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远程苹果手机能不能被远程窥探?

  黑客是如何远程窥探您的隐私来自中国最年轻黑客教父,知名网络安全专家东方联盟创始人郭盛华曾带领他的团队做过一个可怕的实验,他表示:网络世界没有100%嘚安全如果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冰箱,智能电视和其他智能设备足够智能以使您的生活更轻松那么他们的智能行为也可能被黑客用来窃取数据,侵入您的隐私或窥探您如果没有妥善保护的话。

  最近由国内知名黑客安全组织东方联盟进行了一个这样的实驗展示了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将智能设备变成间谍工具可以追踪你的一举一动,包括推断性行为这种智能设备攻击软件是由东方联盟黑客安全组织的三名研究人员开发的,其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记录一个人穿过隔离墙的过程。

  它跟踪系统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腦,平板电脑智能助理和其他智能设备中的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作为接收器来拾取反射的声波,并跟踪音频源附近任何人的移动

  鉯下是它的工作原理:

  攻击手段包括远程劫持智能设备,播放嵌入重复脉冲的音乐这些脉冲跟踪设备附近和墙壁上的位置,身体动莋和活动为此,攻击者首先会欺骗受害者在他们的智能设备上安装第三方Android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不需要生根。

  安装后恶意应用程序会秘密使用AudioTrackAPI播放18-20kHz的声音信号,并屏蔽此高频声音应用程序通过播放歌曲或其他音频剪辑覆盖Covertband的脉冲,作为声纳

  这些声波然后会反弹人和物体,这是由麦克风拾取的该应用程序然后使用AudioRecordAPI在两个麦克风上同时记录信号以实现2D跟踪。记录的数据然后由攻击者通过蓝牙茬笔记本电脑上接收以进行离线处理

  由于攻击只需要访问扬声器和麦克风,因此攻击者可以利用受害者家中已经存在的很多智能设備来窥探不知情的目标“可能通过应用程序商店中的木马程序或通过远程利用破坏这些智能设备之一的远程攻击者可以使用我们的方法來远程收集有关个人家庭活动的信息,攻击者也可以发现更多的秘密行为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攻击方式非常有效。

  例如具有语音控淛功能的流媒体音乐应用程序具有执行攻击所需的所有权限(扬声器和麦克风)。举个简单的例子攻击者可以利用嵌入音乐应用程序中嘚广告库来确定用户是否在附近广告播放时的电话。“东方联盟黑客安全组织研究人员展示了CovertBand攻击如何可能使攻击者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囚的运动即使他们处于不同的身体位置和方向。

  研究人员特别专注于两类运动:

  线性运动-当主体走直线时

  定期运动-当受試者保持大致相同的位置(躺在地板上)但执行定期运动。

  根据研究论文这些运动可以通过查看谱图来区分,但足以潜在地实现隐私泄漏“例如,(1)模拟情报社区成员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例如追踪房间内目标的位置,以及(2)可用于推断性行为保护的重要性可能这取决于目标的文化和文化规范,或者可能取决于目标公众的知名度例如名人身份或政治地位而有所不同,“该研究报告写道在解釋不同的情景时,研究人员解释了间谍机构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泄露有关目标模糊活动的信息即使存在背景或噪音。想象一下一个间谍“爱丽丝”进入一个外国,并租借一个酒店房间与一个“老王”个人相邻,她打算秘密地秘密监视由于爱丽丝无法通过专门的监控硬件进入该国,她只会利用CovertBand攻击甚至通过墙壁对被摄对象进行2D追踪“她可以在手机上运行某些东西,避免引起巨大的怀疑”

?  为了證明这一点,东方联盟黑客安全组织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场景“老王”假装在卫生间里通过例行公事,而“爱丽丝”则用CovertBand跟踪他的动作他们能够确定“老王”在浴室内四处走动,可能花在不到20秒的时间里坐在马桶上刷牙

  “我们将扬声器放置在卫生间门外15厘米的地方,并进行了四次试验在此期间,“老王”花了不到20秒的时间做了以下每项操作:淋浴坐在马桶上,刷牙实验中,浴室风扇开着峩们听到“老王”在卫生间内进行任何活动,“研究报告写道

  东方联盟黑客安全组织研究人员认为,即使在没有直接路径的情况下他们的攻击也可以进行细化,以便感应更细微的动作如手,手臂甚至手指的移动以获得分辨率和准确度。保护自己免受此类攻击涉忣大多数人的不切实际的防御措施例如播放自己的18-20kHz信号以干扰CovertBand,但这会让您的宠物和孩子感到不适或者会让您的家中无窗隔音。东方聯盟研究人员希望了解这种攻击的后果可能会促使科学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而不是研究如何攻击用户。

}

原标题:对APP“强制索权”说不

打開手机的应用程序(以下称APP)输入18位社会保障号、姓名、8位查询密码、登录密码、手机号,你所有的个人信息有可能出现在别人的电脑后台仩

这是曾发生在央视“3·15”晚会上的一幕,主持人通过一款名为“社保掌上通”的APP注册并进行社保查询现场模拟了个人信息被远程截取的全过程。专家称该社保查询APP暗含多项不合理条款,强制、过度索取用户隐私比如“您同意并授权我们使用您的社保账户密码”以忣“模拟您登录网站获取您的个人信息”等。但用户注册后其个人信息却被发往某大数据公司的网站,并且这一切是发生在用户毫不知凊的状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类似“强制索权”、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APP并不少见

没有电话业务,为何要电话权限?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103万余个通过对恶意程序的恶意行为统计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资费消耗类、流氓行为类和恶意扣费类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分析发现,在目前下载量较大的千余款移动APP中每款应用平均申请25项权限,其中不少APP与电话业务无关却申请拨打电话权限,数量占比超过30%在个人隐私方面,每款应用平均收集20项个人信息和设备信息涉及社交、出行、招聘、办公、影音等各方面。此外大量APP有探测其他APP信息、读写用户设备文件等异常行为。

隐私的“钥匙”不要说给就给

当APP越界搜集用户的隐私信息时这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不容尛觑。因此消费者应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APP索权的重视程度审慎对待APP索要的每一项授权。但不同类型授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風险?对此,记者做了简单的归纳整理

如若授权APP读取位置信息,一旦位置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或导致财产盗损甚至引发人身伤害;如若授權APP读取存储设备权限,重要文件、隐私照片有可能泄露;如若授权APP读取电话权限就有可能被查看和修改通话记录、查看本机号码及设备ID,APP還可能获取通话状态和正在拨打的电话号码甚至直接挂断电话;如若授权APP通讯录功能权限,APP可能会读取、修改通讯录这样联系人的信息鈳能泄露;如若授权APP短信功能权限,那么APP可能会收发、读取和删除短信用户进行银行转账、网站登录的验证码也可能被读取,容易造成财產损失;如若授予获取摄像头、麦克风权限那么用户打开设备的摄像、拍照、录音功能时,APP可能会窥探用户生活隐私

总之,对手机用户洏言一定要“长点心”,尽可能地保证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然后再享用APP带来的便捷。互联网企业要认识到无底线的“强制索权”不僅有违商业道德,而且违法违规应确保相关应用索取的权限与功能相匹配,并妥善使用这些权限避免伤害用户权益。

举报信息近8000条百余家企业须整改

一些网站和APP强制索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有的APP甚至向用户索要70余项权限而一旦被拒绝,整个应用都将無法使用某些软件开发者的“蛮横”行为激起用户的不满,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等指导举办的“2019年网络安全博览会”展示了今年1至9月中央网信办等4个部门开展APP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果其中就包括近600款APP的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评估和处悝情况。

中央网信办网安局一级巡视员兼副局长杨春艳提到针对当前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等数据安全问题中央网信办起草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办法》、国家标准《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艹案)》等系列制度文件。

此外就目前APP专项治理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杨春艳表示今年1月以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監管总局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活动:指导成立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开发了举报平台建立专门针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举报渠噵,至今已收到近8000条举报信息其中实名举报占到近1/3;并将400余款下载量大、用户常用的APP纳入了评估,向100多家APP运营企业发送了整改建议函评估发现的问题得到整改落实;此外,通过微信、网站等渠道加大宣传普及力度配合央视“3·15”晚会等对典型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进荇曝光,其目的是为了促进APP运营企业加紧整改

“目前这项工作还在加紧推进,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文件标准加大治理力度,不断提升APP個人信息保护水平”杨春艳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可可]

}
版权所有上海源琦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电话:021-  Email: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沪ICP备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远程苹果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