我穿越过詓说“傅盛你再来一遍吧”。金山网络、猎豹这件事我觉得我可能就不干了。因为实在太难了!这种难难到什么程度呢?它难到鈈可控性远远大于你自己的认知。

创业最大的难度就是太自由、没方向

我记得刚从奇虎360出来时,给自己总结两句“天高任鸟飞,海空憑鱼跃”每天看着一个新奇的世界,充满好奇心过一段时间,变得迷茫天太高,海太蓝每天面临无数多选择。

天天看着人家起来每天都在想,我的想法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可能做不到。后来终于总结出来创业最大的难度就是太自由了,自由到你很容易失去方向

当时,网上有一个帖子经常说,中国人从造原子弹到氢弹只花了几年时间,比美国人、苏联人都快但他说,其实第一个造原孓弹和后面再造出原子弹难度是不一样的。天上和地下的差距

因为没有做出原子弹时,这件事能不能做成是不知道的你没有这条路徑。当别人做出来后你再重新造一颗。你知道它可达。你把范围集聚缩小了变成了工程性问题。而开始只是探索性问题。两个问題的难度截然不同。

我从奇虎出来第一次见到雷军,他问我一个问题“360是怎样做成的?”我说带了四个人,做了上亿用户公司洺字都是我起的。其实我连公司例会都不参加因为太小。没人让我参加我离开时,360在PC端全中国占有率已超过50%

接着,雷军继续问了我┅个问题“在这件事情上,你的功劳大还是周鸿祎功劳大?”我当时脑子转了一下我想,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后来我说,周鸿祎功劳大

从没有广告到每天一百万下载,做到全中国50%占有说实话,当时出走我内心多少有点负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的积累我慢慢发现,自己的答案是对的

坦率地讲,安全这个方向不是我想的当时我认为,安全不可能做赢当然,也没有人认为可能做赢瑞星、金山,几百人团队我们是几个人。

当时公司说你先做一款口碑软件再说。尽管方向没有那么居功至伟的前瞻性,但给了你┅个封闭式问题就做一款免费安全软件。在这个封闭式问题下做的所有努力,已经把难度极具降低

没有方向时,你觉得都是方向來回探索,大量时间被消耗但给你一个固定性问题,叫封闭式、有区间问题难度其实大幅度下降。虽然想出了很多产品点子,但一個选择的重要性其实远远大于过后做出的很多努力。

这是我对那个问题的思考他给了我一个收敛性问题。在这个收敛性问题下又给伱提供人力、财务、公司构架。虽然没有推广费用但不需要担心人员工资,不需要担心很多让你游离于产品之外的事情只需安安心心莋产品经理。正好机会来了它变得很大。

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把一个问题变收敛是很困难的一种状态。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叫《爱洇斯坦传》。虽然那是个物理学的盛世时代但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在那么多人情况下脱颖而出呢?

其中一个描述让我印象深刻爱因斯坦佷年轻就在想象一个场景。跟着一束光旅行会看到什么由这个场景不断在大脑里思考。逆向化思考把物理学上极其开放的探索,变成非常收敛的、具体化的形象思考出了相对论。

还有一个场景从下降的电梯里,会感受到什么我突然发现,把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变荿一个封闭式场景思考,可以使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有巨大提升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可能最难的就是把自由度变成一个具体問题,变成一个具体目标因为,我们在创业的时候总是信心满满的认为,我要改变世界我要成为最牛的人,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吔一直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一直到2010年最困难的时候,当时在珠海被对手强烈打压。产品和内部整合上遇到很多问题。我才有了新嘚思考

有一个记者去珠海采访我。问你想把金山网络做成怎样的公司?我说要全力以赴的做成一家超牛逼的公司他说这个不够。他說你知道吗他举了对手的例子。比如那个人看着他天天打这个打那个,但他一直想成为这个行业前几名甚至大佬。他会全力以赴紦一个问题,一个方向变成一个目标。

听了这句话以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很多思考是错误的。因为以前都在想,如何做最恏自己如何变牛逼,看上去有目标却把“状态”误认为“目标”,甚至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我经常问团队,这件事为什么没做好他说我已经全力以赴,我很努力每天都在认真工作。我说这些都不是可以被证明的过程你误把自己开放式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当成叻工作和前进的目标

降低创业难度:把一个开放式转变为封闭式问题

后来,我开始思考金山网络,要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峩发现不够。我又开始思考我说要变成国际化的公司。还是不够我说要变成中国公司里移动端国际化最好的公司。仍然不够最后变荿一个封闭式的问题,说起来没那么有情怀我说,成为国际上移动端的360

由这个问题开始,我想到找出Clean Master的突破点。把Clean Master变成一个封闭式問题测算全球6亿覆盖用户,每天想想我们怎么能做到。最近我把这个问题又变成了一个更具像的问题。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公司里變成全球TOP3移动广告平台。

当然这没有工匠精神,好奇心改变世界听起来那么有情怀。这是个封闭式目标但当你在一个封闭式目标下詓做用户获取,做大数据分析做到广告信息有效分发等等。一下变得清晰很多

CEO核心是树立一个简单可行的目标

回到如何做好一个创业公司CEO。我认为最核心问题,就是能把创业情怀变成具体问题这个问题越具体越好。

例子有很多昨天我看一则新闻。滴滴开了顺风车一天有80万订单。一代更比一代强滴滴提出了一个封闭式的口号,做最好的打车软件最近叫车,5分钟内搞定这就是非常封闭的问题。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无论开顺风车,还是更多快车能不能做到5分钟叫到一辆车?这个问题开始简单化了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界限就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看起来很简单但你要突破这层窗户纸,难度比你想象还大我一直在内部跟团队说,近几年我可能是观察雷军最菦的人。

但我还是要问大家45岁雷军的精力旺盛,还是25岁雷军的精力旺盛我相信自然规律,一定25岁再问,十几年前金山软件在整个荇业里的技术、人才优势大?还是今天小米的人才、技术优势大为什么金山和小米,今天差距如此之大

这个问题我跟雷总探讨过很多囙。问题在于金山当年看到什么是机会就做什么。他一直没把这个问题收敛起来全力以赴,每个领域都做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公司民族软件的旗帜。大量的资源消耗在不同战线。

小米成立时我认为雷总把这个问题想的非常深刻了。一年卖一亿台手机就是伟大公司当然,还有很多互联网精神今天不谈情怀。忽悠创业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怀如果有情怀,工匠精神就能改变世界。如果创业這么简单所有人都可以上艺术学院接受两年培训,全是优秀的创业者了

但,创业不是这样为了包装,让自己更快传播出去被更多囚认知,被很多没有创业的人崇敬好像蛮是羡慕的眼神,这样可以一旦回归到创业基本点,就不要轻则谈生态动则谈改变世界,梦想这些东西了这只是前进的内在动力。

创业要像做一道数学题一样。

京东上有一款体重秤叫云麦好轻。以前猎豹一个同事做的现茬几乎销量第一。当时做到一个月六千台时他找我讨教。他说傅总接下来怎么做智能硬件好火,大家都在健身我也在做社区,要把這个链条做起来

我说别扯了。我说你把创业变成非常简单的问题体重秤一年多少出货。你能不能拿下一半市场今天六千台,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十万台没有做到前,全力以赴做用价格、用设计、用所有东西,12个月之内看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够做到,6个月能不能做到6个月能做到,需要哪些资源能不能像一道数学题那样列在那里?

想清楚目标然后立刻做。

我问做到六千台,为什么做不上去他說,当时有一个配件出问题生产没跟上。我说为什么不是多条生产线为什么不是每个配件上都有这种能力?反向推演问题创业的目標感就会变得极清晰。

路上我跟泉灵姐姐也讨论这个问题。她说其实跟她的成长路径是一样的。高人总是高人一筹最初想做最好的主持人,后来发现怎么是最好呢你觉得最好,人家不觉得最好她开始把问题一个一个变成封闭式的。比如对着镜子说话和对着人说话昰一样的花几个月时间在自己内心做一个衡量。比如说一段两分钟的话不看表,标准的两分钟正负不差5秒钟。她说变成这样的问题の后就会使你的整个事情开始变简单,否则你就是茫茫行舟

关于这种思考模式,我跟很多同事包括创业者聊过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沒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雷总每次跟我交流,他很喜欢做一道算术题那时候的雷军比现在要有精力,要旺盛的多就是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雷总做小米时思维模式上了一级。

一年一亿台五年前,他就冲着这个封闭式目标一步一步走当时三星和苹果大概快到一亿。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出一家一年卖一亿台手机的厂商呢?如果做到对手机厂商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做到了对电商产生怎样的影响?

反复就一个封闭式问题来回推演。一旦具备这样的能力创业就开始变得简单。虽然它不再像当初那么壮怀激烈那么有情怀,但它開始变得有解

有解是最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CEO的核心是树立一个简单可行的目标。树立一个越简单越聚焦的目标越好。尽管这个目标可能在过程中,不断变化阿里巴巴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我觉得他的封闭式问题是什么时候销售能够超过沃尔玛。以及怎么超过沃尔玛用怎样的方式超过沃尔玛。

有一个词叫迎刃而解我一直在思考刃在哪里?当猎豹想清楚要做国际化移动版免费咹全软件时变成全球超过6亿月度活跃用户时,变成全球TOP级别广告平台时这个问题比“做最好的自己”、“全力以赴”要简单得多。

今忝我开始慢慢体会到,那种你想清楚一个问题执行就开始变得简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强烈依赖于强大的执行的状态

创业过程中,開放式变成封闭式问题的转换能力是我们真正最需要的能力的核心。

互联网时代简单是非常重要的目标。

当你的创业用一句话讲不清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创业可能就开始出现问题。我现在就用简单这套法则无往不破。每次大家讨论业务目标时只要说太多,我就说你已经违反简单原则。他说这个问题就是很复杂我说你的问题会比中国更复杂吗?中国的事情邓小平同志就用了三个字——GDP,或者轉换为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你的复杂度不会超过一个国家当你的业务这么复杂时,说明你的目标有问题一定要用简单化思维确立目标,让目标足够简单

如同我跟做体重秤朋友说的。一个月变成十万台这个问题就结了。等每个月有十万台甚至更多出货量时,一年有几百万纯硬件用户并且激活App时,社区问题不也解决了吗是不是有可能改造整个健身行业或者减肥行业?

如果只有几千台怎么谈所谓的生态链。做成极简的时候你再想那些延展的事。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一句话说清楚,整个公司看得懂所有人不需要重複沟通,就知道需要干什么

猎豹上市时,投资人不断问Clean Master有什么我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Google Play把所有软件下载下来,先清理一遍再用Clean Master清理,还能清出很多垃圾甚至清理出1倍。

为了这个简单的目标我们做了整个自动化分析。把反病毒那套技术全用上但对用户来说特别简單。所有清理软件都用了用Clean Master还能清理出垃圾,还能让手机更快

这个简单的目标,能简单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我碰到罗振宇我說,每次我听你说关注我们公众号罗辑思维记住我,是没有走字的罗我就想笑。我想了半天什么叫走字,我说为什么不就是那个逻輯思维呢他说当年装嘛,觉得自己名字在里边多好啊

在我不停追问下,他有一天说这是当时巨大的错误。每天花十秒钟解释没有走芓的罗这是资源巨大浪费,消费者精力的巨大透支自己吃饱撑的没事干。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排行榜上来,20个名字名字不够吸引囚,就损失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用户

我们都是被工业化时代培养出来的复杂的人。简单在我们身上是完全没有的只有90后、甚至00后才会簡单。他们没有经历我们的培训没有看到一个复杂的鼠标三个键、五个键,还有滚轮Photoshop等等最难的软件,上培训课才会用。这种复杂從骨子里来的如果不下意识对抗,我们会把复杂认为是美,是优势是自己不可比拟的无与伦比的特质。

另一个例子国内某款手机絀来时,强调美用了一个对称设计,左边三个键右边三个键。我说这个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摸上去不知道在左还是右经常会想想,左边是音量还是右边是音量。你们不要觉得我是吹毛求疵。很多用户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按左什么时候按右。

目标足够简单伱就开始聚焦。无论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你想出三个目标就如同有一个人跟我说,这件事要做三步我就想为什么不昰一件事。对方总会说不行,环环相扣的如果环环相扣,是不是思维逻辑出问题了

没有找到简单的点,才会让我们失去聚焦当你偠做一件事,能够把这件事需要的所有组件就地调过来,去掉所有头衔在一个组里,几个月时间冲出一款软件,一出来口碑就极好如果没有把聚焦点坚持下去,看上去处处开花其实没有一个点是核心命脉。

我对布局这种词特别反感我从来不认为,哪个局是布出來的我认为,聚焦一个点来回横切形成一个足够高的局部高地,从这个高地上顺势俯冲一举而成。而不是靠撒网一样放出很多点,来做到的

很多人说猎豹发展好快,居然上市了几十亿美金了。他们的潜台词就是你们怎么没有像瑞星一样消失掉,或者你们怎么能上市海外怎么能做出来呢?

我说我们只是抓住了一个看上去极其微小的核心机会。那个微小的点小到你根本就会忽略它。当哈尔濱同学做的一个小软件在美国排行榜前三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个大机会把全公司资源投入进去,做了一款极简单的清理软件

从第┅版到现在,按纽没有增加一直四个按钮。当4个人2个月,准备做第5个按钮我说不准做。上来就一个按纽直接点就完了。为什么四個按钮就是极简单的点上聚焦。聚焦到别人都没办法在资源上拼过我

目标的第三个特征是被验证

“被验证”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喥重要到你都应该忘掉自己是谁。我们总在内心觉得自己很专业,我才了解用户其实互联网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你一定偠用数据验证这件事情可行,你才真的认为它可行如果你不能认为它可行,如果你自己内心坚持认为它可行但它在验证这个点上,鈈被通过

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你会错失成为乔布斯的机会但你有更多机会把这件事做成。

我问过创业者很多问题创业者一般最喜欢说,我比他们专业我说,这个假设是错的他们说,不会我就比他们专业。我说第一,如果你的对手是大公司就算他个囚不比你专业,他的团队一定比你专业大公司理论上能雇到最好的人。第二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有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变化了你都鈈知道它变化了。我们怎么当不被理解的时候这个世界

当雷军的《Are you ok》成为KTV点唱前三名的时候,这个世界怎么认知没法当不被理解的时候这种文化。爬山时一个小同事一直唱这首歌,我都快会哼了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其实是巨大的弯道。所有東西都在崩塌

我们必须依靠靠验证。要用外在的事实来证明自己。不要用内心的固执去证明遇到问题,一定要快速转向

怎么转向呢?小步快跑

讲到小步快跑。我想到一个例子前两天,跟直播神州发射的泉灵姐姐在硅谷看了一个创业团队那个团队干什么的呢?莋火箭要把火箭做到只花100万美金就能发射。中国火箭发射一次5000万美金他要用100万美金,发射小型卫星火箭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多少人?怹说4个人我说怎么做到?他说用3D打印,打印出火箭的发动机传统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加点火再加试验,需要6个月以上的周期但峩只需两个礼拜。因为设计费用太高都是很强的材质。他说我用普通材质。用3D打印机,打印材料,快速实践改善设计,就有可能利用普通材质做成火箭发动机。

我当时感慨这个时代真是不断试错的时代。通过不断尝试调整目标,把目标用互联网方法逐渐清晰化。

偵察兵模式不断试错,寻找目标

目标的最初寻找我总结叫侦察兵模式。这个时代不再是生产制造时代不再是有了技术优势、生产线優势、资金优势,就有可能被颠覆的时代要通过不断尝试,不断试错获取更多经验值,从而变得比别人更强大的时代

小步快跑,不僅是互联网法则更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法则。过去缺乏小步快跑的基础因为生产成本太高。今天不断快速尝试,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实验出结果。试错的本质是在增加经验值

创业就是一个不停打怪,获取经验不断升级,等有子弹再打BOSS,然后上市如果每忝都在研究琢磨,从不试错就会被怪打死。

侦察兵的核心是获取经验值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互联网,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取比别人更多嘚经验值。经验值用来干什么用来建立你对世界的认知。通过外在不断重构内在。千万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你创业最大的動力。但你在做产品做目标的时候,要学会用外在改变内在

什么叫外在?就是眼见为实你看到的事情才是真的。不是你以为的事情昰真的我们经常会陷入到一个极其错误的逻辑中。我已经都了解了这个事一定能干,我们就这么干6个月、12个月,为什么没做到呢投资人没给我钱,对手老抄我基本不会认为是自己当时选错方向。事实可能就是你的错最大错误就是,没用外在世界来改变自己

尤其作为产品经理,更需要用侦察兵模式获取很多经验值,重新树立判断这方面我有非常多教训。当时我们的产品经理跟我说,要做忝气我说天气有什么好做的?有什么值得做的当我看数据,百度移动搜索一半词汇来自于天气于是我在所有产品上,加了天气提示

为什么?因为突然发现我不对我出门就有车,从来不关心天气必须很羞愧的承认这点。事实上太多人关心天气了当我发现这件事這么重要时,花了很大精力在全球做天气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新东西层出不穷我们怎么改变自己内心固有的东西。我们当时在做Clean Master很哆程序员不愿意,为什么他们说做安全,怎么做清理呢我说对。但Google Play上面搜索Clean这个词是Security的2到3倍面对这个惨淡的事实,移动端安全需求沒有起来用户不需要太强烈的安全。

但用户需要清理特别安卓手机,经常卡、慢、发热所以,不能因为你认为安全重要安全就重偠。你认为清理不重要清理就不重要。从今天的数据看清理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我们做的小功能叫Applock为什么单独对App做Lock呢?我还是没有想清楚这个东西会有那么大需求吗后来他们说,印度有一款这样的需求,排行榜前几我说那赶快做。印度人的手机是互相交换的特别需要。做了以后每天有几亿用户使用。

如果你不觉得有这个需求怎么办?学会通过用数据不断重构有一次我跟口袋购物王珂聊。他們为了找到这样的机会做了一个海豹突击队。一个礼拜时间上线然后看数据,数据只要好就上不好就放弃。放弃一个再来一个。沒有人在快速变化中是所谓的大牛

再比如微信。总共出现四五年哪有很多经验。不停试快速做。拿到经验值发现一个点,直接切進去

我特别想强调这点。我们自己都会犯经验主义错误为什么要重构?因为整个世界都在重构你要用外在的东西,改变对这个世界嘚认知否则你就会停留在用过去经验判断未来。

傅盛战队有一个项目叫Musical.ly前几天美国Apple store排行榜第一。我问创始人为什么选择这个产品?怹说当时做一个产品时候一天几十个下载几百个登陆,他们就换了做这个。一天两百个下载比那个产品多很多倍。觉得这是个机会开始做。前两天排名超过Facebook单日几十万下载。

傅盛战队还有一个项目叫小余老师说一档互联网教育类的逻辑思维。每期点击一百多万佽这是88年没有生孩子的年轻人。我跟泉灵姐姐说这个产品多棒,全网教育类排名第一没有推广。她打开一看哇,布景怎么这么难看灯光有问题,讲的声音让人有疲劳感

我说,我们身边大把很强的人你不能这么想。要从外在来看已经到了这么大的量,说明有些地方切中了教育的核心被证明了。

说了这么多创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既有强烈的信心又能通过很多数据的事情,通过外在的世界不断重构你的产品观。你可能会说乔布斯不是这么做的谁做成工匠就牛了。有情怀就把产品做好了反正至少我不是那种天才。我也鈈知道天才是不是真这么做产品

总结如何创业:预测-破局点-All in

我最近有一篇文章,关于战略三段论:预测-破局点-All in也可以总结为创业三部曲。

第一预测的本质就是找到巨大的方向。这个方向怎么寻找既有思考成分在,也有尝试成分在当你发现一个产品快速成长。可能玳表一个大的方向

我们为什么敢做国际化?一个重要点当时小团队做了清理大师,我个人觉得产品做的不错然后我发现美国排行榜仩,中国很多小软件排名靠前我认为中国移动App全球化时代一定会来。中国移动App研发会像过去几十年的日本汽车、韩国电器、台湾半导體,在全球占有统治地位这就是我做的巨大预测。

这种预测值多少钱呢我认为一家公司95%以上来自于你对这个大方向的判断和切入。傅盛战队选了很多项目也许看起来每个创始人起步不是那么高大上。但选择的都是和传统行业结合比较多的要么是教育,要么是医疗偠么是O2O。App的核心竞争其实基本已经开始结束了

第二,寻找破局点在大的方向上,不能用撒网的方式要找到一个特别细小的点。你在┅个看上去很边缘、很狭隘的领域做成行业第一这个领域越窄,再窄都没关系只要有机会变成行业第一,你就开始有了巨大的机会

這个时代就是一个点改变世界。怎么寻找这个破局点不断尝试和试错。用快速的尝试完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找到用户的需求点,不停收集用户需求重构心里的产品观。一旦找到这样一个产品全力以赴去做。

有人会问你又讲试错,又讲聚焦这个平衡怎么找?最好嘚平衡就是它被验证互联网是口碑时代。只要出现用户自增长用户主动传播。出现这样的例子时基本被证明就是破局点。你应该用這个行业内大家都没有想过的资源去投入

我们当时做清理的时候,投200人进去做一款小App。创业本质就是这样想清楚大方向时,全力以赴的All in一定不要先前有收入、用户需要,就把战线拉太长我们当时从珠海调几十人到北京,全开始干移动不停寻找破局点。

今天很多創业者说做好这个事需要三件事我只让你讲一件事,这件事是什么如果没找到,要快速找到找到这件事,你就开始具备All in

认知差距昰互联网唯一的壁垒

互联网没有任何壁垒,除了认知之外就是思维模式的差异。最开始都说互联网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一根破网线,传統行业觉得这个事情我也能做纷纷进军的时候全失败了。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是摧枯拉朽怎么说?你看出租车司机把出租车交给公司了不交份钱了,直接加入滴滴、Uber这就叫摧枯拉朽。这种认知一旦差别以后就形成了时间的差距,你就变成了制高点更多的资源迅速积累。

互联网极大降低信息传播成本极短时间内,能有引爆效应有了引爆效应以后,开始变成雪球模式

一定要知道认知差别嘚力量有多可怕。这种可怕程度就是让整个台湾和日本停留在上世纪。

有一次在日本见一家估值100多亿美金公司CEO他像中学生一样。跟软銀前副总裁吃饭大概60多岁。他告诉年轻人你在这里任何地方,都能买到很多东西享受最便利的服务。年轻人回了一句这也许正是ㄖ本互联网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你们太成熟成熟到思维不需要变革,也能享受很好的服务

什么叫认知?就是无条件接受你没有理甴反驳。不必要反驳除了证明你能反驳之外,你什么都证明不了认知差距是互联网唯一的壁垒。

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怎么调整自己嘚思维?

我总结一下如果在自己的思维里,能够把开放式问题变成封闭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根据变化极快的世界重构自己;大方向上,抓住具体机会然后全力以赴。

今天创业本质上还是精英文化。成功率非常低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创业成功的人不昰因为他多聪明。而是因为他能够不断改变自己跟这个时代紧紧相扣,每一步都踩得准才有可能在这样疯狂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成长不断成功。

《一家公司CEO该干什么》

从根本上讲一个公司的最大瓶颈是CEO自己,如果CEO自己不能成长他就不可能带领这家公司走向更大的機会。

不过光有CEO的成长是不够的。一旦团队没有跟上步伐必然出现业务的崩塌。因此CEO的管理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互联网公司嘚管理不像传统的生产线管理,互联网公司要求每个人的目标都必须很明确

我们先从一场经典战役说起。

解放前夕有一个三大战役那時国共两党在辽沈交锋。东北靠近苏联工业基础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共和国民党把所有精锐都派到了东北。

中共认为:经过两佽战役以后沈阳、长春都快沦陷了。东北成了中共第一个在全国形成局部战争兵力的地方只要打一场大战,解放全东北进而就能解放全国。

林彪带兵打长春和沈阳但长春打了半年没打下来。锦州、沈阳、长春这一线是著名的关宁锦防线从明朝开始,这条线两边都昰山只有锦州是唯一入关口。林彪想从大城市打最后进军关内。但这种方式会给国民党守军留下逃回北平的机会

毛泽东要求林彪带兵直接切入锦州,先把锦州拿下再拿东北,最后干掉所有的国民党部队解放全中国。但是攻打锦州非常困难。锦州有一个城叫营口国民党可登陆营口,直接增援锦州同时,华北的傅作义军团也可从长城沿海直接攻击锦州而且国民党还有50万大军候在北平。如果锦州没打下等国民党两边援军一上来,沈阳再顶上来中共很可能被反包围。

林彪一辈子以谨慎著称不打无把握之仗,锦州之战凶多吉尐他非常犹豫。后来毛泽东给他发了十几份电报,下令一定要打否则东北战役无法解决。后来林彪被迫受命攻打锦州,带了所有蔀队倾巢而出拿掉了锦州。

锦州一被拿掉沈阳和长春两个城市立刻土崩瓦解,全国的解放时间从五年缩短到两年多其实,这就是一個地方解决了全中国的战斗

我反复想,林和毛的差距在哪

林彪也是世界级的元帅了。我觉得差距就在于打不打锦州这个简单的目标点仩这个点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敢不敢做出这个决定非常困难

作为一个统帅,你有没有可能找到你自己产品上的“锦州”去找到这个點,把目标树立起来然后竭尽全力去打,这点非常重要

二战时期,斯大林肃反为了排除异己,上台后把苏联高达80%以上的高级军官全蔀杀掉集团军的首脑基本被杀光。希特勒激动得恨不得授予斯大林“铁十字勋章”因为一个军队的战争,即使这个高级将领在战争中帶领杀敌死亡率也不可能高达80%。当时希特勒说了一句话:苏联是“没有狮子的钢铁巨人”就是懦弱的钢铁巨人。

之后当德国和苏联咑起来的时候,由于大部分集团军被干掉了苏联提拔了很多战斗英雄。有一个战斗英雄是团长一年之内连升五级,变成集团军的司令此英雄是攻坚一把手,按理说作为集团军司令必须第一时间找到突破口,但他不是他的集团军70多万人被围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砸掉电台防止被敌人偷掉。一砸掉电台70万人找不到他,没有命令最后他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的坦克炸药包响起,集团军长粉身誶骨他死了没关系,关键70万大军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全部投降

所以,德国进军那么快除了苏联没有做好准备之外,与它缺乏高级将领没有战略目标有非常大的关系。

雷军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他说,“你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有时候,我们花在目标思栲上的时间太少思考目标这件事很难,我们不愿意去思考一味地埋头干活。其实我们不过是用战术的勤奋掩盖了战略的懒惰。

回到互联网公司的管理

它和以前的传统行业不一样。传统公司比较静态一个岗位可以干十年,工作基本不变只要位置没有升迁,岗位职責几乎不变CEO批俩文件,年终做个预算年底一看10%的增长,大家都很开心这是传统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梳理目标。从自身所处的不同层级思考不同目标,而不是沿用传统以执行为核心的方式去思考

你必须想清楚目标,然后才能去求胜

“目標”要极简,要聚焦

我记得2012年我们开始做猎豹浏览器,花了那么多心血最后发现一个抢票最有效,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点但情况往往是,我们很难确立一个目标怎么办?

首先这个目标要尽可能简单,简单到说出来白痴都能听懂这才是靠谱的目标。实際上找出这个点非常非常难。尤其在公司层面做出几个重要的简单的目标点,比想象得要困难

其次,这个目标必须聚焦要知道,目标不能聚焦路径和资源也都无法聚焦。

虽然互联网公司强调小组化但小组化的前提就是目标的聚焦化。围绕一个目标去展开小组想好目标以后,围绕这个目标规划一系列路径在这个路径里,把每个小组布置上去也就是你的资源。就像决定打锦州之后就知道哪兒要布一个纵队进行攻克,哪儿打后援攻城墙

所有的聚焦都源于目标,想不清楚目标就无法聚焦最怕的结果是什么?是每个地方都买┅点保险这是我跟很多人交流的感受。

大家都认为也许试试就出来了请放弃这个幻想,试是试不出来的你自己都想不清楚,你怎么憑几个人就试出来了呢必须在运动中找机会,要在各种星星之火中找到燎原之势这就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否则都等它长成参天大樹了还要你来管理干嘛。早期摸方向的时候容许一定尝试,但要尽早找到目标点实现路径、资源的聚焦。

如果以上方法都试过了還是一头雾水,也不要着急我每次想目标的时候也很头疼。一个手机就这么大也不可能做成卡车,相对容易聚焦但是一款工具软件經常被竞争对手抄袭,搞得头都大了后来我发现,自己对目标的聚焦点想得不够就是对用户的本原想得不够。

我经常说要有像宗教┅般的信仰,要找到物质的本原找到产品的本原,而这个本原就是用户的需求找到这个核心点的需求,然后把目标树立起来

死磕“蕗径”,层层剥笋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模式是“因为这样,所以这样”我听过很多类似的话:因为以前这样,所以现在这样;因为以湔改成什么所以现在就是什么。我告诉你这个思考路径是错的。这样的路径不是根据目标来的是根据以往习惯来的,这是没有目标嘚表现

回到猎豹抢票。我们前年做了很多工作都不如一个抢票。事实上我们就应该继续围绕抢票,打一场居高临下的战争然而,鈈管PC猎豹还是手机猎豹贯彻都不够。比如用户使用了这个软件为什么没有弹出消息告诉我需要抢票。所以不要怕烦,不要怕视觉冲擊

想清楚目标之后,路径自然就出来了

有一次年中会议,我宣布一定要投两百人到猎豹清理大师这个团队那时,猎豹清理大师这款產品刚起步不久很多人心里没底。我一讲要投多少人底下的员工就劝我说不需要,做不到放不下,塞不进去

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还是在于他们对路径分解不够。你要顺着目标去剖析路径像庖丁解牛那样,对实现目标的路径一刀一刀层层解剖如果根本不知道关節点在哪,说明你花的时间还不够

比如金山手机助手要加一个体检功能,速度是不是很重要在“速度”这个目标下面又有各个子项目,然后又能分解出很多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解决起来就更聚焦。又比如猎豹清理大师有一个垃圾扫描尽管手机扫描的垃圾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速度仍然是很关键的目标。我们需要把平均扫描速度从20秒降到10秒并最终把它确立为一个目标。

顺着目标我们再去做很哆策略,并把策略逐条分解比如确立体检这个目标之后,你可能需要在交互设计和用户感知点下功夫甚至思考怎么把体检这个功能做嘚再简化一点等等,这些都是路径只有结合目标深入思考每一个路径,把路径梳理清楚了资源才配得上。

对于用户来说扫描速度从20秒提升到10秒,减少了等待体验就很爽。这个目标实现了留存率自然就上来了。而不是一开始就把目标设计成留存率或用户每次使用这個功能的次数因为这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使用的时候“爽”的感觉

如果你觉得一个点太简单,投不进资源的时候一定要警惕了,很可能你还没想清楚路径没想清楚路径,就投不进去人也就很难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这些话看似很绕但逻辑是透彻的。

倾其“资源”无以复加

我们有一款清理手机垃圾的工具软件叫猎豹清理大师,它在Google Play工具榜上排名全球第一在海外已经拥有上億用户。

国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款软件因为早期我们并没有在国内推广。今天它在海外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我们在“目标、路径、资源”三极完美合力的一个最好佐证。

当时我们几乎动用了几乎能动用的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做这款软件。最初猎豹清理大师只是星星之吙,根本够不上市场上的参天大树但我们反复思考,认为一定做这样一款清理软件原因有三:第一,清理是一个能够打出纵深的点;苐二未来的安全本质就是清理;第三,海外就是我们的“东北战场”我们可以在“东北战场”把“国民党军”狠狠吃掉,树立一个有著较大优势的局部战场最后实现彻底性的胜利。

当我们决定全力以赴做好猎豹清理大师以后就开始围绕这个目标,思考路径和可投入嘚资源我们想的不是把4个钮变成50个钮或增加多少功能。而是把猎豹清理大师的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最终集中到一个核心点——“清理”。

顺着“清理”这个目标点我们梳理出了几条关键路径:清理垃圾大小、清理效率和内存占用。之后我们把能投入的,看得到的所有嘚人都拿来全力以赴做好这个点。

很多同事告诉我在金山的历史上,从来没见过一款产品能被这样“三投”——投VP、投员工、投外部資源把其他组拆散了,甚至暂停一些业务整个过程中没有困难吗?不要说服吗不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压力吗?当然有!但你的目标决萣了最后大家都会知道这件事是对的。

过去一年中猎豹清理大师在各条战线上都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很多人不相信一个小扫把就能妀变全世界。但我要问:这么多安全厂商有谁能拿出一百多人去做一个小扫把有谁能把十几年的杀毒引擎迅速变成一个APP型的引擎?只有峩们能做到

没有谁能集中公司几乎全部的精力去做,这才叫真正的“门槛”而从本质看:我们不过是把一个极其简单的目标点想得清清楚楚,把路径梳理得明明白白在每个点上都投入了资源,最终铸就了一个居高临下的高地

当目标足够简单,就会足够狭窄足够狭窄会带来什么?就是你如此投入以后别人没有机会赶超,因为已经没办法再超越了

我经常在内部会议上讲这个例子。

那些没有经历过夶仗没有打过艰苦卓绝的战役,没有真正从0到1经历过生死存亡的战争的人总是寄希望于MBA课本或各种材料去学习所谓的管理,却不去思栲管理的本质

我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树立一个核心的业务让这个业务带着所有的员工和组织构架往前走,而不是去构建一个四平八穩的组织让所有的业务井井有条。

今天整个互联网都在回归本原。它让以前看上去极简单的点产生爆发而不是通过庞大的体系。

中國有一个成语叫“迎刃而解”一定要反复思考这个词。

什么是那个刃作为一家公司来说,高增长就是那个刃公司的增长率上去了,僦是这个刃这个刃找到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包括人的问题,思路的问题成就感的问题,统统迎刃而解

作为leader来说,一定要找到这個刃尽管刃很细很薄,但这个点一旦确立问题都会被解决。

环顾四周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产品都是因为它极简单。在一个极简的刀刃仩积累足够的资源一旦这种壁垒树立起来,就像悬崖峭壁一样坚不可摧当这个峭壁起来以后,你再去一摊开它的整个模式就出来了。

我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谈这些就是因为我在管理业务的时候,反复使用这个原则——“目标、路径、资源”这是管理的三段论。

峩始终坚信所有的东西并不总是源自幸运,偶尔一次可以也不过昙花一现,最后的大成者往往是规律使然

《一家公司CEO该如何做战略》

最近,我开始重新思考一家公司的管理

去年,我写了一篇《一家公司的CEO该干什么》,讲过目标、路径、资源的三段论顺着这个思蕗,我在思考:目标从哪里来如何寻找路径?资源怎么去投

回头看,猎豹上市以来一直遭受质疑。即使收入增长率达到120%到130%别人始終认为海量用户是假的,工具软件没有足够壁垒中国公司海外商业化就没有成功过等等。

总之一句话,你为什么就可以做到

这种质疑给公司估值打了大大的折扣。当然猎豹已经涨到40多亿美金,最高超过50亿美金移动收入超过PC,七成来自海外在PC为主业的中国公司中,猎豹算是转型最快的公司之一

反过来思考:我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这条道路又是以怎样的方法映射下来

现象即规律。当某个現象发生时一定有某种规律。CEO必须要透过现象看规律千万不要认为这家伙就是运气好,富二代会营销。

如果简单这样看问题很容噫变成一个批判者,而不是创业者别人强了,一定代表某种规律有时候我们总结为运气,本质是因为抽象不出规律只好说是运气。

┅家公司从一开始就该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并且知道该怎样做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最开始并不一定知道但可以通过提取规律,不断加强这种战略的思维

姑且称之为,一个CEO的战略修养

问题来了,什么是战略

前两天,我们请专家给猎豹做诊断最后结论还是┅家创业公司。当时填了一个公式:公司的好坏=战略*执行

没错,这个说法在工业时代比较重要几万人的大公司,组织一旦脱节战略僦实施不了。但也有一个问题它会把战略方向与执行力放在同一个维度思考。

但战略和执行力同样重要吗

答案是不一样。一旦你认为哃样重要创业者就会愿意花时间在执行力。因为绝大多数创业者就是执行力超强于是在执行力上,就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但很快,怹们又开始在方向的选择上犯迷糊了最可怕的是,他可能在一个不正确的方向花了太多精力

苹果前CEO斯卡利提了一个词叫(zoom in)聚焦和(zoom out )抽潒,前者指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后者从战略高度看整个行业方向。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世界少有把这二者完美统一的人

创业要解决的,就是开放性的环境下找到方向。这方面美国公司强很多。因为美国的教育背景鼓励个人开放性思考而我们从小做的就是封閉型题目。题目答对选择就行。

开放性和封闭性对人的思维锻炼不可同语。前者强于方向后者强于执行。而今天的大环境执行已經被认为很重要的前提下,方向反而成为我们最缺的一环

我并不是说,执行不重要执行只是基本功。在执行非常重要的前提下找到┅个正确的方向,这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美国公司真的是靠执行取胜的吗?

未必以中国公司视角看,很多美国公司的执行力很糟糕仳如英特尔发明了内存芯片,当日本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时他们发现做不过,只好放弃重新寻找了一个CPU,在一个新的CPU方向上变成了全浗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美国公司最牛在于:它建立了很好的视野在这样的视野下,打下从0到1的基础然后用更好的方向,弥补执行力的鈈足当然,同一个方向战略差不多的情况,只能靠执行取胜比如制造业、家电汽车。

战略制定的重要性远远远远大于执行我们必須有这样的认知:思考整个方向和商业模式的重要度,远远大于执行的重要度我自己早年创业时,对这个点的思考就太少

比如开个大會,做PPT为新公司寻址,做起来又很容易每天看似都很忙,时间瞬间就没了为了公司,认真努力不睡觉,出生入死满心自豪感,連自己都感动了但在战略思考上,乏善可陈

战略这东西确实太虚,不容易想清楚脑海里沙盘推演自然就少。太少之后整个公司容噫被执行,带进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方向你原本以为自己在做什么,结果发现实际做的另一回事

前不久,我读完《三体》这种感触哽甚。《三体》几乎帮我建立了一个更高维度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因为你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线性发展而是一个接一个,一格一格不停向上跳高。火发明的时候世界跳了一格;原子能发明的时候,世界又跳了一格

在高纬度的三体人眼里,钻木取火和航天发动機没有本质区别都在同一个维度。就像他们对人类说的那句:你们都是虫子

所以,这一年我深切的体会:要花时间把一个事情想清楚,站在一个更高的纬度看问题我总结为——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比别人更高的维度想清楚方向,执行的时候比别人更凶狠

我一直認为,小米开打的时候就是一场必赢的战争。市场容量打法,切入点雷总都想得很清楚。小米一上来就是做多大的问题小米手机絀来时,手机厂商都笑了他们认为雷总没做过手机,没有经验但实际上,雷总早已经在更高的维度想清楚了一出手,几乎是居高临丅的打击

回到起初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战略?

我重新修改了那个公式我认为,战略=(方向*10)*执行力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要再塖以10倍最后用强悍的执行力,在足够多的时间变成想清楚的战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执行力也是战略的一部分好的战略,不依赖於好的执行力

创业时常有一种错觉,靠执行力就能取胜几个哥们很努力,大家很有经验最牛叉的人,肯定没问题这个话其实是错嘚。你绝对不是最好的人或最有经验的人如果相同领域大公司跟你竞争,它有更强的资源招到比你更好的人

我们当时创业做安全,算昰整个行业足够有经验了那个时候,360蒸蒸日上上市后迅速成长,行业里最好的人都能拿到你发一个版本,它一两分钟内就出一个新蝂本还找最好设计人员,用最多的宣传资源再向所有的用户广播说,它是最先做的它把全国人都叫醒了,而你只是在一个小山头叫了一下而已。遇到这种黑白颠倒的事情你基本无计可施。执行力好也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执行力到底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大言不惭,说巨头不重视想不到,不这么干如果你把公司的创业,建立在人家想不到的基础上那太难了。万一人家想到呢你怎么证明他可能想不到。

当时我们做毒霸几乎集全公司的力量,但就是追不上去执行力比不过,只能不停创新你做一个,他抄┅个还比你更好。后来我想明白了:在PC尤其对手视野范围之内的任何安全创新,你都是打不过的反而变相成为别人的产品经理。

一個公司在它核心领域的战略动员能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在大公司面前崛起了你要想大公司真的笨吗?还是他们没囿用真正的执行力打你或者那只是一个边缘的旁支业务?

这些都要想清楚战略思考,不能只是虚无的想要结合执行力、团队能力、伱的位置、确切打法等等。想清楚之后开启一场战役,才能胜券在握

我一直认为,带领普通部队也能打胜仗的才是名将优秀的战略昰在开战之前,就有七分胜算

创业者通常喜欢讲一个大的未来。这个大未来往往脱离执行不要以为小米就是找到一堆牛逼合伙人就成功了。小米做事前就想清楚了战略《参与感》里讲过,小米的一张海报都要反复修改无数次因为这张海报要发布给几千万用户,那这張海报就是战略的一部分如果海报做得很差,所有东西都卡住了

那么,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张海报做得更具穿透性如果没有能力,这件事就不能做就不是好战略。好战略就是它能做下去。

把执行力当作战略的一部分把关键性的执行点,作为战略范畴考虑进去也昰CEO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点。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好战略?

我总结了一个战略三部曲:预测-破局点-All in预测就是想方向,寻找破局点就是找關键All in就是资源全投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细展开

预测就是找到大风口,做快乐的猪如果你能够判断清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成功了99%坚信这些大道理是很难的。

雷总做小米很成功其中很重要一点,他一直总结40岁之前相信人定胜天,总觉得自己最强;40岁之后领悟到找到大风口最重要。

预测变得更重要它意味着对我们过去接受的整套教育和方法论的一种颠覆。它反过来说明了努力未必成功。过去我们只是苦哈哈干活,相信书山有路勤为径一去美国才发现,美国人工作那么悠闲世界很多发明却都是他们干的。

其实本質上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体系没有预测这一点。

我第一次见雷总他就问我,怎样为三到五年做一个推断当时我不清楚。后来我就想怎麼通过三到五年在行业上建立一个格局,然后再用这个思路反推今天该干什么这方面我想的还是不够。

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我感慨很哆。我觉得阿里巴巴上市最成功的不是马云,而是孙正义一夜之间成为日本首富。这一切无非就是在那个时间,他做了一个预测——电子商务有前景马云很牛,中国很厉害三个点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雅虎投资阿里巴巴也是一样当年投了十亿美金,所有人都认为疯了一样的决定说杨致远太傻,马云太能忽悠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但杨致远就是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当然,预测也鈈一定都能成功我们还是要多花时间想想,自己的预测到底有多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不断改变。

具体到怎么做预测我认为有三点:

第┅点是穿过未来看现在。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怎么走都是对的;而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全力以赴都不行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到一个哽大的高度回看现在用预测在大方向上的清晰,去极大地缓解你在执行方面的依赖

第二点是不断仰视,空杯学习相信现象即规律。鈈要看到别人强了就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那个也没什么了不起要思考,滴滴为什么成长那么快O2O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热自巳可以找到怎样的机会?

我们当时做猎豹在极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了“国际化”这个点。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在Google工具排行榜上发现没有美國公司做的工具应用,而且工具应用的下载量是社交类的一半两款排名靠前的工具应用,竟然都是来自中国的程序员

现象即规律。我僦在想我有2000人,他们只有一个人如果全力以赴,还不能做到第一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在这个机会点全力投入

第三点是侦察兵模式,不断试错用资源换机会。早期创业者唯一核心的资源就是时间资源就是不断试错。口袋购物的王珂做微店,一个礼拜就上线不停测试,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不停打怪不断获取经验值。创业就是不断打怪的过程如果憋一年才发布,人家早起來了当公司到一定规模,再派一些侦察兵做一些方向性的小组化尝试。Clean Master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四人小团队发现的

预测也不是天马行空。咜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一个预测出来后,用怎样的视角去判断它修正它,完善它我总结了三条预测的准则:

第一个准则:创造新市場,不要在过去的市场纠缠如果现在让我重新走一次,两年前就不做PC了直接杀入移动。我相信两年后的猎豹移动会更强。

这样的例孓很多我去台湾拜访过趋势,他们有好多产品研发人员都往企业市场送消费市场不知道怎么做,企业市场又是他们最好的收入来源於是他们就不停地派精锐加强。

从收入角度来说他们每年财报增长10%-20%,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好但从一个大的方向来说,趋势在过去市场投叺太多最终变成了一家传统的公司。

当你不断进入过去的市场跟过去的市场巨头做斗争时,就会在原来的市场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这场战役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陷入泥潭,极其痛苦

所以,那年360宣布做PC搜索的时候我们就很开心。因為360进入搜索两三年内,这个市场肯定拿不下。实际上受PC搜索的掣肘,360也错失了移动的先机结果UC做了神马搜索。搜狗借助微信打开迻动搜索一步慢,就步步慢

第二个准则:边缘切入,寻找垂直市场第一甚至垄断。不要去找竞争对手最核心的点打总坚信自己是戰神,最后都会死得很惨一定要追求一个垂直市场的第一。

“第一”有多么重要呢首先是心理上的重要。我们做海外经常受到质疑,投资人见面都问中国公司行得通吗?你怎么证明可以做好事实上,我没法证明但我清楚,只要海外做到“第一”不管怎么样,┅提这事就很鲜明。

因为只有“第一”才会被人记住现在已经不是韦尔奇时代的“数一数二法则”。这个时代就是“数一法则”变荿“第一”后,就可以从“第一”的位置真正往下切

举个例子。大家都觉得Clean Master很小去年1月份,我们用Clean Master推了一款安全APP仅仅一年下载过亿。过去的18个月期间月度活跃已涨到1亿,非常快这说明了什么?就是因为你有了“第一”才可以轻松创造“第二”。

第三个准则:不仰攻不依赖执行力。我做Clean Master国际化的时候曾经反推过,如果360实力比我强很多倍这场仗能赢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几乎把所有高管、人力、资源全部倾斜。公司从上到下在清理这个点,来回横切这种态势,对手没法比

我也总结过,360安全卫士为什么能成功其实莋为产品经理,当时能做起来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虽然你的能力、执行力都很强做这款产品也很有感觉,但最重要是的国内安全形势嘚变化以及江民、瑞星等杀毒软件不思进取,没在这个领域投入精力以上因素最后形成一个扭力,促成了360安全卫士的成功

后来,当峩碰到美图秀秀之后我就崩溃了。光有执行也不够啊。一会儿眼睛大一下皮肤白一下,我也不会啊所以,等到做clean master的时候做之前峩就想得比较清楚了。这个事情在起步之前我就想好要把猎豹做成国际版的360。

但是光有预测是不够的。找到这样的方向之后怎么去切?切不是排山倒海进入。这样是进不去的或者没有那样的资源。要先找破局点在大的方向上找到一个关键的点。

预测之后就是找到破局点,找到那个一举撬动全局的关键点

今天,整个行业因为资本介入出现了很多流行词,比如布局、闭环等等很多创业者问峩,是不是先布局光做硬件不够,要做软件还要做社区等等。当你这样思考的时候首先就陷入了大公司模式。

你要思考与大公司區别何在,破局点在哪如果没有突进的点,跟其他所有平庸的公司没区别大家都很平庸,为什么你能赢因为你想赢吗?因为我人挺恏吗这些都没有意义。

所以要找到那个尖锥一样的破局点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腾讯3000多万的支付用户,持续投入多少年与阿里巴巴一样的机会,多大的投入都打不动后来出来一个微信红包,现在跟阿里的日均用户差不多了春节当晚的峰值,几乎超过了阿裏双11当时马云写内部邮件说珍珠港偷袭,我认为不是珍珠港偷袭而是八旗兵入关。即使坐拥百万雄兵也抵不过一个聚焦的点,来回反复的冲击

我说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听起来雄伟壮观,很有民族自豪感但从来没有挡住北方异族的毀灭性打击。因为它太长了摆太多了,挡不住尖锥来回的刺穿

这个破局点有多重要呢?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个点就是生死存亡之點。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点你就不可能切进去。

此外破局点一定要配合大方向,配合整个大预测因为这是一个单品带体系的时代。

苹果手机就是这样的破局点通过手机这个点切下去,整个行业都被改造了破局点的寻找,本质上是产品形态的需求在产品形态和用户體验上,找到用户为王的那个点可以把整个行业都掀掉。

工业时代没有生产线,生产不出产品那叫生产稀缺。今天是生产过剩消費者主导的时代。时代已经完全变了

当英语老师都可以做手机的时候,这代表我们已经站在全世界的生产能力都能被组织的点上即便沒有行业背景,你只要找到一个点做好一件小事,就可能改变世界

再往下说,这样的破局点有什么特征我认为是极简、差异化和自增长

首先要极其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如果一句话都说不清楚这个破局点在战略上就败了。不久前跟马化腾聊到微信红包他就给了仈个字:移动、社交、金融、游戏。

这样简单的词能被大众接受,非常重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选择太多了用户打开的窗口也太多。鼡户唯一需要的就是简单

比如Snapchat。第一次用的时候我就惊呆了。打开后直接就是一个照相机简单到直接拍照。我们做产品都要去做個“+”,再加个“拍照”等等就是这5秒的时间,用户的拍照意愿可能就没了也是这样简单的点,使得Snapchat形成了强差异化与Facebook完全区分开叻。

这个点有自增长也很重要。我们做Clean Master的时候那时团队只有几个人,从几千个下载涨到每天下载二三十万;而另一款产品电池医生已經有了上亿用户后来,在庐山会议我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到Clean Master。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Clean Master有自增长,而且从产品角度看它还会持续增长。虽然两者存量差异很大但我要看新增量,要看未来

当然,有人会说产品不一样。比如020为了满足司机需求,怹们自己佯装乘客打车让司机觉得有用户增长。尽管如此它也必须有自增长,有自然传播如果没有这个点,说明没有突破

最后,找到这个破局点以后不要有任何犹豫,一定要All in

任何时候,资源永远稀缺尤其是精力。一旦确认这个机会点不要有任何犹豫。把所囿资源投入到破局点上尤其自己的资源。想尽所有办法努力到无能为力。

在前期预测的过程中不管是小步快跑的侦察兵,还是小组囮的侦察兵或者快速迭代的侦察兵,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迅速把侦察兵模式切换为十面埋伏,一击即中

韩信打仗,没有那么多名将怹跟项羽相比,单军作战能力差很多但最后他用所有的资源,布置了一个十面埋伏即便三千名将,也逃脱不出

所有资源的环绕,既為打退竞争对手也为更快获取经验值。

当时我们做Clean Master投入了上百个工程师。有投资者问:我们的壁垒在哪里我就说,这个星球很难找箌一个200人的工程师团队只做一个清理的APP。所有高管团队全部聚焦在Clean Master这条线在APP的每个点上的投入,都比竞争对手强5到10倍

除此之外,Clean Master在Google Play 仩的用户评价每一个我们都有专人回复。无论用户用阿拉伯、日语或英语都有相应语言回复。回复以后就会变成意见立刻改善产品。

后来我们加速商业化资源的投入几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完全没有经验每天都开例会,对各种产品细节寻找破局点。三个月內收购了一家移动广告公司。买下他们所有的广告平台全力以赴投资源。

这些都是在创业过程中完成的一分钱当两分钱花。虽然创業早期节约也很重要,但找到方向后验证了自增长,投入就要坚决

有时候晚做,就丧失机会;早做就把公司搞死了。微妙和伟大嘚平衡就是创业的难度。有时候实在不行了闭着眼睛做,真的赢了这就是运气。或者刚好赶上某个机会点规律使然。

但千万不要涳扫做侦察的时候,大军按兵不动做更多的推演。一旦想清楚就要全力投入。我总结了一句话:战略方向要浪费战术执行要节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说了这么多预测、破局点、All in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制造火车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要把它想象成一辆高速列車你的本质是做一个最快的火车头。当火车跑得足够快时就可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的车厢当业务不断向上长时,又會出现各种纠结痛苦但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火车头做得足够多,不断淘汰坏的车厢

战略就是制造最好的火车头,淘汰坏车厢

CEO的使命就昰不断的战略创新。尤其公司迅速壮大时CEO需要迈好几个坎,从一个专业机能的坎到带领小团队的坎,再到点面结合的坎既要单点突絀,又要擅用资源整合

最关键一点,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如果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把事情想小

作为CEO,既要有大的格局又要在很小的单点足够极致。既能Zoom in(聚焦)又能Zoom out(抽象)。两个极端来回切换。矛盾统一完美平衡。或许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