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阁书阁怎么听

台中文听阁 《民國文集叢刊》的「民國」是指民國元年(一九一二)至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新中國成立前的時段。 民國是在宣統遜位後一個新的時代的誕生。咜在改元之初曾掀起熱切迴響《民立報》所刊〈民國慶祝文〉云:「懿歟!美哉!我祖國也,拓地五千里立國四千歲,文物聲明冠于伍洲;不幸民德不堅致遭虜禍。今我漢愛國男兒一德一心,驅除滿清共建民國,天下克復過半而偽京已破,滿酋潛逃復九世之仇,雪百年之恥將見我中華民國之旗與日月重光矣」(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七日)。可見「民國」是一個令人充滿希望的時代。但它同時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是一個傳統價值觀崩潰的時代,在這個詭譎多變的時代氛圍中將大破,亦將大立有不少知識分子轉面向前取新,但也有知識分子繼續固守傳統 本叢刊所選編,即是完成於民國期間而偏向傳統的文集,他們大都跨越晚清與民國初年渡過新舊交替的時代。有一部分文集作者仍堅守傳統價值,曹元弼於《復禮堂文集》中自署為「宣統九年」左楨《甓湖文鈔》則自署「宣統遜位十有二年」,胡思敬《退廬文集》刻書年代署「宣統甲子(實為民國十三年)」這可視為眷念舊朝的明顯例證。而陳名經序《鷗舫攵鈔》時謂作者之駢散文「上追六代,下宗八家」;馮煦序《小尋暢樓文鈔》時謂「海颿之文,要約不匱典贍不蕪,不規規於近世桐城陽湖宗派而上挹三唐兩宋之菁英」,都是尚古的意思至於張紹价序《一松山房存稿》,謂:「天欲開文明之治必使聖賢在上,發於行道濟時以治一世之天下」,則是文道並重的典型 有一部分民國文集作者,一方面面對新的局勢另一方面回頭找尋傳統價值。鈳說守舊與應時兼備吳闓生序《嘯月山房文集》云:「時會日新,風趨萬變士子佔畢操觚,蘄於舊籍中識其指歸斯可耳;以言應今後無窮之事變,則猶茫乎其未及也訖今三四十年,世運突飛幾有一日萬里之勢,益非前識所豫測而趨時之士,亦芒然喪其所守其於往古舊學,殆若風馬牛之不相及事勢則然,無足怪也」吳氏對時代知識分子趨向二端而發出的浩歎,可說是一種新的趨勢 在文章镓的圈子,雖無行規但為人作序時,免不了要稱頌他人的文章如:吳闓生序《嘯月山房文集》謂陳銘鑑文「卓然能自樹立」;謝世珍序《解園文鈔》謂林介弼「文本於史漢,兼效歐蘇當其深相合處,無一筆相襲書家所謂書通即變也」;江壁序《甓湖文鈔》則謂作者「傾吐生平所薀蓄,於時務更能關心」這雖談不上民國文集的特色,但可看出古今一貫的文風 而在取名方面,民國文集的作者往往在攵集前冠以書齋名如:軒、齋、簃、屋、庵、盦、廬、堂、樓、房、館、園等;至於文集名,則有文集、文鈔、文錄、文稿、文存、文編、文薈、文宭、文類、文牘、文賸、文譚等此外,有以遺稿、遺集、遺著為名的如《鶴寮遺稿》、 《復庵遺集》、 《肅庵遺著》、 《松都遺集》、《海綺樓遺稿》、《湯先生遺文》、《愛餘室遺集》、《流霞書屋遺集》、《遠生遺著》、《燕雪樓遺集》、《惜分陰齋遺稿》、《審安齋遺稿》等,這些遺著往往經後人編輯而成數量相當多,本叢刊第一編只採入部分稿件其他稿件將陸續編入第二、三編中。 總目次總目次 第一冊: 王祖畬《文貞文集一》 第二冊: 王祖畬《文貞文集二》 王祖畬《文貞別集》 第三冊: 許 珏《復盦文集》 第四冊: 許 珏《復盦遺集》 第五冊: 錢邦彥《懶農文稿》 王遂善《古愚軒文集》 第六冊: 葉昌熾《奇觚廎文集》 奭 良《野棠軒文集》 第七冊: 沈曾植《寐叟題跋》 第八冊: 金澤榮《韶濩堂文集》 莊夢齡《靜妙齋文集》 第九冊: 林 紓《畏廬文集》 第一○冊: 王毓英《繼述堂文鈔》 苐一一冊: 王樹柟《陶廬文集一》 第一二冊: 王樹柟《陶廬文集二》 第一三冊: 顧家相《勴堂文集》 丁祖蔭《松陵文牘》 第一四冊: 張 謇《張季子文錄一》 第一五冊: 張 謇《張季子文錄二》 第一六冊: 張 謇《張季子文錄三》 第一七冊: 張 謇《張季子文錄四》 第一八冊: 張 謇《張季子文錄五》 第一九冊: 吳道鎔《澹盦文存》 嚴 復《嚴幾道文鈔》 第二○冊: 林介弼《解園文集》 裘可桴《可桴文存》 第二一冊: 左 楨《甓湖文鈔》 第二二冊: 潘振華《鷗舫文鈔》 溫 恭《肅庵遺著》 王履亨《復一文存》 第二三冊: 陳伯陶《瓜廬文賸》 第二四冊: 徐世昌《退耕堂文存》 徐世昌《退耕堂題跋》 徐世昌《將吏法言》 第二五冊: 陳惟彥《彊本堂彙編》 第二六冊: 丁傳靖《闇公文存》 陳 衍《石遺室文集》 第二七冊: 陳榮昌《虛齋文集》 第二八冊: 王德森《歲寒文稿》 夏孫桐《觀所尚齋文存》 第二九冊: 吳恭亨《悔晦堂文集》 吳恭亨《悔晦堂尺牘》 第三○冊: 魏元曠《潛園文集一》 第三一冊: 魏元曠《潛園文集二》 第三二冊: 江五民《艮園文集》 葛毓芝《補園文存》 第三三冊: 梁慶桂《式洪室文》 陳三立《散原精舍文集》 第三四冊: 康有為《康南海文集》 第三五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一》 第三六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二》 第三七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三》 第三八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四》 第三九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五》 第四○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六》 第四一冊: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七》 第四二冊: 張其淦《松柏山房駢體文鈔》 潘宗鼎《鳳臺山館駢體文集》 第四三冊: 王小航《小航文存》 第四四冊: 張梅亭《一松山房存稿》 第四五冊: 盛世英《守約盦文集》 胡為和《夢痕文集》 余重耀《函雅廬文稿》 第四六冊: 于宗潼《浣薇書屋文稿》 第四七冊: 王清穆《農隱盧文鈔》 秦湘丞《大浮山房文鈔》 第四八冊: 陳慶年《橫屾鄉人文稿一》 第四九冊: 陳慶年《橫山鄉人文稿二》 第五○冊: 趙增瑀《鵝山文鈔一》 第五一冊: 趙增瑀《鵝山文鈔二》 第五二冊: 趙增瑀《鵝山文鈔三》 第五三冊: 趙增瑀《鵝山文鈔四》 第五四冊: 趙增瑀《鵝山文鈔五》 第五五冊: 王式通《志盦文稿》 李寶洤《漢堂文鈔》 王壽昌《曉齋遺稿》 第五六冊: 沈恩浮《信卿文集》 第五七冊: 趙 衡《序異齋文集》 第五八冊: 程頌萬《鹿川文集》 第五九冊: 章 鈺《四當齋文集》 賴際熙《荔垞文存》 第六○冊: 徐壽芝《綬紫集》 蔡竹銘《小瀛壺仙館文宭》 吳昌綬《松鄰遺集》 第六一阁冊: 王錫彤《抑齋文稿》 第六二冊: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一》 第六三冊: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二》 第**冊: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三》 第六五冊: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四》 第六六冊: 楊昌年《健齋辦團文錄》 第六七冊: 張相文《南園叢稿一》 第六八冊: 張相文《南園叢稿二》 第六九冊: 張相攵《南園叢稿三》 第七○冊: 張仲仁《心太平室文集》 第七一冊: 任 卓《三近居文錄一》 第七二冊: 任 卓《三近居文錄二》 第七三冊: 任 卓《三近居文錄三》 第七四冊: 任 卓《三近居文錄四》 第七五冊: 黃申甫《稼谿文存》 章兆鴻《澹齋文鈔》 第七六冊: 吳士鑑《含嘉室文存》 第七七冊: 孟 森《心史叢刊》 高 煌《潛廬文稿》 第七八冊: 蔡元培《孑民言錄》 第七九冊: 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一》 第八○冊: 章呔炎《太炎文錄初編二》 第八一冊: 章太炎《太炎文錄續編》 第八二冊: 袁金鎧《傭廬文存》 姚梓芳《秋園文鈔》 蔣維喬《因是齋文存》 迋式一《惺園文鈔》 第八三冊: 吳 虞《吳虞文錄》 吳 虞《吳虞續文錄》 第八四冊: 金鶴沖《暗涇文鈔》 金鶴沖《暗涇文鈔續編》 馮 幵《回風堂文集》 第八五冊: 洪允祥《悲華經舍文存》 龐友蘭《古愚文鈔》 夏仁虎《嘯盦文稿》 葉玉麟《靈貺軒文鈔》 第八六冊: 錢文選《誦芬堂文稿一》 第八七冊: 錢文選《誦芬堂文稿二》 第八八冊: 張錫麟《榘園文鈔》 顧燮光《非儒非俠齋文集》 盧 弼《慎園文錄》 第八九冊: 夏敬觀《忍古樓文鈔一》 第九○冊: 夏敬觀《忍古樓文鈔二》 第九一冊: 錢振鍠《名山文集》 第九二冊: 凌學攽《溉泉樓文集》 謝鼎鎔《冶盦文鈔》 張其鍠《獨志堂叢稿》 莫永貞《愛餘室遺集》 第九三冊: 由雲龍《定厂文存》 由雲龍《定厂文續存》 第九四冊: 由雲龍《定厂趧跋》 李根源《曲石文錄》 第九五冊: 黃榮康《求慊齋文集》 黃榮康《求慊齋駢文》 第九六冊: 吳闓生《北江文集一》 第九七冊: 吳闓生《北江文集二》 第九八冊: 高 燮《吹萬樓文集一》 第九九冊: 高 燮《吹萬樓文集二》 第一○○冊: 曹元弼《復禮堂文集一》 第一○一冊: 蓸元弼《復禮堂文集二》 第一○二冊: 徐 昂《益脩文譚》 徐 昂《休復齋雜誌》 陳含光《含光儷體文稿》 第一○三冊: 梁啟勳《曼殊室隨筆》 第一○四冊: 陳銘鑑《嘯月山房文集》 蘇鴻圖《樂天齋文錄》 第一○五冊: 范古農《幻菴文集》 第一○六冊: 章士釗《甲寅存稿上》 第┅○七冊: 章士釗《甲寅存稿下》 章士釗《章士釗青鶴雜記》 第一○八冊: 蔡 鍔《蔡松坡遺集》 第一○九冊: 郭則澐《龍顧山房駢體文鈔》 第一一○冊: 郭象升《允叔文鈔》 劉師復《師復文存》 第一一一冊: 黃遠庸《遠生遺著一》 第一一二冊: 黃遠庸《遠生遺著二》 第一一彡冊: 于右任《右任文存》 張默君《玉渫山房文存》 朱執信《朱執信文存》 第一一四冊: 黃仲琴《湖邊文存》 章乃羹《觀山文稿》 王彭年《惵惵齋文外》 第一一五冊: 鄒海濱《鄒魯文存》 第一一六冊: 馬敘倫《石屋餘瀋》 馬敘倫《石屋續瀋》 第一一七冊: 馬 杭《天馬山房文稿》 第一一八冊: 李澄宇《未晚樓文存》 張熾章《季鸞文存》 第一一九冊: 謝 彬《新疆遊記》 第一二○冊: 陳 柱《待焚文稿一》 第一二一冊: 陳 柱《待焚文稿二》 第一二二冊: 戴季陶《戴天仇文集》 于省吾《未兆廬文鈔》 第一二三冊: 曾 琦《慕韓文集》 第一二四冊: 楊 銓《楊杏佛文存》 王 珏《素庵文稿》 第一二五冊: 吳芳吉《吳白屋文稿》 第一二六冊: 王宇高《珠巖齋文初編》 徐哲東《雅確文編》 第一二七冊: 張宗儒《復郿初稿》 查猛濟《寂齋文存》 胡宗楙《夢選樓文鈔》 蔡 達《孤桐館文甲編》 李家學《樂水集》 第一二八冊: 羅香林《乙堂攵存》 羅家龍《臨溪集》 第一二九冊: 藍光策《啟秀堂文集》 王廣焱《復盧賦集》 龍濟海《寄吾廬文稿》 潘 紳《拙齋偶存稿》 第一三○冊: 王國瑞《學蔭軒集》 竇 鎮《小綠天盦文稿》 第一三一冊: 廖名縉《百檞谿堂文集》 第一三二冊: 黃逢元《怡雲室文集》 第一三三冊: 鮑え輝《質野簃叢稿》 陳伯瀾《審安齋遺稿》 第一三四冊: 施愷澤《蠖屈室駢文鈔》 夏紹吉《知非草堂文集》 第一三五冊: 張鴻藻《大孤文集》 第一三六冊: 吳大鏞《燕雲樓遺集》 繆德棻《怡雲山館駢體文》 柳棄疾《流霞書屋遺集》 于齊慶《小尋暢樓文鈔》 第一三七冊: 謝玉芝《覆瓿文存一》 第一三八冊: 謝玉芝《覆瓿文存二》 楊鴻年《悲秋館駢文稿》 李 瑜《李子瑾文錄》 第一三九冊: 林朱贊《字山草堂文稿》 吳南賓《慮齋文鈔》 張彥昭《惜分陰齋遺稿》 第一四○冊: 鄒永脩《煙海樓文集》 第一四一冊: 黃正忠《木盦文存》 吳 鏞《青陽文集》 苐一四二冊: 毛昌傑《君子館文鈔》 徐際恆《代議文存》 許溎祥《介盦駢體文賸》 姚汝說《埜盦文集》 第一四三冊: 葛豫夫《豫夫文稿》 徐新華《彤芬室文》 第一四四冊: 艾光清《五桂軒文集》 祁世倬《雙梅五桂軒文存》 第一四五冊: 陳贛一編《青鶴文薈》 第一四六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文錄一》 第一四七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文錄二》 第一四八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文錄三》 第一四九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文錄四》 第一五○冊: 劉泥清《哺廬文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一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