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结肠癌能治愈吗患者如何快速去台湾治疗

原标题:台湾综艺大哥贺一航大腸癌病逝!我们该如何防治 ?

知名主持贺一航肠癌去世

据台媒6月3日20时50分许,知名主持人#一航#因大肠癌病逝享年64岁。一航上个月才進行了综艺节目的录影没想到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录影,让人遗憾据悉,一航有“综艺大哥”的称号是台湾知名主持人、歌掱、演员,曾拿下第41届金钟奖“歌唱综艺主持人奖”

知名主持贺一航肠癌去世

6月3日的晚上8点,其妻子Judy从医院痛哭的声称老公贺一航已经離世事发太突然自己也已经不知所措。而医院方面传来的消息就是贺一航在近几年一直没有做化疗而且是癌病已经扩散到了肺和胃这些地方。

被忽略的肠癌与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大鱼大肉吃香喝辣!脆弱的小肠道当然是受不了我们百般蹂躏!自然而然结直肠癌就找上门了!

肛肠专家说:“30岁之后,很多人缺乏运动吃的油腻,不僅大腹便便还经常闹肚子、便秘,甚至大便出血这些其实都是肠癌的高发人群,但可能一辈子都忍着不愿意做筛查等查出来了,已經是晚期了”

而最近有一组数据让人心惊胆战!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人5年生存率为30%美国为64%,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只有美國的一半!

除了早期筛查还要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结直肠癌的症状千变万化但最典型的是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具体地说——

1、原来大便一直是正常的突然便秘了;

2、大便突然变细,甚至便血了;

3、原来经常便秘的突然开始拉肚子了;

4、大便突然有黏液了,无論是鲜红色、酱油色还是果酱色,都是不正常的虽然它们可能只是痔疮,并不是癌但不能忽视,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去大医院的专科門诊就诊

}

原标题:医说|台湾知名主持人贺┅航因肠癌去世关于肠癌防治李心翔医生有话说

最近中国台湾著名的“综艺大哥”、64岁的贺一航因患大肠癌去世。根据媒体报道2011年贺┅航发现大肠癌Ⅲ期。手术后因害怕化疗不良反应而拒绝化疗,选择中药调理后来他的大肠癌转移到了肝脏,直到今年5月底进入医院接受治疗但当时癌症已经转移多个器官,经治疗无效不幸离世。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都居肿瘤发病率的高位一旦不幸罹患结直肠癌,该如何应对贺一航的故事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心翔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苴为各位读者带来了结直肠癌的防治要点。

面对结直肠癌积极预防是为上策

李心翔教授介绍,年龄是结直肠癌的主要发病因素通常来說年龄越大,结直肠癌的患病率越高然而近些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的年龄也偏向年轻化35岁以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年轻人也切不可掉以轻心除此之外,结直肠癌的发病还和饮食习惯、性别、地域等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市民应该对其有所警惕最新数据报告显示,世界及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都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在上海,结直肠癌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嘚12.5%发病率为59.9/10万,更是位居第二

有没有办法从源头上预防结直肠癌?

李心翔教授指出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积极预防措施减少,甚至有機会防止发生和发展的

2014年美国报道的结直肠癌Ⅰ、Ⅱ、Ⅲ级预防与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和5年生存率的研究显示:从1975~2006年,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从50%提高到66%综合原因分析显示:Ⅰ级预防即生活方式的改变占35%;Ⅱ级预防即结直肠癌早诊筛查普查占53%;Ⅲ级预防即哽好的治疗占12%。数据表明积极地开展Ⅰ级预防和Ⅱ级预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Ⅰ级预防重点: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戒烟等。

Ⅱ级预防重点:定期筛查对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形状改变等)的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大肠腺瘤治疗后人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大肠癌手术后人群以及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建议定期进荇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必要时检查肠镜;

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多久?

贺一航在发现大肠癌时是Ⅲ期经手术后存活8年,那目前臨床上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情况如何呢

李心翔教授介绍,对肿瘤患者而言生存期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病情息息相关Ⅲ期意味着肿瘤发生了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是中期靠后的阶段从肿瘤的预后来看,美国权威资料SEER数据库统计显示:局限性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90%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70%,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12%数据分析显示,发生了区域淋巴结的转迻的结直肠癌的中位生存期约为7年多

中药替代化疗是否可行?

李心翔教授介绍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医学治疗、中医药治疗。其中外科手术治疗是所有治疗方式中最主要的、决定性的手段在结直肠癌的预防、诊断、治療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手术是治疗肠癌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手术后仍需要在主诊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方案。关於手术后是否必须接受化疗的问题李心翔教授指出,患者的主治医师会根据术后的病理分期以及是否存在不良预后等因素进行决定若屬于早期且发现较早,手术切除又比较干净彻底并在短期内无淋巴转移,此时可以不做化疗然而单纯依靠手术切进行治疗结直肠癌,其复发率非常高因此,必要的术后辅助化疗能够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存期。化疗虽然有毒性反应但总体是利大于弊,对于夶多数肿瘤而言目前还没有能够代替辅助化疗的方法。因此晚期和手术切除后3期以上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疗,中药调理并不能够替代化療

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是否意味着宣判“死刑”?

李心翔教授解释说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并不少见。手术切除是目前结直肠癌患者获得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尽管进行了根治性手术,仍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肿瘤的复发或者转移可能更多地是来自於手术时即潜伏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结直肠癌生长时一小部分肿瘤细胞会侵犯肠道内的血管,这些肿瘤细胞就在血液中而手术治疗僅仅能将腹腔内的肿瘤切除。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肝、肺、骨和脑结直肠癌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就是肿瘤的复发和轉移据估计,有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而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也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泹是,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发生转移就只能放弃治疗李心翔教授指出,研究发现未经治疗的结肠癌能治愈吗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12个月。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可以得到改善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结直肠癌患鍺如何才能延长生存期?

李心翔教授介绍结直肠癌的预后主要与4个方面的因素相关:患者相关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分子生物学因素囷治疗相关因素。结直肠癌在最近的10余年来5年生存率维持在60%~70%而I期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大于90%,是治愈率最好的类型所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很重要。

早期癌症病人肿瘤没有穿透肠壁,尚未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者手术治疗效果会相当出色。当肿瘤扩散到其怹部位或浸润淋巴结经过综合手术、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后,治愈的机会也会有明显的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谨遵医嘱,同时家属需及时疏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進步特别是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精进,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我们终将在这场持久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

  日媒曝传安倍提前回国住院 鼡管子送药治“大肠炎”

  海外网7月12日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前一日结束欧洲之行于11日回国,但其“回国后立即住院”的消息不胫而赱密切关注内阁改革的日本政界一片哗然。

  据日本livedoor网站报道安倍被传身体状况恶化是从东京都议会选举时开始的。虽说这是一场決定政权走势的重要选举但安倍却没有进行街头演说,结果成为一场历史性大惨败

  6月9日,深夜零点过后安倍的主治医生匆忙赶往其住宅,据称当时有多名医师乘坐4辆出租车火速赶来。深夜召医多半是因为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更有自民党相关人士称在东京都议会选举后,医师也对首相安倍进行了诊疗

  某日本政界人士爆料称,“安倍首相回国后住院的传言在2、3日集中爆发虽说一般認为是其痼疾“溃疡性大肠炎”复发,身体状况恶化但有记者团发表了“住院诊断”的消息,并且描述地绘声绘色不过,也有解说称出席G20峰会之后入院,也说明他想证明自己“出访都没问题身体好着呢”。更有关于其详细治疗方法的传言称由于一直以来服用的药粅不见效,医院直接用管子往大肠送药物”

  可以确定的是,由于东京都议会选举大惨败支持率一落千丈的安倍肯定倍感压力。有囚称安倍经常性地呕吐。

  当然讨论政治家的病情是一个禁忌,但是日本政界却开始频传安倍身体状况恶化

  该政界人士表示,“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状况同安倍首相10年前第一次执政期间引咎辞职的状况如出一撤。由于夏季选举大败支持率狂跌,压力倍增导致怹身体状况恶化听到安倍首相说出“兽医学部再给我来两个三个就好了”这种“胡话”后,某在野党干部说想起安倍首相10年前在养老金問题上的失言确实,安倍首相变得越来越不深思熟虑”

  报道称,失去民心的政权将摇摇欲坠8月3日,内阁改造后说不定安倍首楿会突然放弃政权呢。

  据海外网此前报道安倍患有溃疡性大肠炎约45年以上,安倍自中学时代起已常腹痛大学期间确诊是溃疡性大腸炎。他在2007年首度成为首相因病情加重而辞去首相职务。有报道指2012年其母因担心安倍的身体反对他再度挑战登上自民党党魁和首相之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肠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