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筋和梅花马鹿筋的药用价值值有什么区别

原标题:鹿筋功效及用法

鹿筋首載《新修本草》,为名贵中药多入成方制剂或药膳。本品除国内应用外,尚有部分出口

【来源】本品为梅花鹿或马鹿的四肢干燥筋。

【采收加工】四季均可采收其加工方法1.洗净,擦干。除在跗蹄上保留3~4厘米的皮肤外,剥去全身皮肤解下四肢

前肢筋:用刀在掌骨后侧骨与筋腱中間挑开,至蹄踵部切断,跗蹄及种子骨留于筋上,沿筋槽向上挑至腕骨上端筋膜终止部切下。前侧的筋也在掌骨前筋腱与骨的中间挑开,向下至蹄冠部,带3厘米长的皮割断,多向上剔至腕骨上端,沿筋终止部切下

后肢筋:从庶骨后与肌腱中间挑开至跗蹄,再由蹄踵割断,跗蹄与种子骨留在筋上,沿筋槽向上通过跟骨直至胫骨骨膜终止处割下后肢前面从庶骨前与肌腱中间挑开至蹄冠以上,留下3厘米皮肤切断,向上剔至庶骨上端到跗关节鉯上,切开肌群,至筋膜终止切下。

2.刮洗浸泡:剔除四肢骨骼、肌肉及腱鞘将剔好的鹿筋用清洁的冷水洗2~3遍放入水盆里,置阴暗处浸泡1~2天。每日早晚各换水一次,泡至筋膜内部已无血色取出,将膜上残存的肌肉刮净,再浸泡102天,以同样方法再洗刮一次即可。

3.挂接烘干:鹿筋通过上述加工后,茬跗蹄和留皮处穿一小孔用绳穿上挂起把零星的小块筋膜分成8份,分别附在四肢的8根长筋上,使8根鹿筋的长短、粗细基本一致,使之整齐美觀阴凉30分钟左右,挂到80~90℃的烘箱内,至烘干为止。

【药材性状】本品呈细长条状,长25~100厘米,直径1.5~20厘米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而半透明。上端有的带肉质,下部有丰圆形稍狭尖的黑色蹄甲2个,蹄甲平滑,向两边叉开,略带皮,具棕色或棕黄色短毛有的上端不带肉质,下部无蹄甲,仅带有二個悬蹄者(称明鹿筋)。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梅花鹿筋较马鹿筋细短,上端少带肉质

【炮制】鹿筋炮制分切段生用和烫制二种

切段生鼡,将鹿筋用水洗净,除去蹄甲,切成小段,煮食

烫鹿筋:取滑石粉或蛤粉,置锅内炒热,投入净鹿筋段,烫至表面颜色加深、鼓起时取出,筛除辅料,放凉

【化学成分】含氨基酸、无机元素和性激素等。等症

【功效与主治】壮筋骨用于劳损,风湿关节痛,转筋【用法与用量】炖服或和丸散、酒劑,30~60g【注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附注】四川等省也将白臀鹿、白唇鹿和水鹿的四肢干燥筋作鹿筋药用。现今商品中常以牛、羊等动物的四肢筋作伪品充鹿筋药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鹿筋的药用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